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妆品和香水 / 覆盖 / 用于模内贴标签的聚合物膜

用于模内贴标签的聚合物

阅读:499发布:2020-10-29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模内贴标签的聚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不透明的多层的双轴取向的聚丙烯膜,其包括至少一个含 空泡 的 基础 层、可印刷的外 覆盖 层 和哑光的内覆盖层,其中内覆盖层包含至少两种不相容的 聚合物 并且在25μm的截止值的情况下具有至少2.0μm的表面粗糙度Rz。哑光的内覆盖层包含具有100,000至500,000mm2/s的 粘度 的聚二烷基 硅 氧 烷并且该内覆盖层的表面通过电晕进行了 表面处理 ,或者内覆盖层包含硅氧烷改性的聚烯 烃 。,下面是用于模内贴标签的聚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不透明的多层的双轴取向的聚丙烯膜,其包括至少一个含空泡基础层、可印刷的外覆盖层和哑光的内覆盖层,其中所述内覆盖层包含至少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并且在
25μm的截止值的情况下具有至少2.0μm的表面粗糙度Rz,其特征在于,哑光的内覆盖层包含具有100,000至500,000mm2/s的粘度的聚二烷基烷并且所述内覆盖层的表面通过电晕进行了表面处理,或者所述内覆盖层包含硅氧烷改性的聚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由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聚乙烯和一种丙烯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是HDPE或MDPE,并且所述丙烯聚合物是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三元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盖层含有>0.5重量%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相对于内覆盖层的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烷基硅氧烷具有150,
000至400,000mm2/s的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盖层含有>0.5重量%的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相对于内覆盖层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盖层的厚度为0.5至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盖层还含有抗粘连剂,优选交联的有机硅或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盖层由丙烯聚合物构成并且具有15至40的光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盖层包含丙烯聚合物和不相容的聚乙烯,并且在0.25mm的截止值的情况下具有2.0-6μm范围内的表面粗糙度Rz,并且内表面和外表面的Rz值相差最多2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还具有内中间层和外中间层,并且外中间层具有0.5至5μm的厚度并含有4.5至30重量%的颜料,优选TiO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在幅材胶版印刷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幅材印刷并堆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在拉深法中作为模内标签的用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所述内覆盖层具有80至110℃的密封起始温度

说明书全文

用于模内贴标签的聚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模内贴标签(IML)的标签膜以及用于生产该标签膜的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标签膜涵盖广泛且技术复杂的领域。人们区分不同的贴标签技术,它们在过程条件方面根本不同,并且必然对标签材料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所有贴标签过程的共同点是,最终结果必须产生视觉上吸引人的已贴标签容器,其中必须确保在已贴标签容器上的良好附着
[0003] 在贴标签方法中使用非常不同的技术来施加标签。人们区分自粘标签、环绕标签、收缩标签、模内标签、补丁标签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贴标签方法中,都可以使用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膜作为标签。
[0004] 在模内贴标签中还区分其中使用不同工艺条件的不同技术。所有模内贴标签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标签参与容器的实际模制工艺并在该模制工艺期间施加。但是,在此中使用非常不同的成型工艺,例如注塑法、吹塑法和拉深法。
[0005] 在所有模内贴标签工艺中,将各个标签裁切、堆叠、从堆叠中取出并置入各自的模具中。因此,标签的可单个分离性(可拆堆性)是整个贴标签过程的效率的关键因素。标签的这种可拆堆性的优化是众多专利申请的主题,这些专利申请主要教导了内和/或外覆盖层的特定粗糙度的设置。
[0006] 为了生产印刷标签,出于成本的原因,从膜切下大尺寸的幅材 在该幅材上可以并排印刷多个原件。在此过程中,将幅材从卷材上切下、在下搭叠、印刷,并将已印刷的幅材堆叠。为了确保在该印刷过程中的高循环率,将幅材连续地从卷材切掉,并且分别将新切掉的幅材部分地推到前一幅材的下方,从而产生一系列搭叠幅材。在此,要印刷的幅材的内侧和后续幅材的外侧发生短时间接触。该系列的第一张幅材分别被送入印刷机构,进行印刷,然后将新印刷的幅材堆叠。为了获得具有高循环率的流畅过程,在下搭叠的幅材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必须相对彼此良好地滑动,不得彼此保持粘附,但也不相对彼此打滑,即不脱节。在替选方法中,将未印刷的幅材在裁切后首先在不印刷的情况下堆叠,然后将其送入实际的印刷过程。在此过程中,标签膜的内侧和外侧也处于接触状态。在该变型方案中,未印刷的幅材的可拆堆性是重要的要求。
[0007] 首先将已印刷的幅材堆叠,然后从堆叠中单个分离,然后从已印刷的幅材冲出各个标签并同样将其堆叠。或者,也可以直接从堆叠的已印刷幅材冲出标签,并在注塑过程中用作标签堆叠。这样生产的标签堆叠的标签的单个分离甚至更容易受到干扰,因为冲压过程导致堆叠的密实化。
[0008] 出于经济原因,期望以高速度进行幅材的印刷,由于优化的基础膜,如今可以进一步提高印刷速度。但是,在幅材的拆堆过程中总是存在问题。
[0009]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已经发现,当幅材的印刷速度特别高时,在已印刷的幅材的拆堆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并且该问题是由这种提高的幅材印刷速度引起的。在施加油墨之后,将幅材在很短的时间内堆叠,使得膜上的印刷油墨(可选地带有面漆)尚未完全干燥或固化。仍然湿润的印刷油墨或/或未完全固化的面漆导致标签之间更牢固的粘附。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发生这样的粘合:它使得印刷油墨(可选地带有面漆)从已印刷的外侧转移到内部容器侧。
