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制动 / 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

阅读:85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制动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 制动 装置具备:围绕第二从动 活塞 (88a)的杆部(89a)的外周面的引导活塞(103);装配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杯形封接件;设于引导活塞(103)的密封构件(103b),第二从动活塞(88a)具有位于初始 位置 时与引导活塞(103)的轴向的面(119)相接的扩径部(117),在扩径部向延伸配置的缺口部(121)。(117)上设有沿着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内径方,下面是制动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装置具备:
主缸,其通过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产生制动液压;
从动缸,其借助与所述制动操作件的操作量对应地被驱动的电动机来使从动活塞位移,从而产生制动液压,并且该从动缸具有从动缸主体,该从动缸主体设有能够供所述从动活塞从外部插入的开口部;
引导活塞,其用于阻塞所述从动缸主体的开口部,并且围绕所述从动活塞的外周面;
第一密封构件,其设于所述从动活塞且与所述从动缸主体的内壁滑动接触而进行密封;以及
第二密封构件,其设于所述引导活塞且与所述从动缸主体的内壁抵接而进行密封,所述从动活塞具有扩径部,在所述从动活塞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扩径部与所述引导活塞的轴向上的面接触,
在所述从动活塞的所述扩径部以及所述引导活塞的所述轴向上的面的至少一方设有沿着内径方向延伸设置的缺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缸的铅垂上方向上配置有贮存器,
所述缺口部设置为以所述贮存器为基点而至少沿铅垂上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缸的铅垂上方向上配置有贮存器,
所述缺口部设置在以所述贮存器为基点而与所述从动活塞的轴线正交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任一方。

说明书全文

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组装于车辆用制动系统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已知有具备下述串联型的主缸的车辆用制动装置,该主缸是通过在主缸主体内将一方的主活塞与另一方的主活塞以将加压室夹在中间进行串联的方式配置而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主缸中设有引导活塞,该引导活塞具有在后方侧的主活塞处设置且与工作缸孔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而对加压室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以及对主缸的工作缸主体的开口部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2602号公报(参照图2)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然而,已知有如下系统:如从动缸那样,例如,借助达等的旋转驱动而使从动活塞进退动作,由此产生压力比主缸的制动液压(主缸输出)高的制动液压(从动缸输出),并将该制动液压传递至制动侧的盘式制动缸。在上述系统中,当配置在从动缸内的从动活塞进行位移而与围绕从动活塞的外周面的引导活塞抵接时,可能在所述从动活塞与所述引导活塞之间产生粘着。
[0008] 另外,例如,当点火开关为断开状态时,在不使从动缸工作而进行填充于从动缸内的制动流体(制动液)中的空气排出的情况下,可能在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残存空气(制动流体内所含的空气)。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装置,其能够避免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粘着,并且能够消除残存于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空气。
[0010] 解决方案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制动装置具备:主缸,其通过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产生制动液压;从动缸,其借助与所述制动操作件的操作量对应地被驱动的电动机来使从动活塞位移,从而产生制动液压,并且该从动缸具有从动缸主体,该从动缸主体设有能够供所述从动活塞从外部插入的开口部;引导活塞,其用于阻塞所述从动缸主体的开口部,并且围绕所述从动活塞的外周面;第一密封构件,其设于所述从动活塞且与所述从动缸主体的内壁滑动接触而进行密封;以及第二密封构件,其设于所述引导活塞且与所述从动缸主体的内壁抵接而进行密封,所述从动活塞具有扩径部,在所述从动活塞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扩径部与所述引导活塞的轴向上的面接触,在所述从动活塞的所述扩径部以及所述引导活塞的所述轴向上的面的至少一方设有沿着内径方向延伸设置的缺口部。
[0012] 根据本发明,当从动活塞进行位移而到达与引导活塞抵接的初始位置时,制动液(制动流体)沿着缺口部进入,缺口部成为由制动液填满的状态。接着,在初始位置处,当从动活塞想要向与引导活塞分离的方向位移时,在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接触面经由缺口部而夹装有制动液,因此能够避免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粘着,并使从动活塞迅速地位移。
[0013] 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提高从初始位置进行位移时的从动活塞的响应性。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避免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粘着,并且能够除去残存于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空气。
