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236824.8 申请日 2016-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6054438B 公开(公告)日 2019-08-13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发明人 石川智一; 仓本侑祈; 山田春树; 加藤胜大;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 显示面板 和偏光板。上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上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非显示区域、以及与上述非显示区域相对的遮光层。上述偏光板配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主面,并且端部位于上述非显示区域。而且,在与上述偏光板的端部相对的 位置 ,上述遮光层至少被局部去除。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非显示区域、以及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对的遮光层;
偏光板,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面,并且端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检测电极,配置于所述主面与所述偏光板之间;以及
柔性配线基板,配置于所述主面,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与所述检测电极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具备第1基板和与所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2基板,
所述遮光层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偏光板的端部相对的位置具有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具有第1端部和与所述第1端部相对的第2端部,
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1端部位于所述偏光板的所述端部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2端部位于所述柔性配线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侧的端部与所述偏光板的所述端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具有:
罩部件,与所述偏光板相对;以及
粘接层,配置在所述偏光板与所述罩部件之间,并且通过紫外线固化而粘接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罩部件,
所述粘接层的所述柔性配线基板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
2端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具有:
背光,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地配置,发出朝向所述显示区域的光;以及遮光部件,在所述背光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对地配置,并且遮住来自所述背光的光;
所述遮光层的所述开口区域的整体与所述遮光部件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区域具有第3端部和与所述第3端部相对的第4端部,
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向第1方向延伸,
所述第3端部以及所述第4端部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所述开口区域呈由所述第1端部、所述第2端部、所述第3端部以及所述第4端部构成的矩形形状,
在所述第1方向上,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大于所述柔性配线基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极用于检测与所述显示区域接触或接近的物体,
所述柔性配线基板具有与所述偏光板的端部重叠的狭缝,
所述遮光层在与所述狭缝相对的位置至少被局部去除。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在由形成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密封材料包围的区域中封入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遮光层在不与所述密封材料相对的位置至少被局部去除。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封入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
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第1隔件,
所述第1隔件位于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所述遮光层的在所述开口区域与所述第1隔件相对的部分未被去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第2隔件,所述第1隔件及所述第2隔件形成于所述第2基板,
所述第2基板还具有与所述第1隔件重叠且不与所述第2隔件重叠的保护层,所述遮光层的与所述保护层相对的部分未被去除。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光层的包含与所述端部相对的位置的所述开口区域,所述遮光层被全部去除。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区域,所述遮光层包含直线状的多个狭缝。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狭缝的各自的宽度与相邻的所述狭缝之间的所述遮光层的宽度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狭缝的各自的宽度比相邻的所述狭缝之间的所述遮光层的宽度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狭缝的各自的宽度比相邻的所述狭缝之间的所述遮光层的宽度大。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区域,所述遮光层包含多个小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孔的各自的直径比相邻的所述小孔的间隔大。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包含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配线,
