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酸,碱,盐,酸酐和碱 / 磷酸 / 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阅读:158发布:2021-04-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栽种茶苗前的闲置土地上栽种双孢菇,将采收双孢菇后剩下的基料和菌棒配以黄豆粉进行 发酵 ,再翻耕进 土壤 继续发酵成为 肥料 ,最后通过整地起垄栽种茶苗。本发明的方法采收双孢菇后剩下的基料和菌棒配以黄豆粉进行发酵制得的肥料翻耕进入土壤后,使得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磷 钾 ,固氮细菌、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和各种酶的含量都有所提高。所以栽种茶苗时无需生根剂,降低了栽种成本,茶苗成活率非常高,并且栽种双孢菇使得闲置栽种茶苗前的闲置土地得到利用,取得一定的收益。,下面是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种双孢菇:将基料进行建堆发酵,发酵好后将基料铺于待种植茶树的,3月中旬以穴播方式将双孢菇菌种播撒到基料上,然后在基料上依次覆土和浸有石的稻草,在发菌期间每天喷水保持湿度,出菇后菇蕾长至3~4cm开始采收至6月初结束;
(2)肥料发酵:在双孢菇采收后剩下的基料和菌棒上播撒黄豆粉,混合均匀发酵两个月得到肥料,将肥料与土壤翻耕混合均匀,继续发酵至9月底;
(3)茶树栽种:10月初整地起垄,10月中旬在每个垄上栽种一行健康茶树苗,栽种茶苗后覆土并对种植地浇透水,后期进行茶苗的日常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羊粪40~
50份,玉米秸30~40份,稻壳20~30份,过磷酸5份,石灰水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料的发酵温度为60~65℃,发酵时间为3~5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发酵好的基料铺层的厚度为13~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发菌期间的湿度为60~7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黄豆粉的加入量与基料中羊粪的质量比为3:1~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基料和菌棒上播撒黄豆粉发酵期间,间隔一周翻料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亩地肥料的使用量为2000~
2500K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起垄的间距为0.6~1m,垄高为0.3~0.4米,垄底部宽0.6~0.8米,垄顶部宽0.4~0.5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茶树苗的株间距为50~
55cm,茶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5~40cm,覆土厚度3~5c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茶树的生长环境一般在丘陵处坡度不宜太大,一般坡度小于30°,海拔1000米以上,喜湿;有机质和益生菌含量多越有益茶树生长。茶树一般在春、秋二季移栽茶苗。早春在2月~3月、深秋在10月~11月为移栽的最佳时期。但移栽茶苗时,由于此时气温比较低,植物的地下温度虽然高于地上温度,但仍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特别是秋天栽种时,茶苗需要越冬,低温造成根系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0003] 由于茶树是无性繁殖,所以茶苗一般以扦插为主进行育苗,根系长到80~90%左右便可以进行栽种,但这样会出现栽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在种植前一般要先在土地上施肥翻耕,栽种时要使用生根剂,这样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而茶叶适宜的种植土壤为偏酸性土壤,一般PH值在4.8-6.2之间,所以在茶苗移栽前一般要先调节土壤的PH值。为了保证茶苗的成活率,一般选择近年未繁育过苗木的农田,所以移栽前的一般闲置不用,以防地下降影响,有机质、益生菌等物质减少造成茶苗成活率低,以及后续茶树品质和产量降低。但这会造成土地闲置,产生很大的浪费。如何既能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又能不造成土地闲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通过栽培双孢菇剩下的基料与菌棒加入黄豆粉进行发酵制成肥料,栽种茶树后,成活率大大提高,还不需要生根剂,降低了种植成本。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栽种双孢菇:将基料进行建堆发酵,发酵好后将基料铺于待种植茶树的地块,3月中旬以穴播方式将双孢菇菌种播撒到基料上,然后在基料上依次覆土和浸有石的稻草,在发菌期间每天喷水保持湿度,出菇后菇蕾长至3~4cm开始采收至6月初结束;
