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碟形弹簧 / 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

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线

阅读:995发布:2022-10-21

专利汇可以提供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 船舶 立体分段生产流 水 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翻转平台系统,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由翻转平台(1)和与翻转平台配套的夹具机构组成,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另一侧则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和无轨运输车阵列,所述的抬梁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抬梁运输车(2)组成,所述的无轨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无轨运输车(3)组成。这是一种利用抬梁运输车阵列和无轨运输车阵列来运送船舶立体分段,且能够将立体分段牢固地固定在翻转平台上并实施翻转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包括翻转平台系统,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由翻转平台(1)和与翻转平台配套的夹具机构组成,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另一侧则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和无轨运输车阵列,所述的抬梁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抬梁运输车(2)组成,所述的无轨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无轨运输车(3)组成,
所述的翻转平台包括横断面为矩形的平台体(1-1),平台体(1-1)的中心设置有电磁组(1-2),所述电磁铁组(1-2)包括9阵列式分布的电磁铁,在平台体(1-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筋板(1-3)设置有多根固定筋板(1-4),在平台体(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四根沿其对线方向分布的斜拉筋(1-5),且所述斜拉筋(1-5)与所有的固定筋板(1-4)处于同于高度上,所述的斜拉筋(1-5)将平台体(1-1)分为四块面积相同的区域,依次标记为第一区域(1-
6)、第二区域(1-7)、第三区域(1-8)和而第四区域(1-9),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板(1-4)之间留有间隙(1-10),同时在每一根固定筋板(1-4)上还等距地开设有多个定位销孔(1-11),每个区域中的固定筋板(1-4)都相互平行,且第一区域(1-6)中的固定筋板(1-4)与第三区域(1-
8)中的固定筋板(1-4)相平行,第一区域(1-6)中的固定筋板(1-4)与第二区域(1-7)和第四区域(1-9)中的固定筋板(1-4)相垂直,
在第一区域(1-6)和第二区域(1-7)的边沿处还设置有多个举升驱动机构(1-28),所述举升驱动机构(1-28)包括固定在平台体(1-1)上的基座(1-12),基座(1-12)内固定设置有螺母(1-13),与螺母(1-13)螺纹连接有螺旋升降轴(1-14),螺母(1-13)的上方通过轴承(1-
15)连接有蜗轮(1-16),所述蜗轮(1-16)与螺旋升降轴(1-14)通过花键连接,与所述的蜗轮(1-16)相配有蜗杆(1-17),所述蜗杆(1-17)通过蜗杆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螺旋升降轴(1-
14)的顶端与滚轮托架(1-18)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托架(1-18)滑动连接在基座(1-
12)中,在滚轮托架(1-18)上转动支撑有第一滚轮(1-19),在滚轮托架(1-18)外还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滚轮(1-19)同轴转动的链轮(1-20),所述链轮(1-20)通过链条与滚轮电机相连,所述平台体(1-1)上还固定设置有转轴(1-21),转轴(1-21)的两端分别转动支撑在升降横梁(1-22)上,所述升降横梁(1-22)为两根,且升降横梁(1-22)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套(1-
23)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柱(1-24)滑动连接,所述的导套(1-23)通过升降气缸进行驱动,在转轴(1-21)的一端还设置有齿轮传动副(1-25),所述齿轮传动副(1-25)中的主动齿与翻转蜗轮(1-26)同轴,而翻转蜗轮(1-26)与翻转蜗杆(1-27)相配,所述的翻转蜗杆(1-27)通过翻转电机进行驱动,
所述抬梁运输车包括第一车体(2-1),第一车体(2-1)的纵向断面呈凹字形,在第一车体(2-1)内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顶升驱动机构,所述的顶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车体(2-1)内的顶升油缸(2-2),顶升油缸(2-2)的工作端上设置有滚轮支架(2-3),滚轮支架(2-3)上转动支撑有第二滚轮(2-4),第二滚轮(2-4)由中心的滚轴(2-5)和两侧的轮盘(2-6)组成,在滚轮支架(2-3)外还设置有与第二滚轮(2-4)能够同轴转动的驱动链轮(2-7),所有的驱动链轮(2-7)都通过传动链与设置在第一车体(2-1)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车体(2-1)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升降轮(2-8),所述升降轮(2-8)包括固定在第一车体(2-1)侧壁上的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在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上活动穿接有支撑轴(2-11),支撑轴(2-11)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2-12),而支撑轴(2-11)外还套有弹簧(2-13),且所述弹簧(2-13)位于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之间,
