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植物学 / 树脂 /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转向装置

阅读:868发布:2021-04-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转向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 力 转向装置。在 电动机 的旋 转轴 (23)的与输出部(14)相反一侧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形成有至少使在电力转换 电路 部(16)产生的热量向电动机壳体(11)导热的 散热 部(15A)、(15B),并且在 覆盖 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 合成 树脂 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形成的 基板 固定部(26A)、(26B)进行 定位 的、作为定位部的定位突起部(16P)。由此,能够利用现有的基板固定部(26A)、(26B)进行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定位,不必重新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能够减小外观形状。,下面是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转向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壳体,其收纳有驱动机械系统控制要素的电动机;
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一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的一侧,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转换电路部构成;
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有:供被合成树脂覆盖的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设置的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及供载置于基板的所述电源电路部设置的电源电路设置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所述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在覆盖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差而成为所述基板固定部,而且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利用各所述基板固定部的壁面,对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分别形成有所述定位部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夹着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而配置在相互相对的位置,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被夹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与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之间而配置,
并且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和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由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向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突出部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由所述合成树脂成型有定位端子,该定位端子经由所述基板而与连接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输出端子的母线一体化。
6.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其基于来自检测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的转矩传感器的输出,向转向轴施加操辅助力;
电动机壳体,其收纳有所述电动机;
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一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的一侧,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
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有:供被合成树脂覆盖的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设置的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及供载置于基板的所述电源电路部设置的电源电路设置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所述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在覆盖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差而成为所述基板固定部,而且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利用各所述基板固定部的壁面,对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分别形成有所述定位部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夹着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而配置在相互相对的位置,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配置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与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之间,
并且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和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由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向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突出部形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由所述合成树脂成型有定位端子,该定位端子经由所述基板而与连接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输出端子的母线一体化。

说明书全文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涉及内置有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通常的工业机械领域中,盛行的是利用电动机来驱动机械系统控制要素,但最近开始采用所谓的机电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其将控制电动机的旋转速度或旋转转矩的、由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部与电动机一体地组装。
[0003]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例如在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出通过驾驶员对方向盘进行操作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基于该检测值以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机,并产生操辅助转矩。为了控制该电动机,在动力转向装置设置有电子控制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0004] 作为现有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例如已知有在(日本)特开2016-362246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记载了由电动机部和电子控制部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而且,电动机部的电动机收纳在由合金等制作的、具有筒部的电动机壳体中,安装有电子控制部的电子零件的基板安装在散热器,该散热器配置在电动机壳体的轴向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且作为ECU壳体的封闭盖而发挥作用。
[0005] 在安装于散热器的基板上载置有: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机的MOSFET或IGBT等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功率模)、以及控制功率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经由母线电连接。
