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装置

申请号 CN201690001152.6 申请日 2016-06-29 公开(公告)号 CN208046903U 公开(公告)日 2018-11-02
申请人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藤秀治; 佐藤清; 沼田大志; 佐藤丰;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改善支承于挠性片的振动板的振动特性的发声装置。在振动侧 框架 (6)的振动侧开口部(6c)粘贴有由 树脂 膜形成的挠性片(12),振动板(11)与挠性片(12)接合。振动板(11)的 支点 侧端部(11c)与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开口部(6c)之间的支点侧间隙(iii)被挠性片(12) 覆盖 。在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12c)设置有上侧树脂加强件(15),在支点侧间隙(iii)中挠性片(12)被上侧树脂加强件(15)加强。上侧树脂加强件(15)能够无厚度偏差地形成于第二表面(12c)。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声装置,设置有:形成有开口部的框架、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配置的振动板、支承所述振动板的挠性片、与所述振动板平行地延伸的、使所述衔铁振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将所述衔铁的振动向振动板传递的传递体,所述发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板的朝向同一侧的面接合,所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与所述振动板的间隙被所述挠性片覆盖
所述振动板具有供所述传递体固定的自由侧端部、以及与所述自由侧端部相反一侧的支点侧端部,在所述挠性片的第二表面设置有上侧树脂加强件,该上侧树脂加强件重叠于所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与所述支点侧端部之间的支点侧间隙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设置为从所述框架的上方经由所述支点侧间隙的上方并与所述振动板的上方重叠的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为粘接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为树脂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挠性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侧设置有覆盖所述支点侧间隙的下侧树脂加强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的弹性模量比所述下侧树脂加强件的弹性模量高。

说明书全文

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振动板经由挠性片支承于框架的结构的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发声装置(声学转换装置)相关的发明
[0003] 该发声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固定有保持框。保持框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被树脂膜堵塞,由薄金属板形成的振动板在所述开口部内粘贴于所述树脂膜。
[0004] 在保持框固定有。在衔铁一体地形成有振动部和被固定部,被固定部固定于保持框。在衔铁固定有线圈和磁轭,在磁轭固定有两个磁体。
[0005] 作为所述衔铁的一部分的所述振动部插入线圈的卷绕中心的空间部以及两个磁体的对置间隙内,振动部的前端部与振动板通过梁部而连结。
[0006] 在上述结构的发声装置中,当通过向线圈给予的音频电流而将衔铁磁化时,通过该磁化和磁体的磁场而使振动部振动,该振动经由梁部传递至振动板,从而振动板振动而进行发声。
[0007] 在先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850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10]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发声装置中,在保持框的开口部粘贴有树脂膜,位于开口部内的振动板接合并支承于树脂膜。衔铁的振动经由梁部传递至振动板的前端部,振动板以后端部侧为支点而向板厚方向振动。
[0012] 在振动板的后端部与保持框的开口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夹设有所述树脂膜,并且所述间隙被粘接剂填埋。该粘接剂作为加强件而发挥功能,振动板的后端部与保持框通过树脂膜和粘接剂而连结。
[0013] 但是,粘接剂附着于所述间隙内、振动板的下表面、以及保持框的开口部的内侧面,振动板的下表面与开口部的内侧面相互为垂直面,与开口部的内侧面接触的粘接剂欲向重方向流动,另外由于表面张力而使开口部的内侧面与粘接剂的接触面积容易产生偏差,因此难以均匀地涂敷粘接剂。