所述无轨运输车包括第二车体(3-1),第二车体(3-1)的底部设置有多对轮组(3-2),每对轮组(3-2)都包括两套对称设置的轮组总成,在第二车体(3-1)的中部设置有四个车体顶升油缸(3-3),每两个车体顶升油缸(3-3)作为一组,且两组车体顶升油缸(3-3)对称设置,同时车体顶升油缸(3-3)工作轴的伸出方向向下,在第二车体(3-1)的前部和后部还对称地设置有重载顶升油缸(3-4),且重载顶升油缸(3-4)工作轴的伸出方向向上,
所述轮组总成包括与第二车体(3-1)固定连接的轴承套筒(3-5),轴承套筒(3-5)内转动连接有主轴(3-6),主轴(3-6)的中部设置有键连接有减速机支架(3-7),减速机支架(3-
7)与轴承套筒(3-5)之间的主轴(3-6)外套接有碟形弹簧(3-8),所述减速机支架(3-7)与减速机板(3-22)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板(3-22)的下方通过螺栓涡轮减速机液压达(3-
9)相连,并且在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与减速机板(3-2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3-10),所述调节板(3-10)与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之间、调节板(3-10)与减速机板(3-22)之间的螺栓上均设置有橡胶软垫(3-11),所述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的输出端与轮轴(3-
12)相连,所述轮轴(3-1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车轮(3-13),并且所述轮轴(3-12)还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调心轴承(3-14)转动支撑在主轴(3-6)的底端,
所述主轴(3-6)的顶端设置平面轴承(3-15),平面轴承(3-1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挡圈(3-16)和下挡圈(3-17),且所述下挡圈(3-17)位于轴承套筒(3-5)的上方,同时在上挡圈(3-16)上方的主轴(3-6)上还螺纹连接紧螺母(3-18),
所述第二车体(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缸(3-19),转向缸(3-19)与转向长连杆(3-20)的中部相铰接,而转向长连杆(3-20)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向短连杆(3-21),每一个转向短连杆(3-21)的一端都与一个轮组总成中的主轴(3-6)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为穿接在定位销孔(1-11)中的定位销(1-29),定位销(1-29)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位销(1-29),定位销(1-29)穿接在定位销孔(1-11)中,且定位销(1-29)穿接在压板(1-30)内,压板(1-30)的下方还设置有垫板(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位销(1-29),定位销(1-29)将异型拉板(1-32)固定在固定筋板(1-4)的下表面上,异型拉板(1-3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压板(1-33),其中一个拉压板(1-33)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移动座(1-35),移动座(1-3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三滚轮(1-36),移动座(1-35)可通过定位销(1-29)固定连接在固定筋板(1-4)上,移动座(1-35)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部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37),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1-38),通过连接孔(1-37)转动连接有摆动压板(1-39),摆动压板(1-39)的中部则设置有连接筋(1-40),连接筋(1-40)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压板定位销(1-4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为多根索(1-43),钢索(1-43)的两端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固定筋板(1-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为多根下连接钢索(1-44),下连接钢索(1-44)的一端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固定筋板(1-4)相连,所有下连接钢索(1-44)的另一端则与钢梁(1-50)相连,钢梁(1-50)上还连接有多根上连接钢索(1-45),上连接钢索(1-45)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立体分段(1-46)上开设的窗口(1-47)相连。

