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框架构架机械互的弯

申请号 CN201610300775.X 申请日 2011-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5909636B 公开(公告)日 2019-07-30
申请人 布兰金系统公司; 发明人 法兰克·E·欧特林格;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用于使 框架 件相互连结的弯 角 件。该弯角件包含第一平板件,该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与该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及端面。第一平板件包含贯穿第一平板件的 螺栓 接收孔。第二平板件限定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相连的内侧面、外侧面、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及端面。第二平板件包含螺栓接收孔,该螺栓接收孔沿第一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该第一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框架件相互连结的弯件,包括:
第一平板件,所述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及端面,所述第一平板件包括第一螺栓接收孔,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沿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成锐角的第一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平板件;
第二平板件,所述第二平板件限定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相连的内侧面、外侧面、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及端面,所述第二平板件包括第二螺栓接收孔,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沿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成锐角的第二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平板件;
第一唇状部,所述第一唇状部沿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并通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交汇而限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间隔开,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开;
第二唇状部,所述第二唇状部沿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并通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交汇而限定,所述第二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间隔开,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开;
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可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平板件中的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
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可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平板件中的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包括位于共同的第一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外缘,所述第一螺母包括沿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的第一孔轴线延伸并且适于以配合关系接收所述第一螺栓于其中的螺纹孔;及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包括位于共同的第二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外缘,所述第二螺母包括沿与所述第二平面成锐角的第二孔轴线延伸并且适于以配合关系接收所述第二螺栓于其中的螺纹孔;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唇状部;及
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唇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角件,进一步包括角撑板,所述角撑板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和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相互连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相连。
7.一种用于使框架件相互连结的弯角件,包括:
第一平板件,所述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平板件包括第一螺栓接收孔,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沿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成锐角的第一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平板件;及
第二平板件,所述第二平板件被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平板件,并限定内侧面、外侧面、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平板件包括第二螺栓接收孔,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沿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成锐角的第二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平板件;
第一唇状部,所述第一唇状部沿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并由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间隔开,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开;
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可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平板件中的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
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可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平板件中的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包括位于共同的第一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外缘,所述第一螺母包括沿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的第一孔轴线延伸并且适于以配合关系接收所述第一螺栓于其中的螺纹孔;及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包括位于共同的第二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外缘,所述第二螺母包括沿与所述第二平面成锐角的第二孔轴线延伸并且适于以配合关系接收所述第二螺栓于其中的螺纹孔;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唇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角件,进一步包括角撑板,所述角撑板使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和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相互连结。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相连。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相连。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角件,还包括第二唇状部,所述第二唇状部沿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并由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所述第二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间隔开,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开。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角件,其中,当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时,所述第一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向彼此交汇。
15.一种用于使框架件相互连结的弯角件,包括:
第一平板件,所述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和在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平板件包括第一螺栓接收孔,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沿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成锐角的第一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平板件;
第二平板件,所述第二平板件被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平板件,并限定内侧面、外侧面和在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平板件包括第二螺栓接收孔,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沿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成锐角的第二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平板件;
第一唇状部,所述第一唇状部沿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并由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间隔开,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开;
第二唇状部,所述第二唇状部沿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并由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所述第二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间隔开,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开;
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可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平板件中的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
