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处理 / 污水处理 / 净化 / 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

阅读:979发布:2023-03-21

专利汇可以提供空气净化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空气 净化 装置,包括主气流组件和旁气流组件,主气流组件开设第一入 风 口和第一出风口,旁气流组件开设 负压 空间和第二出风口,或者旁气流组件和主气流组件共同形成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气流由主气流组件的第一出风口排出时,旁气流组件的第二出风口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负压空间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外部的气体经过 过滤器 ,并由第二出风口排出。利用文丘里效应带动气体流动可以降低空气净化装置能耗。使用多个风阻不同的过滤器时,可以相应的设置多个旁气流组件,避免了为配合风阻较大的过滤器,向所有过滤器施加过大的风压,从而避免了 能源 浪费。同时,所有进入旁气流组件的气体都会通过过滤器,提高了净化效率低。,下面是空气净化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流组件和旁气流组件;
所述主气流组件开设第一入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主气流组件还包括具有气流通道的主气流集中器;所述气流通道一端的开口为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口的面积;
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旁气流组件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输出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负压空间,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
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包括由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及由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
其中,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主气流集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主气流集中器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外壁套设在所述内壁外,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具有所述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第一入风口,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旁气流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进风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为中空的环状,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内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出风口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进风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和所述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空位置,所述第一壳体为中空的环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侧壁为重合一体的结构;
所述第一出风口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中空位置的开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主气流集中器出气口形成总出风口;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所述围壁是一道包围所述总出风口的围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高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横截面积渐渐扩大,使所述总出风口也呈渐渐扩大状,所述围壁的最窄处位于所述围壁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围壁的最宽处位于所述围壁靠近通往外部空间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为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伸延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进风结构和风机,所述第一壳体为中空的环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进风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和所述风机;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气流组件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一侧壁与相邻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二侧壁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二侧壁与相邻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一侧壁重合。

说明书全文

空气净化装置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2014年04月14日、申请号2014101494206、发明创造名称空气净化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的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微粒状污染物,如灰尘、细菌、霉菌等形状较大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复杂,由多种不同的物质或成份结合而成,大约百分之一微米至数百微米大小。另一种是气体状污染物,如具有臭味、挥发性的有机化学物等化学份子,其化学结构相对简单,由数种化学元素组成,且十分细小,只有埃米至纳米的大小。
[0004] 处理空气中的这两类型的污染物,一般使用不同的过滤方法,传统的方式是利用过滤纸,甚至是高效能过滤纸(HEPA Filter)过滤带污染物的空气,或者利用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或放出负离子使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微粒得以带负电荷,再使其向较中性或正电荷的地方结集的方法。还有使用活性、分子筛、沸石作过滤材料,或再使用臭氧化剂、紫外光灯,配合光触媒或不同的催化触媒等材料进行氧化催化分解污染物。这些净化技术各有特性和效能,针对不同的污染物,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往往使用多种空气净化技术。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针对不同污染物使用多个滤芯(或过滤器),多个滤芯(或过滤器)一般是一层一层并联排列,并只设有一个抽气扇或吹机,带动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
[0005] 不同过滤器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有的利用滤隔的方式,有的利用吸附的方式,有的利用电离的方式。其中,有些过滤器风阻较大,风阻较大的过滤器一般密度较高,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对污染物也有较大的容纳。为配合使用风阻较大的过滤器,需要使用具有较高力矩的达作风机,或甚至利用可以克服带有较高风阻的后向曲叶式风机,使空气得以流经过滤器并被净化。但是,具有较高力矩的马达往往耗电较多,后向曲叶式风机会造成难以消灭的噪音。
[0006] 另外,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运作时,并不是所有进入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都会被过滤净化。一般为使空气净化装置适合定期更换过滤器,会留有虚位。而且,由于更换滤芯时需要取出旧的过滤器及替换新的过滤器,过滤器和空气净化装置壳体的尺寸必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误差,这些误差会造成空气净化装置内部的空隙。这些虚位或空隙,带来了“漏风”的问题。就是说,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壳体与过滤器之间的空隙,并被排出。由于这些虚位或空隙相对于过滤器,风阻非常低,因此,即使是非常细少、不显眼的空隙,也可严重地导致大部份的空气越过高风阻的过滤器,从没有风阻的空隙跑出。因此会导致空气净化装置净化空气的效率低或失去净化空气的作用,浪费了风机所耗的电能

发明内容

[0007]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空气净化装置耗能大、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0008]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气流组件和旁气流组件;
[0009] 所述主气流组件开设第一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0010] 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或者所述旁气流组件和所述主气流组件共同形成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
[0011] 所述旁气流组件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输出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负压空间,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