说明书全文

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立体分段的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0002] 为提高造船的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世界各造船大国都在革新造船工艺,主要途径之一是将整个船体划分成许多分段。如外板分段相当于房屋的外墙,甲板分段相当于房屋的楼板,舱壁分段相当于房屋的内墙等等。这些都称之为平面分段。现在各大船厂都有平面分段流水线,而且分段越造越大,往往达到上百吨。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一些船厂在车间内把若干个平面分段组成一个立体分段,如外板与甲板组合,舱壁与甲板组合,外板与舱壁组合,更有外板、甲板、舱壁组合在一起的巨型立体分段,组装焊接后到室外船台或船坞总装合拢成型。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成型的立体分段流水线,国外也只是处于研究试验阶段,也没有一条理想的立体分段流水线。
[0003] 因为船舶平面分段与房屋的墙体不一样,墙为了保温、隔音做的都很厚实,往往厚度达到30~40公分,刚度很大。而船板的厚度则很薄,只有1~2公分,薄处只有0.5公分,所以必须焊构件进行加强。如甲板下有横梁和纵桁,外板内有肋骨和边纵桁,舱壁上焊防挠材等等,板上焊加强材就是平面分段流水线的主要工作。因为钢板只是一面焊加强材,另一面基本是平的,所以只要做一批滚轮或轨道进行转动就可以把平面分段从一个工位送到下一工位。
[0004] 但是立体分段中往往没有平面可供滚轮或辊道上滚动,因此如何将质量大、体积大且形状不规则的立体分段由一个工位顺利地运送到下一个工位处,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正因为该原因,导致目前国内外均无成型的可复制的立体分段流水线。
[0005] 对于这种在万吨级以上设备(船舶立体分段)的平移、运输时,传统上都采用普通工字钢钢轨(火车钢轨或起重机钢轨)组建出超重载移动系统。为提高船舶建造的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各大船厂都采用平面分段流水线制作平面分段,再将若干个平面分段组装成立体分段后送到装配场地合拢,最后在船台或船坞内总装合拢下水。现在平面分段流水线比较普遍,但针对立体分段,却并没有合适的立体分段流水线对其进行搬运;
[0006] 同时在进行船舶分段的加工处理时,需要将船舶分段放置在翻转平台上,再利用翻转平台使其上下翻转180°,及对其进行各种加工或处理。由于船舶的立体分段具有体积大、质量大的特点,而传统的翻转平台大多结构单一,仅为一简单的平台状,因此目前国内外都是用两台桥吊同时工作,才能将一个立体分段运送到翻转平台上。而2台重型桥吊和与其配套的重型厂房的造价十分昂贵,而且吊装眼板的焊接、割除、打磨费工费,同时还存在危险性大的问题。同时传统的翻转平台在对立体分段进行定位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7] 此外,也由于船舶的立体分段存在体积大、质量大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内外都是用两台桥吊同时工作,才能将一个立体分段运送到翻转平台上。而2台重型桥吊和与其配套的重型厂房的造价十分昂贵,而且吊装眼板的焊接、割除、打磨费工费力,同时还存在危险性大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利用抬梁运输车阵列和无轨运输车阵列来运送船舶立体分段,且能够将立体分段牢固地固定在翻转平台上并实施翻转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包括翻转平台系统,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由翻转平台1和与翻转平台配套的夹具机构组成,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另一侧则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和无轨运输车阵列,所述的抬梁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抬梁运输车2组成,所述的无轨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无轨运输车3组成,
[0010] 所述的翻转平台包括横断面为矩形的平台体1-1,平台体1-1的中心设置有电磁组1-2,所述电磁铁组1-2包括9阵列式分布的电磁铁,在平台体1-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筋板1-3设置有多根固定筋板1-4,在平台体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四根沿其对线方向分布的斜拉筋1-5,且所述斜拉筋1-5与所有的固定筋板1-4处于同于高度上,所述的斜拉筋1-5将平台体1-1分为四块面积相同的区域,依次标记为第一区域1-6、第二区域1-7、第三区域1-8和而第四区域1-9,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板1-4之间留有间隙1-10,同时在每一根固定筋板
1-4上还等距地开设有多个定位销孔1-11,每个区域中的固定筋板1-4都相互平行,且第一区域1-6中的固定筋板1-4与第三区域1-8中的固定筋板1-4相平行,第一区域1-6中的固定筋板1-4与第二区域1-7和第四区域1-9中的固定筋板1-4相垂直,
[0011] 在第一区域1-6和第二区域1-7的边沿处还设置有多个举升驱动机构1-28,所述举升驱动机构1-28包括固定在平台体1-1上的基座1-12,基座1-12内固定设置有螺母1-13,与螺母1-13螺纹连接有螺旋升降轴1-14,螺母1-13的上方通过轴承1-15连接有蜗轮1-16,所述蜗轮1-16与螺旋升降轴1-14通过花键连接,与所述的蜗轮1-16相配有蜗杆1-17,所述蜗杆1-17通过蜗杆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螺旋升降轴1-14的顶端与滚轮托架1-18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托架1-18滑动连接在基座1-12中,在滚轮托架1-18上转动支撑有第一滚轮1-19,在滚轮托架1-18外还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滚轮1-19同轴转动的链轮1-20,所述链轮1-20通过链条与滚轮电机相连,