[0014]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缸的铅垂上方向上配置有贮存器,所述缺口部设置为以所述贮存器为基点而至少沿铅垂上方向延伸。
[0015]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朝向铅垂上方向延伸的缺口部而良好地排出空气,从而能够提高排气性。
[0016]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缸的铅垂上方向上配置有贮存器,所述缺口部设置在以所述贮存器为基点而与所述从动活塞的轴线正交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任一方。
[0017] 根据本发明,即便从动活塞在铅垂上下方向上倾动,通过将所述缺口部设置在以贮存器为基点而与从动活塞的轴线正交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任一方,由此能够防止缺口部被闭塞。
[0018] 发明效果
[0019]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一种制动装置,其能够避免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粘着,并且能够消除残存于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空气。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车辆用制动系统的简要结构图。
[0021] 图2是图1所示的马达工作缸装置的立体图。
[0022] 图3是工作缸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4是工作缸机构的沿着轴向的纵向剖视图。
[0024] 图5中,(a)是第二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之间的分解立体图,(b)是第二从动活塞的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纵向剖视图,(c)是沿着(b)的A-A线的纵向剖视图。
[0025] 图6中,(a)是表示在初始位置处、第一从动活塞的开口部的凹部的内周面与第二从动活塞的一端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放大纵向剖视图,(b)是表示形成于第二从动活塞的局部球面与第一从动活塞的开口部的里部内壁抵接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0026] 图7是表示第二从动活塞的扩径部与引导活塞抵接的状态下、扩径部与引导活塞分离时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0027]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图,(a)是第二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的分解立体图,(b)是与第二从动活塞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纵向剖视图,(c)是沿着(b)的B-B线的纵向剖视图。
[0028] 图9是构成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工作缸机构的沿着轴向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接下来,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车辆用制动系统的简要结构图。
[0030] 图1所示的车辆用制动系统10构成为具备:作为通常时用,传递电信号而使制动工作的线控(By Wire)式的制动系统;作为失效保护时用的、传递液压而使制动工作的现有的液压式的制动系统这两者。
[0031] 因此,如图1所示,车辆用制动系统10基本上构成为分别具备:在由操作者操作制动踏板(制动操作件)12时输入其操作的主缸装置14;控制制动液压(第二制动液压)的马达工作缸装置16;支援车辆举动的稳定化的液压控制装置18。需要说明的是,主缸装置14与马达工作缸装置16合在一起构成制动装置。
[0032] 上述主缸装置14、马达工作缸装置16以及液压控制装置18例如通过由软管、管等管材形成的液压路连接,并且作为线控式的制动系统,主缸装置14与马达工作缸装置16由未图示的线束电连接。
[0033] 其中,当对液压路进行说明时,主缸装置14的连接端口20a与液压控制装置18的导入端口26a经由配管连接。另外,主缸装置14的另一连接端口20b与液压控制装置18的另一导入端口26b经由配管连接。
[0034] 此外,主缸装置14的与连接端口20a连通的分支端口20c与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输出端口24a经由配管连接。此外,主缸装置14的与另一连接端口20b连通的分支端口20d与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另一输出端口24b经由配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输出端口24a、24b与实际的位置(参照后述的图2)不同,出于方便而表示在下部侧。
[0035] 在液压控制装置18上设有多个导出端口28a~28d。第一导出端口28a与设于右侧前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a的车轮制动缸32FR由配管连接。第二导出端口28b与设于左侧后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b的车轮制动缸32RL由配管连接。第三导出端口28c与设于右侧后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c的车轮制动缸32RR由配管连接。第四导出端口28d与设于左侧前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d的车轮制动缸32FL由配管连接。
[0036] 在该情况下,借助与各导出端口28a~28d连接的配管而将制动液向器件制动机构30a~30d的各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供给,各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内的液压上升,由此各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工作,向对应的车轮(右侧前轮、左侧后轮、右侧后轮、左侧前轮)赋予制动力。
