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溶剂类 / 溶剂 / 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生物的制备方法

阅读:100发布:2024-02-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生物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铜 催化三氟丙炔脱氟硫环化合成的1,2‑二硫‑3‑硫 酮 衍 生物 ,以2‑氯‑3,3,3‑三氟‑1丙烯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在底物中加入溴化亚铜作为催化剂, 碳 酸铯作为 碱 ,四甲基乙二胺作为配体,单质硫作为硫源在 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中,于12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液,并用饱和 氯化钠 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 水 硫酸 钠进行干燥后,再次过滤,并将滤液用 旋转 蒸发 仪 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通过 硅 胶柱对剩余物进行柱层分离,并经洗脱液进行淋洗,收集含有目标产物的流出液,合并流出液并经过 真空 浓缩除去溶剂获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新颖、简单、污染少、耗能低、产率高的优点。,下面是一种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生物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分子式为: 它是由2-氯-3,3,3-三氟-1- 丙烯化合物、硫单
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含有配体和的反应体系中反应而成;所述2-氯-3,3,3-三氟-1- 丙烯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其中-R为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4-乙基苯、3-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硫甲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4-苯氧基苯基、3-氟苯基、3-氯苯基,3-溴苯基、2-甲基-3-氟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1-基、2-萘基、2-噻吩基、2-呋喃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溴化亚铜、醋酸亚铜、氯化亚铜和碘化亚铜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配体为四甲基乙二胺、1,10菲啰啉和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碱为酸铯和磷酸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1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时,各物质添加的摩尔份数为:
2-氯-3,3,3-三氟-1丙烯化合物 1份;
催化剂 0.1-0.2份;
碱 2份;
配体 0.2-0.4份;
硫单质 1-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氯-3,3,3-三氟-1丙烯化合物和硫单质的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提纯工序,所述过滤提纯工序为:过滤、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蒸发、用胶柱层析,最后经过洗脱后的流出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硅胶柱层析时,所用的洗脱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体积比为30:1。

说明书全文

一种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1,2-二硫-3-硫酮是多种药物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显著的生物和医药性质,包括化疗、抗化和辐射防 护作 用。例如 ,奥替拉兹具有抗HIV活性(参见Biochem.Biophys.Res.Comm.1996,221,548),NOSH-1表现出具有优异的抗炎作用(ACS Med.Chem.Lett.2012,3,257),S-丹参素对男性不育有一定的治疗效果(CN 102417501A),茴三硫ADT被用作利胆药(Rev.Suisse Praxis Med.1979,68,1063)。
[0003] 在现有技术中,1,2-二硫-3-硫酮是通过末端炔与CS2和S8在-78℃下多步反应得到(Tetrahedron Lett.2014,55,5283)。或者经过β-酮酯或酮与特定硫化试剂如P2S5、CS2或Lawesson试剂经多步反应获得(Tetrahedron Lett.1993,34,3703.和J.Org.Chem.2002,67,6461)。2016年,Singh和他的同事报道了一种由三氯化铟催化α-烯丙基二硫酯与元素硫高效合成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方法(J.Org.Chem.2016,81,11594)。然而,由于这些反应条件较苛刻,其中有的需要在-78℃下反应,反应条件困难;有的原料不易制备,经济成本过高;各种原因导致了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受到限制,无法真正大规模的推广。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催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原料容易制备,经济成本低,反应条件容易,且可以直接合成1,2-二硫-3-硫酮衍生物,无需分离中间产物,经济性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催化三氟丙炔脱氟硫环化合成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分子式为:
[0006] 它是由2-氯-3,3,3-三氟-1丙烯化合物、硫单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含有配体和的反应体系中反应而成;所述2-氯-3,3,3-三氟-1丙烯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0007] 其中-R为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4-乙基苯、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硫甲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4-苯氧基苯基、3-氟苯基、3-氯苯基,3-溴苯基、2-甲基-3-氟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1-基、2-萘基、2-噻吩基、2-呋喃基中的任意一种。
[0008] 所述催化剂为溴化亚铜、醋酸亚铜、氯化亚铜和碘化亚铜中的任意一种。
[0009] 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12h。
[0010] 所述配体为四甲基乙二胺、1,10菲啰啉和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0011] 所述碱为酸铯和磷酸中的任意一种。
[0012] 整个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
[0013] 在反应时,各物质添加的摩尔份数为:
[0014] 含有2-氯-3,3,3-三氟-1丙烯的化合物1份;
[0015] 催化剂0.1-0.2份;
[0016] 碱2份;
[0017] 配体0.2-0.4份;
[0018] 硫单质1-1.5份。
[0019] 2-氯-3,3,3-三氟-1丙烯化合物和硫单质的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提纯工序,所述过滤提纯工序为:过滤、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蒸发、用胶柱层析,最后经过洗脱后的流出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产物。
[0020] 所述萃取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0021] 当用硅胶柱层析时,所用的洗脱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体积比为30:1。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直接合成目标产物,无需分离中间产物,只需在常压下搅拌反应既可获得目标物,产率最高可达到88%,大大简化了工艺工程,降低了能量消耗,具有高产率的优点;且反应过程中废弃溶液较少,也未排放出其它污染气体和液体,因此本发明减少了废弃溶液的排放,具有保护环境和保障操作人员健康的优点;此外,可以制备一系列5-苯基取代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底物普适性。如此本发明补充了现阶段制备5位取代的1,2-二硫醇-3-硫酮衍生物方法的空白,促进了多取代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发展,为开发含1,2-二硫-3-硫酮衍生物药物提供有的保障,也为氟化物向硫化物的转变提供借鉴。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具体实施例一: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37.0毫克,产率88%。m.p.122-124℃.1H NMR(500MHz,CDCl3)δ7.57(d,J=7.0Hz,2H),7.47(d,J=7.0Hz,2H),7.42-7.39(m,1H),7.35(s,1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172.8,135.9,132.1,131.6,129.5,126.8.LRMS(EI 70ev)m/z(%):210(M+,79),146(20),145(100),122(29).
[0025] 具体实施例二:将44.1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2-甲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油状液体5-(邻甲苯基)-3H-1,2-二硫-3-硫酮33.6毫克,产率75%。1H NMR(500MHz,13
CDCl3)δ7.36-7.32(m,2H),7.26-7.22(m,2H),7.06(s,1H),2.36(s,3H). C NMR(125MHz,CDCl3)δ215.8,172.9,139.3,136.0,131.4,131.0,130.6,129.2,126.4,20.4.LRMS(EI 
70ev)m/z(%):224(M+,100),191(27),159(48),147(17).
[0026] 具体实施例三:将44.1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3-甲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36.8毫克红色油状液体5-(m-甲苯基)-3H-1,2-二硫-3-硫酮,产率82%。1H NMR(500MHz,CDCl3)δ7.38-7.36(m,3H),7.30-7.29(m,2H),2.35(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
173.1,139.6,135.8,132.9,131.6,129.4,127.4,124.0,21.3.LRMS(EI 70ev)m/z(%):224(M+,86),207(15),159(100),115(42).
[0027] 具体实施例四:将44.1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4-甲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1
色固体5-(对甲苯基)-3H-1,2-二硫-3-硫酮27.8毫克,产率62%。m.p.117-119℃.H NMR(500MHz,CDCl3)δ7.47(d,J=8.0Hz,2H),7.35(s,1H),7.21(d,J=8.0Hz,2H),2.34(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4,173.1,143.1,135.4,130.3,128.9,126.8,21.5.LRMS(EI 
70ev)m/z(%):224(M+,86),207(80),159(100),116(23).
