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烟草制品及加工 / 有烟烟草 / 卷烟 / 接装纸 / 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阅读:634发布:2021-12-02

专利汇可以提供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如下步骤:S1,在砌体墙相应 位置 预留构造柱成型间隙;S2,预制构造柱模板,所述构造柱模板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和一个下端与前模板上端相贴的 混凝土 推料斗,所述混凝土推料斗包括一料斗和滑动安装在料斗内的推板;S3,安装准备;S4,安装前模板和后模板;S5,安装混凝土料斗,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上端与后模板上端处于同一平面,下端与前模板上端相贴,安装后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形成一个密闭的浇筑空间;S6,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料冒出前模板顶端,推动推板, 挤压 混凝土料,形成构造柱顶部。本发明得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能确保构造柱一次浇筑成型,且成型 质量 好,不会产生外凸混凝土。,下面是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砌体墙的设计图纸在相应位置砌筑砖墙,并在砌体墙相应位置预留构造柱成型间隙;S2,根据砌体墙设计图纸,采用CAD绘制构造柱模板,并在工厂预制相应的构造柱模板,所述构造柱模板包括前模板(2)、后模板(3)和一个下端与前模板(2)上端相贴的混凝土推料斗,所述混凝土推料斗包括一料斗(4),所述料斗(4)由底板(41)、一固定在底板(41)上的前面板(42)和两块侧板(43)组成,所述两块侧板(43)位于底板(41)左右两侧,与底板(41)和前面板(42)一起合围成一个上端具有入料口(5)的矩形壳体,两侧板(43)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均向外折弯后,形成一固定板(44);在两侧板(42)之间滑动安装有一能够在主板垂直方向前后移动并固定的推板(8),所述推板的左右宽度与构造柱顶部混凝土浇筑宽度相对应或大于顶部混凝土浇筑宽度,推板的下端与底板相贴,上端与侧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S3,将预制的构造柱模板搬运到施工地,并准备多个用于固定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对拉丝杆(9)和管,以及多个用于固定混凝土推料斗的钢钉;S4,在砌体墙所预留的构造柱成型间隙处装配钢筋笼后搭设前模板(2)和后模板(3),并在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沿构造柱高度方向穿设多个对拉丝杆(9)后,采用两根钢管分别夹持在对拉丝杆端部,与前模板和后模板相贴,然后用螺母将前模板和后模板固定在砌体墙前后两侧;S5,在前模板上端安装制作好的混凝土料斗,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上端与后模板(3)上端处于同一平面,下端与前模板(2)上端相贴,安装后与前模板(2)和后模板(3)形成一个密闭的浇筑空间;S6,从入料口(5)处注入混凝土料,直至混凝土料冒出前模板顶端,进入到料斗(4)内至少一半后,推动推板(8),通过推板(8)推动混凝土料向后模板一侧挤压,直至推板推到与墙体相贴处;S7,待混凝土初凝后,向外推动推板,观测顶部混凝土是否与后模板上端面齐平,若顶部混凝土与后模板上端还有间隙,侧加入少量混凝土后再次向墙体方向推动推板,直至有混凝土外冒,且推板与墙面相贴后停止推动;S8,拆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2)和后模板(3)均呈矩形,所述料斗(4)的两侧板(43)之间的间距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且料斗(4)通过钢钉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墙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且上下高度与构造柱预设高度相等,在前模板(2)上端设有一矩形缺口(21),所述矩形缺口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至少2-3cm,所述料斗置于该矩形缺口内,料斗两侧板之间的间距比预设构造柱宽度大至少1cm,或等于构造柱预设宽度,料斗通过钢钉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墙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且上下高度与构造柱预设高度相等,在前模板(2)上端设有一矩形缺口(21),所述矩形缺口(21)等于构造柱预设宽度,所述料斗通过钢钉固定在前模板(2)上端,且料斗(4)的底板(41)内侧向下折弯,底部与前模板的矩形缺口底部相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和推板(8)均采用金属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料斗(4)的前面板(42)中部设有一螺母(6),在推板(8)中部设有与与螺母(6)相对