[0012] 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包括由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及由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及由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二者处于共同的外部环境。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及由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二者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在应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时,在外部环境设围墙使二者分隔并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或利用主气流组件和旁气流组件的外型或壳体部份,使二者分隔并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
[0015] 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通往一个共同的外部空间,所述外部空间是一个处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外部的空间。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形成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总出风口。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所述围壁是一道包围所述总出风口的围墙。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高于第二出风。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高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使所述总出风口呈渐渐扩大状,所述围壁的最窄处位于所述围壁靠近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围壁的最宽处位于所述围壁靠近通往外部空间的一端。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为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为所述主气流组件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
[00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入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
[0024] 所述旁气流组件位于所述主气流组件的外部,所述旁气流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过滤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负压空间由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过滤器形成;或者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和所述主气流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过滤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负压空间由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过滤器形成。
[0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入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
[0026] 所述旁气流组件位于所述主气流组件的外部,所述过滤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负压空间由所述过滤器形成;或者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和所述主气流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负压空间由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第一壳体形成。
[002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气流组件环绕在所述主气流组件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出风口环绕所述第一出风口。
[002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带动气流由所述第一入风口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
[0029] 或者所述第一入风口用于连接外部的空气动力装置,所述空气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气流由所述第一入风口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
[0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旁气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旁气流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
[0031] 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壳体开设第二入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0032] 或者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和所述主气流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共同形成第二入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0033] 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入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或者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入风口处;所述过滤器的输出气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过滤器的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或外部,或者其中一部分所述过滤器的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另一部分所述过滤器的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
[003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呈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渐渐收紧状;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渐渐收紧处。
[00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时;
[0036]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呈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渐渐收紧状。
[00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气流组件还包括调节机关,所述调节机关可调节地全部或部份遮盖所述第二入风口。
[00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还包括前置净化器,所述前置净化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入风口处。
[003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旁气流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进风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为中空的环状,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内腔;
[0040]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出风口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进风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和所述过滤器。
[00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空位置,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中空的环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侧壁为重合一体的结构;
[0042] 所述第一出风口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中空位置的开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004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空位置,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中空的环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侧壁为重合一体的结构;
[0044] 所述第一出风口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中空位置的开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00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还包括主气流集中器,所述主气流集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0046] 所述主气流集中器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外壁套设在所述内壁外,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具有气流通道;