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可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平板件中的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包括位于共同的第一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外缘,所述第一螺母包括沿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的第一孔轴线延伸并且适于以配合关系接收所述第一螺栓于其中的螺纹孔;及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包括位于共同的第二平面中的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外缘,所述第二螺母包括沿与所述第二平面成锐角的第二孔轴线延伸并且适于以配合关系接收所述第二螺栓于其中的螺纹孔;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一螺栓接收孔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唇状部;及
所述第二螺栓接收孔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唇状部;
所述第一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且
所述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弯角件,还包括角撑板,所述角撑板使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和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相互连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内侧面相连。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弯角件,其中,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弯角件,其中,当所述第一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一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时,所述第一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向彼此交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弯角件,其中,当所述第二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二平板件的所述外侧面延伸时,所述第二唇状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向彼此交汇。

说明书全文

用于使框架构架机械互的弯

[0001] 本申请是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2011年4月14日;申请号:201180021707.5;发明名称“用于使框架构架机械互锁的弯角件”。
[0002]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0003] 本申请要求2010年4月2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327,92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清楚地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0004]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自动化设备等的结构框架组合件,特别地涉及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框架件机械互锁的弯角件,以此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框架件和弯角件的旋转。
[0005] 背景技术及发明内容
[0006] 如所知的,结构框架在很大范围的产品建造中被使用,包括用于从自动化设备和用具到建筑等的所有产品中。结构框架通常会包含通过弯角件、接合点或粘结点联接在一起的平和垂直的框架件。例如面板的覆盖物可以被紧固至框架件以隔离结构框架的内部和/或提供美观外形。另外,不同的组件可以与结构框架相互连结以允许结构框架被用于期望的目的。作为例子,铰链可以与结构框架相互连结以为将安装至铰链上提供便利。可选地,滑动件可以与结构框架的侧面相互连结以便允许该结构框架起到抽屉的功用。值得注意的是,其它类型的组件可以与结构框架相互连结而为其所期望的目的提供便利。
[0007] 通常,结构框架的组件通过摩擦的方式保持在一起。例如,螺母螺栓的组合经常被使用于将水平的和垂直的框架件紧固在一起。然而,用于将结构框架保持在一起的螺母与螺栓的组合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即由于期间会受到震动和/或环境的影响而变松。由于螺母与螺栓的组合松开,结构框架的一体性会受到危害。而且,由于螺母与螺栓的组合松开,框架件和组件会因而相对于彼此转动,从而使结构框架无法对齐。
[0008]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特征是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框架件机械互锁的弯角件,以此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框架件和弯角件的旋转。
[00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和特征是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框架件机械互锁并使第一和第二框架件自对准的弯角件。
[0010]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和特征是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框架件机械互锁的弯角件,该第一和第二框架件能被简易地运用。
[0011]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框架件相互连结的弯角件。该弯角件包含第一平板件,该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和相对的外侧面、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及端面。第一平板件包含贯穿第一平板件的螺栓接收孔。第二平板件限定与第一平板件相连的内侧面、外侧面、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及端面。第二平板件包括沿第一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的螺栓接收孔,该第一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
[0012] 贯穿第一平板件的螺栓接收孔沿第二轴线在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该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可以预想到的是,贯穿第一平板件的螺栓接收孔为第一螺栓接收孔,以及第一平板件包含贯穿第一平板件的第二螺栓接收孔。贯穿第一平板件的第二螺栓接收孔沿第三轴线在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和下表面之间延伸,该第三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类似地,贯穿第二平板件的螺栓接收孔可以是第一螺栓接收孔,第二平板件包含沿第二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第二螺栓接收孔,该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
[0013] 角撑板可以使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相互连结。而且,第二平板件的外侧面可以与第一平板件的外侧面相连,第二平板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平板件的第一侧面相连。第一唇状部可以从第一平板件的外侧面起向外突出,第二唇状部可以从第二平板件的外侧面起突出。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框架件相互连结的弯角件。弯角件包含第一平板件,该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和相对的外侧面。第一平板件包含螺栓接收孔,该螺栓接收孔沿第一轴线在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第二平板件被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平板件,并限定内侧面和外侧面。第二平板件包含螺栓接收孔,该螺栓接收孔沿第二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该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第一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
[0015] 可以预想到的是,贯穿第一平板件的螺栓接收孔是第一螺栓接收孔,第一平板件包括贯穿第一平板件的第二螺栓接收孔。贯穿第一平板件的第二螺栓接收孔沿第三轴线在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和下侧面之间延伸,该第三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类似地,贯穿第二平板件的螺栓接收孔可以是第一螺栓接收孔,及第二平板件可以包括沿第四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第二螺栓接收孔,该第四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
[0016] 角撑板可以使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相互连结。第二板砖件的外侧面可以与第一平板件的外侧面相连。第一唇状部可以从第一平板件的外侧面起向外突出,及第二唇状部可以从第二平板件的外侧面起突出。
[0017] 根据本发明的更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框架件相互连结的弯角件。该弯角件包括第一平板件,该第一平板件限定内侧面和与该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该第一平板件具有第一螺栓接收孔,该第一螺栓接收孔沿第一轴线在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及第二螺栓接收孔沿第二轴线在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第二平板件被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平板件,并限定内侧面和外侧面。第二平板件包含第一螺栓接收孔,该第一螺栓接收孔沿第三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该第三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及第二螺栓接收孔沿第四轴线在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延伸,该第四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角撑板使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和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相互连结。第一和第二轴线大致平行于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
[0018] 可以预想到的是,第二平板件的内侧面与第一平板件的内侧面相连,第二平板件的外侧面与第一平板件的外侧面相连。第一唇状部可以从第一平板件的外侧面起向外突出,第二唇状部可以从第二平板件的外侧面起突出。附图说明
[0019] 以下给出的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构建,其中清楚地公开了上述的以及其它的优势和特征,通过以下图示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优势和特征。
[0020] 附图中:
[002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包含框架件和组件的组合框架的第一侧的等轴视图;