[0008] (2)肥料发酵:在双孢菇采收后剩下的基料和菌棒上播撒黄豆粉,混合均匀发酵两个月得到肥料,将肥料与土壤翻耕混合均匀,继续发酵至9月底;
[0009] (3)茶树栽种:10月初整地起垄,10月中旬在每个垄上栽种一行健康茶树苗,栽种茶苗后覆土并对种植地浇透水,后期进行茶苗的日常管理。
[0010] 优选的,所述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羊粪40~50份,玉米秸30~40份,稻壳20~30份,过磷酸5份,石灰水5份。
[0011] 优选的,步骤(1)中,基料的发酵温度为60~65℃,发酵时间为3~5d。
[0012] 优选的,步骤(1)中,发酵好的基料铺层的厚度为13~15cm。
[0013] 优选的,步骤(1)中,发菌期间的湿度为65~70%。
[0014]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黄豆粉的加入量与基料中羊粪的质量比为3:1~4:1。
[0015] 优选的,步骤(2)中,在基料和菌棒上播撒黄豆粉发酵期间,间隔一周翻料一次。
[0016] 优选的,步骤(2)中,每亩地肥料的使用量为2000~2500Kg。
[0017]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起垄的间距为0.6~1m,垄高为0.3~0.4米,垄底部宽0.6~0.8米,垄顶部宽0.4~0.5米。
[0018]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每颗茶树苗的株间距为50~55cm,茶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5~40cm,覆土厚度3~5cm。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降低土地闲置,通过栽种双孢菇提高经济效益。
[0021] 2.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利用栽种双孢菇后剩余的基料和菌棒作为肥料,配以豆渣进行发酵培肥,移栽茶苗后的存活率大大增加,且不需生根剂。降低了栽种成本。
[0022] 3.本发明利用茶树的种植环境可以栽培双孢菇,通过栽培双孢菇改善茶树的种植土壤。栽培后剩下的基料、菌渣配以豆渣进行发酵,不仅能提高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还能产生腐植酸降低土地PH值,无需专调节土壤PH值就可栽种茶树。
[0023] 4.本发明中的双孢蘑菇不能利用硝态氮,而硝态氮有利于茶树生长,先栽种双孢菇后栽种茶树,两者互不影响。并且双孢菇剩余的菌棒中含有大量生物和益生菌,有益于茶树根系的生长,成活率大大提高。
[0024] 5.本发明中栽培双孢菇所用的基料中的羊粪含丰富的氮、磷、、钙、镁、钠等元素,可以补充由于土壤酸化而造成的盐基离子淋失,而这些盐基离子及其与各种有机酸形成的络合体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也可缓解酸化速度,黄豆粉则作为主要的氮源,腐熟后可以充分补充土壤中的氮素以及对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这些物质都有利于茶树生长,不仅成活率高且长出的芽头密度大、新梢的生长量高,有利于后续茶叶品质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降低栽种茶树前土地的闲置率,增加茶树栽种成活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茶树成活率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栽种双孢菇:将基料进行建堆发酵,发酵好后将基料铺于待种植茶树的地块,3月中旬以穴播方式将双孢菇菌种播撒到基料上,然后在基料上依次覆土和浸有石灰水的稻草,在发菌期间每天喷水保持湿度,出菇后菇蕾长至3~4cm开始采收至6月初结束;
[0028] (2)肥料发酵:在双孢菇采收后剩下的基料和菌棒上播撒黄豆粉,混合均匀发酵两个月得到肥料,将肥料与土壤翻耕混合均匀,继续发酵至9月底;
[0029] (3)茶树栽种:10月初整地起垄,10月中旬在每个垄上栽种一行健康茶树苗,栽种茶苗后覆土并对种植地浇透水,后期进行茶苗的日常管理。
[0030] 本发明利用茶树生长环境喜湿,温度适宜,光照不是很强等因素有利于栽培双孢菇,且茶树的栽种时间为10~11月,双孢菇的栽培时间为3~6月,六月初随着环境温度升高,不适宜双孢菇的生长,结束采收。所以茶树的栽种与双孢菇的栽培在时间上不冲突并且栽种双孢菇是在基料上进行,不影响茶树种植地的地力;双孢菇的栽培环境偏性,基料的PH在7~7.6左右为宜。茶树的生长土壤偏酸性为宜,PH在4.5~6.5之间。但基料和菌棒在一段时间的发酵后菌棒的有机质分解会产生大量腐植酸,从而降低土壤的PH值。所以采收后的基料与菌棒混合,加入为茶树生长提供氮源的黄豆粉一起发酵2~3个月;可以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的含量;有利于增加土壤氮素代谢细菌的数量,尤其是硝化细菌的数量;改善茶树的土壤氮素代谢状况,并通过提高酶的活性改善微生物群落之间关系。双孢菇采收后到茶树种植前的这段时间大约为3个月左右,这三个月为肥料的发酵、产生腐植酸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不仅改善土壤PH值,还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产生大量有益于茶树生根和生长的酶、微生物。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茶苗扦插后根系生长,无需生根剂且扦插后成活率提高,也有利于茶树的后续生长和茶树品质的提高。
