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

申请号 CN201510363071.2 申请日 2015-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5276712B 公开(公告)日 2019-08-13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李建荣; 尹相渊; 李钟洙;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除湿机,本发明的 实施例 的除湿机中,用以容纳 水 箱的水箱 抽屉 可实现滑动取出及倾斜,从而可容易地取出收集有冷凝水的水箱。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机,
包括:
本体,设有热交换模
抽屉,包括:前面部,用以形成所述本体的全部外观;容纳部,形成于所述前面部的背面,所述水箱抽屉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
水箱,设在所述本体的下方并容纳于所述容纳部,并且用以收集所述热交换模块中所产生的冷凝水,
框架,用以支撑所述热交换模块,并划分出用以容纳所述水箱抽屉的空间和设有压缩机的空间;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并用以引导所述水箱抽屉的滑动取出,在所述主引导件的中央形成有引导孔;
引导部件,其从所述水箱抽屉的左右两侧面突出,用以插入所述引导孔并引导所述水箱抽屉的旋转;
子引导件,其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两侧,用于容纳从所述水箱抽屉的两侧面突出的旋转突起,并引导所述旋转突起的滑动移动;
上部延伸部,其从所述容纳部的两侧面边缘向所述水箱抽屉的后方延伸,并沿着所述主引导件移动;
下部延伸部,其从位于所述上部延伸部下侧的所述容纳部的两侧面边缘以小于所述上部延伸部的长度向所述水箱抽屉的后方延伸,并沿着所述子引导件移动,在所述主引导件的上部面以所述水箱抽屉被取出的方向形成有齿条
在所述水箱抽屉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沿着所述主引导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抽屉还设有以使所述小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引导件形成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以所述水箱抽屉被取出的前后方向延伸,在所述水平部的端部延伸形成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倾斜或呈圆弧状,以引导所述水箱抽屉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抽屉的下部面还形成有倾斜部,其与所述本体的底面相接且倾斜形成,以使所述水箱抽屉借助自重而向前方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设有底部滚轮,在引入/取出所述水箱抽屉时,所述底部滚轮与所述倾斜部相接而进行滚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用以形成所述除湿机的底面的底部板还设有本体支撑部,所述本体支撑部向下方延伸,以防止当取出所述水箱抽屉引起重心移动时与地面相接而倾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抽屉的转轴比所述水箱抽屉的重心位于更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抽屉和框架分别设有选择性地相互卡定限制的和闩锁,以使所述水箱抽屉保持关闭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在被解除与所述锁的限制时,能够提供取出所述水箱抽屉的反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抽屉向上方开口以使所述水箱出入,所述水箱抽屉的开口在所述水箱抽屉转动的状态下被完全露出。

说明书全文

除湿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除湿机是一种向外壳的内部吸入室内空间的潮湿的空气,并使上述潮湿的空气通过由流动有制冷剂的冷凝器蒸发器所构成的热交换机来降低湿度之后,重新向室内空间排出被除湿的空气,以降低室内的湿度的装置。
[0003] 即,除湿机使用使液态的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来从周围的空气夺走热量的方法,随着制冷剂蒸发,蒸发器的温度下降,且蒸发器中通过的空气的温度也随之下降。因此,随着上述蒸发器外围的温度下降,空气中所包含的分被冷凝,并在蒸发器的表面结露,且被除湿的状态的空气向室内排出,从而能够降低室内空间的湿度。
[0004] 近来,为了提高除湿性能和使用上的便利,这种除湿机正被大容量化及多功能化,因此不仅是除湿机的除湿容量,还偏爱其大小大的产品。
[0005] 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5-0083417中公开了如下的除湿机,上述除湿机以提桶(bucket)形态形成于蒸发器的下方,用于收集被冷凝的水来进行储存。在这种结构的除湿机中,在上述提桶中收集有设定量以上的水的情况下,用户向前方取出上述提桶,并倒掉上述提桶的内部的水之后,重新进行安装。
[0006] 在这种现有技术中,加湿器的容量变得越大,上述提桶的大小也只能变大,在此情况下,当因水满而需要提取提桶时,因收集到的水的重量导致较难取出提桶。
[0007] 详细说,现有的除湿机包括:本体部,其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及排出部;热交换机,其设置于上述空气吸入部的内侧,用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执行除湿作用;扇组件,其位于上述热交换机的前方,用以使室内空气强制流动;以及,水桶,其设置于上述热交换机的一侧,并用以收集冷凝水。
[0008] 在上述蒸发器中冷凝后的冷凝水储存于排水盘,并沿着规定的引导结构流入到上述水桶。当上述水桶中储存有规定量以上的水时,用户可分离出上述水桶并倒掉水桶中的水。
[0009] 在现有的除湿机的情况下,水桶设置于本体部的内侧,并另外设置有用以覆盖上述水桶的水桶盖。当设有上述水桶盖时,为了从本体部分离出上述水桶部,用户需要先开放水桶盖之后再取出水桶,因此存在有使用上的不便。
[0010]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138478号中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在本体的凹陷的水桶安装部上可旋转地安装有水桶,通过操作水桶前面部上设置的水桶把手,能够在水桶旋转的状态下将其取出。
[0011]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为了能够在安装有水桶的状态下使其不产生干涉地旋转,只能够使用以收集水的部分的容量变小,或是在上述本体上还需要有用以使水桶不产生干涉地进行旋转的空间,这将导致空间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
[0012] 并且,当在上述水桶中装满水的情况下旋转操作水桶时,由于没有另外的限制结构,将导致水桶容易翻倒或操作上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取出收集有冷凝水的水箱的除湿机及除湿机的水箱取出方法。
[0014]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本体,设有热交换模,水箱,设在所述本体的下方,并用以收集所述热交换模块中所产生的冷凝水,水箱抽屉,用以容纳所述水箱,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框架,用以支撑所述热交换模块,并划分出用以容纳所述水箱抽屉的空间和设有压缩机的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并用以引导所述水箱抽屉的滑动取出;子引导件,其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两侧,用于容纳从所述水箱抽屉的两侧面突出的旋转突起,并引导所述旋转突起的滑动移动及旋转。
[0015] 在所述主引导件的上部面以所述水箱抽屉被取出的方向形成有齿条,在所述水箱抽屉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沿着所述主引导件移动。
[0016] 在所述水箱抽屉还设有以使所述小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
[0017] 在所述主引导件形成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以所述水箱抽屉被取出的前后方向延伸,在所述水平部的端部延伸形成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倾斜或呈圆弧状,以引导所述水箱抽屉的旋转。
[0018] 本发明的除湿机还形成有:引导部件,其比所述水箱抽屉的转轴位于更上方,并从所述水箱抽屉的左右两侧面突出;引导孔,其沿着所述主引导件贯通形成,用以插入所述引导部件并引导所述引导部件的移动。
[0019] 在所述水箱抽屉的下部面还形成有倾斜部,其与所述本体的底面相接且倾斜形成,以使所述水箱抽屉借助自重而向前方取出。
[0020] 在所述本体设有底部滚轮,在引入/取出所述水箱抽屉时,所述底部滚轮与所述倾斜部相接而进行滚动运动。