[0037]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用制动系统10设为能够相对于例如包括仅由发动机(内燃机)驱动的机动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在内的各种车辆进行搭载。
[0038] 主缸装置14具有通过驾驶员(操作者)对制动踏板12的操作而能够产生制动液压(第一制动液压)的串联式的主缸34和附属设置于所述主缸34的第一贮存器36。在该主缸34的工作缸管38内,沿着所述工作缸管38的轴向分离规定间隔的两个活塞40a、40b滑动自如地进行配置。一方的活塞40a配置为靠近制动踏板12,经由推杆42而与制动踏板12连结进行直线运动。另外,另一方的活塞40b配置为比一方的活塞40a远离制动踏板12。
[0039] 在该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活塞40a、40b的外周面经由环状台阶部分别安装有一对杯形封接件44a、44b。在一对杯形封接件44a、44b之间分别形成有与后述的供给端口46a、46b连通的背室48a、48b。另外,在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活塞40a、40b之间配设有弹簧构件50a,在另一方的活塞40b与工作缸管38的侧端部之间配设有另一弹簧构件50b。需要说明的是,一对杯形封接件44a、44b也可以经由环状槽而装配于工作缸管38的内壁侧。
[0040] 在主缸34的工作缸管38设有两个供给端口46a、46b、两个溢流端口52a、52b以及两个输出端口54a、54b。在该情况下,各供给端口46a(46b)以及各溢流端口52a(52b)以分别合流而与第一贮存器36内的未图示的贮存器室连通的方式设置。
[0041] 另外,在主缸34的工作缸管38内设有产生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12的踏力对应的制动液压的第一压力室56b以及第二压力室56a。第一压力室56b设置为经由第一液压路58b与连接端口20b连通,第二压力室56a设置为经由第二液压路58a与连接端口20a连通。
[0042] 在主缸34与连接端口20b之间且第一液压路58b的上游侧设有由常开式(常开型)的电磁构成的第一遮断阀60b,并且在第一液压路58b的下游侧设有压力传感器Pp。该压力传感器Pp对在第一液压路58b上比第一遮断阀60b靠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侧、即下游侧的液压进行检测。
[0043] 在主缸34与连接端口20a之间且第二液压路58a的上游侧配设有压力传感器Pm,并且在第二液压路58a的下游侧设有由常开式(常开型)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二遮断阀60a。该压力传感器Pm对在第二液压路58a上比第二遮断阀60a靠主缸34侧、即上游侧的液压进行检测。
[0044] 该第一遮断阀60b以及第二遮断阀60a中的常开是指,构成为正常位置(未被通电时的阀体的位置)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常时开)的阀。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分别示出第一遮断阀60b以及第二遮断阀60a处于因螺线管被通电而使未图示的阀体工作的闭阀状态。
[0045] 在主缸34与第一遮断阀60b之间的第一液压路58b设有从所述第一液压路58b分支的分支液压路58c,在所述分支液压路58c,由常闭式(常闭型)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三遮断阀62、行程模拟器64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该第三遮断阀62中的常闭是指,构成为正常位置(未被通电时的阀体的位置)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常时闭)的阀。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示出第三遮断阀62处于因螺线管被通电而使未图示的阀体工作的开阀状态。
[0046] 行程模拟器64是在线控控制时产生制动的行程与反作用力,犹如操作者想通过踏力来产生制动力那样的装置,配置在第一液压路58b上且比第一遮断阀60b靠主缸34侧。在所述行程模拟器64上设有与分支液压路58c连通的液压室65,所述行程模拟器64设为经由所述液压室65而能够吸收从主缸34的第一压力室56b导出的制动液(制动流体)。
[0047] 另外,行程模拟器64具备彼此以串联的方式配置的弹簧常量高的第一复位弹簧66a和弹簧常量低的第二复位弹簧66b;以及被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6a以及第二复位弹簧66b施力的模拟活塞68,将制动踏板12的踏板感觉设为与现有的主缸同等。
[0048] 液压路大致由将主缸34的第一压力室56b与多个车轮制动缸32RR、32FL连接起来的第一液压系统70b和将主缸34的第二压力室56a与多个车轮制动缸32FR、32RL连接起来的第二液压系统70a构成。
[0049] 第一液压系统70b具有:将主缸装置14中的主缸34(工作缸管38)的输出端口54b与连接端口20b连接起来的第一液压路58b;将主缸装置14的连接端口20b与液压控制装置18的导入端口26b连接起来的配管;将主缸装置14的分支端口20d与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输出端口24b连接起来的配管;将液压控制装置18的导出端口28c、28d与各车轮制动缸32RR、32FL分别连接起来的配管。
[0050] 第二液压系统70a具有:将主缸装置14中的主缸34(工作缸管38)的输出端口54a与连接端口20a连接起来的第二液压路58a;将主缸装置14的连接端口20a与液压控制装置18的导入端口26a连接起来的配管;将主缸装置14的分支端口20c与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输出端口24a连接起来的配管;将液压控制装置18的导出端口28a、28b与各车轮制动缸32FR、32RL分别连接起来的配管。
[0051] 其结果是,液压路由第一液压系统70b和第二液压系统70a构成,由此能够使各车轮制动缸32RR、32FL与各车轮制动缸32FR、32RL分别独立地工作,从而产生相互独立的制动力。
[0052] 图2是图1所示的马达工作缸装置的立体图。
[0053] 如图2所示,该马达工作缸装置16具备:具有电动马达(电动机)72以及驱动力传递部73的致动器机构74;被所述致动器机构74施力的工作缸机构76。在该情况下,电动马达72、驱动力传递部73、以及工作缸机构76设为能够各自分离。
[0054] 另外,所述致动器机构74的驱动力传递部73具有传递电动马达72的旋转驱动力的齿轮机构(减速机构)78(参照图1)、将该旋转驱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直线方向的轴力)而将其传递至工作缸机构74的后述的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侧的滚珠丝杠构造体(转换机构)80(参照图1)。
