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飞行器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无人飞行器上的分线板 CN201420005735.9 2014-01-06 CN203707517U 2014-07-09 陈国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上的分线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路板(1),在所述电路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平行设置有多个电源插头(2),在所述电源插头(2)上均设置有插头正极(3)和插头负极(4),在所述电路板(1)的正面设置有供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头正极(5)和电源插头负极(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人飞行器上的设备电路连接集中到一个电路板上实现与电源的连接,改变了以往电线的凌乱状况,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需要维护时只需将该分线板拆卸后便可进行,大大降低了维修和维护的难度。
82 无人飞行器的抛物器 CN201420005569.2 2014-01-06 CN203698664U 2014-07-09 陈国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的抛物器,包括机(1)、舵机臂(2)和舵机板(3),在所述舵机板(3)上开设有舵机活动缺口(4),所述舵机臂(2)的一端与舵机(1)的输出端相连,且穿过舵机活动缺口(4)伸向舵机板(3)下方,另一端设有轴承(5),在所述舵机板(3)的下面设置有固定轴承件(6),所述轴承(5)穿过固定轴承铝件(6),在所述舵机板(3)上设置有将抛物器与机架固定的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舵机板(3)上的固定座(31)和通过螺母与固定座(31)相配合的扣合件(3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拆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操作时间。
83 变距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1410199408.6 2014-05-13 CN103950537B 2016-04-20 杨华东; 吴奇才; 赵江
申请公开了一种变距飞行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在第一状态下控制飞行器旋翼的螺距电机的转速同步增大;所述第一控制杆在第二状态下控制飞行器旋翼的螺距和电机的转速同步减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多旋翼变距飞行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中,当飞行器需要爬升螺距增加的时候,飞行控制器控制电机相应的以一定比例提高转速提高扭,该模式相对效率较高,灵敏度适中易于控制。
84 电机安装座、以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1510107305.7 2015-03-12 CN104691754A 2015-06-10 杨华东; 吴奇才; 赵江
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座、以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一竖直方向设置的端板、以及自端板同一侧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下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电机安装座还包括与所述端板相对设置挡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端板和挡板之间的连接杆。本发明通过与端板相对固定的挡板,可以使得电机动的传递更加平稳,降低电机支架的振动,并减少噪音的产生。挡板呈菱形设置,可以最大化降低挡板的重量。
85 电机安装座、以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1510107305.7 2015-03-12 CN104691754B 2017-01-18 杨华东; 吴奇才; 赵江
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座、以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一竖直方向设置的端板、以及自端板同一侧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下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电机安装座还包括与所述端板相对设置挡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端板和挡板之间的连接杆。本发明通过与端板相对固定的挡板,可以使得电机动的传递更加平稳,降低电机支架的振动,并减少噪音的产生。挡板呈菱形设置,可以最大化降低挡板的重量。
86 变距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1410199408.6 2014-05-13 CN103950537A 2014-07-30 杨华东; 吴奇才; 赵江
申请公开了一种变距飞行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在第一状态下控制飞行器旋翼的螺距电机的转速同步增大;所述第一控制杆在第二状态下控制飞行器旋翼的螺距和电机的转速同步减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多旋翼变距飞行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中,当飞行器需要爬升螺距增加的时候,飞行控制器控制电机相应的以一定比例提高转速提高扭,该模式相对效率较高,灵敏度适中易于控制。
87 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CN202222669787.3 2022-10-10 CN218594568U 2023-03-10 李丽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垂直起降的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飞行机身,飞行机身外部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框架杆,两固定框架杆四均固定有连接杆,飞行机身顶端设置有旋转结构,飞行机身底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均匀固定在飞行机身下侧两连接杆底端的多个半圆支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在该飞行器降落到地面时,支撑平腿和连接腿首先接触地面,飞行器下压,使得外套管和内柱整体与竖直杆相互靠近,使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压缩,缓冲套塞在竖直杆中空内壁摩擦滑动减缓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收缩,使得飞行器有一定缓冲,从而使得飞行器较平稳的降落在地面,较好的提高了该飞行器的稳定性