[0021] 在用以形成所述除湿机的底面的底部板还设有本体支撑部,所述本体支撑部向下方延伸,以防止当取出所述水箱抽屉引起重心移动时与地面相接而倾倒。
[0022] 所述水箱抽屉的转轴比所述水箱抽屉的重心位于更后方。
[0023] 在所述水箱抽屉和框架分别设有选择性地相互卡定限制的和闩锁,以使所述水箱抽屉保持关闭的状态。
[0024] 所述闩锁在被解除与所述锁的限制时,能够提供取出所述水箱抽屉的反作用
[0025] 所述主引导件在取出所述水箱抽屉的方向上与所述子引导件相比延伸得更长。
[0026] 所述水箱抽屉向上方开口以使所述水箱出入,所述水箱抽屉的开口在所述水箱抽屉转动的状态下被完全露出。
[0027] 所述水箱抽屉包括:前面部,其用以形成本体的外观的一部分;容纳部,其在所述前面部的背面提供用以容纳所述水箱的空间。
[0028] 所述容纳部的两侧面设有:上部延伸部,其向所述主引导件侧延伸,并沿着所述主引导件移动,下部延伸部,其向所述子引导件侧延伸,并沿着所述子引导件移动;其中,所述上部延伸部比所述下部延伸部更长地延伸形成。
[002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其具有如下的结构,即,用以容纳水箱的水箱抽屉按规定距离被滑动取出后倾斜。由此,在没有空间制约的情况下可进行旋转,从而使用以容纳水桶的空间或本体的空间的损失最小化。
[0030] 并且,当取出所述水箱抽屉时,借助所述水箱的自重而被滑动取出后,所述水箱抽屉倾斜,从而使用户方便地取出所述水箱。
[0031] 特别是,在大容量的除湿机的情况下,由于水桶的重量较重而会不易取出及分离,但本发明则借助基于自重的滑动取出而不需要另外的取出作业,并借助倾斜而使上部最大程度地开放,从而可容易地取出所述水箱。
[0032] 并且,当取出所述水箱抽屉时,也可使所述水箱抽屉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并使本体在重心移动的情况下也防止其颠倒,从而可实现稳定的使用。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前部面立体图。
[0034] 图2为上述除湿机的背面立体图。
[0035] 图3为上述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0036] 图4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7] 图5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顶盖组件和本体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8] 图6为示出上述顶盖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9] 图7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侧方装饰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40] 图8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41] 图9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抽屉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42] 图10为示出用以引导上述水箱组件的引入/取出的引导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0043] 图11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的立体图。
[0044] 图12为对上述水箱组件进行取出操作前的状态的上述除湿机的侧视图。
[0045] 图13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的状态的上述除湿机的侧视图。
[0046] 图14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的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7] 图15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处于倾斜状态时的上述除湿机的侧视图。
[0048] 图16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处于倾斜状态时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9] 图17为示出从上述水箱组件分离出上述水箱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0]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抽屉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51] 图19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组件处于取出前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52] 图20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的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53] 图21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处于倾斜状态时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所提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可通过其它结构要素的添加、变更、删除等,容易地提示出退步的其它发明或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
[005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前部面立体图,图2为上述除湿机的背面立体图,图3为上述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0056] 如图所示,形成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1的本体,其从上方看去时可整体上具有椭圆形状的截面,且以具有规定的高度的桶形状形成。
[0057] 上述除湿机1的外观可由形成上部面的顶盖组件100、形成下部面的底部风扇组件10、形成前部面及背部面的外观的前壳200及后壳300,以及形成左右两侧面的一部分的侧方装饰件400构成。
[0058] 详细说,上述顶盖组件100可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上部面形状,并以椭圆形状形成。并且,在上述顶盖组件100的左右两侧可形成有把手孔111,当移动上述除湿机1时,用户将手放入上述把手孔111来进行把持。
[0059] 并且,在上述顶盖组件100的前方形成有通风窗130。上述通风窗130形成有多个排出口131,其用以排出在上述除湿机1的内侧被除湿的空气,并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顶盖组件100。由此,当上述除湿机1工作时,上述通风窗130通过转动来露出上述排出口131,当上述除湿机1处于不工作的状态时,上述通风窗130进行旋转而不向外部露出上述排出口131,并与上述顶盖组件100形成同一平面来形成外观。上述通风窗130可借助电机132旋转驱动,当上述除湿机1工作时,可自动地旋转并开放上述排出口131,并且还可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
[0060] 另外,在上述顶盖组件100设有操作部151。上述操作部151供用户操作上述除湿机1,其形成于上述通风窗130的后方空间,可从上述顶盖组件100的上部面确认上述操作部
151,以使用户可进行操作。上述操作部151可以静电方式的触摸传感器、按钮、开关等多种形式构成。并且,在与上述操作部151相邻的一侧还可形成有显示部152,显示部152可显示上述除湿机1的动作状态。
[0061] 上述底部风扇组件10包括: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下部面的底部风扇11;安装于上述底部风扇11的轮子12。上述底部风扇11提供可设置包括上述除湿机1的主要结构的压缩机20在内的多个结构的面。为此,在上述底部风扇11形成有相互交叉的多个加强筋,从而即使安装有多个结构,也不会发生变形或破损。并且,上述底部风扇11的整体形状可呈与上述顶盖组件100的形状相对应的椭圆形状。
[0062] 并且,在上述底部风扇11的下部面设有轮子12,从而使上述除湿机1容易进行移动。尤其是,在用户把持上述除湿机1的把手40进行移动时,上述轮子12用以推拉上述除湿机1使其容易移动。
[0063] 另外,在上述底部风扇11的上部面前端形成有底部滚轮13(参照图14)。当向前方取出用以容纳水箱800的水箱抽屉710时,上述底部滚轮13与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底面相接而进行滚动,在上述水箱抽屉710被完全地取出的情况下,上述水箱抽屉710的重心比上述底部滚轮13位于更前方,且上述水箱抽屉710可被倾斜。
[0064] 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用以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前面外观和背面外观,其由板状的材料形成,并分别以可与上述顶盖组件100和上述底部风扇11的下部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由此,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能够以具有与上述顶盖组件100及底部风扇11的外围相对应的曲率的方式呈圆弧状(round)。
