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装置

申请号 CN201580035849.5 申请日 2015-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6470932B 公开(公告)日 2019-07-12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田一博;
摘要 层站侧的 门 (2b)和轿厢侧的门(2a)具有透光性。 传感器 部(20)具有设置于轿厢侧并发出光束的投光装置(17)和设置于层站侧并接收投光装置(17)发出的光束的受光装置(18),在受光装置(18)未接收到从投光装置(17)产生的光束的情况下,传感器部(20)输出遮光检出 信号 。设置于门控制装置(13)的带入检测部(19)在从传感器部(20)接收到遮光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异物被带入门(2)与其门套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利用电机对设置于电梯出入口的层站侧门和轿厢侧门进行开闭驱动,其中,
所述层站侧门和所述轿厢侧门具有透光性,
所述电梯门控制装置具有:
传感器部,其具有投光装置和受光装置,所述投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层站侧门的门套端部和轿厢侧门的门套端部中的一方并发出光束,所述受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层站侧门的门套端部和轿厢侧门的门套端部中的另一方并接收所述投光装置发出的、透过所述层站侧门和所述轿厢侧门的所述光束,在所述受光装置未接收到从所述投光装置产生的光束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部输出遮光检出信号
带入检测部,其在从所述传感器部接收到所述遮光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异物被带入所述层站侧门与其门套端部之间或者所述轿厢侧门与其门套端部之间,存储部,其在所述层站侧门或者所述轿厢侧门上设置了具有遮光性的部件的情况下,预先将该部件进入所述光束的光路内的所述层站侧门和所述轿厢侧门的位置作为跳过位置进行存储;
门位置运算部,其运算所述层站侧门和所述轿厢侧门的当前位置;以及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其在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跳过位置与所述门位置运算部运算出的所述当前位置一致的情况下,跳过所述带入检测部进行的所述带入的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部还具有第2受光装置,所述第2受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层站侧和所述轿厢侧中的与所述投光装置相同一侧的门套端部,
所述投光装置以预先设定的入射将所述光束投射于设置了所述投光装置的一侧的所述层站侧门或者所述轿厢侧门的表面,
所述第2受光装置接收被所述表面反射的所述光束的反射光,
所述传感器部在所述受光装置未接收到从所述投光装置产生的光束的情况之外,还在所述第2受光装置未接收到从所述投光装置产生的光束的反射光的情况下,输出所述遮光检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门控制装置还具有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所述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在所述带入检测部判定为异物被带入的情况下,将所述层站侧门和所述轿厢侧门的开门动作切换为关门动作。

说明书全文

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用于迅速检测在电梯开门时异物被带入门与门套之间的电梯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以来,当电梯开门时,存在乘客的手指或行李等异物被带入门与门套之间的情况,因此开发了旨在减轻或者防止该带入造成的影响的机构。作为其一例,例如,提出了具有如下单元的电梯门控制装置:该单元通过检出在使门移动的电机中发生了过载而判断带入的发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38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电梯门控制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点:因为通过电机中过载的发生来检测带入,因此若不是异物完全被带入而向使用者等施加了较大的负载后,则无法判断有无带入。
[0008] 本发明就是为了消除所涉及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控制装置,在带入时的较大的负载波及使用者之前,能够无误检测地检测带入。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机对设置于电梯出入口的层站侧门和轿厢侧门进行开闭驱动的电梯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层站侧门和所述轿厢侧门具有透光性,所述电梯门控制装置具有:传感器部,其具有投光装置和受光装置,所述投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层站侧门的门套端部和轿厢侧门的门套端部中的一方并发出光束,所述受光装置设置于所述层站侧门的门套端部和轿厢侧门的门套端部中的另一方并接收所述投光装置发出的所述光束,在所述受光装置未接收到从所述投光装置产生的光束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部输出遮光检出信号;以及带入检测部,其在从所述传感器部接收到所述遮光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异物被带入所述层站侧门与其门套端部之间或者所述轿厢侧门与其门套端部之间。