在包含与所述偏光板的所述端部相对的位置的所述开口区域,所述遮光层被图案化成与所述配线对应的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区域,所述遮光层至少被局部去除。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区域具有18%以上的开口率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偏光板的所述端部的距离比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2端部与所述偏光板的所述端部的距离小。
2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具有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第1狭缝和包围所述第1狭缝的第2狭缝,
所述开口区域位于所述第1狭缝与所述第2狭缝之间,
所述柔性配线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侧的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开口区域的所述第2端部与所述第2狭缝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基板还具备滤色层和外护层,
所述第1狭缝被所述滤色层填埋,
所述第2狭缝被所述外护层填埋。

说明书全文

显示装置

[0001] 本申请基于并且主张2015年4月1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JP2015-084208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以及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主面的偏光板。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在配置玻璃罩等罩部件时,利用由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即,将该树脂涂敷在偏光板之上并在其上配置罩部件,经由显示面板、罩部件照射紫外线而使树脂固化,从而将显示面板与罩部件粘接。
[0004] 如果在上述树脂未固化的状态下与偏光板的端部相接,存在因该树脂使偏光板的端部膨润的情况。如果膨润的程度剧烈,则导致显示面板的变形,也对显示品质带来影响。
[0005] 通常,偏光板的端部位于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也称为边框区域等)。该非显示区域被形成于罩部件、显示面板的遮光层遮光。因此,因该遮光层遮挡紫外线,产生不能使上述树脂充分固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07]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非显示区域、以及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对的遮光层;以及
[0008] 偏光板,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主面,并且端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0009] 在与所述偏光板的端部相对的位置,所述遮光层至少被局部去除。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简要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端部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1] 图2是放大表示上述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显示面板及玻璃罩的截面的图。
[0012] 图3是简要表示上述显示装置所具有的第2偏光板的端部膨润的情况的剖视图。
[0013] 图4是简要表示上述显示面板所具有的相对基板端子区域侧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0014] 图5是说明在第1~第7实施例中通用的概念的图。
[0015] 图6是简要表示第1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16] 图7是简要表示第2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17] 图8是简要表示第3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18] 图9是简要表示第4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19] 图10是简要表示第5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0] 图11是简要表示第6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1] 图12是简要表示第7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2] 图13是说明在第8、第9实施例中通用的概念的图。
[0023] 图14是简要表示第8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4] 图15是简要表示第9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5] 图16是简要表示第10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6] 图17是用于说明第10实施例的一个作用的图。
[0027] 图18是简要表示第11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8] 图19是简要表示第12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29] 图20是简要表示第13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一部分的图。
[0030] 图21是简要表示沿图20中的F21-F21线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的图。
[0031] 图22是简要表示第14实施例的开口区域的图。
