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杂项车辆类型 / 汽车 / 顶杂物盒总成及汽车

顶杂物盒总成及汽车

阅读:639发布:2021-04-13

专利汇可以提供顶杂物盒总成及汽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顶杂物盒总成,包括顶杂物盒和 车身 安装 支架 ,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包括侧方支架和前方支架(21),所述顶杂物盒包括本体(11),所述顶杂物盒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11)上的弹性卡接部(12),所述侧方支架上具有卡接槽,所述弹性卡接部(12)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槽的边缘处。本发明提供的顶杂物盒总成通过弹性卡接部实现顶杂物盒的预装,继而减少需要 支撑 顶杂物盒的操作工的数量,同时简化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因此,该顶杂物盒总成能够降低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同时缓解人 力 资源的浪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汽车 。,下面是顶杂物盒总成及汽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顶杂物盒总成,包括顶杂物盒和车身安装支架,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包括侧方支架和前方支架(21),所述顶杂物盒包括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杂物盒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11)上的弹性卡接部(12),所述侧方支架上具有卡接槽,所述弹性卡接部(12)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槽的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杂物盒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11)上的支架卡接部(13),所述支架卡接部(13)包括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所述第一夹持条(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条(132)的一端相固定,两者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持条(131)与所述第二夹持条(132)之间形成支架夹持腔,两者的内壁均能够与所述前方支架(21)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所述卡接槽上与所述弹性卡接部(12)相作用的边缘位于远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包括第一平面段,所述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包括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能够与支架的相对两外表面分别相贴合,所述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形成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的扩口方向为所述前方支架(21)所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相连的第一斜面段,所述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平面段相连的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一斜面段与所述第二斜面段形成所述扩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卡接部(13)至少为两个,各所述支架卡接部(13)沿着顶杂物盒与支架的配合位置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部(12)上具有卡接面和导向斜面,所述卡接面与所述导向斜面相连,所述卡接面能够与所述卡接槽的边缘相挡接,所述导向斜面自远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自由端的一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部(12)至少为两个,所述侧方支架包括左侧支架(22)和右侧支架(23),各所述弹性卡接部(12)分别分布于所述顶杂物盒上与所述左侧支架(22)和所述右侧支架(23)相作用的位置处。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