[0047] 所述气流通道一端的开口为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第一入风口,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进气口的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口的面积。
[004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主气流集中器出气口形成总出风口;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所述围壁是一道包围所述总出风口的围墙。
[004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高于第二出风。
[00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高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
[00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横截面积渐渐扩大,使所述总出风口也呈渐渐扩大状,所述围壁的最窄处位于所述围壁靠近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围壁的最宽处位于所述围壁靠近通往外部空间的一端;
[005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的横截面积恒定不变。
[005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壁为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伸延部份。
[005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进风结构和风机,所述第一壳体为中空的环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进风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和所述风机;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
[00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气流组件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一侧壁与相邻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二侧壁重合,和/或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二侧壁与相邻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第一侧壁重合。
[0056] 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旁气流组件;
[0057] 所述旁气流组件开设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负压空间和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
[0058] 所述旁气流组件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输出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负压空间,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
[0059] 所述负压空间的外部,包括由所述过滤器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及由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所述旁气流组件的外部空间。
[0060] 上述空气净化装置,气流由主气流组件的第一出风口排出时,旁气流组件的第二出风口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负压空间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外部的气体经过过滤器,并由第二出风口排出。利用文丘里效应带动气体流动可以降低空气净化装置能耗。使用多个风阻不同的过滤器时,可以相应的设置多个旁气流组件,避免了为配合风阻较大的过滤器,向所有过滤器施加过大的风压,从而避免了能源浪费。同时,所有进入旁气流组件的气体都会通过过滤器,提高了净化效率低。
[0061] 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主气流组件可以被外部的空气动力装置替代。附图说明
[0062] 图1为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63] 图2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64] 图3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65] 图4为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0066] 图5为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器示意图;
[0067] 图6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68] 图7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69] 图8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70] 图9为图8所示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0071] 图10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72] 图11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73] 图12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74] 图13为图12所示空气净化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0075] 图14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76] 图15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0077] 图16为图15所示空气净化装置的旁气流组件的侧视图;
[0078] 图17为又一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9]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空气净化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空气净化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空气净化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8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空气净化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81]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过滤器,不同种类的过滤器用于净化或过滤空气中的不同污染物,包括微粒状污染物和/或气体状污染物。含污染物的空气、不含污染物的空气、未被过滤器净化的空气和已被过滤器净化的空气,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均称为气体。
[0082]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主气流组件110和旁气流组件120。主气流组件110开设第一入风口1122和第一出风口1124。旁气流组件120开设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1244,或者旁气流组件120和主气流组件110共同形成负压空间和/或第二出风口1244。第二出风口1244连通负压空间和负压空间的外部,且第二出风口1244靠近第一出风口1124。旁气流组件120包括过滤器122,过滤器122输出气体的一侧连通负压空间,过滤器122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负压空间的外部。主气流组件110和旁气流组件120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主气流组件110开设的第一入风口1122和第一出风口1124,以及旁气流组件
120开设的负压空间和第二出风口1244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出风口1124及第二出风口1244形成空气净化装置100的总出风口。
[008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围壁1241,围壁1241是一道包围总出风口的围墙。围壁1241高于第一出风口1124及第二出风口1244,围壁1241呈渐渐扩大状,使总出风口也呈渐渐扩大状,围壁1241的最窄处靠近第一出风口1124及第二出风口1244的一端,围壁1241最阔处靠近通往外部空间的一端。
[008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1241为旁气流组件120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
[00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压空间的外部,包括由过滤器122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旁气流组件120的外部空间,及由第二出风口1244连通的旁气流组件120的外部空间。由过滤器122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的旁气流组件120的外部空间,及由第二出风口1244连通的旁气流组件120的外部空间,二者可以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在应用空气净化装置100时,在外部环境设围墙使二者分隔并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或利用主气流组件110和旁气流组件120的外型或壳体部份,使二者分隔并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第一出风口1124和第二出风口1244通往一个共同的外部空间,外部空间是一个处于空气净化装置外部的空间。