[0010] EP 0 545 650 B1描述了一种聚合物膜,该聚合物膜具有五个共挤出的、共同双轴拉伸的层和一个聚丙烯均聚物组成的含空泡的芯层,在其两侧布置有基本上不含空泡的聚丙烯均聚物的中间层,并且在基本上无空泡的聚丙烯均聚物组成的中间层上分别具有可热封聚合物组成的外层。该膜是可热封的,其中聚丙烯均聚物的中间层各自具有1至5μm的厚度。在此,聚合物膜应具有良好的抗穿刺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聚合物膜,其在20°下具有0.66g/cm3的密度、0.61的光学密度和50的光泽度。
[0011] EP 0 611 102 B1公开了一种双轴取向的聚丙烯膜,其包括聚丙烯均聚物组成的含空泡基础层,该基础层在一个表面上具有由无空泡的聚丙烯均聚物组成的中间层,并且在由无空泡的聚丙烯均聚物组成的中间层上具有可印刷的外层。在这种情况下,可印刷的外层由聚烯混合聚合产物(Mischpolymerisat)形成,该聚烯烃混合聚合产物由乙烯、丙烯、1-丁烯和更高级的α-烯烃单元组成。另外,在与无空泡的中间层相对置的表面上,还存在至少一个另外的聚合物层,其外表面是哑光的并且包含不相容的聚合物的混合物。此外,内层和/或无空泡层包含二。该文献的膜尤其用于模内贴标签。
[0012] EP 0 862 991 B1涉及一种标签作为模内标签的用途,该标签由双轴取向的聚合物膜制成,该聚合物膜具有密度最高达0.70g/cm3的含空泡的丙烯均聚物的芯层,在芯层的每个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不含空泡的层。芯层的各个表面上的中间层和/或覆盖层的合并层厚度的比率在2:1与1:1之间。
[0013] WO 2009/010178 A1描述了多层的、不透明的、双轴取向的聚烯烃膜在拉深中作为模内标签的用途,该聚烯烃膜由含空泡的基础层和至少一个内覆盖层制成。在这种情况下,覆盖层包含至少30-95重量%的具有70-105℃的密封起始温度I的共聚物和/或三元共聚物I和5至70重量%的不能相容的聚乙烯,其中重量%数据分别基于内覆盖层的重量。在这方面,内覆盖层的密封起始温度II应当在80至110℃的范围内。
[0014]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包装膜、特别是透明的包装膜是已知的,其在一个或多个覆盖层中用聚二烷基氧烷改性以改善滑动摩擦。这种改性改善膜的摩擦系数,从而可以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更好地卷绕和解卷这些膜。该卷绕行为是关键特性,因为在包装膜的领域中,加工直接从卷材进行,其中在解卷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袋、填充并封闭。包装膜的领域中没有裁切件或幅材。也任选地进行印刷,使得膜卷在印刷机中悬挂和解卷、穿过印刷机并再次卷绕成已印刷膜。然后将已印刷的膜卷悬挂在包装机上,并如上所述加工成包装。
[0015] 聚二烷基硅氧烷的添加有利于膜卷的流畅加工,尽管同时膜的一些性能也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在用聚二烷基硅氧烷改性的膜中,已知所谓的拓片效应,这导致聚二烷基硅氧烷在相对置的膜表面上的通常不希望的转移。在此,聚二烷基硅氧烷影响膜的可印刷性和可密封性。此外,含聚二烷基硅氧烷的覆盖层和电晕处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例如,US5945225描述了含聚二烷基硅氧烷的覆盖层的电晕处理强烈损害膜的可密封性,其程度使得它不再可用作包装膜。该文献教导了添加烃树脂(硬树脂)可以抵消负面影响。
[0016] EP 2528737积极利用了这种已知的效果,并教导了聚二烷基硅氧烷改性的膜与冷封粘合剂的结合使用。经电晕处理的含聚二烷基硅氧烷的覆盖层形成相对于冷封粘合剂的脱模层,而不损害冷封粘合剂的性能。在该文献中也仅提及用于包装的透明膜。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膜,该膜可以有利地按幅材印刷法高速印刷,并且可以在堆叠已印刷的幅材之后可靠地拆堆。已印刷的幅材的单个分离应当可靠且无故障地进行。印刷油墨和/或面漆不得转移到相对置的未印刷外表面上。所有这些要求特别也都应在高速印刷中得到满足,从而即使将具有湿润或未完全固化的油墨和/或面漆的已印刷幅材堆叠时也不会发生转移。
[0018]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用作模内标签的其他要求不得受到影响,即膜必须同时在其外侧上具有良好的可印刷性,并且在幅材印刷过程中原则上运行良好,即顺利的在下搭叠,但没有幅材的脱节,并且已印刷的标签必须形成与容器的良好粘附,并且作为单个标签具有良好的可堆叠性和可拆堆性。
[0019] 该目的通过不透明的、多层的、双轴取向的聚丙烯膜得以实现,该聚丙烯膜由基础层和外覆盖层以及哑光的内覆盖层组成,其中该内覆盖层包含至少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并且在25μm的截止值的情况下的表面粗糙度Rz至少为2.0μm,并且其中所述哑光的内覆盖层包含粘度为100,000至500,000mm2/s的聚二烷基硅氧烷,并且该哑光的内覆盖层的表面通过电晕进行表面处理
[0020] 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0021] 在下文中,将标签膜的在贴标签后与容器接触的表面或覆盖层称为内表面或内覆盖层。外表面或外覆盖层相应地是膜的相对置的表面或相对置的覆盖层,其被印刷并在贴标签后可见。
[0022]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经发现,已印刷幅材形式的具有哑光的内覆盖层的根据本发明的聚丙烯膜可以非常好地堆叠,并且即使幅材的油墨在堆叠时仍然湿润或未完全固化,也可以顺利地进行拆堆,如果该哑光的未印刷内覆盖层包含粘度在100,000至500,000mm2/s范围内的选定的聚二烷基硅氧烷并且该内覆盖层的表面经过电晕或火焰处理。出人意料的是,在不同使用条件下都不会发生油墨转移,因此拆堆的已印刷幅材在其内表面上没有油墨转移,并且外侧上的印刷图像保持完好。
[0023] 膜在印刷过程中具有幅材的很好的在下搭叠,而不存在搭叠的幅材的打滑或脱节。即使在大尺寸的幅材的情况下,幅材的未印刷的内表面也顺利地在幅材的未印刷的外表面上滑动。可以将新切下的幅材在先前切下的幅材下方引导,其中不阻碍依次在下搭叠的幅材的延续。根据本发明的膜的性质有助于大尺寸幅材的流畅印刷,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印刷过程中的印刷速度。出人意料的是,即使在提高的印刷速度下,也不会由于粘合或油墨转移而在已印刷幅材的堆叠和拆堆方面出现问题。
[0024] 将该膜用作模内标签的其他性能也不受影响。该膜可以在外表面上以各种油墨很好地印刷,并且已印刷的标签本身也可以很好地堆叠和单个分离,并且不影响与容器的粘附。结果,提供了可以以非常高的速度加工成标签的膜,并且最终导致完好地贴标签的视觉上吸引人的容器。
[0025]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经发现,在哑光的内覆盖层中添加粘度在100,000至500,000mm2/s范围内的选定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结合对该哑光的内覆盖层的电晕或火焰处理,对于本发明是必要的。已经发现,其他常规润滑剂没有表现出期望的效果,或者不利地影响其他重要的膜性能。例如,通过添加酰胺无法调节滑动性能以使膜在此过程中稳定运行。其他措施,例如改变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也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用这些措施不能在印刷过程中实现期望的可靠性。尽管加入芥酸酰胺可以设置低摩擦系数,但是总是以一定时间间隔再次出现已知的问题。例如,幅材彼此粘附在一起,使得已印刷的幅材不能干净地单个分离。这归因于酰胺的迁移行为,该迁移行为取决于外部条件,并根据膜的温度和寿命导致波动的膜性能。类似地,粗糙度的优化也不是那么稳定和可重现,因为这些值在各个生产批次中在通常的范围内波动。粗糙度的变化也不能解决油墨转移的问题。
[0026]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经发现,通常在包装膜中测量的摩擦系数仅仅有限地是已印刷幅材的可拆堆性的量度。尽管未印刷的膜的摩擦系数低,例如通过在内覆盖层中使用芥酸酰胺作为润滑剂,但所述问题仍然经常发生。
