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方法

阅读:3发布:2021-01-20

专利汇可以提供采油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采油方法,其中,至少一个段塞注入油藏 地层 的 水 中,含有以酚 醛 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其含量为最低有效浓度至3000mg/L。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保证驱油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减少 表面活性剂 的用量。,下面是采油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段塞注入油藏地层中,含有以酚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其含量为最低有效浓度至3000 mg/L;以烷基酚计,所述酚醛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为4~11;
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中,聚醚链段具有如下结构:
-[CH2CH(CH3)O]m-(CH2CH2O)n-TG或-(CH2CH2O)n-[CH2CH(CH3)O]m-TG;
其中, m、n分别代表-[CH2CH(CH3)O]-、-(CH2CH2O)-在聚醚链段中的数均聚合度,m为0~
30,n为5~20;TG为氢、-RSO3M、-SO3M、-CH2COOM或-PO3M2,M为一价金属阳离子或NH4+,R为数1~6的烷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缩聚物为烷基酚与甲醛和/或多聚甲醛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线性聚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烷基酚计,所述酚醛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为5~9。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酚为对烷基酚,其中的烷基为碳数8~16的直链烷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中,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的含量为500 mg/L至1000 mg/L。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活性剂驱或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且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在20℃下的恩氏黏度≤1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或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且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在仅含有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时,20℃下的恩氏黏度≤1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为稀油油藏、普通稠油油藏、特稠油油藏或超稠油油藏。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地层温度为80℃~180℃。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地层水矿化度为2×104 mg/L~
2.2×105 mg/L。
11.一种蒸汽驱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稠油油藏地层中,伴蒸汽注入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以烷基酚计,所述酚醛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为4~11;
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中,聚醚链段具有如下结构:
-[CH2CH(CH3)O]m-(CH2CH2O)n-TG或-(CH2CH2O)n-[CH2CH(CH3)O]m-TG;
其中, m、n分别代表-[CH2CH(CH3)O]-、-(CH2CH2O)-在聚醚链段中的数均聚合度,m为0~
30,n为5~20;TG为氢、-RSO3M、-SO3M、-CH2COOM或-PO3M2,M为一价金属阳离子或NH4+,R为碳数1~6的烷基。
12.一种利用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微生物生长的油藏地层中,注入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以烷基酚计,所述酚醛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为4~11;
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中,聚醚链段具有如下结构:
-[CH2CH(CH3)O]m-(CH2CH2O)n-TG或-(CH2CH2O)n-[CH2CH(CH3)O]m-TG;
其中, m、n分别代表-[CH2CH(CH3)O]-、-(CH2CH2O)-在聚醚链段中的数均聚合度,m为0~
30,n为5~20;TG为氢、-RSO3M、-SO3M、-CH2COOM或-PO3M2,M为一价金属阳离子或NH4+,R为碳数1~6的烷基。
13.一种利用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内源微生物生长的油藏地层中,注入微生物营养液和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以烷基酚计,所述酚醛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为4~11;
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中,聚醚链段具有如下结构:
-[CH2CH(CH3)O]m-(CH2CH2O)n-TG或-(CH2CH2O)n-[CH2CH(CH3)O]m-TG;
其中, m、n分别代表-[CH2CH(CH3)O]-、-(CH2CH2O)-在聚醚链段中的数均聚合度,m为0~+
30,n为5~20;TG为氢、-RSO3M、-SO3M、-CH2COOM或-PO3M2,M为一价金属阳离子或NH4 ,R为碳数1~6的烷基。

说明书全文

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利用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油开采过程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一、二次采油的总采出率一般仅为油藏储量的30%~40%,通过强化采油措施(三次采油),可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
[0003] 化学驱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表面活性剂驱、驱、聚合物驱,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驱等。在表面活性驱中,主要使用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驱油效率和药剂成本是基本的考虑因素。在工业实践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一般要在3000mg/L以上,才能达到较理想的驱油效果。
[0004] 蒸汽驱是专用于稠油油藏的三次采油方法。在蒸汽驱的过程中,注入表面活性剂能促使油从岩心上剥离下来,采用伴蒸汽注入的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蒸汽热能,但伴注的方式要求表面活性剂能耐高温。
[0005] 利用生物在油藏地层中生长,产生有利于调剖和/或驱油的代谢产物,可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这些微生物既可以是油藏地层本身含有的(称为內源或本源微生物),也可以是外加的(称为外源微生物)。微生物驱是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的三次采油方法,有望替代各种化学驱,但在目前单独采用微生物驱的效果还不理想。在微生物发酵的油藏地层中注入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提高微生物驱油的效果,但要求表面活性剂不毒害驱油微生物。
[0006] 在工业上,以酚缩聚物为起始剂的聚醚一般被用作破乳剂,未见其在驱油效率、耐温性能以及生物毒性等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采油方法,在保证驱油效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进而显著降低药剂的使用成本。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采油方法,提高蒸汽驱油的效率。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采油方法,提高微生物驱油的效率。
[0008]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0009] 1.一种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段塞注入油藏地层的中,含有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其含量为最低有效浓度至3000mg/L。