[0014] 另外,若所述间隙的开口宽度尺寸产生偏差,则填埋于间隙的内部的树脂量也发生变化,对树脂膜进行加强的加强效果也产生偏差。
[0015] 若覆盖所述间隙的粘接剂层的厚度、量产生偏差,则振动板的振动支点位于间隙的开口宽度内的哪一位置并不稳定,从而产生振动特性不稳定的课题。
[0016] 另外,为了使振动板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优选减小振动板的后端部与保持框的开口部之间的间隙,但若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中使间隙微小,则无法向该间隙内填充粘接剂,无法利用粘接剂的加强效果。即,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不得不将所述间隙形成得较大,其结果是,振动支点的位置不稳定。
[001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均匀的厚度形成对振动板的支点侧端部与框架的开口部的间隙进行加强的树脂加强件的发声装置。
[0018]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能够提高对振动板的支点侧端部与框架的开口部的间隙进行加强的效果,从而提高振动板的振动特性的发声装置。
[0019]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2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声装置,设置有:形成有开口部的框架、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配置的振动板、支承所述振动板的挠性片、与所述振动板平行地延伸的衔铁、使所述衔铁振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将所述衔铁的振动向振动板传递的传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框架和所述振动板的朝向同一侧的面接合,所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与所述振动板的间隙被所述挠性片覆盖,所述振动板具有供所述传递体固定的自由侧端部、以及与所述自由侧端部相反一侧的支点侧端部,在所述挠性片的第二表面设置有上侧树脂加强件,该上侧树脂加强件重叠于所述开口部的内缘部与所述支点侧端部之间的支点侧间隙的上方。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中,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设置为从所述框架的上方经由所述支点侧间隙的上方并与所述振动板的上方重叠的宽度尺寸。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中,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为粘接剂层。或者,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为树脂带。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挠性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侧设置有覆盖所述支点侧间隙的下侧树脂加强件。
[0024]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上侧树脂加强件的弹性模量比所述下侧树脂加强件的弹性模量高。
[0025] 实用新型效果
[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侧树脂加强件形成于挠性片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从框架的上方至振动板的上方形成为大致平面,因此不易产生覆盖支点侧间隙的上方的上侧树脂加强件的厚度的偏差,能够使加强特性稳定。另外,若由树脂带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则能够容易以均匀的厚度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也容易实现上侧树脂加强件的附着工序。
[0027] 上侧树脂加强件能够形成为从所述框架的上方经由所述支点侧间隙的上方并与所述振动板的上方重叠的宽度尺寸,因此能够通过上侧树脂加强件对支点侧间隙的上方的整个区域可靠地进行加强。因此,能够容易将振动板的振动支点设定于相同的位置,从而产生稳定的振动。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上侧树脂加强件为主体,不必一定向振动板的支点侧端部与开口部的内缘部的间隙均匀地填充树脂加强件,因此能够解决因间隙的宽度尺寸的偏差而使树脂加强件的量发生变化这一以往的课题。另外,即使减小所述间隙,也不影响树脂加强件的形成,因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小所述间隙,其结果是,能够使振动板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
[0029]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形成有上侧树脂加强件和下侧树脂加强件,从而能够进一步强化支点侧间隙的加强,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特性。
