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热辐射器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具有双层间壁式回热器的热辐射平面环保燃气灶 CN202010247623.4 2020-03-31 CN111271739A 2020-06-12 柳洪权; 柳吉莉
发明提供一种废热回收利用的具有回热器的热辐射平面环保燃气灶,特别涉及一种锅具放置于燃气灶上部平面耐高温微晶玻璃板上利用燃气燃烧所产生的热辐射进行加热的,燃气灶工作时高温烟气及热辐射与室内空气隔离的封闭式燃烧腔、废热由双层间壁式回热器进行回热、废气由排气管排放到室外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属于燃气炊具制造领域。
182 基于相变滞回的空间可分辨热辐射器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910807473.5 2019-08-29 CN110530523A 2019-12-03 李强; 徐梓铨; 仇旻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滞回的空间可分辨热辐射器件、动态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利用具有相变滞回特性的相变材料,结合谐振腔式光学结构,采用控制脉宽的激光脉冲照射的方式,成功实现空间可分辨的热辐射动态调控。该技术能够快速、低成本、大面积且高动态范围地进行热辐射地调控,使得基于动态热辐射调控的主动式红外伪装、热红外通讯器件更具可实用性。
183 一种基于近场热辐射的热致相变热控皮肤及其在航天器中的应用 CN201910245668.5 2019-03-28 CN110079774A 2019-08-02 赵军明; 徐德宇; 裘俊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场热辐射的热致相变热控皮肤及其在航天器中的应用。该热致相变热控皮肤,从下至上包括基底、内层膜系、外层膜系和保护层,并且内层膜系和外层膜系之间具有间隔物,所述间隔物使内层膜系和外层膜系之间形成有间距为微纳米量级的真空间隙;和所述内层膜系包含由热致相变材料组成的热致相变膜层;所述保护层具有高红外发射率或同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和低太阳光谱吸收率。这一热致相变热控皮肤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适应性,解决了相变材料因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而产生的性能退化问题,另一方面能提供窄温区内较大的发射率调节范围,可以应用在航天器中。
184 远红外热辐射成像系统金属薄膜探测器表面喷涂层方法 CN201310687990.6 2013-12-16 CN104707770A 2015-06-17 李伟; 高金明; 卢杰; 杨青巍; 夏志伟; 易萍
发明属于一种喷涂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聚变研究装置上远红外热辐射成像系统中金属薄膜探测器表面的喷碳涂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微米量级的金属薄膜探测器安装在夹具上;喷涂前,将安装有金属薄膜探测器的夹具置于基座之上;将电解石墨和纯净配置成电解石墨溶液;使用声波雾化器对电解石墨溶液进行雾化;根据需要控制喷涂时间,然后经过自然烘干等过程就会在金属薄膜探测器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石墨涂层。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超声波雾化器将电解石墨溶液进行雾化,与常规的高压喷涂方法相比,其雾化颗粒更小并且雾化区内的雾化颗粒也更均匀,使得金属薄膜探测器表面的石墨涂层厚度更易于控制,并且涂层也更均匀。
185 一种连接增压器的抗高温热辐射胶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139586.0 2012-05-08 CN102644808B 2013-11-06 陈友金; 王曰国
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增压器的抗高温热辐射胶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胶管,在硅胶管的外表面粘接有膜玻纤布,解决了普通硅胶管只能长期在220℃以内使用,不能长期在270℃以上使用的难题,实现了硅胶管在270℃以上高温热源环境中长期使用这一目标。
186 一种连接增压器的抗高温热辐射胶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139586.0 2012-05-08 CN102644808A 2012-08-22 陈友金; 王曰国
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增压器的抗高温热辐射胶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胶管,在硅胶管的外表面粘接有膜玻纤布,解决了普通硅胶管只能长期在220℃以内使用,不能长期在270℃以上使用的难题,实现了硅胶管在270℃以上高温热源环境中长期使用这一目标。
187 具有促进存储器中热辐射的导热板的电子设备 CN02160854.7 2002-12-27 CN100335993C 2007-09-05 田中秀明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促进存储器中热辐射的导热板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外壁(4a)的外壳(4);容器(35),所述容器(35)被装在外壳(4)中并具有形成于外壁(4a)中的开口(41);以及生热组件(36),所述生热组件(36)被装在所述容器(35)中并通过开口(41)可从容器(35)中移除。用可移除的盖罩(45)覆盖开口(41)。盖罩(45)遮住生热组件(36)。导热板(50)位于盖罩(45)和生热组件(36)之间。导热板(50)使生热组件(36)与外壳(4)热连接。
188 辐射湿度传感器和使用其的炊具以及用于控制炊具的方法 CN01819268.8 2001-03-31 CN1476522A 2004-02-18 金相斗
发明涉及热辐射湿度传感器、应用该热辐射湿度传感器的炊具、以及控制该炊具的方法,其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辐射温度传感器,其具有两个静态热辐射温度传感器,用于更加精确地检测湿度。提供了一种炊具,其具有安装在空气出口处的支架一侧的热辐射湿度传感器,用于偏转气流方向,用于精确检测加热室内的湿度。提供了一种控制该炊具的方法,其能够根据食物是否有包装来改变加热时间周期。