[0006] 而且,经由由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器外壳从电源向安装于散热器的电子控制部供给电力,另外,从检测传感器类向安装于散热器的电子控制部供给运行状态等检测信号。连接器外壳作为盖体而发挥作用,密闭并堵塞散热器地固定连接器外壳,另外,利用固定螺钉将连接器外壳固定在散热器的外周表面。
[0007]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已知有电动制动器及各种液压控制用电动液压控制器等,但在下面的说明中,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为代表进行说明。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6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 可是,在这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需要搭载在汽车的发动机室内的狭小空间内,强烈要求小型化。因此,将电力转换电路部配置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且利用母线将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机的输入端子从形成于端面壁的引出孔,向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附近引出。
[0013] 而且,该输出端子侧的母线与输入端子侧的母线使前端面相互相对地接触,在该前端部进行TIG(Tungsten Inert Gas:钨惰性气体)焊接。在此,在进行该TIG焊接时,重要的焊接条件之一是提高相互焊接的母线的位置精度。为了提高焊接的母线的位置精度,通常考虑一种方法,即,重新构建被合成树脂封装的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定位机构、或利用特别的夹具机构将电力转换电路部按压在另外设置的定位壁来进行定位。
[0014] 然而,如上所述,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因为需要小型化,所以,当采用上述重新构建定位机构、或利用特别的夹具机构将电力转换电路部按压在定位壁来进行定位这样的方法时,需要新的定位机构或用于向定位壁进行按压的空间,妨碍小型化的可能性较大。
[001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不必重新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利用现有的构成部件能够进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定位,并且能够减小外观形状。
[0016]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7]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覆盖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0018] 发明效果
[0019] 根据本发明,因为利用现有的基板固定部来进行在电力转换电路部形成的定位部的定位,所以,不需要重新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因而能够减小外观形状,并且能够提高母线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操舵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22]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4是图3所示的电动机壳体的立体图。
[0024] 图5是将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在轴向上进行剖切而得的剖视图。
[0025] 图6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载置有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6] 图7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载置有电源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7] 图8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载置有控制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8] 图9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固定有金属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9] 图10是仅取出图6所示的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力转换电路部的俯视图。
[0030] 图11是在图6所示的载置有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状态下、从与电动机壳体相反一侧观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实施的各种变形例及应用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32]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前,利用图1对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操舵装置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
[0033] 首先,对用于操舵汽车的前轮的操舵装置进行说明。操舵装置1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与未图示的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2的下端设有未图示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在车体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未图示的齿条啮合。在该齿条的两端连结有用于将前轮向左右方向操舵的转向横拉杆3,齿条被齿条壳4覆盖。而且,在齿条壳4与转向横拉杆3之间设有橡胶保护罩5。
[0034] 为了辅助对方向盘进行转动操作时的转矩,设有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即,设有检测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的转矩传感器7,且设有:基于转矩传感器7的检测值经由齿轮10向齿条施加操舵辅助力的电动机部8、及控制在电动机部8配置的电动机的电子控制部9(ECU)。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的电动机部8在输出轴侧的外周部的三个部位经由未图示的螺栓与齿轮10连接,且在电动机部8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设有电子控制部9。
[0035] 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中,当通过操作方向盘而使转向轴2向任意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转矩传感器7检测该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基于该检测值控制电路部对电动机的驱动操作量进行计算。基于该计算出的驱动操作量,利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而向与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转向轴2。输出轴的转动从未图示的小齿轮经由齿轮10向未图示的齿条传递,从而对汽车进行操舵。因为上述结构、作用已经众所周知,所以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0036] 如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输出端子侧的母线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侧的母线以前端面相互面对的方式进行接触,并在该前端部进行TIG焊接。而且,在进行该TIG焊接时,重要的焊接条件之一是提高相互焊接的母线的位置精度。为了提高焊接的母线的位置精度,有一种方法,即,重新构建电力转换电路的定位机构,或者利用特别的夹具机构将电力转换电路部按压在另外设置的定位壁来进行定位。
[0037] 然而,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因为需要小型化,所以当采用上述的重新构建定位机构、或者利用特别的夹具机构将电力转换电路部按压在定位壁来进行定位这样的方法时,需要新的定位机构或定位壁的空间,妨碍小型化的可能性较大。
[0038] 根据上述背景,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下述结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一侧的、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形成至少使在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量向电动机壳体导热的散热部,并且在覆盖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利用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0039]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利用现有的基板固定部来进行在电源电路部形成的定位部的定位,所以,不必重新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能够减小外观形状。