[0055] 电动马达72由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机构的控制信号(电信号)进行驱动控制的、例如伺服马达构成,且配置在致动器机构74的上方。通过如此配置构成,能够适宜地避免驱动力传递部73内的润滑脂等油成分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动马达72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动马达72经由螺纹构件83而紧固于后述的致动器壳体75。
[0056] 驱动力传递部73具有致动器壳体75,在所述致动器壳体75内的空间部收纳有齿轮机构(减速机构)78、滚珠丝杠构造体(转换机构)80等驱动力传递用的机械要素。如图2所示,所述致动器壳体75由配置在工作缸机构76侧的第一主体75a和闭塞所述第一主体75a的与工作缸机构76相反的一侧的开口端的第二主体75b分割构成。
[0057] 如图2所示,在第一主体75a的工作缸机构76侧的端部设有凸缘部69,在所述凸缘部69设有用于安装工作缸机构76的一对螺纹孔(未图示)。在该情况下,将贯穿在后述的工作缸主体82的另一端部设置的凸缘部82a的一对螺纹构件81a拧入所述螺纹孔,由此将工作缸机构76与驱动力传递部73结合为一体。
[0058] 如图1所示,滚珠丝杠构造体80具备:沿着轴向的一端部与工作缸机构76的第二从动活塞88a抵接的滚珠丝杠轴(杆)80a;沿着形成于所述滚珠丝杠轴80a的外周面的螺旋状的螺纹槽转动的多个球80b;内嵌于所述齿轮机构78的齿圈而与该齿圈一体转动且与所述球80b螺合的大致圆筒状的螺母构件80c;以及将所述螺母构件80c的沿着轴向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分别枢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一对滚珠轴承80d。需要说明的是,螺母构件80c向齿轮机构78的齿圈的内径面例如压入并固定。
[0059] 通过如此构成,驱动力传递部73将经由齿轮机构78被传递的电动马达72的旋转驱动力向螺母构件80c输入之后,通过滚珠丝杠构造体80而转换为直线方向的轴力(直线运动),从而使滚珠丝杠轴80a沿着轴向进行进退动作。
[0060] 图3是工作缸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工作缸机构的沿着轴向的纵向剖视图,图5(a)是第二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与第二从动活塞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图5(c)是沿着图5(b)的A-A线的纵向剖视图,图6(a)是表示在初始位置处、第一从动活塞的开口部的凹部的内周面与第二从动活塞的一端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放大纵向剖视图,图6(b)是表示形成于第二从动活塞的局部球面与第一从动活塞的开口部的里部内壁抵接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0061] 马达工作缸装置16将电动马达72的驱动力经由驱动力传递部73而传递至工作缸机构76的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驱动所述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前进,由此产生制动液压(第二制动液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朝向箭头X1方向的位移称作“前进”,将朝向箭头X2方向的位移称作“后退”进行说明。另外,存在箭头X1表示“前方”、箭头X2表示“后方”的情况。
[0062] 工作缸机构(工作缸)76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工作缸主体82、附属设置于所述工作缸主体82的第二贮存器84,构成为将两个活塞(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以串联的方式配置在工作缸主体82内的串联型。第二贮存器84与附属设置于主缸装置14的主缸34的第一贮存器36通过配管86来连接,存积于第一贮存器36内的制动液经由配管86向第二贮存器84内供给(参照图1)。
[0063] 另外,如图3所示,工作缸机构76具备:一体组装包括第一从动活塞88b在内的周边部件而构成的第一活塞机构77a;一体组装包括第二从动活塞88a在内的周边部件而构成的第二活塞机构77b。第一活塞机构77a与第二活塞机构77b构成为经由后述的连结销(限制构件)79以使其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一体组装。
[0064] 第一活塞机构77a具有:以面朝工作缸主体82的前方的第一液压室98b的方式配设的第一从动活塞88b;与形成于第一从动活塞88b的中间部位的贯通孔91卡合而限制第一从动活塞88b的移动范围的止挡销102;与将贯通孔91夹在中间的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前方以及后方的环状凸缘部85抵接并且分别安装在与所述环状凸缘部85连续的环状台阶部87上的一对杯形封接件90a、90b;以及配设于第一从动活塞88b与工作缸主体82的侧端部(底壁)之间且将第一从动活塞88b朝向后方(箭头X2方向)按压的第一弹簧96b。
[0065] 杯形封接件90a是配置在第一从动活塞88b的沿着轴向的大致中央部的密封构件,其与工作缸主体82的内壁滑动接触而发挥密封功能,并且一并具有支承第一从动活塞88b的支承功能(参照图4)。关于该点,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0066] 在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后方侧设有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部95的有底圆筒部97。向该有底圆筒部97的凹部99内插入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沿着轴向的一侧的一部分,在第一从动活塞88b与第二从动活塞88a之间构成重叠部位(参照图4)。另外,在有底圆筒部97上贯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地形成有供连结销79插入的插入孔93。
