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辆内饰 / 车顶内衬 / 车顶内衬和盒系统

车顶内衬和盒系统

阅读:520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顶内衬和盒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由 车顶 内衬 和盒构成的系统、一种用于生产所述 车顶内衬 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将所述车顶内衬固定到盒特别是滑移车顶盒的方法。,下面是车顶内衬和盒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由车顶内衬(1)和盒(2)构成的系统,所述车顶内衬(1)在车顶开口的区域内具有镶边,所述镶边周边设有从乘客室凹入的模制件(1.1)并且设有随后的折返在所述模制件上的折返部(1.2),所述盒至少分段设置有支撑部(3),所述车顶内衬的折返部靠在所述支撑部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与盒(2)形成槽,所述槽容纳所述车顶内衬的折返部(1.2)的至少部分;
所述车顶内衬具有在所述折返部内的一个或多个凹口;以及
所述折返部内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均容纳设置在所述盒和/或所述支撑部上的相应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折返部(1.2)包括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部(3)包括支撑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一个或多个形状合和/或摩擦锁合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折返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盒为基本上矩形的盒,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盒的两个相反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缺口和/或凹痕,所述支撑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缺口和/或凹痕均与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折返部摩擦力锁合地和/或形状锁合地相互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盒一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盒被挤出成型并且所述支撑部一体模制在所述盒上。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相对于折返部的插入方向,所述槽的宽度初始较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折返部包括形状锁合和/或摩擦力锁合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盒或者所述支撑部内的凹口相互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具有一体设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盒是滑移车顶盒。
13.一种用于制造车顶内衬的方法,其中上升模制件和随后折返在上升模制件上的折返部在车顶内衬凹口的边缘区域内周边地形成,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者多个凹口被加工到所述折返部内;以及
在所述折返部被带入其最终位置之前,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凹口被并入到所述折返部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折返部被带入其最终位置之前,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凹口被切割或冲压到所述折返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折返部在被带入其最终位置之前被切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凹口的并入和所述切割在实质上相同的工步内发生。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凹口仅仅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折返部的区域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折返部内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凹口是多个凹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凹口至少部分地彼此等距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凹痕被设置在所述折返部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痕形状锁合地和/或摩擦力锁合地与盒和/或支撑部相互作用。
22.一种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中用于将所述车顶内衬附连到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部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盒内并且从而所述折返部穿入所述盒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所述槽内,所述车顶内衬靠在所述支撑部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盒是滑移车顶盒。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折返部在被插入所述盒内时,所述车顶内衬弹性变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折返部在被插入所述盒内时,所述折返部弹性变形。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折返部已经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槽时,该弹性变形至少部分地恢复。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折返部已经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槽时,该弹性变形完全恢复。
28.根据权利要求22-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顶内衬从下面滑移到所述盒内直到所述折返部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方并且然后再次向下移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折返部然后在所述向下移动期间继续穿入所述盒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所述槽内。

说明书全文

车顶内衬和盒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车顶内衬和盒构成的系统以及用于制造所述车顶内衬的方法和用于将车顶内衬附连到盒(特别是滑移车顶盒)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不同的车顶内衬变体被制造为用于每个车辆的车顶的内饰零部件。除了在车顶内衬后面完全覆盖车顶的整个内侧的所谓的完全或标准车顶内衬以外,还有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车顶开口的变体。这些可利用的变体(例如,对于滑移车顶或者全景车顶)需要在与通常位于车顶内衬后面的盒(例如,滑移车顶盒)连接的连接区域内形成美观的闭合并且稳固地附连到这个单元。从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致于将这个连接设计为尽可能简单并且耐用。