[0086] 气流由主气流组件110的第一出风口1124排出时,旁气流组件120的第二出风口1244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负压空间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120外部的气体经过过滤器122,并由第二出风口1244排出。利用文丘里效应带动气体流动可以降低空气净化装置100能耗。使用多个风阻不同的过滤器122时,可以相应的设置多个旁气流组件
120,避免了为配合风阻较大的过滤器122,向所有过滤器122施加过大的风压,从而避免了能源浪费。同时,所有进入旁气流组件120的气体都会通过过滤器122,提高了净化效率低。
[0087]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主气流组件110和旁气流组件120。主气流组件110包括第一壳体112和风机114,第一入风口1122设置在第一壳体112的一端,第一出风口1124设置在第一壳体112的另一端。第一壳体112靠近第一出风口1124处呈渐渐收紧状,有利于提高第一出风口1124处气体的流动速度,进而产生更大的压力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2的内部形成第一室1123,第一室1123位于第一入风口1122和第一出风口1124之间,风机114带动气流进入第一入风口1122,穿过第一室1123,由第一出风口1124排出。
[0088] 旁气流组件120位于主气流组件110的外部,旁气流组件120包括过滤器122和第二壳体124。过滤器122可以固定在第二壳体124上,第二壳体124和过滤器122形成第二室1243,第二室1243即为负压空间。或者如图1所示,过滤器122固定在第二壳体124和第一壳体112之间,第二室1243由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24和过滤器122形成。由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24和过滤器122共同形成第二室1243可以节约第二壳体124的材料,同时形成空间足够大的第二室1243。
[0089] 第二壳体124上开设第二入风口1242和第二出风口1244,第二出风口1244靠近第一出风口1124,第二出风口1244可以与第一出风口1124邻接,第二出风口1244也可以位于第一出风口1124稍上游的邻接位置。第一出风口1124排出气流时,第二出风口1244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第二室1243产生负压,过滤器122的输出气体的一侧朝向第二出风口1244,连通第二室1243,过滤器1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朝向第二入风口1242,连通旁气流组件120的外部。第二室1243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120外部的气体由第二入风口1242进入过滤器122,并由第二出风口1244排出,过滤器122净化所有进入旁气流系统的气体。
[0090] 第二室1243需要形成足够大的负压,才可以使气体穿过过滤器122,从而达至净化空气的目的,因此,过滤器122的位置可以尽量靠近第二入风口1242,尽量加大第二室1243的空间形成足够大的负压。由于第一壳体112靠近第一出风口1124处呈渐渐收紧状,提了高第一出风口1124处气体的流动速度,进而产生更大的压力差,该压力差给第二出风口1244处的其他提供更大的吸力,进而使第二室1243需要形成更大的负压。
[0091] 过滤器122可以是不同原理、不同型号、不同风阻的过滤器122,如果过滤器122的风阻较大,过滤器122可以是曲面的,或过滤器122斜置,以增大过滤器122的面积,从而降低过滤器122的风阻。如果过滤器122的风阻较小,过滤器122的面积可以相应缩小,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压强。使用多个风阻不同的过滤器122时,可以相应的设置多个旁气流组件120,各个旁气流组件120的过滤器122可以并列设置,避免了为配合风阻较大的过滤器122,向所有过滤器122施加过大的风压,从而避免了能源浪费。
[0092]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过滤器122固定在第一壳体112上。旁气流组件120无需第二壳体124,由过滤器122围成第二室1243即负压空间,过滤器122上设置连通第二室1243和旁气流组件120外部的第二出风口124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过滤器122和第一壳体112共同围成第二室1243,过滤器122上设置连通第二室1243和旁气流组件120外部的第二出风口1244,或过滤器122和第一壳体112共同形成第二出风口1244。
[0093] 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200包括主气流组件210和旁气流组件220。主气流组件210包括第一壳体212和主气流集中器213,主气流集中器213的出气口2132即为主气流组件210的第一出风口。主气流集中器213设置在第一壳体212内,主气流集中器
213靠近第二出风口2244处呈渐渐收紧状,第一出风口处的气流被主气流集中器213整顿转化为高速流动的气流,提高了第一出风口处产生的负压。第一壳体212的内部形成第一室
2123,第一室2123位于第一入风口2122和第一出风口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主气流集中器213,将第一壳体212靠近第一出风口处设计为渐渐收紧状,也可以达到将第一出风口处的气流整顿转化为高速流动的气流的目的。
[0094] 第一入风口2122处连接外部的空气动力装置,空气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气流由第一入风口2122向第一出风口流动。如果第一入风口2122处连接外部的空气动力装置,图3中所示的主气流组件210的风机可以省略。空气动力装置可以是具有风机的电器装置,如电风扇、除湿机、放湿机、凉风机、空调机、暖风机等。空气动力装置也可以是一个空气净化器,加装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200后,优化了原来的空气净化器,进一步加强空气净化效果。
[0095]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2244及主气流集中器的出气口2132形成总出风口。空气净化装置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2241包围总出风口,围壁2241高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2244,围壁2241的横截面积恒定不变。
[0096] 同时参见图4,旁气流组件220环绕在主气流组件210的外部,旁气流组件220包括过滤器222和第二壳体2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2241为第二壳体224的伸延部份。过滤器222固定在第二壳体224和第一壳体212之间,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24和过滤器222形成第二室2243。同时参见图5,过滤器222为环状,且过滤器222是与第二壳体224、第一壳体212相配合的方形。第二壳体224上开设第二入风口2242和第二出风口2244,第二出风口2244靠近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2244可以与第一出风口邻接,第二出风口2244也可以位于第一出风口稍上游的邻接位置,且第二出风口2244环绕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排出气流时,第二出风口2244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第二室2243产生负压,过滤器222的输出气体的一侧朝向第二出风口2244,连通第二室2243,过滤器2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朝向第二入风口2242,连通旁气流组件220的外部。第二室2243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220外部的气体由第二入风口2242进入过滤器222,并由第二出风口2244排出,过滤器222净化所有进入旁气流系统的气体。
[0097]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300包括主气流组件310和旁气流组件320。主气流组件310包括第一壳体312,第一入风口3122设置在第一壳体312的一端,第一出风口3124设置在第一壳体312的另一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2的内部形成第一室3123,第一室3123位于第一入风口3122和第一出风口3124之间,气流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穿过第一室3123,由第一出风口3124排出。
[0098] 旁气流组件320设置在第一壳体312的内部。旁气流组件320包括过滤器322和第二壳体324。过滤器322可以固定在第二壳体324上,第二壳体324和过滤器322形成第二室3243,第二室3243即为负压空间。或者如图6所示,过滤器322固定在第二壳体324和第一壳体312之间,第二室3243由第一壳体312、第二壳体324和过滤器322形成。第二壳体324上开设第二入风口3242,或者第二壳体324和第一壳体312共同形成第二入风口3242。第二壳体
324上开设第二出风口3244,或者第二壳体324和第一壳体312共同形成第二出风口3244。第二出风口3244靠近第一出风口3124,第二出风口3244可以与第一出风口3124邻接,第二出风口3244也可以位于第一出风口3124稍上游的邻接位置。过滤器322设置在第二入风口
3242处,过滤器3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第一壳体312的内部,进入旁气流组件320的气体全部来自第一室3123。
[0099] 第一出风口3124排出气流时,第二出风口3244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第二室3243产生负压,过滤器322的输出气体的一侧朝向第二出风口3244,连通第二室3243,过滤器3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朝向第二入风口3242,连通旁气流组件320的外部。第二室3243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320外部的气体由第二入风口3242进入过滤器322,并由第二出风口3244排出,过滤器322净化所有进入旁气流系统的气体。
[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24靠近第一出风口3124处呈向第一出风口3124渐渐收紧状。第二出风口3244设置在第二壳体324向第一出风口3124渐渐收紧处。第二壳体324向第一出风口3124渐渐收紧处的截面积较小,气体的流速较快,能够产生较大的负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24靠近第二出风口3244处,也可以呈向第二出风口3244渐渐收紧状,可以增加负压效果。
[0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322的进风面的方向可以偏离第一室3123内的气体流动方向,第一室3123内的气流避免直接吹向或撞向过滤器322的进风面,避免受到过滤器322的风阻影响,加大了风机的负载。