[0028] 具体实施例五:将46.9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2,4-二甲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2,4-二甲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38.1毫克,产率80%。m.p.79-81℃.1H NMR(500MHz,CDCl3)δ7.26(d,J=8.0Hz,1H),7.07-7.06(m,2H),7.03(d,J=8.0Hz,1H),2.33(s,3H),2.30(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8,173.4,141.5,139.1,135.8,+
132.2,129.2,127.8,127.2,21.2,20.4.LRMS(EI 70ev)m/z(%):238(M ,94),224(72),205(25),173(47).
[0029] 具体实施例六:将46.9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4-乙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4-乙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37.1毫克,产率78%。m.p.115-116℃.1H NMR(500MHz,CDCl3)δ7.51(d,J=8.0Hz,2H),7.36(s,1H),7.24(d,J=8.0Hz,2H),2.66-2.62(m,2H),1.21-1.18(m,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4,173.2,149.3,135.4,129.1,127.0,126.9,28.8,15.1.LRMS(EI 70ev)m/z(%):238(M+,89),209(25),173(100),115(36).HRMS(ESI)Calcd for C11H11S3+([M+H]+)239.0017,found 239.0019.[0030] 具体实施例七:将47.3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3-甲氧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3-甲氧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30.2毫克,产率63%。m.p.113-115℃.1H NMR(500MHz,CDCl3)δ7.35-7.30(m,2H),7.16(d,J=7.5Hz,1H),7.06(s,1H),7.01(d,J=
8.5Hz,1H),3.79(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172.7,160.3,136.0,132.8,
130.7,119.3,117.7,112.3,55.5.LRMS(EI 70ev)m/z(%):240(M+,100),209(20),207(100),175(82).
[0031] 具体实施例八:将47.3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4-甲氧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4-甲氧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26.4毫克,产率55%。m.p.110-111℃.1H NMR(500MHz,CDCl3)δ7.54(d,J=8.5Hz,2H),7.31(s,1H),6.90(d,J=8.5Hz,2H),3.81(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1,172.9,162.9,134.6,128.5,124.2,115.0,55.6.LRMS(EI 70ev)m/z(%):240(M+,75),208(20),207(100),175(69).
[0032] 具体实施例九:将50.5毫克(0.2mmol)(4-(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基)(甲基)硫烷,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4-(甲硫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26.6毫克,产率52%。m.p.86-89℃.1H NMR(500MHz,CDCl3)δ7.57(d,J=8.0Hz,2H),7.43(s,1H),7.29(d,J=8.0Hz,2H),2.54(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3,172.4,145.2,135.2,127.8,127.0,126.2,+14.9.LRMS(EI 70ev)m/z(%):256(M ,89),224(73),241(35),209(24).HRMS(ESI)Calcd for C10H9S4+([M+H]+)256.9582,found 256.9575.
[0033] 具体实施例十:将52.5毫克(0.2mmol)1-(叔-丁基)-4-(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油状液体5-(4-(叔丁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30.3毫克,产率57%。1H NMR(500MHz,CDCl3)δ7.52(d,J=8.0Hz,2H),7.42(d,J=8.0Hz 2H),7.37(s,1H),1.28(s,9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173.1,156.1,135.4,128.9,126.7,126.6,35.1,31.0.LRMS(EI 70ev)m/z(%):266(M+,100),251(57),201(36),171(19).
[0034] 具体实施例十一:将56.5毫克(0.2mmol)4-(2-氯-3,3,3-三氟丙-1-烯-1-基)-1,1'-联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1,1'-联苯]-4-基)-3H-1,2-二硫-3-硫酮24.0毫克,产率42%。m.p.119-122℃
1
.H NMR(500MHz,CDCl3)δ7.68-7.63(m,4H),7.55(d,J=7.5Hz,2H),7.43-7.40(m,3H),7.34(d,J=7.0Hz,1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172.4,145.1,139.4,1357,130.5,
129.1,128.5,128.2,127.4,127.1.LRMS(EI70ev)m/z(%):286(M+,100),254(21),209(37),153(45).