[0022]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包含框架件和组件的图1的组合框架的第二侧的等轴视图;
[0023] 图3是组合框架沿图1的线3-3的放大等轴视图;
[0024] 图4是组合框架沿图3的线4-4的横截面图;
[0025] 图5是组合框架沿图3的线5-5的横截面图;
[0026] 图6是组合框架沿图2的线6-6的放大等轴视图;
[0027] 图7是组合框架沿图6的线7-7的横截面图;
[0028] 图8是组合框架沿图6的线8-8的横截面图;
[0029]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件的等轴视图;
[0030] 图10是框架件沿图9的线10-10的横截面图;
[0031] 图11是组合框架沿图2的线11-11的放大等轴视图;
[0032]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母的侧视图;
[0033] 图11B是图11A的螺母的第一侧的等轴视图;
[0034] 图11C是图11A的螺母的第二侧的等轴视图;
[0035]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图1的组合框架的一部分的等轴视图,示出了相互连结的第一和第二框架件;
[0036] 图13是图12的相互连结的第一和第二框架件的端视图;
[0037] 图14是相互连结的第一和第二框架件沿图12的线14-14的横截面图;
[0038] 图15是相互连结的第一和第二框架件沿图12的线15-15的横截面图;
[0039] 图16是组合框架沿图2的线16-16的放大等轴视图;
[0040] 图17是组合框架沿图16的线17-17的横截面图;
[0041] 图18是组合框架沿图1的线18-18的放大等轴视图;
[0042] 图18A是组合框架沿图18的线18A-18A的横截面图;
[0043] 图18B是组合框架沿图18的线18B-18B的横截面图;
[0044]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件的可选实施例的等轴视图;
[0045] 图20是图19的框架件的端视图;
[0046] 图21是图20的框架件的前视图;
[0047] 图22是图19的框架件的俯视图;
[0048] 图23是图19的框架件的后视图;
[0049]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弯角件安装在可选的框架件上的等轴视图;
[0050] 图25是图24的弯角件和框架件的端视图;
[0051] 图26是图24的弯角件和框架件沿线26-26的横截面图;
[0052]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弯角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轴视图;
[0053] 图28是图27的弯角件的前视图;
[0054] 图29是图27的弯角件的后视图;
[0055] 图30是图28的根据本发明的弯角件沿线30-30的横截面图;
[0056] 图31是图27的弯角件的俯视图;
[0057] 图32是图27的弯角件的仰视图;
[0058] 图33是图27的弯角件的第一侧的侧视图;
[0059] 图34是图27的弯角件的第二侧的侧视图;
[0060]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弯角件的可选实施例的等轴视图;
[0061] 图36是图35的弯角件的前视图;
[0062] 图37是图35的弯角件的后视图;
[0063] 图38是图35的弯角件的俯视图;
[0064] 图39是图35的弯角件的仰视图;
[0065] 图40是图35的弯角件的第一侧的侧视图;
[0066] 图41是图35的弯角件的第二侧的侧视图;
[0067] 图42是根据本发明的弯角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等轴视图;
[0068] 图43是图42的弯角件的前视图;
[0069] 图44是图42的弯角件的后视图;
[0070] 图45是图42的弯角件的俯视图;
[0071] 图46是图42的弯角件的仰视图;
[0072] 图47是图42的弯角件的第一侧的侧视图;
[0073] 图48是图42的弯角件的第二侧的侧视图;
[0074] 图49是根据本发明的弯角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等轴视图;
[0075] 图50是图49的弯角件的前视图;
[0076] 图51是图49的弯角件的后视图;
[0077] 图52是图49的弯角件的俯视图;
[0078] 图53是图49的弯角件的仰视图;
[0079] 图54是图49的弯角件的第一侧的侧视图;
[0080] 图55是图49的弯角件的第二侧的侧视图;
[0081] 图56是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可选实施例在打开的配置下的等轴视图;
[0082] 图57是图56的铰链的端视图;
[0083] 图58是图56的铰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4] 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由组件构建成的框架组合件总括地由标记10表示。如以下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组件可用于构建各种不同配置的框架组合件。由此,框架组合件10仅仅是那种可利用现有的组件进行构建的框架组合件的示范的典型。其他构造的框架组合件10也被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85] 框架组合件10包括门框架12,门框架12由相对的、被隔开的、各自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侧框架件14和16,及上框架件18和下框架件20限定。第一侧框架件14通过对应的弯角件26分别牢牢地与上框架件18和下框架件20相互连结。类似地,第二侧框架件16通过对应的弯角件26分别牢牢地与上横框架件18和下横框架件20相互连结。弯角件26在下文中被称作左弯角件而弯角件24在下文中被称作右弯角件。术语“右”和“左”表示或唇状部在每个弯角件的底面上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左弯角件26必须与右弯角件24镜像对称。弯角件24和26被用于使框架件牢牢地相互连结,比如使第一和第二侧框架件14和16分别与比如上横框架件18和下横框架件20的横框架件相互连结,如下文中所描述的。
[0086]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侧框架件14和16、上框架件18和下框架件20,分别在结构上完全相同,由此,应将下文中对第一侧框架件14、上框架件18的描述理解为描述了第二侧框架件16和下框架件20,如同在此处所说明的。参见图1和图9-10,第一侧框架件14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外形并沿纵向轴线延伸。第一侧框架件14由4个表面30a-30d限定。30a-30d中的每个表面在结构上完全相同,由此,应将下文中对表面30a的描述理解为描述了表面30b-30d,如同在此处所说明的。第一侧框架件14的每个表面30a通常都是扁平的并在其中包括槽沟32,槽沟32沿第一侧框架件14的整个长度延伸。槽沟32由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
3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分别从表面30a起与表面30a呈角度38地延伸。可预期的是,角度38落在1°到89°的范围内,但较佳的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最佳的是约65°。槽沟32进一步分别被第一和第二外接界壁42和44限定,第一和第二外接界壁42和44分别从其分别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的终止边缘34a和36a起分别偏离。第一接界壁42垂直于第一侧壁34,第二接界壁44垂直于第二侧壁36。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内接界壁46和48互相偏离并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外接界壁42和44分别的内缘42a和44a起延伸。凹形的终止壁50在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内接界壁46和48分别的终止边缘46a和48a之间延伸。由于下文中所描述的原因,第一外接界壁42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第二内接界壁48所在的平面。类似地,第二外接界壁44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与第一内接界壁46所在的平面。如下文中所描述的,槽沟32被构造成能与被收纳在其中的螺母104的形状相符。
[0087] 参见图19-23,框架件的可选实施例总括地由附图标记51表示。框架件51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外形并沿纵向轴线延伸。更具体地,框架件51分别由四个大致扁平的表面53a-53d,以及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末端55和57限定。可预期的是,框架件51可被制造成用户所希望的任何长度。表面53b和53d大致是扁平的并互相平行。表面53c分别在边缘59和61处与表面53b和53d相互连结。类似地,表面53a分别在边缘63和65处与表面53b和53d相互连结,并在其中包括槽沟32(在此之前描述的),槽沟32沿框架件51的整个长度延伸。槽沟32的末端向框架件51的相对应的末端55和57开放。如之前所描述的,槽沟32被构造成能与被收纳在其中的螺母104的形状相符。
[0088] 回到图9-10,第一侧框架件14包括第一台阶52,第一台阶52形成于第一表面30a和第二表面30b的连接处并沿第一侧框架件14的长度延伸。第一台阶52由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侧壁54和5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壁54和56互相垂直且相交。第一侧壁54在边缘58处与第一表面30a相交,第二侧壁56在边缘60处与第二表面30b相交。第二台阶62形成于第二表面30b和第三表面30c的连接处并沿第一侧框架件14的长度延伸。第二台阶62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侧壁64和6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壁64和66互相垂直且相交。第一侧壁64在边缘68处与第二表面30b相交,第二侧壁66在边缘70处与第三表面30c相交。第三台阶72形成于第三表面30c和第四表面30d的连接处并沿第一侧框架件14的长度延伸。第三台阶72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侧壁74和7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壁74和76互相垂直且相交。第一侧壁74在边缘78处与第三表面30c相交,第二侧壁76在边缘80处与第四表面30d相交。第四台阶82形成于第四表面30d和第一表面30a的连接处并沿第一侧框架件14的长度延伸。第四台阶82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侧壁84和8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壁84和86互相垂直且相交。第一侧壁84在边缘88处与第四表面30d相交,第二侧壁86在边缘90处与第一表面30a相交。第一侧框架件14可包括多个通道92a-92d,多个通道92a-92d贯穿第一侧框架件14的整个长度延伸。另外,中央通道93沿第一侧框架件14的中央纵向轴线贯穿第一侧框架件14的整个长度延伸。要关注到的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台阶52,62,72和82在特定环境中可被分别选用,如下文中所描述的。
[0089] 参见图1和图42-48,左弯角件26使第一侧框架件14分别与上横框架件18和下横框架件20相互连结。每个左弯角件26包括L字形的本体,本体由水平平板件94和直立或垂直的平板件96限定。水平平板件94限定了大致平坦的上表面95、与之相对的且大致平坦的内侧面97、及内侧表面101和端面10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些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的形状都是大致平面的。直立或垂直的平板件96也限定了大致扁平的内侧面107、外侧面109、内侧表面111及底表面105,内侧面107与水平平板件94的内侧面97相连;外侧面109与水平平板件94的上表面95相连;内侧表面111与水平平板件94的内侧表面101相连。水平平板件94具有一对相邻的、向上延伸的螺栓接收孔98和113,螺栓接收孔98和113贯穿水平平板件94形成且在水平平板件94的内侧面97和上表面95之间延伸。孔98和113的每个都限定了轴线,该轴线大致平行于垂直的平板件96所在的面,并且被设置为相对水平平板件94的下表面呈锐角。
