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合金类 / 合金 / / 钢板的接合体、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点焊方法

板的接合体、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点焊方法

阅读:696发布:2022-10-03

专利汇可以提供板的接合体、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点焊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在接合体的制造工序及使用时能够保持 焊接 部所需的强度的接合体。本发明的 钢 板的接合体是叠合多张拉伸强度为1470MPa以下、板厚为0.3mm以上且5.0mm以下的钢板而成的,所述钢板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 质量 %计,含有C:0.4%以下、Si:3.0%以下、Al:3.0%以下、Mn:0.2%以上且6.0%以下、P:0.1%以下、S:0.07%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接合体通过在所述钢板的一个或两个叠合面预先涂布粘接剂和供 碳 剂后实施焊接而形成,接合体的焊接部的熔核直径为以上,而且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C量增加了0.02质量%以上。,下面是板的接合体、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点焊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板的接合体,其是叠合多张钢板而成的,所述钢板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4%以下、Si:3.0%以下、Al:3.0%以下、Mn:0.2%以上且6.0%以下、P:
0.1%以下、S:0.07%以下、N:0.020%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拉伸强度为1470MPa以下,板厚为0.3mm以上且5.0mm以下,
所述接合体通过在所述钢板的一个或两个叠合面预先涂布粘接剂和供剂后实施电阻点焊而形成,
接合体的焊接部的熔核直径为2.8√t(mm)以上,而且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焊接部的C量增加了0.02质量%以上,
t(mm):焊接界面两侧的钢板中薄板侧的板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以质量%计,其成分组成还含有选自Cr:0.05%以上且5.0%以下、V:0.005%以上且1.0%以下、Mo:0.005%以上且0.5%以下、Ni:0.05%以上且2.0%以下、Cu:0.05%以上且2.0%以下、Ti:0.01%以上且0.1%以下、Nb:0.01%以上且0.1%以下、B:0.0003%以上且0.0050%以下、Ca:0.001%以上且0.005%以下、及REM:
0.001%以上且0.005%以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其中,在粘接剂中预先含有供碳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其中,在粘接剂中预先含有供碳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其中,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以维氏硬度计,形成的焊接部的硬度硬质化了20以上。
6.一种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于多张钢板,在所述钢板的一个或两个叠合面预先涂布粘接剂和供碳剂,进行叠合,然后实施电阻点焊,
所述钢板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4%以下、Si:3.0%以下、Al:3.0%以下、Mn:0.2%以上且6.0%以下、P:0.1%以下、S:0.07%以下、N:0.020%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拉伸强度为1470MPa以下,板厚为0.3mm以上且5.0mm以下,该接合体的焊接部的熔核直径为2.8√t(mm)以上,而且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焊接部的C量增加了0.02质量%以上,
t(mm):焊接界面两侧的钢板中薄板侧的板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以质量%计,成分组成还含有选自Cr:0.05%以上且5.0%以下、V:0.005%以上且1.0%以下、Mo:0.005%以上且0.5%以下、Ni:0.05%以上且2.0%以下、Cu:0.05%以上且2.0%以下、Ti:0.01%以上且0.1%以下、Nb:0.01%以上且0.1%以下、B:0.0003%以上且0.0050%以下、Ca:0.001%以上且
0.005%以下、及REM:0.001%以上且0.005%以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粘接剂中预先含有供碳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粘接剂中预先含有供碳剂。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以维氏硬度计,形成的焊接部的硬度硬质化了20以上。
