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元件和设备 / 电致变色电极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阅读:349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电致变色 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 电极 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所述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穿过所述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本发明提供的 电致变色器件 可以在两个导电层不错位设置的前提下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在实现电致变色的 基础 上,通过改变电源 电压 和/或 电流 的大小,可以实现渐变式变色的技术效果。,下面是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所述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穿过所述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的第一容纳部;
所述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穿过的第二容纳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形状相同或不同,为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选自多边形、椭圆形、扇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同一弯折面、同一弧形面或同一圆筒形面上;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至少两个平面上,每个平面上均包括部分第一容纳部和部分第二容纳部;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两个平面上,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和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一平面上,其余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其余的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二平面上;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三个平面上,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一平面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二平面上,其余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其余的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三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为透明导电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分别独立地选自箔、箔、镍箔、合金导电箔、导电浆、金属导电丝、导电布或导电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透明保护层和第二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所述第二透明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遮挡层,所述第一遮挡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遮挡层覆盖于所述第一透明保护层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然后将第一电极引线穿过所述第一容纳部与第一导电层连接;
(2)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然后将第二电极引线穿过所述第二容纳部与第二导电层连接,得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方法中,开设容纳部的方法包括机械裁除法或激光裁除法;
优选地,所述开设容纳部的方法包括先利用机械裁除或激光裁除,然后进行机械清洗或激光清洗,得到所述容纳部;
优选地,在制备方法中,电极引线与导电层相连的方法包括贴覆或点胶。
8.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由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拼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透明保护层和第四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三透明保护层覆盖于第一导电层的外侧,所述第四透明保护层覆盖于第二导电层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遮挡层,所述第二遮挡层覆盖于第一导电层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遮挡层覆盖于所述第三透明保护层的外侧。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渐变式变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0003] 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在外加电场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和/或透过率的变化,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市场。电致变色器件通常包括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第二导电层。
[0004] 目前现有的电致变色器件通常是通过设置两个导电层错位的方式来使电极引线分别连接导电层,进而实现电致变色器件与电源连接;此种设置方式需要先按照器件的具体尺寸,先分别裁切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后,再人工手动对齐贴合,即需要一个一个去贴合电致变色器件。这就导致了导电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和人成本也大大提高,而且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和产品良率的提高,大大限制了产能。
[0005] 而且现有的电致变色器件,变色效果较为单一,难以在变色过程中给用户以丰富多样的渐变式变色的视觉感受。
[0006] 因此,想要开发一种不需要导电层错位设置的电致变色器件,并且此电致变色器件通过改变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渐变式变色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在两个导电层不错位设置的前提下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在实现电致变色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或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渐变式变色的技术效果。
[0008]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
[0010]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所述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
[0011]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穿过所述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
[0012] 本发明通过将电极引线穿过不包括其中一层的导电层在内的其余两层,然后再与导电层相连接的方式,可以在两个导电层不错位设置连接的前提下,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先大批量地制作各层均对齐的大尺寸的电致变色器件,再根据具体产品的尺寸需求,将大尺寸的电致变色器件进行裁切成小尺寸电致变色器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0013] 在本发明中,所述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穿过的第一容纳部。