较佳地,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
65°。螺栓(未显示)分别贯穿水平平板件94中相对应的孔98和113延伸进入上横框架件18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中。如下文中所描述的,螺母104被配备在上横框架件18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的终止边缘之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左弯角件26牢牢地连接至上横框架件18。
[0090] 左弯角件26的直立或垂直的平板件96还包括一对相邻的、向外延伸地排列的螺栓接收孔105和106,螺栓接收孔105和106从直立或垂直的平板件96的内侧面107起贯穿平板件96到外侧面109,相对应的螺栓(未显示)贯穿螺栓接收孔105和106延伸进入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之中。孔105和106的每个都限定了轴线,该轴线大致平行于水平平板件94所在的面,并且被设置为相对水平平板件96的内侧面107呈锐角。同样,此锐角度可以是1°到89°范围之间的任何角度,但较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螺母104被配备在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的终止边缘之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左弯角件26牢牢地连接至第一侧框架件14。
[0091] 垂直的平板件96具有从平板件96向外突出的唇状部114。唇状部114具有与垂直的平板件96的底面115相连的下表面。唇状部114被设置为沿其整个长度相对垂直平板件96的外侧面109呈90°。虽然唇状部114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垂直平板件96的外侧面109的整个长度延伸,但较佳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第一侧框架件14中的第一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类似地,水平平板件94具有从平板件94向外突出的唇状部116。唇状部116具有与水平平板件94的端面103相连的端表面。唇状部116被设置为沿其整个长度相对水平平板件94的外侧面105呈90°。虽然唇状部116不是必须要沿横跨水平平板件94的外侧面105的整个长度延伸,但较佳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上框架件18中的第一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可预期的是,唇状部116的外侧面120与唇状部114的外侧面122大致相连。
[0092] 各左弯角件26首先包括第一和第二角撑板126和128,第一和第二角撑板126和128在水平平板件94和垂直平板件96的内侧面97和107之间延伸。各第一和第二角撑板126和128包括互相面对的内侧面126a和128a,以及外侧面126b和128b。第一角撑板126的外侧面
126b与唇状部116的外侧面120相连及与唇状部114的外侧面122相连。
[0093] 参见图11A-11C,为了使左弯角件26与第一侧框架件14相互连结并与上横框架18相互连结,配备了螺母104。每个螺母104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端面130和132限定。各第一和第二端面130和132由大致凸起的表面134隔开。螺母104的表面134包括第一拱形部分136,该第一拱形部分136具有外缘136a和内缘136b。第一扁平部分140从第一拱形部分136的内缘136b处延伸并终止于大致平行于内缘136b的边缘142。表面134的第二扁平部分144从边缘142起延伸并终止于大致平行于边缘142的边缘146。表面134的第二拱形部分148从边缘146起延伸并终止于终止边缘148a。
[0094] 每个螺母104进一步包括配合面160,配合面160在外缘136a和边缘146之间从第一端面130起向第二端面132延伸。配合面160由第一接界壁164限定,第一接界壁164从外缘136a起延伸并终止于内缘166。中央接界壁168从内缘166起延伸并终止于端缘169。中央接界壁168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凸表面134的第二扁平部分144所在的平面。因下文所述之原因,带螺纹的孔170在中央接界壁168和凸表面134的第二扁平部分144之间沿相应的轴线延伸,该轴线大致垂直于中央接界壁168和凸表面134的第二扁平部分144。在中央接界壁
168和凸表面134的第二扁平部分144之间延伸的孔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有不同变化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畴。配合面160进一步包括对齐面176,对齐面176从中央接界壁168的端缘169起延伸并大致垂直于中央接界壁168。对齐面176终止于内缘178。因下文所述之原因,所以要使对齐面176形成可滑动的界面,该可滑动界面具有选定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壁
34和36之一,该选定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之一部分限定了槽沟32。第二接界壁
182从内缘178起延伸并终止于终止边缘184。第二接界壁182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凸表面
134的第一扁平部分140所在的平面以及大致平行于中央接界壁168所在的平面。第三接界壁186在第二接界壁182的终止边缘184和表面134的第二拱形部分148的终止边缘148a之间延伸。第三接界壁186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凸表面134的第二扁平部分144所在的平面以及大致平行于中央接界壁168所在的平面。
[0095] 为了使左弯角件26与第一侧框架件14和上横框架18相互连结,上横框架18的末端18a被设置紧靠在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表面30a上。将左弯角件26如此设置使得水平平板件94的上表面95与上横框架18的第一表面30a配合,从而使垂直平板件96的外侧面109与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表面30a配合。唇状部116被安放在上横框架18的第四台阶中,唇状部
114被安放在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台阶中。螺母104被放置在上横框架18中的槽沟32中使得螺栓接收孔98和113与上横框架18中槽沟32中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190插入螺栓接收孔98中贯穿水平平板件94后螺旋入螺母104中相应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190被螺纹旋入螺母104中相应的螺纹孔170,螺母102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此外,螺母102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外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滑动配合。同样,螺母104被设置在第一侧框架件14的槽沟32中使得螺栓接收孔106与螺母104中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190插入螺栓接收孔106贯穿垂直板件96后被螺旋入螺母104中相应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190被螺纹旋入螺母104中相应的螺纹孔170,螺母102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接界壁42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第二内接界壁48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此外,螺母104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外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滑动配合。如所描述的,左弯角件26在多个平面内锁定第一侧框架件14和上横框架件18,以此避免第一侧框架件14和上横框架件18相对彼此枢轴转动。
[0096] 以相同的方式,能想到的是,可以使用左弯角件26使第一侧框架件14与下横框架件20相互连结,见图6,并使第二侧框架件16分别连接至上和下横框架件18和20,以此形成门框架12。可以想到的是,提供弯角件的不同的可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可被使用于使比如第一侧框架件14和下横框架件20的第一和第二框架件相互连结且使其相对彼此呈直角。
[0097] 参见图24-26,弯角件的可选实施例总括地用附图标记225表示。弯角件225包括L字形的本体,该本体由水平平板件227和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29限定。水平平板件227限定了大体扁平的下表面231、与下表面231相对的大体扁平的内侧面233、内侧面,以及端面237。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些表面中的每一个面的形状大体上都是平的。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29也限定了大体扁平的内侧面239、大体扁平的外侧面241、内侧面和端面245,内侧面239与水平平板件227的内侧面233相连,外侧面241与水平平板件227的上表面231相连,该内侧面与水平平板件227的内侧面相连。水平平板件227具有贯穿其形成并在水平平板件227的内侧面233和下表面231之间向外延伸的螺栓接收孔247。孔247限定了大致平行于垂直平板件
229所在平面的轴线,并且该轴线被设置为相对水平平板件227的内侧面233呈锐角。较佳的是,该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
在图26中最佳可见,螺栓249贯穿水平平板件227中的孔247延伸进入比如下部框架件20的框架件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内。螺母104被配备在下部框架件20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的终止端之内,并且被螺旋至螺栓249的杆柱之上,以便将左弯角件225牢牢地连接至下部框架件20。
[0098] 如上文所描述的,左弯角件225的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29还包括贯穿平板件229形成并从平板件229的内侧面239方向朝外延伸到平板件229的外侧面241的螺栓接收孔251,贯穿螺栓接收孔251的相应的螺栓(未显示)可延伸进入框架件的表面中的槽沟32之中。孔251限定大致平行于水平平板件227所在平面的轴线,并且该轴线被设置为相对垂直平板件
229的内侧面239呈锐角。同样,此锐角可以是1°到89°范围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螺母104可被配备在框架件的表面中的槽沟32的终止端之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左弯角件225的垂直平板件229牢牢地连接至相应的框架件。
[0099] 垂直平板件229具有从垂直平板件229向外突出的唇状部253。唇状部253具有与垂直平板件229的底表面相连的下表面,并且该下表面分别被第一和第二会聚侧壁255和257限定,侧壁255和257沿其整个长度从垂直平板件229的外侧面241起延伸并终止于终止端面259。虽然唇状部253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垂直平板件229的外侧面241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分别施加于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上的卡合力都是最大,侧壁34和36从表面延伸并部分限定了框架件中的槽沟32。类似地,水平平板件227具有从其向外突出的唇状部261。唇状部261具有与水平平板件227的端面237相连的端表面,并且该端表面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会聚侧壁263和265限定,侧壁263和265沿其整个长度从水平平板件227的下表面231起延伸并终止于终止端面267。虽然唇状部261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水平平板件227的下表面231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分别施加于第一和第二侧壁