[0010] 2.按照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缩聚物为烷基酚与甲醛和/或多聚甲醛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线性聚合物。
[0011] 3.按照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烷基酚计,所述酚醛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为3~20,优选为4~11,更优选为5~9,进一步优选为5~7。
[0012] 4.按照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酚为对烷基酚,其中的烷基为数4~24的烷基,优选为碳数8~16的直链烷基。
[0013] 5.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中,聚醚链段具有如下结构:
[0014] -[CH2CH(CH3)O]m-(CH2CH2O)n-TG或-(CH2CH2O)n-[CH2CH(CH3)O]m-TG;
[0015] 其中,m、n分别代表-[CH2CH(CH3)O]-、-(CH2CH2O)-在聚醚链段中的数均聚合度,m为0~30,优选为0~10,更优选为1~5;n为5~20,优选为8~15;TG为氢、-RSO3M、-SO3M、-CH2COOM或-PO3M2,M为一价金属阳离子或NH4+,R为碳数1~6的烷基。
[0016] 6.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中,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的含量大于500mg/L。
[0017] 7.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中,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的含量为最低有效浓度至2500mg/L的;优选为最低有效浓度至2000mg/L;更优选为最低有效浓度至1500mg/L;进一步优选为500mg/L至1000mg/L。
[0018] 8.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活性剂驱或表面活性剂-碱二元复合驱,且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在20℃下的恩氏黏度≤10,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5,更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2。
[0019] 9.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或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且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在仅含有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时,在20℃下的恩氏黏度≤10,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5,更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2。
[0020] 10.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为稀油油藏、普通稠油油藏、特稠油油藏或超稠油油藏。
[0021] 11.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地层温度为80℃~180℃。
[0022] 12.按照前述任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地层水矿化度为2×104mg/L~2.2×105mg/L。
[0023] 13.一种蒸汽驱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稠油油藏地层中,伴蒸汽注入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
[0024] 14.一种利用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微生物生长的油藏地层中,注入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
[0025] 15.一种利用內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内源微生物生长的油藏地层中,注入微生物营养液和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
[0026]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7] 1.在化学驱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保证驱油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进而大幅度降低药剂的使用成本。
[0028] 2.本发明所选用的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可以耐受很高的温度,因此可用于提高蒸汽驱油的效果,并且该聚醚的用量更低。
[0029] 3.本发明所选用的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对驱油微生物的几乎没有毒性,因此可用于提高微生物驱油的效果,并且该聚醚的用量更低。
[0030]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驱油模拟评价试验所用装置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中的技术术语,给出定义的从其定义,未给出定义的则按本领域的通常含义理解。
[0033] 本发明中,将黏度为50~10000mPa.s、密度大于0.9g/cm3的原油称为普通稠油;将3
黏度为10000~50000mPa.s、密度大于0.95g/cm 的原油称为特稠油;将黏度大于
50000mPa.s、密度大于0.98g/cm3的原油称为超稠油。
[0034] 本发明中,聚醚是指以环乙烷和可选的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丁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均聚或共聚制得的线型聚合物。
[0035] 本发明中,最低有效浓度是指,导致原油采收率提高的表面活性剂的最低使用浓度。
[0036] 以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油方法,其中,至少一个段塞注入油藏地层的水中,含有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其含量为最低有效浓度至3000mg/L。
[0038] 本发明对所述酚和醛均无特别的限制,只要二者能反应生成缩聚物即可。比如所述酚可以为苯酚,或邻位、间位或对位被烷基取代的苯酚;所述醛可以为一元醛或二元醛。
[0039] 本发明对酚醛缩聚物的结构无特别的限制,比如可以为线性的酚醛缩聚物或支状的酚醛缩聚物。
[0040] 根据本发明,所述酚醛缩聚物优选为对烷基酚与甲醛和/或多聚甲醛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线性聚合物;其中,所述的烷基优选为碳数8~16的直链烷基,以对烷基酚计,该线性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优选为6~9。
[0041] 制备酚醛缩聚物的方法、以该缩聚物为起始剂制备聚醚的方法和在聚醚链端引入-RSO3M、-SO3M、-CH2COOM或-PO3M2的方法,都是已知的,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0042] 根据本发明,前述的M优选为钠或
[0043]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即使在远低于现有技术的浓度下使用,也可达到良好的驱油效果。本领域已知,通过改变烷基的大小和结构,聚氧丙烯链段、聚氧丁烯链段和聚氧乙烯链段的长短和排列,以及引入更亲水的端基,可调节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根据这些知识并通过简单试验,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确定所述聚醚的结构和参数。
[0044]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段塞,既可以是化学驱中起主要驱油作用的段塞,也可以是蒸汽驱或微生物驱中起辅助驱油作用的段塞。
[0045] 根据本发明,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既可以仅为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也可以含有其他的驱油表面活性剂。不论是否使用其他的驱油表面活性剂,使用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都可以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0046] 根据本发明,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仅为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时,其浓度在500mg/L~1000mg/L之间即可达到良好的驱油效果。