[0030] 在除上侧树脂加强件以外还使用下侧树脂加强件的情况下,即使支点侧间隙内的下侧树脂加强件的量存在微小的偏差、或者在支点侧间隙中存在未被完全填充的部分,也能够通过上侧树脂加强件的存在而对振动板的支点侧端部的支承进行充分地加强。因此,能够缩窄支点侧间隙,从而能够使振动板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声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2]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3] 图3是将图1所示的发声装置在III-III线处切断的剖视图。
[0034] 图4是示出发声装置的除壳体以外的结构的图,并且是将图3在IV-IV 线处切断的剖视图。
[0035] 图5是示出振动侧框架中的振动板的支承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0036] 图6是图5的VI-VI线的放大剖视图。
[0037] 图7是示出使用树脂带作为上侧树脂加强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8]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声装置的剖视图。
[0039] 图9的(A)、(B)是各实施例的与图6相当的剖视图。
[0040] 图10是示出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的声压与频率的关系的线型图。
[0041] 图11是将图10所示的线型图的高频带放大示出的线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图1至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声装置1。
[0043] 发声装置1具有壳体2。壳体2包括下壳体3和上壳体4。下壳体3 和上壳体4为合成树脂制或者由非磁性材料的金属材料形成。
[0044] 如图2所示,下壳体3具有底部3a、包围四侧面的侧壁部3b、以及侧壁部3b的上端的开口端部3c。上壳体4具有顶板部4a、包围四侧面的侧壁部4b、以及侧壁部的下端的开口端部4c。下壳体3的内部空间比上壳体4的内部空间大,上壳体4作为下壳体3的盖体而发挥功能。
[0045] 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3的开口端部3c与上壳体4的开口端部4c之间夹设有驱动侧框架5。虽然省略图示,但在下壳体3的开口端部3c与驱动侧框架5之间形成有凹凸嵌合的定位机构,在上壳体4的开口端部4c 与驱动侧框架5之间形成有凹凸嵌合的定位机构。通过这些定位机构,将下壳体3、上壳体4以及驱动侧框架5定位,下壳体3、上壳体4、驱动侧框架5通过粘接剂等相互固定。
[0046] 如图2所示,驱动侧框架5由Z方向的厚度尺寸均匀的板材形成,图示下侧的平面为驱动侧安装面5a,上侧的平面为接合面5b。在中央部上下贯通地形成有驱动侧开口部5c。驱动侧框架5由如SUS430(18铬不锈)、SPCC等冷轧钢板等这样的磁性材料的金属板材形成。
[0047] 在驱动侧框架5的图示上侧重叠有振动侧框架6。如图2和图5所示,振动侧框架6呈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面积较大的振动侧开口部6c的框体形状。振动侧框架6的框部的Z方向的厚度尺寸均匀,框部的图示上侧的平面为振动侧安装面6a,下侧的平面为接合面6b。振动侧框架6由例如 SUS304(18铬8镍不锈钢:18-8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板形成。非磁性材料的不锈钢与粘接剂的融合良好,因此容易粘接后文说明的挠性片12。
[0048] 如图3所示,在驱动侧框架5上重叠有振动侧框架6,驱动侧框架5 的接合面5b与振动侧框架6的接合面6b面接合。驱动侧框架5与振动侧框架6在相互定位了的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粘接剂而被固定。
[0049]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发声装置1中,驱动侧框架5夹设在下壳体3 与上壳体4之间,但在下壳体3与上壳体4之间也可以夹设有振动侧框架 6,还可以夹设有驱动侧框架5和振动侧框架6双方。
[0050]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振动侧框架6安装有振动板11和挠性片12。振动板11由、SUS304等的薄金属材料形成,根据需要冲压成形有用于增强弯曲强度的肋。挠性片12比振动板11容易挠曲变形,例如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或者聚酯等树脂片(树脂膜)形成。在图5中假设挠性片12由透明树脂膜形成,透过挠性片12而进行图示。
[0051] 需要说明的是,挠性片12可以为由弹性体形成的膜、由纤维结构物形成的片等。
[0052] 振动板11粘接并固定于挠性片12的下表面,挠性片12的外周缘部 12a(参照图2)借助粘接剂固定于振动侧框架6的框部的上表面即振动侧安装面6a。其结果是,振动板11经由挠性片12振动自如地支承于振动侧框架6。
[0053] 如图2和图3所示,振动板11的面积小于振动侧开口部6c的开口面积,挠性片12的面积大于振动板11的面积,挠性片12与振动侧框架6 的外形尺寸大致一致。
