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阀门 / / 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

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

阅读:94发布:2020-10-2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涉及实验室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包括外离心管,外离心管内可拆卸连接有内离心管,内离心管的下端的管径收缩并连通有 排液管 ,排液管内设置有排液 阀 ;外离心管的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可将内离心管口部密封的外离心管密封盖;内离心管内设置有吸液针管;吸液针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液管处,吸液管的上端贯穿外离心管密封盖并延伸至外离心管的上端;吸液针管的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吸液针管密封盖;吸液针管与外离心管密封盖固定密封连接。本 专利 的目的在于解决 生物 实验中离心后分液不方便的问题。,下面是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离心管,外离心管内可拆卸连接有内离心管,内离心管的下端的管径收缩并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内设置有排液;外离心管的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可将内离心管口部密封的外离心管密封盖;内离心管内设置有吸液针管;
吸液针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液管处,吸液针管的上端贯穿外离心管密封盖并延伸至外离心管的上端;吸液针管的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吸液针管密封盖;吸液针管与外离心管密封盖固定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离心管的口部固定有挂沿,挂沿可悬挂在外离心管的口部,并且挂沿远离外离心管轴线的一端与外离心管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外离心管的内径并且小于等于外离心管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离心管的口部以下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离心管的密封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针管与吸液针管密封盖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包括贯穿排液管上相对的两侧壁的移动,移动块与排液管的侧壁转动密封连接,移动块为与排液管的内径一致的圆柱状,移动块上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移动块的排液孔;移动块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包括固定在排液管内侧壁上的固定块,固定块上同轴固定有螺杆,螺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排液管的侧壁并且与排液管转动密封连接;固定块和移动块均为圆柱状并且直径与排液管的内径一致;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包括固定在排液管内侧壁上的固定块,排液管上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排液管的侧壁并且固定有手柄;固定块和移动块均为圆柱状并且直径与排液管的内径一致。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

背景技术

[0002] 就目前生物实验室内运用离心管的耗材量巨大,在生物实验中,尤其是外周血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根据沉降系数的不同,运用差速离心进行离心分层。将外周血的红细胞、血浆进行分层。但是由于传统离心管只是单层并且只有单一的空间。所以在离心结束后只能运用注射器分别吸取血浆后才能采集到白细胞和红细胞。现有的离心管在操作时极其不方便而且污染系数很大,工作时间长等问题尤其突出,此外还存在增加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分离提取效率差等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解决生物实验中离心后分液不方便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包括外离心管,外离心管内可拆卸连接有内离心管,内离心管的下端的管径收缩并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内设置有排液;外离心管的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可将内离心管口部密封的外离心管密封盖;内离心管内设置有吸液针管;吸液针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液管处,吸液针管的上端贯穿外离心管密封盖并延伸至外离心管的上端;吸液针管的口部可拆卸连接有吸液针管密封盖;吸液针管与外离心管密封盖固定密封连接。