[0012] 所述平台体1-1上还固定设置有转轴1-21,转轴1-21的两端分别转动支撑在升降横梁1-22上,所述升降横梁1-22为两根,且升降横梁1-22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套1-23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柱1-24滑动连接,所述的导套1-23通过升降气缸进行驱动,在转轴1-21的一端还设置有齿轮传动副1-25,所述齿轮传动副1-25中的主动齿与翻转蜗轮1-26同轴,而翻转蜗轮1-26与翻转蜗杆1-27相配,所述的翻转蜗杆1-27通过翻转电机进行驱动,[0013] 所述抬梁运输车包括第一车体2-1,第一车体2-1的纵向断面呈凹字形,在第一车体2-1内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顶升驱动机构,所述的顶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车体2-1内的顶升油缸2-2,顶升油缸2-2的工作端上设置有滚轮支架2-3,滚轮支架2-3上转动支撑有第二滚轮2-4,第二滚轮2-4由中心的滚轴2-5和两侧的轮盘2-6组成,在滚轮支架2-3外还设置有与第二滚轮2-4能够同轴转动的驱动链轮2-7,所有的驱动链轮2-7都通过传动链与设置在第一车体2-1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车体2-1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升降轮2-8,所述升降轮2-8包括固定在第一车体2-1侧壁上的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在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上活动穿接有支撑轴2-11,支撑轴2-11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2-12,而支撑轴2-11外还套有弹簧2-13,且所述弹簧
2-13位于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之间,
[0014] 所述无轨运输车包括第二车体3-1,第二车体3-1的底部设置有多对轮组3-2,每对轮组3-2都包括两套对称设置的轮组总成,在第二车体3-1的中部设置有四个车体顶升油缸3-3,每两个车体顶升油缸3-3作为一组,且两组车体顶升油缸3-3对称设置,同时车体顶升油缸3-3工作轴的伸出方向向下,在第二车体3-1的前部和后部还对称地设置有重载顶升油缸3-4,且重载顶升油缸3-4工作轴的伸出方向向上,
[0015] 所述轮组总成包括与第二车体3-1固定连接的轴承套筒3-5,轴承套筒3-5内转动连接有主轴3-6,主轴3-6的中部设置有键连接有减速机支架3-7,减速机支架3-7与轴承套筒3-5之间的主轴3-6外套接有碟形弹簧3-8,所述减速机支架3-7与减速机板3-22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板3-22的下方通过螺栓涡轮减速机液压达3-9相连,并且在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与减速机板3-2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3-10,所述调节板3-10与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之间、调节板3-10与减速机板3-22之间的螺栓上均设置有橡胶软垫3-11,所述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的输出端与轮轴3-12相连,所述轮轴3-1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车轮3-13,并且所述轮轴3-12还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调心轴承3-14转动支撑在主轴3-6的底端,[0016] 所述所述主轴3-6的顶端设置平面轴承3-15,平面轴承3-1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挡圈3-16和下挡圈3-17,且所述下挡圈3-17位于轴承套筒3-5的上方,同时在上挡圈
3-16上方的主轴3-6上还螺纹连接紧螺母3-18,
[0017] 所述第二车体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缸3-19,转向缸3-19与转向长连杆3-20的中部相铰接,而转向长连杆3-20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向短连杆3-21,每一个转向短连杆3-21的一端都与一个轮组总成中的主轴3-6键连接。
[0018] 所述夹具机构为穿接在定位销孔1-11中的定位销1-29,定位销1-29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0019]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位销1-29,定位销1-29穿接在定位销孔1-11中,且定位销1-29穿接在压板1-30内,压板1-30的下方还设置有垫板1-31。
[0020]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位销1-29,定位销1-29将异型拉板1-32固定在固定筋板1-4的下表面上,异型拉板1-3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压板1-33,其中一个拉压板1-33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34。