[0014] 所述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穿过的第二容纳部。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形状相同或不同,为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选自多边形、椭圆形、扇形或圆形。
[0016] 本发明通过在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上打孔,然后使第一电极引线从孔中穿过,实现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导电层的连接,采用同样的方式实现第二电极引线与第二导电层的连接。
[0017] 因为容纳部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电极引线与导电层的相连接,所以对于孔(容纳部)的形状,我们并不做具体限定,任何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容纳部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例如圆形、三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鉴于操作性的难易程度,优选圆形孔。同样,对于容纳部的大小我们也不进行具体限定,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大小来具体设计,与器件的大小较为协调即可。
[0018] 对于孔的具体位置,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0019] 本发明采用下述几种技术方案时,当电极引线连接的电源的电压和/或电流较小时,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以及使用,当电源电压和/或电流较大时,可以实现渐变式变色的技术效果,对于实现变色还是渐变式变色的电压和/或电流的界限值的大小,需要根据电致变色器件所选用的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面积大小等因素具体分析,通过具体调试获得具体界限值的大小。
[0020] 在本发明的下述描述中,并不再进行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以及使用进行描述,仅对渐变式变色的技术效果进行简要描述分析。
[0021]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同一弯折面、同一弧形面或同一圆筒形面上。
[0022] 当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时,即在俯视图中,所有的孔可以连成一条直线,或者说在俯视时,所有的第一容纳部连接成的直线与第二容纳部连接成的直线可以重合;此时,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渐变式变色。当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二电极引线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时,整个电致变色器件由暗变亮,变色过程由设置电极引线的地方向其他地方扩展,即容纳部所连成的直线区域先变亮,然后其余部分逐渐由暗变亮。
[0023] 而当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二电极引线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时(与第一种情况的连接方式相反),则整个电致变色器件由亮变暗,变色过程同样由设置电极引线的地方向其他地方扩展。
[0024] 当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弯折面时,弯折面可以是“∟”形状,也可以是“Π”形状等。即若电致变色器件为四边形器件,则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可分布于四边形的两条边上,在俯视电致变色器件时,所有的第一容纳部连接成的折线与第二容纳部连接成的折线可以重合。在于电源相连接后,同样可以实现渐变式变色的效果;变色效果由设置电极引线的地方向其他地方扩展,即容纳部所连成的折线区域先变化,然后其余部分逐渐变化。
[0025] 当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圆筒形面上时,若此圆筒形面在处于电致变色器件的靠近边缘的位置,则可以实现变色效果由边缘向中间变色;若圆筒形面在处于电致变色器件的靠近中心的位置,则可实现变色效果由中间向边缘变色。
[0026] 作为另一种设置孔的方式:
[0027]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至少两个平面上,每个平面上均包括部分第一容纳部和部分第二容纳部。
[0028]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两个平面上,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和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一平面上,其余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其余的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二平面上。
[0029] 当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两个平面上时,若平面相对设置,则可实现变色效果由对称两侧开始;或者,两个平面也可以错位设置,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0030]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三个平面上,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一平面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二平面上,其余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和其余的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均位于第三平面上。
[0031] 总而言之,无论怎样设置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最后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效果均为由电极区域向其他区域变色;本发明所述的电极区域指的是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所处的面(包括平面、弯折面、弧形面或圆筒形面等)在电致变色器件上的投影区域。
[0032] 在本发明中,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的直线距离)我们也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相互之间不影响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开设即可。
[0033] 对于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所位于的无论是一个平面,还是至少两个平面,还是曲面或圆筒形面等,其到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的距离我们也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可以满足应用要求即可。
[0034] 本发明也不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形状进行限定,因为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不需要两个导电层错位设置,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
[0035]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为透明导电层。
[0036] 本发明并不对透明导电层做过多的限定,只要其满足透明性的要求,不影响变色层的变色效果即可;示例性的,目前经常使用的薄膜基材上蒸导电材料,得到透明导电层,此时,透明导电层包括两层,一层为透明基材层,一层为导电材料层。
