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复合材料 / 莫来石 / / 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阅读:1033发布:2020-06-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锂 电池 负极材料 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材料由三层组成,内层为金属-有机 框架 材料, 中间层 为纳米二 氧 化 锡 ,外包覆层为氟化锌。其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Fe、Co、Ni、Mn中的一种,有机配体为苯基 羧酸 、吡啶羧酸中的一种。该方法通过内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外包覆层氟化锌约束和缓冲二氧化锡的体积变化,可降低二氧化锡循环充放电后的体积膨胀倍数,并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氟化锌共同承担因二氧化锡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 力 ,可防止 电极 粉化。,下面是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由三层组成,内层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间层为纳米二,外包覆层为氟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Fe、Co、Ni、Mn中的一种,有机配体为苯基羧酸、吡啶羧酸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 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五合氯化锡加入无水乙醇中,磁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在磁力搅拌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
(2)将氟化铵、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五水合氯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0 20:3 5:100。
~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的压力为4 5MPa,温度为200 220℃,时间为8 10h。
~ ~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磁力搅拌的速度为300 500r/min。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氟化铵、硝酸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3 5:
~
15:1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浴反应的温度为70 85℃,时间为4 6h。
~ ~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50 500℃,时间为3 5h。
~ ~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磁力搅拌的速度为200 300r/min。
~

说明书全文

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产业的关键环节,负极材料的成本占锂电池总成本的25 28%。~
理想的负极材料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化学电位较低,与正极材料形成较大的电势差,从而得到高功率电池;二是具备较高的循环比容量;三是在负极材料中锂离子能够容易嵌入和脱出,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以至于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充放电电压;四是具有良好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五是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电解液有一定的兼容性;六是材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制造工艺简单;七是安全、绿色、无污染。然而,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负极材料是难以找到的,对具有良好应用潜质的材料进行改性,或将多种材料进行复合,使其更为适合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是开发负极材料的一个主要途径。
[0003] 基负极材料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是替代石墨负极的潜材料。二化锡具有较高的比容量(1494mAh/g),是制备负极材料的较优选择。但是,二氧化锡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体积膨胀,容易导致电极的粉化、破碎和开裂,导致电流集电器断电;并且,体积变化会导致电极表面的SEI膜不稳定,形成裂缝,从而不断通过裂缝生长,最终SEI膜生长到一定厚度而使锂离子无法再扩散到电解液。因此,改善二氧化锡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可促进其在锂电池领域的发展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可见,二氧化锡在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体积膨胀严重的缺点。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内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外包覆层氟化锌约束和缓冲二氧化锡的体积变化,可降低二氧化锡循环充放电后的体积膨胀倍数,并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氟化锌共同承担因二氧化锡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可防止电极粉化。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由三层组成,内层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间层为纳米二氧化锡,外包覆层为氟化锌。
[0006] 优选的,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Fe、Co、Ni、Mn中的一种,所述有机配体为苯基羧酸、吡啶羧酸中的一种。
[0007] 在该复合材料中,一方面,内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外包覆层氟化锌可约束和缓冲二氧化锡的体积变化,降低体积膨胀倍数;另一方面,二氧化锡体积变化产生的应力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氟化锌共同承担,可防止在脱嵌锂过程中二氧化锡因体积变化的应力而发生粉化。进一步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框架孔隙结构,并且其中的有机配体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为体积膨胀预留了变形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体积膨胀造成的不利影响。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材料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五合氯化锡加入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在磁力搅拌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
(2)将氟化铵、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0009] 优选的,步骤(1)所述五水合氯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020:3 5:100。
~ ~
[0010] 优选的,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的压力为4 5MPa,温度为200 220℃,时间为8 10h。~ ~ ~
[0011] 优选的,步骤(1)所述磁力搅拌的速度为300 500r/min。~
[0012] 优选的,步骤(2)所述氟化铵、硝酸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3 5:15:100。~
[0013] 优选的,步骤(2)所述水浴反应的温度为70 85℃,时间为4 6h。~ ~
[0014] 优选的,步骤(2)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50 500℃,时间为3 5h。~ ~
[0015] 优选的,步骤(2)所述磁力搅拌的速度为200 300r/min。~