[0011] 发明效果
[0012] 本发明构成为:通过在门套端部设置发出光束的投光装置和接收该光束的受光装置,并使层站侧门和轿厢侧门具有透光性,由此利用受光装置接收透过了这些门的光束。在该结构中,当该受光被遮挡时,判定为异物被带入在门与门套之间。因此,能够不发生由于对未被带入的异物的过度检测而导致的误检测,且能够迅速地检测出被带入的异物。因而,能够在带入时的较大负担波及使用者之前,没有误检测且迅速地检测出带入。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门驱动机构的功能框图
[0014]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正视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常动作时的波形图。
[0016]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光装置与受光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0017]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光装置与受光装置的具体位置的图。
[0018]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流程图
[0019]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门驱动机构的功能框图。
[0020]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投光装置与受光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1]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流程图。
[0022]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门驱动机构的功能框图。
[0023]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当检测出带入后从开门动作变更成关门动作时的波形图。
[0024]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流程图。
[0025]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遮光性部件29设置于门2的情况下的投光装置与受光装置的具体位置的图。
[0026]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投光装置与受光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电梯门控制装置:在电梯开门时,该电梯门控制装置能够不发生过度检测导致的误检测,并且在负载波及使用者之前能够迅速地检出乘客的手或行李等异物的带入。
[0028] 此外,近年来,出于设计上和防范对策上等的观点,开发了使轿厢或门成为玻璃制的电梯。但是,一般来说,玻璃制的电梯与以往的由金属板等不透明材料制成的电梯相比,存在不容易引起乘客注意的倾向。当乘客不注意时,有可能发生行李等的带入。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列举电梯的轿厢或门为玻璃制的例子进行说明。
[0029]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0] 实施方式1.
[003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示出门驱动机构的结构。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开门时的通常动作时的开门速度的时间变化的波形图。此外,在图3中,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另外,关于速度,速度的值为正的情况表示开门动作,速度的值为负的情况表示关门动作。
[003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控制装置1具有:玻璃制的门2,其为了使电梯的乘客搭乘和下梯对轿厢的出入口进行开闭;门开闭机构3,其使门2进行开闭动作;以及门驱动机构4,其对门开闭机构3进行驱动。在图2的例子中,门2在左右各设置1个,成为向左右两侧打开的中央打开类型的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中央打开类型的门,也能够应用于仅向一个方向打开的单侧打开类型或者向上下打开的上下门类型等其它种类的电梯门。
[0033] 此外,各门2分别由轿厢侧的门2a和层站侧的门2b构成(参照图5)。图2示出轿厢侧的门2a的结构,层站侧的门2b也为同样的结构。因此,参照图2,在此,对层站侧的门2b省略图示。但是,在层站侧的门2b上未设置有门驱动机构4,这一点与轿厢侧的门2a不同。因为在层站侧的门2b上未设置有门驱动机构4,因此仅靠层站侧的门2b无法驱动门2。因此,成为如下的结构:当轿厢停靠于停靠楼层时,轿厢侧的门2a与对应该门2a的层站侧的门2b利用未图示的卡合装置相互卡合,并且轿厢侧的门2a和层站侧的门2b利用设置于轿厢侧的门2a的门驱动机构4同时进行开闭。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层站侧的门2b和轿厢侧的门2a综合在一起简称为门2。
