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脑零配件 / 固件 / 光电倍增管及光检测设备

光电倍增管及光检测设备

阅读:1035发布:2020-06-26

专利汇可以提供光电倍增管及光检测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 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用于检测反应器内待测物的光学性能。光电倍增管包括检测主体、连接部及 紧 固件 ;检测主体用于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自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贯穿至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部包括玻璃片,玻璃片收容于第一通孔,并隔断第一通孔;连接部的第一端嵌入检测主体,检测主体包括第一紧固孔,连接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二紧固孔,紧固件穿过第一紧固孔及第二紧固孔以紧固连接检测主体与连接部。本申请提供的光电倍增管的连接部与检测主体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后续维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此光电倍增管的光检测设备。(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下面是光电倍增管及光检测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主体、连接部及固件;所述检测主体用于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


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贯穿至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所述连接部包括玻璃片,所述玻璃片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并隔断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嵌入所述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第一紧固孔,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二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紧固孔及所述第二紧固孔以紧固连接所述检测主体与所述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连接部相背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检测主体的一端;


所述玻璃片位于所述第二端部,且位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检测主体内部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检测主体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玻璃片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上,且所述第一台阶部抵持所述检测主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侧抵持所述检测主体,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抵持所述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中间部及所述第一端部共同围设形成第二通孔;


所述光电倍增管还包括注液针,所述注液针自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中间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设有第三台阶部,所述注液针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接触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间部粘接而成。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设有螺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孔通过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把手部及连接所述把手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紧固孔,所述把手部相对所述第一紧固孔露出,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孔壁间隙配合。






10.一种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安装于所述壳体。


说明书全文

光电倍增管及光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申请涉及光探测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及光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具有极高灵敏度和超快时间响应的光探测器件,可广泛应用于光子计数、极微弱光探测、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研究等仪器设备中。


光电倍增管中设有用于接收和传递待测物发出的光线的透镜。但是随着光电倍增管使用时间的增加,透镜上会积攒污渍,从而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测试结果。而透镜位于光电倍增管的内部,清洗透镜的过程繁琐、复杂,不利于光电倍增管的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连接部与检测主体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部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只需取下固件即可将连接部自检测主体上拆卸,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后续维护。


光电倍增管用于检测反应器内待测物的光学性能。光电倍增管包括检测主体、连接部及紧固件;所述检测主体用于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


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贯穿至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所述连接部包括玻璃片,所述玻璃片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并隔断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嵌入所述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第一紧固孔,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包括第二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紧固孔及所述第二紧固孔以紧固连接所述检测主体与所述连接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连接部相背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检测主体的一端;


所述玻璃片位于所述第二端部,且位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检测主体内部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检测主体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玻璃片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上,且所述第一台阶部抵持所述检测主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侧抵持所述检测主体,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抵持所述连接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中间部及所述第一端部共同围设形成第二通孔;


所述光电倍增管还包括注液针,所述注液针自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内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中间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设有第三台阶部,所述注液针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接触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间部粘接而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设有螺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孔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包括把手部及连接所述把手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紧固孔,所述把手部相对所述第一紧固孔露出,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孔壁间隙配合。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检测设备。光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及如上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安装于所述壳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部用于连接反应器,且连接部设有用于接收待测物发出光线的第一通孔,使得反应器内的待测物的光学性能通过连接部传递至检测主体内部。连接部与检测主体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部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只需取下紧固件即可将连接部自检测主体上拆卸,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后续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检测设备;


图2是图1所示光电倍增管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反应器安装于图2所示光电倍增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光电倍增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光电倍增管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检测设备;图2是图1所示光电倍增管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检测设备。光检测设备100包括光电倍增管10及壳体20。光电倍增管10安装于壳体20。光电倍增管10用于检测反应器内待测物的光学性能。也即,光检测设备100用于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


光检测设备100能够应用于体外诊断,也能够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光检测设备100也能够应用于科研实验,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光检测设备100应用于体外诊断为例来进行描写。在体外诊断过程中,光检测设备100能够自动对待测物中特定分析对象的分析检测。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图3是反应器安装于图2所示光电倍增管10的结构示意图。光电倍增管10包括检测主体11、连接部12及紧固件13。检测主体11用于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于检测主体11。其中,连接部12通过紧固件13连接于检测主体11。连接部12与反应器30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部12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更换连接部12,有利于光电倍增管10的后续维修,避免了因连接部12出现问题而舍弃整个光电倍增管10。


反应器30可安装于连接部12,反应器30也可以与连接部12分开使用。也即,反应器30可安装于光电倍增管10一起使用,反应器30也可以与光电倍增管10分离。反应器30用于放置待测物。反应器30能够为反应杯,也能够为反应盒。在本申请中,对反应器30的种类不做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反应器30为反应杯为例来进行描写。


如图2所示,光检测设备100在一种状态下,反应器30未安装于连接部12。例如,当反应器30获取待测物时,光电倍增管10与反应器30分开使用。或者,当光电倍增管10对反应器30内的待测物检测完毕后,光电倍增管10与反应器30分开。