[0047] 根据本发明,采用表面活性剂驱或表面活性剂-碱二元复合驱,且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在20℃下的恩氏黏度≤10,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5,更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2。
[0048] 根据本发明,采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或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且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在仅含有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时,在20℃下的恩氏黏度≤10,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5,更优选在20℃下的恩氏黏度≤2。
[0049] 根据本发明,一般情况下,所述聚醚水溶液的黏度与水接近,采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或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时,驱油水溶液的黏度主要由驱油聚合物贡献。本发明对驱油聚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已有的驱油聚合物都可使用,比如纤维素、黄胞胶、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等。
[0050] 根据本发明,所述油藏为稀油油藏、普通稠油油藏、特稠油油藏或超稠油油藏。
[0051] 本发明对所述注入油藏地层的水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可以为任一常规用于驱油的水,例如可以为自来水、井水和蒸馏水中的一种;也可以是总离子浓度不大于50000mg/L,且镁离子浓度不大于2000mg/L的矿化水。
[0052] 本发明对所述油藏地层的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可以是60℃~180℃,本发明既可用于80℃~120℃的中低温油藏地层,也可用于120℃~180℃的高温油藏地层。
[0053] 本发明对所述油藏地层水的矿化度和硬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可以用于矿化度在2×104mg/L~2.2×105mg/L之间的中、高矿化度地层。
[005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蒸汽驱采油的方法,其中,向稠油油藏地层中,伴蒸汽注入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
[0055] 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与前述内容相同,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0056]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稠油油藏为普通稠油油藏、特稠油油藏或超稠油油藏。
[0057]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能耐受200℃~350℃的高温,其特别适用于伴蒸汽注入方式的蒸汽驱。
[0058] 伴注表面活性剂的蒸汽驱采油方法早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0059]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中,向微生物生长的油藏地层中,注入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利用內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中,向内源微生物生长的油藏地层中,注入微生物营养液和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
[0060] 所述的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与前述内容相同,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0061]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所述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对微生物几乎没有毒性,其适用于利用微生物调剖和/或驱油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利用內源微生物调剖和/或驱油的方法。
[0062]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除了明确说明的内容之外,未提到的任何事宜或事项均直接适用本领域的已有知识。
[0063] 本发明所公开的所有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这些组合应被理解为本发明所公开或记载的内容,除非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组合明显不合理。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数值点,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的数值点,还包括说明书中各数值范围的端点,这些数值点所任意组合的范围都应被视为本发明已公开或记载的范围。
[0064]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65] 实施例中,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驱替试验,驱替过程采用表面活性剂段塞驱替的方式,记录并分析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0066] ①饱和油:以0.01mL/min驱替速度向岩心注入原油,至出口端不出水,老化24h以上,记录驱出水体积,计算饱和油量及原始含油饱和度
[0067] ②水驱:用地层水以恒定速度驱替岩心至产出液含水率大于98%,记录累计产油量,计算一次采收率η1;
[0068] ③驱油剂注入:按试验方案注入预先设计的表面活性剂段塞;
[0069] ④后续水驱:表面活性剂驱后的岩心继续以恒定的速度水驱至含水达到98%,记录累计产油量,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η2。
[0070] 实验用岩心为人工制备胶结岩心,按SY/T 5336-2006《岩心分析方法》测定孔隙度为27%,渗透率为285~350×10-3μm2。
[0071]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述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为由η2-η1所得。
[0072] 实施例1
[0073] 本实施例说明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的制备方法。实施例中,份数以质量计。
[0074] (一)酚醛缩聚物制备
[0075] 在100份~300份烷基酚中加入10份~50份二甲苯或甲苯作为溶剂。加入以甲醛计的2份~19份的固体甲醛或甲醛水溶液。向反应体系中缓慢加入酸性催化剂(如盐酸硫酸草酸柠檬酸对甲苯磺酸或直链烷基苯磺酸),控温在90℃~100℃下进行反应并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70℃下,加入10份~30份的碱(40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或40m%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后,继续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反应毕,得到橙红色糖浆状液体化合物。
[0076] (二)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的制备
[0077] 将(一)的产物中加入少量碱(氢氧化钠或强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下,通入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根据目标产物,确定通入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的顺序),通过控制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的用量来控制它们的平均聚合度。下文以制备嵌段共聚物并先加入环氧丙烷为例进行说明:将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120℃,缓慢加入100份~1000份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恢复到通入环氧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之后缓慢加入100份~1000份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反应毕,得到黄色油状液体。
[0078] (三)改变聚醚的端基
[0079] 以端基为磺酸基为例说明:将(二)的产物中加入碱(氢氧化钠或强氧化钾)4份~6份,加入丙磺酸内酯8份~20份,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后升温至80℃反应12h。反应毕,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黄色粘稠液体或固体。
[0080] 按前述方法制备以下聚醚:
[0081] ①聚醚A,酚醛缩聚物为4-正癸基酚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的缩聚物,酚的平均聚合度为5;聚醚链段的结构为-[CH2CH(CH3)O]4-(CH2CH2O)9-H。
[0082] 在反应釜中,加入234份的4-正癸基酚、10份的二甲苯、25份的固体甲醛、10份的对甲苯磺酸,然后控温在90℃~100℃下进行反应并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70℃下,加入10份40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后,继续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氮气氛围下,将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120℃,缓慢加入239份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之后缓慢加入408份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反应毕,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最终产物为黄色粘稠膏状固体。
[0083] ②聚醚B,酚醛缩聚物为4-正癸基酚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的缩聚物,酚的平均聚合度为7;聚醚链段的结构为-[CH2CH(CH3)O]2-(CH2CH2O)15-H。
[0084] 在反应釜中,加入234份的4-正癸基酚、20份的二甲苯、28份的固体甲醛、10份的对甲苯磺酸,控温在90℃~100℃下进行反应并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70℃下,加入13份的40m%氢氧化钠水溶液后,继续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氮气氛围下,将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120℃,缓慢加入120份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之后缓慢加入680份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反应毕,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最终产物为黄色粘稠膏状固体。
[0085] ③聚醚C,酚醛缩聚物为4-十二烷基酚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的缩聚物,酚的平均聚合度为4;聚醚链段的结构为-(CH2CH2O)15-H。
[0086] 在反应釜中,加入256份的4-十二烷基酚,20份的二甲苯、24份的固体甲醛、12份的对甲苯磺酸,控温在90℃~100℃下进行反应并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70℃下,加入12份的40m%氢氧化钠水溶液后,继续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氮气氛围下,将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120℃,缓慢加入680份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反应毕,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最终产物为黄色粘稠膏状固体。
[0087] ④聚醚D,酚醛缩聚物为4-正壬基酚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的缩聚物,酚的平均聚合度为6;聚醚链段的结构为-(CH2CH2O)7-(CH2)3-SO3Na。
[0088] 在反应釜中,加入220份的4-正壬基酚、10份的二甲苯、26份的固体甲醛、10份的对甲苯磺酸,控温在90℃~100℃下进行反应并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70℃下,加入11份的40m%氢氧化钠水溶液后,继续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氮气氛围下,缓慢加入317份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反应毕,使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在体系中加入40份的氢氧化钠,加入134份的丙磺酸内酯,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后升温至80℃反应12h。反应毕,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最终产物为黄色粘稠膏状固体。
[0089] ⑤聚醚E,酚醛缩聚物为对叔丁基酚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的缩聚物,酚的平均聚合度为9;聚醚链段的结构为-[CH2CH(CH3)O]10-(CH2CH2O)8-H。
[0090] 在反应釜中,加入150份的对叔丁基酚、27份的固体甲醛、10份的对甲苯磺酸,控温在90℃~100℃下进行反应并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70℃下,加入21份的40m%氢氧化钠水溶液后,继续共沸蒸馏除水至无水产生。在氮气氛围下,将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120℃,缓慢加入597份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之后缓慢加入363份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当环氧乙烷加入完毕后,体系压力恢复到通入环氧乙烷前压力后再反应1h。反应毕,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最终产物为黄色粘稠膏状固体。
[0091] 实施例2
[0092]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093]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094] 实验温度:60℃
[0095] 驱替速度:1.5mL/min
[0096]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500mg/L
[0097]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9.43%
[0098] 实施例3
[0099]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100]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101] 实验温度:60℃
[0102] 驱替速度:1.5ml/min
[0103]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1000mg/L
[0104]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1.03%
[0105] 实施例4
[0106]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107]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108] 实验温度:60℃
[0109] 驱替速度:1.5ml/min
[0110]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3000mg/L
[0111]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4.1%
[0112] 对比实施例1
[0113]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114]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115] 实验温度:60℃
[0116] 驱替速度:1.5ml/min
[0117]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400mg/L
[0118]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0.7%
[0119] 对比实施例2
[0120]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121]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122] 实验温度:60℃
[0123] 驱替速度:1.5ml/min
[0124]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1000mg/L
[0125]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4.5%
[0126] 对比实施例3
[0127]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128]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129] 实验温度:60℃
[0130] 驱替速度:1.5ml/min
[0131]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2000mg/L
[0132]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8.3%
[0133] 对比实施例4
[0134]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452.9mPa·s