[0031]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果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实验具体条件,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试剂公司所推荐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耗材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0032] 实施例
[0033] 地点: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丁家庄村有机茶庄园,选取一亩地(667m2)进行种植。
[0034] 时间:2015年3月
[0035] 1.栽种双孢菇:将500Kg羊粪,400Kg玉米秸,200Kg稻壳,50Kg过磷酸钙,50Kg石灰水混合均匀,将基料按高度1.6~2米,底宽2.5~3米,顶宽1~1.5米建堆发酵,间隔50cm打一个透气孔,间隔一米插入温度计料堆顶部覆盖遮阳网。发酵温度控制在60~65℃,发酵5天后,将培养料铺在待种植茶树的地上,铺层厚度为14cm。3月中旬,气温达到14℃以上,将双孢菇菌种以穴播方式播种在基料上,间距10cm,播种完成后再覆2cm的土,覆上2cm浸石灰水的稻草。发菌期间每天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65%。子实体发育阶段每天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5%,切勿向子实体喷水,向周围喷水。双孢菇8分熟且未开伞时采收,此后采收多次直至五月底气温达到30℃以上,结束采收。称量采收期间双孢菇的产量,结果见表1。
[0036] 2.将1500Kg黄豆粉散在采收后剩余的基料上,将黄豆粉与基料及基料上的菌棒混合均匀,每隔一周翻一次料以防发酵温度过高。发酵两个月后,将肥料均匀翻耕入土壤中,翻耕深度20cm,继续发酵至9月底。
[0037] 3.10月初开始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40cm,将杂草碎石清理干净并起垄。每垄之间的间隔为0.6m,垄高0.4m,底宽0.6m,顶宽0.4m。9月中旬,将健康的一年生绿茶茶苗移栽到垄上,每棵绿茶茶苗的间距为50cm,每垄上栽种一行茶树苗,栽种深度为40cm。移栽茶树苗后再覆土3cm,浇透水。后期对移栽的茶树苗进行日常的松土、浇水、除虫、修剪等管理。
[0038] 表1双孢菇产量
[0039] 项目 产量Kg/667m2 收益元/667m2双孢菇 1312 9971.2
[0040] 对比例1
[0041] 地点:在距离实施例茶树苗栽种10m远处选择一亩地(土壤商情与实施例相同)。
[0042] 时间:2015年10月
[0043] 栽种前在将地块的杂草碎石清理干净,播撒2500Kg茶树专用有机肥(购自河北润东肥业有限公司)并翻耕,翻耕深度为40cm。起垄,每垄之间的间隔为0.6m,垄高0.4m,底宽0.6m,顶宽0.4m。选取健康的一年生绿茶茶苗浸泡ABT生根粉3天,取出后移栽至垄上,每棵茶树苗的间距为50cm,每垄上栽种一行绿茶茶苗,栽种深度为40cm。移栽茶树苗后再覆土
3cm,浇透水。后期对移栽的茶树苗进行日常的松土、浇水、除虫、修剪等管理。
[0044] 对比例2
[0045] 地点:在距离实施例茶树苗栽种10m远处选择一亩地(土壤商情与实施例相同)。
[0046] 时间:2015年10月
[0047] 栽种前在将地块的杂草碎石清理干净并翻耕,翻耕深度为40cm。起垄,每垄之间的间隔为0.6m,垄高0.4m,底宽0.6m,顶宽0.4m。选取健康的一年生绿茶茶苗移栽至垄上,每棵茶树苗的间距为50cm,每垄上栽种一行绿茶茶苗,栽种深度为40cm。移栽茶树苗后再覆土3cm,浇透水。后期对移栽的茶树苗进行日常的松土、浇水、除虫、修剪等管理。
[0048] 试验例1
[0049] 在翻耕后茶苗栽种前,取实施例和对比例1~2的土壤进行理化性状的检测,所得结果见表2。
[0050] 其中,有机质含量采用水合热重铬酸钾化—比色法测定;
[0051] 速效氮采用扩散吸收法测定;
[0052] 速效磷采用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0053] 速效钾采用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0054] 细菌丰度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0055] 土壤生化指标: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含量;
