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数学与统计 / 层间位移 / 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阅读:531发布:2024-02-25

专利汇可以提供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位移 传感器 、模/数转换器、 单片机 、上位机、电源模 块 、报警装置、防爆装置、显示器和Web 服务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依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报警装置、防爆装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上设有通信 接口 ,所述单片机通过 通信接口 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显示器和Web服务器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方法。该监测系统为光栅式监测系统,安装方便、测量 精度 高、 稳定性 好,有利于安全生产。,下面是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电源模、报警装置、防爆装置、显示器和Web服务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依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报警装置、防爆装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上设有通信接口,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显示器和Web服务器连接;
所述位移传感器设有两个光栅副(1),用于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移,丝绳(2)的一端与光栅副(1)中的动光栅连接,另一端为锚固端(3),通过锚固器固定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置,当岩层间产生离层时,钢丝绳(2)带动光栅副(1)产生相对运动,将岩层位移转换成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通过光电转换将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
所述单片机用于记录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脉冲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所产生的离层值;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系统供电;
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在离层位移发生较大抖动时,发出报警;
所述防爆装置用于抵御矿井下巷道(4)发生的煤尘爆炸危险;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所述Web服务器用于发布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2.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位移传感器的两个光栅副(1)于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移,钢丝绳(2)的一端与光栅副(1)中的动光栅连接,另一端为锚固端(3),通过锚固器固定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置,当岩层间产生离层时,钢丝绳(2)带动光栅副(1)产生相对运动,将岩层位移转换成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所述模/数转换器通过光电转换将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单片机记录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脉冲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所产生的离层值,并通过Web服务器发布,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器观察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说明书全文

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炭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巷道围岩收敛量是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效果、指导施工顺序、预防拱顶崩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资料;周边位移是巷道围岩应状态变化和围岩发生流变变形最直接的反映。通过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的可靠性、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0003] 近年来,随着传感测试技术的发展,对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方法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研制出多种基于电阻或电磁式的顶板离层指示仪,且监测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受到井下各种恶劣环境的影响,这些监测仪存在零点漂移,性能不稳定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监测系统为光栅式监测系统,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有利于安全生产。
[0005] 其技术方案为
[0006] 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电源模、报警装置、防爆装置、显示器和Web服务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依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报警装置、防爆装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上设有通信接口,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显示器和Web服务器连接;
[0007] 所述位移传感器设有两个光栅副1,用于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移,丝绳2的一端与光栅副1中的动光栅连接,另一端为锚固端3,通过锚固器固定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置,当岩层间产生离层时,钢丝绳2带动光栅副1产生相对运动,将岩层位移转换成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
[0008]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通过光电转换将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
[0009] 所述单片机用于记录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脉冲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上位机;
[0010]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所产生的离层值;
[0011]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系统供电;
[0012] 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在离层位移发生较大抖动时,发出报警;
[0013] 所述防爆装置用于抵御煤矿井下巷道4发生的煤尘爆炸危险;
[0014]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0015] 所述Web服务器用于发布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0016] 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位移传感器的两个光栅副1于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移,钢丝绳2的一端与光栅副1中的动光栅连接,另一端为锚固端3,通过锚固器固定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置,当岩层间产生离层时,钢丝绳2带动光栅副1产生相对运动,将岩层位移转换成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所述模/数转换器通过光电转换将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单片机记录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脉冲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所产生的离层值,并通过Web服务器发布,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器观察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为光栅式监测系统,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有利于安全生产。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的原理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参照图1-图2,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电源模块、报警装置、防爆装置、显示器和Web服务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上位机依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报警装置、防爆装置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上设有通信接口,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显示器和Web服务器连接;
[0024] 所述位移传感器设有两个光栅副1,用于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移,钢丝绳2的一端与光栅副1中的动光栅连接,另一端为锚固端3,通过锚固器固定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置,当岩层间产生离层时,钢丝绳2带动光栅副1产生相对运动,将岩层位移转换成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
[0025]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通过光电转换将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
[0026] 所述单片机用于记录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脉冲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上位机;
[0027]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所产生的离层值;
[0028]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系统供电;
[0029] 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在离层位移发生较大抖动时,发出报警;
[0030] 所述防爆装置用于抵御煤矿井下巷道4发生的煤尘爆炸危险;
[0031]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0032] 所述Web服务器用于发布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0033] 巷道围岩表面相对位移监测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位移传感器的两个光栅副1于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移,钢丝绳2的一端与光栅副1中的动光栅连接,另一端为锚固端3,通过锚固器固定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位置,当岩层间产生离层时,钢丝绳2带动光栅副1产生相对运动,将岩层位移转换成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所述模/数转换器通过光电转换将光栅副1所产生的条纹数目转换成相应的脉冲数;单片机记录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脉冲数,并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所产生的离层值,并通过Web服务器发布,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器观察煤矿井下巷道4的监测数据。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