[0054]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振动板11的X方向(宽度方向)的两缘部11a、 11a与振动侧框架6之间形成有间隙(i)、(i)。
[0055] 振动板11具有Y方向的端部即自由侧端部11b和支点侧端部11c。在自由侧端部11b与振动侧开口部6c的内缘部之间形成有间隙(ii)。在支点侧端部11c与振动侧开口部6c的内缘部之间形成有比所述间隙(i)、(ii) 窄的支点侧间隙(iii)。支点侧间隙(iii)的Y方向的宽度尺寸Wg为0.1mm 以下,更优选为0.05mm以下。
[0056] 振动板11由于所述挠性片12的挠曲和弹性而能够以在支点侧间隙 (iii)具有支点而使自由端11b向Z方向位移的方式振动。通过减小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能够使振动板11振动时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
[0057] 如图6放大示出那样,挠性片12具有朝向Z方向的图示下方的第一表面12b和朝向图示上方的第二表面12c。挠性片12的下表面即第一表面 12b与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安装面6a和振动板11的上表面11d接合。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安装面6a和振动板11的上表面11d是相同的朝向 Z方向的上方的平面。
[0058]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在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12c上重叠地形成有上侧树脂加强件15。上侧树脂加强件15为丙烯酸系粘接剂或者聚酯系粘接剂,例如为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光固化型粘接剂。
[0059] 如图6所示,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微小,挠性片12的第一表面12b粘接于位于支点侧间隙(iii)的两侧的振动侧安装面6a和上表面11d,并且振动侧安装面6a和上表面11d大致位于同一面上。因此,上侧树脂加强件以均匀的厚度涂敷于挠性片12的作为大致平面的第二表面 12c。另外,也容易管理Y方向的涂敷宽度的宽度尺寸Wa。
[0060] 上侧树脂加强件15从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安装面6a的上方经由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形成至振动板11的上表面11d的上方,因此能够完全地覆盖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在图6中,在将振动侧开口部6c的内缘部与挠性片12的接合点设为(a),将振动板11的支点侧端部11c与挠性片12的接合点设为(b)时,上侧树脂加强件15比接合点(a)向图示右侧的区域延出至少0.1mm,比接合点(b)向图示左侧延出至少0.1mm。
[0061] 能够在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以均匀的厚度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15,因此能够在接合点(a)与接合点(b)之间,将振动板11的振动支点设定于稳定的位置。另外,无需向支点侧间隙(iii)填充树脂加强件,因此能够以使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为0.1mm以下,优选为0.05mm 的方式尽可能地缩小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并且还可以使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大致为零。其结果是,能够将振动板11 的振动支点设定于稳定的位置。
[0062] 能够使振动板11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振动板11的振动特性的偏差的产生。
[0063]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驱动侧框架5搭载有磁场产生部20。磁场产生部20组装有上部磁轭21、下部磁轭22以及一对侧部磁轭23、 23。上部磁轭21、下部磁轭22以及侧部磁轭23、23由磁性金属材料形成,例如由SPCC等的冷轧钢板、SUS430(18铬不锈钢)等的磁性金属板形成。
[0064] 如图4所示,上部磁轭21和下部磁轭22均呈平板形状,在Z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部磁轭21中,朝向图示上侧的板表面为用于与框架5 接合的接合面21a,朝向图示下侧的内侧的板表面为对置面21b。在下部磁轭22中,朝向图示上侧的内侧的板表面为对置面22b。
[0065] 侧部磁轭23、23呈具有与上部磁轭21以及下部磁轭22相同的厚度的平板形状。侧部磁轭23、23的相互对置的板表面为侧方对置面23a、23a。侧部磁轭23、23以侧方对置面23a、23a相互平行且侧方对置面23a、23a 与上部磁轭21和下部磁轭22的对置面21b、22b垂直的垂直姿态,在X 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0066] 侧部磁轭23、23的上端面23b、23b与上部磁轭21的对置面21b抵接并通过激光焊接、粘接而被固定,侧部磁轭23、23的下端面23c、23c 与下部磁轭22的对置面22b抵接并通过激光焊接、粘接而被固定。