[0065] 另外,在上述前壳200的上端左右两侧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210。上述前方延伸部210是与上述后壳300的后方延伸部310相接来连接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部分,其以沿着上述顶盖组件100的外围结合的方式形成。
[0066] 并且,在上述前壳200的下方形成有用以配置水箱组件700的水箱安装部220。上述水箱安装部220以与构成上述水箱组件700的水箱抽屉710相对应的形状开口形成。在上述水箱安装部220的上端,形成台阶的台阶部221向下方延伸,当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时,上述台阶部221与上述水箱抽屉710的背面相接。并且,在上述台阶部221的中央形成有锁孔222,其用以使从上述水箱抽屉710突出的锁721出入。
[0067] 在上述前壳200的背面上部形成有顶盖结合部311,其用以与上述顶盖组件100结合。上述顶盖结合部311形成于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上部,以卡合的方式沿着上述顶盖组件100的外围按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此时,上述顶盖结合部311仅是在所形成的位置上存在有差异,其结构和形状在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上相同。
[0068] 并且,可沿着上述前壳200的背面两侧端形成有多个装饰结合部312。上述装饰结合部312用以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结合,并沿着上述前壳200的侧端在上下方向上按一定间隔配置有多个。并且,装饰结合部312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上形成的装饰结合孔相结合(形状相互吻合地结合),从而使上述前壳200可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相结合。
[0069] 上述装饰结合部312形成于上述前壳200的左右两侧,其仅是在所形成的位置上存在有差异,其结构和形状在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上相同。由此,上述前壳200和上述后壳300均具有可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相结合固定的结构。
[0070] 另外,上述后壳300用以形成上述前壳200和上述除湿机1的背面外观,并以与上述前壳200相对称的形状形成。在上述后壳300的上部左右两侧端形成有后方延伸部310,可与上述前方延伸部210相结合。
[0071] 并且,在上述后壳300的上部设有饰品孔320。上述饰品孔320是使以下将说明的饰品连接部570贯通的孔,以使上述饰品连接部570贯通并向外部突出的方式以对应的形状开口形成。
[0072] 并且,在上述饰品孔320的下方形成有吸入格栅部330。上述吸入格栅部330呈向内侧凹陷的矩形形状,以与以下将说明的热交换模块30相对应的形状形成,并形成有多个吸入口331,以使外部的空气流入到上述除湿机1的内侧。
[0073] 并且,在上述吸入格栅部330的凹陷的外侧安装有格栅盖340。上述格栅盖340遮蔽上述吸入格栅部330的凹陷的空间,并且与上述后壳300的外侧面形成同一线。当然,在上述格栅盖340形成有多个孔,从而能够实现基于上述吸入格栅部330的空气的流动。
[0074] 上述格栅盖340可拆装于上述吸入格栅部330。并且,在上述吸入格栅部330和上述格栅盖340之间可安装有过滤器组件341。上述过滤器组件341用以过滤通过上述吸入格栅部330流入的空气中的杂质,其可固定于上述吸入格栅部330上,或是如图3所示,可固定于上述过滤器组件341的背面。
[0075] 在上述吸入格栅部330的下方可分别形成有电线固定口360和电线支架350。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上述电线支架350,上述电线支架350向上述后壳300的后方突出,以可将用以向上述除湿机1供电的电源线缠绕于上述一对电线支架350并保管,且突出的端部向外侧延伸。
[0076] 上述电线固定口360位于上述电线支架350的上方,其位于中央部并以如插座的形状凹陷形成,从而可插入上述电源线端部的插头。由此,在将上述电源线缠绕于上述电线支架350之后,通过将上述插头插入于上述电线固定口360来有效地固定保管上述电源线。
[0077] 另外,在上述后壳300的内侧面可形成有与上述前壳200相同的形状的顶盖结合部311和装饰结合部312,这些分别仅是在位置上与上述后壳300不同,其形状和功能相同。
[0078] 由此,在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上下端可固定安装上述顶盖组件100和底部风扇11,在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之间安装有侧方装饰件400,从而可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整体上的外观。
[0079] 另外,在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内部设有电气部件,即,在上部设有具有送风扇540、电机530等的壳体组件500和用以与吸入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模块30,在下部设有用以支撑上述壳体组件500及热交换模块的框架600、用以收集上述热交换模块30中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水箱组件700和与上述热交换模块30相连接并用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20。
[0080] 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上述底部风扇11的中央安装有框架600。上述框架600可包括: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610;在上述垂直部610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620。
[0081] 上述垂直部610前后划分上述除湿机1的下部空间,从而在前半部形成用以安装水箱组件700的空间,在后半部形成用以安装包括上述压缩机20在内的电气部件的空间。并且,在上述垂直部61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主引导件630和子引导件640,以使水箱抽屉710可滑动地引入/取出。
[0082] 上述水平部620上下划分上述除湿机1的内部空间,从而可放置上述壳体组件500和热交换模块30。并且,在上述水平部形成有流路,其用以将上述热交换模块30中产生的冷凝水引导到水箱800。
[0083] 以下,对上述框架600的具体形状再进行详细的说明。
[0084] 图4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85] 如图所示,上述壳体组件500用以安装用于空气的强制流动的电机530和送风扇540,其安置于上述框架600的水平部620上部。上述壳体组件500包括壳体外壳510和上述壳体盖520,通过上述壳体盖520和壳体外壳510的结合,可在内部形成用以容纳送风扇540的空间和使空气流动的空间。
[0086] 上述壳体外壳510以背面开口的形状形成,从而在内部形成可容纳上述送风扇540的空间,且其上部面开口,从而可安装上述通风窗130。并且,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开口的背面整体可被以对应的形状形成的壳体盖520遮蔽。
[0087] 在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前部面凹陷有用以容纳电机530的电机容纳部511,上述电机530的转轴贯通上述壳体外壳510并向内部延伸。上述电机530用于上述送风扇540的旋转,可使用寿命长且容易控制速度的无刷直流(BLDC)电机。并且,上述电机530可借助上述电机托架531固定安装于上述壳体外壳510。
[0088] 并且,在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内部空间设有送风扇540,送风扇540以轴向吸入空气并向圆周方向排出。上述送风扇540可使用噪音小且送风能力优异的多叶片式风扇(Sirocco fan)。通过上述送风扇540的旋转,向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内侧流入的空气可沿着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内侧面流动,并通过上述通风窗130排出到外部。
[0089] 并且,为了提高空气的流动,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内侧面以曲面的形状形成,且在上述壳体外壳510的两侧面中的一侧面也形成有与上述内部的曲率相对应的曲面部512。上述曲面部512从上述壳体外壳510的下端形成至安装有上述通风窗130的通风窗安装部550,在上述曲面部512和通风窗安装部550之间可露出有用以安装电容器595的电容器安装部560。即,通过沿着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内侧面曲率形成上述壳体外壳510的曲面部512,从而可形成上述电容器安装部560。