[010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24形成分流器,分流器设置在第一室3123里,并位于第一入风口3122的下游位置,及第二入风口3242的上游位置,分流器实质地分开第一出风口3124和第二入风口3242。分流器把进入第一室3123的气体分流为至少两个部份,其中至少一个部份的气体,不经过第二入风口3242,并只通往第一出风口3124,这样可以防止气流经过第二入风口3242时,因第二室3243的负压关系而被抽进第二室3243,因而降低了第一出风口3124的气流流量及流速。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流器可以不是第二壳体324的一部分,而是单独设置的结构。
[0103] 在另一实施例中,过滤器3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也可以连通第一壳体312的外部,进入旁气流组件320的气体可以全部来自空气净化装置300的外部。进入主气流组件310和进入旁气流组件320的气体分别源自不同的空气源头,可以明确地限定了经过主过滤器322的空气的范围,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空气净化。
[0104] 一般情况下,如果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的气体和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来自相同或差不多的环境,即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来自外部,两者的气体都是含有相近浓度或成分的污染物,本实施例的净化效果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净化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如果在以下的情况,本实施例的净化效果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净化效果会有明显差异。一种情况是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的气体和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来自不同的环境,比如,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的气体来自较清洁或已净化的气体,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来含有较高浓度污染物的气体,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会明显提高。另一种情况是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和第二入风口3242的气体在地理上有明显的差距或被分隔开的。
[0105] 虽然,当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的气体和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来自相同或差不多的环境,本实施例的净化效果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净化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在主气流组件310的风机位于第一入风口3122和第二入风口3242中间的位置时,或者主气流组件310的风机位于第一入风口3122的上游位置时,能够节约风机马达所耗的能源。节能的原因是第二入风口3242被设置在第一室3123内,可以直接从第一室3123里抽进气体,抽进气体可以辅助风机作业,减轻了风机的马达的负载。相反,风机位于第二入风口
3242和第一出风口3124之间的位置时,或者风机位于第一出风口3124的下游位置时,图6所示的实施例不能节省风机的马达的能耗,还可能增加能耗。至于风机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较佳的,风机位于第一入风口3122和第二入风口3242中间的位置。
[0106] 图7所示的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部分过滤器3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第一壳体312的内部,另一部分过滤器322的输入气体的一侧连通第一壳体312的外部。进入旁气流组件320的气体可以部分来自第一室3123,部分来自空气净化装置300的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旁气流组件320还可以包括调节机关,调节机关可调节地全部或部份遮盖第二入风口3242。因此,可以选择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全部来自内第一室3123,或者全部来自空气净化装置300外部,或者部份来自第一室3123,部份来自空气净化装置300外部。可以根据空气净化装置300的整体结构,以及进入第一入风口3122的气体和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的污染物的浓度,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如果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是全部来自第一室3123,则由来自空气净化装置300外部气体必须被堵截,或外入风口被封闭或遮盖。相反,如果进入第二室3243的气体是全部来自空气净化装置300外部,则由第一室3123进入的气体必须被堵截,或第二入风口3242被封闭或遮盖。
[01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310还可以包括前置净化器,前置净化器设置在第一入风口3122处。图6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前置净化器314。前置净化器314优选低风阻的净化器,如高电压静电除尘过滤装置、初效除尘过滤纸等。前置净化器314的风阻一般需要小于120Pa,较优的,风阻小于40Pa。
[0108] 如图8、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400包括主气流组件410和旁气流组件420。旁气流组件420包括过滤器422、第二壳体424和第二进风结构426。第二壳体424为中空的环状,第二壳体424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环状。第二壳体42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内腔,该内腔可以是圆环状的。第二壳体4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
4244和第二侧壁4246,第一侧壁4244和第二侧壁4246朝环状的同一侧平滑弯曲且渐渐靠近,第二侧壁4246靠近第二壳体424的中空位置。第二出风口4242为第一侧壁4244和第二侧壁4246之间的缝隙,第二出风口4242可以是形状渐渐收窄状的出风口,也可以是喷射型的出风口。
[01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4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4241,围壁4241是一道包围第一出风口4124及第二出风口4242的围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4241为第一侧壁4244的伸延部份。
[0110] 第二壳体424的中空位置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二出风口4242也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二出风口4242围绕第二壳体424的中空位置。第二进风结构426连通第二壳体424的内部和过滤器422。第二进风结构426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第二进风结构426可以由第二壳体424延伸形成,第二壳体424的形状不限制过滤器422的形状。
[0111] 主气流组件410驱动气体通过第二壳体424的中空位置,使第二出风口4242处形成负压,第二壳体424内部的环形内腔和第二进风结构426的内腔形成具有负压的负压空间,负压空间外的气体得以通过过滤器422进入第二进风结构426,在流入第二壳体424,最后从第二出风口4242排出。
[0112] 在本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410包括第一壳体412,第一壳体412设置有第一入风口4122和第一出风口4124,第一壳体412为中空的环状,且第一壳体412和第二侧壁4246为重合一体的结构。第一出风口4124为第一壳体412的中空位置的开口,且第一出风口4124位于第一壳体412靠近第二出风口4242的一侧。
[0113] 第二出风口4242排出的气流,围绕第二壳体424的中空位置排出时,会引起附壁效应,牵引空气净化装置400外,即中空环状的第一壳体412或第二壳体424附近的气体,一并跟随第二出风口4242排出的气流流动,增大了气体的流量,使第二出风口4242排出的气流、第一出风口4124排出的气流,及空气净化装置400外的气体,一并穿过该中空位置。
[0114] 同时参见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410还包括主气流集中器414和风机416,主气流集中器414设置在第一壳体412内,且部分主气流集中器414可能伸出第一壳体412。主气流集中器414包括内壁4142和外壁4144,外壁4144套设在内壁4142外,内壁4142和外壁4144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的开口为进气口4146,气流通道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气口4148。进气口4146朝向第一入风口4122,出气口4148靠近第二出风口4242,进气口4146的面积大于出气口4148的面积。风机416设置在第一入风口4122处,向第一壳体
412内提供气流,气流进入主气流集中器414的进气口4146后被主气流集中器414中被集中,整顿转化为高速流动的气流,由出气口4148排出。主气流集中器414加快了第二出风口4242处气流的流动速度,加大了负压空间的负压,进而使负压空间外的气体得以通过过滤器422进入第二进风结构426,在流入第二壳体424,最后从第二出风口4242排出。
[01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4242及主气流集中器414的出气口4148形成总出风口。空气净化装置4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4241,围壁4241是一道包围总出风口的围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4241高于第二出风口4242处的第二侧壁42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4241高于主气流集中器414的出气口4148及第二出风口42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4241为第一侧壁4244的伸延部份。
