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真菌 /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阅读:341发布:2021-04-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农药 复配领域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噻呋酰胺与吲唑磺菌胺复配,两种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0∶1~1∶80,优选重量百分比为20∶1~1∶30;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为1%~3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 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粉剂、微乳剂、 水 乳剂和水分散粒剂;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对禾谷类、蔬菜类、果树上的 真菌 、细菌病害,尤其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下面是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A)噻呋酰胺与(B)吲唑磺菌胺为有效成分进行混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为50∶1~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为20∶1~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重量含量百分比为1%~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重量含量百分比优选为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粉剂、微乳剂、乳剂和水分散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对禾谷类、蔬菜类、果树上的真菌、细菌病害,尤其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噻呋酰胺,英文名称thifluzamie,化学名称:2′,6′-二溴-2-甲基-4′-三呋甲基-4-三呋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噻呋菌胺,化学结构式:
[0003]
[0004] 噻呋酰胺,属于噻呋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线粒体琥珀酸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基酸、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病害有神经活性,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延伸、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段,杀菌作用由母体活性物质直接引起,没有相应代谢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吸收后通过叶面渗透在植物中转移,分布叶、花、果。目前主要应用于稻纹枯病的防治。该化合物作用方式单一,单独使用抗药性险高。
[0005] 吲唑磺菌胺属于触杀型杀菌剂,对疫病和霜霉病具有很高的活性,特别是对病菌游离孢子活性甚高,可抑制真菌呼吸及孢子萌发,是一个以预防为主的药剂。主要作用于铃薯疫病、葡萄霜霉病、葫芦霜霉病、蔬菜根肿病等。
[0006] 不管是噻呋酰胺、吲唑磺菌胺还是其他高效杀菌剂,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噻呋酰胺与吲唑磺菌胺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噻呋酰胺与吲唑磺菌胺的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进行合理混配,获得一种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病害,尤其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果树、蔬菜、禾谷类其他作物真菌、细菌病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扩大杀菌谱及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实际防效。
[0008] 本发明为一种以噻呋酰胺与吲唑磺菌胺为有效成分复配而成的杀菌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0009]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噻呋酰胺(A)和吲唑磺菌胺(B)为有效成分混配,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80。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优选20∶1~1∶30。
[0011]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粉剂、微乳剂、水乳剂和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为1%~35%,其余为农药中常用助剂。
[0012]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1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0014]
[0015] 该杀菌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后在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001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0017]
[0018] 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悬浮剂制剂。
[001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水乳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0020]
[0021] 该水乳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首先将原药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溶剂和乳化剂、助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部分水,抗冻剂,抗生物剂等其他的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直至达到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即制得含有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水乳剂。
[002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0023]
[0024] 该杀菌组合物水分散粒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噻呋酰胺、吲唑磺菌胺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
[0025]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0026]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生物柴油、甲苯、柴油、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溶剂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
[0027]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柠檬酸、丁二酸、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1]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
[0032] 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3]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5]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谷物、观赏植物等多种植物上的病害,例如防治番茄的早疫病和晚疫病、马铃薯的早疫病和晚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麦类锈病、瓜类炭疽病和霜霉病、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等。其中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本发明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包括百分比)都是重量百分比。
[0037] 噻呋酰胺与吲唑磺菌胺复配的增效作用试验。试验采用水稻纹枯病菌为测试对象。
[0038] 具体方法为:
[0039] (1)试验药剂
[0040] 96%噻呋酰胺原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95%吲唑磺菌胺原药,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041] 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用适量丙酮溶解,配成10000μg/ml的母液,于4℃下低温保存,待用,试验前用无菌水稀释成一系列浓度。
[0042] (2)试验对象
[0043] 水稻纹枯病菌病菌,从湖南水稻田的发病叶片上分离纯化所得,在PDA斜面上于4℃箱培养保存。
