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定位 / 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

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

阅读:274发布:2021-04-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包括燃气瓶、控制 阀 、喷管、回行管和 定位 组件,回行管的进气端通过 控制阀 与燃气瓶连通,出气端与位于控制阀上方的喷管连通,且回行管上端设置于喷管附近,下端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外 侧壁 。采用本设计方案的燃气火炬,其回行管能够稳定可靠地自定位于燃气瓶上,无需借助其他定位结构,节省装配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回行管的螺旋回路设计,不仅可增加回行管与燃气瓶外侧壁的紧贴性,还可以进一步增大回行管与燃气瓶的直接 接触 面积,便于快速、高效加热燃气瓶,保证燃气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供气,满足燃气火炬在低温环境下传递的需求。,下面是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瓶(1)、控制(2)、喷管(3)和回行管(4),所述控制阀(2)与所述燃气瓶(1)相连接用于控制燃气的通断,所述喷管(3)设置于所述燃气瓶(1)上方,所述回行管(4)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2)的出气口、所述喷管(3)相连通,且所述回行管(4)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3)附近,下端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1)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行管(4)包括进气管(41)、第一传热管(42)和第二传热管(43),所述第一传热管(42)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3)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41)与所述控制阀(2)的出气口连通,下端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1)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传热管(43)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43)上端与所述喷管(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行管(4)包括进气管(41)、第一传热管(42)和第二传热管(43),所述第一传热管(42)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3)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41)与所述控制阀(2)的出气口连通,下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43)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1)外侧壁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43)上端与所述喷管(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行管(4)包括进气管(41)、第一传热管(42)和第二传热管(43),所述第一传热管(42)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3)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41)与所述控制阀(2)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传热管(42)下端和所述第二传热管(43)下端相互交错缠绕于所述燃气瓶(1)外侧壁并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43)上端与所述喷管(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圈的圈数为复数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缠绕圈设置于所述燃气瓶(1)的外侧壁上端与外侧壁下半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气瓶(1)外侧壁和至少部分所述缠绕圈之间设有传热片,和/或在所述燃气瓶(1)外侧壁设有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缠绕圈的隔热膜。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42)上端设有位于所述喷管(3)上方的稳焰结构(4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结构(421)为稳焰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呈环绕所述第一传热管(42)上端布置的圆弧形,且所述喷管(3)沿弯曲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稳焰结构(421)的出火孔。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火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火炬的低温稳焰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在圣火传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如高海拔、下雨天、不定向等等,在当地气温出现处于零下时,燃烧罐温度低会导致气化量少等现象,影响火焰燃烧或使燃烧不充分而产生黑烟。