11.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电极前端的曲率半径为20mm以上的凸型电极或扁平型电极,以通电时间0.08秒钟以上进行电阻点焊,且在所述通电时间内最初的0.03秒钟的加压F(kN)满足以下关系式的条件下进行电阻点焊,
F<0.00125×TS×(1+0.75×tall)+3,
TS(MPa):钢板的平均强度,表示根据各钢板的板厚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
tall(mm):整个钢板的厚度,即各钢板的板厚的总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电极前端的曲率半径为20mm以上的凸型电极或扁平型电极,以通电时间0.08秒钟以上进行电阻点焊,且在所述通电时间内最初的0.03秒钟的加压力F(kN)满足以下关系式的条件下进行电阻点焊,
F<0.00125×TS×(1+0.75×tall)+3,
TS(MPa):钢板的平均强度,表示根据各钢板的板厚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
tall(mm):整个钢板的厚度,即各钢板的板厚的总计。

说明书全文

板的接合体、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点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过组合了粘接剂与焊接的接合方法将多张钢板接合而成的、具有高强度/高刚性等优异性能的钢板的接合体及其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对改善汽车的油耗性能、碰撞时的安全性的要求的提高,期待兼顾汽车车体的轻质化与冲击吸收特性。最近,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操纵稳定性等的要求也在提高,期待车体刚性的进一步改善。为了实现上述期待,推进了将基于应用高强度钢板而带来的钢板厚度减小、在车体中使用合金等轻金属结合的高强度/高刚性设计,同时期待提高接合部的强度/刚性。
[0003] 以点焊为代表的电阻焊接法是低成本且具有高生产效率的接合方法,因此,被充分应用于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各种产业中。而且,由于如上所述的改善刚性需求的增加,推进了将粘接与点焊组合而成的焊缝接合法(weld bond)的应用。这是由于,通过对接合部进行点接合至线接合、面接合,可提高接合部及构件的刚性。
[0004] 与仅采用粘接的接合相比,焊缝接合法的情况具有能够形成改善了冲击强度、高温强度、耐蠕变性等的接合部的优点。而且,与仅采用点焊的情况相比,焊缝接合法还具有改善疲劳特性、刚性等、以及因赋予接合部密封性而带来的耐腐蚀性提高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推进了焊缝接合法在汽车的制造工序中的应用。
[0005] 在焊缝接合法中,被接合材料经过在被接合的面涂布粘接剂、叠合、点焊、粘接剂的固化等工序而接合,因此,在至粘接剂固化的期间,被接合材料仅由点焊部固定。此外,为了使粘接剂固化而对被接合材料进行加热时,产生因与被接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之差所导致的热应等,会在粘接剂固化之前对接合部施加各种应力。因此,通过点焊形成的接合部需要具有能充分耐受上述应力的强度。此外,焊缝接合的接合部的冲击强度、高温强度等对点焊部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对点焊部自身也要求高强度。
[0006]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出了如下所述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在实施点焊的加压动作前将被焊接材料加热至50~170℃进行焊接来确保良好的熔核而保持所需的接合强度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方法:使用在热固性的环树脂中包含导电性的粉状或片状或薄片状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物的粘接剂,从而使电阻点焊时的导电性良好,防止熔融不良,确保良好的熔核,得到足够的接缝强度。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18031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068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需要在焊接前对钢板进行加热,存在由工序增加导致的成本增加等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虽然能够通过确保通电性得到熔核直径稳定的焊接部,但是焊接部自身的强度与以往同等,不能得到减少打点数、提高焊接部强度的效果。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体(钢板的接合体)和焊接方法,所述接合体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提高焊接部自身的强度,即使在粘接剂的接合强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足够的接合强度。