[0035] 具体实施例十二:将59.7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4-苯氧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4-苯氧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47.7毫克,产率79%。m.p.130-132℃.1H NMR(500MHz,CDCl3)δ7.53(d,J=9.0Hz,2H),7.35-7.31(m,3H),7.16-7.13(m,1H),7.00(d,J=8.0Hz,2H),6.96(d,J=8.0Hz,2H).13C NMR(125MHz,CDCl3)δ215.2,172.3,161.4,+155.3,135.1,130.1,128.6,125.9,124.8,120.1,118.4.LRMS(EI 70ev)m/z(%):302(M ,
100),270(27),225(52),209(31).HRMS(ESI)Calcd for C15H11OS3+([M+H]+)302.9967,found 32.9972.
[0036] 具体实施例十三:将44.9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3-氟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3-氟苯基)-3H-1,2-二硫-3-硫酮29.6毫克,产率65%。m.p.126-128℃.1H NMR(500MHz,CDCl3)δ7.43-7.37(m,2H),7.33(s,1H),7.28(d,J=9.0Hz,1H),7.20-7.17(m,1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170.7,163.0(q,JC-F=247.5Hz),136.5,133.6,131.4,
122.7,119.0(d,JC-F=21.3Hz),114.0(d,JC-F=23.8Hz).LRMS(EI 70ev)m/z(%):228(M+,
81),207(36),163(100),120(32).
[0037] 具体实施例十四:将48.2毫克(0.2mmol)1-氯-3-(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黑色固体5-(3-氯苯基)-3H-1,2-二硫-3-硫酮31.3毫克,产率64%。m.p.106-108℃.1H NMR(500MHz,CDCl3)δ7.56(s,1H),7.47-7.44(m,2H),7.38-7.34(m,1H),7.32(s,1H).13C NMR(125MHz,CDCl3)δ215.4,170.5,136.4,135.7,133.2,131.9,130.8,126.9,125.0.LRMS(EI +70ev)m/z(%):244(M ,100),209(53),212(62),137(27).
[0038] 具体实施例十五:将57.1毫克(0.2mmol)1-溴-3-(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黑色固体5-(3-溴苯基)-3H-1,2-二硫-3-硫酮47.9毫克,产率83%。m.p.123-125℃.1H NMR(500MHz,CDCl3)δ7.12(s,1H),7.60(d,J=8.0Hz,1H),7.51(d,J=7.5Hz,1H),7.31-7.2813
(m,2H). C NMR(125MHz,CDCl3)δ215.4,170.4,136.4,134.8,133.5,131.0,129.7,125.4,
123.6.LRMS(EI 70ev)m/z(%):289(M+,83),256(41),209(35),156(28).HRMS(ESI)Calcd for C9H6BrS3+([M+H]+)288.8810,found288.8812.
[0039] 具体实施例十六:将47.7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3-氟-2-甲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3-氟-2-甲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36.8毫克,产率76%。m.p.115-117℃.1H NMR(500MHz,CDCl3)δ7.21-7.16(m,2H),7.13-7.10(m,1H),7.04(s,1H),2.27(s,3H).13C NMR(125MHz,CDCl3)δ215.7,170.9,161.5(d,JC-F=245.0Hz),139.6,132.7,127.6,124.4,123.8(d,JC-F=18.2Hz),117.6(d,JC-F=22.5Hz),12.1.LRMS(EI 70ev)m/z(%):242(M+,100),209(24),177(54),133(84).HRMS(ESI)Calcd for C10H8FS3+([M+H]+)242.9767,found 242.9756.