[0032] 图23是用于说明一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一般来说,根据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和偏光板。上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上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非显示区域、以及与上述非显示区域相对的遮光层。在该显示装置中,至少在上述遮光层与上述偏光板的端部相对的位置,局部去除上述遮光层。
[0034] 参照附图,对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5] 此外,该公开仅是一个例子而已,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保留发明的主旨地进行适当变更而容易想到的方案也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为了更明确地说明附图,与实际的形态相比,存在示意地表示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的情况,但仅是一个例子而已,不能作为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在各图中,有时对连续配置的同一或类似的要素省略附图标记。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发挥与已说明的附图同一或类似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0036] 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公开了具有透射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使用了液晶显示元件。这样的显示装置能够用于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移动电话终端、个人计算机、电视接收装置、车载装置、游戏设备等各种装置。此外,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主要结构也能够适用于反射型的显示装置、具有透射型及反射型两者的显示装置等。而且,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显示面板不限于使用液晶显示元件,也能够适用具有有机电发光显示元件等的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或者具有电泳元件等的电子纸型的显示面板等具有其他种类的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
[0037] 图1是简要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端部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该图所示的显示装置1具有显示面板PNL、背光BL、玻璃罩CG。
[0038] 显示面板PNL具有阵列基板AR、与阵列基板AR相对的相对基板CT、以及保持在阵列基板AR与相对基板CT之间的液晶层(后述的液晶层LC)。阵列基板AR是第1基板的一个例子,相对基板CT是第2基板的一个例子。另外,显示面板PNL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以及该显示区域DA的周围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有时也被称为有效区域等。非显示区域NDA有时也被称为边框区域或者周边区域等。
[0039] 显示区域DA是例如矩形,非显示区域NDA是包围显示区域DA的矩形框状。这样的阵列基板AR及相对基板CT的4边中的3边大致对齐,剩下1边是阵列基板AR更突出。图1的截面相当于该1边的附近。以下,将阵列基板AR的比相对基板CT更突出的部分称为端子区域LA。在该端子区域LA形成有包含于阵列基板AR的扫描线、信号线、或者与驱动它们的电路等连接的配线。在端子区域LA设置有与上述配线连接的端子。在该端子连接有用于与显示装置1所搭载的设备的主板等连接的第1柔性配线基板FPC1等。而且,在端子区域LA安装有向上述配线供给信号线的由半导体芯片等形成的驱动器CM。
[0040] 背光BL具有配线基板10、发光元件11、导光板12、反射片材13、光学元件组14、支承框架15、遮光带16。发光元件11是例如发光二极管,在配线基板10上安装有多个。这样的发光元件11被配置为,其发光面与导光板12的端部(入光面)相对。
[0041] 导光板12具有平面状的射出面(出光面)12a,并且该射出面12a被配置为与显示面板PNL的第1主面F1(阵列基板AR的外表面)相对。来自发光元件11的光在导光板12传播,从射出面12a射出。反射片材13配置在导光板12的背面(射出面12a的相反侧的面),反射从导光板12的背面射出的光而使其向导光板12返回。光学元件组14配置在导光板12的射出面12a与显示面板PNL之间,包括例如从射出面12a侧依次配置的扩散片材和棱镜片材。
[0042] 支承框架15形成为例如包围发光元件11及导光板12的框状,支承发光元件11及导光板12等背光BL的各要素。遮光带16与非显示区域NDA相对地设置,也可以形成为包围显示区域DA的框状。遮光带16粘贴于例如光学元件组14及配线基板10等,对来自发光元件11及导光板12的光进行遮光。而且,遮光带16也粘贴于阵列基板AR和第1偏光板PL1,光学元件组14、配线基板10与阵列基板AR、第1偏光板PL1固定。另外,遮光带16也可以粘贴于支承框架
15。这样的遮光带16是遮住来自背光BL的不会有助于显示的光到达显示面板PNL的遮光部件的一个例子。
[0043] 玻璃罩CG与显示面板PNL的第2主面F2(相对基板CT的外表面)相对配置。玻璃罩CG具有比例如显示面板PNL大的尺寸,覆盖显示面板PNL的整个面。这样的玻璃罩CG是形成显示装置1的外表面的罩部件的一个例子。
[0044] 玻璃罩CG在与显示面板PNL相对一侧的面具有第1遮光层20。第1遮光层20将例如具有遮光性的黑色涂料印刷在玻璃罩CG上,形成为与显示区域DA对应地开口的框状。利用该第1遮光层20,不能从玻璃罩CG的外侧目视确认非显示区域NDA,并且防止来自发光元件11、导光板12的光从非显示区域NDA漏出。
[0045] 显示装置1还包括具有第1偏光轴的第1偏光板PL1、以及具有与第1偏光轴正交的第2偏光轴的第2偏光板PL2。第1偏光板PL1配置在阵列基板AR与背光BL之间。第2偏光板PL2配置在相对基板CT与玻璃罩CG之间。第1偏光板PL1及第2偏光板PL2形成为例如矩形,与显示区域DA的整个面相对。第1偏光板PL1及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在俯视时与非显示区域NDA重叠。
[0046] 玻璃罩CG与第2偏光板PL2相对。在玻璃罩CG与第2偏光板PL2之间形成有粘接层21,玻璃罩CG与第2偏光板PL2经由该粘接层21彼此粘接。