[0135]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9000mg/L
[0136] 实验温度:60℃
[0137] 驱替速度:1.5ml/min
[0138]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3000mg/L
[0139]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3.6%
[0140] 实施例2~4以及对比实施例1~4的试验结果见表1。
[0141] 表1
[0142]
[0143] 实施例5
[0144]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45]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46] 实验温度:60℃
[0147] 驱替速度:0.5ml/min
[0148]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500mg/L
[0149]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5.4%
[0150] 实施例6
[0151]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52]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53] 实验温度:60℃
[0154] 驱替速度:0.5ml/min
[0155]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5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1000mg/L
[0156]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6.8%
[0157] 实施例7
[0158]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59]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60] 实验温度:60℃
[0161] 驱替速度:0.5ml/min
[0162]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1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2000mg/L
[0163]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8.9%
[0164] 实施例8
[0165]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66]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单56区模拟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67] 实验温度:60℃
[0168] 驱替速度:0.5ml/min
[0169]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2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3000mg/L
[0170]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7.9%
[0171] 对比实施例5
[0172]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73]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74] 实验温度:60℃
[0175] 驱替速度:1.5ml/min
[0176]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1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1000mg/L[0177]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5.6%
[0178] 对比实施例6
[0179]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80]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81] 实验温度:60℃
[0182] 驱替速度:1.5ml/min
[0183]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2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2000mg/L[0184]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8.9%
[0185] 对比实施例7
[0186]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87]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88] 实验温度:60℃
[0189] 驱替速度:1.5ml/min
[0190]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CH2CH2O)7-(CH2)3-SO3Na,NP为4-正壬基苯氧基),3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3000mg/L[0191]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5.7%
[0192] 实施例5~8及对比实施例5~7的试验结果见表2。
[0193] 表2
[0194]
[0195] 实施例9
[0196]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197]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198] 实验温度:60℃
[0199] 驱替速度:0.5ml/min
[0200]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A,8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1000mg/L
[0201]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6.0%
[0202] 实施例10
[0203]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204]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205] 实验温度:60℃
[0206] 驱替速度:0.5ml/min
[0207]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B,1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3000mg/L
[0208]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1.1%
[0209] 实施例11
[0210]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211]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212] 实验温度:60℃
[0213] 驱替速度:0.5ml/min
[0214]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C,7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1000mg/L
[0215]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5.8%
[0216] 实施例12
[0217]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普通稠油,50℃原油粘度为3779mPa·s
[0218]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31120mg/L
[0219] 实验温度:60℃
[0220] 驱替速度:0.5ml/min
[0221]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E,1000mg/L;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为2000万),3000mg/L
[0222]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10.7%
[0223] 实施例9~12的试验结果见表3。
[0224] 表3
[0225]
[0226] 实施例13
[0227] 实验油样:胜利油田特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39010mPa·s
[0228] 实验水样:胜利油田地层水,矿化度15000mg/L
[0229] 实验温度:350℃
[0230] 驱替速度:1.5ml/min
[0231] 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聚醚D,500mg/L
[0232] 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5.4%
[0233] 实施例14
[023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以酚醛缩聚物为起始剂而形成的聚醚对微生物的毒性。
[0235] 按照SY/T 5890-93的方法检验聚醚A、B、C、D、E的杀菌性能,发现这些聚醚没有杀菌能力。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