34和36上的卡合力都是最大,侧壁34和36从表面延伸并部分限定框架件中的槽沟32。
[0100] 弯角件225还可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角撑板269和271,第一和第二角撑板269和271分别在水平平板件227和垂直平板件229各自的内侧面233和239之间延伸。各第一和第二角撑板269和271都包括互相面对的内侧面269a和271a以及外侧面269b和271b。
[0101] 参见图27-41,左弯角件的可选实施例总括地用附图标记226表示。每个左弯角件226包括L字形的本体,该本体由水平平板件228和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30限定。水平平板件
228限定了大体扁平的上表面232、与上表面232相对的大体扁平的内侧面234、内侧面236,以及端面23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些表面的每一个面大体上都是平的。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30也限定了大体扁平的内侧面240、大体扁平的外侧面242、内侧面244以及底表面246,内侧面240与水平平板件228的内侧面234相连,外侧面242与水平平板件228的上表面232相连,内侧面244与水平平板件228的内侧面236相连。水平平板件228具有贯穿其形成且在水平平板件228的内侧面234和下表面232之间向上延伸的螺栓接收孔248。孔248限定了大致平行于垂直平板件230所在平面的轴线,并且该轴线被设置为相对水平平板件228的下表面呈锐角。可预期到的是,该锐角处于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意在使螺栓(未显示)贯穿水平平板件228中的孔248插入形成于框架件的表面中的槽沟32内。值得注意的是,比如螺母104或具有贯穿螺母的单线螺纹孔的螺母被配备在框架件18的槽沟32内,并且螺栓被螺旋入螺母内,以便将左弯角件226牢牢地连接至框架件。
[0102] 左弯角件226的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30还包括贯穿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30形成并从平板件230的内侧面240方向朝外延伸到平板件230的外侧面242的螺栓接收孔250。孔250限定大致平行于水平平板件228所在平面的轴线,并且该轴线被设置为相对垂直平板件230的内侧面240呈锐角。可预期到的是,此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内,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值得注意的是,比如螺母104或具有贯穿螺母的单线螺纹孔的螺母可被配备在框架件18的槽沟32内,使得螺栓可以被螺旋入螺母的带螺纹的孔,以便将左弯角件226牢牢地连接至框架件。
[0103] 垂直平板件230具有从垂直平板件230向外突出的唇状部252。唇状部252具有与垂直平板件230的底表面246相连的下表面。唇状部252被设置为沿其整个长度相对垂直平板件230的外侧面242呈大体90°。虽然唇状部252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垂直平板件230的外侧面242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比如第一侧框架件14中的台阶52处的框架件的台阶处的卡合力最大。类似地,水平平板件228具有从水平平板件228向外突出的唇状部254。唇状部254具有与水平平板件228的端面238相连的端表面。唇状部254被设置为在其整个长度上相对水平平板件228的上表面232呈大体90°。虽然唇状部254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水平平板件228的上表面232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比如上横框架件18中的台阶52处的框架件的台阶处的卡合力最大。
[0104] 参见图49-55,左弯角件的另一实施例总括地用附图标记326表示。如上文所述,左弯角件326意在使第一侧框架件14分别与上部和下横框架件18和20相互连结。每个左弯角件326包括L字形的本体,该本体由水平平板件294和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96限定。水平平板件294限定了大体扁平的上表面295、与上表面295相对的大体扁平的内侧面297、内侧面301,以及终止边缘303。内侧面297通过倒角面305与终止边缘303相互连结,倒角面305从内侧面297的边缘306起向上延伸,该延伸方向相对边缘306呈约45°,当然可以预期到的是,其他的角度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些表面中的每一个面的形状大体上都是平的。
[0105] 直立或垂直平板件296还限定了大体扁平的内侧面307、大体扁平的外侧面309、内侧面311以及底部终止边缘315,内侧面307与水平平板件294的内侧面297相连,外侧面309与水平平板件294的上表面295相连,内侧面311与水平平板件294的内侧面301相连。内侧面307通过倒角面317与终止边缘315相互连结,倒角面315从内侧面307的边缘316起向下延伸,该延伸方向相对边缘316呈约45°,当然可以预期的是,其他的角度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些表面的每一个面的形状大体上都是平的。
[0106] 水平平板件294具有贯穿水平平板件294形成的一对相邻的、向上延伸的螺栓接收孔298和299,螺栓接收孔298和299在水平平板件294的内侧面297和上表面295之间延伸。孔298和299中的每一个孔都限定了大致平行于垂直平板件296所在平面的轴线,并且这些轴线都被设置为相对水平平板件294的内侧面297呈锐角。可预期的是,该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螺栓(未显示)分别贯穿水平平板件294中相应的孔298和299延伸进入上横框架件18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内。如下文所描述的,螺母被配备在上横框架件18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左弯角件326牢牢地连接至上横框架件18。
[0107] 左弯角件326的直立或垂直框架件296也具有贯穿直立或垂直框架件296形成的一对相邻的、排列成从垂直框架件296的内侧面307向外延伸到外侧面309的螺栓接收孔304和308,相应的螺栓(未显示)贯穿螺栓接收孔304和308延伸进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内。孔304和308的每一个孔都限定了大致平行于水平平板件294所在的平面的轴线,并且这些轴线都被设置为相对垂直平板件298的内侧面307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范围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螺母被配备在第一侧框架件14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左弯角件326牢牢地连接至第一侧框架件14。
[0108] 垂直平板件296具有从垂直平板件296向外突出的唇状部314。唇状部314具有与垂直平板件296的终止边缘315相连的下表面。唇状部314被设置为沿其整个长度相对垂直平板件296的外侧面309呈大体90°。虽然唇状部314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垂直平板件296的外侧面309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第一侧框架件14的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类似地,水平平板件294具有从水平平板件294向外突出的唇状部318。唇状部318具有与水平平板件294的终止边缘303相连的端表面。唇状部318被设置为沿其整个长度相对水平平板件294的外侧面295呈大体90°。虽然唇状部318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垂直平板件294的外侧面295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上横框架件18中的第一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可预期的是,唇状部318的外侧面320大致上与唇状部314的外侧面322相连。
[0109] 左弯角件326分别首先包括第一和第二角撑板326和328,第一和第二角撑板326和328在水平平板件294和垂直平板件296的内侧面297和307之间延伸。第一和第二角撑板326和328分别包括互相面对的内侧面326a和328a,以及外侧面326b和328b。第一角撑板326的外侧面326b与唇状部318的外侧面320相连并与唇状部314的外侧面322相连。
[0110]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角板的所有垂直和水平平板件都可以利用如所描述的与角部件225相关的唇状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台阶52,62,72和82都是不必要的,其原因在于,唇状部253和261的会聚壁分别提供了施加于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的卡合力,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分别从表面延伸并部分限定框架件中的槽沟
32。
[0111] 参见图1-5,可以预期的是,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隔开的铰链350和352将门框架12枢轴连接至门边框410。门边框410分别由相对的、分隔开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侧框架件414和416,及上横框架件418限定。第一侧框架件414分别通过上部板件22和弯角件26与上横框架件418牢牢地相互连结。类似地,第二侧框架件16分别通过上部平板件22和弯角件26与上横框架件418牢牢地相互连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和上文所描述的第一侧框架件完全相同,第一和第二侧框架件414和416分别与上横框架件418在结构上彼此相同。由此,以上对第一侧框架件14的描述应被理解为分别描述了第一和第二侧框架件414和416、以及门边框410的上横框架件418,如同在此处充分说明的。
[0112] 铰链350和352在结构上完全相同,由此,如同在此处充分说明的,以下对第一铰链350的描述应被理解为描述了第二铰链352。铰链350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可枢转零件354和
356。第一可枢转零件354包括壁358,壁358分别具有大致扁平的内侧面360、大致扁平的外侧面362、第一和第二侧面363和365以及端面364。在图3-4中最佳可见,外侧面362和端面
364的相交部366是大致拱形的。唇状部368从壁358起以及与壁358的端面364邻接的外表层起向外突出。更具体地,唇状部368被设置成沿其整个宽度相对壁358的外侧面362大体呈
90°角度。虽然唇状部368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壁358的外侧面362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门框架12的第一侧框架件14中的第一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
[0113] 壁358进一步包括螺栓接收孔369,螺栓接收孔369从壁358的内侧面360到壁358的外侧面362地贯穿壁358形成。孔369限定了被设置为相对壁358的内侧面360呈锐角的轴线。可预期的是,此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值得注意的是,比如螺母104或具有贯穿螺母的单线螺纹孔的螺母可被配备在侧框架件16的槽沟32内,使得螺栓可以被螺旋入螺母的带螺纹的孔中,以便将铰链350的第一零件354牢牢地连接至侧框架件16。
[0114] 铰链350的第一零件354的内侧面360和外侧面362首先通过大致圆柱形的件370连接。更具体地,圆柱形件370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外表面372,外表面372大致上与壁358的内侧面360和外侧面362相连。圆柱形件370进一步包括上表面374和下表面376,上表面374大致上与壁358的第一侧面363相连,下表面376大致上与壁358的第二侧面365相连。通道378在圆柱形件37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374和376之间延伸并适应用于接收枢转销380的第一部分。