[0005]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把待离心的液体放入内离心管中,然后将内离心管放入外离心管中,然后盖上外离心管密封盖,盖上外离心管密封盖的同时吸液针管的下端被放入内离心管中,然后将本可分离分液的离心管放入现有的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据沉降系数的不同,运用差速离心将液体进行离心分层,离心完成后将本可分离分液的离心管从离心机中取出,将外离心管密封盖从外离心管上取下,然后将内离心管从外离心管中取出,便可通过打开排液阀将内离心管底部的液体排出,当所需要取样的液体层向下运动至排液管处时,关闭排液阀,打开吸液针管密封盖,将注射器(注射器为现有的)的下端密封连接在吸液针管的上端的口部,便可利用注射器和吸液针管配合吸取所需要的液体。
[0006]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07] 1.与传统的离心管相比,传统的离心管在离心完成后需使用注射器分别将上层的液体吸出后,再使用干净的注射器吸出所需要的液体,导致分液不方便,并且极易污染;而本申请方案中的离心管在实现与现有的离心机匹配的情况下,内层离心管与外层离心管可分离,离心完成后将内离心管取出,便可通过打开排液阀将所需要的液体层以下的液体全部排出后,关闭排液阀,然后利用注射器与吸液针管配合将所需要的液体吸出,操作方便,不容易污染,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分离提取效率高。
[0008] 2.与现有的离心管相比,现有的离心管为单层并且直接在离心管的底部设置有阀,阀门在离心下容易松动,容易导致液体泄漏进离心机中;而本申请方案中的外离心管可防止液体泄漏进离心机中。
[0009] 进一步,所述内离心管的口部固定有挂沿,挂沿可悬挂在外离心管的口部,并且挂沿远离外离心管轴线的一端与外离心管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外离心管的内径并且小于等于外离心管的外径。
[0010] 内离心管通过挂沿悬挂在外离心管的口部,方便内离心管的拆装。
[0011] 进一步,所述外离心管的口部以下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离心管密封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0012] 方便盖上和取下外离心管密封盖。
[0013] 进一步,所述吸液针管的上端的口部卡接有吸液针管密封盖。
[0014] 方便盖上和取下吸液针管密封盖。
[0015] 进一步,所述排液阀包括贯穿排液管上相对的两侧壁的移动,移动块与排液管的侧壁转动密封连接,移动块为与排液管的内径一致的圆柱状,移动块上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移动块的排液孔;移动块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柄
[0016] 旋转移动块可带动排液孔旋转,当排液孔的轴线与内离心管的轴线垂直时,移动块将排液管封堵;当排液孔的轴线与内离心管的轴线平行或者呈锐时,排液孔将移动块上下两侧的排液管连通。
[0017] 进一步,所述排液阀包括固定在排液管内侧壁上的固定块,固定块上同轴固定有螺杆,螺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排液管的侧壁并且与排液管转动密封连接;固定块和移动块均为圆柱状并且直径与排液管的内径一致;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柄。
[0018] 正向旋转移动块,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通孔允许液体通过;反向旋转移动块,移动块靠近固定块并且与固定块贴合,移动块和固定块配合将排液管进行封堵。
[0019] 进一步,所述排液阀包括固定在排液管内侧壁上的固定块,排液管上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排液管的侧壁并且固定有手柄;固定块和移动块均为圆柱状并且直径与排液管的内径一致。
[0020] 正向旋转移动块,移动块远离固定块,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通孔允许液体通过;反向旋转移动块,移动块靠近固定块并且与固定块贴合,移动块和固定块配合将排液管进行封堵。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图。
[0022]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图。
[0024]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图。
[0026] 图6为图5中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离心管1、内离心管2、挂沿21、排液管22、固定块231、移动块232、螺杆233、手柄234、密封圈235、排液孔236、外离心管密封盖3、吸液针管4、吸液针管密封盖41。
[0029] 实施例1
[0030]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