[0021]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移动座1-35,移动座1-3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三滚轮1-36,移动座1-35可通过定位销1-29固定连接在固定筋板1-4上,移动座1-35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部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37,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1-38,通过连接孔1-37转动连接有摆动压板1-39,摆动压板1-39的中部则设置有连接筋1-40,连接筋1-40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压板定位销1-42相连。
[0022] 所述夹具机构为多根钢索1-43,钢索1-43的两端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固定筋板1-4相连。
[0023] 所述夹具机构为多根下连接钢索1-44,下连接钢索1-44的一端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固定筋板1-4相连,所有下连接钢索1-44的另一端则与钢梁1-50相连,钢梁1-50上还连接有多根上连接钢索1-45,上连接钢索1-45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立体分段1-46上开设的窗口1-47相连。
[0024]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5] 本种结构形式的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针对传统上并没有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而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特殊结构的抬梁运输车、无轨运输车和翻转平台系统,其中由多台无轨运输车组建的无轨运输车系统能够在不搭建铁轨的情况下,直接在路面上进行传播立体分段的运输,不仅节省了投资,简化了施工,同时还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优点;这种无轨运输车的出现,可以方便、快速地在各个工位之间运送船舶立体分段,为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0026] 而由多台抬梁运输车构建的抬梁运输车阵列则能够将支撑船舶立体分段的抬梁以及船舶立体分段一同运送到翻转平台上,它通过多根抬梁来支撑船舶立体分段,并可在纵向上调整立体分段的水平高度,同时它还能够将这些抬梁水平输送到翻转平台上,以实现立体分段向翻转平台的转运操作。改变了用工2台吊车将一个立体分段抬到翻转平台上这一关键工序,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0027] 而翻转平台则改变了传统的装焊平台的基本形式,该平台配合以各种不同的卡具或压板,能将立体分段牢固地系固在本翻转平台的盘面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与传统的采用重型吊车进行操作的结构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可节省投资数千万元,同时还能够让立体分段制作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将船厂立体分段翻身这一工序简化,省却了焊许多重型吊装眼板,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对节能减排也有重大意义。它设置了多种不同结构的夹具机构,能够对不同结构的立体分段(或立体分段的不同部分)进行稳固的固定,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0028] 综上所述,可以说这种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具有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总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平台的俯视图。
[0030]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31] 图3是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0032] 图4是翻转平台系统中举升驱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一种夹具机构工作状态一的主视图。
[0034] 图6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一种夹具机构工作状态二的俯视图。
[0035] 图7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二种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三种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9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四种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0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五种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1是翻转平台系统中第六种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2是抬梁运输车的剖视图。
[0041] 图13是抬梁运输车的的侧向视图(上半部分)。
[0042] 图14是无轨运输车的主视图。
[0043] 图15是无轨运输车的俯视图。
