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

申请号 CN201610886284.8 申请日 2016-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6608282B 公开(公告)日 2019-08-16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樱田千寻;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车身 侧部构造,其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该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下 纵梁 (1),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 底板 (20),其与车身的底板(2)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下纵梁(1)接合;和后 中底 板(3),其设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并 覆盖 储能器,在后中底板(3)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5),后侧底板(20)与纵壁部(5)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并且具有脆弱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纵梁,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后侧底板,其与车身的底板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所述下纵梁接合;和
中底板,其设在所述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
在与所述后中底板及所述储能器相比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
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且具有脆弱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侧底板的下方配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车架,
所述后侧车架的一部分与所述纵壁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车架具有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立起的侧部,
所述纵壁部的下部与所述侧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后面板,该后面板与所述后侧底板的后部接合,并以朝向车身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设置,所述后面板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面板加强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脆弱部是沿所述后侧底板的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身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压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脆弱部是沿所述后侧底板的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身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压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纵梁中的与所述后侧底板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接合有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部件,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隔板部件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相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纵梁中的与所述后侧底板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接合有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部件,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隔板部件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相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纵梁中的与所述后侧底板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接合有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部件,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隔板部件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相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纵梁中的与所述后侧底板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接合有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部件,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隔板部件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相对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构造,尤其涉及后侧底板周围的车身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延伸构件的车身侧部构造,该延伸构件形成有:连结部,其与前侧构件的后端部连结;和扩大部,其与连结部连续地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且向车宽方向扩展宽度而与下纵梁接合。延伸构件在前侧构件的后端部和前围板以及底板的范围内接合。在扩大部上沿车宽方向大致并列地形成有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在专利文献1中,能够使正面碰撞时的碰撞输入分散传递到底板上。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87019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
[0005]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车身侧部构造中,虽然能够将正面碰撞时的碰撞输入分散传递到底板上,但是具有不能够顺利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的课题。特别是对于在车身中央部配置有电池燃料箱等的储能器的车辆,希望具有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减少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为目的,该车身侧部构造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且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纵梁,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其与车身的底板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所述下纵梁接合;和后中底板,其设在所述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所述后中底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并且具有脆弱部。
[0008]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后侧底板具有脆弱部,所以在承受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时容易变形来能够确保碰撞行程。因为后侧底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与后中底板的纵壁部接合,所以能够抑制后侧底板的变形影响到纵壁部(后中底板)的内侧。因此,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
[0009] 另外,优选为,在所述后侧底板的下方配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车架的情况下,所述后侧车架的一部分与所述纵壁部连结。