[0067] 第二活塞机构77b包括:以面朝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后方(箭头X2方向)的第二液压室98a的方式配设的第二从动活塞88a;围绕第二从动活塞88a后方的杆部89a的外周面而对其进行密封且呈直线状引导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引导活塞103;装配于所述第二从动缸88a前方的轴部105的杯形封接件90c;配置在第一从动活塞88b与第二从动活塞88a之间且朝向将所述第一从动活塞88b与所述第二从动活塞88a分离的方向上施力的第二弹簧(弹性构件)96a。
[0068] 在第二从动活塞88a前方的轴部105上形成有供将第一从动活塞88b的插入孔93贯穿的连结销79穿过的长孔107。该长孔107形成为沿着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向延伸,并且形成为贯穿于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所述第二从动活塞88a后方的杆部89a的内部形成有供滚珠丝杠轴80a的一端部抵接的插入孔89b。插入于长孔107的连结销79限制第一从动活塞88b与第二从动活塞88a之间的分离位置,并且限制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初始位置。
[0069] 此外,第二从动活塞88a在沿着轴向的前方的轴部105与后方的杆部89a之间的中间部位处具有朝向半径外侧扩径的圆板状的扩径部117。如图4所示,该扩径部117在第二从动活塞88a处于初始位置时与引导活塞103的轴向的面119(参照图3)抵接。如图5(a)所示,在与引导活塞103的轴向的面119抵接的扩径部117的抵接面117a设有在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内径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缺口部121。需要说明的是,引导活塞103的轴向的面119是指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扩径部117抵接的平坦的环状面(参照图3)。
[0070] 具体来说,以缺口部121的内径侧端部到达杆部89a的外周面且外径侧端部到达扩径部117的外周缘部的方式设置(参照图5(b))。该缺口部121以沿着从动缸主体82的铅垂上方向而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0071] 通过设置朝向铅垂上方向延伸的缺口部121,能够良好地排出空气,并且能够提高排气性,并且能够将第一活塞机构77a与第二活塞机构77b连接而作为组装于工作缸机构76时的基准进行使用,例如,能够容易地把握将止挡销102插入贯通孔91内时的插入方向。
[0072] 另外,在图5(a)中,缺口部121以沿着扩径部117的径向而朝向铅垂上方向呈直线地延伸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形成为与径向交叉的倾斜状即非直线状。此外,也可以在从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稍微偏离的位置处设置缺口部12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b)、(c)所示,虽然例示出由剖面圆弧状构成的缺口部121的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剖面矩形状、剖面V字状、上述形状的复合形状等中的任一者。
[0073] 如图4所示,在工作缸主体82的开口部82b经由簧环115而装配有引导活塞103。在该引导活塞103的内周面设有围绕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杆部89a的外周面而对其密封的密封构件103a,通过使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杆部89a沿着所述密封构件103a滑动,能够呈直线状地引导与滚珠丝杠轴80a的一端部抵接的第二从动活塞88a。此外,在引导活塞103的外周面上经由环状槽而装配有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103b。该密封构件103b与工作缸主体82的开口部82b的内周面接触而对其进行密封。
[0074] 在装配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外周面的杯形封接件90c与装配于引导活塞103的外周面的密封构件103b之间形成有被闭塞的室123。该室123设置为经由连通路125与第二贮存器84的内部连通。因此,填充于第二贮存器84内的制动流体经由连通路125而被导入室123内,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扩径部117的侧壁117a作为制动流体的受压面发挥功能。另外,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扩径部117的缺口部121被导入室123内的制动流体填满(参照后述的图
7)。
[0075] 如图6(a)所示,在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开口部95的凹部99的内周面与其一部分面朝所述开口部95的凹部99内的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部10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C。在第二从动活塞88a位于初始位置时,该间隙C由装配在第一从动活塞88b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的外周面上的杯形封接件90a的支承功能来确保。
[0076] 另外,如图6(b)所示,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部105的前端面(一端部的端面)由局部球面109形成,且与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开口部95的里部内壁111抵接。在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部105的一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朝向所述局部球面109侧逐渐缩径的锥面113。
[0077]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从动活塞88a配置为靠近滚珠丝杠构造体80侧,以经由插入孔89b与滚珠丝杠轴80a的一端部抵接而与所述滚珠丝杠轴80a一体地向箭头X1方向或者箭头X2方向进行位移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一从动活塞88b配置在比第二从动活塞88a远离滚珠丝杠构造体80侧的位置。