[0090] 另外,上述壳体盖520可呈与上述壳体外壳510相对应的板状,并开口形成有用以形成使空气被吸入的通道的开孔(orifice)521。并且,在上述壳体盖520的上部一侧形成有饰品连接部570。上述饰品连接部570以使安装有上述通风窗130的壳体外壳510的内侧和上述除湿机1的外部空间相连通的形状形成,其端部以可贯通上述饰品孔320并向外部露出的方式以对应的形状形成。
[0091] 并且,在上述饰品连接部570的端部可装拆地安装有连接部盖571。上述连接部盖571用以遮蔽上述饰品连接部570的开口的端部,以防止空气泄漏到外部。为了与上述连接部盖571结合,在上述饰品连接部570的端部形成有旋转结合部572,通过旋转操作上述连接部盖571,可将其拆装于上述饰品连接部570。并且,在将上述连接部盖571分离后,可通过旋转操作将延伸软管或其它饰品简单地结合于上述旋转结合部572。
[0092] 并且,在上述开孔521的上方形成有控制箱安装部580。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从上述壳体盖520的背面向后方延伸形成,并上下划分配置有热交换模块30的空间。由此,在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的上方可安装用以控制上述除湿机1的动作的控制箱590。
[0093] 此时,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可配置于与上述电容器安装部56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由此,上述电容器595配置于与上述控制箱590相同的高度,从而与上述控制箱590以最短距离进行连接。
[0094] 另外,在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的下方配置有热交换模块30。上述热交换模块30安置于上述框架600的水平部620,其可以与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和上述水平部620之间的空间相对应的大小形成。
[0095] 上述热交换模块30可包括:蒸发器31,其与上述压缩机20相连接,并用以与流入于上述除湿机1的内部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冷凝器32,其与上述蒸发器31相连接,并用以使制冷剂流动与通过了上述蒸发器31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0096] 上述蒸发器31和上述冷凝器32被并立设置的同时,且被前后配置。由此,在通过上述蒸发器31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在通过上述冷凝器32时再次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97] 即,具有如下的循环结构,上述压缩机20所供给的制冷剂经过膨胀单元,并经由上述蒸发器31流动到上述冷凝器32,进而再流入到压缩机20。并且,吸入到上述除湿机1的内部的空气可依次经过上述蒸发器31和冷凝器32,并经过上述开孔521流入到上述壳体组件500的内侧,从而再排出到外部。
[0098] 由此,通过上述吸入口331所吸入的室内空气在通过上述蒸发器31时被热交换为低温状态,使得空气中含有的湿气液化,并与空气分离而成为除湿空气。
[0099] 在通过上述蒸发器31时与湿气分离的空气在通过上述冷凝器32时被加热并干燥,被干燥的空气通过上述排出口131以被除掉湿气的除湿空气的状态排出到上述除湿机1的外部空间。
[0100] 如此,上述蒸发器31和上述冷凝器32以并列的方式配置,通过了上述吸入口331的空气可在通过上述蒸发器31时被除湿,并在通过上述冷凝器32时被加热(干燥)。
[0101] 并且,在通过上述蒸发器31时与空气分离的湿气被液化,从而相变为液态的冷凝水可沿着上述框架600的水平部620上形成的排水流路621流动,并收集于上述水箱800。
[0102] 并且,上述水平部620被构成为用以插入上述冷凝器的下端部,上述冷凝水将经由安装有上述冷凝器的区域。当上述冷凝器32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上述排水流路621的内部空间时,可借助沿着上述排水流路621流动的冷凝水冷却上述冷凝器32,从而提高上述冷凝器32的效率。
[0103] 图5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顶盖组件和本体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示出上述顶盖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104] 参照附图对上述顶盖组件100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上述顶盖组件100可包括盖板110和盖框120。
[0105] 上述盖板110用以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上部面外观,呈板状,并可与上述除湿机1的上部面整体形状相对应地呈椭圆形状。
[0106] 在上述盖板110的左右两侧穿孔形成有把手孔111,把手孔111可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把手40。上述把手孔111被形成为使用户可将手放入并在两侧把持上述除湿机1,并以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的开口430相对应的大小形成。
[0107] 并且,在上述盖板110形成有通风窗安装口112,安装口112用以配置上述通风窗130。在上述通风窗130关闭的状态下,上述通风窗安装口112以与上述通风窗130的上部面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形成。由此,在上述通风窗130关闭的状态下,上述通风窗130的上部面遮蔽上述通风窗安装口112,从而与上述盖板110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当上述通风窗130开放时,上述通风窗安装口112也将被开放。
[0108] 并且,在上述通风窗安装口112的后方形成有上述显示部窗口113。上述显示部窗口113用以露出上述显示部152,其被形成为以对应的形状开口或是由透明的材料遮蔽所开口的部分。并且,在与上述显示部窗口113相邻的上述盖板110还可形成有印刷部,印刷部用以表示出上述操作部151的位置。由此,通过触摸上述印刷部可实现上述操作部的操作。
[0109] 另外,在上述盖板110的下部面沿着外围按规定间隔形成有盖结合部115。上述盖结合部115是用以紧固贯通上述盖框120的螺栓S的部分,可使上述盖板110与盖框120相结合。
[0110] 并且,在上述盖板110的下部面两侧向下方延伸形成有盖固定部116,盖固定部116可通过螺栓S与上述壳体组件500结合。上述盖固定部116可与上述壳体盖520的控制箱安装部580的一侧相接,并通过螺栓S的紧固而被固定,以使上述顶盖组件100被固定安装。
[0111] 并且,在与上述操作部151及显示部152相对应的上述盖板110的下部面形成有操作单元固定部件117,操作单元固定部件117用以固定安装操作单元150。上述操作单元固定部件117呈筋状,并沿着上述操作单元150的外围按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在其端部形成有勾,借助上述操作单元固定部件117可限制上述操作单元150的外围,从而在上述盖板110的背面固定安装上述操作单元150。
[0112] 上述操作单元150可包括上述显示部152和操作部151,在一个印刷电路板591设有显示器和多个开关或传感器,从而形成上述显示部152和操作部151,以使用户操作上述除湿机1的动作或向外部显示动作状态。当然,上述操作单元150也可仅由上述操作部151构成,上述显示部152则以独立的方式另外构成。
[0113] 并且,上述操作单元150还包括用以容纳上述印刷电路板153的基板外壳154,在上述基板外壳154的外围还形成有外壳卡定部155,上述操作单元固定部件117可插入并贯通外壳卡定部155后进行卡合。
[0114] 另外,沿着上述把手孔111的外围向下方延伸形成有把手孔筋118。上述把手孔筋118以可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的上端相结合(形状相互吻合地结合)的方式以相对应的形状形成。详细说,在上述把手孔筋118形成有形成台阶的筋台阶部119,其可与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的上端上形成的装饰台阶部431相结合(形状相互吻合地结合)。由此,上述侧方装饰件400可在上述盖板110上保持定位并固定,从而形成上述把手140。
[0115] 另外,在上述盖板110的上部面外围形成有边缘160。上述边缘160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形状,上述边缘160的内侧呈圆形凹陷状。在上述盖板110的边缘160印刷处理有铬线,从而被形成为如在上述盖板110上结合有另外的铬材料部件的形状。为此,上述盖板110借助模内贴标(IML:In-mold Labeling)方式的注塑成型。即,上述盖板110通过塑料材料注塑成型,此时,使铬膜印刷于上述边缘160。
[0116] 以这种方式成型的盖板110不需要另外的由铬材料形成的部件的结合结构,当上述盖板110的成型时,可一次成型至上述边缘160。
[0117] 另外,为了以模内贴标注塑方式成型上述盖板110,需要简洁地构成上述盖板110的结构,为此,为了将上述顶盖组件100结合于上述前壳200及后壳300,需要有具有另外的结合结构的盖框120。