[0010]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后侧车架能够提高储能器的侧方的强度。
[0011] 另外,优选为,所述后侧车架具有: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立起的侧部,所述纵壁部的下部与所述侧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
[0012]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影响到后侧车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后侧车架向车宽方向内侧推压纵壁部。因此,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
[0013] 另外,优选为,在具有后面板,该后面板与所述后侧底板的后部接合,并以朝向车身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设置的情况下,所述后面板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面板加强筋部。
[0014]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后面板的变形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
[0015] 另外,优选为,所述脆弱部是沿所述后侧底板的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身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压边部。
[0016]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承受车辆侧面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荷载时,后侧底板容易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
[0017] 另外,优选为,在所述下纵梁中的与所述后侧底板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接合有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部件的情况下,所述后侧底板与所述隔板部件配置于沿车宽方向相对的位置
[0018]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隔板部件能够提高下纵梁的强度。由此,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比较小的情况下,下纵梁吸收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向后侧底板传递碰撞荷载。另外,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通过后侧底板变形而能够吸收碰撞行程。
[0019] 另外,因为后侧底板与隔板部件在车宽方向上相对,所以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碰撞荷载良好地传递到后侧底板。由此,能够良好地促进后侧底板的变形。
[0020] 发明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箱造成影响。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从左前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立体图。
[0023] 图2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
[0024] 图3是表示后侧底板的立体图。
[0025] 图4是表示后侧底板和下纵梁的隔板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26] 图5是表示隔板部件的安装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 下纵梁
[0029] 2 底板
[0030] 3 后中底板
[0031] 4 后面板
[0032] 5 纵壁部
[0033] 5a 下部
[0034] 6 后侧车架
[0035] 6a 底部
[0036] 6b 内侧壁(侧部)
[0037] 7 后面板
[0038] 7a 面板加强筋部
[0039] 12a1 突部
[0040] 12 第二下纵梁
[0041] 20 后侧底板
[0042] 25 压边部
[0043] 30 隔板部件
[0044] T 燃料箱(储能器)
[0045] V 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参照适当的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说明方向时基于从驾驶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说明。另外,“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是同义。
[0047] 如图1所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汽车V主要具有:下纵梁1,其在车身的侧部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20,其与车身的底板2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下纵梁1接合;和后中底板3,其设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作为储能器的燃料箱T(参照图2)。
[0048] 在底板2的上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左右两个前部座椅,另外,在后侧底板20和后中底板3的上方(后面板7的上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后部座椅。
[0049] 由于车身构造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左侧的构造为例进行说明。
[0050] 如图1所示,下纵梁1是构成车身的侧缘部的部件,其由第一下纵梁11、和与第一下纵梁11的后部接合的第二下纵梁12构成。第一下纵梁11配置在底板2的侧方。第二下纵梁12与第一下纵梁11的后部连续,主要配置在后侧底板20的侧方以及后面板4的侧方。
[0051] 此外,第一下纵梁11以及第二下纵梁12也可以不分割而一体地形成。
[0052] 此外,在下纵梁11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有未图示的下纵梁外部件。由此下纵梁1成为闭合截面。
[0053] 如图2所示,第二下纵梁12形成为凹状截面,并具有:下部12a;侧部12b,其与下部12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续且立起;和上部12c,其与侧部12b的上端部连续且沿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如图1所示,在下部12a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2a1。
[0054] 如图1所示,在第二下纵梁12的前部的外侧面(与后侧底板20所接合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安装有隔板部件30。隔板部件30呈板状,并以使板面沿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参照图5)。也就是说,隔板部件30以使板状的端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
[0055] 如图5所示,隔板部件30具有:基板31;形成在基板31的下部的下部凸缘部32;形成在基板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凸缘部33;和形成在基板31的上部的上部凸缘部34。下部凸缘部32与第二下纵梁12的下部12a的上表面接合。侧部凸缘部33与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的侧表面接合。上部凸缘部34与第二下纵梁12的上部12c的下表面接合。
[0056] 如图5所示,在侧部凸缘部33上一体地设有向前方延伸的延伸片33a。延伸片33a与侧部凸缘部33同样地,与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的侧面和后侧底板20的后述的纵板部21c(参照图3)以三张重叠的方式通过焊接而接合。
[0057] 如图1、图4、图5所示,这样的隔板部件30配置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底板20和隔板部件30配置于在车宽方向上隔着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相对的位置(参照图4)。
[0058] 如图1所示,后侧底板20配置于设在后中底板3上的纵壁部5与第二下纵梁12之间(参照图2)。
[0059] 如图3所示,后侧底板20具有前板21和上板22,并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状。也就是说,后侧底板20与假设使后侧底板形成为平板状的情况相比,强度更高。后侧底板20由板等形成。