如图3所示,光检测设备100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反应器30安装于连接部12,使得光电倍增管10与反应器30一起使用。例如,当光电倍增管10对反应器30内的待测物进行检测时,反应器30安装于光电倍增管10,使得光电倍增管10能够检测到反应器30内的待测物。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是图2所示光电倍增管1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连接部12设有第一通孔122。第一通孔122自连接部12的第一端贯穿至连接部12的第二端。第一通孔122用于将待测物发出的光线传递至检测主体11内部,使得检测主体11能够检测待测物的光学性能。


连接部12包括玻璃片126。玻璃片126收容于第一通孔122,并隔断第一通孔122。可以理解的,玻璃片126将外界环境与检测主体11的内部进行隔离。其中,玻璃片126能够隔离待测物与检测主体11,避免了待测物污染检测主体11的内部,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连接部12的第一端嵌入检测主体11。检测主体11包括第一紧固孔111。连接部12包括第二紧固孔121。紧固件13穿过第一紧固孔111及第二紧固孔121以紧固连接检测主体11与连接部12。第二紧固孔121收容于检测主体11。可以理解的,一部分连接部12收容于检测主体11,另一部分连接部12相对检测主体11露出。其中,收容于检测主体11的连接部12用于与检测主体11连接。相对检测主体11露出的连接部12用于与反应器30连接。


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紧固孔111贯通检测主体11的侧壁。第二紧固孔121为连接部12侧壁上的凹槽。也即,第二紧固孔121未贯通连接部12的侧壁。第二紧固孔121未贯穿连接部12的侧壁,避免外界的光线自第二紧固孔121进入光电倍增管10的内部,影响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部12用于连接反应器30,且连接部12设有用于接收待测物发出光线的第一通孔122,使得反应器30内的待测物的光学性能通过连接部12传递至检测主体11内部。而连接部12与检测主体11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部12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只需取下紧固件13即可将连接部12自检测主体11上拆卸,有利于光电倍增管10的后续维护。例如,光电倍增管100长时间使用后玻璃片126上积攒了污渍需要清洗时,此时用户只需拆卸紧固件13即可将玻璃片126自光电倍增管100上取下,方便玻璃片126的清洗,有利于光电倍增管10的后续维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紧固件13的数量为一个。可以理解的,第一紧固孔111与第二紧固孔121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紧固件13就能将连接部12紧固地连接与检测主体11上。当需要拆卸连接部12时,用户只需将一个紧固件13拆除即可使得连接部12与检测主体11分离,方便连接部12的拆卸,提高了连接部12维修的效率。


进一步地,紧固件13设有螺纹131。紧固件13与第一紧固孔111通过螺纹131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紧固孔111也设有螺纹131,从而使得紧固件13与第一紧固孔111通过螺纹的方式配合。也即,连接部12与检测主体11通过螺纹紧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紧固件13设有螺纹131,紧固件13与第一紧固孔111及第二紧固孔121通过螺纹的方式配合,使得连接部12能够稳固地固定于检测主体11,避免了连接部12与检测主体11连接不紧密而自检测主体11上脱落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光电倍增管10的质量


进一步地,连接部12包括第一密封圈123。第一密封圈123位于紧固件13靠近第一端部123的一侧,且第一密封圈123的一侧抵持检测主体11。第一密封圈123的另一侧抵持连接部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23位于连接部12接触检测主体11的区域,保证了连接部12与检测主体11之间的光学密封,避免了外界光线自检测主体11与连接部12接触的地方进入检测主体11内干扰测试。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3及图5,连接部12包括第一端部124及第二端部125。第一端部124与第二端部125为连接部12相背设置的两端。第一通孔122自第一端部124贯穿第二端部125。第一端部124为连接部12远离检测主体11的一端。玻璃片126位于第二端部125,且位于紧固件13靠近检测主体11内部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第一端部124用于与反应器30连接。当反应器30安装于连接部12时,部分或全部第一端部124收容于反应器30或部分反应器30收容于第一端部124。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当反应器30安装于连接部12时,全部第一端部124收容于反应器30为例来进行描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能够全部第一端部124收容于反应器30。


其中,第二端部125为连接部12靠近检测主体11的一端。也即,第二端部125用于与检测主体11连接。连接部12的第一端嵌入检测主体11。也即,连接部124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部125,连接部124的第二端位于第一端部124。可以理解的,玻璃片126位于第二端部125,且位于紧固件13靠近检测主体11内部的一侧,使得玻璃片126封堵第一通孔122位于第二端部125的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玻璃片126位于第二端部125且位于紧固件13靠近检测主体11内部的一侧,使得玻璃片126位于连接部12远离反应器30的端部,增大了待测物与玻璃片126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反应器30内待测物污染玻璃片126的难度,从而节省了光电倍增管10维修的次数。