[0078] 在该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外周面上分别形成有与后述的贮存器端口92a、92b分别连通的第一背室94b以及第二背室94a(参照图1)。
[0079] 在工作缸机构76的工作缸主体82上设有两个贮存器端口92a、92b和两个输出端口24a、24b。在该情况下,贮存器端口92a(92b)设置为与第二贮存器84内的未图示的贮存器室连通。
[0080] 另外,在工作缸主体82内设有对从输出端口24b向车轮制动缸32RR、32FL侧输出的制动液压进行控制的第一液压室98b和对从输出端口24a向车轮制动缸32FR、32RL侧输出的制动液压进行控制的第二液压室98a。
[0081] 在第一从动活塞88b设有止挡销102,该止挡销102与贯穿于与所述第一从动活塞88b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的贯通孔91卡合,限制所述第一从动活塞88b的滑动范围,并阻止向第二从动活塞88a侧的过返回。利用该止挡销102,尤其是在利用由主缸34产生的制动液压进行制动时的支援时,防止在一个系统失陷时其他系统的失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止挡销102从贮存器端口92b的开口部插入而在形成于工作缸主体82的卡定孔处卡定。
[0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从动活塞88b的环状台阶部87上分别装配一对杯形封接件90a、90b而组装成第一活塞机构77a之后,以使附属设置有第二弹簧96a以及杯形封接件90c的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部105的一部分面朝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开口部95的凹部99内的方式将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部105的一部分插入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开口部95的凹部99内。
[0083] 接着,保持在第一从动活塞88b的开口部95的凹部99内重叠有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部105的一部分(一侧的一部分)的状态,并且还通过将连结销79从外部侧沿着第一从动活塞88b的插入孔93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的长孔107插入并贯穿,能够将第一活塞机构77a与第二活塞机构77b一体组装。需要说明的是,由第一活塞机构77a与第二活塞机构77b构筑活塞组合件之后,将引导活塞103与活塞组合件连结。
[0084]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构成为经由连结销79将第一从动活塞88b、第二弹簧96a、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一体简便地组装,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0085] 返回图1,液压控制装置18由已知的结构构成,具有对与右侧后轮以及左侧前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c、30d(车轮制动缸32RR、车轮制动缸32FL)连接的第一液压系统70b进行控制的第一制动系统110b以及对与右侧前轮以及左侧后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a、30b(车轮制动缸32FR、车轮制动缸32RL)连接的第二液压系统70a进行控制的第二制动系统110a。
[0086]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制动系统110a由与设于左侧前轮以及右侧前轮的器件制动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构成,第一制动系统110b也可以是与设于左侧后轮以及右侧后轮的器件制动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此外,第二制动系统110a由与设于车体单侧的右侧前轮以及右侧后轮的器件制动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构成,第一制动系统110b也可以是与设于车体单侧的左侧前轮以及左侧后轮的器件制动机构连接的液压系统。
[0087] 该第一制动系统110b以及第二制动系统110a分别由相同构造构成,因此对与第一制动系统110b和第二制动系统110a对应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以第二制动系统110a的说明为中心而用括号附记第一制动系统110b的说明。
[0088] 第二制动系统110a(第一制动系统110b)具有相对于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共用的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以及第二共用液压路114。液压控制装置18具备:配置在导入端口26a与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之间的由常开式的电磁阀构成的调节阀116;与所述调节阀116并列配置且允许制动液从导入端口26a侧向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的流通(阻止制动液从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向导入端口26a侧的流通)的第一检查阀118;配置在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与第一导出端口28a之间的由常开式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一内阀120;与所述第一内阀120并列配置且允许制动液从第一导出端口28a侧向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的流通(阻止制动液从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向第一导出端口28a侧的流通)的第二检查阀122;配置在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与第二导出端口28b之间的由常开式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二内阀124;与所述第二内阀124并列配置且允许制动液从第二导出端口28b侧向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的流通(阻止制动液从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向第二导出端口28b侧的流通)的第三检查阀126。