[0115] 第二可枢转零件356包括壁382,壁382分别具有大致扁平的内侧面384、与内侧面384相对的大致扁平的外侧面386、第一和第二侧面388和390,以及端面392。在图3和图5中最佳可见,外侧面386和端面392的相交部394是大致拱形的。唇状部396从壁382起向外突出且外侧面与壁382的端面392相连。更具体地,唇状部396被设置为沿其整个长度相对壁382的外侧面386大体呈90°。虽然唇状部396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壁382的外侧面386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第一侧框架件14中的第一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
[0116] 壁382进一步包括螺栓接收孔397,螺栓接收孔397从壁386的内侧面384到外侧面386地贯穿壁386形成。孔397限定了被设置为相对壁386的内侧面384呈锐角的轴线。可以预期的是,该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
65°。值得注意的是,比如螺母104或具有贯穿螺母的单线螺纹孔的螺母可被配备在侧框架件414的槽沟32内,以便将铰链350的第二零件356牢牢地连接至侧框架件414。
[0117] 铰链350的第二零件356的内侧面384和外侧面386通过大致圆柱形的件398内侧连接。更具体地,圆柱形件398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外表面400,外表面400大致上与壁382的内侧面384和外侧面382相连。圆柱形件398进一步包括上表面402和下表面404,上表面402大致上与壁382的第一侧面388相连,下表面404大致上与壁382的第二侧面390相连。通道406在圆柱形件39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402和404之间延伸并适应用于接收枢转销380的第二部分,以使第一和第二零件354和356被可操作地连接至彼此。值得注意的是,铰链350的第一和第二零件354和356分别绕枢转销380可枢转,以使第一零件354的圆柱形件370的下表面376与第二零件的圆柱形件398的上表面402之间形成可滑动界面。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二铰链352还可以被用于使门框架12与门边框410相互连结,以便使门框架12相对门边框410分别在第一和第二铰链350和352上枢转。
[0118] 参见图56-58,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可选实施例总括地用附图标记351表示。铰链351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可枢转零件353和355。第一可枢转零件353包括壁357,壁357分别具有大致扁平的内侧面359、与内侧面359相对的大致扁平的外侧面361、第一和第二侧面
367和382,以及端面371。从外侧面361起向外突出的唇状部373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会聚侧壁
375和377限定,第一和第二会聚侧壁375和377沿其整个长度从外侧面361起延伸并终止于终止端面379。虽然唇状部373不是必须要沿外侧面361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分别施加于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上的卡合力最大,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36从表面起延伸并在相互连结时部分限定框架件中的槽沟32。
[0119] 壁357进一步包括相隔的螺栓接收孔381,螺栓接收孔381从壁386的内侧面359起到壁386的外侧面361处地贯穿壁386而形成。孔381限定了被设置为相对壁357的内侧面359呈锐角的轴线。可以预期的是,该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值得注意的是,比如螺母104的螺母可被配备在框架件的槽沟
32内,使得螺栓可被螺旋入螺母的螺纹孔内以便将铰链351的第一零件353牢牢地连接至框架件。
[0120] 铰链351的第一零件353的内侧面359和外侧面361通过大致圆柱形的件383连接。更具体地,圆柱形件383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外表面385,外表面385大致上与壁357的内侧面
359和外侧面361相连。圆柱形件383进一步包括上表面385a和下表面387,上表面385a大致上与壁357的第一侧面367相连,下表面387大致上与壁357的第二侧面383相连。通道389在圆柱形件38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385a和387之间延伸并适应用于接收比如枢转销380的枢转销的第一部分。
[0121] 第二可枢转零件355包括壁391,壁391分别具有大致扁平的内侧面393、与内侧面393相对的大致扁平的外侧面395、第一和第二侧面399和411,以及端面401。从外侧面395起向外突出的唇状部403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会聚侧壁405和407限定,第一和第二会聚侧壁405和407沿其整个长度从外侧面395起延伸并终止于终止端面409。虽然唇状部403不是必须要沿外侧面395的整个长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分别施加于第一和第二侧壁34和
36上的卡合力最大,第一和第二壁34和36从表面延伸并在相互连结时部分限定框架件中的槽沟32。
[0122] 壁391进一步包括相隔的螺栓接收孔413,螺栓接收孔413从壁391的内侧面393起到外侧面395地贯穿壁391而形成。孔413限定了被设置为相对壁391的内侧面393呈锐角的轴线。可预期的是,此锐角落在1°到89°的范围之间,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值得注意的是,比如螺母104的螺母可被配备在框架件的槽沟32内,使得螺栓可被螺旋入螺母的螺纹孔内,以便将铰链351的第二零件355牢牢地连接至框架件。
[0123] 铰链351的第二零件355的内侧面393和外侧面395通过大致圆柱形的件415连接。更具体地,圆柱形件415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外表面417,外表面417大致上与壁391的内侧面
393和外侧面395相连。圆柱形件415进一步包括上表面419和下表面421,上表面419大致上与壁391的第一侧面399相连,下表面421大致上与壁391的第二侧面411相连。通道423在圆柱形件4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419和421之间延伸并适应用于接收比如枢转销380的枢转销的第二部分,以使第一和第二零件353和355被可操作地连接至彼此。值得注意的是,铰链
351的第一和第二零件353和355分别绕枢转销380可枢转,使得第二零件355的圆柱形件415的下表面421与第一零件353的圆柱形件385的上表面385a之间形成可滑动界面。
[0124] 参见图11,每上部板件22分别由大致扁平的内侧面420、与内侧面420相对的大致扁平的外侧面432、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面434和436,以及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末端438和440限定。垂直唇状部442从内侧面430起向外突出并具有上表面444、下表面446和侧表面,上表面444与第一侧面434相连,下表面446与第二侧面436相连,以及侧表面与第一末端438相连。垂直唇状部442被设置为在其整个宽度上相对内侧面430呈大致90°。虽然唇状部442不是必须要沿其横跨内侧面430的整个宽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得施加于第一侧框架件414中的台阶72处的卡合力最大。
[0125] 上部板件2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水平唇状部450。第一水平唇状部450从内侧面430起向外突出并具有上表面454和下表面(未显示出)及端表面,上表面454与第一侧面434相连,下表面和端表面与第二末端440相连。第一水平唇状部450被设置为沿其部分长度相对内侧面430呈90°,以便使得施加在上横框架件418中的第一台阶52处的卡合力最大。
[0126] 上部板件22还包括第一对相邻的、被排列成向外延伸的、在垂直方向上间隔开的螺栓接收孔460和462,螺栓接收孔460和462从上部板件22的外侧面432到上部板件22的内侧面430地贯穿上部板件22而形成,相应的螺栓464和466分别贯穿螺栓接收孔460和462延伸入第一侧框架414的表面30d的槽沟32中。孔460和462的每一个都被设置为相对外侧面432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螺母104被配备在第一侧框架件414的第一表面30d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上部板件22牢牢地连接至第一侧框架件
414。
[0127] 第二对相邻的、被排列得向外延伸的、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的螺栓接收孔468和470从上部板件22的外侧面432到上部板件22的内侧面430地贯穿上部板件22而形成,相应的螺栓472和474分别贯穿螺栓接收孔468和470延伸入上横框架件418的第一表面30a的槽沟32中。孔468和470的每一个都被设置为相对外侧面432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
89°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螺母104被配备在上横框架件418的第一表面30a中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螺栓的杆柱之上,以便将上部板件22牢牢地连接至上横框架件418。
[0128] 参见图1-2和图12-15,如下文描述的,可以预期的是,分别使门边框410的第一和第二侧框架414和416相互连结以支撑结构500。支承结构500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隔开的、纵向延伸的支承框架件502和504,支承框架件502和504分别被隔开的管状支承件506和508可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分别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且由此,下文中对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描述应被理解为描述了第二支承框架件504,如同在此所充分说明的。
[0129] 第一支承框架件502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并沿纵向轴线延伸。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由相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512和514,以及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516和518限定。上表面512包括位于中央的槽沟32,如上文所描述的,槽沟32沿上表面512的整个长度纵向延伸。类似地,下表面514包括位于中央的槽沟32.,如上文所描述的,槽沟32沿下表面514的整个长度纵向延伸。第一侧表面516包括位于中央的槽沟32,如上文所描述的,槽沟32沿第一侧表面516的整个长度纵向延伸,以及第二侧表面518包括位于中央的槽沟32,如上文所描述的,槽沟32沿第二侧表面518的整个长度纵向延伸。
[0130] 第一支承框架件502内形成有多个台阶520。更具体地,上表面512和第一侧表面516在第一台阶520处相交;第一侧表面516和下表面514在第二台阶520处相交;下表面514和第二侧表面518在第三台阶520处相交;以及第二侧表面518和上表面512在第四台阶520处相交。每个台阶520在结构上完全相同并分别由彼此垂直的第一和第二侧壁522和524限定。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516和518内,还形成有凹槽对525,凹槽对525位于槽沟32的相对侧。每条凹槽525在结构上都完全相同并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平行侧壁527和529限定,第一和第二平行侧壁527和529通过内壁531相互连结,内壁531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平行侧壁
527和529。第一支承框架件502可以还包括多条沿其整个纵向长度贯穿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通道526a-526h。