[0016] 本发明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核,通过水热反应制备纳米二氧化锡包覆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再通过水浴反应制备氟化锌包覆于二氧化锡层的表面,形成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内层、以纳米二氧化锡为中间层、以氟化锌为外包覆层的三层复合结构。在上述过程中,纳米二氧化锡层在金属-有机框架层表面的附着性良好,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可通过良好的应力传导和分散防止二氧化锡层发生粉化、破碎、开裂,这主要是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特殊结构和性质: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独特的孔道结构,对纳米二氧化锡具有良好的物理吸附作用;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丰富的未配位金属活性中心位点,可与二氧化锡中的O形成配位键,增强结合力。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效果在于:在本发明制得的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中,内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外包覆层氟化锌可约束和缓冲二氧化锡的体积变化,降低体积膨胀倍数,并且二氧化锡体积变化产生的应力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氟化锌共同承担,可防止在脱嵌锂过程中二氧化锡因体积变化的应力而发生粉化。该复合材料用作锂电池的负极时,首次充放电后的体积膨胀倍数仅为1.12 1.15倍,循环10次后的体积~膨胀倍数仅为1.23 1.26倍,循环50次后的体积膨胀倍数仅为1.41 1.48倍,循环100次后的~ ~
体积膨胀倍数仅为1.52 1.56倍。
~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19] 实施例1(1)将20g五水合氯化锡加入100g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5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以300r/min进行磁力搅拌,并在压力为5MPa,温度为22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8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Co,有机配体为间苯二甲酸
(2)将0.3g氟化铵、1.5g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10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以300r/min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在70℃下反应6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马弗炉中在450℃煅烧5h,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0020] 实施例2(1)将15g五水合氯化锡加入100g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4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以400r/min进行磁力搅拌,并在压力为
4.5MPa,温度为21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9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Ni,有机配体为2,3-吡啶二甲酸;
(2)将0.4g氟化铵、1.5g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10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以250r/min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在75℃下反应5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马弗炉中在480℃煅烧4h,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0021] 实施例3(1)将18g五水合氯化锡加入100g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3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以350r/min进行磁力搅拌,并在压力为
4.2MPa,温度为20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8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Mn,有机配体为2,6-吡啶二甲酸;
(2)将0.45g氟化铵、1.5g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10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以280r/min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在78℃下反应4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马弗炉中在450℃煅烧5h,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0022] 实施例4(1)将13g五水合氯化锡加入100g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4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以500r/min进行磁力搅拌,并在压力为
4.8MPa,温度为22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9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Fe,有机配体为邻苯二甲酸;
(2)将0.4g氟化铵、1.5g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10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以250r/min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在82℃下反应5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马弗炉中在480℃煅烧4h,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0023] 实施例5(1)将20g五水合氯化锡加入100g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5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分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以400r/min进行磁力搅拌,并在压力为4MPa,温度为20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8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金属中心为Ni,有机配体为对苯二甲酸;
(2)将0.38g氟化铵、1.5g硝酸锌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将10g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负载纳米二氧化锡加入硝酸锌溶液中,以220r/min磁力搅拌分散20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氟化铵溶液,并置于水浴锅中,在80℃下反应4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进一步置于马弗炉中在500℃煅烧5h,得到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锡/氟化锌复合负极材料。
[0024] 对比例1将20g五水合氯化锡加入100g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以400r/min进行磁力搅拌,并在压力为4MPa,温度为20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8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纳米二氧化锡,即为锂电池负极材料。
[0025] 性能测试:以实施例1 5、对比例1 制得的负极材料组装锂电池,测试充放电之前~的负极体积V1,首次充放电及循环10次、50次、100次后的负极体积V2,以V2/V1计算得到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倍数。
[0026] 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0027] 表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