[0044] 图16是无轨运输车中轮组总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包括翻转平台系统,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由翻转平台1和与翻转平台配套的夹具机构组成,所述翻转平台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另一侧则设置有抬梁运输车阵列和无轨运输车阵列,所述的抬梁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抬梁运输车2组成,所述的无轨运输车阵列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无轨运输车3组成,
[0046] 所述的翻转平台包括横断面为矩形的平台体1-1,平台体1-1的中心设置有电磁铁组1-2,所述电磁铁组1-2包括9块阵列式分布的电磁铁,在平台体1-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筋板1-3设置有多根固定筋板1-4,在平台体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四根沿其对角线方向分布的斜拉筋1-5,且所述斜拉筋1-5与所有的固定筋板1-4处于同于高度上,所述的斜拉筋1-5将平台体1-1分为四块面积相同的区域,依次标记为第一区域1-6、第二区域1-7、第三区域1-8和而第四区域1-9,相邻的所述固定筋板1-4之间留有间隙1-10,同时在每一根固定筋板
1-4上还等距地开设有多个定位销孔1-11,每个区域中的固定筋板1-4都相互平行,且第一区域1-6中的固定筋板1-4与第三区域1-8中的固定筋板1-4相平行,第一区域1-6中的固定筋板1-4与第二区域1-7和第四区域1-9中的固定筋板1-4相垂直,
[0047] 在第一区域1-6和第二区域1-7的边沿处还设置有多个举升驱动机构1-28,所述举升驱动机构1-28包括固定在平台体1-1上的基座1-12,基座1-12内固定设置有螺母1-13,与螺母1-13螺纹连接有螺旋升降轴1-14,螺母1-13的上方通过轴承1-15连接有蜗轮1-16,所述蜗轮1-16与螺旋升降轴1-14通过花键连接,与所述的蜗轮1-16相配有蜗杆1-17,所述蜗杆1-17通过蜗杆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螺旋升降轴1-14的顶端与滚轮托架1-18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托架1-18滑动连接在基座1-12中,在滚轮托架1-18上转动支撑有第一滚轮1-19,在滚轮托架1-18外还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滚轮1-19同轴转动的链轮1-20,所述链轮1-20通过链条与滚轮电机相连,
[0048] 所述平台体1-1上还固定设置有转轴1-21,转轴1-21的两端分别转动支撑在升降横梁1-22上,所述升降横梁1-22为两根,且升降横梁1-22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套1-23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柱1-24滑动连接,所述的导套1-23通过升降气缸进行驱动,在转轴1-21的一端还设置有齿轮传动副1-25,所述齿轮传动副1-25中的主动齿与翻转蜗轮1-26同轴,而翻转蜗轮1-26与翻转蜗杆1-27相配,所述的翻转蜗杆1-27通过翻转电机进行驱动,[0049] 所述抬梁运输车包括第一车体2-1,第一车体2-1的纵向断面呈凹字形,在第一车体2-1内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顶升驱动机构,所述的顶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车体2-1内的顶升油缸2-2,顶升油缸2-2的工作端上设置有滚轮支架2-3,滚轮支架2-3上转动支撑有第二滚轮2-4,第二滚轮2-4由中心的滚轴2-5和两侧的轮盘2-6组成,在滚轮支架2-3外还设置有与第二滚轮2-4能够同轴转动的驱动链轮2-7,所有的驱动链轮2-7都通过传动链与设置在第一车体2-1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车体2-1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升降轮2-8,所述升降轮2-8包括固定在第一车体2-1侧壁上的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在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上活动穿接有支撑轴2-11,支撑轴2-11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2-12,而支撑轴2-11外还套有弹簧2-13,且所述弹簧
2-13位于上固定框2-9和下固定框2-10之间,
[0050] 所述无轨运输车包括第二车体3-1,第二车体3-1的底部设置有多对轮组3-2,每对轮组3-2都包括两套对称设置的轮组总成,在第二车体3-1的中部设置有四个车体顶升油缸3-3,每两个车体顶升油缸3-3作为一组,且两组车体顶升油缸3-3对称设置,同时车体顶升油缸3-3工作轴的伸出方向向下,在第二车体3-1的前部和后部还对称地设置有重载顶升油缸3-4,且重载顶升油缸3-4工作轴的伸出方向向上,
[0051] 所述轮组总成包括与第二车体3-1固定连接的轴承套筒3-5,轴承套筒3-5内转动连接有主轴3-6,主轴3-6的中部设置有键连接有减速机支架3-7,减速机支架3-7与轴承套筒3-5之间的主轴3-6外套接有碟形弹簧3-8,所述减速机支架3-7与减速机板3-22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板3-22的下方通过螺栓与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相连,并且在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与减速机板3-2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3-10,所述调节板3-10与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之间、调节板3-10与减速机板3-22之间的螺栓上均设置有橡胶软垫3-11,所述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的输出端与轮轴3-12相连,所述轮轴3-1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车轮3-13,并且所述轮轴3-12还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调心轴承3-14转动支撑在主轴3-6的底端,[0052] 所述所述主轴3-6的顶端设置平面轴承3-15,平面轴承3-1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挡圈3-16和下挡圈3-17,且所述下挡圈3-17位于轴承套筒3-5的上方,同时在上挡圈