[0027] 出人意料的是,采用哑光的内覆盖层中的选定的聚二烷基硅氧烷并另外经过电晕或火焰处理,所获得的性能导致在幅材印刷过程中幅材的无故障运行,从而可以提高印刷速度,而不会出现已印刷的幅材的拆堆过程中的问题或油墨转移。与已测试的其他修改相比,获得的这些特性极其稳定,并且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即使在膜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波动,或者在加工之前外部条件不同,该膜仍具有稳定的性能。即使膜质量本身受到某些波动,例如粗糙度略有提高或降低,根据本发明的膜也可以可靠地加工成标签。
[0028] 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膜,该膜可以以高循环率在幅材印刷法中特别无故障地印刷。即使膜质量本身或印刷油墨的质量受到某些波动,也无需在幅材的印刷过程、搭叠的幅材的引导过程、实际印刷过程以及已印刷的幅材的堆叠和拆堆过程中调整工艺。
[0029] 令人惊讶地,对其他相关性能没有不利影响。标签膜可以在外侧很好地印刷,并且令人惊讶的是,经改性的内侧对容器的粘附不受影响。对于这些粘附性能存在严重关切,因为例如在US5945225中描述了这样改性的覆盖层作为“脱模层(release-Schichten)”,该脱模层与其他表面相比应具有高的分离力。
[0030] 根据本发明,标签膜的哑光的内覆盖层必须包含粘度在100,000至500,000mm2/s范围内的聚二烷基硅氧烷,并且另外用电晕或火焰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所需的改善。没有电晕或火焰处理或粘度较低时,发生聚二烷基硅氧烷到相对置的外表面的转移,并且外表面的可印刷性受到损害。
[0031] 还已知通过等离子体、电晕或火焰处理显著改善可印刷性。因此,原本预期的是哑光的内覆盖层的电晕或火焰处理将导致印刷油墨从外侧到内侧的更频繁转移,至少在幅材或标签堆叠中将发生外表面对内表面的更强粘附。出人意料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膜中,无论在已印刷的幅材中还是在堆叠的标签中,哑光的经处理表面对已印刷的外表面的粘合均未增加,而是令人惊奇地在没有油墨转移的情况下实现了幅材的改善的更稳定的可分离性。
[0032] 令人惊讶地发现,在哑光的覆盖层中具有选定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的根据本发明的膜不仅尽管经过电晕处理仍具有非常好的分离性能,甚至由于电晕处理而具有非常好的分离性能。
[0033] 还发现在内覆盖层中具有聚二烷基硅氧烷的根据本发明的膜中,既不损害标签膜的外表面的可印刷性也不损害标签对容器的粘附。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聚硅氧烷在与相对置的表面接触时被转移到其上。这种现象也被描述为拓片效应。因此本来预期的是,将膜在其生产后立即卷绕时会将聚硅氧烷转移到相对置的外表面上,因而将损害该外表面的可印刷性。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膜不是这样。
[0034] 在对包含粘度为100,000至500,000mm2/s的选定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的哑光的内覆盖层进行表面处理后,该膜显示出非常好的稳定的特性。在不同条件下,并且尽管粗糙度有所波动,但仍可以在幅材印刷中将膜在相对置的外表面上很好地印刷,并且这些特性可以在生产后立即得到保证,并在数月的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003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代替粘度为100,000至500,000mm2/s的选定的聚硅氧烷与电晕或火焰处理的组合,还可以使用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在本发明的该变型方案中,原则上也可以但不是必须对膜表面进行电晕或火焰处理。
[003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标签膜是五层膜,其在基础层的两个表面上具有中间层。在外中间层上施加可印刷的外覆盖层,并在相对置的内中间层上施加根据本发明的哑光的内覆盖层。哑光的内覆盖层的表面处理通过电晕或火焰进行。可选地,第二外覆盖层的表面也可以被处理以改善可印刷性。外覆盖层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电晕、火焰或等离子进行。
[0037] 膜的基础层包含至少70重量%、优选75至99重量%、特别是80至98重量%的丙烯聚合物,分别基于基础层的重量,以及至多30重量%、优选1至25重量%、特别是2至20重量%的空泡引发填料,以及任选的分别为有效量的其他常规添加剂。
[0038] 通常,丙烯聚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优选94至100重量%、特别是98至<100重量%的聚丙烯单元。如果存在的话,至多10重量%或0至6重量%或>0至2重量%的相应的共聚单体含量通常来自乙烯。以重量%计的数据分别针对丙烯聚合物。
[0039] 优选的是等规丙烯均聚物,其熔点为140至170℃,优选为150至165℃,并且熔体流动指数(在2.16kg载荷和230℃下根据ISO 1133测量)为1.0至10g/10分钟,优选1.5至6.5g/10分钟。聚合物的正庚烷可溶物含量通常为0.5至10重量%,优选为2至5重量%,基于起始聚合物。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可以变化。重均Mw与数均Mn之比通常在1至15之间,优选为2至10,特别优选为2至6。基础层的丙烯聚合物的这种窄的分子量分布例如通过其过氧化物降解或通过借助合适的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丙烯来实现。为了本发明的目的,高度等规的或高度结晶的聚丙烯也是合适的,其根据13C-NMR(三元组)的等规度为至少95%,优选96-
99%。这种高度等规的聚丙烯本身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并且被称为HIPP和HCPP。
[0040] 此外,基础层包含空泡引发填料,其量特别是至多30重量%,优选1至20重量%,特别是2至15重量%,基于基础层的重量。除了空泡引发填料之外,基础层还可包含颜料,例如量为0.5至10重量%,优选1至8重量%,特别是1至5重量%。这些数据分别针对基础层的重量。当添加颜料时,聚合物的比例相应地降低。然而,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基础层中不包含颜料,即<1重量%,特别是不包含TiO2。
[0041]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颜料”是不能相容的颗粒,其在膜拉伸期间基本上不导致空泡形成。颜料的着色效果是由颗粒本身引起的。颜料通常具有0.01至最大1μm、优选0.01至0.7μm、特别是0.01至0.4μm的平均粒径。颜料既包括将膜着色为白色的所谓“白色颜料”,也包括赋予膜彩色或黑色的“有色颜料”。常规颜料是诸如氧化硫酸铝、硫酸钡、、碳酸镁的材料,诸如硅酸铝(高岭土)和硅酸镁(滑石)的硅酸盐、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其中优选使用白色颜料如碳酸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硫酸钡。
[0042] 二氧化钛颗粒通常由至少95重量%的金红石组成,并且优选与无机氧化物和/或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的覆层一起使用。TiO2的这种涂层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0043]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空泡引发填料”是与聚合物基质不能相容并且在膜拉伸时导致形成空泡状空腔的固体颗粒,其中空泡的尺寸、类型和数量取决于固体颗粒的尺寸和量以及拉伸条件,例如拉伸比和拉伸温度。空泡降低了密度并使膜具有特征性的珠光不透明外观,这是由于在“空泡/聚合物基质”界面处的光散射产生的。通常,固体颗粒本身上的光散射对膜的不透明性的贡献相对较小。通常,空泡引发填料具有1μm的最小尺寸,以产生有效的、即造成不透明的空泡量。通常,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至6μm,优选1.5至5μm。如果存在不可相容性,则颗粒的化学特性起次要作用。