[0131] 为了使管状支承件506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的相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512和514相互连结,配备了表面连接件528。更具体地,每个表面连接件528都包括套圈部530,套圈部530具有开口端532,开口端532适应于接收相应的管状支承件506和508的末端。大致矩形的壁534包括内侧面537,内侧面封闭了套圈部530的相对的第二末端536以及外侧面538。安装壁540从外侧面538起横向延伸并大体垂直于外侧面538。安装壁540由上表面542和与上表面542相对的、朝向下方的下表面544部分地限定。隔开的角板543在安装壁540的下表面544和壁534的外侧面538之间延伸以便为每个表面连接件528提供强度和稳定性。垂直唇状部546从安装壁540的上表面542起向外突出。可以预期的是,垂直唇状部548被设置为沿其整个宽度相对上表面542呈大体90°。虽然垂直唇状部546不是必须要沿上表面542的整个宽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分别施加于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中的相应的台阶520处的卡合力最大。
[0132] 安装壁540内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螺栓接收孔550。每个螺栓接收孔550都从下表面544起延伸至上表面542用以接收贯穿螺栓接收孔的相应的螺栓554。每个孔
550都被设置为相对安装壁540的下表面544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范围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每个孔550都适应用于接收贯穿其中的相应的螺栓554,并适用于分别突出进入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
504的上表面或下表面512和514分别的槽沟32内。螺母104被配备在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每个螺栓554的杆柱之上以便1)使下框架连接件538分别连接至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及2)使垂直唇状部546分别与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中的相应的台阶520进行卡合。
[0133] 在操作中,表面连接件528的套圈部530被固定至管状支承件506的相对端。第一表面连接件528的壁540的上表面542被设置成与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下表面514相邻,使得第一表面连接件528的垂直唇状部546被接收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二台阶520中。类似地,第二表面连接件528的安装壁540的上表面542被设置成与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下表面514相邻,使得第二表面连接件528的垂直唇状部546被接收在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第三台阶520中。第一螺栓554贯穿孔550,孔550贯穿第一表面连接件528的安装壁540,插入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下表面514中的槽沟32内。螺母104被配备在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第一螺栓554的杆柱之上以便1)使第一框架连接件538连接至第一支承框架件502;及2)使垂直唇状部546与第一支承框架件502中的第二台阶520卡合。第二螺栓554贯穿550,孔
550贯穿第二表面连接件528的安装壁540,插入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下表面514的槽沟32内。螺母104被配备在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相应第二螺栓554的杆柱之上以便
1)使第二框架连接件538连接至第二支承框架件504;及2)使垂直唇状部546与第二支承框架件504中的第三台阶520进行卡合。
[0134] 为了使管状支承件508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516和518分别相互连结,配备了侧面连接件560。更具体地,每个侧面连接件560都包括套圈部562,套圈部562具有开口端564,开口端564适应于接收相应的管状支承件508的末端。大致矩形的安装壁566包括第一表面568,第一表面568封闭了套圈部562的相对的第二端
570,以及相对的第二表面572。安装壁566从套圈部562起横向延伸并包括从安装壁540的第二表面572起向外突出的唇状部574。可以预期的是,垂直唇状部574被设置为沿其整个宽度相对第二表面572呈大体90°。虽然垂直唇状部574不是必须要沿第二表面572的整个宽度延伸,但优选地须要这么做以使分别施加于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中的相应的的凹槽525处的卡合力最大。
[0135] 安装壁566内还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隔开的螺栓接收孔578和580。螺栓接收孔578和580被设置在套圈部562的相对侧并从第一表面568起延伸至第二表面570以便接受贯穿螺栓接收孔578的螺栓582。孔578和580被设置为相对安装壁566的第一表面568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
65°。孔578和580都适应用于接收贯穿其中的相应的螺栓582,并分别突出进入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的第一或第二表面516和518中相应的槽沟32内。螺母104被配备在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每个螺栓582的杆柱之上以便1)使每个侧框架连接件560分别连接至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及2)使垂直唇状部574分别与第一或第二支承框架件502和504中的相应的凹槽525进行卡合。
[0136] 在操作中,侧面连接件560的套圈部562被固定至管状支承件508的相对端。第一侧面连接件560的安装壁566的第二表面572被设置成与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一侧表面516相邻,使得第一侧面连接件560的唇状部574被接收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一侧表面516中的凹槽525中。类似地,第二侧面连接件560的安装壁566的第二表面572被设置成与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第二侧表面518相邻,使得第二表面连接件528的第二侧表面518的唇状部574被接收在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相应的凹槽525中。螺栓582贯穿孔578和580,孔578和
580贯穿第一侧面连接件560的安装壁566,插入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一侧表面516中的槽沟32中。螺母104被配备在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螺栓582的杆柱之上以便1)使第一侧面连接件560连接至第一支承框架件502;及2)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中的凹槽525中卡合唇状部574和576。类似地,螺栓582贯穿孔578和580,孔578和580贯穿第二侧面连接件560的安装壁566,插入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第二侧表面518中的槽沟32中。螺母104被配备在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且被螺旋至螺栓582的杆柱之上以便1)使第二侧面连接件560连接至第二支承框架件504;及2)在第二支承框架件504中相应的凹槽525中卡合唇状部574。
[0137] 可选地参见图1-2和图16-17,可以预期的是,如下文所描述的,通过管状框架件590使支承框架件502和504相互连结。管状框架件590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并沿纵向轴线延伸。管状框架件590由多个(环绕地)按情况隔开的表面592a-592d。表面592a-592d的每个包括位于中央的槽沟32,如上文所描述的,槽沟32沿其整个长度纵向延伸。表面592a通过拱形壁594a与表面592b相互连结;表面592b通过拱形壁594b与表面592c相互连结;表面592c通过拱形壁594c与表面592d相互连结;及表面592d通过拱形壁594d与表面592a相互连结。
肩部598形成在表面592a和拱形壁594a的相交处;肩部600形成在拱形壁594a和表面592b的相交处;肩部602形成在表面592b和拱形壁594b的相交处;肩部604形成在拱形壁594b和表面592c的相交处;肩部606形成在表面592c和拱形壁594c的相交处;肩部608形成在拱形壁
594c和表面592d的相交处;肩部610形成在表面592d和拱形壁594d的相交处;以及肩部612形成在拱形壁594d和表面592a的相交处。
[0138] 最佳于图16-17中可见,将中央毂616沿其整个长度设置在管状轮缘618内并与管状轮缘618同轴。类似地,将管状轮缘618沿其整个长度设置在管状框架件590内并与管状框架件590同轴。中央穀616的外表面616a通过多个环绕隔开的内轮辐620与管状轮缘618的内表面618b相互连结。管状轮缘618的外表面618a通过多个环绕隔开的外轮辐622与管状框架件590的内表面590a相互连结。外轮辐622与内轮辐620在径向上对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央穀616、管状轮缘618、内轮辐620和外轮辐622的配置意在为管状框架件590提供强度和牢固性。
[0139]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管状框架件590的表面592b和592d通过弯角26连接至第一支承框架件520的第二侧表面518,如上文所描述的。更具体地,左弯角件26被如此放置以便使水平板件94的上表面95与管状框架件590的表面592d配合,及以便使垂直板件96的外侧面109与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二侧表面518配合。唇状部116被安放在管状框架件590的肩部610中,唇状部114被安放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二侧表面518中的凹槽525中。螺母
104被设置在管状框架件的表面592d的槽沟32中,以便左弯角件26中的螺栓接收孔98和113与螺母104中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190贯穿水平板件94插入螺栓接收孔98和113中,并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190被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螺母104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接界壁42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第二内接界壁48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另外,螺母102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第二外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对应地滑动配合。同样,第二螺母104被设置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二侧表面518的槽沟32中,以便左弯角件26中的螺栓接收孔105和106与第二螺母104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190贯穿垂直板件96插入螺栓接收孔105和106中,并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190被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螺母102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接界壁42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第二内接界壁48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另外,螺母102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第二外侧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对应地滑动配合。如所描述的,左弯角件26在多个平面内锁定管状框架件590的表面