[0056]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蔗糖酶含量。
[0057] 表2土壤理化性状检测结果
[0058]项目 实施例 对比例1 对比例2
有机质含量% 16.2 14.7 9.9
速效氮mg/Kg 330.7 306.5 261.0
速效磷mg/Kg 206.4 184.5 155.2
速效钾mg/Kg 313.2 287.4 249.9
固氮细菌丰度 0.95 0.72 0.53
硝化细菌丰度 3.4 2.8 2.3
反硝化细菌丰度 8.9 7.2 5.6
脲酶mg/100g 3.3 2.8 2.4
蔗糖酶mg/100g 2.5 2.3 1.7
[0059] 由表2可知,实施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对比例1相比提高了9.3%,比对比例2提高了38.9%。速效氮、磷、钾含量与对比例1相比提高了7.3%、10.6%、8.2%;比对比例2提高了21.1%、24.8%、20.2%。这几种物质的高低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可见实施例的土壤经过栽种双孢菇后,剩下的基料和菌棒加上黄豆粉发酵再翻入土壤继续发酵一段时间,使得土壤的肥力远高于不施肥的土壤(对比例2),也高于施用商品有机肥的土壤(对比例1)。实施例土壤中的固氮细菌丰度比对比例1高24.2%、比对比例2高44.2%,硝化细菌丰度比对比例1高17.6%、比对比例2高32.4%,反硝化细菌丰度比对比例1高19.1%、比对比例2高37.1%。固氮细菌大多与茶树共生、存活量提高,有利于增加土壤氮素代谢细菌的数量,尤其是硝化细菌提高幅度最大,这可以改善茶树的土壤氮素代谢状况。速效氮磷钾含量较高,这不仅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还可以促使蔗糖酶活性分泌数量增多,而其生物学活性强度可以作为土壤健康质量、营养供应能力、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的评价指标。所以,实施例的土壤有利于茶苗根系生长,无需使用生根粉,后续生长营养供应充足,有利于茶苗存活率增长和后续的生长发育。
[0060] 试验例2
[0061]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1~2栽种后的茶苗进行相同的后期管理直至第二年3月底,对实施例和对比例1~2栽种茶苗的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单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叶片厚度和地径进行测算,所得结果见表3。
[0062] 其中,成活率=10月中旬栽种时茶苗数量/第二年3月底茶苗数量×100%;
[0063] 新梢生长量、单叶面积、单叶叶片厚度和地径通过测量得到;
[0064] 单叶鲜重通过称量得到。
[0065] 表3茶苗成活率结果
[0066]项目 实施例 对比例1 对比例2
成活率% 98.9 91.3 76.2
新梢生长量mm 10.5 8.7 7.1
单叶面积mm2 332.4 310.6 267.5
单叶鲜重g 1.2 0.98 0.78
单叶叶片厚度mm 0.52 0.48 0.37
地径mm 25.1 23.4 19.3
[0067] 由表3可知,实施例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得到的绿茶茶苗成活率远高于对比例。在第二年春天发芽后,新梢生长量、单叶面积、单叶叶片厚度和地径等都高于对比例1且远高于对比例2。表明实施例栽种的绿茶茶苗生长势旺盛,且生长势头均好于对比例的绿茶茶苗。
[0068] 试验例3
[0069] 采用同样方法管理实施例与对比例1~2的茶树至2019年4月下旬,对实施例和对比例1~2所栽种的茶树进行茶叶芽头密度统计并采摘,称量采摘鲜叶的重量,所得结果见表4。
[0070] 表4茶叶重量
[0071] 项目 实施例 对比例1 对比例2芽头密度头/m2 3800 3400 2600
重量Kg 318.6 280.6 215.5
一级品占比% 48.6 29.9 10.0
[0072] 由表4可知,经过同样的管理,四年后的茶树为5年生绿茶茶树,实施例的绿茶茶树的芽头密度远高于对比例1~2,对茶树进行采摘后,实施例的绿茶茶树一亩地的鲜叶产量比对比例1高12%,比对比例2高32.4%。实施例的绿茶一级品的占比接近一半,远高于对比例1~2.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茶苗后续生长非常旺盛,茶叶的鲜叶产量也非常高且一级品占比高。
[0073] 由以上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提高茶苗栽种的成活率,后续生长旺盛,所以茶叶鲜叶的产量高且一级品占比高。栽种前土地不闲置,栽种双孢菇一亩地的收益近万元。栽种茶苗时无需使用生根剂,降低了栽种成本,且所用的肥料为栽培双孢菇剩下的基料和菌棒,加上黄豆粉发酵,肥料的成本远低于购买对比例1中肥料的成本。本发明不仅能提高茶苗成活率,还能提高后续茶树的品质和产量,且栽种成本低,还有栽种双孢菇的收益,一举多得。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0074]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