[0031] 一种可分离分液离心管,如图1所示,包括外离心管1,外离心管1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状,外离心管1的下端收缩,外离心管1内同轴设置有内离心管2,内离心管2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状,内离心管2的口部的边沿设置有圆环状的挂沿21,挂沿21与内离心管2一体成型,挂沿21与内离心管2同轴布置,挂沿21的外侧边沿与外离心管1的外侧壁对齐,通过挂沿21方便内离心管2的拆装。外离心管1的口部连接有外离心管密封盖3,外离心管1的口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离心管密封盖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方便盖上和取下外离心管密封盖3,并且将外离心管密封盖3盖紧的时候外离心管密封盖3的内顶部将内离心管2的口部抵紧并密封,一方面将内离心管2相对于外离心管1固定,一方面防止内离心管2中的液体洒出。
[0032] 如图1所示,内离心管2内设置有吸液针管4,吸液针管4的上端贯穿外离心管密封盖3并延伸至外离心管1的上端,吸液针管4的上端卡接有吸液针管密封盖41,吸液针管4的内径与现有的注射器上与针头连接的一端的内径一致,方便使用注射器吸取内离心管2中的液体,同时方便盖上和取下吸液针管密封盖41,当将吸液针管密封盖41盖紧在吸液针管4上时实现吸液针管4上端口部的密封;吸液针管4的下端延伸至内离心管2的底部。
[0033] 如图1所示,内离心管2的下端的管径收缩,内离心管2的下端开口并连通有排液管22,排液管22的内径:内离心管2的内径=1:10。
[0034] 如图2所示,排液管22内设置有排液阀,排液阀包括贯穿排液管22左右侧壁的移动块232,移动块232与排液管22的左右侧壁转动密封连接,移动块232为与排液管22的内径一致的圆柱状,移动块232上开设有沿径向贯穿移动块232的排液孔236,排液孔236的直径为1mm,移动块232的右端固定有手柄234,手柄234为圆台型。
[0035] 本可分离分液的离心管为一次性实验仪器,为避免污染,使用之后全部丢弃至指定的地方,因此本可分离分液的离心管的材质全部为医用的塑料材质,价格低廉、易得。
[0036]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7] 通过手柄234旋拧移动块232使排液孔236的两端被排液管22的内壁封堵,从而实现移动块232将排液管22封堵,然后把待离心的液体放入内离心管2中,然后将内离心管2放入外离心管1中,并且通过挂沿21将内离心管2悬挂在外离心管1的口部,然后盖上外离心管密封盖3,盖上外离心管密封盖3的同时吸液针管4的下端被放入内离心管2中,然后将本可分离分液的离心管放入现有的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据沉降系数的不同,运用差速离心将液体进行离心分层,离心完成后将本可分离分液的离心管从离心机中取出,将外离心管密封盖3从外离心管1上取下,然后将内离心管2从外离心管1中取出,便可通过手柄234旋拧移动块232使排液孔236将移动块232的上下两侧连通,将内离心管2底部的不同层的液体依次排出,当所需要取样的液体层向下运动至排液管22处时,通过手柄234旋拧移动块232将排液管22封堵,打开吸液针管密封盖41,将注射器(注射器的结构为现有的)的下端卡接在吸液针管4的上端的口部,便可利用注射器和吸液针管4配合吸取所需要的液体。
[0038] 实施例2
[0039] 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3-附图4所示:
[0040]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排液阀包括固定在排液管22左内侧壁上的固定块231,固定块231的右端同轴固定有螺杆233,固定块231的右端面上固定有橡胶材质做成的圆环形的密封圈235,密封圈235套在螺杆233的外周,螺杆233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32,移动块232的右端贯穿排液管22的右侧壁并且与排液管22转动密封连接;固定块231和移动块232均为圆柱状并且直径与排液管22的内径一致,移动块232的右端固定有手柄234。
[0041] 正向旋转移动块232,移动块232远离固定块231,移动块232与固定块231之间形成通孔允许液体通过;反向旋转移动块232,移动块232靠近固定块231并且与固定块231配合挤压密封圈235将排液管22进行封堵,避免离心的过程中移动块232旋转导致的内离心管2的底部漏液。
[0042] 实施例3
[0043] 实施例3基本如附图5-附图6所示:
[0044]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排液阀包括固定在排液管22左内侧壁上的固定块231,固定块231的右端面上固定有圆盘状的由橡胶材质做成的密封圈235,排液管22右侧壁上连接有移动块232,移动块232右端贯穿排液管22的右侧壁并且与排液管22的右侧壁螺纹连接,移动块232的右端固定有手柄234;固定块231和移动块232均为圆柱状并且直径与排液管22的内径一致。
[0045] 正向旋转移动块232,移动块232远离固定块231,移动块232与固定块231之间形成通孔允许液体通过;反向旋转移动块232,移动块232靠近固定块231并且与固定块231配合挤压密封圈235将排液管22进行封堵。
[004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