[0118] 即,通过上述盖框120和上述盖板110相结合的结构,上述顶盖组件100可与上述前壳200及后壳300相结合,借助与上述前壳200及后壳300相结合的上述盖框120,可由简洁的结构实现,从而使上述盖板110可以模内贴标方式注塑成型。
[0119] 上述盖框120安装于上述盖板110的下部面,其可以具有与上述盖板110相对应的大小的环形状形成。上述盖框120配置于上述盖板110的下部面,且沿着外围按规定间隔形成有框架结合部121。
[0120] 上述框架结合部121形成于与上述盖板110上形成的上述盖结合部115相对应的位置,且可紧固用于结合的螺栓S。此时,上述盖结合部115向下方延伸,延伸的上述盖结合部115可插入于上述框架结合部121。
[0121] 在此状态下,当从下方向上方紧固上述螺栓S时,上述螺栓S将贯通上述框架结合部121并紧固于上述盖结合部115,从而可使上述盖框120固定于上述盖板110。
[0122] 另外,在上述盖框120的左右两侧可形成有框架固定部122,框架固定部122向下方延伸并使紧固于上述壳体组件500的螺栓S贯通。上述框架固定部122可保持上述顶盖组件100固定于上述壳体组件500的状态。
[0123] 并且,在上述盖框120的下部面沿着外围可形成有多个框架固定勾123。上述框架固定勾123以与上述顶盖组件100和上述前壳200及后壳300上形成的上述顶盖结合部311卡定限制的方式形成。
[0124] 由此,上述盖框120可与上述前壳200及后壳300相结合,且由于上述盖框120与上述盖板110相结合,因而上述顶盖组件100和上述前壳200及后壳300具有相结合来固定的结构。
[0125] 图7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侧方装饰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126] 参照附图,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用以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侧面形状的一部分,其设于上述顶盖组件100和底部风扇11之间,从而使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于上述顶盖组件100和底部风扇11。并且,上述侧方装饰件400可设于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之间,从而使其前端与上述前壳200相结合,后端与上述后壳300相结合。
[0127] 上述侧方装饰件400以上下长的板状形成,其可包括装饰部件410和扶手部件420。上述装饰部件410用以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侧面形状,其上端与上述盖板110的下部面相接,下端与上述底部风扇11相接。
[0128] 并且,上述扶手部件420与上述装饰部件410的上部相结合,其上端与上述盖板110相结合,并位于上述前方延伸部210和后方延伸部310的内侧面,从而形成把手40。
[0129] 详细说,上述装饰部件410形成为矩形板状,在其左右两侧端分别以上下方向按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装饰结合孔。上述装饰结合孔以安装上述侧方装饰件400时能够使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装饰结合部312插入的方式形成为对应形状。由此,上述装饰部件410可保持结合于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状态。并且,上述装饰部件410的下端可插入固定于上述底部风扇11,上述装饰部件410的上端相结合(形状相互吻合地结合)固定于上述盖板110。
[0130] 另外,上述装饰部件410的上部向上述内侧方向圆形地形成,且在上述装饰部件410的上端安装有上述扶手部件420。上述装饰部件410和扶手部件420的左右两侧端相结合,且它们之间的空间形成开口430,并以与上述把手孔111相对应的大小隔开,从而形成上述把手140的一部分。
[0131] 为了实现上述装饰部件410和上述扶手部件420的结合,在上述装饰部件41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向上述扶手部件420的方向突出的扶手结合突起412,上述扶手结合突起412的端部向上端弯折,从而可与上述扶手部件420进行卡定限制。
[0132] 并且,在上述装饰部件41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向侧方延伸的装饰固定部413,上述装饰固定部413与扶手结合部424相结合,可借助贯通上述扶手结合部424和装饰固定部413紧固的螺栓S实现相互固定。
[0133] 另外,上述扶手部件420的两端与上述装饰部件410相结合,并以具有与上述把手孔111的曲率相对应的曲率的方式呈圆弧状,当与上述装饰部件410相结合时,形成可插入手的空间。
[0134] 并且,上述扶手部件420形成在上下方向上也具有曲率的圆弧部421,上述圆弧部421以越往下方越向外侧的方式形成,从而使用户将手放入上述扶手部件420内侧面而可实现握持。并且,在上述扶手部件420的下端还可形成有扶手支撑部422,扶手支撑部422向上方延伸并与上述前方延伸部210和后方延伸部310的内侧面相接,从而实现支撑。由此,即使用户握持上述把手140,也不会发生破损并稳定地保持形态。
[0135] 并且,在上述扶手部件420的左右两侧端可形成有用以插入上述扶手结合突起412的扶手结合孔423。上述扶手结合孔423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形成,在上述扶手结合突起412插入后,使上述扶手结合突起412向下方移动,从而可借助上述扶手结合突起412限制上述扶手部件420。
[0136] 另外,在上述扶手部件420的左右两侧端形成有向两侧方延伸的扶手结合部424。上述扶手结合部424形成于与上述装饰结合部413相对应的位置,且借助螺栓S贯通。并且,在上述扶手结合部424突出形成有扶手支撑部422,扶手支撑部422用以包覆支撑上述装饰结合部413。由此,当上述扶手部件420和装饰部件进行结合时,使上述扶手支撑部422位于紧贴于上述装饰结合部413的位置,从而使螺栓S紧固在正确的位置上。
[0137] 上述扶手部件420以上下宽度与上述前方延伸部210及后方延伸部310相对应地形成,上述扶手部件420的下端也以与上述前方延伸部210及后方延伸部310的下端曲率相对应地形成圆弧部,使当上述前壳200与后壳300相结合时,在不向外部露出的情况下,可形成稳定的把手40结构。
[0138] 并且,通过上述扶手部件420和装饰部件410的结合,上述侧方装饰件400的上端形成开口430,上述开口430以与上述把手孔111相对应的形状形成。并且,上述把手孔111的开口的外围向下方呈圆弧状地延伸,在其端部形成有筋台阶部119。并且,在与上述筋台阶部119相对应的上述装饰部件410及扶手部件420的上端形成有装饰台阶部431,从而可相结合(形状相互吻合地结合)。
[0139] 由此,这样的上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侧方装饰件400及上述盖板110的结合结构不仅固定上述侧方装饰件400,还可提供稳定的把手结构。
[0140] 图8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141] 参照附图,在上述壳体组件500形成有控制箱安装部580,在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安装有控制箱590。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位于上述壳体组件500上安装的通风窗130的后方,并形成向后方延伸的安置面581。
[0142] 并且,在上述安置面581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筋582。上述筋582用以从下方支撑上述控制箱590,其以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
[0143] 并且,在上述安置面581的一侧突出形成有箱子固定部583。上述箱子固定部583形成于与从上述控制箱590的一侧向侧方延伸的箱子结合部相对应的位置,螺栓S可贯通上述箱子结合部并被紧固,以固定上述控制箱590。
[0144] 在与上述箱子固定部583相向的一侧形成有箱子引导件584。上述箱子引导件584以前后方向长长地形成,以能够滑动插入上述控制箱590的引导片。
[0145] 即,当安装上述控制箱590时,使上述控制箱590的引导片向后方移动,以插入于上述箱子引导件584,当上述控制箱590完全移动时,上述箱子结合部可配置于与上述箱子固定部583相重叠的位置。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从上方紧固上述螺栓S,使上述控制箱590固定安装于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
[0146] 另外,相反地,在需要上述控制箱590的服务的情况下,在解除上述螺栓S后,可通过向后方滑动上述控制箱590,以容易地进行分离。
[0147] 另外,上述控制箱590包括:印刷电路板591,其封装有用以控制上述除湿机1的驱动的各种元件;基板底座592,其由塑料材料所形成并用以容纳上述印刷电路板591;以及,基板外壳,其用以从上方和下方包覆上述基板底座592。
[0148] 上述基板底座592形成可容纳上述印刷电路板591的空间,在两侧端形成有分别向外侧突出的上述箱子结合部和上述引导片。
[0149] 并且,上述基板外壳154由上部外壳593和下部外壳594所构成,在上述上部外壳593和下部外壳594之间的空间可安装有容纳上述印刷电路板591的上述基板底座592。上述基板外壳154由如不锈的金属材料形成,即使上述印刷电路板591发生火灾,也仅会在上述基板外壳154的内部发生燃烧,从而可保护上述除湿机1的其它结构。