[0040] 下面,利用图2至图11,对成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具体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表示成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构成部件进行分解并从倾斜方向观察的图,图4至图9是表示依照各构成部件的组装顺序组装各构成部件后的状态的图,图10以及图11是说明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定位方法的图。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引用各图进行说明。
[0041] 如图2所示,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电动机部8由通过铝合金等制作的、具有筒部的电动机壳体11以及收纳于该电动机壳体11的、未图示的电动机构成,电子控制部9配置在电动机壳体11的轴向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由通过铝合金等制作的金属罩12以及收纳于该金属罩12的、未图示的电子控制部构成。
[0042] 电动机壳体11和金属罩12在它们对置的端面,通过粘结剂、或焊接、或固定螺栓而一体固定。在金属罩12内部的收纳空间收纳的电子控制部由生成所需的电源的电源电路部、具有由驱动控制电动机部8的电动机的MOSFET或IGBT等构成的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该功率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构成,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机的线圈输入端子经由母线电连接。
[0043] 在金属罩12的端面,利用固定螺栓固定有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具有:电力供给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A、检测传感器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B、以及将控制状态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状态发送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C。而且,经由由合成树脂制作的电力供给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A从电源向收纳于金属罩12的电子控制部供给电力,另外,经由检测传感器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B,从检测传感器类向收纳于金属罩12的电子控制部供给运行状态等检测信号,并经由控制状态发送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C将当前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控制状态信号发送出去。
[0044] 图3表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的分解立体图。在电动机壳体11的内部嵌合有圆环状的制旁轭(未图示),在该旁轭内收纳有电动机(未图示)。电动机的输出部14经由齿轮向齿条施加操舵辅助力。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电动机的具体结构已经众所周知,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0045] 电动机壳体11由铝合金制作,作为将在电动机产生的热量、以及在后面叙述的电源电路部及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量向外部大气中散发的散热器部件而发挥作用。由电动机和电动机壳体11构成电动机部。
[0046] 在电动机部的与输出部14相反一侧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安装有电子控制部EC。电子控制部EC由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以及控制电路部18构成。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与电动机壳体11一体地形成,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分体地仅形成端面壁15,通过螺栓或焊接使端面壁15与电动机壳体11一体化。
[0047] 在此,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以及控制电路部18构成冗余系统,且构成主电子控制部和副电子控制部的双重系统。而且,虽然通常由主电子控制部控制、驱动电动机,但当主电子控制部发生异常或故障时,可以切换为副电子控制部来控制、驱动电动机。
[0048] 因此,如后所述,通常来自主电子控制部的热量向电动机壳体11传递,当主电子控制部发生异常或故障时,主电子控制部停止而副电子控制部工作,向电动机壳体11传递来自副电子控制部的热量。
[0049] 但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未采用,但也可以使主电子控制部与副电子控制部配合而作为常规的电子控制部发挥作用,当一个电子控制部发生异常、故障时,另一个电子控制部利用一半的能力来控制、驱动电动机。在该情况下,虽然电动机的能力减半,但能够确保所谓的“跛行模式功能”。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将主电子控制部和副电子控制部的热量都向电动机壳体11传递。
[0050] 电子控制部EC由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电力转换电路部16、以及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构成,朝向从端面壁15侧分离的方向,按照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以及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的顺序进行配置。控制电路部18生成驱动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由微型计算机、周边电路等构成。电源电路部17生成驱动控制电路部18的电源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源,由电容器、线圈、以及开关元件等构成。电力转换电路部16调整在电动机的线圈中流动的电力,由构成三相上下臂的开关元件等构成。
[0051] 在电子控制部EC中发热量较多的主要为电力转换电路部16及电源电路部17,电力转换电路部16及电源电路部17的热量从由铝合金形成的电动机壳体11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端部侧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安装有具有弹性(弾発)功能部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固定部件。利用在该电力转换电路部固定部件形成的弹性功能部件,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向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形成的散热部侧按压,而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按压并保持在散热部。
[0052] 在控制电路部18与金属罩12之间设有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与车辆电池(电源)及外部的未图示的其它控制装置连接。当然,该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也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以及控制电路部18连接。
[0053] 金属罩12具有收纳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以及控制电路部18并将它们进行密性密封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罩12通过焊接而固定在电动机壳体11。因为该金属罩12由金属制作,所以,也兼而具有将由电力转换电路部16、及电源电路部17等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热的功能。
[0054] 接着,基于图4至图8,对各构成部件的结构和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图4表示电动机壳体11的外观,图5表示其轴向截面。
[0055] 在图4、图5中,电动机壳体11形成为筒状形状,由侧周面部11A、封闭侧周面部11A的一端的端面壁15、以及封闭侧周面部11A的另一端的端面壁19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壳体11为有底圆筒状,侧周面部11A与端面壁15一体地形成。另外,端面壁19具有盖的功能,在侧周面部11A收纳了电动机之后封闭侧周面部11A的另一端。