[0044]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0045] AEA培养基:酵母粉5g/L,甘油20mL/L,M g SO4 0.2 5g/L,Na NO3 6g/L,KCL0.5g/L,KH 2P O4 1.5g/L,琼脂粉2 0g/L,去离子水1L
[0046] (3)试验方法
[0047] 将水稻纹枯病菌在AEA培养基上预培养后,将直径5mm的菌碟分别接种于含不同浓度梯度的AEA平板上,于25℃黑暗条件下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当对照菌株菌落直径长到6.5cm以上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根据抑制率的机率值和药剂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两种单剂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值、相关系数以及毒回归方程。
[0048]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用以上方法分别对单剂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进行毒力测定,二者EC50值分别为0.5㎎/L和6.2㎎/L。
[0049] 试验用15%噻呋酰胺·吲唑磺菌胺质量比分别为1:5、1:3、1:1、3:1、5:1,即2.5%+12.5%、3.75%+11.25%、7.5%+7.5%、11.25%+3.75%、12.5%+2.5%共5个混配组合。
[0050] (4)数据统计与分析
[0051] 用单剂毒力测定方法按照混配比例进行混剂的毒力测定。
[0052] 按照孙沛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0值换算成实际混用毒力指数(ATI);根据混剂的配比,获得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0053]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0054] 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混用)EC50)*100
[0055] TI I=A的毒力指数ⅹ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X B在混用中的含量(%)
[0056] CTC=(ATI/TTI)*1 0 0
[0057] 若共毒系数大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明显低于100(80以下),表明为拮抗作用;100~120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数据见表1、2。
[0058] (5)毒力测定结果及分析
[0059] 表1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
[0060]
[0061]
[0062] 表2酰胺和吲唑磺菌胺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联合毒力
[0063]
[0064] 根据杀菌剂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质量比为1∶5即2.5%+12.5%时的共毒系数为136.9,明显大120,表现为增效作用,认为噻呋酰胺和吲唑磺菌胺质量比为1∶5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1∶5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0065] 试验例1:田间试验测定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0066] (1)试验方法
[0067] 试验共施药两次,对照区喷等量清水。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进行全株喷雾处理,均匀喷雾。喷药时均采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3kg/cm2,喷头孔径1.2mm。小区喷液量按675升/公顷施用,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作物全株。
[0068] (2)调查方法
[0069] 试验地设在湖南,选发病程度中等的稻田为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采用双直线取样法,每小区取5点,每点查5穴,调查时每株固定中部2片叶片进行定点检查。
[0070] 按照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来分级,记录总株数、病株数、病情严重度,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0071] 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为
[0072] 0级:全株无病;
[0073] 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1片叶);
[0074] 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0075] 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0076]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0077]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0078] 试验共调查4次,即药前病情指数调查,第1次药后10天防效调查,2次药后10天及20天防效调查。
[0079] (3)药害调查
[0080] 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0081] (4)药效计算方法
[0082]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0083]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0084]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0085] 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见表3
[0086] (5)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0087] 表3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
[0088]
[0089]
[0090] 由表3可知,15%噻呋酰胺·吲唑磺菌胺1∶5的混配组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比较显著。复配制剂的效果显著优于两种单剂,不仅显著提高了对于纹枯病菌的效果,而且进一步延长了其持效期。同时,在同样剂量下,24%噻呋酰胺单剂对于纹枯病的效果显著优于70%吲唑磺菌胺单剂。
[0091] 试验例2:田间试验测定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0092] (1)试验方法
[0093] 试验共施药两次,对照区喷等量清水。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进行全株喷雾处理,均匀喷雾。喷药时均采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
2.3kg/cm ,喷头孔径1.2mm。小区喷液量按675升/公顷施用,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水稻整株。
[0094] (2)调查时间和方法
[0095] 每小区平行跳跃式调查20丛,记录每丛病穗数、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调查分级标准如下(以穗为单位)。
[0096] 0级:无病粒;
[0097] 1级:每穗1个曲球;
[0098] 3级:每穗2个曲球;
[0099] 5级:每穗3~5个曲球;
[0100] 7级:每穗6—9个曲球;
[0101] 9级:每穗10个曲球以上;
[0102] (3)药害调查
[0103] 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0104] (4)药效计算方法
[0105] 试验共调查4次,即药前病情指数调查,第1次药后7天防效调查,2次药后7天及15天防效调查。
[0106] 病株率(%)=病穂数/调查总穂数×100
[0107] 病情指数=∑(各级病穂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穂数×9)×100
[0108]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0109] 各处理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见表4
[0110] (5)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0111] 表4各处理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
[0112]
[0113] 由表4可以知,15%噻呋酰胺·吲唑磺菌胺1∶5的混配组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在同样每亩12毫升的用量下,复配制剂的效果显著优于两种单剂,其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比较好,尤以持效性最为突出。复配制剂在高浓度的用量下防治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用量下的效果。在第1、2次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8.08%和77.64%,第2次药后20天防效达到85.09%。而单剂24%噻呋酰胺SC,在第1、2次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是
63.70%和73.42%,第2次药后20天防效为80.97%,显著优于单剂70%吲唑磺菌胺。
[0114] 综上所述,该复配制剂同时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能有效的抑制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作物安全,建议推广使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