[0150] 另外,在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的前方还形成有电容器安装部560。上述电容器安装部560与上述控制箱安装部580相邻配置。并且,上述电容器595容纳于内部形成有容纳的空间的电容器盖596的内侧,上述电容器盖596被构成为可与上述电容器安装部560相结合。
[0151] 由此,上述电容器595可固定于上述电容器安装部560,由如不锈钢的金属材料所形成的上述电容器盖596完全包覆上述电容器595,从而防止由上述电容器595引起的火灾。
[0152] 上述电容器595的高度较高,在容量大的情况下,其大小将变得更大。因此,通过将上述电容器595及电容器盖596与上述控制箱分离构成,可更有效地利用上述控制箱590的安装空间,并且可有效地使用上述除湿机的内部空间。
[0153] 图9为示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抽屉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示出用以引导上述水箱组件的引入/取出的引导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0154] 参照附图,在上述框架600的垂直部610的前方设有水箱组件700。在上述垂直部610的前方形成有可容纳用以构成上述水箱组件700的水箱抽屉710的空间,当上述水箱800完全引入于上述水箱抽屉710时,上述水箱抽屉710可与上述盖板110的前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155] 另外,在上述框架600的前部面中央部,更详细说,在上述水平部620的前端设有闩锁650,上述闩锁650用于插入上述锁721,并选择性地限制上述锁721。上述闩锁650形成于与上述闩锁孔222相对应的位置,当关闭上述水箱抽屉710时,通过与上述锁721进行卡定限制,可使上述水箱抽屉710保持关闭的状态。
[0156] 此时,当插入一次上述锁721时,上述闩锁650将其卡定限制,而当上述锁721借助外力再一次前进时,其限制将被解除,从而可取出上述水箱抽屉710。即,上述闩锁650和锁721的限制结构可与通常的按压方式的闩锁结构类似地形成。
[0157] 当然,由上述闩锁650和锁721构成的锁定单元可具有不同于上述闩锁650和锁721的结构的其它限制结构,其可选择性地适用使上述水箱抽屉710保持关闭状态的各种结构。
[0158] 另外,在朝向上述水箱抽屉710的上述垂直部610的前部面形成有满水位检测部660。上述满水位检测部660上下配置有一对传感器,用以检测上述水箱800的浮子(floater)830的位置,以判断满水位。
[0159] 在上述一对传感器中,下部的水位传感器661作为检测上述水箱800的满水位的传感器,当检测到浮子830的位置时,其可向上述显示部152传输满水位信号,以告知外部。
[0160] 并且,在上述一对传感器中,当上部的安全传感器66检测到上述浮子的位置时,其中止上述除湿机1的运转,以不再向上述水箱800收集更多的冷凝水。并且,向外部告知满水位,以引导用户清空上述水箱800。
[0161] 并且,在与上述水箱抽屉710的侧方相对应的上述垂直部610的一侧安装有照明模块670。上述照明模块670可向上述水箱800的内侧照射光,以使上述水箱800的水位可视化,并且可与间接照明一同使用,从而向上述水箱800的内部从侧方照射光。
[0162] 为此,虽未图示,在上述水箱抽屉710的侧面或与上述照明模块67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的照明孔,在上述水箱800容纳于上述水箱抽屉710的状态下,可向上述水箱800的内部照射光。
[0163] 并且,在上述垂直部610的左右两侧面设有主引导件630和子引导件640。上述主引导件630及子引导件640用以引导上述水箱抽屉710的滑动方式的引入/取出及倾斜,其分别设于左右两侧,上述子引导件640比上述主引导件630位于更下方。
[0164] 上述主引导件630设于上述垂直部610的左右两侧,并设于比上述子引导件640更上部。上述主引导件630由水平部631和旋转部633构成,其在引导上述水箱抽屉710的水平移动之后,可引导其旋转。
[0165] 上述水平部631的上部面呈齿条(rack gear)形状,以与以下将说明的小齿轮(pinion gear)732相啮合。并且,上述水平部631以前后方向延伸,从而引导上述水箱抽屉710水平移动。
[0166] 并且,上述旋转部633在上述水平部631的前端以具有规定的倾斜或呈圆弧状地延伸。并且,在上述旋转部633的中央形成有旋转引导孔633,上述旋转引导孔633沿着上述水平部631的前半部一部分和上述旋转部633延伸。在上述旋转引导孔633可插入以下将说明的引导部件734。
[0167] 由此,当上述水箱抽屉710向方移动时,上述小齿轮732以与上述水平部631上部面的齿条相啮合的状态移动,此时,上述引导部件734沿着上述旋转引导孔633移动。并且,在向前方取出上述水箱抽屉710之后,其通过重心的移动而进行旋转,上述引导部件734沿着上述旋转引导孔633移动,并引导上述水箱抽屉710的旋转。
[0168] 上述子引导件640设于上述垂直部610的左右两侧,并设于比上述主引导件630更下部。上述子引导件640用以在上述水箱抽屉710移动时引导其下部的移动,其用以引导上述水箱抽屉710更稳定地引入/取出。上述子引导件640以前后方向延伸形成,并插入有以下将说明的旋转突起735,用以引导上述旋转突起735的前后方移动。
[0169] 另外,上述水箱组件700被构成为可收集上述热交换模块30中产生的冷凝水。上述水箱组件700配置于上述框架600的前方上形成的空间,连接于上述框架600并以前后方向被滑动引入/取出,在被完全取出的状态下,可以下部为轴进行转动来实现倾斜,以使其上部面进一步打开。
[0170] 上述水箱组件700可包括:用以储存冷凝水的水箱800;以及,水箱抽屉710,用以容纳上述水箱800,以可被引入/取出及倾斜的方式构成,使容易实现上述水箱800的安装及分离。
[0171] 上述水箱抽屉710可包括:前面部720,形成前面外观,在引入上述水箱抽屉710的状态下,形成上述除湿机1的前部面一部分,即,上述前壳200的一部分;以及,容纳部730,其在上述前面部720的后方以上方开口的方式形成,用以从上方向下方容纳上述水箱800。
[0172] 上述容纳部730以与上述水箱800相对应的形状形成,且向上方开口,从而在安装上述水箱800的状态下,不仅容易供水,还使上述水箱800容易出入。
[0173] 在上述前面部720的上端中央部设有向后方延伸的锁721,上述锁721向后方延伸,从而在完全地引入上述水箱组件700的状态下,可与上述闩锁650相结合来固定。
[0174] 并且,在上述前面部720的一侧还形成有确认窗722,上述确认窗722能够以肉眼方式确认上述容纳部730上安装的水箱800的水位。上述确认窗722以上下长长地形成,并使上述水箱800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露出。
[0175] 另外,当通过上述照明模块670向上述水箱800照射光时,可通过上述确认口722从外部确认向上述水箱800内部照射的光。
[0176] 在上述容纳部730的背面开口地形成有用以检测水位的检测口740。上述检测口740以与上述满水位检测部660相对应的形状开口,从而可容易地检测出上述水箱800内部的水位上升并达到满水位或危险水位。
[0177] 另外,在上述容纳部73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向后方延伸的上部延伸部731和下部延伸部736。上述上部延伸部731可在上述容纳部730的上侧延伸形成,上述下部延伸部736在上述容纳部730的最下侧向后方延伸形成。
[0178] 上述上部延伸部731比上述下部延伸部736更向后方延伸,在上述上部延伸部731可设有引导部件734和小齿轮732。
[0179] 上述引导部件734以可沿着上述主引导件630的旋转引导孔633移动的方式在对应的位置突出。为了上述水箱抽屉710顺畅地进行移动,在上述引导部件734的端部可结合有滚轮,上述滚轮沿着上述旋转引导孔633进行滚动。
[0180] 另外,在上述上部延伸部731的后端设有小齿轮732。上述小齿轮732与上述水平部631的齿条相啮合,使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前后方移动时可进行旋转。通过上述小齿轮结构,可避免上述水箱抽屉710左右游动而稳定地引入/取出。
[0181] 并且,为了上述小齿轮732进行旋转,在上述上部延伸部731还可设有驱动电机733。上述驱动电机733与上述小齿轮732的转轴相连接,上述小齿轮732可根据上述驱动电机733的驱动操作而进行正反旋转,并以前后方向引入/取出上述水箱抽屉710。为此,上述驱动电机733可通过上述操作部151操作其驱动。
[0182] 图11为上述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的立体图。
[0183] 如图所示,上述水箱800以与上述容纳部730的内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形成,其可包括下部的透明集水部810和上部的集水部盖820。
[0184] 详细说,上述透明集水部810由透明丙烯酸树脂或塑料材料所形成,以可对内部进行透视,并可容易实现成型作业。在上述透明集水部810的内侧形成有用以容纳上述浮子830的浮子容纳部811。上述浮子容纳部811向上方开口,并形成独立的空间。并且,上述浮子容纳部811以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从而确保上述浮子830的移动路径,并形成与上述水箱
800的内部相同的水位。在上述浮子容纳部811的内侧容纳有上述浮子830,并使上述浮子
830根据水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0185] 此时,上述浮子容纳部811位于与上述满水位检测部66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述满水位检测部660可借助传感器检测内置有沿着上述浮子容纳部811移动的磁的浮子830的位置。另外,上述浮子容纳部811的开口的上部面被浮子盖831所遮蔽,从而防止上述浮子830丢失,并使其位于上述浮子容纳部811的内部。