[0014]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5] 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见解:通过涂布粘接剂和供碳剂,适当地控制点焊时的电极前端形状、焊接条件,从而能够增加熔核内部的C量,由此,能够通过提高熔核的强度而提高接缝强度。
[0016] 以往,在充分利用了点焊的焊缝接合法的情况下,有很多着眼于如何将粘接剂从接合界面排出而得到稳定的熔核直径的研究。对此,本发明通过涂布粘接剂和供碳剂,对焊接部供给碳,最合适地控制粘接剂和供碳剂的排出。由此,能够使焊接部稳定地形成,并且与未混入粘接剂和供碳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接缝强度。
[0017]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其主旨如下所述。
[0018] [1]一种钢板的接合体,其是叠合多张钢板而成的,所述钢板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4%以下、Si:3.0%以下、Al:3.0%以下、Mn:0.2%以上且6.0%以下、P:0.1%以下、S:0.07%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拉伸强度为1470MPa以下,板厚为0.3mm以上且5.0mm以下,所述接合体通过在所述钢板的一个或两个叠合面预先涂布粘接剂和供碳剂后实施焊接而形成,接合体的焊接部的熔核直径为2.8√t(mm)以上,而且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C量增加了0.02质量%以上。
[0019] t(mm):焊接界面两侧的钢板中薄板侧的板厚
[0020] [2]如[1]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以质量%计,其成分组成还含有选自Cr:0.05%以上且5.0%以下、V:0.005%以上且1.0%以下、Mo:0.005%以上且0.5%以下、Ni:0.05%以上且2.0%以下、Cu:0.05%以上且2.0%以下、Ti:0.01%以上且0.1%以下、Nb:0.01%以上且0.1%以下、B:0.0003%以上且0.0050%以下、Ca:0.001%以上且0.005%以下、及REM:0.001%以上且0.005%以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1] [3]如[1]或[2]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其中,在粘接剂中预先含有供碳剂。
[0022]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其中,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以维氏硬度计,形成的焊接部的硬度硬质化了20以上。
[0023] [5]一种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于多张钢板,在所述钢板的一个或两个叠合面预先涂布粘接剂和供碳剂,进行叠合,然后实施焊接,所述钢板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4%以下、Si:3.0%以下、Al:3.0%以下、Mn:0.2%以上且6.0%以下、P:0.1%以下、S:0.07%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拉伸强度为
1470MPa以下,板厚为0.3mm以上且5.0mm以下,该接合体的焊接部的熔核直径为2.8√t(mm)以上,而且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C量增加了0.02质量%以上。
[0024] t(mm):焊接界面两侧的钢板中薄板侧的板厚
[0025] [6]如[5]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以质量%计,成分组成还含有选自Cr:0.05%以上且5.0%以下、V:0.005%以上且1.0%以下、Mo:0.005%以上且0.5%以下、Ni:0.05%以上且2.0%以下、Cu:0.05%以上且2.0%以下、Ti:0.01%以上且0.1%以下、Nb:0.01%以上且0.1%以下、B:0.0003%以上且0.0050%以下、Ca:0.001%以上且0.005%以下、以及REM:0.001%以上且0.005%以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6] [7]如[5]或[6]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粘接剂中预先含有供碳剂。
[0027] [8]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与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前的钢板相比,以维氏硬度计,形成的焊接部的硬度硬质化了20以上。
[0028] [9]一种焊接方法,其用于[5]~[8]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焊接方法是点焊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电极前端的曲率半径为20mm以上的凸型电极或扁平型电极,以通电时间0.08秒钟以上进行焊接,且在所述通电时间内最初的0.03秒钟的加压力F(kN)满足以下关系式的条件下进行焊接。
[0029] F<0.00125×TS×(1+0.75×tall)+3
[0030] TS(MPa):钢板的平均强度,表示根据各钢板的板厚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0031] tall(mm):整个钢板的厚度(各钢板的板厚的总计)