[0047] 粘接层21由因紫外线照射而固化的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粘接层21及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在俯视时与遮光带16及第1遮光层20重叠。在图1的例子中,粘接层21及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对齐,但是粘接层21的端部也可以向端子区域LA的一侧突出。
[0048] 显示装置1具有用于检测与玻璃罩CG接近或接触的物体的触摸屏。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触摸屏中存在各种形态,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其功能组装进显示面板PNL中。在图1的例子中,用于检测物体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电极RX形成于显示面板PNL的第2主面F2。例如,检测电极RX能够由铟··氧化物(IT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或者由金属细线形成。作为与检测电极RX一起使用的驱动电极,例如能够并用设置于阵列基板AR的像素驱动用的通用电极。但是,驱动电极也可以在第2主面F2等另外设置与通用电极不同的电极,不特别限定形成场所、形状。
[0049] 检测电极RX的电位受到在与玻璃罩CG接近或接触的物体和检测电极RX之间形成的容量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如果基于该电位(检测信号),能够检测到有无接近或接触玻璃罩CG的物体、进而检测该物体的位置。此外,物体的检测方式不限于在此所记载的方式,也能够采用基于例如检测电极RX所具有的自身容量的变化检测物体的方式。
[0050] 显示装置1还具有与检测电极RX电连接的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例如在相对基板CT的端部设置有与检测电极RX连接的端子,在该端子连接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在图1的例子中,该端子设置于第2主面F2,在第2主面F2连接有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
[0051] 图2是放大表示显示面板PNL及玻璃罩CG等的截面的图。在此,也一并示出背光BL的遮光带16的截面。阵列基板AR具有作为例如玻璃基板的第1绝缘基板30。而且,阵列基板AR在第1绝缘基板30的相对基板CT一侧的面具有基底层31、第1绝缘层32、第2绝缘层33、第3绝缘层34、以及第1取向膜35。
[0052] 基底层31覆盖第1绝缘基板30。第1绝缘层32覆盖基底层31。例如,第1绝缘层32是在显示区域DA隔开针对每个像素设置的开关元件所具有的多晶等半导体层与栅电极的层。第2绝缘层33由例如有机类的树脂材料形成,覆盖第2绝缘层33、上述开关元件等。例如,在第2绝缘层33之上,配置有在显示区域DA遍及多个像素地通用设置的通用电极。第3绝缘层34由例如无机类的氮化硅等形成,覆盖第2绝缘层33、上述通用电极等。在第3绝缘层34之上,配置有在显示区域DA针对每个像素设置的像素电极。第1取向膜35覆盖第3绝缘层34及上述像素电极等。
[0053] 另一方面,相对基板CT具有作为例如玻璃基板的第2绝缘基板40。而且,相对基板CT在第2绝缘基板40的与阵列基板AR相对一侧的面具有第2遮光层41(黑矩阵)、滤色层42、外护层43、以及第2取向膜44。
[0054] 第2遮光层41在俯视时与非显示区域NDA重叠。另外,第2遮光层41也配置于显示区域DA,与扫描线、信号线及开关元件等相对。滤色层42主要在显示区域DA设置于第2遮光层41开口的位置。滤色层42由着色为与像素对应的颜色的彩色光阻形成。例如,在显示区域DA配置有分别与红、绿、蓝及白对应的像素的情况下,滤色层42包含与这些颜色对应的彩色光阻。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对于与白对应的像素不配置彩色光阻。
[0055] 外护层43覆盖第2遮光层41及滤色层42。第2取向膜44在显示区域DA覆盖外护层43。在图2的例子中,第2取向膜44也延伸至非显示区域NDA。
[0056] 阵列基板AR及相对基板CT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利用以包围显示区域DA的方式形成为环状的密封材料50粘贴。在由第1取向膜35、第2取向膜44及密封材料50围成的空间中封入有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LC。在图2的例子中,与形成有密封材料50位置对应地去除第2绝缘层33的一部分,在该去除的部分的内部填满密封材料50。由此,能够防止分等从密封材料50的外部进入液晶层LC。
[0057] 在阵列基板AR及相对基板CT之间设置有主隔件51(第1隔件)、副隔件52(第2隔件)及端部隔件53。这些主隔件51、副隔件52及端部隔件53形成于例如相对基板CT。
[0058] 主隔件51起到将阵列基板AR与相对基板CT之间的层间隙保持为规定距离的作用。在图2的例子中,将与滤色层42在同一工序中形成的彩色光阻54与主隔件51的位置对应地配置。利用这样的彩色光阻54使外护层43鼓起,由此调整主隔件51的高度。作为一个例子,彩色光阻54是着色为蓝色的彩色光阻。副隔件52起到在形成第2取向膜44时防止第2取向膜
44的固化前的材料向密封材料50侧延伸的作用。端部隔件53配置在密封材料50的外侧,并且提高相对基板CT的端部附近的显示面板PNL的强度。
[0059] 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例如位于副隔件52的附近。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端部E2例如位于密封材料50的显示区域DA侧的端部的附近。
[0060] 在图2的例子中,第2遮光层41具有设置于密封材料50的附近的端部狭缝60和设置于非显示区域NDA及显示区域DA的边界附近的边界狭缝61。端部狭缝60的内部被外护层43填满。该端部狭缝60起到防止水分从相对基板CT的端部向内部进入的作用。边界狭缝61起到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第2遮光层41带电时、防止其影响波及显示区域DA的作用。在边界狭缝61的内部配置有在与滤色层42同一工序中形成的彩色光阻55。该彩色光阻55是重叠例如红色及蓝色这样不同颜色的彩色光阻的部件,防止通过边界狭缝61的漏光。
[0061] 遮光带16在俯视时与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密封材料50、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端部E2等重叠。