[0116]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500包括主气流组件510和旁气流组件520。旁气流组件520包括过滤器522、第二壳体524和第二进风结构526。第二壳体524为中空的环状,第二壳体524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环状。第二壳体52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内腔,该内腔可以是圆环状的。第二壳体5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244和第二侧壁5246,第一侧壁5244和第二侧壁5246朝环状的同一侧平滑弯曲且渐渐靠近,第二侧壁5246靠近第二壳体524的中空位置。
[0117] 第二出风口5242为第一侧壁5244和第二侧壁5246之间的缝隙,第二出风口5242可以是形状渐渐收窄状的出风口,也可以是喷射型的出风口。靠近第二出风口5242处,第二侧壁5246比第一侧壁5244高或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5244靠近主气流组件510,且第一壳体512和第一侧壁5244重合一体的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壁5246比第一侧壁5244长,第二侧壁5246包围第二出风口5242及第一出风口5142。
[0118] 第二壳体524的中空位置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二出风口5242也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二出风口5242围绕第二壳体524的中空位置。第二进风结构526连通第二壳体524的内部和过滤器522。第二进风结构526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第二进风结构526可以由第二壳体524延伸形成,第二壳体524的形状不限制过滤器522的形状。
[0119] 主气流组件510驱动气体通过第二壳体524的中空位置,使第二出风口5242处形成负压,第二壳体524内部的环形内腔和第二进风结构526的内腔形成具有负压的负压空间,负压空间外的气体得以通过过滤器522进入第二进风结构526,在流入第二壳体524,最后从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
[0120] 在本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510包括第一壳体512、第一进风结构514和风机516,第一壳体512为中空的环状,第一壳体512与第二壳体524并列设置,第一进风结构514连通第一壳体512的内部和风机516。第一入风口5122设置在第一进风结构514上,第一出风口5124设置在第一壳体512上,第一壳体512靠近第一出风口5124处呈渐渐收紧状。第一出风口5124包围或环绕了部分或全部第二出风口5242,且第一出风口5124靠近第二出风口5242。
风机516驱动第一壳体512内的气体由第一出风口5124排出,使第二出风口5242的位置的气体被第一出风口5124排出的气流牵引流动,从第二壳体524经过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使负压空间产生负压,需要被净化的气体被吸入过滤器522,被净化后穿过第二进风结构526、第二壳体524后,通过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
[0121] 靠近第二出风口5242处的第一壳体512为平滑的曲面,当气体从第一出风口5124和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时,已排出的气体还会经过该曲面,已排出的气体还会带动空气净化装置500附近的空气一同依附曲面流动。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的气流,围绕第二壳体524的中空位置排出时,会引起附壁效应,牵引空气净化装置500外,即中空环状的第二壳体524附近的气体依附第二侧壁5246及第一壳体512的中空内壁流动,增大了气体的流量,使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的气流、第一出风口5124排出的气流,及空气净化装置500外(中空的环状的第二壳体524附近)的气体,一并穿过该中空位置。图11中,第一壳体512内的箭头,所示的是主气流组件510驱动的气流的运动方向。第二壳体524内的箭头,所示的是旁气流组件520驱动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中空位置的箭头,所示的是附壁效应带动空气净化装置500外的气体流动的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5242平均分布在中空位置周围,当气流从第二出风口5242被牵引流动并排出时,第二壳体524内能产生较佳、较平均的负压,负压效果伸延至第二进风结构526,使外部的气体有效的进入过滤器522被净化。
[0122] 同时参见图12、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旁气流组件520为并列设置的两个,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一侧壁5244与相邻的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二侧壁5246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旁气流组件520也可以是并列设置的多个,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一侧壁5244与相邻的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二侧壁5246重合,和/或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二侧壁5246与相邻的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一侧壁5244重合。
[0123] 不同的旁气流组件520中,可以设置不同功能的过滤器522,用于净化不同类别、不同浓度的污染物。经过不同旁气流组件520的过滤器522的气体,可以分别源自不同的气体源头,旁气流组件520的进风位置限定了经过过滤器522的空气的范围,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空气净化。旁气流组件520的进风位置可以跟据现场环境空气净化的需要,或污染物的浓度或源头变化,灵活地手动或电动的调节到不同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结构526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可以弯曲、可以变通的材质和结构,第二进风结构526可以呈管状,第二进风结构526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灵活调动。
[0124] 靠近第二出风口5242处的第一壳体512为平滑的曲面,当气体从第一出风口5124和第二出风口5242排出时,已排出的气体还会经过该曲面,已排出的气体还会带动空气净化装置500附近的空气一同依附曲面流动。第一出风口5124和第二出风口5242流出气流时,会引起附壁效应,牵引空气净化装置500附近的空气,跟随第一出风口5124和第二出风口5242流出气流穿过中空位置。如图13所示,第一出风口5124包围或环绕多个第二出风口
5242,主气流组件510可以同时带动多个旁气流组件520。在本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510和多个旁气流组件520并列设置,且主气流组件510位于并列的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510也可以夹在多个旁气流组件520中间。
[0125] 第一出风口5124及第二出风口5242形成空气净化装置500的总出风口。空气净化装置5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5241,围壁5241是一道包围总出风口的围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5241为旁气流组件520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如图12所示围壁5241为最外一个旁气流组件520的第二侧壁的伸延部份。同时参见图12,第一壳体512内的箭头,所示的是主气流组件510驱动的气流的运动方向。第二壳体524内的箭头,所示的是旁气流组件520驱动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中空位置的箭头及虚箭头,所示的是附壁效应带动空气净化装置500外的气体流动的方向。
[0126] 如图1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600包括主气流组件610和旁气流组件620。主气流组件610包括第一壳体612、第一进风结构614和风机616。第一壳体612为中空的环状,且第一壳体612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内腔,该内腔可以是圆环状的。第一壳体6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6124和第二侧壁6126,第一侧壁6124和第二侧壁6126朝环状的同一侧平滑弯曲且渐渐靠近,第二侧壁6126靠近第一壳体612的中空位置。第一入风口
6122设置在第一进风结构614上,第一出风口6128为第一侧壁6124和第二侧壁6126之间的缝隙,第一出风口6128可以是形状渐渐收窄状的出风口,也可以是喷射型的出风口。第一入风口6122为第一进风结构614的端部开口,风机616位于第一入风口6122处或位于第一进风结构614内。
[0127] 第一壳体612的中空位置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一出风口6128也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一出风口6128围绕第一壳体612的中空位置。第一进风结构614连通第一壳体612的内部和风机616。第一进风结构614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第一进风结构614可以由第一壳体612延伸形成,第一壳体612的形状不限制风机616的规格。
[0128] 旁气流组件620包括第二壳体622、第二进风结构624和过滤器626,第二壳体622为中空的环状,第一壳体612与第二壳体622并列设置,第二进风结构624连通第二壳体622的内部和过滤器626。第二出风口6224设置在第二壳体622上,第二壳体622靠近第二出风口6224处呈渐渐收紧状。第二出风口6224包围或环绕了部分或全部第一出风口6128,且第二出风口6224靠近第一出风口6128。风机616驱动第一壳体612内的气体由第一出风口6128排出,使第二出风口6224的位置的气体被第一出风口6128排出的气流牵引流动,从第二壳体
622经过第二出风口6224排出,使负压空间产生负压,需要被净化的气体被吸入过滤器626,被净化后穿过第二进风结构624、第二壳体622后,通过第二出风口6224排出。
