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杀菌剂 / 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

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

阅读:2发布:2021-01-2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属于林业种苗繁殖领域。本发明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包括:拔苗条件;泥浆制备: 幼苗 整理 及裹根;上袋后的光照管理;苗木出圃五个主要步骤。采用本发明技术移栽天然林下自播苗,能够满足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对 水 分、光照、养分及 土壤 微 生物 等改变的适应,运用 植物 生长调节剂 促进其生长发育,保证林下柔弱小苗的成活,移栽成活率达到80%以上,苗木出圃达到70%以上,比传统上袋种植的成活率和出圃率提高了30-50%,达到人工驯化利用种质资源,扩大繁殖植物种群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可应用于野外林下柔弱的阴生苗的上袋移栽,也可应用于一些采集 种子 难或错过种子采收季节的树种的繁殖。,下面是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自播苗拔苗条件:选择天然林下的自播苗作为上袋幼苗,上袋种植时间在春、夏、秋三季;自播苗拔苗时间选择在大雨后或经人工浇透幼苗周围的土壤,确保幼苗周围土壤潮湿松软再进行拔苗;
(2)泥浆制备:将生根剂、杀菌剂混合,制得生根剂与杀菌剂混合水溶液,其中,生根剂浓度为80-100mg/L,杀菌剂稀释500-800倍;将生根剂与杀菌剂混合水溶液与粘土按照重量比1:3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泥浆;所述泥浆的粘稠程度以把单株幼苗直立放入泥浆中,幼苗缓慢倒下为适宜;
(3)幼苗整理及裹根:把刚拔起的幼苗,剪去过长根和损伤的根,疏去部分叶,然后进行根部对齐,整理成小束;把幼苗的根浸入泥浆中滚动,或者把泥浆涂抹在幼苗根系,使幼苗全部的根系被泥浆包裹;裹根后放在阴凉处摊放;
(4)上袋及上袋后的光照管理:待幼苗根系的泥浆稍干,将其移栽到营养袋中;幼苗上袋后,浇足定根水,首先放入遮光率70%以上的遮光网下培养30-40d,然后改用遮光率30%的遮光网培养30-50d;袋苗培育过程中进行正常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
(5)苗木出圃:出圃时要求苗高达60cm以上,植株健壮,根系发达,出圃前袋苗在全阳光下炼苗1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剂为吲哚丁酸、荼乙酸、ABT1号生根粉、吲哚丁酸与荼乙酸的混合物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吲哚丁酸与荼乙酸的混合物中,吲哚丁酸与荼乙酸的混合比例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广谱性杀菌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黄腐酸、恶霜灵、代森锰锌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采用幼苗原生长的林下细粘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光照管理,当夏天时,幼苗上袋后首先放入遮光率80%以上的遮光网下培养30-40d。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属于林业种苗繁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仅种子植物即达2.45万种多,已知的经济植物为2411种,它提供各种食料、木材、纤维、药材、工业原料及生态观赏等用途,目前人类栽培利用植物占野生资源极小的部分,野生植物资源的驯化与利用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中。野生植物能够世代传递下去,因为它们有超强的自播繁衍能。树木种子成熟后自然从树上撒落下来,落入泥土中遇到适应的分它就会生根发芽,我们称这些小苗为自播苗。因光照、营养、空间的限制,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幼苗随着长大会逐渐死亡,仅有极少数能长成大树。人类为开发更多的林木资源,需要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常需采集种子,进行人工播种繁殖。一些天然林常处偏远地带,到达不易或树体高大,采种困难,或误过了采种期,或人工播种困难(还未掌握其种子发芽规律),等原因导致人工播种失败。如果能利用这些林下自播苗,把它们装上营养袋精心培养,培养成健壮的袋苗,然后出圃定植。这样就能繁殖出我们需要的种苗,又免除采集种子、种子处理及播种这些中间环节,不仅缩短了育苗时间,而且充分利用了林业资源。