[0062] 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PNL具有能够适用利用例如与形成在设于阵列基板AR的像素电极与通用电极之间的基板主面大致平行的电场(横电场)驱动液晶分子的IPS(In 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模式、而且在IPS模式中使像素电极及通用电极的一方形成为平面状的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技术)模式的结构。其中,显示面板PNL也可以具有能够适用如例如TN(Twisted Nematic)模式、VA(Vertical Aligned)模式那样、利用所谓的纵电场驱动液晶分子的模式的结构。
[0063] 在粘贴玻璃罩CG时,例如,将作为粘接层21的基材的凝胶状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涂敷在设置于显示面板PNL的第2偏光板PL2之上。在该阶段,尚未设置背光BL。从例如玻璃罩CG一侧(图2的上侧)、阵列基板AR一侧(图2的下侧)及玻璃罩CG与显示面板PNL的端部一侧(图2的左侧等)向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也可以增加对紫外线固化树脂施加热量的工序。在图2所示的非显示区域NDA中,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在俯视时与设置于玻璃罩CG的第1遮光层20重叠。因此,在该端部E1的附近,利用第1遮光层20遮住从玻璃罩CG一侧(图2的上侧)照射的紫外线。
[0064] 第2偏光板PL2具有利用例如保护层等树脂层夹住偏光片的结构。在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例如偏光片从保护层露出,未固化的树脂从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溢出,偏光片可被该树脂膨润。
[0065] 图3是简要表示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膨润的情况的剖视图。在该图中,为了说明因膨润产生的影响,比实际更放大地表现了膨润的程度。在玻璃罩CG与显示面板PNL之间,由于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膨润,所以显示面板PNL以随着朝向端部而离开玻璃罩CG的方式变形。因该变形,阵列基板AR与相对基板CT之间的层间隙产生比原来更宽的异常区域UA。如果该异常区域UA影响显示区域DA,则显示色比原来更加发黄,导致显示品质降低。这样的现象被称为黄边(日文:イエローボーダ)等。显示面板PNL越薄,黄边表现得越显著。
[0066]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因这样的黄边导致的显示品质的降低,在第2遮光层41设置开口部,利用从阵列基板AR一侧(图2的下侧)照射的紫外线促进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固化。在图2所示的开口区域XA中,通过去除第2遮光层41的至少一部分来设置该开口部。
[0067] 对于设置开口区域XA的位置而言,利用图2及图4进行说明。图4是简要表示相对基板CT的端子区域LA侧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利用点的剖面线表示与第2遮光层41对应的部分。图2所示的端部狭缝60沿第2遮光层41的边缘部设置,边界狭缝61以包围显示区域DA的方式设置。开口区域XA设置在这些端部狭缝60与边界狭缝61之间。
[0068] 在图4的例子中,开口区域XA是由沿第1方向X的第1边部SP1及第2边部SP2、沿第2方向Y的第3边部SP3及第4边部SP4包围的区域。例如,第1方向X是与显示区域DA的端子区域LA侧的边平行的方向,第2方向Y是与第1方向X正交的方向。例如,第1边部SP1及第2边部SP2是长边,第3边部SP3及第4边部SP4是比该长边短的短边。
[0069] 第1边部SP1位于比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更靠显示区域DA侧。能够通过考虑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的设计上的位置、以及第2偏光板PL2的粘贴公差来设定第1边部SP1的具体位置。例如如图4所示,在端部E1的设计上的位置是与显示区域DA相距距离d1的位置的情况下,将第1边部SP1的位置设定在比距显示区域DA为距离d1的位置更靠显示区域DA侧相当于公差T1的距离的位置。
[0070] 第2边部SP2位于比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更靠端部狭缝60侧。能够通过考虑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端部E2的设计上的位置、以及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粘接公差来设定第2边部SP2的具体位置。例如如图4所示,在端部E2的设计上的位置是与距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相距距离d2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将第2边部SP2的位置设定在比端部E1的位置更靠显示区域DA侧相当于公差T2的距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开口区域XA不与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相对。
[0071] 在图4的例子中,第3边部SP3及第4边部SP4位于显示区域DA的沿第2方向Y的边缘部的延长线上。对于第2边部SP2侧而言,从显示面板PNL的侧方照射的紫外线被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等遮挡而难以到达紫外线固化树脂,但是对于第3边部SP3及第4边部SP4一侧而言,利用从侧方照射的紫外线,适当地固化紫外线固化树脂。此外,在因窄边框化而导致粘接剂的固化产生问题的情况下,第3边部SP3及第4边部SP4也能够位于比显示区域DA的沿第2方向Y的边缘部的延长线上更靠外侧的位置。
[0072] 通过如此设定第1边部SP1及第2边部SP2的位置,使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与开口区域XA相对。因此,在从显示面板PNL一侧照射紫外线时,端部E1附近的紫外线固化树脂通过开口区域XA暴露在紫外线下而被适当地固化。由此,防止或缓解未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与端部E1相接而使第2偏光板PL2膨润。因此,抑制黄边的产生,能够防止或减少显示品质的降低。而且,因为在开口区域XA与端部E1重叠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确保显示区域DA与第1边部SP1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充分地防止向显示区域DA的附近的漏光。