[0037] 同理,对于变色层均不进行过多限定,任何现有技术中具备开设容纳部条件的变色层均可以应用于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变色层既可以为电致变色,也可以为其他的调光技术。示例性的,我们列举一下几种变色层;
[0038] I、目前常用的三层材料,即变色层由依次设置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储存层组成,至于电致变色层是位于靠近第一导电层还是第二导电层的一侧,其实并没有本质差别,本发明对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表述仅是为了区分,而非限定。
[0039] II、目前常用的一层材料,即变色层的组成成分包括电解质、电致变色材料和离子存储材料。
[0040] III、液晶类复合层(PDLC),即变色层的组成成分包括液晶悬浮颗粒,在通电时,变色层可以发生由不透明向透明转化等过程。
[0041] IV、纳米类复合层(SPD),即变色层的组成成分包括纳米悬浮颗粒,在通电时,变色层可以发生由不透明向透明转化等过程。
[0042] 示例性的,我们以下以最常用的第I种变色层进行描述。
[0043] 在本发明中,对于电极引线同样不进行过多限定,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选自箔、箔、镍箔、合金导电箔、导电浆或导电石墨烯。
[0044] 还包括第一透明保护层和第二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所述第二透明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
[0045] 对于透明保护层,所起的作用就是透明、保护的作用,因此对其材质仍不进行过多限定,例如透明玻璃,或者亚克力、PE、PP、PU等其它透明塑料材料均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0046]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遮挡层,所述第一遮挡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外侧。
[0047] 当电致变色器件不包括保护层时,遮挡层直接覆盖于导电层外侧;当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保护层时,则遮挡层既可以位于导电层与保护层之间,也可以位于保护层的外侧。
[0048] 本发明的遮挡层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对变色区域进行划分,使电致变色器件产生分隔变色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遮挡电极布线区域的作用,使电致变色器件视觉上更加美观;例如当电极区域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区域(所有容纳部均位于边缘),此时,第一遮挡层可以设计为边缘区域为黑色,其余区域为透明色,这样既可以起到遮挡电路的效果,又不影响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效果(渐变式变色效果)。
[0049]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 (1)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然后将第一电极引线穿过所述第一容纳部与第一导电层连接;
[0051] (2)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和第一导电层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然后将第二电极引线穿过所述第二容纳部与第二导电层连接,得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0052] 优选地,在制备方法中,开设容纳部的方法包括机械裁除法或激光裁除法。
[0053] 所述的容纳部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在内的所有的容纳部。
[0054] 优选地,所述开设容纳部的方法包括先利用机械裁除或激光裁除,然后进行机械清洗或激光清洗,得到所述容纳部。
[0055] 优选地,在制备方法中,电极引线与导电层相连的方法包括贴覆或点胶。
[0056] 本发明所述的点胶指的是通过点胶的方式将导电胶点胶在导电层,贴覆指的是将导电薄贴敷在导电层中。
[0057] 上述的电极引线与导电层相连具体为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导电层相连,第二电极引线与第二导电层相连。
[0058]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由至少两个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拼接而成。
[0059]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透明保护层和第四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三透明保护层覆盖于第一导电层的外侧,所述第四透明保护层覆盖于第二导电层的外侧。
[0060]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遮挡层,所述第二遮挡层覆盖于第一导电层的外侧。
[0061] 优选地,所述第二遮挡层覆盖于所述第三透明保护层的外侧。
[0062]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或第三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在建筑玻璃、汽车玻璃、汽车后视镜、高玻璃、飞机玻璃、地铁玻璃、消费电子或眼镜等领域中的应用。
[006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4] (1)本发明通过将电极引线穿过不包括导电层在内的其余四层,然后再与导电层相连接的方式,可以在两个导电层不错位设置连接的前提下,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0065] (2)本发明通过限定容纳部的具体位置,并且通过调控电极引线连接的电源的电压和/或者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普通变色或者渐变式变色的不同的技术效果的相互转化,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附图说明
[0066]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67] 其中,1-第一导电层;11-第一透明基材层;12-第一导电材料层;2-电致变色层;3-电解质层;4-离子储存层;5-第二导电层;51-第二透明基材层;52-第二导电材料层;71-第一电极引线;72-第二电极引线。
[0068] 图2是实施例1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69] 图3是实施例2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0] 图4是实施例3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1] 图5是实施例4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2] 图6是实施例5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3] 图7是实施例6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4] 图8是实施例7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5] 图9是实施例8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6] 图10是实施例9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7] 图11是实施例10中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具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8] 其中,61-第一容纳部;62-第二容纳部。
[0079] 图12是应用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80] 图13是应用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81] 其中,81-第三透明玻璃层;82-第四透明玻璃层;100-实施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
