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蜂毒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蜂毒組合物及用途 TW103132513 2014-09-19 TW201542214A 2015-11-16 厚特 尚恩 李斯特; HOLT, SHAUN LISTER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蜂毒及諸如甜椒之辣椒屬植物之萃取物的組合物,及其用於改善關節炎、關節疼痛、肌肉疼痛、運動損傷、多發性硬化症、帶狀疱疹、偏頭痛或肌與骨骼病症或病況之症狀的用途。
182 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0493679.7 2022-05-07 CN114903835B 2023-04-14 陈日和; 陈南林; 张友; 唐飞
发明涉及蜂毒精制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得:蜂毒0.02~0.1%、蜂皇浆5~20%、蜂花粉3~10%、蜂蜜10~30%、甘草提取物5~20%、食用油20~75%。本申请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具有无毒无刺激,且抗菌、消炎、镇痛,同时具备牙齿美白和去除口臭功效的优点。
183 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0493679.7 2022-05-07 CN114903835A 2022-08-16 陈日和; 陈南林; 张友; 唐飞
发明涉及蜂毒精制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得:蜂毒0.02~0.1%、蜂皇浆5~20%、蜂花粉3~10%、蜂蜜10~30%、甘草提取物5~20%、食用油20~75%。本申请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具有无毒无刺激,且抗菌、消炎、镇痛,同时具备牙齿美白和去除口臭功效的优点。
184 一种蜂毒素-死亡素杂合肽突变体MTM及其应用 CN202110620831.9 2021-06-03 CN113214409B 2022-05-20 姬生跃; 李恒鑫; 孟春颜; 程磊; 战余铭; 侯佩; 刘小元; 王小媛; 周佰峰; 张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蜂毒素‑死亡素杂合肽突变体MTM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蜂毒素‑死亡素杂合肽突变体MTM在抑制大肠杆菌、沙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基因修饰的SamyX‑6His‑EDDIE‑MTM融合片段构建了高效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MW表达系统,用于MTM的生物合成。从1L发酵上清液中可获得高达254.38mg的MTM。纯化的MTM的大小与预期分子量3.2kDa一致。MTM具有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
185 一种养殖用蜂毒收集板的刮料装瓶装置 CN202210222571.4 2022-03-07 CN114455342A 2022-05-10 刘龙彪
发明涉及蜂毒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用蜂毒收集板的刮料装瓶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放置板、往复刮粉机构等;底板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一支腿,底板顶部左侧固接有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顶部之间共同固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往复刮粉机构。由于滑动收集板呈向内侧倾斜的结构,使得收集蜂毒时蜂毒可以向滑动收集板内侧集中,便于装瓶时蜂毒集中被倒入收集瓶中,从而使得滑动收集板将蜂毒倒出时蜂毒撒出到收集瓶以外,确保收集到的全部蜂毒都可以装到收集瓶内,达到了便于收集蜂毒并装瓶的效果。
186 一种蜂毒多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011192318.6 2020-10-30 CN112341518A 2021-02-09 孙怀庆; 孙云起; 张伟强; 聂艳峰; 郭朝万; 胡露
发明公开了一种蜂毒多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蜂毒多肽提取物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蜜蜂毒液,加纯混合均匀,减压抽滤除去蜜蜂螫针;2)将步骤1)减压抽滤后的滤液冷冻干燥,得到蜂毒多肽粗提物;3)将步骤2)得到的蜂毒多肽粗提物用甲酸‑甲酸铵缓冲液溶解后,过色谱凝胶柱进行纯化除杂,得到蜂毒多肽提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蜂毒多肽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化性和抗炎活性,应用于抗衰老修复化妆品中,能够防止皮肤粗糙老化,减少皮肤皱纹出现,保持皮肤光鲜有弹性。
187 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蜂毒肽的方法 CN202011013552.8 2020-09-24 CN111855883B 2021-01-15 杨术鹏; 李熠; 蔡冬梅; 傅怡; 周金慧; 杨宇晖