[0067] 在磁场发生部20中,在上部磁轭21的对置面21b固定有上部磁铁24,在下部磁轭22的对置面22b固定有下部磁铁25。在上部磁铁24的下表面 24a与下部磁铁25的上表面25a之间在Z方向上形成有间隙δ。各磁铁24、 25被磁化为上部磁铁24的下表面24a与下部磁铁25的上表面25a成为相互相反的极性。
[0068] 在磁场产生部20中,上部磁轭21的上表面为接合面21a,接合面21a 为平面。如图4等所示,该接合面21a与驱动侧框架5的下表面的驱动侧安装面5a面接合,通过激光焊接或粘接剂而被固定。
[0069]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与磁场产生部20并排的位置设置有线圈27。线圈27以导线围绕沿Y方向延伸的卷绕中心线的方式卷绕。如后文说明那样,将衔铁的振动部32a插入线圈27的卷绕中心部的空间27c,线圈 27以导线围绕衔铁的方式卷绕。
[0070] 线圈27的朝向Y方向的左侧的端面为接合面27a,该接合面27a通过粘接剂层28固定于磁场产生部20的上部磁轭21和下部磁轭22。此时,以线圈27的卷绕中心线同上部磁铁24与下部磁铁25的间隙δ的中心一致的方式进行定位而将它们相互固定。
[0071] 如图3所示,在驱动侧框架5的下表面的驱动侧安装面5a固定有支承构件31。支承构件31具有上表面31a和下表面31b,上表面31a和下表面31b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支承构件31的上表面31a与所述驱动侧安装面5a面接合,并通过激光焊接或者粘接剂而被固定。
[0072] 在支承构件31的下表面31b安装有衔铁32。衔铁32和支承构件31 均由磁性材料形成,例如由SPCC等的冷轧钢板、SUS430(18铬不锈钢) 形成。或者衔铁32也可以由Ni-Fe合金形成。
[0073] 如图3所示,衔铁32为厚度尺寸均匀的板材,具有基端部32b、振动部32a、以及前端部32c。在前端部32c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形成有凹部 32d。
[0074] 衔铁32的基端部32b固定于支承构件31的下表面31b。支承构件31 与衔铁32的基端部32b使用激光焊接、粘接剂而被固定。如图3所示,振动部32a插入线圈27的卷绕中心的空间27c,并且插入上部磁铁24与下部磁铁25的间隙δ内。而且,衔铁32的前端部32c从所述间隙δ内向Y方向的前方伸出。
[0075] 如图3所示,振动板11的自由侧端部11b与衔铁32的前端部32c通过传递体33连结。传递体33是由金属或者合成树脂形成的针状构件,上端的固定部33a固定于振动板11。传递体33的下端部的连结端部33b插入衔铁32的凹部32d,连结端部33b与衔铁32通过粘接剂而被固定。
[0076] 如图3所示,当将下壳体3与上壳体4隔着驱动侧框架5固定时,通过振动板11和挠性片12而将壳体2的内部的空间上下区分。比振动板11 以及挠性片12靠上侧的上壳体4的内部的空间为发声侧空间,发声侧空间通过在上壳体4的侧壁部4b形成的发声口4d而与外部空间连通。在下壳体3的侧壁部3b形成有吸排气口3d,比振动板11以及挠性片12靠下侧的下壳体3的内部空间通过吸排气口3d而与外部气体连通。
[0077] 接下来,对发声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0078] 当向线圈27给予音频电流时,在衔铁32中感应出磁场。由于衔铁32 中感应出的磁场和在上部磁铁24与下部磁铁25的间隙δ内生成的磁场,而使衔铁32的振动部32a产生朝向Z方向的振动。该振动经由传递体33 向振动板11传递而使振动板11振动。此时,由挠性片12支承的振动板 11在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开口部6c的内缘部与支点侧端部11c之间的支点侧间隙(iii)具有支点,自由侧端部11b向Z方向颤动而进行振动。通过振动板11的振动,在上壳体4的内部的发声空间生成声压,该声压从发声口4d向外部输出。
[0079]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在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12c形成有上侧树脂加强件15,上侧树脂加强件15通过涂敷光固化型粘接剂并使其固化而成。上侧树脂加强件15以在Y方向上完全覆盖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的宽度尺寸Wa的范围而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15 形成于作为大致平面的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因此容易管理所述宽度尺寸Wg和厚度尺寸,不易产生上述尺寸的偏差。
[0080] 另外,在挠性片12的第一表面12b侧在支点侧间隙(iii)中未填充有树脂加强件,因此即使缩短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也不会对树脂加强件的涂敷状态等造成影响,能够将宽度尺寸Wg减小至接近零的值。能够缩短接合点(a)与接合点(b)的距离,另外,接合点(a)和接合点(b)的上方被膜厚得到管理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覆盖,因此在使振动板11振动时,能够使形成在接合点(a)与接合点(b)之间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从而能够使振动板11的振动特性稳定。