[0082] 图14是应用例2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83] 图15是应用例2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84] 其中,91-遮挡层;911-黑色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8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86] 实施例1
[0087]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电致变色层2、电解质层3、离子储存层4和第二导电层5。
[0088] 其中,第一导电层1由第一透明基材层11和第一导电材料层12组成,为透明ITO导电玻璃,厚度为0.125mm。
[0089] 其中,变色层由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储存层组成。
[0090] 电致变色层2为15KDa的聚(乙基己烷)丙基二噻吩,厚度为200nm。
[0091] 其中,电解质层3为25wt%LiClO4溶解的PEO,厚度为10μm。
[0092] 其中,离子储存层4为三氧化钨,厚度为200nm。
[0093] 其中,第二导电层5由第二透明基材层51和第二导电材料层52组成,为透明ITO导电玻璃,厚度为0.180mm。
[0094] 其中,在电致变色层2、电解质层3、离子储存层4和第二导电层5上开设三个第一容纳部,然后将第一电极引线71穿过第一容纳部与第一导电层1连接。
[0095] 其中,在离子储存层4、电解质层3、电致变色层2和第一导电层1上开设三个第二容纳部,然后将第二电极引线72穿过第二容纳部与第二导电层5连接。
[0096] 其中,如图2所示,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均为直径为5mm的圆形,其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一边靠近边缘10mm的地方。
[0097] 在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时,以渐变式变色的技术效果为例,具体如下:
[0098] 第一电极引线与电源正极相连,第二电极引线与电源负极相连,接通电源后,整个电致变色器件由暗变亮,变色过程由设置电极引线的地方向其他地方扩展,即容纳部所连成的直线区域先变亮,然后其余部分逐渐由暗变亮。
[0099] 或者第一电极引线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二电极引线与电源正极相连,接通电源后,整个电致变色器件由亮变暗,变色过程由设置电极引线的地方向其他地方扩展,即容纳部所连成的直线区域先变暗,然后其余部分逐渐由亮变暗。
[0100] 实施例1-2
[010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所有的容纳部均为正方形,边长为10mm。
[0102] 实施例1-3
[0103]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适用于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可满足打孔要求的电致变色器件,进行几种列举:
[0104] a、导电层为PET/ITO,电致变色层为WO3,电解质层为LiTaO3,离子储存层为NiOx。
[0105] b、导电层为玻璃/ITO,电致变色层为WO3,电解质层为聚乙烯醇缩丁,其中含有25vol.%的酸丙烯酯,离子储存层为NiOx。
[0106] c、导电层为PET/ITO,电致变色层为P3HT,电解质层为溶解LiClO4的PEO,离子储存层为聚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
[0107] 实施例2
[010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设置5个第一容纳部和5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弯折面上,弯折面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两条边的靠近边缘的位置。
[0109] 实施例3
[0110]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设置8个第一容纳部和8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弯折面上,弯折面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三条边的靠近边缘的位置。
[0111] 实施例4
[0112]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设置9个第一容纳部和9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弯折面上,弯折面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四边的靠近边缘的位置。
[0113] 实施例5
[011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设置6个第一容纳部和6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圆筒形面上,圆筒形面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靠近边缘的位置。
[0115] 实施例6
[0116]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同一圆筒形面上,圆筒形面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靠近中心的位置。
[0117] 实施例7
[0118]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为圆形器件。
[0119] 实施例8
[012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设置6个第一容纳部和6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分别位于两个平面上,两个平面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在电致变色器件表面上投影形成的两条直线段,分别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两个边靠近边缘的位置,且并排设置。
[0121] 实施例9
[0122] 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设置4个第一容纳部和4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两个平面上,两个平面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在电致变色器件表面上投影形成的两条直线段,分别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两个边靠近边缘的位置,且错位设置。
[0123] 实施例10
[012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设置9个第一容纳部和9个第二容纳部,所有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轴线位于三个平面上,三个平面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两个边靠近边缘的位置,以及电致变色器件中间位置。
[0125] 应用例1
[0126] 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12所示,由四个实施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100拼接而成。
[0127] 其中,如图13所示,还包括第三透明玻璃层81和第四透明玻璃层82,第三透明玻璃层81利用透明胶片粘结于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一导电层的外侧,第四透明玻璃层82利用透明胶片粘结于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二导电层的外侧。
[0128] 制备方法为:在第四透明玻璃层82上放置透明胶片,将多电致变色器件100尽量靠近放置,排布成如图12所示的结构,再在拼接后的电致变色器件100上表面再放置一层透明胶片,放置第三透明玻璃层81,进行压合即可。
[0129] 应用例2
[0130] 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4所示,还包括遮挡层91,遮挡层91覆于第三透明玻璃层外侧,两层利用透明胶片粘结。
[0131] 其中,如图15所示,遮挡层91由黑色部911和透明部组成,其中,黑色部起到遮挡电致变色器件拼接线的作用以及起到视觉分区的效果。
[0132] 申请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