[0073] 另外,开口区域XA在俯视时也与背光BL的遮光带16及玻璃罩CG的第1遮光层20重叠。因此,在开口区域XA的位置,利用遮光带16及第1遮光层20对来自背光BL的光进行双重遮光,适当地防止了漏光。遮光带16比开口区域XA的第1边部SP1更向显示区域DA侧露出。
[0074] 另外,在第2边部SP2侧,因为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被第2遮光层41覆盖,所以能够从玻璃罩CG的外部目视确认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附近,能够提高显示装置1的外观。
[0075] 此外,在俯视下与密封材料50重叠的区域,存在因密封材料50遮挡紫外线的一部分的可能性。在此,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第2边部SP2的位置设定在密封材料50的显示区域DA侧的端部的位置或者比其更靠显示区域DA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开口区域XA不与密封材料50相对。
[0076] 以下,作为设置于开口区域XA的开口部的形态的具体例,表示第1~第12实施例。
[0077] 图5是说明在第1~第7实施例中通用的概念的图,表示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设置于开口区域XA的开口部能够被设为例如图5所示的狭缝SL1。该狭缝SL1沿第1方向X并且在第2方向Y上并列。利用狭缝SL1之间的第2遮光层41形成的线LN1也沿第1方向X并且在第2方向Y上并列。线LN1的第2方向Y上的宽度w1在例如线LN1的全长上恒定。狭缝SL1的第2方向Y上的宽度w2在例如狭缝SL1的全长上恒定。
[0078] (第1实施例)
[0079] 图6是简要表示第1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该开口区域XA中,狭缝SL1从第1边部SP1的附近至第2边部SP2的附近反复形成。各狭缝SL1从第3边部SP3的附近至第4边部SP4的附近(位于图中右侧)形成为直线状。在本实施例中,宽度w1、w2均为大致10μm。另外,第1边部SP1与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的设计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大致0.2mm,第2边部SP2与端部E1的设计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大致0.7mm。
[0080] 在图6中,将主隔件51、副隔件52和彩色光阻54的位置及形状与第2遮光层41重叠地表示。彩色光阻54沿第1方向X呈直线状地延伸。主隔件51在与彩色光阻54重叠的位置以一定间隔地排列。另一方面,副隔件52沿第1方向X形成为直线状。
[0081] 在本实施例中,在彩色光阻54与主隔件51重叠的部分,未去除第2遮光层41。由此,在形成主隔件51的位置,第2遮光层41的厚度一定,适当地保持阵列基板AR与相对基板CT之间的层间隙。
[0082] (第2实施例)
[0083] 图7是简要表示第2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本实施例在宽度w1、w2均为大致20μm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
[0084] (第3实施例)
[0085] 图8是简要表示第3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本实施例在宽度w1、w2均为大致30μm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
[0086] (第4实施例)
[0087] 图9是简要表示第4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宽度w1比宽度w2大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宽度w1为大致20μm,宽度w2为大致10μm。
[0088] (第5实施例)
[0089] 图10是简要表示第5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与第4实施例相同在宽度w1比宽度w2大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宽度w1为大致30μm,宽度w2为大致10μm。
[0090] (第6实施例)
[0091] 图11是简要表示第6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宽度w1比宽度w2小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宽度w1为大致10μm,宽度w2为大致20μm。
[0092] (第7实施例)
[0093] 图12是简要表示第7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与第6实施例相同在宽度w1比宽度w2小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宽度w1为大致10μm,宽度w2为大致30μm。
[0094] 除了以上说明的第1~第7实施例以外,能够将宽度w1、w2设定为适当的值。另外,也可以在开口区域XA设置沿第2方向Y延伸并且在第1方向X上并列的狭缝。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狭缝及线的宽度设定为适当的值。
[0095] 图13是说明在第8、第9实施例中通用的概念的图,表示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设置于开口区域XA的开口部能够被设为例如图13所示的直径为Φ的正圆形的小孔CR。该小孔CR沿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并列。沿第1方向X相邻的小孔CR彼此的间隔为S1,沿第2方向Y相邻的小孔CR彼此的间隔为S2。
[0096] (第8实施例)
[0097] 图14是简要表示第8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该开口区域XA,大致遍及整个区域地形成小孔CR。在本实施例中,直径Φ为大致20μm,间隔S1、S2均为大致10μm。另外,第1边部SP1与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的设计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大致0.2mm,第2边部SP2与端部E1的设计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大致0.7mm。在本实施例中,也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彩色光阻54与主隔件51重叠的部分,未去除第2遮光层41。
[0098] (第9实施例)