[0003] 天然林下自播苗因林下光线弱,水肥条件差,幼苗营养积累少,长势差,植株纤细,根系弱,叶片薄。这些幼苗植株移栽易失水萎蔫,怕光,根系再生难,按照常规方法上营养袋常会死亡。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使天然林下多种树种的自播苗移栽成活,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和出圃率的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保护林下裸根幼苗柔弱根系不因快速失水而死亡,促进建立健全根系,缩短上袋种植植株对新环境的适应时间,从而提高自播苗移栽成活率,实现野生幼苗的人工驯化栽培。
[0005]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自播苗拔苗条件:选择天然林下的自播苗作为上袋幼苗,上袋种植时间在春、夏、秋三季;自播苗拔苗时间选择在大雨后或经人工浇透幼苗周围的土壤,确保幼苗周围土壤潮湿松软再进行拔苗;拔苗时优选苗高15-40cm的幼苗;
(2)泥浆制备:将生根剂、杀菌剂与水混合,制得生根剂与杀菌剂混合水溶液,其中生根剂浓度为80-100mg/L,杀菌剂稀释500-800倍;将生根剂与杀菌剂混合水溶液与粘土按照重量比1:3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泥浆;所述泥浆的粘稠程度以把单株幼苗直立放入泥浆中,幼苗缓慢倒下为适宜;
(3)幼苗整理及裹根:把刚拔起的幼苗,剪去过长根和损伤的根,疏去部分叶,然后进行根部对齐,整理成小束;把幼苗的根浸入泥浆中滚动,或者把泥浆涂抹在幼苗根系,使幼苗全部的根系被泥浆包裹;裹根后放在阴凉处摊放;
(4)上袋及上袋后的光照管理:待幼苗根系的泥浆稍干,将其移栽到营养袋中;幼苗上袋后,浇足定根水,首先放入遮光率70%以上的遮光网下培养30-40d,然后改用遮光率30%的遮光网培养30-50d;袋苗培育过程中进行正常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
(5)苗木出圃:出圃时要求苗高达60cm以上,植株健壮,根系发达,出圃前袋苗在全阳光下炼苗10d。
[0006] 优选的,所述生根剂为吲哚丁酸、荼乙酸、ABT1号生根粉、吲哚丁酸与荼乙酸混合物中的一种。
[0007] 更优选的,所述吲哚丁酸与荼乙酸混合物中,吲哚丁酸与荼乙酸混合比例为2:1。
[0008] 优选的,所述杀菌剂优选采用广谱性杀菌剂,优选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黄腐酸、恶霜灵、代森锰锌中的一种。
[0009] 优选的,所述粘土优选采用幼苗原生长的林下细粘土。
[0010] 步骤(4)所述的光照管理,当夏天时,幼苗上袋后首先放入遮光率80%以上的遮光网下培养30-40d。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泥浆裹根,对幼苗柔弱的根系形成保护膜,减少其水分丧失以及操作过程中对根再度损伤;
(2)采用原生林下土壤(粘土)作泥浆,能够对上袋基质进行幼苗原土壤生物接种,保持原土壤根系微生物环境,有利于上袋幼苗的恢复和生长;
(3)泥浆中加入适宜浓度的生根剂,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使植物增多增粗,从而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及养分的能力;在泥浆中加入杀菌剂,能够抑制病菌,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幼苗生长健壮;
(4)袋苗在遮光网下培养,模拟原生长环境,从而避免阳光灼伤,减少叶面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用变化遮光率的遮阳网培育,能够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袋苗。
[0012] 本发明的技术可应用于野外林下柔弱的阴生苗的上袋移栽,也可应用于一些采集种子难或错过种子采收季节的树种的繁殖。采用本发明技术移栽天然林下自播苗,能够满足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对水分、光照、养分及土壤微生物等改变的适应,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其生长发育,保证林下柔弱小苗的成活,移栽成活率达到80%以上,苗木出圃达到70%以上,比传统上袋种植的成活率和出圃率提高了30-50%,达到人工驯化利用种质资源,扩大繁殖植物种群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4] 实施例1 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1)拔苗条件:地点为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园坡村,自播苗为见血封喉古树的幼苗,苗高22-25cm,拔苗时间为春季,拔苗时为一场大暴雨之后,土壤潮湿较疏松;
(2)泥浆的准备:首先配制含吲哚丁酸(IAA)100mg/L、多菌灵稀释800倍的混合水溶液,然后将混合水溶液与林下的细粘土混合充分搅拌成泥浆;混合水溶液与细粘土的重量比为
1:3;泥浆的粘稠程度以把单株幼苗直立放入泥浆中,幼苗缓慢倒下为适宜;
(3)泥浆裹根:把刚拔起的幼苗,剪去过长根和损伤的根,疏去部分叶,然后进行根部对齐,整理成小束。把小把幼苗的根浸入泥浆中滚动,或者把泥浆涂抹根系,使幼苗全部的根系被泥浆包裹;裹根后放在阴凉处摊放;