[0186] 另外,在上述水箱800的内部形成有一对扶手安装部812。为了上述水箱800的移动,在上述扶手安装部812设有供用户可把持的水箱扶手840,在上述扶手安装部812形成有上下长长地形成的安装口813。
[0187] 上述水箱扶手840的安装突起841具有插入于上述安装口813的结构,上述水箱扶手840可沿着上述安装口813上下移动。由此,当用户抬出或搬运上述水箱800时,向上方取出上述水箱扶手840来使用,当将上述水箱800安装于上述水箱抽屉710时,可向下方移动上述水箱扶手840,并将其插入于上述集水部盖820。
[0188] 另外,上述集水部盖820可遮蔽上述集水部810的开口的上部面,且可包括:用以遮蔽上述集水部810的上部面的遮蔽部821;以及,开闭部822,其可转动地设于上述遮蔽部821的一侧,并用以开闭上述集水部810的上部面的一部分。
[0189] 由此,当需要清空填充在上述集水部810的水时,可通过转动上述开闭部822以清空上述集水部810内部的水,或是在分离出上述集水部盖820整体之后清空水。
[0190] 在上述集水部盖820设有扶手孔823。上述扶手孔823以与上述水箱扶手840的横向大小相对应的大小形成,并形成可引入/取出上述水箱扶手840的通道。
[0191] 上述水箱扶手840包括:供用户用手把持的把持部842;以及上述把持部842的两端向下方延伸而成的延伸部843,在上述延伸部843的下端设有向内侧方向突出的安装突起841。上述安装突起841可沿着上述集水部810上形成的上述安装口813上下移动。
[0192] 另外,上述水箱扶手840在不使用时可向下方移动,在完全引入上述水箱扶手840的状态下,上述水箱扶手840可被插入为,使上述水箱扶手840的上部面位于与上述集水部盖820的上部面同一平面上。
[0193] 另外,在上述集水部810的中央和上述集水部盖820的中央形成有锁槽850,上述锁槽850沿着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并朝向后方凹陷。上述锁槽850作为在安装上述水箱800时用以插入上述锁721的槽,在上述水箱安装于上述容纳部730的状态下,上述锁插入于上述锁槽850而防止上述水箱800游动。并且,当插入或取出上述水箱800时,上述锁721可沿着上述锁槽850移动。
[0194] 以下,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除湿机的动作进行说明。
[0195] 为了实现除湿机的动作,首先,用户使上述除湿机1位于用于除湿的空间。上述除湿机1不仅在下部面设有轮子12,在上部面的两侧还形成有把手40,从而在大容量的情况下,可非常容易地进行移动。
[0196] 用户可将手放入上述盖板110上部面的把手孔111,通过向上述侧方装饰件400一侧形成的空间握持上述把手40,通过握持两侧稳定地移动上述除湿机1。
[0197] 在上述除湿机1位于特定位置的状态下,用户可通过操作上述除湿机1来驱动上述除湿机1。通过上述除湿机1的驱动操作,驱动上述压缩机20和电机530,上述通风窗130旋转并使排出口131向外部露出。
[0198] 通过上述压缩机20的驱动,实现冷冻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可借助经由膨胀单元流入到上述蒸发器31的低温的冷气以冷却上述蒸发器31。并且,在上述蒸发器中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相变的制冷剂朝向上述冷凝器32,并在上述冷凝器32中再次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到上述压缩机20。通过这种循环系统的循环,上述蒸发器31持续被冷却,并使上述冷凝器32发热。
[0199] 另外,通过上述电机530的驱动,使送风扇540旋转,且借助上述送风扇540的旋转,设有上述除湿机1的室内的空气通过上述吸入口331被强制吸入到上述除湿机1的内侧。
[0200] 被吸入的冷气首先通过上述蒸发器31,且在通过上述蒸发器31时空气中的水分在与上述蒸发器31的热交换过程中被冷凝,从而沿着上述蒸发器31流动。并且,通过上述蒸发器31的空气连续地通过冷凝器32,并被上述冷凝器32加热而成为干燥状态的空气,进而流入到上述开孔521。
[0201] 上述开孔521中流入的空气借助上述送风扇540沿着上述壳体外壳510的内侧壁面流动,并通过上方的通风窗130重新排出到室内空间。
[0202] 这样的过程根据室内的湿度达到所设定的湿度或是用户的设定而持续地反复进行,此时所产生的上述蒸发器31的冷凝水通过上述框架600的水平部620上形成的排水流路621流入到上述水箱800的内侧。上述水箱800中流入的冷凝水被收集于上述集水部810的内侧,并持续集水直至达到所设定的水位。
[0203] 当上述水箱800中收集的水的量增加而达到所设定水位时,上述浮子830向上方移动,当通过上述水位传感器661检测出上述浮子830的位置时,通过上述显示部152告知满水位,以引导用户清空上述水箱800的水。并且,当通过上述安全传感器662检测出上述浮子830的位置时,上述除湿机1被强制结束工作,从而防止上述水箱800溢出。
[0204] 在上述除湿机1的工作中,可通过用户的操作或设定而使上述照明模块670工作,当上述照明模块670工作时,上述水箱800如间接照明般进行发光,从而可容易地从外部确认上述水箱800中收集的水的水位。
[0205]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水箱达到满水位或需要清空上述水箱的水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
[0206] 图12为上述水箱组件处于取出操作前状态的上述除湿机的侧视图。
[0207] 如图所示,在上述除湿机1正常驱动,且在上述水箱800达到满水位之前,保持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的状态,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的状态下,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前面部位于与上述前壳200同一平面上,从而使其具有一体感。
[0208] 另外,在这样的状态下,上述引导部件734位于上述主引导件630的主引导孔633的后半部。此时,上述小齿轮732在上述水平部631上部面的后半部保持与齿条相啮合的状态。并且,上述旋转突起735处于位于上述子引导件640的最后方的状态。
[0209] 图13为上述水箱组件处于被取出的状态的上述除湿机的侧视图,图14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处于被取出的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210] 如图所示,用户可通过操作上述操作部151来开放上述水箱抽屉710。通过上述操作部151的操作,上述驱动电机733进行旋转,并通过上述驱动电机733的旋转,上述小齿轮732沿着上述主引导件630的水平部631向前方移动。
[0211] 随着上述小齿轮732的移动,上述水箱抽屉710可向前方水平移动并开放。
[0212] 此时,上述引导部件734沿着上述子引导件640移动,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完全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将位于上述子引导件640的前端。
[0213] 另外,上述水箱抽屉710向前方的移动也可在未设有另外的驱动电机733的情况下,通过解除上述闩锁721和锁650的限制来实现,此时,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底面上形成的倾斜部737和上述底部滚轮15接触,借助上述水箱800的重量,上述底部滚轮15沿着上述倾斜部737滚动,上述水箱抽屉710借助自重而可向前方移动。
[0214] 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完全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上述水箱抽屉710借助上述水箱800的重量而呈其重心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并且,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上述水箱800的上部面一部分可向外部露出。
[0215] 如上所述,上述水箱抽屉向前方滑动取出,直至达到图13及图14的状态。
[0216] 图15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倾斜的状态的上述除湿机的侧视图,图16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倾斜的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217] 如图所示,在上述水箱抽屉710被完全取出的状态下,借助上述水箱800的重量,呈上述水箱抽屉710的重心位于前方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上述水箱抽屉710上产生以上述旋转突起735为中心旋转的扭矩
[0218] 此时,上述水箱抽屉710旋转,上述引导部件734沿着上述主引导孔633移动。即,上述水箱抽屉710以上述旋转突起735为轴旋转,借助上述水箱抽屉710的旋转,上述水箱800的上部面可向上方露出。
[0219] 在上述水箱抽屉710通过旋转完成完全倾斜的状态下,可呈上述图15及图16所示的状态,上述引导部件734和旋转突起735分别位于上述主引导孔633和上述子引导件640的最前方。