[0099] 图15是简要表示第9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本实施例在直径Φ为大致40μm、间隔S1、S2均为大致10μm这一点上与第8实施例不同。
[0100] 除了以上说明的第8及第9实施例以外,能够将直径Φ及间隔S1、S2设定为适当的值。另外,小孔CR也可以在开口区域XA任意配置。而且,也可以越靠端部E1的附近越将小孔CR形成得密集。另外,小孔CR不限于正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0101] (第10实施例)
[0102] 图16是简要表示第10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口区域XA中去除与彩色光阻54重叠的部分而去除第2遮光层41这一点上,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在开口区域XA,形成有分别与2个彩色光阻54重叠并且作为未去除第2遮光层41的部分的2个线LN2。在由这些线LN2分割的区域,形成有去除了第2遮光层41的3个狭缝SL2。在图16的例子中,狭缝SL2及线LN2均沿第1方向X延伸,并且第2方向Y上的宽度在全长上大致恒定。
[0103] 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在开口区域XA的大部分去除第2遮光层41,能够向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的附近照射大量的紫外线,能够使粘接层21更适当地固化。
[0104] 而且,在将阵列基板AR及相对基板CT粘贴时并在相对基板CT涂敷密封材料50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涂敷的精度。针对该作用,利用图17进行说明。在涂敷密封材料50时,使用具有涂敷密封材料50的喷嘴、以及检测该喷嘴附近的涂敷面的凹凸等的传感器SE的分配器。如果开口区域XA与涂敷密封材料50的位置接近,则传感器SE的检测位置与开口区域XA重叠。在开口区域XA使宽度窄的狭缝SL及线LN交替形成的情况下,如图17(a)所示,有时在狭缝SL或线LN的边缘部附近,与该边缘部平行地通过传感器SE。此时,传感器SE的检测信号与由狭缝SL形成的第2遮光层41的高低差干扰而不稳定,发生密封材料50的涂敷异常。另一方面,在开口区域XA的大部分去除第2遮光层41的情况下,如图17(b)所示,能够从传感器SE的通过线的附近去除高低差。因此,使传感器SE的检测信号稳定,能够正确地涂敷密封材料
50。
[0105] (第11实施例)
[0106] 图18是简要表示第11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整个开口区域XA去除第2遮光层41这一点上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在该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过开口区域XA向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的紫外线的量。而且,与第10实施例相同地能够提高密封材料50的涂敷精度。
[0107] 在图18的例子中,未在与主隔件51对应的位置设有彩色光阻54。由此,由于传感器SE不会受到因彩色光阻54产生的高低差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材料50的涂敷精度。但是,与其他实施例相同,也可以在与主隔件51对应的位置设置彩色光阻54。
[0108] 此外,可以不在与开口区域XA重叠的位置设置主隔件51。由此,能够防止主隔件51与传感器SE的干扰,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材料50的涂敷精度。而且,也可以在与开口区域XA重叠的位置不设置副隔件52。
[0109] (第12实施例)
[0110] 图19是简要表示第12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口区域XA中,在仅在与彩色光阻54对应的位置去除第2遮光层41这一点上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在第2遮光层41设有分别与2个彩色光阻54重叠的2个狭缝SL3。各狭缝SL3沿第1方向X延伸。在图19的例子中,狭缝SL3的第2方向Y上的宽度比彩色光阻54的第2方向Y上的宽度小。作为一个例子,在彩色光阻54的宽度为大致60μm的情况下,狭缝SL3的宽度被设定为大致50μm左右。
[0111] (第13实施例)
[0112] 图20是简要表示第13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口区域XA,在将第2遮光层41图案化为与设置于阵列基板AR的各种配线对应的形状这一点上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在开口区域XA形成有彼此隔着间隔而并列的多个狭缝SL4及线LN4。
[0113] 图21是简要表示沿图20的F21-F21线的显示面板PNL的截面的图。在该图中,省略阵列基板AR及相对基板CT所具有的要素的一部分。在阵列基板AR形成有多个配线36。这些配线36相当于从例如上述扫描线、信号线、或者驱动它们的电路延伸出来的配线等,并且由金属材料形成。在隔着液晶层LC等与这些配线36相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线LN4。虽然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配线36反射从第2绝缘基板40侧入射到显示面板PNL的光,但是通过设置线LN4能够防止该反射,并且能够提高显示面板PNL的外观。此外,在开口区域XA部分中的漏光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未形成配线36的部位以残留第2遮光层41的方式进行图案化。另外,也可以在开口区域XA的一部分的区域构成图21的结构,在其他区域,在未形成配线36的部位以残留第2遮光层41的方式进行图案化。
[0114] (第14实施例)
[0115] 图22是简要表示第14实施例的开口区域XA的图。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在第2遮光层41的端子区域LA侧设置开口区域XA,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沿第2遮光层41的4边设置开口区域XA的特征。存在即使在端子区域LA侧以外,因粘接剂的材质、偏光板的大小等、显示面板的结构使粘接剂与偏光板的端部接触、或者不能使粘接剂充分固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形态是有效的。
[0116] 在图22中,开口区域XA为环状(矩形框状),包围显示区域DA。开口区域XA在俯视时与相当于第2偏光板PL2及粘接层21的4边的端部重叠。在开口区域XA,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第2遮光层41至少被局部去除。