[0003] 为满足各种运动赛事及庆典活动在低温环境下对火炬的需求,防止因环境温度低而导致火焰燃烧不稳定或不充分,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公开了“CN2019209260680,一种燃气火炬”,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下端垂直向下贴设于燃气瓶外壁,但是这种单行回路设计方式,需要借助其他定位结构来实现定位效果,制造成本高。此外,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下端与燃气瓶直接接触面积少,热量传递效率低,不利于快速加热燃气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无需借助其他定位结构,回行管下端也能够实现自定位,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进一步增大回行管与燃气瓶的直接接触面积,便于快速、高效加热燃气瓶。
[0005]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包括燃气瓶、控制、喷管和回行管,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燃气瓶相连接用于控制燃气的通断,所述喷管设置于所述燃气瓶上方,所述回行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所述喷管相连通,且所述回行管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附近,下端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外侧壁
[0007]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行管包括进气管、第一传热管和第二传热管,所述第一传热管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连通,下端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传热管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上端与所述喷管连通。
[0008]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行管包括进气管、第一传热管和第二传热管,所述第一传热管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连通,下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螺旋缠绕于所述燃气瓶外侧壁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上端与所述喷管连通。
[0009]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行管包括进气管、第一传热管和第二传热管,所述第一传热管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传热管下端和所述第二传热管下端相互交错缠绕于所述燃气瓶外侧壁并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上端与所述喷管连通。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圈的圈数为复数个。
[0011] 进一步地,全部所述缠绕圈设置于所述燃气瓶的外侧壁上端与外侧壁下半段之间。
[0012] 进一步地,在所述燃气瓶外侧壁和至少部分所述缠绕圈之间设有传热片,和/或在所述燃气瓶外侧壁设有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缠绕圈的隔热膜。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热管上端设有位于所述喷管上方的稳焰结构。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稳焰结构为稳焰环。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喷管呈环绕所述第一传热管上端布置的圆弧形,且所述喷管沿弯曲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稳焰结构的出火孔。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发明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其回行管能够稳定可靠地自定位于燃气瓶上,无需借助其他定位结构,节省装配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0018] 2、相对于现有回行管单行回路设计,本发明回行管的螺旋回路设计,不仅可增加回行管与燃气瓶外侧壁的紧贴性,还可以进一步增大回行管与燃气瓶的直接接触面积,便于快速、高效加热燃气瓶,从而使燃气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供气,满足燃气火炬在低温环境下传递的需求。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气火炬的主视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气火炬的左视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燃气火炬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包括燃气瓶1、控制阀2、喷管3和回行管4,控制阀2设置于燃气瓶1的出气口处用于控制燃气的通断,喷管3设置于燃气瓶1或控制阀2上方,回行管4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控制阀2的出气口、喷管3相连通,且回行管4上端设置于喷管3附近,下端螺旋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当点燃燃气火炬时,火焰在喷管3处燃烧,回行管4位于喷管3附近的一端会被燃烧火焰加热,热量通过回行管4向下传递至燃气瓶1,使得燃气瓶1被加热,保证燃气瓶1在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供气,进而保证火炬在低温环境中稳定且充分燃烧,满足燃气火炬在低温环境下传递的需求。
