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多段式斜轧穿孔扩径顶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缝 钢 管穿孔机顶头,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时斜轧穿孔采用的多段式穿孔扩径顶头。解决了已有无缝钢管穿孔机采用的顶头无法进行厚壁管穿孔大扩径的 缺陷 。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段式斜轧穿孔扩径顶头,顶头包括穿孔锥和碾轧锥,其特征是,顶头由穿孔锥、过渡锥、扩径辗轧锥和均壁辗轧锥四段构成,辗轧锥由扩径辗轧锥和均壁辗轧锥两部分构成。其中顶头的扩径辗轧锥与穿孔辊的出口锥之间在空间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穿孔辊出口锥 角 度在2.5°~4.75°时,β范围为:5.5°~12.5°),顶头的均壁辗轧锥与穿孔辊的出口锥之间在空间上等间隙(当穿孔辊出口锥角度在2.5°~4.75°时,γ范围为:3°~6°)。主要用于厚壁无缝钢管穿孔生产。,下面是一种多段式斜轧穿孔扩径顶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无缝钢管穿孔机采用的顶头,如图2所示, 其主要由圆弧段穿孔锥1与直线段辗轧锥2两段构成,圆弧段穿孔锥的主要作用 为在实心的管坯上进行穿孔并实现大的减壁,直线段辗轧锥的主要作用为进行小 量的减壁并对穿孔锥形成的较大壁厚偏差进行均整。上述已有的顶头形状,在斜 轧穿孔机进行薄壁管大扩径生产时,能生产出符合外径要求的毛管,但在进行厚 壁管大扩径生产时,由于毛管壁厚增加导致穿孔扩径能力的降低,要实现20%左 右的扩径率有一定难度且易造成穿孔机电流负荷较高,影响穿孔的正常进行,若 进一步增大顶头辗轧锥角虽可实现20%左右的扩径率,但将引起较深的毛管内螺 道,从而导致毛管壁厚质量的恶化。故已有的顶头形状在进行厚壁管穿孔大扩径 生产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在扩径率达20%左右 的斜轧穿孔厚壁管大扩径稳定生产要求,即获得大的稳定的穿孔毛管外径,而穿 孔机的电流负荷也控制在穿孔设备允许的范围以内。提供一种斜轧时采用的多段 式穿孔扩径顶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顶头形状主要由穿孔锥、过渡 锥、扩径辗轧锥和均壁辗轧锥四段构成。其特征在于辗轧锥由扩径辗轧锥和均壁 辗轧锥两部分构成,其中顶头的扩径辗轧锥与穿孔辊的出口锥之间在空间上呈逐 渐减小的趋势(当穿孔辊出口锥角度在2.5°~4.75°时,β范围为:5.5°~ 12.5°),顶头的均壁辗轧锥与穿孔辊的出口锥之间在空间上等间隙(当穿孔辊 出口锥角度在2.5°~4.75°时,γ范围为:3°~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进行扩径率20%左右的厚壁管斜轧穿孔大扩径 生产时,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优点:本发明顶头的扩径辗轧锥与穿孔辊的出口锥 之间在空间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使毛管在辗轧的过程中壁厚逐渐减小,外径逐 渐增大,达到大扩径的毛管外径要求,而顶头的均壁辗轧锥与穿孔辊的出口锥之 间在空间上等间隙,能较好的起到均壁效果。故采用本顶头即可实现大的扩径量, 又能较好的保证壁厚的均匀性。同时,通过调节本发明顶头的过渡锥长度和角度 使穿孔锥半径不再受辗轧锥角度和穿孔锥长度等的影响,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 当的穿孔锥半径来满足穿孔生产对穿孔电流负荷的要求,穿孔锥半径一般控制在 160~650mm的范围内,穿孔锥半径R可由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顶头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孔锥,2-碾轧锥,3-过渡锥,4-扩径碾轧锥,5-均壁碾轧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采用Φ178mm的管坯穿孔扩径生产出规格为Φ212mm× 24mm的穿孔毛管,顶头形状主要由穿孔锥1、过渡锥3、扩径辗轧锥4和均壁辗 轧锥5四段构成。当穿孔辊出口锥角度在3°时,α为3.5°,β为8.2°,γ 为3.8°,穿孔扩径率达19.10%,且穿孔电流与正常轧制相当。因此,通过本 发明可实现采用小管坯生产大口径厚壁穿孔毛管的目的。预计本发明可在国内外 采用斜轧方式生产无缝钢管的相关企业中进行推广。
实施例2:采用Φ178mm的管坯穿孔扩径生产出规格为Φ212mm×24mm的穿孔 毛管,当穿孔辊出口锥角度在4.3°时,α为4.5°,β为10.2°,γ为5.0°, 穿孔扩径率达19.35%,且穿孔电流与正常轧制相当。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