发明内容

[0003]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由具有车顶开口的车顶内衬和盒构成的系统,所述系统易于制造和安装。
[0004] 这个目标通过由车顶内衬和盒构成的系统来实现,所述车顶内衬在车顶开口区域内具有镶边,所述镶边周边设有从乘客室凹入的模制件和在其上面的随后的折返部(例如凸缘),所述盒至少分段具有支撑部,特别是支撑突,车顶内衬的折返部靠在所述支撑部上,其中所述支撑部与盒形成槽,所述槽至少部分地容纳车顶内衬的折返部。
[0005] 在这里关于本发明的这个目标的陈述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目标并且反之亦然。
[000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车顶内衬和盒构成的系统。车顶内衬优选地由基底材料以及装饰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车顶内衬包括车顶开口,车顶开口的边缘区域设有从乘客室凹入(也就是背离车辆的内部)的模制件。折返部被附连到所述模制件。尽管折返部能够相对于从乘客室凹入的模制件成任意度,优选地,折返部相对于上升的模制件成80°到180°之间的角度。特别优选地,该角度是90°或者180°。折返部能够延伸遍及车顶开口的整个周边或者能够部分地设置。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车顶内衬在折返部内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凹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的每个优选地容纳设置在盒和/或支撑部上的相应突出部。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一个或多个形状合和/或摩擦力锁合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折返部上。
[0008] 根据本发明,车顶内衬固定到车身,特别优选可拆卸地与盒特别地滑移车顶盒一起固定到车身。根据本发明,现在,盒被提供包括支撑部,特别是支撑突耳,车顶内衬靠在所述支撑部上。这个支撑部能够延伸遍及盒的整个内部周边或者仅仅遍及内部周边的部分。支撑部优选设置在基本上为矩形的盒的两个相反侧上。支撑部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凹口、缺口和/或凹痕,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缺口和/或凹痕中的每个摩擦力锁合地和/或形状锁合地与车顶内衬的折返部相互作用。
[0009] 支撑部优选地与盒一体形成。例如,盒被挤出成型,从而支撑部一体模制在盒上。
[0010]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盒和支撑部形成槽,所述槽接收车顶内衬折返部的至少部分。槽的宽度能够具有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折返部厚度的尺寸。在槽的宽度小于折返部厚度的情况下,折返部则被夹紧到槽内。槽的宽度能够变化,特别是在车顶内衬折返部的插入方向变化。例如,相对于折返部的插入方向,槽的宽度初始较大,以便于将折返部插入槽内,并且然后减小,例如以便当折返部进一步插入槽时夹紧折返部或者以便减小槽与折返部之间的游隙。然而,槽在插入方向变宽也是可能的。优选地,入口在折返部插入时变宽,特别是弹性地变宽。
[0011]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折返部包括形状锁合和/或摩擦力锁合的连接装置,特别是具有一体设计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与盒特别是滑移车顶盒内或者支撑部的凹口互相作用。形状锁合和/或摩擦力锁合装置优选地以闭锁的方式与凹口相互作用。形状锁合和/或摩擦力锁合装置优选是模制件,所述模制件优选模制到车顶内衬内。
[0012]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用于制造车顶内衬的方法,其中上升的模制件和随后的位于模制件上的折返部在车顶内衬凹口的边缘区域周边形成,其中一个或多个凹口被合并到折返部内。
[0013] 在这里关于本发明的这个目标的陈述同样地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目标并且反之亦然。
[0014] 在折返部被带入到其最终位置之前,凹口优选地被合并,例如,通过喷或者激光束的方式切割或者冲压
[0015] 特别优选的是,折返部在被带入其最终位置之前被切割。优选地,凹口的引入和切割在本质上相同的工步发生,特别优选地同时发生。
[0016] 折返部能够被连接(例如,材料粘合)到上升的模制件。折返部本质上通过塑性变形被带入其最终位置。优选地,折返部变形后不位于或者不完全地位于上升的模制件上并且当车顶内衬被安装到盒时折返部能够朝向上升的模制件弯曲,特别是弹性弯曲。这产生反抗车顶内衬从盒脱离的预张紧。
[0017] 优选地,压力和/或温度被使用以使得制造车顶内衬的材料变形。
[0018] 凹口优选地仅仅部分地设置在折返部的区域内。特别优选地,折返部包括多个凹口,所述多个凹口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彼此等距离布置。
