首页 / 专利库 / 病理 / 炎症 /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阅读:1041发布:2020-09-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双姜胃痛方在制备 治疗 炎症 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双姜胃痛方为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照1:1:1:1:1的重量比例关系混合提取的提取物。试验证明,双姜胃痛方能显著改善葡聚糖 硫酸 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表现为显著降低小鼠 疾病 活动指数,明显改善造模引起的小鼠结肠长度缩短;显著降低血清中MPO的活 力 ;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前炎因子IL-1β、IL-6和IL-1β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面是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双姜胃痛方为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照1:1:1:1:1的重量比例关系混合提取的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姜胃痛方的制备方法为:按照1:1:
1:1:1的重量比例关系称取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药材总重量每500g加入4-5 L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过滤后,滤渣再用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后干燥,研细得双姜胃痛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姜胃痛方的制备方法中,乙醇的浓度为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姜胃痛方的制备方法中,干燥的方法为真空减压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症性肠病为溃疡性结肠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症性肠病为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姜胃痛方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双姜胃痛方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注射剂、复方制剂或其他口服剂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每日2-3次,每次
2.5-5 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3 g。

说明书全文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双姜胃痛方标准号WS-11105 (ZD-1105) -2002,记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由姜黄200g、紫色姜200g、地不容200g、石菖蒲200g、苦菜子200g作为原料药制成,具有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
[0003] 双姜胃痛方用于中焦气滞所致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但其医药用途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5] 双姜胃痛方为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照1:1:1:1:1的重量比例关系混合提取的提取物。
[0006] 双姜胃痛方的制备方法为:按照1:1:1:1:1的重量比例关系称取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药材总重量每500g加入4-5 L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过滤后,滤渣再用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后干燥,研细得双姜胃痛方。
[0007] 乙醇的浓度为75%。
[0008] 干燥的方法为真空减压干燥。
[0009]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0010]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0011] 双姜胃痛方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双姜胃痛方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2] 药物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注射剂、复方制剂或其他口服剂型。
[0013] 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每日2-3次,每次2.5-5 g。
[0014] 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3 g。
[0015] 本发明优点:试验证明,双姜胃痛方能显著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表现为显著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明显改善造模引起的小鼠结肠长度缩短;显著降低血清中MPO的活;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前炎因子IL-1β、IL-6和IL-1β的含量,减轻结肠部位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所作的任何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7]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0018] 双姜胃痛方为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照1:1:1:1:1的重量比例关系混合提取的提取物。
[0019] 双姜胃痛方的制备方法为:按照1:1:1:1:1的重量比例关系称取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按药材总重量每500g加入4-5 L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过滤后,滤渣再用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后干燥,研细得双姜胃痛方。
[0020] 乙醇的浓度为75%。
[0021] 干燥的方法为真空减压干燥。