[0129] 第一出风6128口及第二出风口6224形成空气净化装置600的总出风口。空气净化装置6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围壁6121,围壁6121是一道包围总出风口的围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壁6121为主气流组件610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如图14所示,围壁6121是主气流组件610的第二侧壁6126的伸延部份。靠近第二出风口6224处的第一壳体612为平滑的曲面,当气体从第一出风口6128和第二出风口6224排出时,已排出的气体还会带动空气净化装置600附近的空气一同经过该曲面流动。第一出风口6128排出的气流和第二出风口6224排出的气流,围绕第一壳体612的中空位置排出时,会引起附壁效应,牵引空气净化装置600外,即中空环状的第一壳体612附近的气体,一并跟随第一出风口6128排出的气流和第二出风口6224排出的气流流动,增大了气体的流量。使第一出风口6128排出的气流、第二出风口6224排出的气流,及空气净化装置600外(中空的环状的第一壳体612附近)的气体,一并穿过该中空位置。
[01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旁气流组件620可以是并列设置的多个,旁气流组件620的第一侧壁6124与相邻的旁气流组件620的第二侧壁6126重合,和/或旁气流组件620的第二侧壁6126与相邻的旁气流组件620的第一侧壁6124重合。不同的旁气流组件620中,可以设置不同功能的过滤器626,用于净化不同类别、不同浓度的污染物。经过不同旁气流组件620的过滤器626的气体,可以分别源自不同的气体源头,旁气流组件620的进风位置限定了经过过滤器626的空气的范围,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空气净化。旁气流组件620的进风位置可以跟据现场环境空气净化的需要,或污染物的浓度或源头变化,灵活地手动或电动的调节到不同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进风结构624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可以弯曲、可以变通的材质和结构,第二进风结构624可以呈管状,第二进风结构624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灵活调动。主气流组件610可以同时带动多个旁气流组件620,主气流组件610和多个旁气流组件620并列设置,主气流组件610可以位于并列的一端,也可以夹在多个旁气流组件620中间。
[0131]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发明构思是突破传统的一层一层并联排列过滤器的设计思想,刻意造成“漏风”的效果,并利用该刻意造成的“漏风”效果,转化成一个文丘里效应的出风口,使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倍增气体流量,即使在使用较低力矩的马达驱动风机,或采用非后向曲叶式风机,仍然可以有效运作。带有污染物的气体,可以有效地穿过风阻较高的过滤器,从而被有效净化,同时可以减低由较高力矩的马达所带来的耗电及噪音问题。
[0132]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或空气净化装置中的旁气流组件可以任意地配合外部的空气动力装置使用,空气动力装置可以包括不同力矩的马达的风机,空气动力装置可以是电风扇、除湿机、放湿机、凉风机、空调机、暖风机等。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使空气动力装置运行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过滤器的风阻,不影响空气动力装置的风机马达的负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形状、大少、厚簿等规格,都可以是标淮的规格,不用特意为配合不同类型的空气动力装置,生产不同型号、形状的空气净化装置和/或过滤器。
[0133]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配合无扇叶风扇、空气增倍机、空气放大器(Air Amplifier)使用。以无扇叶风扇为例,将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无扇叶风扇的出风处,使无扇叶风扇运行时,可以同时净化空气,不需要额外的能源,也不会增加无扇叶风扇的马达的负载,也不会减弱无扇叶风扇的风流量。相反,无扇叶风扇会和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产生一个协同的效应,无扇叶风扇的气流增加进入过滤器的空气的流量,间接增加换气次数,加大洁净空气输出率(Clean Air Delivery Rate)。无扇叶风扇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主气流组件。
[0134] 再以空气放大器为例,将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空气放大器的出风处,使空气放大器具有空气净化的功能。然而,这个额外改善环境的效果,没有减弱空气放大器的壳体里的空气流动压力,也没有改变了空气放大器的中空圆形壳体的外型,附壁效应不会消失。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放大器结合使用,没有消耗额外的能源,也没有增加空气放大器的马达的负载,也不会减弱空气放大器的风流量,却可以使空气放大器,任意配合不同类型、不同厚薄的过滤器,增加了净化空气的功能。
[0135] 一般的空气放大器,与传统电风扇、除湿机、放湿机、凉风机、空调机、暖风机等的含风机的电器装置不同,加装过滤器就可转变成空气过滤装置。原因是空气放大器主要靠两个空气流动的路径,以达至通风的效果,其一路径是由高力矩、高压力马达带起高压力的空气,这个空气流动路径是在壳体里流动的,如果在这个空气流动路径上加装过滤器,会减弱空气在壳体里流动的压力,低压力的空气从文氏管喷嘴送出,不能达到牵动周围空气的效果。另一空流路径,是以中空圆形壳体的外型产生附壁效应,带动周围的空气流穿中空壳体,如果在这个空气流动路径上加入了过滤器,就会改变了中空圆形壳体的外型,附壁效应会因外型的改变而消失,周围空气不会被牵引流动。图11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通过与空气放大器并排设置旁气流组件巧妙的克服了技术难关,使空气放大器与过滤器得以结合。
[0136] 上述实施例中,进入主气流组件和进入旁气流组件的气体,可以分别源自不同的空气源头,可以明确地跟据第二入风口位置,限定经过主过滤器的空气的范围,更有效进行空气净化。第二入风口,可以跟据现场环境空气净化的需要,或污染物的浓度或源头变化,调节到不同的位置。
[0137]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输出的气流,若有必要再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还可以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外部空间,连接或附加一个外部过滤器。在一实施例中,为免外部过滤器的风阻造成正风压力,阻挡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输出的气流,减弱负压空间的负压,当附加外部过滤器时,还可以在如下一个或多个位置设置额外抽风机或吹风机:(1)在外部过滤器的下游位置。(2)外部过滤器的上游位置、及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下游位置。设置额外抽风机或吹风机,可以辅助气流穿过外部过滤器,同时防止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与外部过滤器之间的空间产生比第一室和/或第二室大的气压而减弱负压空间的负压。
[0138]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被过滤器净化的空气,是进入旁气流组件的气流,而不是进入主气流组件的气流,主气流组件内的气体可以由风机产生。与传统技术不同,污染的空气不用流经风机,风机的马达不用作应付含有较高风阻的过滤器。因此,保护了风机或马达,延长了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空气净化装置不会被含污染物的空气污染,也不会因长期应付高负载过滤器而损坏。
[0139]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有利于提高第一出风口处气体的流动速度,进而产生更大的负压。其原理如下:在最窄处,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动态压力(速度头)达到最大值,静态压力(静息压力)达到最小值。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速度因为涌流横截面积变化的关系而上升,整个涌流都要在同一时间能经历第一出风口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给第二出风口处的气体提供了一个外在吸力,从而使负压空间产生了负压。因此,如果第一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负压空间即可产生较大的负压。上述实施例中的主气流集中器213和主气流集中器414的原理同上。
[0140] 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总出风口处还包括围壁,围壁是一道围墙,包围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及主气流集中器构成的总出风口。较佳地,围壁高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
[0141] 当第一出风口输出高速度的气流而产生压力差时,围壁可使压力差集中,进而从第二出风口内产生了一个更强的外在吸力。否则,部份压力差可能被牺牲作牵引第二风口处稍外面的气流,减低第二出风口内的外在吸力,减弱了负压效果。
[0142] 围壁的横截面积可以是恒定不变,或呈渐渐扩大状,如果围壁横截面积呈渐渐扩大状,围壁最窄处近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一端,围壁最阔处近通往外部空间的一端,这是因为最大的压力处于围壁最窄处。其中,围壁可以为主气流旁组件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或旁气流组件的壳体部份的伸延部份。
[0143] 图11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可以产生附壁效应的原理如下:
[0144] 靠近第二出风口处的第一壳体为平滑的曲面,促使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排出的气体,由于附壁效应会沿曲面流动。由于排出的气体的流线弯曲,使得排出的空气外界的压力(即大气压力)大于该排出的空气的内侧和曲面交界处的压力,已排出的空气则依附在曲面壁流动。
[0145] 附壁效应带来的好处是,由于附壁效应牵动了位于空气净化装置外部且靠近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周围的空气,使其跟随从空气净化装置排出的气体一同流动。与不具有附壁效应的装置比较,本实施例能够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增大了空气的相向及多向性对流,进一步辅助混和净化后的空气和未经过净化的空气,使整个空间的空气质量更加平均,该效果是利用一般风扇作为空气动力装置不能达到的。