[0044] 通常的空泡引发填料是无机和/或有机的与聚丙烯不相容的材料,例如氧化铝、硫酸铝、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镁、硅酸盐例如硅酸铝(高岭土)和硅酸镁(滑石)以及二氧化硅,其中优选使用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合适的有机填料是通常使用的与基础层的聚合物不相容的聚合物,特别是诸如HDPE,环烯烃如降片烯或四环十二烯与乙烯或丙烯的共聚物,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卤代有机聚合物,其中优选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不能相容的材料”或“不能相容的聚合物”是指以单独的颗粒或单独的相存在于膜中的那些材料或聚合物。
[0045] 根据基础层的组成,根据本发明的膜的密度可以在宽范围内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空泡有助于降低密度,而诸如TiO2的颜料由于较高的比重而提高膜的密度。膜的密度优选在0.4至0.8g/cm3的范围内,特别是在0.5至0.75g/cm3的范围内。
[0046] 另外,基础层可以以各自有效的量包含常规添加剂,例如中和剂、稳定剂、抗静电剂和/或其他润滑剂。以下以重量%计的数据分别基于基础层的重量。
[0047] 优选的抗静电剂是甘油单硬脂酸酯、金属链烷磺酸盐,聚醚改性的、尤其是乙氧基化和/或丙氧基化的聚二有机硅氧烷(聚二烷基硅氧烷、聚烷基苯基硅氧烷等)和/或具有10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残基的基本上直链的饱和脂肪族叔胺,其被α-羟基-(C1-C4)-烷基基团取代,其中在烷基残基中具有10至20个碳原子、优选12至18个碳原子的N,N-双(2-羟乙基)-烷基胺是特别合适的。抗静电剂的优选量在0.05至0.5重量%的范围内。
[0048] 合适的润滑剂尤其是高级脂肪族酰胺、高级脂肪族酯、蜡和金属皂。润滑剂的优选量在0.01至3重量%、优选0.02至1重量%的范围内。特别合适的是在基础层中添加0.01至0.25重量%范围内的高级脂肪族酰胺。特别合适的脂肪族酰胺是芥酸酰胺和硬脂酰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经发现,添加这样的润滑剂、特别是添加酰胺也不会对幅材的滑动行为产生正面影响,但是就膜的卷绕行为而言可以有利地使用。
[0049] 作为稳定剂,可以使用用于乙烯、丙烯和其他烯烃聚合物的常规的起稳定作用的化合物。它们的添加量优选为0.05至2重量%。特别合适的是酚类和磷酸酯稳定剂,例如亚磷酸三-2,6-二甲基苯基酯。优选分子量大于500g/mol的酚类稳定剂,特别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或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在这种情况下,酚类稳定剂本身有利地以0.1至0.6重量%、特别是0.1至0.3重量%的量使用,酚类和亚磷酸酯稳定剂的比例优选为1:4至2:1,并且总量为0.1至0.4重量%,特别是0.1至0.25重量%。
[0050] 优选的中和剂包括二滑石、硬脂酸钙和/或碳酸钙,其平均粒度为至多0.7μm,绝对粒度小于10μm,并且比表面积为至少40m2/g。通常,添加0.02至0.1重量%。
[0051] 根据本发明的膜包括至少一个内覆盖层和一个外覆盖层。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内覆盖层是在贴标签时面向容器并在容器和标签之间形成连接的覆盖层。内覆盖层或者与基础层接触或者优选地与内中间层接触。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外覆盖层是在贴标签时背对容器并且在贴标签时面向外部并且在已贴标签的容器上可见的覆盖层。外覆盖层通常与外中间层接触。
[0052] 内覆盖层通常具有0.5至5μm、优选0.8至3μm的厚度。外覆盖层通常具有0.5至4μm、优选0.5至2.5μm的厚度。内中间层通常具有1.5至6μm、优选2至4.5μm的厚度。外中间层通常具有1至5μm、优选1.5至3.5μm的厚度。膜的总厚度优选在30至10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40至60μm的范围内。
[0053] 标签膜的哑光的内覆盖层包含至少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A)和(B)作为基本组分。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不相容是指两种聚合物形成两个单独的相,从而产生提高的表面粗糙度。这种不相容聚合物组成的哑光覆盖层本身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0054] 通常,覆盖层由(A)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和/或丁烯单元的共聚物和/或三元共聚物和(B)聚乙烯构成。通常,内覆盖层包含至少30至95重量%、优选45至85重量%、特别是50至80重量%的丙烯聚合物(A)和5至70重量%、优选15至55重量%、特别是20至50重量%的聚乙烯(B),分别基于内覆盖层的重量。
[0055] 特别适合于本发明目的的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三元共聚物主要包含丙烯单元,以及附加地包含乙烯单元和/或丁烯单元,即它特别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来自相应单体的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可以在下述范围内变化。通常,丙烯聚合物包含超过50重量%的聚丙烯单元,因此它们也被称为丙烯混合聚合产物。优选的丙烯混合聚合产物包含至少60重量%、优选65至97重量%的聚丙烯单元和至多40重量%、优选3至35重量%的乙烯或聚丁烯共聚单体单元。此外,三元共聚物也是特别有利的,其包含65至96重量%、优选72至93重量%的聚丙烯单元和3至34重量%、优选5至26重量%的聚乙烯单元和1至10重量%、优选2至8重量%的聚丁烯单元。
[0056] 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三元共聚物的熔体指数通常为0.1至20g/10分钟(230℃,2.16kg),优选为0.1至15g/10分钟。熔点通常可以在70至140℃的范围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使用熔点为至少105至140℃、优选110至135℃的丙烯共聚物和/或丙烯三元共聚物。
[0057] 合适的丙烯均聚物是上面已经针对基础层描述的并且同样可以添加到内覆盖层中的丙烯均聚物,其中基于内覆盖层的重量,丙烯均聚物的比例通常不大于50重量%。
[0058] 任选地,上述丙烯聚合物可以彼此混合。在此,比例可以在任何界限内变化。然后将这些混合物以上述针对丙烯聚合物描述的量用于覆盖层中。
[0059] 对于要作为模内标签用于拉深法的膜,内覆盖层的密封起始温度(SIT)低的丙烯共聚物和/或丙烯三元共聚物是优选的。在WO 2009/0101178第9页第19行至第13页第12行中详细描述了这些低密封性丙烯聚合物和这种低密封性内覆盖层的组成。该公开内容在此明确地予以引用。
[0060] 对于拉深标签,因此优选密封起始温度I为70至105℃、优选75至100℃的丙烯共聚物和/或丙烯三元共聚物。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内覆盖层中的这些低密封性共聚物和/或三元共聚物I和聚乙烯的比例,以使内覆盖层的密封起始温度不超过110℃,优选在80至110℃的范围内。
