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相变 / 离子化 / 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

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

阅读:1036发布:2020-08-27

专利汇可以提供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锂离子电 池化 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电池 注液后静置8小时以上,先对电池进行小 电流 低电位循环充放 化成 ;再以小电流充电至50~90%荷电态后,在40~50℃下静置24小时以上;再对电池进行大电流中电位循环充放化成,利用大电流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内部升温至35~45℃后,再对电池进行小电流高电位循环充放化成,最后对电池进行中电流100%深度循环充放化成;其中,所述电池为单个电池或两个以上电池的 串联 组合。本发明针对正负极的不同特点分别选择不同的化成条件,使SEI模更均匀致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正负极达到最佳化成效果,提高电池的容量性能,并利用串联技术提高一致性,有效地提高产能。,下面是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电池注液后静置8小时以上,先对电池进行小电流低电位循环充放化成;再以小电流充电至50~90%荷电态后,在40~50℃下静置24小时以上;再对电池进行大电流中电位循环充放化成,利用大电流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内部升温至35~45℃后,再对电池进行小电流高电位循环充放化成,最后对电池进行中电流100%深度循环充放化成;其中,所述电池为单个电池或两个以上电池的串联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电流为0.01~0.2倍率,中电流为0.5~1倍率,大电流为1~10倍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电位为0~30%荷电态,中电位为10~90%荷电态,高电位为80~100%荷电态。

说明书全文

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此方法也可用于旧电池的修复处理。

背景技术

[0002]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输出功率、快速充放电以及绿色低公害等优点,随着绿色能源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性问题一直阻碍着它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化成,以便激活电池正负极的活性物质,从而使电池达到充放电的最佳状态。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步骤是制造电池的重要阶段,化成关系到电池的容量高低、循环寿命长短、安全性能等多方面的品质。化成是指对电池数次充放电的过程。现有技术的电池化成方法:将注液浸润后的电池用0.01~0.2倍率电流恒流充电0.2~5小时,再以0.2~3倍率电流恒流充电至3.65~4.5伏后,再让电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电压保持在3.65~4.5伏之间,待充电电流减小到0.001~0.02倍率时,即停止充电。随后对电池进行0.01~0.5倍率恒流放电,放电截止电压为2.0~2.75伏,然后再用上述的充电方法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让电池以满电状态搁置,搁置时间为1~14天,随后用恒定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电流为0.1~1倍率,放电截止电压为2.0~2.75伏,最后用0.1~1倍率电流对电池进行补充电,充电容量为25~50%的额定容量,整个工艺处理过程完成。采用上述化成方法处理形成的电极表面的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膜不够均匀、致密,电池低电压搁置时电池容易短路,安全性能低,同时化成不够彻底,正极的容量有较大的浪费,而且生产多个电池时需要在不同化成通道中进行化成,差异化较大,化成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处理方法,针对正负极的不同特点分别选择不同的化成条件,使负极表面形成的SEI模较现有技术更均匀致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使正负极都达到最佳化成效果,提高电池的容量性能,并利用串联技术对多个电池同时化成,提高电池一致性以及生产产能。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对循环性能较差的旧电池进行修复,提高电池容量,改善循环性能。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电池注液后静置8小时以上, 先对电池进行小电流低电位循环充放化成;再以小电流充电至50~90%荷电态后,在40~50℃下静置24小时以上;再对电池进行大电流中电位循环充放化成,利用大电流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内部升温至35~45℃后,再对电池进行小电流高电位循环充放化成,最后对电池进行中电流100%深度循环充放化成。
[0006] 其中,所述的小电流为0.01~0.2倍率,中电流为0.5~1倍率,大电流为1~10倍率;所述的低电位为0~30%荷电态,中电位为10~90%荷电态,高电位为80~100%荷电态;所述的电池为单个电池或两个以上电池的串联组合。
[0007] 下面结合锂电池制造相关原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征和优点做进一步的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是以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微球等为代表的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锂和电解液中的溶剂,特别是高温下会共插入,导致容量损失,内阻增大,形成的SEI膜不够致密和稳定,在放电过程中容易脱落,负极在后继的充放电过程中会重新形成新的SEI膜,从而消耗活性锂离子,导致容量的进一步损失,如此往复,影响电池的容量性能、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本发明选择在负极适宜的化成温度-20~
30℃(低温)下先对负极进行小电流化成,其中小电流可以避免引起电池温升,使形成的SEI膜较现有技术更薄、更均匀致密。
[0008] 本发明中在小电流充电至50~90%荷电态,将电池转入40~50℃搁置24小时以上,有助于将上述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形成的SEI膜更加致密、稳定,有效增强了电极表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9]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是钴酸锂、磷酸盐锂、锰酸锂及二元、三元锂材料,这些正极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在低温充放电时存在自发极化较大、内阻较大,不能深度充放电,因而形成对电池的容量损失,本方法利用大电流引起的电池温升使电池在正极适宜的化成温度25~45℃下(较高温度)下对正极进行小电流化成,使电池的自发极化小、电阻较低,此时电池的正极锂能充分参与化成,能够尽可能地提高电池的容量。
[0010] 本发明中用大电流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促使电池温升,其原理是:△T =I²Rt /MC,(式中△T:温升,I:电流,R:内阻,t:时间,M:电池质量,C:电池平均比容,)式中MC均为定值,I越大,温升就越大,其中电池的内部温度可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监控,电池的外部温度可用热电偶进行测试。
[0011] 本发明对1只锂电池采用单个化成,对2只以上的锂电池采用串联形成电池组合的方法进行化成,根据化成设备的能,施加在串联电池组合两端的电压为不大于5.0*N伏,其中N为串联电池的个数,维持每个电池两端的正常充放电电压,能够保证化成的正常进行。串联电池充放电化成时Q=It(式中 Q:容量Ah,I:电流A,t:充放电时间h),串联的特性保证了电池组合中各个电池化成条件的一致性,即电流I和时间t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化成效果的一致性,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不同化成通道差异所导致的电池化成差异。而且利用多个电池串联同时化成,可以有效的提高化成效率,提高产能。
[0012] 另外本发明还可用于旧电池的修复。采用本方法,将循环性能较差的电池进行修复,可以有效提高容量,并改善循环性能。
[0013]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本发明通过对电池进行了低温环境条件下循环处理,并在一定温度下搁置,使电池负极表面SEI膜更薄、更致密、更稳定,有效地增强了电极表面的稳定,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性能、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
[0014] 2. 本发明形成的负极SEI膜更薄,充分节约了正极锂,同时本发明通过对电池进行了大电流循环时产生的热量促使电池温升,使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充分参与化成,充分发挥了电池正极的容量,从面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性能。
[0015] 3. 本发明对多个电池采用串联技术进行化成,提高了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而且工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氟化物离子电池 2020-05-13 40
等离子净化水槽 2020-05-13 945
介离子化合物 2020-05-11 17
离子源及离子化方法 2020-05-11 33
离子性化合物 2020-05-12 336
离子性化合物 2020-05-12 198
等离子氮化工艺 2020-05-12 880
一种离子化装置 2020-05-13 247
离子净化装置 2020-05-13 69
用于离子化学和表面热处理中的调制式离子电源 2020-05-11 38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