[0034] 如图2所示,门开闭机构3具有2个悬吊部件5、多个吊架滚轮6、导轨7、2个滑轮8、带9以及多个连结部件10。各悬吊部件5固定于各个门2各自的上部。吊架滚轮6配设于各悬吊部件5的上部。导轨7在门2的上方沿平方向延伸设置,吊架滚轮6在该导轨7上行驶。各滑轮8在水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于导轨7的上方。带9以在滑轮8间循环的方式绕挂于滑轮8上。连结部件10的一端固定于悬吊部件5,另一端固定于带9的一处。此外,如图2所示,连结部件10针对左右的门2分别各设置1个。如上述那样,这2个连结部件10的一端连结固定于悬吊部件5。另外,连结部件10的另一端分别连结于带9的不同的位置处。即,该另一端中的一方被固定于带9的比滑轮8靠上侧的部分的一处,另一方被固定于带9的比滑轮8靠下侧的部分的一处。由此,在带9向某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2个连结部件10向水平方向上的彼此相反的朝向移动。在图2的例子中,当带9顺时针旋转时,门2成为关闭动作,相反,当带9逆时针旋转时,门2成为打开动作。
[0035] 利用该结构,在门开闭机构3中,利用门驱动机构4使一方的滑轮8进行旋转驱动,由此使带9向一个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左右的门2被在导轨7上行驶的吊架滚轮6引导,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对出入口进行开闭。
[0036] 如图1所示,门驱动机构4具有门控制装置13和经由旋转轴与滑轮8连动的电机11。门控制装置13具有输出对电机11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电机控制部12。另外,门控制装置
13具有输入输出端口15,该输入输出端口15与电梯控制装置14(电梯控制盘)之间对与电梯的运行相关的信息进行发送和接收。而且,门控制装置13具有ROM 16,该ROM 16存储预先规定的速度指令模式W11(参照图3)。在电机控制部12中,根据存储于ROM 16中的速度指令模式W11来生成对电机11的控制信号。此外,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常动作时基于速度指令模式W11的速度的波形的图。在图3中,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另外,在图3中,用实线示出的W11表示速度指令模式,用虚线示出的W21表示输出了基于速度指令模式W11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的电机11的实际速度。另外,在图3中,设定为在时刻T0,门2是全闭状态,在时刻T1,门2是全开状态。
[0037] 图3示出开门动作时的速度指令模式W11。如图3所示,速度指令模式W11使门2的速度从门2的全闭状态开始以预先设定的加速度逐渐加速。当门2的速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恒定速度时,速度指令模式W11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中将门2的速度原样保持为该恒定速度。其后,速度指令模式W11使门2的速度以预先设定的减速度逐渐减速。当门2成为全开状态时,速度指令模式W11使电机11停止而使门2的速度成为0,由此使门2停止。此外,可以使加速度的绝对值与减速度的绝对值为相同的值,但在图3的例子中,加速度的绝对值被设定成比减速度的绝对值小的值。
[0038] 另外,如图1所示,门驱动机构4具有传感器部20。传感器部20由具有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18的电光装置构成。在传感器部20中,投光装置17设置于轿厢侧,受光装置18设置于层站侧。因而,在开门时,门2插入于投光装置17与受光装置18之间(参照图4)。另外,根据电梯的结构,存在在投光装置17与受光装置18之间不仅隔着门2,还隔着构成轿厢的壁的一部分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门2和轿厢都是玻璃制的。因而,从设置于轿厢侧的投光装置17发出的光束透过玻璃制的轿厢和门2,并被受光装置18接收。此时,当存在任何障碍物而使从投光装置17发出的光束被遮蔽时,受光装置18不再接收到光。因此,能够根据受光装置18有无接收到光来检测光束是否被遮光。受光装置18始终接收来自投光装置17的光束,因此在不再接收到光的情况下,立刻向门控制装置13输出遮光检出信号。在门控制装置13中,由带入检测部19接收遮光检出信号。带入检测部19在接收到来自受光装置18的遮光检出信号时,基于该遮光检出信号检测出透过玻璃面的光束被遮光,而判定为在门2与门套之间存在被带入的异物。
[0039] 此外,如图13所示,有时候遮光性的部件29设置于门2。部件29例如由金属等材质构成。部件29不透光。这样的部件29是出于与驱动系统的连结和/或保护玻璃的目的而设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定在传感器部20正在执行异物带入检测的过程中,由于门2的移动,部件29进入到从投光装置17发出的光束的光路28内。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该部件29对光束进行遮光,因此有可能将该部件29误检测为被带入的异物。因而,期望在存在部件29那样的具有遮光性的部件的位置处跳过传感器部20进行的带入检测的执行。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根据设于门2的部件29的位置,将应该跳过带入检测的执行的门2的位置信息作为跳过位置预先存储于ROM 16中。
[0040] 另外,如图1所示,门控制装置13具有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22。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22对记录于ROM 16中的跳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正在开门的门2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在门2的当前位置与跳过位置一致的情况下,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22判定为不实施带入检测部19进行的带入检测,并向带入检测部19发出指令,跳过带入检测。另一方面,在门2的当前位置与跳过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实施带入检测部19进行的带入检测。这样,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22针对门2的当前位置判断是否需要跳过带入检测。此外,由门位置运算部21对从开门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的速度指令进行积分来求出门2的当前位置。