(4)上袋及上袋后的管理:泥浆粘根后,等泥浆稍干,将幼苗移栽到营养袋中;幼苗上袋后,浇足定根水;袋苗首先在遮光率70%的遮光网下培养30d,然后改用遮光率30%的遮光网培养30d,在出圃前掀开所有的遮光网在全阳光下炼苗10d;袋苗培育过程中进行正常地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5)苗木出圃:要求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高为75cm以上。
[0015] 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移栽见血封喉古树的树下自播苗,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达到92.7%,出圃时的袋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木出圃达到85.3%,比传统上袋种植(未用泥浆裹根,袋苗未在遮光网栽培)的上袋成活率提高了51.7%,苗木出圃率提高了52.7%。
[0016] 实施例2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1)拔苗条件:地点为湛江麻章区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自播苗为桂木幼苗,苗高16-
20 cm,拔苗时间为夏季,拔苗时把桂木小苗周围的土壤人工浇透,土壤潮湿较疏松,以利于拔苗;
(2)泥浆的准备:首先配制含荼乙酸(NAA)100mg/L、甲基托布津稀释500倍的混合水溶液,然后将混合水溶液与林下的细粘土混合充分搅拌成泥浆;混合水溶液与细粘土的重量比为1:3;泥浆的粘稠程度以把单株幼苗直立放入泥浆中,幼苗缓慢倒下为适宜;
(3)泥浆裹根:把刚拔起的幼苗,剪去过长根和损伤的根,疏去部分叶,然后进行根部对齐,整理成小束;把小把幼苗的根浸入泥浆中滚动,或者把泥浆涂抹根系,使幼苗全部的根系被泥浆包裹;裹根后放在阴凉处摊放;
(4)上袋及上袋后的管理:泥浆粘根后,等泥浆稍干,将幼苗移栽到营养袋中;上袋后,浇足定根水;袋苗首先在遮光率80%的遮光网下培养40d;然后改用遮光率30%的遮光网培养
45d,在出圃前掀开所有的遮光网在全阳光下炼苗10d;袋苗培育过程中进行正常地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5)苗木出圃:要求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高为70cm以上。
[0017] 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移栽野生的桂森大树下自播苗,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达到74.3%,出圃时的袋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木出圃达到76.7%,比传统上袋种植(未用泥浆裹根,袋苗未在遮光网栽培)的移栽成活率提高了65.7%,袋苗出圃率提高了65.7%。
[0018] 实施例3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1)拔苗条件:地点为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实荣村,自播苗为红鳞蒲桃幼苗,苗高18-22 cm,拔苗时间为秋季,拔苗时土壤潮湿较疏松;
(2)泥浆的准备:首先配制含ABT1号生根粉80mg/L、代森锰锌800倍的混合水溶液,然后将混合水溶液与林下的细粘土混合充分搅拌成泥浆;混合水溶液与细粘土的重量比为1:3;
泥浆的粘稠程度以把单株幼苗直立放入泥浆中,幼苗缓慢倒下为适宜;
(3)泥浆裹根:把刚拔起的幼苗,剪去过长根和损伤的根,疏去部分叶,然后进行根部对齐,整理成小束;把小把幼苗的根浸入泥浆中滚动,或者把泥浆涂抹根系,使幼苗全部的根系被泥浆包裹;裹根后放在阴凉处摊放;
(4)上袋及上袋后的管理:泥浆裹根后,等泥浆稍干,将幼苗移栽到营养袋中;上袋后,浇足定根水;袋苗首先在遮光率80%的遮光网下培养40d,然后改用遮光率30%的遮光网培养
45d,在出圃前掀开所有的遮光网在全阳光下炼苗10d;袋苗培育过程中进行正常地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5)苗木出圃:要求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高为60cm以上。
[0019] 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移栽水林红鳞蒲桃大树下自播苗,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达到95.3%,出圃时的袋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木出圃达到88%,比传统上袋种植(未用泥浆裹根,袋苗未在遮光网栽培)的成活率提高了33.3%,出圃率提高了33.3%。
[0020] 表1是实施例1-3天然林下自播苗用泥浆裹根上袋种植与裸根苗传统上袋种植的效果对照。
[0021] 表1 天然林下自播苗上袋种植效果评价注:对比例未用泥浆裹根,未用遮光网下栽培。
[0022] 由表1可知,相比传统裸根上袋,本发明的用生根剂及杀菌剂泥浆裹根上袋及袋苗在变化光照下培养方法显著提高了天然自播苗的成活率及出圃率,从而保证引种成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