[0040] 具体实施例十七:将54.9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4-(三氟甲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S8(0.3mmol),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油状液体5-(4-(三氟甲基)苯基)-3H-1,2-二硫-3-硫酮25.0毫克,产率45%。1H NMR(500MHz,CDCl3)δ7.72(d,J=8.5Hz,2H),7.69(d,J=8.5Hz,2H),7.37(s,1H).13C NMR(125MHz,CDCl3)δ215.5,170.1,137.0,135.0,133.6(q,JC-F=32.5Hz),127.3,126.6,123.4(q,JC-F=271.0Hz).LRMS(EI 70ev)m/z(%):278(M+,68),213(100),170(16).[0041] 具体实施例十八:将51.3毫克(0.2mmol)1-(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萘,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萘-1-基)-3H-1,2-二硫-3-硫酮38.5毫克,产率74%。m.p.140-142℃.1H NMR(500MHz,CDCl3)δ7.97-7.95(m,1H),7.89(d,J=8.5Hz,1H),7.83-7.81(m,1H),7.56(d,J=
7.0Hz,1H),7.48-7.47(m,2H),7.44-7.40(m,1H),7.24(s,1H).13C NMR(125MHz,CDCl3)δ
215.5,171.7,139.9,133.7,131.7,130.1,128.6,128.5,127.8,127.7,126.9,124.4.LRMS(EI 70ev)m/z(%):260(M+,100),228(37),196(12),152(21).
[0042] 具体实施例十九:将51.3毫克(0.2mmol)2-(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萘,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萘-2-基)-3H-1,2-二硫-3-硫酮37.4毫克,产率72%。m.p.68-71℃.1H NMR(500MHz,CDCl3)δ8.11(s,1H),7.86-7.80(m,3H),7.59(d,J=8.5Hz,1H),7.55-7.51(m,2H),7.49(s,
1H).13C NMR(125MHz,CDCl3)δ215.6,172.8,136.1,134.8,133.0,129.6,129.0,128.9,
128.4,127.9,127.6,127.2,123.4.LRMS(EI 70ev)m/z(%):260(M+,100),228(43),196(32),151(21).
[0043] 具体实施例二十:将42.5毫克(0.2mmol)2-(2-氯-3,3,3-三氟丙-1-烯-1-基)噻吩,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噻吩-2-基)-3H-1,2-二硫-3-硫酮24.2毫克,产率56%。m.p.129℃.1H NMR(500MHz,CDCl3)δ7.52(d,J=5.0Hz,1H),7.47(d,J=3.5Hz,1H),7.26(s,1H),7.09-7.07(m,1H).13C NMR(125MHz,CDCl3)δ214.6,165.0,134.7,134.0,130.9,129.1,129.0.LRMS(EI 70ev)m/z(%):216(M+,100),184(47),133(25),108(32).
[0044] 具体实施例二十一:将39.3毫克(0.2mmol)2-(2-氯-3,3,3-三氟丙-1-烯-1-基)呋喃,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40%mmol)四甲基乙二胺,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呋喃-2-基)-3H-1,2-二硫-3-硫酮20.8毫克,产率52%。m.p.110-113℃.1H NMR(500MHz,CDCl3)δ7.57(d,J=1.5Hz,1H),7.29(s,1H),6.91(d,J=3.5Hz,1H),6.54-6.53(m,1H).13C NMR(125MHz,CDCl3)δ214.3,159.9,146.5,146.3,133.1,113.3,113.2.LRMS(EI 70ev)m/z(%):200(M+,100),135(93),82(22),69(28).