[0041] 另外,门控制装置13具有保存运算结果的RAM 23。
[0042] 接着,参照图4和图5对实施方式1的玻璃制的门2、投光装置17以及受光装置18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4和图5是从上方观察门2的俯视图。图4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开门时的门2、投光装置17以及受光装置18的位置关系。图5是放大示出图4的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18的部分的图。在图4和图5中,26是由设置于层站的出入口框构成的门套,27是由设置于轿厢的出入口柱构成的门套。另外,在图4和图5中,箭头A表示门2的开门方向。另外,在图4中,用单点划线B划分的区域F是层站侧,区域G是轿厢侧。另外,单点划线C表示门2的门面的中心。在图4中,区域D表示门面部分,区域E表示门套部分。
[0043] 如上述那样,将投光装置17配置于轿厢侧,将受光装置18配置于层站侧。如上述那样,轿厢和门2为玻璃制,透过光。因此,即使在投光装置17与受光装置18之间隔着轿厢和门2的状态下,在使用投光装置17从轿厢侧投射光束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受光装置18在层站侧接收投光装置17投射的光束。另一方面,在手指40等异物被带入并且该异物存在于光束的光路28内的情况下,由该异物截断来自投光装置17的光束。因此,通过检测该光束的被截断,能够检测出异物被带入在门2与门套26(或者门2与门套27)之间的情况。
[0044]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18都设置于门套26、27的端部。在开门时,门2从该端部插入门套26、27内。因而,这些端部成为门套26、27的门插入口。这样,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18配置于门套26、27的门插入口内,由此只要异物未进入门插入口内,就不对其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异物即使稍稍进入门插入口的情况下,能够立即对其进行检测。由此,即使乘客的手或衣等接近没有被立刻带入门套的可能性的门2的侧面,也不会将其误检测为异物。另一方面,在乘客的手或衣角等稍稍进入门插入口的情况下,将其立即检测为异物,因此不会发生过度检测造成的误检测,而能够在向乘客带来负担之前迅速地检测出带入。这样,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门2是玻璃制的结构,既不会误检测又能迅速地检测出异物被带入门2与门套26(或者门2与门套27)之间的情况。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3所示,在金属性的固定件部分等具有遮光性的部件29设置于门2的情况下,当门2的当前位置位于该部件29存在于光路28内的跳过位置时,不进行在跳过位置处的带入检测而进行跳过,以使得不将部件29误判定为异物。由此,能够事先避免部件29导致的误检测。
[0045]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将投光装置17配置于轿厢侧,将受光装置18配置于层站侧,但使轿厢侧与层站侧的配置相反也同样能够获得效果。
[0046] 接着,参照图6对实施方式1的门控制装置13中的判断带入的流程进行说明。图6是对在实施方式1中遮住经由门2的光束的情况下判断为带入的流程进行示出的流程图。
[0047] 首先,在步骤S101中,门控制装置13根据来自电梯控制装置14的信息,判定门2是否处于可能发生带入的开门动作中。若是开门动作中,则进入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不是开门动作中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1,反复进行步骤S101的判定处理。接着,在步骤S102中,利用门位置运算部21求出门2的当前位置,并利用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22比较门2的当前位置与预先存储于ROM 16中的跳过位置信息,进行门2的当前位置是否是带入检测的跳过位置的判定。在是跳过位置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1。另一方面,在不是跳过位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带入检测部19根据有无接收到来自受光装置18的遮光检出信号来判定受光装置18是否检出遮光。在检出遮光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带入检测部19判断为在门2与门套26(或者门2与门套27)之间发生了异物的带入。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中,若未检出遮光,则判断为没有异物的带入,返回步骤S101。
[0048] 这样,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控制装置是用于利用电机11对设置于电梯出入口的层站侧的门2b和轿厢侧的门2a进行开闭驱动的控制装置。层站侧的门2和轿厢侧的门2都具有透光性。该门控制装置具有传感器部20和带入检测部19。传感器部20具有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18,在受光装置18没有接收到从投光装置17产生的光束的情况下,该传感器部20输出遮光检出信号。投光装置17设置于轿厢侧的门2a的门套26端部并发出光束。受光装置18设置于层站侧的门2b的门套27端部,接收投光装置17发出的光束。或者,也可以成为,投光装置17设置于层站侧的门2b的门套27端部并发出光束,受光装置18设置于轿厢侧的门2a的门套26端部。带入检测部19在从传感器部20接收到遮光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异物被带入层站侧的门2b与该门套27端部之间或者轿厢侧的门2a与该门套26端部之间。根据该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不会发生过度检测导致的误检测,且能够在带入时的较大负担波及乘客之前迅速地检测出带入。