[0089] 此外,液压控制装置18具备:配置在第一导出端口28a与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之间的由常闭式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一外阀128;配置在第二导出端口28b与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之间的由常闭式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二外阀130;与第二共用液压路114连接的贮存器132;配置在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与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之间且允许制动液从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侧向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的流通(阻止制动液从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向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侧的流通)的第四检查阀134;配置在所述第四检查阀134与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之间且从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侧向第一共用液压路112侧供给制动液的136;设置在所述泵136的前后的吸入阀138以及排出阀140;驱动所述泵136的马达M;配置在第二共用液压路114与导入端口26a之间的由常闭式的电磁阀构成的吸引阀142。
[0090]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制动系统110a中,在靠近导入端口26a的液压路上设有对从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输出端口24a输出且由所述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第二液压室98a控制后的制动液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Ph。由各压力传感器Pm、Pp、Ph检测出的检测信号被导入未图示的控制机构。另外,在所述液压控制装置18中,除了实现VSA控制以外,还包括ABS控制。
[0091] 组装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车辆用制动系统10基本上如上述那样构成,接下来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92] 在车辆用制动系统10正常发挥功能的正常时,由常开式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一遮断阀60b以及第二遮断阀60a通过通电而被励磁从而成为闭阀状态,由常闭式的电磁阀构成的第三遮断阀62通过通电而被励磁从而成为开阀状态。因此,由第一遮断阀60b以及第二遮断阀60a遮断第一液压系统70b以及第二液压系统70a,因此由主缸装置14的主缸34产生的制动液压(第一制动液压)不向器件制动机构30a~30d的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传递。
[0093] 此时,由主缸34的第一压力室56b产生的制动液压经由分支液压路58c以及处于开阀状态的第三遮断阀62而传递至行程模拟器64的液压室65。利用向该液压室65供给的制动液压使模拟活塞68克服弹簧构件66a、66b的弹簧力进行位移,由此允许制动踏板12的行程,并且产生模拟的踏板反作用力而赋予至制动踏板12。其结果是,对于驾驶员而言获得无不适感的制动触觉。
[0094] 在上述系统状态下,当未图示的控制机构检测到驾驶员对制动踏板12的踩下时,使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电动马达72驱动而对致动器机构74施力,克服第一复位弹簧96b以及第二复位弹簧96a的弹簧力而使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朝向图1中的箭头X1方向位移(前进)。根据该第一从动活塞88b以及第二从动活塞88a的位移以使第一液压室98b以及第二液压室98a内的制动液压平衡的方式加压而产生所希望的制动液压(第二制动液压)。
[0095] 该马达工作缸装置16中的第一液压室98b以及第二液压室98a的制动液压经由液压控制装置18的处于开阀状态的第一内阀120、第二内阀124而传递至器件制动机构30a~30d的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通过使所述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工作而向各车轮赋予所希望的制动力。
[0096]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制动系统10中,在作为动力液压源而发挥功能的马达工作缸装置16、进行线控控制的未图示的ECU等能够工作的正常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12,从而由第一遮断阀60b以及第二遮断阀60a来遮断产生制动液压的主缸34与制动各车轮的器件制动机构30a~30d(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之间的连通的状态下,利用马达工作缸装置16产生的制动液压(第二制动液压)使器件制动机构30a~30d工作这样的所谓的制动/线控方式的制动系统变得积极。
[0097] 另一方面,在马达工作缸装置16等不能工作的异常时,将第一遮断阀60b以及第二遮断阀60a分别设为开阀状态,并且将第三遮断阀62设为闭阀状态而将由主缸34产生的制动液压(第一制动液压)传递至器件制动机构30a~30d(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使所述器件制动机构30a~30d(车轮制动缸32FR、32RL、32RR、32FL)工作这样的所谓的现有的液压式的制动系统变得积极。