[0022]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0023] 双姜胃痛方在制备治疗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0024] 双姜胃痛方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双姜胃痛方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5] 药物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注射剂、复方制剂或其他口服剂型。
[0026] 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每日2-3次,每次2.5-5 g。
[0027] 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3 g。
[0028] 实施例1 双姜胃痛方的制备称取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各100 g(共500 g),置5 L圆底烧瓶中,加入
5 L 75%乙醇,浸泡1 h,分别以5 L、4L、4L的75%乙醇,各浴回流提取一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 h、1 h、0.5 h,合并三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置真空减压干燥箱,干燥,研细得提取物,提取率为43%,备用。
[0029] 实施例2取实施例1所得的提取物,浓缩后减压蒸干,粉碎过筛,得干膏粉,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0030] 实施例3取实施例1所得的提取物,浓缩后减压蒸干,粉碎过筛,得干膏粉。取上述干膏粉适量,与等量淀粉和糊精混合,以适当浓度乙醇作润湿剂,常规方法制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合,制成片剂。
[0031] 实施例4: 双姜胃痛方治疗葡聚糖硫酸钠所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HH-6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282-2台式低速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HR / T16M ,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BS-124S光学读数分析天平,北京Sartorius天平有限公司;TB-25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北京丹佛仪器有限公司;涡旋震荡仪,LAB-BLOGEN倍捷科技VTX-E;纯水机(Milli-Q Academic A10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超低温(-80℃)箱,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酶标分析仪(Molecular Devices),美国分子仪器公司;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32]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盒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25 g,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17018);4%多聚甲(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83440);隐血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61228);小鼠白介素6(IL-6)ELISA试剂盒(杭州联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A20690151)、白介素-1β(IL-1β)ELISA试剂盒(杭州联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A201B81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试剂盒(杭州联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A28281212),髓过化物酶(MPO)活力检测试剂盒(南京建城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
20180728)。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 MW:36000-50000;MP Biomedicals公司,批号:Q4299)。其他化学试剂均购自昆明泽浩科技有限公司。
[0033] 1.3 实验动物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辽)2015-0001。实验用小鼠饲料垫料,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号:2016-0002。实验动物进驻动物饲养房后,实验室条件下适应性喂养1周。实验方法及条件经南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查合格,动物伦理审查文件编号:R-06201934。
[0034] 1.4 主要试剂配制1% CMC-Na溶液,称取CMC-Na 20 g,加入蒸馏水2000 mL,混合均匀,使其充分溶胀,放置过夜,搅拌均匀,即得。
[0035] 3% DSS溶液,称取DSS 30 g,加入蒸馏水1000 mL,混合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即得。置4 ℃保存备用。
[0036] 柳氮磺吡啶混悬液:取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25 g)3片,用手术刀小心刮去肠溶衣,充分研细后,加入0.5% CMC-Na溶液使终体积为25 mL,得柳氮磺吡啶混悬液(0.03 g/mL)备用。灌胃体积为0.1 mL/10 g,给药剂量为0.3 g/kg。
[0037] 双姜胃痛方样品制备:如实施例1所示。
[0038] 双姜胃痛方高剂量组药液:取双姜胃痛方提取物适量,以1% CMC-Na溶液配制成0.204 g(生药)/mL的混悬液。灌胃体积为0.1 mL/10 g,给药剂量为2.04 g(生药)/kg。
[0039] 双姜胃痛方低剂量组药液:取双姜胃痛方提取物适量,以1% CMC-Na溶液配制成0.068 g(生药)/mL的混悬液。灌胃体积为0.1 mL/10 g,给药剂量为0.68 g(生药)/kg。
[0040] 2 实验方法2.1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吡啶,0.3 g/kg),双姜胃痛方高剂量组(2.04 g/kg)、双姜胃痛方低剂量组(0.68 g/kg)。实验开始当日记为第0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从实验开始第0天起,自由饮用3% DSS溶液,于小鼠开始出现明显便血时(约为4 6~
天)停止DSS的饮用,更换为纯水,直至实验第10天。3% DSS溶液每2天更换一次。各组自实验第0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1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同等体积的1% CMC-Na溶液。