[0049]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应对在层站侧的门2b或者轿厢侧的门2a上设置有具有遮光性的部件29的情况,还具有:ROM 16(存储部),其预先将该部件29进入光束的光路28内的层站侧的门2b和轿厢侧的门2a的位置存储为跳过位置;门位置运算部21,其运算层站侧的门2b和轿厢侧的门2a的当前位置;以及带入检测跳过位置判断部22,其在存储于ROM 16中的跳过位置与门位置运算部21运算出的当前位置一致的情况下,跳过带入检测部19进行的带入判定。由此,能够事先避免将设置于层站侧的门2b和轿厢侧的门2a的部件29误检测为异物。
[0050] 实施方式2.
[0051]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门驱动机构4B的功能框图。
[005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控制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控制装置1的结构,在以下的2点不同。第1点是取代门控制装置13而设置有门控制装置13B。第2点是追加了受光装置24。除此以外都相同,因此对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0053] 此外,实施方式2的门控制装置13B与实施方式1的门控制装置13在带入检测部19B的动作方面不同,除此以外都相同,因此对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0054] 实施方式2的门驱动机构4B在实施方式1中的门驱动机构4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用于检测轿厢侧的带入的受光装置24。另外,取代实施方式1中的带入检测部19而具有带入检测部19B。带入检测部19B不仅接收来自受光装置18的遮光检出信号,也接收来自受光装置24的遮光检出信号,并根据这些遮光检出信号判断是否有带入。
[0055] 接着,参照图8对实施方式2的门2、投光装置17、受光装置18以及受光装置24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开门时的门2、投光装置17、受光装置18以及受光装置24的位置关系的图。如图8所示,受光装置24在轿厢侧与投光装置17并排配置。受光装置24和投光装置17均配置于门套26的端部(即门套26的插入口内)。
[0056] 如图8和图14所示,投光装置17相对于玻璃制的轿厢侧的门2a的表面用以垂直方向为基准的例如具有10~15°的预先设定的入射角的角度来投射光束而不是以垂直方向投射。该投射的光束被轿厢侧的门2a的表面反射。在该反射光入射的位置处配置受光装置24。根据该结构,在未发生带入的状态下,从投光装置17投射的光束被轿厢侧的门2a的表面反射,该反射光能够被受光装置24接收。另一方面,当发生手指40等异物的带入时,由于被带入的异物遮挡了投射的光束或者其反射光,受光装置24不能受光,因此能够判断为发生了异物的带入。
[0057] 此外,说明了在轿厢侧配置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24,但在层站侧配置投光装置17和受光装置24,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而且,在图7和图8中,对设置受光装置18和受光装置24双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成为仅设置受光装置24的结构。
[0058] 接着,参照图9对实施方式2的动作进行说明。
[0059] 图9是包含实施方式2中在被门2反射的反射光被遮挡的情况下判断为异物的带入的流程的流程图。
[0060] 因为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流程中的步骤S201、S202、S203、S204分别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流程的步骤S101、S102、S103、S104相同,因此,在此对这些步骤省略说明,以下对作为不同的流程的S205进行说明。
[0061] 在图9中,在步骤S203中受光装置18未检测出遮光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带入检测部19B根据来自受光装置24的遮光检出信号,判定有无受光装置24进行的遮光检出,在检测出遮光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4,并判断为异物的带入。另一方面,若未检测出遮光,则判断为没有带入,返回步骤S201。
[0062] 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而且,在实施方式2中,传感器部20还具有受光装置24(第2受光装置),该受光装置24设置于层站侧和轿厢侧中的与投光装置17相同一侧的门套27端部。投光装置17对投光装置17所设置侧的层站侧的门2b或者轿厢侧的门2a的表面以预先设定的入射角投射光束。受光装置24接收被轿厢侧的门2a的该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反射光。传感器部20除了在受光装置18未接收到从投光装置17产生的光束的情况之外,还在受光装置24未接收到从投光装置17产生的光束的反射光的情况下,输出遮光检出信号。通过将受光装置设为2个,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异物的带入。
[0063] 实施方式3.