[0032] 发明的效果
[0033] 本发明通过在焊接部中添加适量的碳,在接合体的制造工序中即使在粘接剂固化前不能充分得到由粘接带来的强度的状态下,也能够由焊接部确保高强度。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用接合体时强度降低及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因经时变化而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由焊接部的强度保持结构物所需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5]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在接合界面涂布粘接剂和供碳剂,对焊接部供给碳,从而提高焊接部的强度。对于供给碳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中,在本发明中,为了向熔融部供给供碳剂,需要在点焊时的加压工序及随后的通电工序中不将粘接剂完全地从焊接部形成范围排出而实施点焊,在使熔融部生长时使粘接剂、供碳剂进入熔融部内。
[0036] 因此,为了实现本发明,不仅只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重要的是如何在稳定地形成焊接部的同时使适量的碳混入熔融部内。
[0037] 以下,首先对本发明中使用的钢板进行说明。
[0038] [钢板成分]
[0039] 本发明中使用的钢板成分以质量%计需要含有C:0.4%以下、Si:3.0%以下、Al:3.0%以下、Mn:0.2%以上且6.0%以下、P:0.1%以下、S:0.07%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成分含量的“%”的含义为“质量%”。
[0040] C:0.4%以下
[0041] 如果钢板的C(碳)量大于0.4%,则有时焊接部脆化而难以确保强度。因此,将钢板的C量设为0.4%以下,优选为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下。
[0042] Si:3.0%以下
[0043] Si(硅)是通过固溶强化而有助于提高钢的强度的有用元素。然而,如果Si量大于3.0%,则因固溶量的增加而导致韧性变差。因此,将Si量设为3.0%以下,优选为2.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2%以下。对于Si的下限,没有特别的限定,但由于Si具有抑制碳化物生成的效果,是对由熔融部的C量增加所带来的强度升高有用的元素,因此,优选将Si量设为
0.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
[0044] Al:3.0%以下
[0045] Al(铝)是对控制构成组织的分率有效的元素。但是,大于3.0%的含量会使钢板中的夹杂物增多,延展性变差。因此,将含量设为3.0%以下,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对于Al的下限没有特别的限定,但由于降低会耗费成本,因此优选将Al量设为
0.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以上。
[0046] Mn:0.2%以上且6.0%以下
[0047] Mn(锰)是对钢的强化有效的元素,是焊接部及熔融部的强化所必需的元素,如果小于0.2%,则不能得到其效果,因此设为0.2%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上。另一方面,如果Mn量大于6.0%,则有时会在凝固/冷却时从凝固界面、晶界发生破裂,因此设为6.0%以下,优选为5.2%以下,更优选为4.7%以下。
[0048] P:0.1%以下
[0049] P(磷)是对钢的强化有用的元素,但如果P量大于0.1%,则对凝固界面等的偏析导致脆化,从而使耐冲击性变差,因此无法得到由C量增加带来的强化焊接部这样的效果。因此,将P量设为0.1%以下,优选为0.05%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尽可能降低P量,但在小于0.005%时,则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因此优选将其下限设为0.005%左右。
[0050] S:0.07%以下
[0051] S(硫)生成MnS而成为夹杂物,是使耐冲击性变差的原因,因此,优选尽量降低S量。然而,过度地降低S量时,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将S量设为0.07%以下,优选为0.05%以下,更优选为0.02%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将S设为小于0.0005%时,会引起在脱硫工序中制造成本的大幅增加,因此,从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其下限为0.0005%左右。
[0052] N:0.020%以下
[0053] N(氮)是使钢板自身的耐时效性最严重变差的元素,优选降低N量。如果N量大于0.020%,则耐时效性的变差变得明显,因此优选将N量设为0.02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将N量设为小于0.001%时,导致制造成本的大幅增加,因此,从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其下限为0.001%左右。