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蜂毒肽的方法,包括: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待测样本中检测蜂毒肽的特征肽段,所述特征肽段的序列如下:VLTTGLPALISWIK。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确度和灵敏度,并且稳定性强,适用于复杂基质中蜂毒肽的准确定量,对保护蜂毒肽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蜂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88 一种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及其应用 CN201911395305.6 2019-12-30 CN110903404A 2020-03-24 刘燊; 陈柏东; 张辉华; 林树茂; 彭俏丽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所述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的N端融合了MBP标签。所述所述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的N端融合了MBP标签,所述MBP标签能够促进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的表达,提高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的表达量,且能够提高蜂毒素-死亡素重组多肽的纯度。
189 蜂毒阴离子抗菌肽AcHy-a2、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510283640.2 2015-05-28 CN104861041B 2019-02-19 童婷; 林志龙; 闻博; 冯强
发明涉及一种蜂毒阴离子抗菌肽AcHy‑a2,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基酸序列或者为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添加或缺失而形成的、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衍生多肽;还涉及编码该肽的多核苷酸,含有该多核苷酸的构建体、表达载体和转化的细胞,该肽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本发明的蜂毒阴离子抗菌肽AcHy‑a2可来源于天然动物资源,属于抗菌肽,与传统抗菌药物相比,具有活性高、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体内无药物残留等优点,又因其结构简单、人工合成方便、能很好地解决细菌对传统抗菌药物日益增强的耐药性问题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190 一种蜂毒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201510017896.9 2015-01-14 CN104523756B 2018-08-21 郭云胶
发明公开了一种蜂毒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所述的蜂毒渗透剂是以酒精、胡蜂蜂毒干粉、活胡蜂老熟职蜂、烟丝为原料,经蜂毒原液制备、职蜂原料制备、母液制备、配制步骤得到。本发明制备的蜂毒渗透剂可以直接涂抹在湿病、肩周炎、关节炎的疼痛部位,通过皮肤间隙,快速渗透到疼痛部位的组织细胞、毛细血管等部位,作用直接、疗效快,能充分发挥蜂毒特别是胡蜂蜂毒的功效作用,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老职蜂泡酒喝存在的功效作用弱、不喝酒人群等问题。
191 一种能分泌降血压蜂毒的蚂蜂饲养方法 CN201610926073.2 2016-10-31 CN106489847A 2017-03-15 杨昌团
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分泌降血压蜂毒的蚂蜂饲养方法。将野外采集的蚂蜂,经人工喂养、交尾、分巢建群后进行养殖,其特征在于:将蜂群置于养殖大棚中,在大棚中每隔10米距离地面3-8米设置一个蜂巢箱,同时提供充足的饲料、筑巢材料供蚂蜂采用;大棚控温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定期对蚂蜂采集蜂毒;所述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花粉1-2份,蟋蟀10-15份、猪5-10份、地龙4-8份、蜂蜜3-8份、富镁金花1-2份、党参0.5-1份、银杏叶1-2份、茯苓0.5-1份、密蒙花0.5-1份。本发明饲养蚂蜂分泌蜂毒具有更佳降血压作用。
192 一种抗过敏蜂毒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510139102.6 2015-03-28 CN104825497A 2015-08-12 郭云胶; 汪景安; 克加为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过敏蜂毒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抗过敏蜂毒保健酒是由重量百分比1~2%的蜂毒和重量百分比90~95%的胡蜂蜂巢干粉浸泡到固液体积比18~23倍的50~60o纯米酒里,密封、避光、低温浸泡2~3个月制成。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蜂毒制备、蜂毒酒制备、蜂巢干粉制备步骤。应用为所述的抗过敏蜂毒保健酒在制备预防/治疗肩周炎、湿病、关节炎、偏头痛等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独特的方法刺激活胡蜂活职蜂将毒腺中的蜂毒快速排入米酒中,一起配制而成,在预防和治疗风湿病、关节炎、肩周炎、偏头痛等人体内源性病痛有明显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并且在保证了蜂毒石斛酒疗效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193 一种具有护唇、美唇功效的蜂毒组合物 CN201210563009.4 2012-12-20 CN102988263B 2014-08-20 陈华; 孙恢礼; 张偲; 潘剑宇; 蔡冰娜; 孙小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护唇、美唇功效的蜂毒组合物。它包括唇用化妆品基质成份,还含有蜂毒。本发明首次将蜂毒应用于唇用化妆品,以发挥保湿、修复受损皮肤、抵抗紫外线损伤、促进微循环、丰盈唇部、平复唇纹等护唇、美唇作用。同时,本发明还将蜂毒与保湿成分、修护成分进行复配,使蜂毒组合物保湿、滋润、防晒、修复、丰唇、平复唇纹等功效显著提高。本发明具有护唇、美唇功效的蜂毒组合物有唇膏、唇霜、唇蜜、唇彩和唇膜,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94 一种蜂毒热感针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201310370550.8 2013-08-23 CN103432171A 2013-12-11 张如庆