请继续参阅图5,第二端部125朝向检测主体11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部1251。玻璃片126设于第一台阶部1251上。第一台阶部1251抵持检测主体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台阶部1251用于承载玻璃片126,且第一台阶部1251抵持检测主体11,使得检测主体11与第一台阶部1251紧密接触,避免了第一台阶部1251相对检测主体11漏光的情况,使得待测物发出的光线能够全部照射于玻璃片126上,从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5及图6,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连接部12还包括中间部127。中间部127连接在第一端部124与第二端部125之间。中间部127及第一端部124共同围设形成第二通孔128。可以理解的,第二通孔128位于玻璃片126与第一端部124之间。光电倍增管10还包括注液针14。注液针14自第二通孔128延伸至连接部12的内部。


其中,中间部127与第二端部125一体成型。第一端部124与中间部127粘接而成。可以理解的,第一端部124与中间部127及第一端部124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间部127与第二端部125一体成型,简化了连接部12的制程工艺,有利于保证连接部12的光学密封。中间部127与第一端部124为分开的两部分,使得注液针14能够自第二通孔128延伸至连接部12的内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124与中间部127通过粘接层连接。例如,第一端部124与中间部127通过黑色胶粘接而成。黑色胶水能够避免外界光线干扰光电倍增管100的测试结果,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注液针14自第二通孔128延伸至连接部12的内部,使得当反应器30安装于连接部12时,注液针14的一端部位于反应器30的内部,以使注液针14内的液体流入反应器30内。


如图5所示,当反应器30安装于光电倍增管10时,注液针14的一端部位于反应器30的内部。注液针14位于玻璃片126与第一端部124之间,且注液针14的一端部位于反应器30的内部,以使注液针14内的液体流入反应器30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电倍增管10在对待测物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向待测物内注入目标液体,使得待测物与目标液体发生反应后,再对反应器30内的液体进行检测。反应器30内的待测物需要在目标液体的触发下才能显示待测物的光学性能,也即,当目标液体加入至待测物中,光电倍增管10检测反应器30内的液体,以获得检测数据。


进一步地,注液针14包括第一部分141及第二部分142。第一部分14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4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其中,第二部分142位于连接部12的内部。第二方向为第二端部125朝向第一端部124的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注液针14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部分141及第二分部。可以理解的,第二部分142相对第一部分141弯折,且弯折的方向为第二端部125朝向第一端部124的方向,使得第二部分142包括垂直向下的部分,有利于注液针14内的目标液体垂直滴入反应器30中,保证目标液体与待测物发生反应,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端部124朝向中间部127的一侧设有第二台阶部1241。中间部127朝向第一端部124的一侧设有第三台阶部1271。注液针14设有凸起部143。凸起部143接触第二台阶部1241与第三台阶部127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注液针14上的凸起部143接触第二台阶部1241与第三台阶部1271,不仅能够定位注液针14,也能使得中间部127或第一端部124与注液针14以迷宫形状配合,从而达到遮光的效果。


其中,第二台阶部1241与第三台阶部1271配合,以使第一端部124与中间部127连接。光电倍增管10设有注液针14,而注液针14需要伸入连接部12的内部,使得连接部12包括分离的中间部127及第一端部124。此时,中间部127与第一端部124通过阶梯状方式连接,能够起到遮光的效果,避免外界光线干扰测试,提高光电倍增管10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部127与第一端部124通过黑色胶连接。黑色胶一方面使得中间部127与第一端部124紧密连接,另一方面也起到遮光的效果,避免外界光线干扰测试,提高光电倍增管1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光电倍增管1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30。第二密封圈130围设在紧固件13的周边。第二密封圈130的一侧抵持紧固件13,第二密封圈的另一侧抵持检测主体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紧固件13的周边围设有第二密封圈130,第二密封圈130用于防松紧,使得连接部12与检测主体11稳固地连接。第二密封圈130也能够保证紧固件13与连接部12的光学密封,避免外界光线自第一紧固孔111进入检测主体11内干扰测试。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7及图8,图7是图1所示光电倍增管10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方案内容不再赘述。


紧固件13包括把手部132及连接把手部132的固定部133。固定部133收容于第一紧固孔111。把手部132相对第一紧固孔111露出,且固定部133与第一紧固孔111的孔壁间隙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部133与第一紧固孔111通过间隙配合,使得紧固件13穿过第一紧固孔111与第二紧固孔121以紧固连接检测主体11与连接部12。其中,用户能够手握把手部132将固定部133自第一紧固孔111拔出至检测主体11的外部。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紧固件13无需借用工具,只需使用用户的手即可将固定部133拔出检测主体11的外部,方便连接部12的拆卸,节省了拆卸连接部12的时间。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33包括第一固定部1331及第二固定部1332。第一固定部1331位于把手部132与第二固定部1332之间,且第一固定部1331自第二固定部1332的外表面向固定部133的外部凸起。第二固定部1332收容于第一紧固孔111,第一固定部1331收容于第二紧固孔121。可以理解的,第一紧固孔111的孔径大于第二紧固孔121的孔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部133设有凸起,使得检测主体11与连接部12连接的地方形成迷宫型,避免外界光线进入检测主体11的内部,提高光电倍增管10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