189 准直辐射源物体方向比辐射率测量方法和仪器 CN99103276.4 1999-03-30 CN1268662A 2000-10-04 张仁华; 孙晓敏; 唐新斋; 苏红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直辐射源物体方向比辐射率测量方法及仪器。本发明是通过采用准直热辐射源和环境热辐射源交替照射后而提取物体比辐射率信息的。本发明解决了使用单一的红外测温仪进行物体方向比辐射率测定问题并且为在遥感平台上大面积地测定比辐射率的二维分布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快速、大面积、远距离地获取被测物体的方向比辐射率的目标铺平了道路。
190 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核爆光热辐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202311055306.2 2023-08-21 CN117168610A 2023-12-05 韩小祥; 刘洋; 王博宇; 原林; 方青龙; 王晓娟; 张国青
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核爆光热辐射模拟装置,包括短波超连续谱激光系统和中红外激光系统,短波超连续谱激光系统和中红外激光系统的输出端分别对应短波光纤准直器和中红外光纤准直器的输入端,短波光纤准直器和中红外光纤准直器的输出端均与超连续谱合束器的输入端连接,超连续谱合束器输出端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超连续谱扩束准直器、电动光阑和靶台;该装置光源部分采用了基于光纤的器件,光源能量利用率高,且稳定性好;本发明还涉及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核爆光热辐射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中短波超连续谱激光系统和中红外激光系统的输出功率,再通过超连续谱合束器、续谱扩束准直器、电动光阑和靶台等器件实现了核爆光热辐射的模拟。
191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链式发热的电阻器及热辐射系统 CN202310934972.7 2023-07-28 CN116669239B 2023-10-17 邓代荣; 廖英翔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链式发热的电阻器及热辐射系统,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链式发热的电阻器,用电阻材料制成单元电阻片并设置两个连接端,单元电阻片的正面设置若干石墨烯孤立体,石墨烯孤立体的表面分布若干锥形表面,若干单元电阻片通过串联或者并联形成链式发热的电阻器;提高热量辐射的速率和效率。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链式发热的电阻器的热辐射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BOOST电路对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稳压二极管控制直流电压升压的上限,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MOS管Q2对直流电源的电流进行调整,数字信号处理器对链式发热的电阻器中的MOS管进行控制,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控制方法,根据需求实时调整电阻器的温度
192 一种动态红外热辐射调控纤维功能器件的制备方法 CN202210071310.7 2022-01-21 CN114200728B 2023-09-15 刘东奇; 赵九蓬; 张雷鹏
一种动态红外热辐射调控纤维功能器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功能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平面红外热辐射器件无法与纺织品较好结合以实现智能穿戴的能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多相聚合物分散溶液;二、制备多孔电解质隔膜层;三、制备工作电极;四、制备电致变色薄膜层;五、将电解质液体引入到纤维内部,得到动态红外热辐射调控纤维功能器件。本发明制备的动态红外热辐射调控纤维功能器件具有良好的红外发射率控制能力,并具有可见光管理能力,在8~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ε为0.4,在可见光波段可以实现可逆的颜色转换,且反应时间迅速。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动态红外热辐射调控纤维功能器件。
193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自适应热辐射调制器散热方法 CN202310479528.0 2023-04-28 CN116697633A 2023-09-05 苏巍; 陆瀚文; 宋德禹; 丁志鹏; 姚红兵; 陈秉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自适应热辐射调制器散热方法,将热辐射调制器设置在物体上,当物体内部温度从室温开始升高时,物体的热量传导到所述热辐射调制器上,使得所述热辐射调制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将物体的热量以8‑13μm的波段向外辐射。本发明采用超表面结构设计红外吸收体以实现热辐射调制,能解决现有热辐射调制器无法独立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节行为以实现温度控制的难题。
194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自适应热辐射调制器的设计方法 CN202310479529.5 2023-04-28 CN116542098A 2023-08-04 苏巍; 陆瀚文; 宋德禹; 丁志鹏; 姚红兵; 陈秉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自适应热辐射调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设置辐射调制器的结构;(2)确定仿真的初始条件,包括固定金属基底层的厚度,设置调制器结构的边界条件为周期性边界;(3)依次改变金属超表面结构层的结构形状及其参数,计算辐射调制器的吸收光谱;(4)计算相应的金属超表面的结构形状对应的热辐射调制器各项辐射功率;(5)根据净冷却功率,通过不断优化,筛选出相应金属超表面结构层的结构,得到热辐射调制器。本发明采用超表面结构设计红外吸收体以实现热辐射调制,解决当前存在的热辐射调制器难以实现自适应动态控制的难题。