[0117] 在本实施例中,端子区域LA侧的开口区域XA的宽度比设置于与端子区域LA侧对应的反端子区域LAB侧的开口区域XA的宽度宽。另外,连结端子区域LA与反端子区域LAB的长边区域SA侧的开口区域XA的宽度比反端子区域LAB侧的开口区域的宽度窄。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窄边框的要求更高的长边区域SA侧的非显示区域NDA缩窄。
[0118] 此外,不需要在全部4边设置开口区域XA,可以仅在2边、或仅在3边设置开口区域XA。另外,虽然能够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但是也能够使开口区域XA与端部狭缝60不分离地一体形成,也能够使开口区域XA与边界狭缝61不分离地一体形成。另外,在开口区域XA设置外护层43,但是代替外护层43,也可以填充透过使粘接剂固化的波长的光例如紫外线、并使可视光难以透过的物质。由此,能够防止可视光从显示区域漏出。
[0119]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例的结构能够进行适当地组合。另外,开口区域XA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以采用各种形态。
[0120] 在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附近,根据开口区域XA的开口率而设定从阵列基板AR侧到达作为粘接层21的基材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紫外线的量。该开口率相当于如下值,例如,利用设置于开口区域XA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区域内的狭缝、小孔等开口部的面积与在开口区域XA中与设置于阵列基板AR的配线等金属材料重叠的面积之和除以开口区域XA的整个面积所得的值。
[0121] 发明人们验证了这样的开口率与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得知,在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紫外线固化树脂中,为了防止第2偏光板PL2的膨润,需要至少18%程度的开口率、优选20%以上的开口率。因此,优选的是,开口区域XA以使开口率为18%以上或20%以上的方式设置狭缝、小孔等开口部。
[0122] 此外,通常,在连接各柔性配线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从沿与该非显示区域相邻的显示区域的一边的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两端部,阵列基板AR的配线面积增大。因此,在开口区域XA的开口部的分布在各处大致一定的情况下,越朝向端部,上述开口率越低。考虑到这些,也可以越朝向开口区域XA的两端部越增大开口部的面积,使开口区域XA的各处的开口率均匀化。
[0123] 以上,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该实施方式仅作为例子进行提示,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该新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该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也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同等范围中。
[0124] 例如,代替第2遮光层41,在阵列基板AR设置遮光层的情况下,在该遮光层形成开口区域XA即可。阵列基板AR和相对基板CT具有矩形形状,但是也可以是矩形以外的形状的面板。在该情况下,考虑将第2偏光板PL2设为与相对基板CT的形状匹配的形状,但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开口区域XA设为与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合起来的形状。另外,作为开口区域XA,构成为局部地去除了第2遮光层41,但是在进行窄边框化并且缩窄各偏光板的端部与相对基板CT的端部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也可以去除设置于开口区域XA与相对基板CT的端部之间的第2遮光层41。在本发明中,也将该形状称为开口。
[0125] 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端部E2、密封材料50的位置、以及开口区域XA的位置等能够变形为各种形态。针对来自该观点的一个变形例,利用图23进行说明。在该图中,简要表示相对基板CT及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一部分。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与第2遮光层41重叠,并且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端部E2与开口区域XA重叠。而且,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在与开口区域XA重叠的位置具有多个狭缝SL5。粘接层21及第2偏光板PL2从显示区域DA侧延伸至例如与第2柔性配线基板FPC2的狭缝SL5重叠的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紫外线通过狭缝SL5照射作为粘接层21的基材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所以能够使该树脂适当地固化。
[012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2偏光板PL2经由粘接剂粘贴玻璃罩CG,但是也可以在玻璃罩CG与第2偏光板PL2之间设置触摸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固定第2偏光板PL2与触摸屏时,但是即使在利用粘接剂粘贴触摸屏与玻璃罩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有时也将玻璃罩CG与触摸屏一体而成的部件称为罩部件。另外,构成为在显示面板PNL粘贴第1偏光板PL1、第2偏光板PL2,但是也可以将粘贴这些偏光板而成的部件称为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防止偏光板的端部与粘接剂接触而导致的膨润,但是降低用于使粘接剂固化的光不能充分照射的区域并且使粘接剂充分固化也是目的之一。另外,在未固化的粘接剂因其自身的粘性、外压而摊涂时,通过预先经由开口区域XA照射光,也能够控制摊涂的范围。也就是说,即使构成为粘接剂的端部位于比第2偏光板PL2的端部E1更靠内侧,也能够起到本发明的效果。另外,不限于偏光板,在所有将显示面板与其他部件粘贴的情况下都能够适用本发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