[0056] 如图5所示,在侧周面部11A的内部嵌合有在铁心卷绕了线圈20的定子21,在该定子21的内部可旋转地收纳有埋设有永磁体转子22。在转子22固定有旋转轴23,一端为输出部14,另一端为用于检测旋转轴23的旋转相位及转速的旋转检测部24。在旋转检测部24设有永磁体,贯通设置在端面壁15的贯通孔25而向外部突出。而且,利用由未图示的GMR元件等构成的磁感部,检测旋转轴23的旋转相位及转速。
[0057] 返回至图4,在位于旋转轴23的与输出部14相反一侧的、端面壁15的面形成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以及电源电路部17的散热区域15A、15B。在端面壁15的四个部一体地竖立有基板固定部26A、26B,在内部形成有螺孔26S。基板固定部26A、
26B为了固定后面叙述的控制电路部18的基板而设置。
[0058] 另外,在从后面叙述的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作为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而发挥作用)15A竖立的基板固定部26A形成有与也在后面叙述的电源用散热区域(=作为电源电路设置部而发挥作用)15B在轴向上等高的基板承载部27。该基板承载部27用于载置后面叙述的电源电路部17的玻璃环基板31,在该基板承载部27形成有固定玻璃环氧基板31的螺孔27S。同样地,在电源电路部17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有固定玻璃环氧基板31的螺孔27S。
[0059] 另外,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的基板固定部26B包括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在内而成为基板固定部26B。这是因为如后面叙述的那样,用于利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一部分进行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定位。
[0060] 根据附图可知,形成端面壁15的、与旋转轴23正交的径向的平面区域被一分为二。一个区域形成供电力转换电路部16安装的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另一个区域形成供电源电路部17安装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的面积比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得大。这是因为,因为如上所述采用双重系统,所以确保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设置面积。
[0061] 而且,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和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具有朝向轴向(旋转轴23延伸的方向)高度不同的高度差。即,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在电动机的旋转轴23的方向观察时,在相对于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分离的方向具有高度差而形成。在设置电力转换电路部16后设置电源电路部17的情况下,该高度差设定为使电力转换电路部16与电源电路部17分别不干涉的长度。
[0062] 在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形成有三个细长的长方形的突状散热部28。该突状散热部28供后面叙述的双重系统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设置。另外,突状散热部28在电动机的旋转轴23的方向观察时,向从电动机分离的方向突出并延伸。
[0063] 另外,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为平面状,供后面叙述的电源电路部17设置。因此,突状散热部28作为将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6产生的热量向端面壁15导热的散热部而发挥作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作为将在电源电路部17产生的热量向端面壁15导热的散热部而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突状散热部28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作为将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6产生的热量向端面壁15导热的散热部而发挥作用。
[006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上能够省略散热器部件来缩短轴向的长度。另外,因为电动机壳体11具有足够的热容量,所以,能够将电源电路部17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热量高效地向外部散热。
[0065] 接着,图6表示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设置在突状散热部28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形成于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的突状散热部28的上部设置有由双重系统构成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构成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开关元件载置在金属基板(在此使用铝系金属),成为容易散热的结构。而且,包括开关元件以及开关元件侧的金属基板在内由合成树脂覆盖并被封装。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树脂基板。
[0066] 因此,成为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金属基板为与突状散热部28热连接的结构。因此,能够将在开关元件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向突状散热部28导热。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金属基板与突状散热部28之间涂布有导热性油脂,容易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热量向突状散热部28传递。另外,也如图3所示,电力转换电路部16利用在旋转轴23的端部安装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固定部件的弹性功能部件,被向突状散热部28侧按压并保持。
[0067] 向突状散热部28传递的热量向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扩散,进而向电动机壳体11的侧周面部11A导热而向外部散热。在此,如上所述,因为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轴向的高度比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高度低,所以,不会与后面叙述的电源电路部17发生干涉。
[0068] 接着,图7表示从电力转换电路部16之上设置有电源电路部17的状态。如图7所示,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上部设置有电源电路部17。构成电源电路部17的电容器29及线圈30等载置在玻璃环氧基板31。电源电路部17也采用双重系统,根据附图可知,分别对称地形成有由电容器29及线圈30等构成的电源电路。
[0069] 该玻璃环氧基板31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侧的面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接触而固定在端面壁15。如图7所示,固定方法为,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固定于在基板固定部26A的基板承载部27设置的螺孔27S内。另外,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也固定于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基板固定部26B)设置的螺孔27S内。
[0070]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电源电路部17在玻璃环氧基板31形成,所以可以两面安装。而且,在玻璃环氧基板31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侧的面安装有由未图示的GMR元件及其检测电路等构成的旋转相位、转速检测部,与在旋转轴23设置的旋转检测部24协同工作,检测旋转轴23的旋转相位及转速。
[0071] 这样,因为玻璃环氧基板31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接触并进行固定,所以能够将在电源电路部17产生的热量高效地向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导热。向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传递的热量向电动机壳体11的侧周面部11A扩散并进行导热而向外部散热。在此,玻璃环氧基板31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之间通过介入导热性良好的粘结剂、散热油脂、以及散热片的任意一种,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热性能。