[0041] 2.2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自造模日始,直至实验结束,一共11天,每天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毛发整齐度及光泽度、体重、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并选取体重、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按文献标准进行评分。动物的体重下降百分率(体重不变为0,1%-5%为1分,5%-10%为2分,10%-20%为3分,大于20%为4分)、大便性状(正常为0,稀便为2分,水样泻为4分)和大便出血[正常0分,隐血阳性为2分,显性出血(即肉眼可见)为4分],其中,大便隐血情况按照隐血测试盒操作说明进行检测。将以上各项得分相加,即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
[0042] 2.3 样品采集2.3.1 血清样本采集
实验第9天,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于第10天,给药结束2小时后,剪净小鼠胡须,摘眼球取血于离心管中。每只小鼠取血量约为1 mL,室温静置15分钟后4℃,3000 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清,-80℃保存,用于小鼠MPO的测定。
[0043] 2.3.2 组织样本采集小鼠处死后解剖,剪取整段结肠,整齐摆放于滤纸上,测量结肠长度并记录。用生理盐水轻轻漂去肠腔内容物,再小心剪取最中间的结肠约0.5-1 cm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过夜。收集结肠上段及结肠下段,立即储存于液氮中,实验结束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小鼠结肠前炎因子IL-6、IL-1β、TNF-α的检测。
[0044] 2.4 MPO活力检测分别取各组保存备用的血清15 μL,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完成操作,在460 nm下测定各管吸光度。
[0045] MPO活力=2.5 结肠组织中前炎因子含量检测
2.5.1 组织匀浆液的制备
取结肠上段组织样本,剪取50 mg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500 μL生理盐水,充分匀浆后收集组织匀浆液,即得10%组织匀浆液,-20℃保存。
[0046] 2.5.2 前炎因子IL-6、IL-1β、TNF-α的ELISA检测将所有试剂移至室温条件下,放置30分钟。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配制各工作液、标准品溶液及样品稀释液,并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样本中相应细胞因子的含量。
[0047] 2.6 数据统计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以均值±标准偏差(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进行分析。数据预先用Homogeneity of Variances进行方差齐性分析,方差齐则进行LSD检验,方差不齐则进行Tamhane’s T2检验。
[0048] 3 实验结果3.1 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影响
各造模组小鼠自由饮用3% DSS溶液的过程中出现精神萎靡、毛发光泽变暗、食量下降、体重减轻等体征变化,实验第4天开始有小部分小鼠出现腹泻、大便隐血,多数小鼠在实验第5天出现腹泻及少量肉眼可见的便血。将各造模组3% DSS溶液更换为自来水。模型组小鼠至第6天出现便血及腹泻程度最严重;至实验第8天,模型组小鼠便血、腹泻程度有所缓解。
[0049] 表1 双姜胃痛方对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DAI的影响(n=8)注:与正常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由表1可见,双姜胃痛方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均能显著降低UC模型小鼠DAI评分。给药6天后,双姜胃痛方高剂量组对DAI的降低作用优于低剂量和柳氮磺吡啶。至实验结束,双姜胃痛方高剂量组对DAI的降低作用仍优于低剂量,与柳氮磺吡啶相当。
[0050] 3.2 对小鼠结肠长度变化的影响表2双姜胃痛方对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结肠长度变化影响(n=8)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由表2可见,模型小鼠结肠长度较正常组小鼠明显缩短,双姜胃痛方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均能显著改善该现象。
[0051] 3.3 对小鼠血清MPO活力的影响表3 双姜胃痛方对小鼠血清MPO活力的影响(n=8)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由表3可见,模型小鼠血清MPO活力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双姜胃痛方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均能显著改善该现象。
[0052] 3.4对小鼠结肠组织前炎因子含量的影响由表3,4,5可见,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前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双姜胃痛方高、低剂量及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结肠组织中IL-1β的含量,双姜胃痛方高剂量的作用优于低剂量及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双姜胃痛方低剂量及阳性药柳氮磺吡啶能显著降低小鼠结肠组织中IL-6的含量,双姜胃痛方高、低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的含量,表明双姜胃痛方能显著减轻UC模型小鼠结肠部位的炎症反应。
[0053] 表4 双姜胃痛方对小鼠结肠组织前炎因子IL-1β含量的影响(n=8)### * ** ***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p<0.001表5 双姜胃痛方对小鼠结肠组织前炎因子IL-6含量的影响(n=8)
### * **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6 双姜胃痛方对小鼠结肠组织前炎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n=8)
###  ** ***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01;与模型组 比较, :p<0.01, :p<0.001
综上所述,双姜胃痛方具有显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活性,在制备治疗的炎症性肠病药物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
[0054] 在本发明所述的小鼠试验中,双姜胃痛方的剂量为0.68 g/kg、2.04 g/kg。换算为人(以成人体重60kg计算)剂量为4.5 g、13.5 g。考虑到人的体重有不同,及各种其他病理情况,推荐剂量为每日2-3次,每次2.5-5 g。最常用的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3 g。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