应的滚轴(9),在螺母(6)内设有一与其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杆(7),所述螺杆(7)的内端套在滚轴的内圈内,并与滚轴(9)的内圈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螺杆即可带动推板前后滑动,停止转动后,推板即固定在当前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9)的外圈与推板通过焊接固定,内圈与螺杆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螺杆(7)的外端多次折弯后,形成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料斗(4)的两侧板(43)上设有一滑槽,在推板的两侧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料斗的前面板上端具有一个观测口,所述观测口靠近前面板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推板(8)的下端设有一柔性连接部。

说明书全文

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柱成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
[0003] 在对构造柱浇筑成型时,需先搭设并固定模板。目前,构造柱模板主要包括构造柱前模板和后模板,在构造柱前模板上端设有一漏斗,用于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对拉丝杆进行固定。采用这种结构所浇筑的构造柱顶部因漏斗的存在,会形成一个向外凸出的漏斗状混凝土。漏斗部位混凝土突出,需要人工踢打,楼层较高处还需搭设脚手架。同时造成混凝土材料的浪费且踢打的混凝土渣滓还需要人工清理,特别是在构造柱数量较多时将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材料。在拆模后,需要将该部分混凝土切割掉,不但浪费劳,且还浪费混凝土。另外,现有的漏斗部分在拆模时容易损坏,导致不能重复利用。基于此,急需采用一种全新的构造柱模板和施工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方便实施、且构造柱能一次浇筑成型,浇筑后不会形成外凸混凝土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砌体墙的设计图纸在相应位置砌筑砖墙,并在砌体墙相应位置预留构造柱成型间隙;S2,根据砌体墙设计图纸,采用CAD绘制构造柱模板,并在工厂预制相应的构造柱模板,所述构造柱模板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和一个下端与前模板上端相贴的混凝土推料斗,所述混凝土推料斗包括一料斗,所述料斗由底板、一固定在底板上的前面板和两块侧板组成,所述两块侧板位于底板左右两侧,与底板和前面板一起合围成一个上端具有入料口的矩形壳体,两侧板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均向外折弯后,形成一固定板;在两侧板之间滑动安装有一能够在主板垂直方向前后移动并固定的推板,所述推板的左右宽度与构造柱顶部混凝土浇筑宽度相对应或大于顶部混凝土浇筑宽度,推板的下端与底板相贴,上端与侧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S3,将预制的构造柱模板搬运到施工地,并准备多个用于固定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对拉丝杆和钢管,以及多个用于固定混凝土推料斗的钢钉;S4,在砌体墙所预留的构造柱成型间隙处装配钢筋笼后搭设前模板和后模板,并在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沿构造柱高度方向穿设多个对拉丝杆后,采用两根钢管分别夹持在对拉丝杆端部,与前模板和后模板相贴,然后用螺母将前模板和后模板固定在砌体墙前后两侧;S5,在前模板上端安装预制的混凝土料斗,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上端与后模板上端处于同一平面,下端与前模板上端相贴,安装后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形成一个密闭的浇筑空间;S6,从入料口处注入混凝土料,直至混凝土料冒出前模板顶端,进入到料斗内至少一半后,推动推板,通过推板推动混凝土料向后模板一侧挤压,直至推板推到与墙体相贴处;S7,待混凝土初凝后,向外推动推板,观测顶部混凝土是否与后模板上端面齐平,若顶部混凝土与后模板上端还有间隙,则加入少量混凝土后再次向墙体方向推动推板,直至有混凝土外冒,且推板与墙面相贴后停止推动;S8,拆模。这样,提前预制前模板、后模板和混凝土推料斗后,能够确保模板尺寸精确。通过将顶部混凝土推料斗固定在墙体上,并与顶部浇筑部分相对应,能够确保混凝土能够浇筑到位。构造柱顶部的混凝土推料斗安装后凸出于墙体外,且处于前模板上端,与前模板、后模板和两侧墙砖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浇筑空间,能够为混凝土浇筑提供足够的空间。而在料斗内所设置的推板能够实现前后移动并定位,从而当混凝土浇筑到顶部位置时,可直接推动推板,使推板移动到与前模板同一平面位置后,停止推动并固定,从而能够对顶部混凝土进行挤压,使得构造柱顶部混凝土聚拢后形成一个四棱体,而不会形成外凸状的混凝土,从而避免了后期的切割和清除切割后混凝土的工序,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同时,该顶部混凝土成型装置是单独装配的,仅推板部分与混凝土接触,极易脱模拆卸,后期能够重复使用。