[0072] 接着,图8表示从电源电路部17之上设置有控制电路部18的状态。如图8所示,在电源电路部17的上部设置有控制电路部18。构成控制电路部18的微型计算机32及周边电路33载置在玻璃环氧基板34。控制电路部18也采用双重系统,根据附图可知,针对对象分别形成有由微型计算机32及周边电路33构成的控制电路。需要说明的是,微型计算机32及周边电路33也可以设置在玻璃环氧基板34的电源电路部17侧的面。
[0073] 如图8所示,该玻璃环氧基板34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固定于在基板固定部26A、26B的顶部设置的螺孔26S内,电源电路部17的玻璃环氧基板31与控制电路部18的玻璃环氧基板34之间成为供图7所示的电源电路部17的电容器29及线圈30等配置的空间。
[0074] 接着,图9表示从控制电路部18之上设置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的状态。如图9所示,在控制电路部18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而且,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利用固定螺钉36,夹着控制电路部18而固定于在基板固定部26A、26B的顶部设置的螺孔26S内。在该状态下,如图3所示,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以及控制电路部18连接。而且,之后,金属罩12的开口端37卡合在电动机壳体11的台阶部35,通过焊接相互进行固定。
[0075] 接着,基于图10以及图11,对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定位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功率开关元件由合成树脂进行封装,在进行该封装时,同时形成以下说明的定位突起部。需要说明的是,被封装后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形状。
[0076] 在图10中,表示了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上表面观察的图。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因为采用双重系统,所以,电力转换电路部16也与此配合而成为双重系统。此外,也具有在发生了故障及异常时用于停止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动作的异常对应电路。在图10中,由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构成电力转换电路部16。
[0077] 根据图11可知,上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包围旋转轴23而配置在三个方向上。即,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与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夹着旋转轴23而配置在相互相对(对置的)的位置,异常对应电路部16E夹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与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之间而进行配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不需要全都进行设置,也可以至少设置一个电力转换电路部16即可。
[0078] 而且,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利用合成树脂形成有作为定位部的定位突起部16P。该定位突起部16P与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形成的四个基板固定部26A、26B的形成位置对应而形成。因此,定位突起部16P根据基板固定部26A、26B的配置位置而形成位置不同。
[0079] 另外,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的外侧的一边引出与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连接的母线16B,在剩余的三边形成有如上所述的定位突起部16P。母线16B与连接在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的母线进行TIG焊接。
[008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维持封装用的合成树脂与母线16B的位置关系,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的一个以上的定位突起部16P,形成有经由基板(金属基板或树脂基板)与母线16B一体化的定位端子。该定位端子成型于封装后的合成树脂的定位突起部16P,维持定位突起部16P与母线16B的位置关系。由此,具有能够提高定位精度的效果。
[0081] 如图11所示,具有上述定位突起部16P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配置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
[0082] 图11表示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配置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
[0083] 如上所述,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形成有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在该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在轴向上竖立而形成有基板固定部26A。同样地,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与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相邻并具有高度差地形成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基板固定部26B,利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一部分用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定位。
[0084] 从图11可知,异常对应电路部16E配置在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设置的两个基板固定部26A之间。而且,在异常对应电路部16E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两边形成的定位突起部16P1由两个基板固定部26A的壁面定位,在该状态下,异常对应电路部16E固定在突状散热部28。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定位突起部16P2无助于定位。另外,在与旋转轴23相反一侧的边配置有母线16B,在该状态下,通过TIG焊接与电动机的母线电连接。
[0085] 同样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及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配置于在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设置的两个基板固定部26A和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也具有的两个基板固定部26B之间。另外,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中央附近形成有朝向旋转轴23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26C,构成为进行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及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该突出部26C兼而具有使来自电源电路部17的热量更多地散热的功能。
[0086] 而且,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及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两边的一方形成的定位突起部16P3由两个基板固定部26A的壁面定位。另外,在长度方向的边形成的定位突起部16P4由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中央附近朝向旋转轴23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26C的壁面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定位突起部16P5无助于定位。另外,在与旋转轴23相反一侧的边配置有母线16B,在该状态下,通过TIG焊接而与电动机的母线电连接。
[0087]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利用了现有的基板固定部26A、26B,所以,不需要改变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的大小,能够减小外观形状。另外,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的至少两边形成有由基板固定部26A、26B的壁面定位的定位突起部16P,所以能够提高被焊接的各母线的位置精度,并能够进行良好的焊接。