[0081] 图7是示出变形例的发声装置1A的图,并且是与图6相同的部分的剖视图。
[0082] 在图7所示的发声装置1A中,上侧树脂加强件15A由树脂带形成。在此的树脂带是指与树脂膜相同的含义,为厚度均匀的树脂材料。树脂例如为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BR(聚丁二烯)等。
[0083] 树脂带通过贴合剂、粘接剂而固定于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12c。由树脂带形成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A覆盖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从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安装面6a的上方至振动板11的上表面11d的上方而设置为宽度尺寸Wa。
[0084] 若由树脂带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15A,则能够使树脂加强件的厚度尺寸恒定,还能够使宽度尺寸Wg均匀,从而能够无偏差地设定弯曲刚性。因此,能够使振动板11的振动特性稳定。
[0085] 在图9的(B)中示出变形例的发声装置1B。图9的(B)是与图6 相同的部分的剖视图。
[0086] 图9的(B)所示的发声装置1B在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12c设置有与图6所示的发声装置相同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并且在挠性片12的第一表面12b侧设置有下侧树脂加强件16。下侧树脂加强件16为粘接剂,例如使光固化型的粘接剂硬化而成。下侧树脂加强件16优选填充于支点侧间隙(iii)的内部。
[0087] 若通过上侧树脂加强件15和下侧树脂加强件16双方对支点侧间隙 (iii)进行加强,则振动板11的振动支点的位置更加稳定,能够使振动板 11的振动特性均匀化。
[0088] 下侧树脂加强件16优选完全填充于支点侧间隙(iii)的内部,但即使向支点侧间隙(iii)填充的填充量存在微小的差异、或者在支点侧间隙(iii) 中产生有局部无法填充的区域,通过同时采用上侧树脂加强件15,也能够对支点侧间隙(iii)充分地进行加强,从而能够使振动板11的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因此,无需关注下侧树脂加强件16向支点侧间隙(iii)内填充的填充状态,而能够减小支点侧间隙(iii),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振动支点的位置稳定。
[0089]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由与上侧树脂加强件15相同的粘接剂形成下侧树脂加强件16,但也可以由弹性模量比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弹性模量低的树脂材料形成下侧树脂加强件16。在该情况下,主要由上侧树脂加强件 15对支点侧间隙(iii)进行加强,下侧树脂加强件16进行辅助的加强,因此通过以均匀的厚度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15,能够稳定地对支点侧间隙 (iii)进行加强。
[0090] 另外,也可以由与图7相同的树脂带形成上侧树脂加强件15A,由使粘接剂固化而成的层形成下侧树脂加强件16。
[0091]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声装置101。
[0092] 该发声装置101的衔铁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声装置1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93] 该发声装置101中使用的衔铁132在振动部132a的基部一体地形成有U字状的折回部132b、以及与该折回部132b连续的基端部132e。基端部132e以与振动部132a平行的方式弯曲形成。在衔铁132的前端部132c 形成有凹部132d。
[0094] 在该发声装置101设置有支承构件31,衔铁132的基端部132e直接固定于驱动侧框架5的驱动侧安装面5a。在衔铁132中,从折回部132b 与基端部132e的边界部132f至前端部132c的部分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区域,因此能够增大衔铁132的振动的位移量,能够增大振动板11的振幅从而提高发声输出。
[0095] 实施例
[0096] 对在振动板11的支点侧端部11c与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开口部6c 的内缘部之间的支点侧间隙(iii)中形成的树脂加强件的加强效果进行了验证。图9的(A)示出实施例1,图9的(B)示出实施例2。
[0097] 在任一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发声装置整体的结构均与图1至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声装置1相同。