592d和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二侧表面518,以此避免管状框架件590和第一支承框架件
502相对彼此枢轴转动。同样地,右弯角件26被用于在多个平面内锁定管状框架件590的表面592b和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第二侧表面518,以此避免管状框架件590和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相对彼此枢轴转动。
[0140] 为了使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a和592c分别与第一支承框架件的相应的上表面512和下表面514相互连结,配备了安装板630。每个安装板630大体上都是T字形的并分别包括大致垂直于彼此的第一和第二支腿632和634。第一支腿632分别由大致扁平的内侧面
636、与内侧面相对的大致扁平的外侧面638,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640和642限定。唇状部
644在邻近第一侧面640的位置从内侧面636起以大体90°的角度下垂。可以预期的是,唇状部644优选地沿第一支腿632的整个长度延伸以使得施加于管状框架件520的肩部598处的卡合力最大。
[0141] 第二支腿634由与第一支腿632的内侧面636重合的大致扁平的内侧面646、与第一支腿632的外侧面638重合的与内侧面646相对的大致扁平的外侧面648、以及终止边缘650限定。唇状部652在邻近终止边缘650的位置从内侧面646起以大体90°的角度下垂。可以预期的是,唇状部652优选地沿第二支腿634的整个长度延伸以使得施加于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相应台阶520处卡合力最大。
[0142] 安装板630的第一支腿632还包括第一对相邻的、被排列成向外延伸地、隔开的螺栓接收孔656,螺栓接收孔656从安装板630的外侧面638起到安装板630的内侧面636地贯穿安装板630而形成,相应的螺栓658贯穿螺栓接收孔656延伸入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a的槽沟32中。每个孔656都被设置为相对外侧面638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安装板630的第二支腿634还包括第一对相邻的、被排列成向外延伸的、隔开的螺栓接收孔660,螺栓接收孔660从安装板630的外侧面648起到安装板630的内侧面646地贯穿安装板630形成,相应的螺栓662贯穿螺栓接收孔660延伸入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上表面512的槽沟32中。每个孔660都被设置为相对外侧面648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之间的任何角度,但较佳地是在约
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
[0143] 为了将管状支承件590连接至第一支承框架件的上表面512,螺母104被配备在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a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被螺旋至相应的螺栓658的杆柱上,以便将安装板630牢牢地连接至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a。类似地,螺母104被配备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上表面512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被螺旋至相应的螺栓662的杆柱上,以便将安装板630牢牢地连接至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a。为了将管状支承件590连接至第一框架件502的下表面514,螺母104被配备在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c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被螺旋至相应的螺栓658的杆柱上,以便将安装板630牢牢地连接至管状支承件590的表面592c。类似地,螺母104被配备在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下表面514的槽沟32的终止端内,并被螺旋至相应的螺栓662的杆柱上,以便将安装板630牢牢地连接至第一支承框架件502的下表面514。
[0144] 参见图1-2和图18-18B,可以预期的是,可使多种不同的组件与框架组合件10牢牢地相互连结。以下将通过实例来说明,将滑块总括地用附图标记670表示,滑块经由框架件672与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相互连结。框架件672与第一侧框架件14完全相同,如之前所描述的。由此,之前对第一侧框架件14的描述可被理解为描述如同在此所完全提供的框架件
672。
[0145]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此前所描述的,框架件672的表面30c通过弯角26连接至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上表面512。更具体地,左弯角件26被如此放置以便水平板件94的上表面95与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上表面512配合,及以便垂直板件96的外侧面109与框架件672的表面30c配合。唇状部116被安放在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第四台阶520内,唇状部114被安放在框架件672的第二台阶62内。螺母104被设置在第二支承框架件的上表面512的槽沟32中,以便左弯角件26中的螺栓接收孔98与螺母104中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190贯穿水平板件94插入螺栓接收孔98中,并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190被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螺母104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接界壁42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第二内接界壁48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另外,螺母102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第二外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对应地滑动配合。同样,第二螺母104被设置在框架件672的表面30c的槽沟32中,以便左弯角件26中的螺栓接收孔106与第二螺母104中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190贯穿垂直板件96插入螺栓接收孔106中,并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
190被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螺母102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接界壁42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第二内接界壁48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另外,螺母102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第二外侧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对应地滑动配合。如所描述的,左弯角件26在多个平面内锁定框架件672的表面30c和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的上表面512,以此避免框架件672和第二支承框架件504相对彼此枢轴转动。
[0146] 滑块670包括细长的杆674,杆674具有大致I字形的横截面。杆674由大致扁平的内侧面676、大致扁平的外侧面678、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侧面680和682以及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相对端684和68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面680和682内分别包括相对应的凹槽688和690。凹槽688和690从杆674的第一末端684起纵向延伸至杆674的第二末端68,并位于同一平面内。凹槽688由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偏离侧壁691和693的凹表面689限定,第一和第二偏离侧壁
691和693从凹表面689突出并终止于侧面680。类似地,凹槽690由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偏离侧壁697和699的凹表面695限定,第一和第二偏离侧壁697和699从凹槽690突出并终止于侧面682。
[0147] 杆674进一步包括多个轴向对齐、向外延伸的、隔开的螺栓接收孔692,螺栓接收孔692从杆674的外侧面678到杆674的内侧面676地贯穿杆674而形成,相应的螺栓694贯穿螺栓接收孔692延伸入支承件672的表面30a的槽沟32中。每个孔692都被设置为相对外侧面
678呈锐角。同样,该锐角可以是1°到89°之间的任何角度,但更佳地是在约30°到约80°之间,而最佳地是约65°。为了使杆674与框架件672的表面30a相互连结,使杆674的侧面680紧靠唇状部701,唇状部701从框架件672的表面30a突出。螺母104被设置在框架件672的表面
30a的槽沟32中,以便螺栓接收孔692与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在轴向上对齐。螺栓694贯穿杆674插入螺栓接收孔692中,并被螺旋入螺母104相应的螺纹孔170中。随着螺栓694被螺旋入相应的螺母104的螺纹孔170中,螺母104的中央接界壁168被引向接界壁42并与接界壁42配合。类似地,螺母104的第三接界壁186被引向第二内接界壁48并与第二内接界壁48配合。另外,螺母104的第一和第二接界壁164和182可分别与第二外侧接界壁46和第一内接界壁44对应地滑动配合。由于螺母104被紧置于螺栓694上,值得注意的是:1)杆674被紧固至框架件672;及2)杆674被紧靠着唇状部701卡合,以此在多个平面内将杆674锁定至框架件672。
[0148] 一个或更多个大致C字形的滑动零件700可被滑动地接收在杆674上,见图18。每个滑动零件700包括大致矩形的基部702,基部702具有内表面704和外表面706。可以在滑动件700的外表面706中配备多个孔707以使滑动件700与期望的物品相互连结,该期望的物品是例如桌子的抽屉等使用者想要它沿框架件672滑动的物品,如下文所描述的。滑动件700的相应的内表面和外表面704和706通过大致平面的侧面708和710相互连结。支腿712和714在基部702的相对端716和718处从内表面704起突出并分别终止于相应的端表面724和726。支腿712包括外表面720和内表面722,外表面720大致上与基部702的末端716共面,内表面722相交并垂直于基部702的内表面704。类似地,支腿714包括外表面728和内表面730,外表面
728大致上与基部702的末端716共面,内表面相交并垂直于基部702的内表面704。滑动件
700进一步包括导向件732和734,导向件732和734分别从支腿712和714的相应的内表面722和730起延伸,并分别终止于相应的端表面736和738。导向件732和734的端表面736和738分别通过对应的导向件表面740和742与支腿712和714的内表面722和730对应地相互连结,导向件表面740和742从基部702的内表面704起偏离。
[0149] 导向件732的端表面736和导向件表面740与凹表面689和第一侧壁691之间形成可滑动界面,凹表面689和第一侧壁691限定了杆674的第一侧面680中的凹槽688。类似地,导向件734的端表面738和导向件表面742与凹表面695和第一侧壁697之间形成可滑动界面,凹表面695和第一侧壁697限定了杆674的第二侧面682中的凹槽690。如所描述的,导向件732和734在杆674上制动滑动件700并沿杆674在杆674的长度上引导滑动件700移动。
[0150] 实现本发明的多种不同模式都被认为是在本发明以下特别指出并明确要求了的对本发明的主题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亦被视为本发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