[0025]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低温稳焰的燃气火炬,通过将回行管4上端设置于喷管3 附近,并且将回行管4下端螺旋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从而使得回行管4下端能够稳定可靠地自定位于燃气瓶1上,无需借助其他定位结构(如箔纸或固定夹),节省装配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相对于现有单行回路设计,本实施例回行管4下端的螺旋回路设计,不仅可增加回行管4下端与燃气瓶1 外侧壁的紧贴性,还可以进一步增大回行管4与燃气瓶1的直接接触面积,便于通过回行管4快速、高效加热燃气瓶1,从而使燃气瓶1在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供气,更好地满足燃气火炬在低温环境下传递的需求。
[0026] 优选地,回行管4包括进气管41、第一传热管42和第二传热管43,进气管41设置于控制阀2上方且其下端与控制阀2的出气口连通,上端位于喷管3 下方;且第一传热管42下端和第二传热管43下端相互交错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并且相互连通;第二传热管43上端与喷管3连通。由此,通过将第一传热管42下端和第二传热管43下端相互交错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一方面在省去设置于缠绕圈与燃气瓶1外侧壁之间的传热片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增大回行管4下端与燃气瓶1外侧壁的直接接触面积,提升传热效果以及通过回行管4 加热燃气瓶1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燃气流经第一传热管42上端并被燃气火焰加热,被加热的燃气沿着第一传热管42向下流动时先辐射加热第一传热管42 缠绕于燃气瓶1的下端,然后沿着第二传热管43向上流动时再辐射加热第二传热管43缠绕于燃气瓶1的下端,如此在被加热的燃气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增强燃气瓶1的加热效率。
[0027] 在本实施中,第一传热管42下端和第二传热管43下端沿着燃气瓶1外侧壁由上往下相互交错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并且相互连通,以保证第一传热管 42和第二传热管43的长度最短,降低制造成本。
[0028] 优选地,缠绕圈的圈数为复数个。更优选地,全部缠绕圈设置于燃气瓶1 的外侧壁上端与外侧壁下半段之间,如此可有效保证第一传热管42下端与燃气瓶1、及第二传热管43下端与燃气瓶1之间均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0029]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燃气瓶1外侧壁和至少部分缠绕圈之间设有传热片(图中未示出),以提升缠绕圈与燃气瓶1之间的传热效率;和/或在燃气瓶1外侧壁设有至少覆盖部分缠绕圈的隔热膜(图中未示出),该隔热膜为铝箔纸,以减少缠绕圈的热量散失。
[0030]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第一传热管42上端设有位于喷管3上方的稳焰结构421,稳焰结构421为由第一传热管42上端盘绕形成的稳焰环,该稳焰环的环数至少为一环,如此,通过在喷管3上方设置稳焰结构421,一方面可提高燃烧火焰稳定性,使火焰不易熄灭,另一方面利于增大第一传热管42上端与燃烧火焰接触面积,提高第一传热管42上端被燃烧火焰加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燃气瓶1的加热效率,从而使得燃气瓶1快速稳定供气,满足燃气火炬在低温环境下传递需求。优选地,本实施例稳焰环的环数为二环,以进一步加强稳焰效果和第一传热管42上端的加热效率。
[0031] 进一步地,喷管3呈环绕第一传热管42上端布置的圆弧形,且喷管3沿弯曲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朝向稳焰结构421的出火孔,如此可增大燃烧面积,利于提高火炬燃烧稳定性,同时可充分利用火炬燃烧火焰对稳焰环进行加热,提高第一传热管42被加热的加热效果,进而实现提高燃气瓶1加热效果。
[0032] 下面结合图1来说明本实施例燃气火炬的工作原理:
[0033] 如图1所示,燃气火炬工作初始,燃气瓶1内的燃气通过燃气阀2释放出来后,通过进气管41进入到第一传热管42的进气端,先沿第一传热管42向上输送至稳焰结构421处,再沿第一传热管42向下输送至燃气瓶1并沿着燃气瓶 1外侧壁螺旋向下流动;接着燃气进入到第二传热管43,先沿着燃气瓶1外侧壁螺旋向上传输,再垂直向上输送至喷管3并在喷管3的出火孔处被点燃。
[0034] 在燃气火炬燃烧过程,稳焰结构421被火焰持续加热,热量通过第一传热管42向下传递并加热燃气瓶1,并通过缠绕圈增大第一传热管42下端和第二传热管43下端与燃气瓶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气瓶1被快速、高效加热,保证燃气瓶1在低温环境中能够稳定供气。此外,燃气在输送过程中,燃气经过被火焰加热的稳焰结构421时会被加热,被加热的燃气先流经缠绕圈并辐射加热缠绕圈,利于进一步增强缠绕圈与燃气瓶1之间的传热效率,保证燃气瓶1被快速加热并持续稳定出气,接着输送至喷管3后在出火孔处高效燃烧,提高燃烧稳定性和充分性。
[0035] 实施例2
[003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回行管4与回行管4的螺旋缠绕方式不同。具体地,第二传热管43下端垂直向下延伸至燃气瓶1外侧壁下半段,第一传热管42下端沿着燃气瓶1外侧壁由上往下螺旋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并与第二传热管43下端部连通。其它部位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37] 可见,通过将第一传热管42下端或者第二传热管43下端螺旋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不仅可简化回行管4的缠绕工艺,还可以增强缠绕圈最低点与燃气瓶1外侧壁之间的紧贴性,提高缠绕圈与燃气瓶1之间的传热效果。
[0038]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传热管43下端和第一传热管42下端的布置方式对调,即第一传热管42下端垂直向下延伸至燃气瓶1外侧壁下半段,第二传热管43下端沿着燃气瓶1外侧壁由上往下螺旋缠绕于燃气瓶1外侧壁并与第一传热管42下端部连通。
[003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