[0045] 具体实施例二十二: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4.9毫克醋酸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0.1毫克,产率49%。
[0046] 具体实施例二十三: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4.0毫克氯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17.6毫克,产率42%。
[0047] 具体实施例二十四: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4.5毫克,产率59%。
[0048] 具体实施例二十五: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7.9毫克碘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18.0毫克,产率43%。
[0049] 具体实施例二十六: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1,10-菲啰啉14.4毫克(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3.5毫克,产率56%。
[0050] 具体实施例二十七: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12.5毫克联吡啶(40%mmol),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6.0毫克,产率62%。
[0051] 具体实施例二十八: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55.2毫克碳酸钾,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
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6.0毫克,产率62%。
[0052] 具体实施例二十九: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85.0毫克磷酸钾,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
5-苯基3H-1,2-二硫-3-硫酮15.1毫克,产率36%。
[0053] 具体实施例三十: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二甲基亚砜溶剂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7.3毫克,产率65%。
[0054] 具体实施例三十一: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乙腈溶剂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9.7毫克,产率23%。
[0055] 具体实施例三十二: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甲苯溶剂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痕量红色固体5-苯基3H-
1,2-二硫-3-硫酮产率小于10%。
[0056] 具体实施例三十三: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0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6.5毫克产率63%。
[0057] 具体实施例三十四: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76.9毫克(0.3mmol)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8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
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1.0毫克产率50%。
[0058] 具体实施例三十五: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1.2当量61.4毫克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30.2毫克产率72%。
[0059] 具体实施例三十六:将41.3毫克(0.2mmol)(2-氯-3,3,3-三氟丙-1-烯-1-基)苯,5.6毫克溴化亚铜(20mmol%),1.0当量51.2毫克S8,9.3毫克四甲基乙二胺(40%mmol),
130.0毫克碳酸铯,加入2mL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2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反应液过滤获得滤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将滤液萃取两次,反萃一次,分离所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进行再次过滤,对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溶剂获得剩余物,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淋洗,按实际梯度收集流出液,TLC检测,合并含有产物的流出液,旋转蒸发仪蒸馏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5-苯基3H-1,2-二硫-3-硫酮28.6毫克产率68%。
[0060] 本发明实施例以含有2-氯-3,3,3-三氟-1丙烯的化合物为底物与1.0-1.5当量硫单质反应,溴化亚铜的摩尔范围为10%~20%,配体为20~40%的四甲基乙二胺,碱为碳酸铯,溶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基础。其中实施例一至十七以不同取代苯基为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苯基上强吸电性的取代基也能很好的使用了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十八至二十一以取代基R为萘基和杂环基为变量;实施例二十二至二十五以催化剂铜盐为变量;实施例二十六至二十七以配体为变量;实施例二十八至二十九以碱为变量;实施例三十至三十二以溶剂为变量;实施例三十三至三十四以温度为变量;实施例三十五至三十六以硫单质的量为变量。
[0061]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为:
[0062] 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参照图1,对反应机理作出详述:
[0063] 首先,S8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解离反应,会生成SO32-和S2-,S2-可以进一步与S8反应生成含有-S-S-的多硫化物。然后,含2-氯-3,3,3-三氟-1丙烯的化合物(以下简称底物1)在碱的作用下会脱去一分子-Cl,生成HCl,而底物1中的双键变成三键,从而形成三氟丙炔衍生物,三氟丙炔衍生物与S2-在催化剂下反应,会脱去一个氟从而生成中间体A。然后,中间体A中会继续脱去一个氟形成硫代酰氟活泼物种B,硫代酰氟活泼物种B通过与催化剂的作用,与S2-氧化加成和多硫化物的配体交换从而得到中间体C,中间体C经过还原消除,脱去CuBr得到D;最后在分子内的亲核作用影响下,硫化物与三键进行环合并发生质子化,形成环化产物2。
[0064] 本发明中可以直接合成目标产物1,2-二硫-3-硫酮衍生物,无需分离中间产物,只需在常压下搅拌反应既可获得目标物;且以含2-氯-3,3,3-三氟-1丙烯的化合物和硫单质作为原料,反应物容易得到,制备成本低;且通过在体系中加入碱和配体,将反应温度控制在80-120℃,反应时间为12h,可以大大提高产率,产率最高可达到88%,大大简化了工艺工程,降低了能量消耗,具有高产率的优点;且反应过程中废弃溶液较少,也未排放出其它污染气体和液体,因此本发明减少了废弃溶液的排放,具有保护环境和保障操作人员健康的优点;此外,可以制备一系列5-苯基取代的1,2-二硫-3-硫酮衍生物,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底物普适性。如此本发明补充了现阶段制备5位取代的1,2-二硫醇-3-硫酮衍生物方法的空白,促进了多取代1,2-二硫-3-硫酮衍生物的发展,为开发含1,2-二硫-3-硫酮衍生物药物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氟化物向硫化物的转变提供借鉴。
[0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