88 四旋翼农用飞行器 CN201420299234.6 2014-06-07 CN203996882U 2014-12-10 陈博; 太鹤山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折叠、体积小、便于运输携带且安装方便的四旋翼农用飞行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固定盘、药箱、控制盒、喷头、旋翼以及分布在所述中间固定盘下侧面上的若干旋翼臂,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旋翼臂上,所述旋翼臂的靠近所述中间固定盘的一端通过一转动杆与所述中间固定盘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盘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旋翼臂相适配且数目一致的折叠位和工作位,当所述旋翼臂位于所述折叠位时,全部所述旋翼臂相互平行,当所述旋翼臂位于所述工作位时,若干所述旋翼臂均匀分布在所述中间固定盘的下侧面上且固定,整个飞行器在位于所述折叠位上所占的体积较位于所述工作位上所占的体积为小。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飞行器领域。
89 飞行器主轴滑环装置 CN202222665841.7 2022-10-10 CN218828326U 2023-04-07 胡文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飞行器主轴滑环装置,涉及滑环技术领域。包括下固定柱,所述下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椭圆转子,所述椭圆转子的外部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若干刷环,所述椭圆转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上导线,所述上导线和椭圆转子相固定,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管,所述固定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上轴承,所述上轴承和绝缘外壳的内部相固定,所述绝缘外壳内部的四周中间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若干环,所述铜环内部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刷线,所述弹性刷线和刷环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片的设置,能够实现绝缘外壳与绝缘管之间的完全封闭,避免了漏电的情况发生,较为安全。
90 一种浮升一体化飞行器 CN202222669809.6 2022-10-10 CN218594554U 2023-03-10 李丽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升一体化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顶端外壳,所述顶端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其两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翼主体,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翼主体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吊梁,每根所述吊梁的一端和位于顶端外壳对侧的另一个同端翼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为飞行器提供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为飞行器中的装置供电,通过传感器捕捉风向的变化,控制转动电机和调向电机运动,从而改变鼓风电机和扇叶的朝向,为飞行器提供动力抵消风力,使其能够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同时通过调向翼的转动,控制飞行器的前进方向,配合鼓风电机和扇叶使得飞行器能够沿着预设路线移动。
91 微型台及无人飞行器 CN201920684724.0 2019-05-14 CN210503227U 2020-05-12 黄立; 陈红胜; 陈小光; 顾兴; 刘华斌; 王效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台,包括云台支架和安设于所述云台支架上的模组固定座,所述模组固定座上安设有至少一个光模组;所述模组固定座与所述云台支架可转动连接,其中,转动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模组固定座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云台支架固连。另外还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无人机机体以及上述的微型云台,所述云台支架固定装配于所述无人机机体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转动驱动单元安设在模组固定座上,在保证各光模组正常可靠工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减小云台的体积,使得该微型云台便于携带、运输等,而且隐蔽性更强。
92 一种伸缩式无人飞行器 CN201721098924.5 2017-08-30 CN207328802U 2018-05-08 黄立; 匡威; 顾兴; 刘华斌; 王效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多个悬臂,每一悬臂均包括第三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一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的一端安装于机身,另一端套设在第二伸缩杆其中一端的外侧且通过第二定位件与第二伸缩杆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伸缩杆其中一端的外侧且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一伸缩杆滑动连接,桨叶安装于第一伸缩杆的自由端,第三伸缩杆设有第二滑动导向部,第二定位件设有与第二滑动导向部配合的以共同确保滑动稳定性的第二滑动导向配合部,第二伸缩杆设有第一滑动导向部,第一定位件设有与第一滑动导向部配合的以共同确保滑动稳定性的第一滑动导向配合部。有益效果:收拢后占据空间更小、携带更方便且起飞时需要的起飞准备时间更少。
93 一种抛投装置及飞行器 CN202020462101.1 2020-04-01 CN211969751U 2020-11-20 刘一; 李钊; 唐知杨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以及下述的抛投装置,抛投装置的安装架连接在飞行器主体上。还公开了一种抛投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设于安装架下端的至少一个载荷容纳桶,载荷容纳桶的后端与安装架铰接,载荷容纳桶可绕铰接处上下转动,载荷容纳桶的前部设有悬挂部,安装架上设有释放机构,释放机构的输出端可固定或脱离悬挂部,载荷容纳桶的前端设有出物口,安装架上设有桶盖,桶盖位于载荷容纳桶的前方。本抛投装置用于筒状载荷时,筒状载荷可平放置在载荷容纳桶中,降低了装置的高度,对于安装本抛投装置的飞行器主体的高度要求明显低于筒状载荷竖直固定的抛投设备,增强了抛投装置的普适性,也便于安装。