3-16上方的主轴3-6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18,
[0053] 所述第二车体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缸3-19,转向缸3-19与转向长连杆3-20的中部相铰接,而转向长连杆3-20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向短连杆3-21,每一个转向短连杆3-21的一端都与一个轮组总成中的主轴3-6键连接;
[0054] 无轨运输车的液压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由直流电机带动液压站。驱动各液压元件。
[0055] 所述夹具机构为穿接在定位销孔1-11中的定位销1-29,定位销1-29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0056]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位销1-29,定位销1-29穿接在定位销孔1-11中,且定位销1-29穿接在压板1-30内,压板1-30的下方还设置有垫板1-31。
[0057]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定位销1-29,定位销1-29将异型拉板1-32固定在固定筋板1-4的下表面上,异型拉板1-3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压板1-33,其中一个拉压板1-33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34。
[0058] 所述夹具机构包括移动座1-35,移动座1-3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三滚轮1-36,移动座1-35可通过定位销1-29固定连接在固定筋板1-4上,移动座1-35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部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37,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1-38,通过连接孔1-37转动连接有摆动压板1-39,摆动压板1-39的中部则设置有连接筋1-40,连接筋1-40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压板定位销1-42相连。
[0059] 所述夹具机构为多根钢索1-43,钢索1-43的两端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固定筋板1-4相连。
[0060] 所述夹具机构为多根下连接钢索1-44,下连接钢索1-44的一端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固定筋板1-4相连,所有下连接钢索1-44的另一端则与钢梁1-50相连,钢梁1-50上还连接有多根上连接钢索1-45,上连接钢索1-45通过调节紧固器1-41与立体分段1-46上开设的窗口1-47相连。
[006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船舶立体分段生产流水线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在场地中组建翻转平台1,然后在翻转平台1的一侧通过多台抬梁运输车2构建出抬梁运输车阵列,之后在另一侧也通过多台抬梁运输车2构建出抬梁运输车阵列,同时利用多台无轨运输车3构建出无轨运输车阵列,准备工作结束;
[0062] 将需要运送和翻转处理的船舶立体分段通过无轨运输车阵列进行支撑,并利用无轨运输车阵列将船舶立体分段运送至抬梁运输车阵列处,抬梁运输车阵列中的抬梁运输车2抬升,利用抬梁运输车2上支撑的多根抬梁对船舶立体分段进行支撑,然后抬梁运输车阵列将多根抬梁以及其上的船舶立体分段运送到翻转平台1上,翻转平台1上设置的举升驱动机构1-28将所有的抬梁接到翻转平台1上后,根据船舶立体分段的具体结构选择多种夹具机构将其固定在翻转平台1上,翻转平台1动作,带动船舶立体分段翻转,操作人员进行焊接、加工等操作,操作结束后,翻转平台1重新带动船舶立体分段翻转回到初始状态,拆除船舶立体分段上的夹具机构后,由举升驱动机构1-28将船舶立体分段以及抬梁送至另一个抬梁运输车阵列处,完成船舶立体分段的翻转操作。
[0063] 其中无轨运输车阵列以及无轨运输车3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4] 首先利用多个无轨运输车3组建出无轨运输车阵列,然后将需要运送的船舶立体分段放置在无轨运输车阵列上,所有的无轨运输车同时同步运动,带动船舶立体分段行进;第二车体3-1上的重载顶升油缸3-4直接对支撑立体分段的支撑物进行支撑;
[0065] 由于每个轮组总成中的主轴3-6与第二车体3-1(即轴承套筒3-5)之间都设置有碟形弹簧3-8,这种设计能够保证在运动过程中,即便路面不平整,所有轮组总成中的车轮3-13都能够与地面接触,从而防止因路面不平导致车轮3-13悬空的问题,并且轮轴3-12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调心轴承3-14转动支撑在主轴3-6的底端,这种结构可以保证车轮3-13与轮轴3-12在局部地面处的平行一致,让车轮3-13的轮面部分与地面可以充分接触,不会因偏斜而发生一轮受力另一轮不受力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车轮对于地面的轮压;
