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抗营养因子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三七花中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方法 CN202110341043.6 2021-03-30 CN115316586A 2022-11-11 樊芳玲; 孙海航; 宋洪川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花中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方法,将新鲜的三七花,用清冲洗干净;之后将其放入含维生素C、L‑半胱盐酸盐、亚硫酸钠及硫酸锌混合溶液的包装袋中,让液体浸没三七花,然后进行密封包装;将包装好的三七花置于超高压容器中进行超高压处理;之后拆开包装袋,将其中的液体过滤掉,即可进入下道工序。本发明以维生素C、L‑半胱氨酸盐酸盐、亚硫酸钠及硫酸锌协同超高压处理三七花,是将钝化抗营养因子活性与护绿技术有效组合,既能有效保护原料的天然绿色,又可破坏三七花中的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及凝集素,使三七花的颜色和营养成分得到良好的保护,为其直接食用或后续加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降低食用谷类中的抗营养因子 CN201380039752.2 2013-07-26 CN104519754A 2015-04-15 A·莫罗尼; E·阿南塔; C·E·汉森; J-Y·许阿
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食用谷类的营养价值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食用谷类中的抗营养因子的新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制备含有活乳酸细菌的细菌制品;并将食用谷类浸泡在所述细菌制品中;其中在浸泡前所述乳酸细菌已经从所述细菌制品中被至少部分移除。本发明的另一些方面是细菌菌株植物乳杆菌CNCM I-4635(NCC 385)和植物乳杆菌CNCM I-4636(NCC 1582)。
3 去除抗营养因子豆奶的生产方法 CN200510017165.0 2005-09-27 CN100477923C 2009-04-15 付学奇; 徐越驰; 杨德胜; 滕利荣; 孟庆繁
发明的去除抗营养因子的豆奶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工业中豆类加工技术领域。以挑选和清洗的大豆、白糖、奶粉、氯化钠为原料,经浸泡、钝化、磨浆、酶工程处理、浆渣分离、胶体磨粉碎、配料调制、均质、真空脱气、杀菌的工艺过程制得豆奶;钝化过程是将浸泡的大豆在85~90℃的热中煮5分钟以钝化脂肪化酶和脲酶,并加入小苏打以改善产品的口味。酶工程处理过程是在浆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085U/g的性蛋白酶,在60℃的条件下反应2~2.5小时再迅速升温至100℃保持5分钟,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被完全去除。本发明步骤简单,效率高,对营养抑制因子的去除和钝化的效果好;生产的豆奶口感好、营养丰富。
4 去除抗营养因子豆奶的生产方法 CN200510017165.0 2005-09-27 CN1757291A 2006-04-12 付学奇; 徐越驰; 杨德胜; 滕利荣; 孟庆繁
发明的去除抗营养因子的豆奶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工业中豆类加工技术领域。以挑选和清洗的大豆、白糖、奶粉、氯化钠为原料,经浸泡、钝化、磨浆、酶工程处理、浆渣分离、胶体磨粉碎、配料调制、均质、真空脱气、杀菌的工艺过程制得豆奶;钝化过程是将浸泡的大豆在85~90℃的热中煮5分钟以钝化脂肪化酶和脲酶,并加入小苏打以改善产品的口味。酶工程处理过程是在浆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085U/g的性蛋白酶,在60℃的条件下反应2~2.5小时再迅速升温至100℃保持5分钟,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被完全去除。本发明步骤简单,效率高,对营养抑制因子的去除和钝化的效果好;生产的豆奶口感好、营养丰富。
5 一种去除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CN201610023199.9 2016-01-14 CN105767912A 2016-07-20 宋安东; 张雷; 谢慧; 王风芹; 杨森; 陈红歌
发明属于一种去除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方法,将豆粕进行蒸汽爆破处理,蒸汽爆破处理的工艺条件为蒸汽压0.5~0.7MPa、保压时间20~120s。本发明蒸汽爆破处理所得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降低,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和脲酶含量显著降低;经过蒸汽爆破的豆粕,可以显著提高蛋白的利用效率和消化效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率;本发明中采用蒸汽爆破降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具有有时间短、生产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蒸汽爆破处理过的豆粕具有一定芳香气味,口感干脆,提高豆粕的可口性。
6 一种豆粕抗营养因子综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CN202410040444.1 2024-01-11 CN117770355A 2024-03-29 李燕翠; 刘建华; 杨利
发明涉及应用于抗营养因子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豆粕抗营养因子综合处理技术,使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加入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破坏二硫键的作用,一方面彻底消除热敏性抗营养因子,另一方面改变蛋白结构,暴露酶切位点,为酶促反应发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既有效解决了糖链与蛋白链相互缠绕导致酶切位点隐藏,酶解不彻底的问题,也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另外,采用蛋白酶复合酶解技术,通过比较分子量分布、酸溶蛋白含量、抗原蛋白含量来评价酶解效果,改变了只关注解度的做法,更加系统的分析酶解过程抗原蛋白的变化情况。并且,不仅能消除抗原蛋白的抗营养作用,而且能得到分子量较低的二肽、三肽、多肽产品。