[0061] 内覆盖层的第二基本组分是至少一种与上述丙烯聚合物不能相容的聚乙烯。由丙烯聚合物和聚乙烯组成的这种不相容的混合物本身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丙烯聚合物和不能相容的聚乙烯的混合物产生表面粗糙度,它原则上赋予内覆盖层的表面哑光外观。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不能相容”是指通过丙烯聚合物与聚乙烯的混合形成表面粗糙度。由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的内覆盖层的表面粗糙度Rz在0.25mm的截止值下通常处在2.0至6μm、优选2.5-4.5μm的范围内。
[0062] 合适的不能相容聚乙烯是例如HDPE或MDPE。HDPE通常具有下述性质,例如按照ISO 1133测得的大于1至50g/10分钟、优选1.5至30g/10分钟的MFI(21.6kg/190℃),以及根据DIN 53 728第4部分或ISO 1191测量的在100至450cm3/g、优选120至280cm3/g范围内粘度值。结晶度通常为35至80%,优选50至80%。根据DIN 53 479方法A或ISO 1183在23℃下测得的密度优选在>0.94至0.96g/cm3的范围内。用DSC测量的熔点(熔融曲线的最大值,加热速率20℃/分钟)优选在120和140℃之间。合适的MDPE通常具有根据ISO 1133测量的大于
0.1至50g/10分钟、优选0.6至20g/10分钟的MFI(21.6kg/190℃)。根据DIN 53 479方法A或ISO 1183在23℃下测得的密度优选在>0.925至0.94g/cm3的范围内。用DSC测量的熔点(熔融曲线的最大值,加热速率20℃/分钟)优选在115和135℃之间,优选115至130℃。
[0063] 内覆盖层可以任选地包含少量其他烯烃聚合物,只要不因此影响基本的膜性能即可。
[0064] 根据本发明,内覆盖层包含至少一种粘度为100,000至500,000mm2/s的聚二烷基硅氧烷。内覆盖层中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的量通常在0.5至5重量%、优选0.8至3重量%的范围内,基于内覆盖层的重量。其余的层,特别是第二外覆盖层,不包含聚二烷基硅氧烷。
[0065] 聚二烷基硅氧烷是其中非支化的链交替地由彼此相继的硅和氧原子构成并且每个在硅原子上具有两个烷基的聚合物。链的末端硅原子具有三个烷基。烷基为例如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甲基即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优选的。相应地,聚二烷基硅氧烷没有其他官能团。根据本发明,使用粘度为100,000至500,000mm2/s、优选150,000至400,000mm2/s、
2
特别是250,000至350,000mm/s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粘度与硅氧烷的链长和分子量有关。例如,粘度为至少100,000mm2/s的硅氧烷通常具有至少100,000的分子量和超过14,000个硅氧烷单元的链长。
[0066] 根据本发明,内覆盖层的表面经受电晕或火焰处理。该处理令人惊奇地改变了含硅氧烷的覆盖层的性质,从而提供了所需的分离性质和对容器的良好粘附性以及标签膜的外侧上的良好可印刷性。电晕或火焰处理的细节在下面在生产方法的说明中给出。
[0067] 在本发明的一种替选实施方案中,内覆盖层包含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而不是聚二烷基硅氧烷。在本发明的该变型中,内覆盖层的电晕或火焰处理原则上也是可行的,但不是必需的。这些改性的聚烯烃包含一种或多种有机聚硅氧烷单元,其通常通过酯键连接在聚烯烃的聚合物链上。这些聚合物本身是已知的,并且也被描述为官能化的聚烯烃。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例如通过酸酐接枝的聚烯烃与羟基官能的聚硅氧烷在熔体中或由溶剂中的反应来制备。通过羟基和酸酐基团之间的缩合进行硅氧烷链在聚合物基质上的永久化学键合。对于这些改性的聚烯烃,作为基础聚合物,原则上聚乙烯、聚丙烯或丙烯混合聚合产物是优选的。丙烯混合聚合产物由丙烯、乙烯和/或丁烯单元构成,并且主要包含(>70重量%)丙烯单元。这种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是可商购的,例如以商品名Bynel或作为母料以名称HMB-6301获自Dow Corning公司。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的制备描述于例如DE10059454A1中。控制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的量,使得在该实施方案中,内覆盖层中聚硅氧烷的含量也在0.5至5重量%、优选0.8至3重量%的范围内,基于内覆盖层的重量。
[0068] 任选地,除了所述不相容聚合物和本发明必需的聚二烷基硅氧烷或本发明必需的硅氧烷改性的聚烯烃之外,内覆盖层可以包含相应有效量的常规添加剂,以及少量的其他聚合物(0至<5重量%),只要这些添加剂不损害本发明必需的膜性能。
[0069] 它们是例如上述某些添加剂,例如中和剂、稳定剂、抗静电剂和/或抗粘连剂。以重量%计的各个数据基于内覆盖层的重量。
[0070] 特别合适的抗粘连剂是无机添加剂,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磷酸钙等和/或不能相容的有机聚合物,例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等,或交联的聚合物,例如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交联的硅油。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是优选的。平均粒度优选在1和6μm之间,特别是2至5μm。抗粘连剂的优选量在0.05至5重量%、优选0.1至3重量%、特别是
0.2至2重量%范围内。
[0071] 根据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在与内覆盖层相对置的一侧具有第二个外覆盖层,该外覆盖层应具有对于常规印刷油墨的良好粘附性。该外覆盖层可以被施加在基础层的表面上。然而,优选地,该膜具有外中间层,从而将外覆盖层施加到外中间层的表面上。为了进一步改善可印刷性,在外覆盖层的表面上进行电晕、等离子体或火焰处理。
[0072] 外覆盖层通常由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烯烃的聚合物构成。外覆盖层通常包含95至100重量%的聚烯烃,优选98至<100重量%的聚烯烃,分别基于覆盖层的重量。
[0073] 一个/多个外覆盖层的优选的烯烃聚合物是丙烯均聚物,由乙烯、丙烯和/或丁烯单元组成的丙烯共聚物或丙烯三元共聚物II,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这些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II不包含羧酸单体(或其酯)。它们是聚烯烃。其中优选的聚合物是乙烯含量为1至10重量%、优选2.5至8重量%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或丁烯含量为2至25重量%、优选4至20重量%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或乙烯含量为1至10重量%、1-丁烯含量为2至20重量%的乙烯-丙烯-1-丁烯无规三元共聚物,或乙烯-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和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混合物或共混物,其中乙烯含量为0.1至7重量%,丙烯含量为50至90重量%,1-丁烯含量为10至40重量%。以重量%计的数据分别基于聚合物的重量。