[0098] 图7是示出在第二从动活塞的扩径部与引导活塞抵接的状态下、扩径部从引导活塞分离时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0099]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从动活塞88a位移至最后方位置而成为与引导活塞103抵接的初始位置时(参照图4),制动液(制动流体)沿着缺口部121进入,缺口部121成为由制动液填满的状态。在该初始位置处,当第二从动活塞88a想要向与引导活塞103分离的方向位移时,在第二从动活塞88a与引导活塞103之间的接触面经由缺口部121而夹装有制动液,并向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扩径部117赋予力F(参照图7),由此能够避免第二从动活塞88a与引导活塞103之间的粘着,从而使第二从动活塞88a迅速地位移。
[0100]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从初始位置位移时的第二从动活塞88a的响应性。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适宜地避免从动活塞88a与引导活塞103之间的粘着,并且能够消除残存于第二从动活塞88a与引导活塞103之间的空气。
[010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以贮存器84为基点而朝向铅垂上方向延伸的缺口部121,能够良好地排出空气,从而能够提高排气性。
[010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进行说明。
[0103] 图8(a)~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图,图8(a)是第二从动活塞与引导活塞的分解立体图,图8(b)是与第二从动活塞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图8(c)是沿着图8(b)的B-B线的纵向剖视图。
[0104] 在图8(a)中,用实线示出缺口部121配置在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线正交的右侧的情况,用虚线示出缺口部121配置在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线正交的左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线正交的右侧或者左侧的任一方或其两侧设有多个缺口部121。另外,也可以配置为与图5所示的铅垂上方向的缺口部121组合。
[0105]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即便第二从动活塞88a沿铅垂上下方向倾动,通过以贮存器84为基点而在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线正交的左右两侧的任一方或者其两方设置缺口部121,能够防止缺口部121被闭塞。
[0106]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进行说明。
[0107] 图9是构成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装置的工作缸机构的沿着轴向的纵向剖视图。
[0108] 在图1~图8所示的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相对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扩径部117而设置缺口部121,但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不同点在于,相对于引导活塞103的与扩径部117的抵接面117a抵接的轴向的面119而设置缺口部121a。该缺口部121a形成为在引导活塞103的轴向的面119上沿内径方向延伸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缺口部121a的延伸方向与图5以及图8相同地,在铅垂上方向或者与第二从动活塞88a的轴线正交的右侧或者左侧的任一方或者其两侧呈直线状设置。在该情况下,第二从动活塞88a的扩径部117的与引导活塞103的轴向的面119抵接的抵接面117a由平坦面形成。另外,在图1~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缺口部121、121a而设置未图示的贯通孔。对于缺口部121a的其他结构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0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另一实施方式以及又一实施方式中,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产生所希望的制动液压(第一制动液压及第二制动液压),从而获得具备能够提高组装性的马达工作缸装置16的车辆用制动系统10。该车辆包括例如四轮驱动车(4WD)、前轮驱动车(FF)、后轮驱动车(FR)、两轮摩托车、自动三轮车等。
[0110] 附图标记说明:
[0111] 12   制动踏板(制动操作件)
[0112] 14   主缸装置(制动装置)
[0113] 16   马达工作缸装置(制动装置)
[0114] 34   主缸
[0115] 72   电动马达(电动机)
[0116] 76  工作缸机构(从动缸)
[0117] 82   工作缸主体(从动缸主体)
[0118] 84   第二贮存器(贮存器)
[0119] 88a   第二从动活塞(从动活塞)
[0120] 90a   杯形封接件(第一密封构件)
[0121] 95   开口部
[0122] 103   引导活塞
[0123] 103b  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
[0124] 117   扩径部
[0125] 119   轴向的面
[0126] 121、121a  缺口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制动器 2020-05-12 991
制动系统 2020-05-11 104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 2020-05-12 783
盘式制动器 2020-05-13 461
制动系统 2020-05-11 931
制动装置 2020-05-11 992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块 2020-05-12 563
盘式制动器 2020-05-12 466
制动机构 2020-05-11 388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 2020-05-12 1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