7 S-8菌及其灭活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工艺方法 CN201510205215.1 2015-04-28 CN104830718B 2018-05-29 秦贵信; 鲍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S‑8菌及其灭活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工艺方法,属于大豆抗营养因子灭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S‑8菌,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8,保藏起始日期为2014年11月2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9915。所述的S‑8菌灭活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工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S‑8菌在厚度为5‑20cm的物料,30‑40℃发酵培养24小时,获得灭活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发酵豆粕。本发明利用筛选自土壤的S‑8菌在24小时以内将大豆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都得到良好的灭活。在抗营养因子的灭活方面、发酵时间和营养物的改进等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都具有显著改进。
8 一种环保型低抗营养因子南美白对虾饲料 CN201610882837.2 2016-10-10 CN106472876A 2017-03-08 蔡祥敏; 蔡尔旋; 唐坚; 蔡发展
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美白对虾饲料,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低抗营养因子南美白对虾饲料,属于产饲料领域。该饲料包括以下组分:鱼粉、发酵豆粕、鱼溶浆粉、乌贼膏、高筋面粉、鱼油、大豆磷脂粉、氯化胆磷酸二氢复合维生素预混料、复合矿物盐预混料、维生素C-磷酸酯、丝兰提取物、藤茶黄、中草药复方制剂;其中所述中草药复方制剂由杜仲和枸杞混合后经超微粉碎过100目筛制备而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饲料抗营养因子含量低;(2)营养全面、诱食性好、适口性佳;(3)消化利用率高、可以增强对虾免疫、提高成活率(;4)改善养殖水体水质;(5)改善南美白对虾的肉质和肉色。
9 一种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猪饲料添加剂 CN201610949959.9 2016-11-03 CN106333111A 2017-01-18 李红灯; 博永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猪饲料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米80-90、籽粒苋40-50、鱼骨20-30、黑蒜10-15、青稞20-23、香菇8-12、沙棘12-14、仙人掌15-20、香油3-4、茉莉花9-12、木瓜蛋白酶、性蛋白酶、乳酸菌、适量。本发明可明显促进猪生长性能,提高猪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抗营养因子,改善猪体内代谢状况,并增强猪抗化能
10 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消疲劳豆奶粉 CN201610622565.2 2016-08-02 CN106172814A 2016-12-07 周义山; 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消疲劳豆奶粉,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由大豆、小麦、生姜、椰子汁、鱼骨粉、葡萄干、姜黄素、茶树菇、哈密瓜、全脂奶粉、花生油、食醋、白砂糖制成。本发明的豆奶粉溶解性好,通过降低豆奶粉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提高了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等多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豆奶粉中加入生姜成分,可起到加强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葡萄干、哈密瓜还具有消除疲劳、清热解热的作用,食用后有助于身体健康。
11 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壮骨豆奶粉 CN201610624454.5 2016-08-02 CN106172803A 2016-12-07 周义山; 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壮骨豆奶粉,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由大豆、小麦、生姜、虾肉粉、可乐、西瓜汁、青稞粉、山香圆、羊脊骨汤、全脂奶粉、花生油、食醋、白砂糖制成。本发明的豆奶粉溶解性好,通过降低豆奶粉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提高了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等多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豆奶粉中加入生姜成分,可起到加强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羊脊骨汤中物质丰富,长期食用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12 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桃胶豆奶粉 CN201610622564.8 2016-08-02 CN106172799A 2016-12-07 周义山; 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桃胶豆奶粉,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由大豆、小麦、生姜、茯苓、黄油、黄瓜籽粉、贡菊、香茅油、桃胶、全脂奶粉、花生油、食醋、白砂糖制成。本发明的豆奶粉溶解性好,通过降低豆奶粉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提高了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等多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豆奶粉中加入生姜成分,可起到加强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本豆奶粉中还添加了桃胶、茯苓等中草药成分,食用后有助于身体健康。
13 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豆奶粉 CN201610622696.0 2016-08-02 CN106135430A 2016-11-23 周义山; 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豆奶粉,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由大豆、小麦、生姜、全脂奶粉、花生油、食醋、白砂糖制成。本发明的豆奶粉溶解性好,通过降低豆奶粉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提高了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等多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豆奶粉中加入生姜成分,可起到加强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食用。