[0074] 在外覆盖层中使用的上述丙烯共聚物和/或丙烯三元共聚物II通常具有1.5至30g/10分钟、优选3至15g/10分钟的熔体流动指数。熔点在120至145℃的范围内。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II的上述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指数为5至9g/10分钟,熔点为120至150℃。所有上述熔体流动指数均在230℃和21.6N的力下(DIN 53 735)测量。
[0075] 上述这些实施方案在外表面上显示出15至40的光泽度(在20℃的度下)。
[0076]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盖层可以如针对内覆盖层所述那样另外包含不能相容的聚合物,因此具有哑光的粗糙表面。
[0077] 该哑光外覆盖层由上述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乙烯和/或丁烯单元的共聚物和/或三元共聚物(A)和聚乙烯(B)构成。通常,外覆盖层包含至少30至95重量%、优选45至85重量%、特别是50至80重量%的所述丙烯聚合物(A)和5至70重量%、优选15至55重量%、特别是20至50重量%的聚乙烯(B),分别基于外覆盖层的重量。
[0078] 对于外覆盖层,类似地,丙烯聚合物和不能相容的聚乙烯的混合物产生表面粗糙度,其赋予外覆盖层的表面哑光外观。由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的哑光外覆盖层的表面粗糙度Rz在0.25mm的截止值下通常处在2.0-6μm的范围内,优选在2.5-4.5μm的范围内。
[0079] 结合内覆盖层详细描述了合适的不能相容的聚乙烯。这些聚乙烯同样适用于哑光的外覆盖层。
[0080] 任选地,可以向外覆盖层添加前述添加剂,例如抗静电剂、中和剂、抗粘连剂和/或稳定剂。于是,以重量%计的数据相应地基于覆盖层的重量。外覆盖层不包含聚二烷基硅氧烷。没有掺入聚二烷基硅氧烷,并且在外覆盖层的表面上不存在从内表面转移的聚二烷基硅氧烷。
[0081] 已经结合内覆盖层描述了合适的抗粘连剂。这些抗粘连剂也适用于外覆盖层。用于外覆盖层的抗粘连剂的优选量在0.1至2重量%、优选0.1至0.8重量%的范围内。
[0082]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外覆盖层的表面经过电晕、等离子体或火焰处理。该处理改善了膜表面的粘附性能,以用于随后的装饰和印刷,即确保用印刷油墨的可润湿性和印刷油墨的粘附性。
[0083] 通常,根据本发明的膜包括布置在基础层和内覆盖层之间的内中间层以及布置在基础层和外覆盖层之间的外中间层。内中间层与内覆盖层接触,外中间层与外覆盖层接触。因此,膜的优选实施方案是五层的。
[0084] 内中间层和外中间层各自独立地包含至少一种烯烃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优选至少一种丙烯聚合物,特别是至少一种丙烯均聚物。此外,内中间层和外中间层可各自独立地包含针对各个层描述的常规添加剂,例如抗静电剂、中和剂、润滑剂和/或稳定剂,并且任选地包含颜料。
[0085] 中间层的优选聚合物是等规丙烯均聚物,其熔点为140至170℃,优选150至165℃,并且熔体流动指数(在2.16kg载荷和230℃下按照ISO 1133测量)为1.0至10g/10分钟,优选1.5至6.5g/10分钟。聚合物的正庚烷可溶物含量通常为0.5至10重量%,优选为2至5重量%,基于起始聚合物。为了本发明的目的,上面针对基础层描述的高度等规或高度结晶的聚丙烯可用于中间层中,并且例如对于厚度小于60μm、优选为35至55、特别是40至50μm的膜是有利的。任选地,在中间层中使用高度结晶的聚丙烯可以改善具有特别低的基础层密度的膜的刚度
[0086] 替选地,中间层也可以使用具有90至96%、优选92至<95%的规则等规度(13C-NMR)的丙烯均聚物,特别是针对厚度>50至150μm、优选>55至100μm的膜。
[0087] 中间层分别包含90-100重量%的所述丙烯聚合物,优选丙烯均聚物,并且必要时还包含添加剂。此外,内中间层和外中间层、特别是外中间层例如以2至8重量%的量包含颜料,特别是ΤiΟ2,其中聚合物比例相应地降低。
[0088] 中间层的厚度彼此独立并且通常大于1μm,并且优选在1.5至15μm的范围内,特别是2至10μm,例如2.5至8μm或3至6μm。
[0089] 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具有外中间层,其包含4.5至30重量%、特别是5至25重量%的TiO2并具有0.5至5μm、优选0.5至<3μm的层厚度。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在具有高颜料含量的该薄的外中间层上具有<2μm、优选>0至<1.8μm例如0.5至<1.5μm的薄的外覆盖层。
[0090] 根据本发明的膜的总厚度小于150μm,优选小于100μm,特别是最高70μm。另一方面,它优选大于15μm,优选大于20μm,特别是至少25μm。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层通常是膜的最厚的层,并且优选占膜总厚度的40%至99%。可选地,膜可以具有另外的层。
[0091] 由于由丙烯聚合物组成的层的优选组成,该膜称为聚丙烯膜。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这意味着以膜为基准,膜具有至少70%的丙烯单元比例,优选90至98%的丙烯单元。
[0092] 根据本发明的膜的生产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例如通过共挤出法来进行。在该方法中,将与膜的各个层对应的熔体同时并且共同通过扁平喷嘴共挤出,将这样得到的膜拉下以在一个或多个辊上凝固,随后将多层膜拉伸(取向),将经拉伸的膜进行热定形,并在内表面上经受电晕处理,并且可选地在外表面上进行等离子、电晕或火焰处理。
[0093] 双轴拉伸(取向)可以依次或同时进行。依次拉伸通常是相继进行的,其中优选的是相继的双轴拉伸,其中首先纵向(沿机器方向)然后横向(垂直于机器方向)拉伸。膜生产的进一步描述以具有随后的依次拉伸的优选的扁平膜挤出为例进行。
[0094] 首先,如在挤出法中常见的那样,将各层的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在挤出机中压缩并液化,其中任选地添加的添加剂可以已经包含于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中。然后将熔体共同且同时通过扁平喷嘴(宽槽喷嘴)挤出,并将多层熔体优选在10至100℃、尤其是10至50℃的温度下拉下到一个或多个拉辊上,其中将其冷却并凝固。
[0095] 然后将如此获得的未拉伸的膜前体膜大体上相对于挤出方向纵向和横向拉伸,这导致分子链的取向。纵向拉伸优选在70至130℃、特别是80至110℃的温度下进行,有利地借助两个根据期望的拉伸比以不同速度运行的辊进行,并且横向拉伸优选在120至180℃的温度下借助于相应的拉幅机进行。纵向拉伸比有利地在3至8、优选4至6的范围内。横向拉伸比有利地在5至10、优选7至9的范围内。
[0096] 紧接着膜的拉伸优选进行热定形(热处理),其中将膜优选在100至160℃的温度下有利地保持约0.1至10秒。接着用卷绕装置以通常的方式卷绕膜。
[0097] 在双轴拉伸之后,对膜的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优选地也按照已知技术之一对外表面进行等离子体、电晕或火焰处理。两个表面的处理强度彼此独立地通常在35至50mN/m的范围内,优选37至45mN/m。
[0098] 在电晕处理中,有利地使膜在两个用作电极的导体元件之间穿过,其中在电极之间施加通常是交变电压的高压(约5至20kV和5至30kHz),该高压使得可以发生喷射或电晕放电。通过喷射或电晕放电使膜表面上方的空气电离,并与膜表面的分子发生反应,使得在基本上非极性的聚合物基质中产生极性夹杂物。
[0099] 用于火焰处理的方法本身也是已知的,并且例如记载于EP 0732188中。处理强度通常在37至50mN/m、优选39至45mN/m的范围内。通常,这种火焰处理通过没有极化的火焰进行。可选地,也可以使用极化火焰。在火焰处理过程中将膜在冷却辊上引导,其中在该辊上方安置燃烧器。该燃烧器通常安置在距膜表面/冷却辊3至10mm的距离处。在与火焰接触期间,膜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优选地,在处理期间将膜在冷却辊上冷却。辊温度在15至65℃、优选20至50℃的范围内。