[0098] 在图9的(A)所示的实施例1和图9的(B)所示的实施例2中,均将图5所示的振动侧开口部6c的X方向的开口宽度尺寸La设为3.2mm,将Y方向的开口宽度尺寸Lb设为5.4mm。振动板11为SUS304,将X方向的宽度尺寸L1设为2.4mm,将Y方向的长度尺寸L2设为5.0mm。将图9的(A)、(B)所示的振动板11的厚度尺寸T1设为0.035mm。形成挠性片12的树脂膜的材料为聚酰胺树脂,将厚度尺寸t设为0.003mm。另外,以将支点侧间隙(iii)的宽度尺寸Wg设为
0.04mm以下的方式进行组装。
[0099] <实施例1>
[0100] 将图9的(A)所示的发声装置1设为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在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形成有上侧树脂加强件15。上侧树脂加强件15 为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光固化型粘接剂,使用紫外线使其固化。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硬度(剪切强度D)在25℃下为“51”。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储能弹性模量在25℃下为“207Mpa”。
[0101] 将图5所示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X方向的涂敷宽度尺寸Lc设为 2.0mm。将图9的(A)所示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距挠性片12的第二表面12c的厚度ha形成为处于20~40μm的范围。另外,将图9的(A) 所示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从接合点(a)向振动侧框架6上的伸出宽度 W1和从接合点(b)向振动板11上的伸出宽度W2均形成为处于0.1~0.2mm 的范围。
[0102] <实施例2>
[0103] 将图9的(B)所示的发声装置1B设为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在支点侧间隙(iii)的上方,形成有与图9的(A)所示的发声装置相同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Lc、ha、W1、W2的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
[0104] 在图9的(B)所示的实施例2中,设置有上侧树脂加强件15和下侧树脂加强件16。下侧树脂加强件16由与上侧树脂加强件15相同的粘接剂形成。由此,硬度和储能弹性模量与上侧树脂加强件15相同。下侧树脂加强件16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与上侧树脂加强件15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Lc相同。下侧树脂加强件16以距振动板11的下表面11e的厚度hb处于20~40μm的范围的方式涂敷。但是,在涂敷后,粘接剂沿着振动侧框架6的振动侧开口部6c的内表面向重力方向流动,固化后的下侧树脂加强件16的形状变化为焊脚状。
[0105] <比较例>
[0106] 将在与图9的(A)、(B)所示的发声装置相同的发声装置中未设置有上侧树脂加强件15和下侧树脂加强件16的任一方的发声装置设为比较例。
[0107] <树脂加强件的效果>
[0108] 图10和图11示出相对于比较例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声压改善效果。
[0109] 图10和图11示出模拟对实施例1、2以及比较例的发声装置的线圈给予与输入电力1mW相当的mA的音频电流时的频率与声压的关系的结果。
[0110] 图11将图10所示的频带中的10kHz附近的特性放大示出。
[0111] 图10和图11的线型图的“上表面加强(单点划线)”表示图9的(A) 的实施例1,“两面加强(实线)”表示图9的(B)的实施例2,“无加强 (虚线)”表示比较例。
[0112] 如图10所示,在音频电流的频率处于100Hz至1.2kHz的范围的情况下,实施例1的声压为较高的平。如图11所示,当达到10kHz时,实施例1(上表面加强)与比较例(无加强)相比声压改善了H1,其改善水平为3.6dB左右。另一方面,实施例2(两面加强)与比较例(无加强) 相比声压如H2所示那样进一步得到改善,其改善水平增大为12.4dB左右。
[0113] 这样,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在10kHz附近的频率以及比其更高的频率处振动板11的振动稳定,声压水平提高。另外,实施例1在较低的频带处也能够提高声压水平。
[0114] 在实施例1中通过设置上侧树脂加强件15能够改善声压,因此如图7 所示,使用由树脂带形成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5A的发声装置同样也能够期待声压的改善效果。
[0115] 附图标记说明
[0116] 1、1A、1B、101发声装置;2壳体;4d发声口;5驱动侧框架;5a驱动侧安装面;6振动侧框架;6a振动侧安装面;6c振动侧开口部;11振动板;11b自由侧端部;11c支点侧端部;12挠性片; 15上侧树脂加强件;15A由树脂带形成的上侧树脂加强件;16下侧树脂加强件;20磁场产生部;21上部磁轭;22下部磁轭;23侧部磁轭;24上部磁铁;25下部磁铁;27线圈;31支承构件;32、132 衔铁;32a振动部;32b基端部;32c前端部;33传递体;(iii)支点侧间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