[0220] 另外,在上述水箱抽屉710被完全滑动取出并倾斜的状态下,上述除湿机1本体借助在底部板1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本体支撑部14而不会向前方倾倒,可实现稳定的水箱抽屉710的取出及水箱800的拆装。
[0221] 图17为示出从上述水箱组件分离出上述水箱的状态的立体图。
[0222] 如图17所示,当完成至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倾斜时,可从上述容纳部730取出上述水箱800,可通过从上述容纳部730分离出上述水箱800,并转动上述水箱800的开闭部822以清空上述水箱800内的水。
[0223] 此时,为了容易实现上述水箱800的分离及搬运,向上方取出上述水箱扶手840,用户通过握持上述水箱扶手840可将上述水箱800分离或移动。
[0224] 另外,本发明除了前述的实施例以外,还可实现其它多种实施例。
[0225]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其所具有的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水箱抽屉借助导轨进行滑动引入/取出,并借助抽屉框架具有可倾斜的结构。
[0226]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中,除了导轨和抽屉框架以外的其它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0227]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抽屉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228]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机1,通过框架600的垂直部610划分出用以容纳前方水箱800的空间和用以容纳后方压缩机20的空间。并且,可借助上述框架600的水平部620划分出用以容纳上部的热交换模块30和送风扇540以及壳体组件500等的空间和用以容纳下部的水箱800的空间。
[0229] 上述水箱800容纳于向上方开口的水箱抽屉710,并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引入/取出时一同被引入/取出。并且,上述水箱800可通过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开口的上部面进行拆装。
[0230] 在形成用以容纳上述水箱800及上述水箱抽屉710的空间的上述垂直部610的前部面形成有满水位检测部660,在上述垂直部610的侧面设有照明模块670,从而可照亮上述水箱800的内部。
[0231] 另外,在上述框架600的内部两侧设有导轨900。上述导轨900的一端固定于上述框架600的垂直部610两侧面,另一端固定于安装有上述水箱抽屉710的抽屉框架930,并以多段方式滑动引入/取出。由此,借助上述导轨900可使上述水箱抽屉71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而引入/取出。
[0232] 上述导轨900可包括:固定于上述框架600的固定轨道910;以及沿着上述固定轨道910移动的移动轨道920。上述移动轨道920的前端固定于上述水箱抽屉710,上述移动轨道
920的后端设有小齿轮921。
[0233] 并且,在上述固定轨道910的下方设有引导齿条680。上述引导齿条680以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并可与上述小齿轮921啮合。上述引导齿条680可突出地形成于上述框架600的内侧面,并在安装上述导轨900时与上述小齿轮921啮合。由此,当上述水箱抽屉710滑动移动时,上述小齿轮921沿着上述引导齿条680移动。
[0234] 另外,在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左右两侧配置有抽屉框架930。上述抽屉框架930以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并与上述导轨900的前端结合。并且,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左右两侧面下部可旋转地结合于上述抽屉框架930,以支撑上述水箱抽屉710。
[0235] 并且,在上述抽屉框架930的下部形成有倾斜引导件940。上述倾斜引导件940呈板状,并可形成有:用以插入固定上述水箱抽屉710的转轴738的结合孔941;以及用以引导上述水箱抽屉710倾斜的倾斜引导孔942。
[0236] 上述水箱抽屉710的转轴738配置于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左右两侧面,并突出地形成以贯通上述结合孔941。并且,在安装有上述水箱800的状态下,上述水箱抽屉710的重心位于前方,从而会在上述水箱抽屉710上以上述转轴738为中心产生扭矩。并且,也可借助上述水箱抽屉710被取出的惯性,在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取出操作时实现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倾斜。
[0237] 并且,上述倾斜引导件940用以容纳从远离转轴838的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左右两侧突出的引导突起739,其呈上述水箱抽屉710进行旋转时沿着上述倾斜引导件940的移动轨迹所形成的弧形状,从而引导上述倾斜引导件940的移动。
[0238] 另外,在上述框架600的上部还可设有用以限制上述水箱抽屉710的锁650,在与之对应的上述水箱抽屉710的前面部的背面设有闩锁721,以使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的状态下被限制,从而保持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的状态。上述锁650和闩锁721可通过按压上述水箱抽屉710而解除限制,并借助按压操作而决定限制和解除。
[0239] 以下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的引入/取出过程进行说明。
[0240] 图19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机结构中之一的水箱组件处于取出前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0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的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1为示出上述水箱组件被取出后倾斜的状态的上述引导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0241] 如图所示,在上述除湿机1处于工作中或是水箱800未达到满水位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上述水箱抽屉710保持关闭的状态。
[0242] 在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的状态下,上述导轨900达到被完全引入的状态,上述小齿轮921位于上述引导齿条680的最后方。并且,上述闩锁721和锁650相互限制,以保持上述水箱抽屉710关闭的状态。并且,上述引导突起739处于位于上述倾斜引导孔942的最下方的状态。
[0243]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因上述水箱800达到满水位而需要清空上述水箱800时,首先解除上述锁650和闩锁721的限制状态,以使能够打开上述水箱抽屉710。此时,上述水箱抽屉710可借助上述锁650和闩锁721解除限制时的反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也可如前述的实施例所述的借助倾斜部737和滚轮15的接触及上述水箱抽屉710的自重而向前方移动。
[0244] 上述水箱抽屉710以规定的距离向前方移动,当上述移动轨道920被完全向前方取出时,呈图20所示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上述小齿轮921移动至上述引导齿条680的前半部,使上述水箱抽屉710的上部面稍微被开放。
[0245] 当达到这样的状态时,上述水箱抽屉710呈重心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上述水箱抽屉710以转轴738为中心旋转。此时,引导突起739沿着上述倾斜引导孔942移动。
[0246] 当上述水箱抽屉710被完全倾斜时,如图21所示,上述引导部件位于上述倾斜引导孔942的上端,上述水箱抽屉710的上部面被完全开放,从而呈可容易地引入/取出上述水箱800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用户可从上述水箱抽屉710分离取出水箱800,清空水并再进行安装。
[0247] 另外,在上述水箱抽屉710被完全滑动取出并倾斜的状态下,上述本体也会借助在底部板1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本体支撑部14而避免向前方倾倒,从而可实现稳定的水箱抽屉710的取出及水箱800的拆装。
[0248] 在安装上述水箱800之后,按照前述的过程的反序,将上述水箱抽屉710再以相反方向进行旋转,然后关闭上述水箱抽屉710,从而使上述除湿机1达到可运转的状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