一种蜂毒热感针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医药卫生、家庭保健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蜂毒原液、热感剂和组成。本发明产品是具有发热感觉的一种蜂毒制剂。主要利用热感剂(学名:香兰基丁醚)作为催化剂,促进蜂毒快速穿透皮下组织,从而刺激相应穴位,起到外排寒气、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缓解因经络不通引起的相关症状。对皮肤表层的病菌、炎症,也有较好的抑制与杀灭效果。
195 一种具有护唇、美唇功效的蜂毒组合物 CN201210563009.4 2012-12-20 CN102988263A 2013-03-27 陈华; 孙恢礼; 张偲; 潘剑宇; 蔡冰娜; 孙小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护唇、美唇功效的蜂毒组合物。它包括唇用化妆品基质成份,还含有蜂毒。本发明首次将蜂毒应用于唇用化妆品,以发挥保湿、修复受损皮肤、抵抗紫外线损伤、促进微循环、丰盈唇部、平复唇纹等护唇、美唇作用。同时,本发明还将蜂毒与保湿成分、修护成分进行复配,使蜂毒组合物保湿、滋润、防晒、修复、丰唇、平复唇纹等功效显著提高。本发明具有护唇、美唇功效的蜂毒组合物有唇膏、唇霜、唇蜜、唇彩和唇膜,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96 可持续释放的蜂毒肽帕莫酸盐及其制剂 CN201110332728.0 2011-10-28 CN102504018A 2012-06-20 石凯; 毕洪书; 崔福德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持续释放的蜂毒肽帕莫酸盐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蜂毒肽帕莫酸盐用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治疗,可持续释放有效成分1~4周,克服了溶液型游离蜂毒肽血浆半衰期短、稳定性差、需要频繁注射的缺点,提高了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197 制备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的方法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 CN201780038902.6 2017-06-21 CN109890835B 2022-05-17 金容隨; 金星均; 朴孝鎭; 白英美; 崔诚桓; 丁荣辰; 金宗贤; 李秀炯; 高焕柱; 金完泳; 郑宅根; 全容佑; 金世兰; 金大谦; 芮贤玉; 郑荣穆; 沈泰庚; 金旦颖; 严在娟; 李在锡; 曺珢菽; 罗圣勋; 申东河; 金惠秀; 李宰僖; 宋永吉; 朴恩映; 崔元会
发明涉及制备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的方法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蜂毒中添加缓冲溶液进行稀释;(b)向所述步骤(a)的经过稀释的稀释液中添加蛋白酶后进行酶反应;(c)在所述步骤(b)的反应物中加入经过冷却的乙醇,从而凝固反应物的蛋白质;(d)将所述步骤(c)的经过凝固的反应物进行离心分离,从而使凝固物沉淀;以及(e)取所述步骤(d)的凝固物沉淀的反应物中的上清液后进行干燥。
198 制备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的方法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 CN201780038902.6 2017-06-21 CN109890835A 2019-06-14 金容隨; 金星均; 朴孝鎭; 白英美; 崔诚桓; 丁荣辰; 金宗贤; 李秀炯; 高焕柱; 金完泳; 郑宅根; 全容佑; 金世兰; 金大谦; 芮贤玉; 郑荣穆; 沈泰庚; 金旦颖; 严在娟; 李在锡; 曺珢菽; 罗圣勋; 申东河; 金惠秀; 李宰僖; 宋永吉; 朴恩映; 崔元会
发明涉及制备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的方法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去除过敏成分的精制蜂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蜂毒中添加缓冲溶液进行稀释;(b)向所述步骤(a)的经过稀释的稀释液中添加蛋白酶后进行酶反应;(c)在所述步骤(b)的反应物中加入经过冷却的乙醇,从而凝固反应物的蛋白质;(d)将所述步骤(c)的经过凝固的反应物进行离心分离,从而使凝固物沉淀;以及(e)取所述步骤(d)的凝固物沉淀的反应物中的上清液后进行干燥。
199 一种可溶性蜂毒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248633.3 2023-03-15 CN116271485B 2024-02-23 徐峰; 罗艳超; 陈喆; 蔡超产; 刘钰; 王雅璇; 曹鑫怡; 姜楠; 刘宇博; 宋楚玉
200 一种可溶性蜂毒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248633.3 2023-03-15 CN116271485A 2023-06-23 徐峰; 罗艳超; 陈喆; 蔡超产; 刘钰; 王雅璇; 曹鑫怡; 姜楠; 刘宇博; 宋楚玉
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溶性蜂毒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蜂毒微针贴由聚二甲基烷微针模板、含药针部原液和基层原液组成;含药针部原液的有效成分为蜂毒肽;基层原液的有效成分为聚乙烯基吡咯烷;制备步骤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微针模板制备、含药针部原液配制、基层原液的配制和蜂毒微针贴的制备;制得的蜂毒微针贴用于制备偏头痛药物。本发明通过将蜂毒制备成蜂毒微针贴,在治疗偏头痛时,既保留了现有技术蜂毒注射液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又克服了现有技术对偏头痛患者的总有效率仍然太低的缺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