[0100] 根据本发明的膜按幅材印刷法印刷。通常,适用于此目的的幅材胶印机包括进纸器、印刷机构和出纸器。进纸器用于将幅材单个分离并送入第一印刷机构,在其后可跟随其他印刷机构。在印刷机构中,将油墨或印刷图像以及可能的面漆转移到表面上。在幅材已通过所有印刷机构后,它们到达出纸器。它用于形成已印刷的幅材的堆叠。根据本发明的膜特别适合于速度达到每小时8000至18,000幅、优选每小时10,000至15,000幅的快速印刷机。幅材的尺寸可以最高达1200×800mm。然后再次将已印刷的幅材单个分离,从已印刷的幅材上裁切或冲裁各个标签,再堆叠成各个已印刷的标签组成的堆叠。任选地,可以按以上第2页所述从堆叠的幅材冲裁标签。以这种方式,直接生产已印刷的标签的堆叠。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标签可以用于所有常规的模内贴标签法中。根据本发明的膜在注塑法和拉深法中均适合作为模内标签。在这种用途中,膜在容器的成型过程中施加,并成为成型容器的一体的组成部分。容器通常由合适的丙烯或乙烯聚合物生产,即注塑或拉深。
[0101] 在注塑法中,首先将可能已裁切的各个标签从堆叠中取出,以便可以将其置入注塑模具中。在此,模具设计成使得聚合物的熔体流注射在标签的后面,并且膜的前侧抵靠在注塑模具的壁上。注射时,热熔体与标签结合在一起。注射后打开模具,将带有标签的注塑件排出并冷却。结果,产生了已贴标签的容器,在该容器上标签无褶皱且外观上完美地粘附在容器上。
[0102] 在注射时,注射压力优选在300至600巴的范围内。要使用的塑料、特别是丙烯聚合物或聚乙烯合适地具有约40g/10分钟的熔体流动指数。注射温度取决于所使用的塑料。在一些情况下,还将模具冷却并避免注塑件与模具的粘合。
[0103] 替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膜在通过拉深法形成容器中的用途也是特别有利的。在拉深时,对未取向的厚塑料板、通常是浇铸的PP或PS(聚苯乙烯)进行加热,厚度优选约为200-750μm,并优选通过真空或冲压工具在相应的模具中进行拉或压。在这里也将单个标签置入模具中,并在成型过程中与实际的容器结合。通常,使用的温度要比在容器注塑期间的温度低得多。因此,优选用作具有低密封性内覆盖层的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104] 在下文中,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而不因此限制发明构思。
[0105] 在这里,使用以下测量方法用于表征原材料和膜:
[0106] 熔体流动指数
[0107] 丙烯聚合物的熔体流动指数是根据ISO 1133在2.16kg载荷和230℃下测得的,对于聚乙烯为190℃和21.6kg。
[0108] 熔点
[0109] 根据DIN 51007,将熔点确定为DSC测量的熔融曲线的最大值,其中以20K/min的加热速率记录熔融曲线。
[0110] 密度
[0111] 聚合物的密度根据DIN 53 479方法A确定。膜的密度由测得的厚度和测得的单位面积重量计算得出(ISO 4593)。
[0112] 表面张力
[0113] 表面张力通过根据DIN ISO 8296的墨法测定。
[0114] 粗糙度测量
[0115] 膜的粗糙度值Rz是根据DIN 4768第1部分和DIN 4777以及DIN4772和4774通过Leica公司的数字显微镜测量的,其中根据DIN 4768/1将RC滤光片的截止值设定为0.25mm。
[0116] 光泽度测量
[0117] 根据DIN EN ISO 2813以60°的角度进行测量。作为标准,使用折射率为1.567(在587.6nm的波长和25℃下测得)的抛光的深色玻璃板,其光泽度相当于100光泽度单位。
[0118] 油墨转移
[0119] 首先,将膜条裁切成约7cm×30cm的尺寸。这些条带的一半用黑色胶印油墨通过2 2
IGT胶印设备C1在外覆盖层上印刷。印刷面积约为0.0071m ,油墨施加量为1g/m ,挤压力为
100N。在印刷之后,立即用相同大小的第二条带(上部条带)覆盖已印刷表面,其中(上部条带的)内覆盖层放置在已印刷的(下部)条带的已印刷表面上。在每种情况下,准备4对条带并且并排固定在DIN A4幅上,并用刨花板(28cm×37cm×2cm,1.2kg)覆盖。随后,用额外的重物(0.5kg,5kg,20kg)对刨花板进行增重。24小时后,去掉重物和刨花板,并用手分别将下部和上部条带彼此分开。目视评估从已印刷的下部条带到未印刷的上部条带的内覆盖层的油墨转移。
[0120] 分离力确定
[0121] 为了评价已印刷的幅材的可单个分离性,确定分离叠置的膜层所需的力。从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膜裁切出矩形图案。将这些图案的膜层彼此堆叠,使得膜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彼此接触。为了能够将膜图案夹在拉力试验机中,分别将几厘米宽的条带在样品边缘覆盖,例如用纸覆盖。另外将每个第二接触面完全覆盖,以便能够出于测量的目的分别单个分离两个叠置的膜图案。
[0122] 将各个膜层组成的堆叠通过摇臂压机在100N/cm2的压力下在室温下挤压24小时,以模拟实际条件。此后,将分别由两个样品组成的膜样品单个分离,切成30mm宽的条带并在拉力试验机(例如Zwick)中夹紧,以使膜层两次以90°的角度彼此分离。在此过程中测量分离膜层所需的力。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用于评价。
[0123] 粘度
[0124] 粘度通过旋转粘度计根据DIN 53019第1至4部分测量。
[0125] 密封起始温度(SIT)的确定
[0126] 切割两条膜条带,并分别与要测试的覆盖层相互叠置。使用Brugger公司的HSG/2
ETK密封仪,通过将叠置的条带在不同的温度下借助两个加热的密封钳以10N/cm的密封压力和0.5s的密封时间密封,生产热封样品(密封缝20mm×100mm)。从密封的样品切出15mm宽的测试条带。使用拉力测试机以200mm/分钟的拉出速度确定T密封缝强度,即分离测试条带所需的力,其中密封缝平面与拉伸方向成直角。密封起始温度是达到至少1.0N/15mm的密封缝强度时的温度。
[0127] 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解释本发明。
[0128] 实施例1(一侧哑光,1.5%PDMS)
[0129] 按照共挤出法,从宽缝喷嘴中挤出五层前体膜。将该前体膜在冷却辊上拉出,凝固,然后沿纵向和横向取向,最后定形。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的表面通过电晕预处理。该五层膜具有内覆盖层/内中间层/基础层/外中间层/外覆盖层的层结构。膜的各个层具有以下组成:
[0130] 内覆盖层I(2.3μm):
[0131] ~6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熔点为13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7.3g/10分钟(ISO 1133)
[0132] ~38.5重量%的MDPE,MFI为14.4g/10分钟(21.6kg和190℃);密度0.937g/ccm3,熔点126℃
[0133] 1.5重量%的粘度为300,0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134] 0.33重量%的具有5μm的平均粒度的SiO2作为抗粘连剂
[0135] 内中间层I(4.0μm)
[0136] 99.88重量%的丙烯均聚物,其正庚烷可溶物含量为4.5重量%(基于100%的PP),熔点为16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3.2g/10分钟(ISO 1133)[0137] 0.12重量%的芥酸酰胺(ESA)
[0138] 基础层(40.2μm)
[0139] 85.95重量%的丙烯均聚物(PP),其正庚烷可溶物含量为4.5重量%(基于100%的PP),熔点为16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3.2g/10分钟(ISO 1133)[0140] 14重量%的碳酸钙,其平均粒度为3.5μm