[0019] 对这些特别地与接合装置相互作用的凹口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例如,在车顶内衬模制期间,折返部能够设有冲眼,所述冲眼防止折返部突耳意外地滑移出,例如与滑移车顶盒的形状锁合的模制接合装置一起滑移出。除了凹口和接合装置的组合,这些冲眼也能够使用。
[0020] 例如由于顶篷内衬的上边缘的压力或者通过这个边缘被牵拉,引起顶篷内衬滑移出带槽凹口的力能够产生。
[0021]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一种用于将车顶内衬附连到盒特别是滑移车顶盒的方法,其中,折返部至少部分地插入盒内并且从而折返部穿入盒与支撑部之间的槽内。
[0022] 在这里对于本发明的这个目标的陈述同样地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目标,并且反之亦然。
[0023] 当折返部被插入盒内时,车顶内衬特别是折返部优选地弹性变形。当折返部已经至少部分地穿入槽时,这个弹性变形优选地恢复,优选地仅仅部分恢复,特别优选地完全恢复。车顶内衬优选地从下面滑入盒内直到折返部被设置在支撑部的上方并且随后再次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期间,然后折返部继续穿入盒与支撑部之间的槽内。附图说明
[0024] 下面将利用图1-图4c限定本发明。这些细节仅仅是示例并且不局限本发明的范围和本质。该说明等同地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目标。
[0025] 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
[0026] 图3a-图3c示出车顶内衬的制造。
[0027] 图4a-图4c示出车顶内衬到车顶盒的安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所述系统由车顶内衬1和盒2特别是滑移车顶盒构成。车顶内衬优选地由基底材料和面向乘客内部的装饰材料构成。在例如设置用于滑移或者全景车顶的开口区域内,车顶内衬1包括第一上升模制件1.1,折返部1.2被附连到所述第一上升模制件1.1。在这个情况下,模制件1.1周边地围绕凹口设置。尽管折返部1.2主要至少在凹口的直边缘上延伸,折返部1.2优选地同样设置为周边地围绕模制件。取决于拐角的半径、表面装饰的弹性以及基底材料的原位质量,到材料粘合的180°折返部的过渡还能够发生在凹口的拐角处。支撑部3优选地一体设置在本发明的系统的盒2上以在盒1的下侧与支撑部3的上侧之间产生槽,当车顶内衬被安装到盒时,折返部1.2被插入所述槽内。槽优选地形成为一定尺寸以使得槽夹紧折返部1.2的至少部分。为了这个目的,支撑部3能够包括例如与车顶内衬相互作用的形状锁合和/或摩擦力锁合的连接装置。例如通过槽宽度的至少部分小于折返部1.2的厚度,支撑部3能够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朝向折返部弹性预张紧。支撑部3能够设置为周边地围绕整个盒或者仅仅围绕盒的一部分。支撑部优选地布置在例如具有方形或者矩形构造的盒的相应的相反侧上。
[0029] 图3a-图3c示出折返部的制造。首先,如图3a所描绘的,凹口的边缘区域在车顶内衬1内形成。这个形成优选地由压力和/或温度来实现。此后,同样如所描绘的,车顶内衬被沿着切割边缘7周边切割,从而产生损耗6。同时或者此后,凹口10例如通过喷水或者激光或者冲压的方式切割而加工到折返部1.2。为了折返,折返工具11如箭头12所指示的移动。这个移动导致折返部1.2的基本上圆形移动,在这个情况下折返部1.2绕着如箭头13所指示的折返线8圆形移动。
[0030] 如果需要,压下装置14能够附加地被用于支撑折返部。车顶内衬优选地如图3a-图3c所描绘的至少部分地塑性变形以使得折返部在工具撤回之后保持在如图4a所示的位置。
[0031] 图4a-图4c示出车顶内衬1与车顶盒2之间的连接。为了形成这个连接,车顶内衬从下面插入车顶盒内直到折返部1.2的至少一部分在车顶盒2内的槽上方或者在支撑部3上方,这在图4b内通过箭头16标出。如图4c的箭头16所指示的,车顶内衬此后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通过这样做,折返部1.2的前段滑移到槽内直到折返部的凹口10与设置在盒的支撑部3上的接合装置15互锁。
[0032] 附图标记列表
[0033] 1   车顶内衬
[0034] 1.1 上升的模制件,从乘客室凹入的模制件
[0035] 1.2 折返部,安装凸缘
[0036] 2   盒,滑移车顶盒
[0037] 3   支撑部,支撑突耳
[0038] 3.1 形状锁合和/或摩擦力锁合的连接装置,夹紧装置
[0039] 4   拐角区域
[0040] 5   滑移车顶模制件
[0041] 6   切割后损耗
[0042] 7   切割边缘
[0043] 8   折返线
[0044] 9   折返区域
[0045] 10  凹口
[0046] 11  折返工具
[0047] 12  工具移动
[0048] 13  折返区域9运动
[0049] 14  压下装置
[0050] 15  形状锁合连接装置,锁扣
[0051] 16  安装运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