14 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香椿豆奶粉 CN201610622926.3 2016-08-02 CN106106759A 2016-11-16 周义山; 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香椿豆奶粉,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由大豆、小麦、生姜、白扁豆、橄榄叶、香椿嫩叶、裙带菜、薏仁油、肉精粉、全脂奶粉、花生油、食醋、白砂糖制成。本发明的豆奶粉溶解性好,通过降低豆奶粉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提高了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等多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豆奶粉中加入生姜成分,可起到加强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香椿、牛肉精粉等成分还增强了豆奶粉的口感,更加符合大众口味。
15 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健脾胃豆奶粉 CN201610622630.1 2016-08-02 CN106035677A 2016-10-26 周义山; 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去除抗营养因子的健脾胃豆奶粉,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由大豆、小麦、生姜、蓝莓粉、黑米、鸭血、松花蛋冻干粉、淮山药、益生菌液、全脂奶粉、花生油、食醋、白砂糖制成。本发明的豆奶粉溶解性好,通过降低豆奶粉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提高了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等多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豆奶粉中加入生姜成分,可起到加强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蓝莓粉、鸭血、淮山药等成分还具有降热、健脾胃的作用,食用后有助于身体健康。
16 利用高静压技术去除豆类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CN201410186055.6 2014-05-05 CN104000129B 2016-08-24 钟宇; 赵艳云; 邓云; 钱炳俊; 岳进; 焦顺山; 王丹凤; 连紫璇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静压技术去除豆类抗营养因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豆类原料与溶液按照1∶5~1∶10的料液比在室温下混合浸泡15~30min,真空包装;将真空包装混合物在处理压200~600MPa,处理温度25~60℃下,高静压处理15~30min;将处理后样品进行热或者冷冻干燥,制成系列产品。本发明将高静压技术应用于豆类处理,不仅有效去除豆类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利用率,且对豆类营养物质破坏较小,有利于提高豆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7 一种消除抗营养因子的青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191425.4 2016-03-30 CN105707521A 2016-06-29 崔海兵
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抗营养因子的青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鲜蚌肉、猪血粉、菜籽粕、酒槽、丝瓜络、石榴籽、光刺兔唇花、薏仁油、磷脂油、沸石粉、食盐份、抗化剂份、大蒜素份、微生态制剂、复合预混料。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光刺兔唇花液调酸后加入生物制剂,将酒槽和菜籽粕发酵,能够有效消除葡萄糖硫苷和有毒物质,进而降低了饲料成本,该饲料利用率高,含有较高的可消化粗蛋白,能够均衡青鱼生长所需的营养,使其快速生长,抗病性强。
18 植物蛋白抗营养因子钝化 CN202220843302.5 2022-04-13 CN217284706U 2022-08-26 羊曦; 李芝银; 郭振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蛋白抗营养因子钝化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喂料器、除装置、高压调质器、连续式酶解罐、均质器、旁通、钝化机构、切割器;喂料器设有速度可调的喂料螺旋;连续式酶解罐采用蒸汽保温或者壳体红外加热保温,用于对调质后的高温物料进行高温酶解;连续式酶解罐内部设置有断续的螺旋及桨叶;均质器用于对酶解后的物料进行均质处理,并通过旁通阀将均质后的物料输送至钝化机构;钝化机构采用重构双螺杆挤压结构;切割器用于对钝化后的物料进行切割处理。本实用新型摒弃了发酵工艺的大投资和长周期,避免了化学溶剂处理带来的原料污染问题,科学地组合酶解及热加工工艺,对植物蛋白中的大部分抗营养因子都有良好的脱除和钝化效果。
19 针对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抗体及其应用 CN202011599760.0 2020-12-30 CN112574305B 2022-04-22 郭炜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抗体及其应用,涉及抗体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抗体其具有SEQ ID NO.1‑3所示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和SEQ ID NO.4‑6所示的轻链互补决定区。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检测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20 一种降低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CN201910056037.9 2019-01-22 CN109744384A 2019-05-14 杨振才; 程慧; 王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在原有膨化大豆膨化工艺的基础上,在膨化机与冷却设备之间,新增加可搅拌的保温罐,利用膨化大豆的余热,延长对膨化大豆的保温时间,并使得膨化大豆受热均匀。此方法可有效降低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降低对动物的危害,可提高粉状饲料中膨化大豆的使用比例,降低饲料成本,也可提高膨化大豆的利用率,减少对养殖体的污染,扩大了膨化大豆在畜牧和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范围和使用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