[0064]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门驱动机构4C的功能框图。
[006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门控制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控制装置1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取代门控制装置13B而设置有门控制装置13C。
[0066] 此外,实施方式3的门控制装置13C与实施方式2的门控制装置13B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追加了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25。除此以外都相同,因此对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0067] 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25当由带入检测部19B判断为异物的带入时,进行将动作方向从开门动作切换到关门动作的判断。当发生带入时,通过将该判断结果传递给电机控制部12,从而使电机11向关门方向进行切换而进行旋转。
[0068] 使用图11对检测出异物的带入后从开门动作变更成关门动作的情况下的波形动作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中检测出异物的带入后从开门动作变更成关门动作时的门2的开闭速度的波形的图。在图11中,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
[0069] 在图11中,首先,在时刻T0,门2是全闭状态。从时刻T0开始进行开门动作。另外,在图11中,设定为发生了异物带入的时刻为T1。从时刻T0到时刻T1的W11示出通常时的开门时的速度指令模式,从时刻T0到时刻T1的W21示出追随W11的门2的实际速度。W31表示受光装置18和24的遮光检出信号的逻辑和。此外,也可以将W31作为受光装置18的遮光检出信号或者受光装置24的遮光检出信号。从时刻T0到时刻T1,W31为非检出状态(OFF)。之后,在发生了带入的时刻T1,W31为检出状态(ON)。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25根据W31从非检出状态(OFF)向检出状态(ON)的变化而判断为发生了带入,并从开门动作切换到关门动作。W12示出此时的速度指令模式。W22示出门2的追随速度指令模式W12的实际速度。这样,如图11所示,从时刻T0到时刻T1,根据通常时的开门时的速度指令模式W11进行门2的打开动作。当在时刻T1检测出带入时,之后,切换到速度指令模式W12,将门2的动作从开门动作切换为关门动作。在基于W12的关门动作中,首先,使门2的开门动作中的速度逐渐地减速,在时刻T2速度暂时成为0,之后,立刻使电机11切换为关门方向而进行旋转。在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关门动作中,使门2的关门速度逐渐加速,当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速度时,将该速度原样保持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逐渐减速,当在时刻T3门2成为全闭状态时,使电机11停止,并使门2停止。
[0070] 接着,参照图12对实施方式3的动作进行说明。
[0071] 图12是包含在实施方式3中检测出带入后从开门动作变更成关门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0072] 因为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流程中的从步骤S301到S305分别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流程的从步骤S201到S205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以下对作为不同的流程的步骤S306进行说明。
[0073] 在图12中,在步骤S303中受光装置18检测出遮光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305中受光装置24检测出遮光的情况下,实施步骤S304。在步骤S304中,判断为发生带入,并进入步骤S306。在步骤S306中,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25从开门动作变更成关门动作,电机控制部12根据该变更而使电机11切换到关门方向进行旋转。
[0074]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3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2同样的效果,并且在实施方式3中还具有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25,该门开闭方向切换判断部25在带入检测部19C判定为异物被带入的情况下,将层站侧的门2b和轿厢侧的门2a的开门动作切换为关门动作,能够把看似将被带入的异物从当前的位置向关门方向拉远,因此能够防止在门2与门套26、27之间将要被带入的异物的带入,并能够容易拉出已经被带入的异物。
[0075]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说明中,作为由玻璃构成轿厢和门2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透过来自投光装置17的光束的透光性的材质,例如也可以使用增强塑料等玻璃以外的材质来构成轿厢和门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