[0141] 0.05重量%的芥酸酰胺(ESA)
[0142] 外中间层II(3.0μm)
[0143] 94重量%的丙烯均聚物(PP),其正庚烷可溶物含量为4.5重量%(基于100%的PP),熔点为16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3.2g/10分钟(ISO 1133)[0144] 6重量%的具有0.1至0.3μm的平均粒径的TiO2
[0145] 外覆盖层II(0.8μm):
[0146] ~10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其熔点为13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7.3g/10分钟(ISO 1133)。
[0147] 膜的所有层附加地含有常规量的稳定剂和中和剂。
[0148] 具体地说,在膜的生产中选择以下条件和温度:
[0149] 挤出:挤出温度约250℃
[0150] 冷却辊:温度25℃
[0151] 纵向拉伸:T=120℃
[0152] 纵向拉伸4.8倍
[0153] 横向拉伸:T=155℃
[0154] 横向拉伸8倍
[0155] 定形T=133℃
[0156] 膜通过电晕在两个表面上进行了表面处理。该膜具有不透明外观,密度为0.56g/cm3,厚度为50μm。
[0157] 实施例2(一侧哑光,1%PDMS)
[0158]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降低至1重量%。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59] 实施例3(一侧哑光,2%PDMS)
[0160]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提高至2重量%。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61] 实施例4(两侧哑光,1.5%PDMS)
[0162]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改变了外覆盖层的组成。现在,外覆盖层具有与内覆盖层相同的组成,此外将内覆盖层的厚度减小到1.5μm。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63] 实施例5(两侧哑光,1.5%PDMS,无内中间层ZWS)
[0164] 根据实施例3制备膜,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省去了内中间层,从而制得了四层膜。将基础层的厚度增加4μm以获得厚度相当的膜。其它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它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65] 实施例6(一侧哑光,1.5%PDMS+Tafmer)
[0166]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改变了内覆盖层的组成。向内覆盖层另外添加了低熔点聚合物。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67] 内覆盖层I(2.3μm):
[0168] ~20重量%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熔点为13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7.3g/10分钟(ISO 1133)
[0169] ~40重量%的C3C4共聚物Tafmer XM7070
[0170] ~38.5重量%MDPE,其MFI为14.4g/10分钟(21.6kg和190℃);密度0.937g/ccm3,熔点126℃
[0171] 1.5重量%的粘度为300,0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172] 0.33重量%的具有5μm的平均粒径的SiO2
[0173] 比较例1(一侧哑光,无PDMS)
[0174]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改变了内覆盖层的组成。内覆盖层现在不包含聚二烷基硅氧烷。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75] 比较例2(一侧哑光,1.5%低粘度PDMS)
[0176]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改变了内覆盖层I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使用相同量的粘度为30,0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代替粘度为300,0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77] 比较例3(一侧哑光,1.5%PDMS,无电晕)
[0178]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现在未对内覆盖层进行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79] 比较例4(双侧有光泽,1.5%PDMS,无MDPE)
[0180] 如实施例1所述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没有向内覆盖层添加MDPE。丙烯聚合物的含量相应地增加至~98重量%。其他组成和膜生产中的工艺条件未改变。
[0181] ~98重量%乙烯-丙烯共聚物,熔点为135℃,在230℃和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7.3g/10分钟(ISO 1133)
[0182] 1.5重量%的粘度为300,000mm2/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183] 0.33重量%的具有5μm的平均粒度的SiO2作为抗粘连剂
[0184] 比较例5(单侧哑光,芥酸酰胺ESA代替PDMS)
[0185] 根据实施例1制备膜,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改变了内覆盖层I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而是使用0.5重量%的芥酸酰胺。层的厚度以及所有其他层的组成以及膜生产过程中的条件保持不变。
[0186] 首先将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膜在不同条件下储存不同的时间,然后检查其性能。随后,将膜按照幅材印刷法印刷。堆叠已印刷的幅材。然后将已印刷的幅材单个分离,从幅材冲出相应的标签,将标签本身堆叠。
[0187] 然后将堆叠的标签在注塑法和拉深法中用作标签。结果汇总在下表中。
[0188]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途:
[0189] 将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膜裁切成70cm×70cm的大尺寸张材并堆叠。将各个张材印刷4×图样,将已印刷的幅材堆叠。从已印刷的张材冲下图样作为单独的标签,堆叠起来,最后提供在贴标机上。将标签用于贴标签拉深和注塑的容器。
[0190] 根据实施例1至5的膜可以在幅材印刷法中高速印刷,并且已印刷的幅材可以单个分离而没有油墨转移。印刷幅材时,速度可以提高到每小时10,000幅。从幅材冲下的标签也可以顺利地堆叠和拆堆,并显示出对容器的良好粘附性。以这种方式生产了外观完美的带标签的容器。
[0191] 根据比较例的膜不能以这种速度处理,印刷和贴标签时均必须降低处理速度(见表)。尽管速度降低,但仍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错误进纸或双重进纸的干扰,因此有时必须中断印刷过程或贴标签过程。
[0192] 表
[0193]
[0194] *较低光泽度**波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