[0088] 此外,因为利用了现有的基板固定部26A、26B,所以不需要重新另外形成定位部,能够提高铸造电动机壳体时热液的流动。此外,因为与母线16B一体化的定位端子成型于封装后的合成树脂的定位突起部16P,所以能够提高定位突起部16P与母线16B的定位精度。
[0089]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一侧的、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形成有至少将在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量向电动机壳体导热的散热部,并且在覆盖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由此,利用现有的基板固定部进行在电源电路部形成的定位部的定位,所以,不必重新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能够减小外观形状。
[009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为了简明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了上述实施例,但不一定限定于具有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的实施例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某实施例的结构中增加其它的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可以进行其它结构的添加、削除、置换。
[0091] 作为基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装置,例如可以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0092] 即,该电动驱动装置在其一个方式中,具有:电动机壳体,其收纳有驱动机械系统控制要素的电动机;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一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的一侧,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有供由合成树脂覆盖的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设置的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以及供载置于基板的所述电源电路部设置的电源电路设置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所述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在覆盖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0093] 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优选方式中,就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而言,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差而成为所述基板固定部,而且,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利用各所述基板固定部的壁面,对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0094]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分别形成有所述定位部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夹着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而配置在相互相对的位置,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夹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与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之间而配置,并且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和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构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0095] 此外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任一方式,电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构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由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向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突出部形成。
[0096] 此外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任一方式,电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由所述合成树脂成型有经由所述基板与连接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输出端子的母线一体化的定位端子。
[0097] 另外,作为基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例如可以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0098] 即,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作为其一个方式,具有:电动机,其基于来自检测转向轴的转动方向与转动转矩的转矩传感器的输出,向转向轴施加操舵辅助力;电动机壳体,其收纳有所述电动机;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一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壁的一侧,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有供被合成树脂覆盖的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设置的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以及供载置于基板的所述电源电路部设置的电源电路设置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所述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端面壁形成的基板固定部,在覆盖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形成有利用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0099] 在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壁形成的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差而成为所述基板固定部,而且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分离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利用各所述基板固定部的壁面对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0100]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分别形成有所述定位部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夹着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而配置在相互相对的位置,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配置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与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之间,并且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利用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形成的两个所述基板固定部和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对在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形成的所述定位部进行定位。
[0101] 此外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由所述高度差形成的所述基板固定部由所述电源电路设置部的向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突出部形成。
[0102] 此外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所述定位部,由所述合成树脂成型有经由所述基板与连接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输出端子的母线一体化的定位端子。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