[0060] 前板21形成为长方形,并且与上下方向相比,车宽方向上的尺寸形成得大。如图1所示,前板21从底板2的后部向着上方延伸。如图3所示,在前板21的下缘部连接设置有挡板部21a。挡板部21a从前板21的下缘部向着前方延伸。挡板部21a将倾斜部21b夹在中间并相对于前板21形成为直。挡板部21a的前缘部与底板2的后部接合(参照图1)。
[0061] 在前板21的左缘部一体地形成有纵板部21c。如图4所示,纵板部21c是与第二下纵梁12的侧部12b的车宽方向内侧面12b1接合的部位。隔板部件30的侧部凸缘部33以及延伸片33a与纵板部21b相对。
[0062] 如图3所示,上板22连接设置在前板21的上缘部。上板22形成为长方形并且车宽方向上的尺寸与前后方向相比形成得大。如图1所示,上板22从前板21的后部向着后方延伸。上板22的左端部22a与前板21的纵板部21c相比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突出。如图1所示,左端部22a载置在第二下纵梁12的上部12c上并相对于上部12c而接合。
[0063] 上板22的右端部22b是与后中底板3的前壁部的外侧面以及纵壁部5的外侧面接合的部位,如图3所示,该右端部22b切缺为与这些外侧面相对应的形状。右端部22b的缘部22c向上方折曲为沿着后中底板3(纵壁部5)的外侧面的形状。
[0064] 如图1所示,在上板22的后缘部22d上接合有后面板7。后面板7以朝向车身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设置。后面板7具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向上方鼓出形成的面板加强筋部7a。
[0065] 如图3所示,在前板21和上板22上形成有凹状的压边部25。凹状的压边部25作为对于侧面碰撞脆弱的脆弱部来发挥作用。压边部25具有:第一压边部25a,其沿车身前后方向以及车身上下方向延伸;和第二压边部25b,其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压边部25a跨过前板21与上板22之间的棱线(前板21的前缘部)而连接在一起,并与前板21和上板22连续。第二压边部25b仅形成在前板21上。第一压边部25a以及第二压边部25b沿车宽方向等间隔地形成。
[0066] 这样地,后侧底板20形成为截面L字形状,并且具有凹状的压边部25,因此形成在车身上下方向以及车身左右方向上具有所期望的强度,并且在承受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荷载时会变形,来确保碰撞行程。
[0067] 如图1所示,在后中底板3的下方设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车架6。后侧车架6的前部在底板2的下部延伸,另外,底板2的后部在后面板7的下部延伸。如图2所示,后侧车架6具有:底部6a;内侧壁6b,其从底部6a的车宽方向内侧缘部向上方立起;和外侧壁6c,其从与内侧壁6b为相反侧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向上立起,并且后侧车架6形成为凹状截面。纵壁部5的下部5b构成后侧车架6的内侧壁6b的一部分。另外,在后侧车架6的外侧壁6c上接合有后侧车架外板6d。后侧车架外板6d的上端部与后侧底板20的上板22的下表面接合。由此,后侧车架6形成为闭合截面。
[0068] 此外,后侧车架6的内侧壁6b相当于技术方案中的“侧部”。
[0069] 如图1所示,在后中底板3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5。纵壁部5具有加强后中底板3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后中底板3的下方且在纵壁部5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作为储能器的燃料箱T。也就是说,燃料箱T由后中底板3以及纵壁部5覆盖而被保护。
[0070] 此外,作为储能器除了燃料箱T之外,还能够列举蓄电池、氢气高压箱等。
[0071] 在纵壁部5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有后侧底板20的上板22的右端部22b(缘部22c)。如图2所示,纵壁部5的下部5a在剖视下向后侧底板20的下方延伸,其前端部进入至后侧车架6的内侧壁6b的内侧(后侧车架6的内侧)并与内侧壁6b的内表面(内侧壁6b的车宽方向外侧面)接合。
[0072] 接着,对于具有这种构成的车身侧部构造,说明在第二下纵梁12上输入有碰撞荷载的情况下的作用。
[0073] 当因侧面碰撞等而对第二下纵梁12输入有碰撞荷载时,在该碰撞荷载比较小的情况下,第二下纵梁12(隔板部件30)吸收碰撞荷载而能够抑制向后侧底板20传递碰撞荷载。
[0074] 另外,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碰撞荷载从第二下纵梁12(隔板部件30)向后侧底板20传递。因为在后侧底板20上作为脆弱部而形成有压边部25,所以能够通过基于压边部25而引起的后侧底板20的变形,来确保碰撞行程。
[0075] 该情况下,因为碰撞荷载隔着第二下纵梁12从隔板部件30直接向后侧底板20传递,所以能够良好地促进后侧底板20的变形。
[0076] 后侧底板20的成为车宽方向内侧部的右端部22b与后中底板3(纵壁部5)的外侧面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后侧底板20的变形影响到纵壁部5(后中底板3)的内侧。
[0077] 另外,在碰撞荷载输入到后面板7的情况下,后面板7通过面板加强筋部7a变形来确保碰撞行程。
[0078] 另外,在伴随着后侧底板20的变形或后面板7的变形等而使得碰撞荷载影响到后侧车架6的情况下,通过后侧车架6相对于纵壁部6的接合构造,而能够抑制后侧车架6向车宽方向内侧推压纵壁部5。
[0079] 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中,因为后侧底板20具有脆弱部,所以在承受车辆侧面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荷载时能够容易地变形来确保碰撞行程。因为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部与后中底板3的纵壁部5接合,所以能够抑制后侧底板20的变形影响到纵壁部5(后中底板3)的内侧。因此,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燃料箱T造成影响。
[0080] 另外,因为在后侧底板20的下方配置有后侧车架6,所以通过后侧车架6能够提高燃料箱T的侧方的强度。
[0081] 另外,因为纵壁部5的下部5a与后侧车架6的内侧壁6b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所以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影响到后侧车架6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后侧车架6向车宽方向内侧推压纵壁部5。因此,能够抑制对燃料箱T造成影响。
[0082] 另外,因为与后侧底板20的后部接合的后面板7具有面板加强筋部7a,所以通过后面板7的变形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因此能够抑制对燃料箱T造成影响。
[0083] 因为后侧底板20具有压边部25,所以在承受车辆侧面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荷载时后侧底板20容易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对燃料箱T造成影响。
[0084] 另外,因为在下纵梁1(第二下纵梁12)上设有隔板部件30,所以能够提高下纵梁1(第二下纵梁12)的强度。由此,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比较小的情况下,下纵梁1(第二下纵梁12)吸收碰撞荷载而能够抑制向后侧底板20传递碰撞荷载。另外,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通过后侧底板20变形而能够吸收碰撞行程。
[0085] 另外,因为隔板部件30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底板20相对,所以在碰撞荷载过大的情况下,碰撞荷载良好地向后侧底板20传递。由此,能够良好地促进后侧底板20的变形。
[0086] 以上,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宜变更。
[0087] 例如,左右的后侧底板20也可以不一定是对称构造。另外,后侧底板20也可以是不具有前板21或上板22的构造。
[0088] 另外,后侧底板20的压边部25并不限定于如第一压边部25a那样地跨过棱线形成的构成,也可以不跨过棱线而独立地设在前板21以及上板22上。
[0089] 另外,压边部25也可以设在前板21以及上板22的至少一方上,也能够适当设定其数量和形式。
[0090] 另外,后侧底板20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为钢板,也可以由例如纤维强化树脂部件等构成。
[0091] 另外,示出了纵壁部5的下部5a与后侧车架6的内侧壁6b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后侧车架6的一部分与纵壁部5连结的构成。
[0092] 另外,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混合动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具有储能器的车辆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