说明书全文

顶杂物盒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杂物盒总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顶杂物盒是汽车上的附件之一,其用于安装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放置在车内的杂物。随着汽车结构的不断升级,顶杂物盒的安装结构也成为了设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部分。
[0003] 顶杂物盒一般通过车身安装支架安装于车身钣金上,而顶杂物盒则通过螺钉与车身安装支架固定。由于顶杂物盒与车身安装支架之间的螺钉数量较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一部分操作工支撑顶杂物盒,另一部分操作工拧紧螺钉。显然,此种结构导致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比较繁杂,操作工的数量较多,致使顶杂物盒的装配成本较高,且人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杂物盒总成,以降低顶杂物盒的装配成本,并缓解人力资源的浪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顶杂物盒总成,包括顶杂物盒和车身安装支架,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包括侧方支架和前方支架,所述顶杂物盒包括本体,所述顶杂物盒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弹性卡接部,所述侧方支架上具有卡接槽,所述弹性卡接部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槽的边缘处。
[0007]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总成中,所述顶杂物盒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支架卡接部,所述支架卡接部包括第一夹持条和第二夹持条,所述第一夹持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条的一端相固定,两者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持条与所述第二夹持条之间形成支架夹持腔,两者的内壁均能够与所述前方支架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所述卡接槽上与所述弹性卡接部相作用的边缘位于远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
[0008]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总成中,所述第一夹持条的内壁包括第一平面段,所述第二夹持条的内壁包括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能够与支架的相对两外表面分别相贴合,所述第一夹持条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夹持条的内壁形成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的扩口方向为所述前方支架所在一侧。
[0009]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总成中,所述第一夹持条的内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相连的第一斜面段,所述第二夹持条的内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平面段相连的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一斜面段与所述第二斜面段形成所述扩口结构。
[0010]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总成中,所述支架卡接部至少为两个,各所述支架卡接部沿着顶杂物盒与支架的配合位置间隔设置。
[0011]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总成中,所述弹性卡接部上具有卡接面和导向斜面,所述卡接面与所述导向斜面相连,所述卡接面能够与所述卡接槽的边缘相挡接,所述导向斜面自远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自由端的一侧倾斜。
[0012]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总成中,所述弹性卡接部至少为两个,所述侧方支架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各所述弹性卡接部分别分布于所述顶杂物盒上与所述左侧支架和所述右侧支架相作用的位置处。
[0013]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总成。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顶杂物盒总成包括顶杂物盒和车身安装支架,顶杂物盒包括本体和弹性卡接部,车身安装支架包括侧方支架和前方支架,安装顶杂物盒时,首先将顶杂物盒上的弹性卡接部与侧方支架相配合,使得顶杂物盒与侧方支架预装,然后再拧紧螺钉。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顶杂物盒总成通过弹性卡接部实现顶杂物盒的预装,继而减少需要支撑顶杂物盒的操作工的数量,同时简化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因此,该顶杂物盒总成能够降低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同时缓解人力资源的浪费。
[0015] 由于上述顶杂物盒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顶杂物盒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杂物盒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杂物盒总成的局部放大结构;
[001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11-本体、12-弹性卡接部、13-支架卡接部、131-第一夹持条、132-第二夹持条、21-前方支架、22-左侧支架、23-右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3]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顶杂物盒总成,其包括顶杂物盒和车身安装支架,该顶杂物盒包括本体11和弹性卡接部12,车身安装支架包括侧方支架和前方支架21,该前方支架21位于驾驶室的前侧,而侧方支架则包括左侧支架22和右侧支架23,该左侧支架22和右侧支架23对应驾驶室的左侧和右侧。本体11与弹性卡接部12相固定,弹性卡接部12受到作用力后会产生形变,从而提供卡接力。侧方支架上具有卡接槽,弹性卡接部12能够卡接于卡接槽的边缘处。
[0024] 具体地,上述弹性卡接部12可仅设置为一个,该弹性卡接部12能够与左侧支架22或右侧支架23上的卡接槽相卡接。而顶杂物盒与前方支架21之间的固定则可采用螺纹固件
[0025] 安装顶杂物盒时,首先将顶杂物盒上的弹性卡接部12与侧方支架相配合,使得顶杂物盒与侧方支架预装,然后再拧紧螺钉。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杂物盒总成通过弹性卡接部12实现顶杂物盒的预装,继而减少需要支撑顶杂物盒的操作工的数量,同时简化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因此,该顶杂物盒总成能够降低顶杂物盒的装配操作,同时缓解人力资源的浪费。
[0026] 如图3所示,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顶杂物盒还包括与本体11相固定的支架卡接部13,该支架卡接部13可以与本体11一体成型。支架卡接部13包括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第一夹持条13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条132的一端相固定,两者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且第一夹持条131与第二夹持条132之间形成支架夹持腔,两者的内壁均能够与支架的外表面相贴合,且卡接槽上与弹性卡接部12相作用的边缘位于远离前述自由端的一侧。
[0027] 上述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均可为平面结构,两者形成的支架夹持腔的尺寸刚好与前方支架21上插入该支架夹持腔内的部分的厚度相等,使得前方支架21插入该支架夹持腔内后,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向前方支架21施加夹持力。安装顶杂物盒时,首先驱动顶杂物盒,使得支架卡接部13逐渐靠近前方支架21,此时弹性卡接部12将逐渐靠近卡接槽;继续移动顶杂物盒,直至前方支架21与支架卡接部13、弹性卡接部12与卡接槽均相作用。在顶杂物盒上设置支架卡接部13后,即可减少固定前方支架21与顶杂物盒时所需螺钉的数量,继而降低顶杂物盒的安装成本。
[0028] 另外,还可在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的连接位置处预留安全空隙,该安全空隙为弹性卡接部12与卡接槽相配合后,前方支架21与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的连接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为3.5mm。当设置安全空隙后,车辆行驶时前方支架21不容易与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相碰撞,继而保护支架夹持部13的结构。
[0029] 具体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包括第一平面段,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包括第二平面段,该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能够与前方支架21的相对两外表面分别相贴合,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和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形成扩口结构,该扩口结构的扩口方向为前方支架21所在一侧。扩口结构的扩口端可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当操作人员需要将前方支架21插入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之间时,上述扩口结构可提供一定的导向,使得前方支架21与顶杂物盒的配合更容易实现。具体地,可在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或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上设置斜面,以形成前述扩口结构。
[0030]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还包括与第一平面段相连的第一斜面段,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还包括与第二平面段相连的第二斜面段,该第一斜面段与第二斜面段形成前述扩口结构。此结构在第一夹持条131的内壁和第二夹持条132的内壁上均设置斜面,使得扩口结构的扩口程度更大,整个活动空间覆盖的范围更广,继而更容易将前方支架21插入第一夹持条131和第二夹持条132之间。第一斜面段和第二斜面段可采用弧面,使得导向效果更加显著。
[0031] 前述的支架卡接部13可设置为一个,为了满足安装强度的要求,支架卡接部13的尺寸会相对偏大。为了适当降低顶杂物盒的整体尺寸,同时满足顶杂物盒的装配要求,可将支架卡接部1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各支架卡接部13沿着顶杂物盒与前方支架21的配合位置间隔设置。此时,跨距相对较大的各支架卡接部13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卡接力,同时支架卡接部13的整体尺寸有所降低。
[0032] 为了便于弹性卡接部12与侧方支架之间的配合,弹性卡接部12上设置卡接面和导向斜面,该卡接面与导向斜面相连,且卡接面能够与卡接槽的边缘相挡接,导向斜面自远离第一夹持条131的自由端的一侧向靠近该自由端的一侧倾斜。安装顶杂物盒时,导向斜面首先与侧方支架上的卡接槽相配合,随着作用力的进一步增加,导向斜面与卡接槽相对滑动,直至卡接面与卡接槽相配合为止。
[0033] 为了提高顶杂物盒的装配精度,弹性卡接部12至少为两个,各弹性卡接部12分别分布于顶杂物盒上与左侧支架22和右侧支架23相作用的位置处。此种结构下,左侧支架22和右侧支架23均能够与弹性卡接部12相卡接,使得顶杂物盒的预装效果更好,操作工的数量更少,继而强化前述有益效果。
[0034] 基于前述结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顶杂物盒总成。由于上述顶杂物盒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顶杂物盒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35]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动汽车 2020-05-13 376
汽车纵梁 2020-05-13 621
汽车脚垫 2020-05-13 612
汽车车头及汽车 2020-05-12 803
新型汽车 2020-05-13 225
电动汽车 2020-05-13 138
汽车 2020-05-11 673
汽车 2020-05-11 729
汽车踏板及汽车 2020-05-11 897
汽车座椅及汽车 2020-05-13 70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