[0066] 车轮3-13的转动依靠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直接驱动,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通过螺栓连接在减速机板3-22上,并且在二者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 3-10,同时调节板3-10与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之间、调节板3-10与减速机板3-22之间的螺栓上均设置有橡胶软垫3-11,这种结构可以让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与第二车体3-1(减速机板3-22直接固定在第二车体3-1上)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位移(通过橡胶软垫3-11的变形来实现),从而保证涡轮减速机液压马达3-9的输出轴与轮轴3-12之间的同轴度
[0067] 需要在载重的情况下转向时,第二车体3-1上的车体顶升油缸3-3工作,将第二车体3-1顶起(所有轮组总成中的车轮3-13都与地面脱离接触),然后在转向系统的作用下控制所有的轮组总成转向,转向后让第二车体3-1重新回落到地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于所运载的立体分段的横向移动(或与行进方向呈一定角度的运动);当轮组总成悬空时,由于主轴3-6的顶端通过锁紧螺母3-18、上挡圈3-16、下挡圈3-17等机构连接在轴承套筒3-5上,因此轮组总成并不会从第二车体3-1上的脱落;
[0068] 转向机构工作时,转向缸3-19伸出,带动长连杆3-20动作,长连杆3-20同时带动与其相连的所有短连杆3-21做摆动,进而让每一个轮组总成中的主轴3-6都同时转动,最终实现车轮3-13的转向。
[0069] 其中抬梁运输车阵列以及抬梁运输车2的工作过程如下:
[0070] 将多台本种抬梁运输车2呈阵列式的分布在地面上,同一行上的抬梁运输车2共同支撑一根抬梁,当船舶立体分段在无轨运输车阵列的作用下运动到所有抬梁的上方时,抬梁运输车2将抬梁顶升,利用抬梁对船舶立体分段进行支撑(必要时在船舶立体分段的下方放置楔木),
[0071] 在没有载荷的情况下,在弹簧2-13的作用下,第一车体2-1的底部悬空,并不会与地面接触;而当立体分段放置在抬梁运输车所组成的阵列上方时,在抬梁的作用下,每一台运输车都会承受一部分立体分段的重量,在此作用下,弹簧2-13被压缩,所有的第一车体2-1下降并直至与地面接触,此时立体分段的重量直接由所有抬梁运输车的第一车体2-1共同承担;
[0072] 然后同时启动所有的顶升油缸2-2,让所有的抬梁共同带动船舶立体分段在纵向上运动,调整船舶立体分段与抬梁的水平高度,当抬梁的水平高度与翻转平台1的水平高度平齐时,所有抬梁运输车中的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会通过传动链带动多个驱动链轮2-7同时转动,最终通过第二滚轮2-4驱动抬梁以及其上的船舶立体分段水平运动,直至船舶立体分段运动到翻转平台上,抬梁的前端运动到翻转平台1上之后,翻转平台1上的举升驱动机构1-28会让抬梁继续运动,直至抬梁以及船舶立体分段全部运动到翻转平台1上。
[0073] 其中翻转平台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0074] 船舶立体分段运动到位后,利用多个夹具机构将其固定在平台体1-1上;
[0075] 当船舶立体分段需要固定的位置为立面时,直接在合适位置处的固定筋板1-4上的某个定位销孔1-11中穿入定位销1-29,并利用锁紧螺母将其固定,此时定位销1-29的外壁抵在立体分段的立面上(如图5所示);如果没有合适位置的定位销孔1-11,则可以在定位销1-29与立体分段之间塞入垫板(如图6所示);
[0076] 当立体分段需要固定的位置为水平的板状时,在水平板状部分1-48的上方设置压板1-30,并在压板1-30的下方塞入与板状部分1-48等厚度的垫板1-31,然后利用定位销1-29让压板1-30压紧板状部分1-48(如图7所示);
[0077] 当立体分段需要固定的位置为竖直的板状时,利用定位销1-29将异型拉板1-32固定在合适位置的固定筋板1-4下方,让异型拉板1-32上的两个拉压板1-33从相邻固定筋板1-4之间的间隙1-10或其他的定位销孔1-11中穿出,并分别位于竖直板状部分1-49的两侧,然后利用顶紧螺栓1-34将竖直板状部分1-49固定(如图8所示);
[0078] 当立体分段需要固定的位置为具有一定高度的部分时,将移动座1-35放置在固定筋板1-4上方,并利用其上设置的多个第三滚轮1-36推动其运动至立体分段附近,将摆动压板1-39的一端连接在合适位置的连接孔1-37中,摆动压板1-39的另一端则压在立体分段的顶端,然后利用连接筋1-40和调节紧固器1-41拉拽摆动压板1-39的中部,通过摆动压板1-39将立体分段压在本平台上,设置在立柱顶端的摄像头1-38则能够让操作人员在不需要攀登到立体分段顶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观察到摆动压板1-39的工作状态(如图9所示);
[0079] 当立体分段为整体形状较为规整的立方体形状时,直接利用多根钢索1-43将其固定在翻转平台上,通过钢索1-43两端的调节紧固器1-41来调节固定的力量(如图10所示);
[0080] 当立体分段为整体形状较为规整的立方体形状、且该立方体较高且开设有窗口时(如船舱分段),利用多根下连接钢索1-44共同连接钢梁1-50,然后在钢梁1-50上在设置多根上连接钢索1-45,利用这种分段式的钢索结构来实现此类立体分段在翻转平台上的固定(如图11所示);
[0081] 需要让立体分段进行翻转时,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横梁1-22沿着导柱1-24的轴向运动,让平台体1-1带动立体分段运动至高处,然后翻转电机带动翻转蜗杆1-27动作,通过齿轮传动副1-25将扭矩传递给转轴1-21,转轴1-21便会带动平台体1-1做180°的翻转动作。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微信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