[0054] 在本发明所使用的钢板中,除上述以外的成分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但是,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为了提高其它特性,允许含有需要的除上述以外的成分。
[0055] 例如,为了在用于控制淬火性的冷却中使第二相的相变最优化等,可以考虑添加Cr、V、Mo、Ni、Cu,并且充分利用析出强化等,为了控制碳化物/氮化物的析出行为,也可以添加Ti、Nb、B等。此外,为了使硫化物球状化,改善对拉伸凸缘性的不良影响,也可以添加Ca、REM。
[0056] 需要说明的是,各元素的添加量(含量)优选为Cr:0.05%以上且5.0%以下、V:0.005%以上且1.0%以下、Mo:0.005%以上且0.5%以下、Ni:0.05%以上且2.0%以下、Cu:
0.05%以上且2.0%以下、Ti:0.01%以上且0.1%以下、Nb:0.01%以上且0.1%以下、B:
0.0003%以上且0.0050%以下、Ca:0.001%以上且0.005%以下、及REM:0.001%以上且
0.005%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低于上述各元素的含量范围的下限值,也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因此,小于下限值时作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0057] [钢板的特性]
[0058] 对于拉伸强度大于1470MPa的钢板而言,由于钢板自身为高强度,因此,不能充分地获得本发明的由对熔融部添加C而带来的强化焊接部的效果。因此,钢板的强度设为拉伸强度1470MPa以下。
[0059] 在本发明的接合方法中,作为对象的钢板包括在其表面实施了Zn、Al、Mg及其合金的熔融敷、合金化熔融镀敷、电镀而成的钢板,此外,还包括进一步在表面实施铬酸盐处理、形成了树脂被膜的钢板。
[0060] 使两张以上这样的钢板叠合,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进行焊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钢板的板厚,没有特别的出于接合方法的限制,但从实际应用的观点考虑,通常为0.3mm以上且5.0mm以下。小于0.3mm时,难以确保构件强度,大于5.0mm的钢板很少用于汽车车身,其接合通常通过除电阻点焊、焊缝接合以外的方法进行。
[0061] [粘接剂]
[0062] 粘接剂可以涂布于叠合的两张钢板中的任意一张钢板的接合面,也可以涂布于两张钢板的接合面。作为粘接剂,可以是在汽车领域等广泛使用的环氧树脂中配合了固化剂、填充材料、改性材料等的环氧树脂类粘接剂、改性丙烯酸类粘接剂、聚酯类粘接剂等,只要满足要求特性,对种类、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定。在使用的粘接剂中,可以根据接合强度、耐久性、成本等要求特性,适当地选择各成分及其配合比率。
[0063] 粘接剂的涂布量可以根据粘接面及焊接部的要求特性任意选择。然而,如果涂布量太多,则难以控制熔核形成,因此优选厚度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厚度为0.5mm以下。相反地,如果过度减少涂布量,则不仅必需的成分难以混入熔融部,而且难以均匀地涂布,存在产生未涂布粘接剂的区域的可能性增大等问题,因此优选为0.01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mm以上。
[0064] [供碳剂]
[0065] 作为供碳剂,可以使用石墨粉末、炭黑。供碳剂只要形成在涂布于钢板表面的粘接剂上即可。另外,也可以预先将石墨粉末混合于如上所述的粘接剂中,在钢板上涂布。对于供碳剂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如后面所述来确定,使C量的增加在合适的范围内,作为基准,相对于粘接剂100质量份,用量为2~30质量份。
[0066] [焊接条件]
[0067]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焊接条件进行说明。为了稳定地得到本发明的接合体,需要在点焊时使用电极前端的曲率半径为20mm以上的凸型电极或扁平电极。以0.08秒钟以上的通电时间进行焊接,且在所述通电时间内最初的0.03秒钟的加压力F(kN)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0068] F<0.00125×TS×(1+0.75×tall)+3
[0069] TS(MPa):钢板的平均强度,根据各钢板的板厚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
[0070] tall(mm):整个钢板的厚度(各钢板的板厚的总计)
[0071] 在电极前端的曲率半径小于20mm的凸型电极的情况下,有时加压时过度进行粘接剂及供碳剂的排出,碳未充分地混入熔融部,无法获得足够的效果。为了使熔融部稳定地形成,焊接电流与通电时间的平衡是重要的,在通电时间短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焊接电流。
[0072] 在通电时间小于0.08秒钟的情况下,即使增加焊接电流,也会在形成足够的焊接部前发生喷溅,难以稳定地形成足够大小的熔融部。此外,即使在将通电时间设为0.08秒钟以上的情况下,所述通电时间内的最初的0.03秒钟的加压力不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在通电初期粘接剂及供碳剂的排出显著地进行,难以将碳充分地添加至熔融部,有时难以得到在本发明中给定的焊接部。