另外,顶部混凝土采用挤压成型,成型后的混凝土更为密实和结构梁底连接的更加紧密。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所述料斗的两侧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且料斗通过钢钉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墙砖上。这样,所设置的推板也能够固定在墙砖上,安装较为方便,与前模板之间没有厚度差。料斗两侧板之间间距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后,使得推板两侧能够与墙砖相贴,进而使后期混凝土足够平整,同时,当推板推不动时,即可判定推板下端已与前模板上端相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且上下高度与构造柱预设高度相等,在前模板上端设有一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至少2-3cm,所述料斗置于该矩形缺口内,料斗两侧板之间的间距比预设构造柱宽度大至少1cm,或等于构造柱预设宽度,料斗通过钢钉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墙砖上。这样,料斗装配在前模板的矩形缺口内,便于与前模板相贴,装配方便。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且上下高度与构造柱预设高度相等,在前模板上端设有一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等于构造柱预设宽度,所述料斗通过钢钉固定在前模板上端,且料斗的底板内侧向下折弯,底部与矩形缺口底部相贴。这样,料斗直接安装在前模板上端,相较固定在墙砖上,更为方便和容易。料斗底板内侧向下折弯后,与矩形缺口底部相贴后,能够确保料斗底部与前模板紧贴,防止漏浆。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和推板均采用金属板制成。这样,金属板的强度高,且较为光滑,可便于脱模,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不易损坏,混凝土灌入后也不易变形
[0010] 进一步的,在料斗的前面板中部设有一螺母,在推板中部设有与与螺母相对应的滚轴,在螺母内设有一与其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内端套在滚轴的内圈内,并与滚轴的内圈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螺杆即可带动推板前后滑动,停止转动后,推板即固定在当前位置。这样,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杆,在螺杆与螺母的配合下,即能促使螺杆移动,进而带动固定在螺杆内端的推板移动,而在停止转动螺杆后,螺杆与螺母配合后被锁死,从而使得推板位置固定。而在推板中部设置滚轴后,即可实现螺杆的转动,又能够将螺杆与推板固定在一起,同时,还能够减少螺杆在转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滚轴的外圈与推板通过焊接固定,内圈与螺杆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螺杆的外端多次折弯后,形成把手。这样,滚轴与推板固定连接,而螺杆又与滚轴固定连接,使得螺杆与推板通过滚轴连接,当螺杆产生位移时,推板随之一起移动。螺杆多次折弯后,可便于操作者转动,使得转动过程中更为省力。
[0012] 进一步的,在料斗的两侧板上设有一滑槽,在推板的两侧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这样,推板上的滑块能够沿滑槽滑动,滑槽不但能够为其提供支撑,还能够供滑块滑动,并限定其滑动路径,使推板推动更加省力和方便。
[0013] 进一步的,在料斗的前面板上端具有一个观测口,所述观测口靠近前面板顶部。这样,在推动推板时,可通过观测口观测混凝土是否填满,同时,观测口还能够用作判断混凝土是否填满的评断依据,具体来说,若观测口有混凝土溢出,则说明混凝土已填满,若混凝土未溢出,则说明混凝土没有填满,需再次添加混凝土。
[0014] 进一步的,在推板的下端设有一柔性连接部。这样,柔性连接部能够在外力挤压下产生厚度变化,与底板贴合的更为紧密,避免漏浆现象。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实施例中构造柱模板安装后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中混凝土推料斗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构造柱模板装配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构造柱模板装配后的正面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混凝土推料斗直接安装在前模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顶部具有缺口的前模板部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顶部具有缺口的前模板与混凝土推料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墙体1、前模板2、后模板3、料斗4、底板41、前面板42、侧板43、折弯板44、入料口5、螺母6、螺杆7、推板8、滚轴9、对拉丝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8] 