195 基于变换热辐射和热传导理论设计的热旋转器装置 CN201910947225.0 2019-10-01 CN110826266B 2023-05-30 黄吉平; 须留钧; 戴高乐
发明属于能源和红外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变换热辐射和热传导理论设计的热旋转器装置。本发明的热旋转器装置,采用变换热辐射方法,将空间的变换转换为材料的变换,并通过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旋转变换,再将空间的变换等价为材料的变换,得到热旋转器即特定的区域的材料参数,由此得到热旋转器;该热旋转器,能够改变特定区域的热流方向,这里的热流为传导热流和辐射热流的总和;所述的传导热流,由Fourier定律给出,辐射热流由Rosseland扩散近似给出。本发明为调控热辐射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可用于通过热流旋转实现废热的回收再利用。
196 利用被引导的热辐射执行参考测量的传感器和方法 CN202210609124.4 2022-05-31 CN115435909A 2022-12-06 G·斯托克; E·阿绍尔; U·巴尔特; T·格里勒; C·科瓦奇; T·奥斯特曼
一种用于执行参考测量的流体传感器,流体传感器包括具有顶部主表面区域的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的顶部主表面区域构成传感器的公共系统平面。此外,流体传感器包括在支撑结构的顶部主表面区域上的热发射器,其中,热发射器被配置为发射热辐射。流体传感器还包括支撑结构的顶部主表面区域上的第一波导部段、和支撑结构的顶部主表面区域上的第一热辐射检测器、以及第一波导部段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盖结构,其中,盖结构被配置为密封第一波导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第一波导部段被配置为将由热发射器发射的热辐射的第一部分引导到第一热辐射检测器,并且第一热辐射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被引导的热辐射的第一部分以执行参考测量。
197 可自动调整热辐射发射与接收的集热制冷板及热流整流器 CN202210591323.7 2022-05-27 CN115264992A 2022-11-01 陈震; 张政; 赵晓冬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整热辐射发射与接收的集热制冷板及热流整流器,涉及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集热板受到环境和寄生热流因素制约而导致热流整流器输出的温差和功率不大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热流整流器中单一功能的太阳能集热板替换为光谱自动调节的集热制冷板,该集热制冷板在实现白天高效吸热的同时,能够实现在夜间通过相变等方式改变辐射率光谱,强化其辐射制冷能。一方面加快了集热制冷板在夜间的降温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辐射制冷效应将集热制冷板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优化了热流整流器的输入热源,从而提高了热流整流器的输出温差和功率。
198 一种基于太阳热辐射和太空冷辐射的光谱调控器件 CN202210217063.7 2022-03-07 CN114543373B 2022-10-28 裴刚; 李先胜; 赵斌; 敖显泽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热辐射和太空冷辐射的光谱调控器件,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所述光谱调控器件为薄板或薄膜结构,从上而下由透明基底、透明电极电解质、对电极、反射层和下基底依次连接组成。在电场作用下,主动转变光谱调控器件的光谱特征,实现冬季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夏季白天辐射制冷结合利用。具体地:在负电压条件工作时,在0.3~3μm太阳辐射波段吸收率大于0.85,在3~25μm中红外波段反射率大于0.85;在正电压条件工作时,在0.3~3μm太阳辐射波段反射率大于0.85,3~25μm中红外波段发射率大于0.85。用在建筑表面,在冬季、负电压下,节省冬季建筑的48.7%制热能耗;在夏季、正电压下,节省夏季建筑56.4%制冷能耗。
199 一种热辐射自控温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光探测器 CN202010250291.5 2020-04-01 CN111682089B 2022-07-05 田军龙; 乔如意; 陈璐璐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度依赖热辐射自控温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光探测器,先选取一生物模板材料,构建仿生模板;然后于仿生模板上依次化学沉积金属纳米颗粒及半导体纳米颗粒;最后于半导体/金属等离子体复合材料薄膜上进行二维材料的生长。本发明通过选取具有低角度依赖、热辐射自控温仿生功能结构的自然生物材料实现热辐射平衡,在无额外制冷源的条件下实现热辅助增强及防过热自控温,解决了热辅助增强光电效应与过热对光电效应的负影响之间的对立矛盾,实现了防过热自控温、热辅助增强、低角度依赖宽波段响应。本发明首次提出采用微纳功能结构调控热辐射平衡思想,实现电子、光电材料热自调控,防过热自控温。
200 一种基于太阳热辐射和太空冷辐射的光谱调控器件 CN202210217063.7 2022-03-07 CN114543373A 2022-05-27 裴刚; 李先胜; 赵斌; 敖显泽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热辐射和太空冷辐射的光谱调控器件,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所述光谱调控器件为薄板或薄膜结构,从上而下由透明基底、透明电极电解质、对电极、反射层和下基底依次连接组成。在电场作用下,主动转变光谱调控器件的光谱特征,实现冬季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夏季白天辐射制冷结合利用。具体地:在负电压条件工作时,在0.3~3μm太阳辐射波段吸收率大于0.85,在3~25μm中红外波段反射率大于0.85;在正电压条件工作时,在0.3~3μm太阳辐射波段反射率大于0.85,3~25μm中红外波段发射率大于0.85。用在建筑表面,在冬季、负电压下,节省冬季建筑的48.7%制热能耗;在夏季、正电压下,节省夏季建筑56.4%制冷能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