[0146] 由于增大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空气的相向及多向性对流,使已净化的空气不会聚集或堆积在空气净化装置的附近,而是通过相向及多向性空气对流,被送到距离空气净化装置较远处。距离空气净化装置较远处的具有较高污染物浓度的空气,不会只是被动的慢慢随污染物浓度梯度扩散至空气净化装置的附近,而是主动的被相向及多向性的对流空气带到空气净化装置附近,进而被净化。
[014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导流器,导流器被放置于第一壳体内,当空气在空气净化装置内从上游被带动至下游时,导流器进行空气导向,使空气从乱流变成层流,集中流向第一出风口。进一步地,导流器可以是一个平面的导流片或是一组平面的导流片或是一个蜂窝状的导流结构,导流器还可以被倾斜放置于第一壳体内。进一步地,导流器可以采用高电压作静电除尘的集尘器,当导流器进行空气导向的同时,导流器还会发挥空气净化的作用,使空气中的微粒状污染物分离和吸附。
[0148] 上述实施例中,过滤器可以是高压静电除尘器、负离子产生器、臭氧产生器、氧化剂产生器、包含活性碳、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沸石材料的、或以任何比例混有以上一类或多类的任何形状任何材料颗粒状混的滤芯。进一步地,过滤器优选一个风阻较高的过滤器,如风阻值40Pa或以上的过滤器。过滤器也可以是一组带有不同功能过滤的混合过滤器。
[0149]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处和/或第二出风口处还可以设置活动,通过调节活动块的度和定向,可以分别调节第一出风口及/或第二出风口的大小,从而进一步调节第一出风口处的风速,增加第一出风口处的风速可以增加负压区域的负压,使更多的空气进入过滤器被净化。另外,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调节空气经过过滤器的速度。
[0150] 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中器央处理器,中器央处理器可以用于自动化控制主气流组件和旁气流组件。
[0151] 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环境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用作量度温度、湿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灰尘、臭氧、氧化氮、细菌、氡气、风速、风流、气压、环境光亮度、声音至少一项。可以在中央处理器预先植入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电子自动调节,电子自动调节,可以根据环境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判断。
[0152] 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活开关,活门开关可以通过铰链和马达连接到空气净化装置的其他位置,铰链和马达可以配合活门开关遮盖全部或部份的过滤器,从而控制气流进入过滤器的流量和流速。在一实施例中,活门和过滤器可以结合为同一部件,活门过滤器,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活门过滤器,控制气流进入过滤器的流量和流速。
[0153] 上述实施例中,主气流组件可以被空气动力装置代替,空气动力装置作为主气流组件。空气动力装置的入风口被定义为第一入风口,空气动力装置的出风口被定义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靠近第一出风口。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主气流集中器,主气流集中器设置于空气动力装置和旁气流组件之间。主气流集中器可以包括内壁和外壁,外壁套设在内壁外,内壁和外壁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的开口为进气口,气流通道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气口。进气口朝向第一入风口,出气口靠近第二出风口,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主气流集中器靠近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第二出风口可以与主气流集中器的出风口邻接,第二出风口也可以位于主气流集中器的出风口稍上游的邻接位置。
[015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空气动力装置作为主气流组件,空气动力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风机的装置,空气动力装置的出风口处一般不是渐渐收紧状的,可以通过附加了主气流集中器将气流集中起来。当然,即使没有主气流集中器,旁气流组件配合空气动力装置也可使其成为空气净化装置,但是由于一般空气动力装置的出风口处不呈渐渐收紧状,所以空气净化的效果不如包括主气流集中器的空气动力装置的净化效果明显。
[0155] 在一实施例中,主气流集中器设置在主气流组件的第一壳体外,且位于第一壳体和旁气流组件之间。主气流集中器的进气口朝向第一出风口即空气动力装置的出风口,主气流集中器的输出气体的出风口处呈渐渐收紧状,第二出风口靠近主气流集中器的输出气体的出气口处,即第二出风口靠近主气流集中器的出气口,第二出风口可以与主气流集中器的出气口邻接,第二出风口也可以位于所述主气流集中器的出气口稍上游的邻接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出风口处设计无须呈渐渐收紧状,第一出风口处的气流进入了主气流集中器,再被整顿转化为高速流动的气流,主气流集中器的出气口处产生的负压,第二出风口处的气体被牵引流动,发生文丘里效应,第二室产生负压,使旁气流组件外部的气体由第二入风口进入过滤器,并由第二出风口排出,过滤器净化所有进入旁气流系统的气体。
[0156] 如图15、图1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700包括旁气流组件720。旁气流组件720包括过滤器722、第二壳体724和第二进风结构726。第二壳体724为中空的环状,第二壳体724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环状。第二壳体72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内腔,该内腔可以是圆环状的。第二壳体7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7244和第二侧壁7246,第一侧壁7244和第二侧壁7246朝环状的同一侧平滑弯曲且渐渐靠近,第二侧壁
7246靠近第二壳体724的中空位置。第二出风口7242为第一侧壁7244和第二侧壁7246之间的缝隙,第二出风口7242可以是形状渐渐收窄状的出风口,也可以是喷射型的出风口。
[0157] 第二壳体724的中空位置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二出风口7242也呈英文字母“O”字的形状,第二出风口7242围绕第二壳体724的中空位置。第二进风结构726连通第二壳体724的内部和过滤器722。第二进风结构726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第二进风结构726可以由第二壳体724延伸形成,第二壳体724的形状不限制过滤器722的形状。
[0158] 可以利用外部的空气动力装置驱动气体通过第二壳体724的中空位置,使第二出风口7242处形成负压,第二壳体724内部的环形内腔和第二进风结构726的内腔形成具有负压的负压空间,负压空间外的气体得以通过过滤器722进入第二进风结构726,在流入第二壳体724,最后从第二出风口7242排出。
[0159] 第二出风口7242排出的气流,围绕第二壳体724的中空位置排出时,会引起附壁效应,牵引旁气流组件720外,即中空环状的第二壳体724附近的气体,一并跟随第二出风口7242排出的气流流动,增大了气体的流量,使第二出风口7242排出的气流,及旁气流组件
720外的气体,一并穿过该中空位置。
[01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700还包括主气流组件,主气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形成第一出风口,参见图16,第一侧壁7244靠近主气流组件,且第一壳体和第一侧壁7244重合一体的结构。第二侧壁7246比第一侧壁7244长,第二侧壁7246包围第二出风口7242及第一出风口。第二侧壁7246较长的部分形成围壁。
[0161]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二侧壁7246靠近主气流组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侧壁7246重合一体的结构。第一侧壁7244比第二侧壁7246长,第一侧壁7244包围第二出风7242口及第一出风口。第一侧壁7244较长的部分形成围壁。
[0162] 图16中,第二壳体724内的箭头,所示的是旁气流组件720驱动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中空位置的箭头及第二侧壁7246外的虚箭头,所示的是附壁效应带动空气净化装置700外的气体流动的方向。
[0163] 同时参见图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700还包括主气流集中器740和风机760,主气流集中器740设置在第二壳体724的中空位置,且部分主气流集中器740可能伸出该中空位置。主气流集中器740包括内壁742和外壁744,外壁744套设在内壁742外,内壁742和外壁744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的开口为进气口746,气流通道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气口748。进气口746朝向中空位置的入风处,出气口748靠近第二出风口7242,进气口746的面积大于出气口748的面积。风机760设置在中空位置的入风处,向中空位置提供气流,气流进入主气流集中器740的进气口746后被主气流集中器740中被集中,整顿转化为高速流动的气流,由出气口748排出。主气流集中器740加快了第二出风口7242处气流的流动速度,加大了负压空间的负压,进而使负压空间外的气体得以通过过滤器722进入第二进风结构726,在流入第二壳体724,最后从第二出风口7242排出。
[0164] 本发明还有更多的实施方式,过滤器、第一入风口、第二入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前置过滤器等可以变动位置,只要当空气在空气净化装置内从上游被带动至下游流动时,气流从第一入风口进入第一壳体,再直接从第一出风口排出。气流从第一出风口排出时,使第一出风口外邻接或稍前端的邻接位置的空气,即第二出风口的位置的空气,也被排出的主气流牵引流动,使负压空间产生负空气压力区域,气流通过过滤器进入负压空间被净化,都流入了本发明的精神。
[0165]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