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砌体墙的设计图纸在相应位置砌筑砖墙1,并在砌体墙相应位置预留构造柱成型间隙;S2,根据砌体墙设计图纸,采用CAD绘制构造柱模板,并在工厂预制相应的构造柱模板,所述构造柱模板包括前模板2、后模板3和一个下端与前模板2上端相贴的混凝土推料斗,所述混凝土推料斗包括一料斗4和滑动安装在料斗4内的推板8,所述料斗4由底板41、一块固定在底板41上的前面板42和两块侧板43组成,所述两块侧板43位于底板41左右两侧,与底板41和前面板42一起合围成一个上端具有入料口5的矩形壳体,两侧板43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均向外折弯后,形成一固定板44;所述推板8置于两侧板43之间,并能够在主板垂直方向前后移动并固定;
S3,将预制的构造柱模板搬运到施工地,并准备多个用于固定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对拉丝杆
10和钢管,以及多个用于固定混凝土推料斗的钢钉;S4,在砌体墙所预留的构造柱成型间隙处装配钢筋笼后搭设前模板2和后模板3,并在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沿构造柱高度方向穿设多个对拉丝杆10后,采用两根钢管分别夹持在对拉丝杆端部,与前模板和后模板相贴,然后用锁紧螺母将前模板和后模板固定在砌体墙前后两侧;S5,在前模板上端安装预制的混凝土料斗,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上端与后模板3上端处于同一平面,下端与前模板2上端相贴,安装后与前模板2和后模板3形成一个密闭的浇筑空间;S6,从入料口5处注入混凝土料,直至混凝土料冒出前模板顶端,进入到料斗4内至少一半后,推动推板8,通过推板8推动混凝土料向后模板一侧挤压,直至推板推到与墙体相贴处;S7,待混凝土初凝后,向外推动推板,观测顶部混凝土是否与后模板上端面齐平,若顶部混凝土与后模板上端还有间隙,侧加入少量混凝土后再次向墙体方向推动推板,直至有混凝土外冒,且推板与墙面相贴后停止推动;S8,拆模。
[0019]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料斗4的安装结构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1、如图4所示,所述前模板2和后模板3均呈矩形,所述料斗4的两侧板43之间的间距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且料斗4通过钢钉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墙砖上。
[0020] 2、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且上下高度与构造柱预设高度相等,在前模板2上端设有一矩形缺口21,所述矩形缺口大于构造柱预设宽度至少2-3cm(如图6所示),所述料斗置于该矩形缺口内,料斗两侧板之间的间距比预设构造柱宽度大至少1cm,或等于构造柱预设宽度,料斗通过钢钉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墙砖或前模板矩形缺口21两侧的板材上(如图7所示)。
[0021] 3、如图5所示,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均呈矩形,且上下高度与构造柱预设高度相等,在前模板2上端设有一矩形缺口21,所述矩形缺口21等于构造柱预设宽度,所述料斗通过钢钉固定在前模板2上端,且料斗4的底板41内侧伸出固定板44内侧外,并向下折弯,底部与前模板的矩形缺口底部相贴。
[0022] 为便于脱模,本实施例中的料斗4和推板8均采用金属板制成。为便于固定料斗,在料斗4的固定板44上设有多个通孔,供钢钉穿过。
[0023] 具体的,上述推板8的移动和固定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在料斗4的前面板42中部设有一螺母6,在推板8中部设有与与螺母6相对应的滚轴9,在螺母6内设有一与其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杆7,所述螺杆7的内端套在滚轴的内圈内,并与滚轴9的内圈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螺杆即可带动推板前后滑动,停止转动后,推板即固定在当前位置。
[0024] 上述滚轴9的外圈与推板通过焊接固定,内圈与螺杆端部通过焊接固定;螺杆7的外端多次折弯后,形成把手。
[0025] 在料斗4的两侧板43上设有一滑槽,在推板的两侧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0026] 进一步的,在料斗的前面板42上端具有一个观测口,所述观测口靠近前面板顶部。
[0027] 进一步的,在推板8的下端设有一柔性连接部。
[0028]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对独立的构造柱进行关模,位于前模板上的混凝土推料斗的侧板外端需连续两侧折弯后形成折弯板44,且该折弯板呈L形,两折弯板卡在侧模板之间,与侧模板固定连接。当然,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混凝土推料斗结构,并在其折弯板44上固定一块用于与侧模板连接的木枋。
[0029]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