94 无人飞行器起落停机坪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201621265112.0 2016-11-24 CN206318030U 2017-07-11 黄立; 匡威; 别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飞行器起落停机坪装置及无人飞行器,包括起降台,所述起降台通过磁控制单元与无人飞行器的脚架实现吸附或分离。本实用新型无人飞行器起落停机坪装置及无人飞行器不仅可以实现无人飞行器在静态下的起飞与降落,同时也可以实现在动态下的起飞与降落。
95 一种微型载人飞行器软件安全系统 CN202211255864.9 2022-10-13 CN115914026B 2024-05-03 杨宇; 方海红; 王菁华; 董春杨; 李巍; 李德标; 鞠晓燕; 司文文; 张甜; 谢雨霖; 宋得良; 程光耀; 王东东; 凌咸庆; 李焕东; 王玥兮; 蔡志旭; 张超; 宋景亮; 苏连明; 王洁; 秦卓; 张竑颉; 王晨; 苗悦; 张雪娇; 姚跃民; 牛秦生; 吴骁航; 林鑫; 苏峰
发明涉及一种微型载人飞行器软件安全系统,属于微型载人飞行器飞控技术领域;包括硬件接口驱动模、数据解析模块、应用层数据处理模块、应用层安全模块和备用接口模块;第一层是硬件安全开发,通过检测各种异常与错误中断,硬件安全系统不能完成正常工作时;第二层是驱动层安全开发,通过对所有外设及自身进行周期性自检,当有某个通信通道出现错误时,通过替换到备用通道的方法保障软件处于安全状态;第三层是应用层安全开发,主要是通过软件的逻辑控制,当主控模块控制指令出现异常时,切换到备用安全控制模块进行紧急安全控制;本发明通过对系统架构、功能的设计,保证载人飞行器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可控状态,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96 一种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 CN202011628602.3 2020-12-30 CN112578805B 2024-04-12 潘芷纯; 李康伟; 张达; 刘青; 黄晓龙; 许凯通; 张华君; 裴家涛
发明涉及一种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用以控制飞行器的俯仰滚转角、偏航角,建立旋翼飞行器姿态角的动学模型,利用自适应方法实时估计所述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补偿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并用鲁棒方法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增强抗干扰能力;每个姿态角系统均为二阶系统,采用反步法推导,从第一阶依次推导,每一阶均利用自适应鲁棒方法求取结果,最后得到姿态角的控制律。本发明采用自适应鲁棒方法控制姿态角,不用像PID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一样需要精确设置控制参数,只需令控制参数在一定范围内足够大即可,参数调整更简便;对模型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可以较精确地估计未知参数,提高对期望信号跟踪精度
97 一种复合翼eVTOL飞行器及飞行方法 CN202311872507.1 2023-12-29 CN117755486A 2024-03-26 刘婷婷; 金涛; 高攀; 王明振; 罗奔; 席懿; 艾化楠; 唐彬彬; 向少斌
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翼eVTOL飞行器及飞行方法,复合翼eVTOL飞行器包括:机身(1)、机翼、尾翼连接杆(8);机翼包括:机翼内段(3)和两个倾转外翼(4);机翼内段(3)设置在机身(1)顶部,两个倾转外翼(4)分别转动设置在机翼内段(3)两端;两个倾转外翼(4)可绕飞机俯仰轴进行±90°倾转;机翼内段(3)的两端下方设置有与飞机航向轴平行的连接杆(8),每个连接杆(8)两端均设置有螺旋桨;两个倾转外翼(4)位于连接杆(8)外侧,不破坏连接杆(8)以内包括螺旋桨的气动性能。采用可倾转外翼,以较小的重量代价增大减速时阻实现飞行器栖落机动。
98 轴对称飞行器气动数据库建立方法 CN202010955077.X 2020-09-11 CN112214834B 2024-02-06 郭斌; 张敏捷; 田政; 杨庆; 吴文瑞; 余抗
发明涉及一种轴对称飞行器气动数据库建立方法,S1、基于返回舱轴对称体外形,首先利用0°侧滑下开展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与侧滑角无关的两个方向的/力矩系数;S2通过绕体轴旋转不同角度,将两个方向的力/力矩投影到三个方向,进而可以得到与旋转体轴相关的三个方向相关的一系列力/力矩系数信息。本发明适用于轴对称飞行器气动数据库建立方法,在满足弹道仿真数据需求的前提下,可通过体轴变换的情况大幅减少同一高度和赫数下的计算工况,在节省数据库建立时间的同时大幅降低经费。
99 一种飞行器天线波束选择控制器 CN201911109142.0 2019-11-13 CN111125873B 2023-09-29 苏峰; 李宝; 程永生; 王煊; 张明佳; 曹苗苗; 金文; 夏黄蓉; 苏晓东; 任昌健; 谷静; 寇宇; 王硕; 王伟伟; 修展; 李骥; 马瑞; 葛立; 钟晓卫; 高枫; 王小珲; 吴丽萍; 李强; 王海洋; 张瑞鹏
一种飞行器天线波束选择控制器,安装在飞行器上,内部预置目标点相对天线坐标系度与波束性能关系模型;在飞行器起飞前,装订通信目标点的经纬高信息、起飞点及起飞方向信息;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实时接收飞行参数数据,利用上述信息计算通信目标点相对天线的角度,将该角度代入到目标点相对天线坐标系角度与波束性能关系模型中,选择一个最优波束;波束选择控制器通过IO控制天线使用选择的最优波束收发数据,实现飞行器与目标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本发明能够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高效率、高动态通信。
100 一种飞行器囊指型气垫系统 CN202211531368.1 2022-12-01 CN116198477A 2023-06-02 唐彬彬; 王明振; 李辉; 焦俊; 云鹏; 李新颖; 江婷
发明属于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垫式水面飞行器囊指型气垫系统。目前已有气垫式水面飞行器存在侧下航向操纵性不足、在混凝土沥青场地使用时气囊磨损率高,以及越障高度较小等问题。本发明水面飞行器囊指型气垫系统包括封闭式的气盘,在气盘上侧平台前部安装有一对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具有横向设置的艏喷管,离心式风机的底部出风口与气盘连通;在气盘周向具有围裙,其包括围绕气盘的气囊以及安装在气囊下部的若干囊指,囊指上部与气囊连通,下部具有喷气口;在气盘底部具有周向设置的气孔,通过气孔向气囊内充气。解决侧风航向操纵性不足、气囊磨损率高与越障高度较小问题,可减小水面起降中耦合运动幅值,有助于提升抗浪能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