[0073] 作为点焊后使粘接剂固化时的条件,可以基于粘接剂的固化特性来选择。例如,在热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通过将焊接的构件装入高频加热装置、加热炉来实施需要的热处理即可。另外,对于所述固化工序而言,在焊接后的工序中实施烧结涂装的情况下,可以在涂装时的加热时使粘接剂同时固化。
[0074]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点焊机可以是固定型、枪型等任意类型的焊接机,焊接用电源也可以从单相交流型、直流型、三相整流型、电容器型等中任意选择。
[0075] 此外,也可以使用监测焊接中的电阻值/电压值等并根据其变动使电流值、通电时间改变的控制方法。
[0076] [接合体的熔核直径]
[0077] 相对于焊接界面两侧的钢板中薄板侧的板厚t,熔核直径为2.8√t(mm)以上[0078]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焊接部硬化,增加接合部的强度。但在熔核直径小于2.8√t(mm)的情况下,即使使焊接部硬化,也会发生界面断裂,不能确保足够的接缝强度。因此,将熔核直径设为2.8√t(mm)[t:焊接界面两侧的钢板中薄板侧的板厚]以上,优选为3.5√t以上。另外,对于熔核直径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考虑到喷溅发生状态的稳定性,优选为电极前端直径的1.2倍以下。另外,熔核直径的测定方法采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
[0079] [接合体的熔融部的C量和硬度]
[0080] 熔融部的C量:增加0.02质量%以上,焊接部的硬度:以维氏硬度计硬质化20以上[0081]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对焊接部供给碳,使焊接部硬化,增加接合部的强度。该效果通过将焊接部的碳增加量增加0.02质量%以上而得到。优选为0.03质量%以上。另外,在极端地增加碳增加量的情况下,由于焊接部明显脆化的原因,优选为1.3质量%以下。另外,碳增加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
[0082] 另外,此时的焊接部的硬化量(硬度的增加量)优选为以维氏硬度计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对于维氏硬度增加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由于抑制明显脆化的原因,优选为800以下。
[0083] 实施例
[0084] 以下,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实施例的性质不是限定本发明,只要满足本发明的主旨,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85] 除了表2(将表2-1与表2-2合称为表2)的试样No.2、4以外,对于具有表1所示的成分组成的、拉伸强度为270MPa级、590MPa级、980MPa级的各种钢板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后,在给定的焊接条件下进行点焊。需要说明的是,试样No.2未涂布粘接剂及供碳剂而进行焊接。另外,试样No.4是未在粘接剂中混合供碳剂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极项目中记载的形状中,DR指圆顶半径(dome radius)形,CF指圆锥台形(JIS C 9305基准)。
[0086] 表1
[0087]
[0088] 将结果示于表2。
[0089]
[0090]
[0091] 关于表2的“板组合”,例如,试样No.1表示将板厚为1.0mm且焊接拉伸强度为980MPa级的冷轧钢板彼此焊接。另外,“板组合”列的“GA”表示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
[0092] 在表2的“粘接剂”中,记载为“环氧类+石墨粉”的情况表示使用环氧类树脂粘接剂作为粘接剂,使用石墨粉作为供碳剂(在钢板上涂布上述粘接剂后,在粘接剂上形成了上述供碳剂)。另外,记载为“含碳环氧类”的情况表示使用环氧类树脂粘接剂作为粘接剂,使用炭黑作为供碳剂,预先将炭黑混合于环氧类树脂粘接剂。另外,No.4的“环氧类”是指使用环氧类树脂粘接剂作为粘接剂而未涂布供碳剂的情况。
[0093] 使用直流电阻点焊机作为焊接机,使电极前端形状、加压力及焊接电流、通电时间改变来进行焊接。焊接后,将接缝沿焊接部中央垂直地切断,进行截面观察,测定了熔核直径。焊接部的碳量使用EPMA测定熔核内部的5处200μm×200μm的范围,取其平均值。另外,对于接缝品质而言,基于JIS Z3136进行剪切拉伸试验,评价了断裂强度及断裂形态。根据拉伸剪切强度与当时的断裂形态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将断裂形态为“塞型断裂(plug failure,源自熔核附近的材料的断裂)”的情况评价为焊接部的强度充分,将“部分塞型断裂(在表2中,为部分塞型)”以及“界面断裂”的情况评价为焊接部的强度不足。
[0094] 焊接部的硬度以维氏硬度进行评价,在熔核内部测定5点,将以试验负载300gf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作为焊接部的硬度。将硬度增加量的结果示于表2。
[0095] 表2的No.5和7进行了二步通电,其它试样进行了一步通电。
[0096]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通过本发明,拉伸剪切时的断裂形态从焊接界面断裂改善为塞型断裂,接缝强度也得以提高。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