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具备该定位装置的旋转机械、及定位方法

申请号 CN201680010272.7 申请日 2016-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7407162B 公开(公告)日 2019-07-26
申请人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发明人 白田明彦; 中山武城; 本田真也; 外川正明;
摘要 在外侧构件(11)形成销插通孔(12),在内侧构件(6)形成销槽(7)。 定位 装置(20)具备进入到销插通孔(12)和销槽(7)内的销(21)、与销槽(7)的槽侧面(8)相接的槽 接触 构件(41)。在销(21)和槽接触构件(41)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 位置 限制凹部(55)。在另一方的构件形成有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36)发生塑性 变形 并进入位置限制凹部(55)而与位置限制凹部(55)相接的爪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装置,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且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定位,其中,
所述定位装置具备:
销,进入到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销插通孔和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内;及
接触构件,安装于所述销,并与所述槽的槽侧面相接,
在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
在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形成有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而与所述位置限制凹部相接的爪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销具有向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插通的插通部和进入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槽内的槽插入部,
所述插通部呈以销轴线为中心而在与所述销轴线平行的销轴线方向上长的柱状,所述槽插入部形成在作为所述插通部的所述销轴线方向中的一方侧的前端侧,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与所述销轴线平行的支承面,
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与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支承面相对的被支承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插通部的所述前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支承面的一侧且随着从所述支承面远离而逐渐朝向所述前端侧的锥形接受面,
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与所述插通部的锥形接受面进行面接触的锥形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所述槽插入部的表面中的与所述槽接触构件的表面相对的相对面;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表面中的除了所述相对面之外的露出面;及所述相对面与所述露出面所成的
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所述槽接触构件的表面中的与所述销的表面相对的相对面;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表面中的除了所述相对面之外的露出面;及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相对面与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露出面所成的角,
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包括所述角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露出面具有形成在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前端侧且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
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露出面具有形成在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前端侧且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
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包括所述前端面与所述相对面所成的角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对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进行划定的凹面构成假想圆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该假想圆柱以相对于所述一方的构件的所述相对面和所述露出面这双方倾斜的假想轴为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第一被卡合部,该第一被卡合部形成在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前端侧且从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向与所述前端侧相反的基端侧延伸,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而呈凸状,
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形成在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前端侧且从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向所述基端侧延伸,相对于所述支承面而呈凹状,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具有:基端侧被卡合部,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的突出量为规定突出量;及前端侧被卡合部,相比所述基端侧被卡合部而配置在所述前端侧,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的突出量比所述规定突出量大,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基端侧卡合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面的凹陷量为所述基端侧被卡合部能够进入的规定凹陷量;及前端侧卡合部,相比所述基端侧卡合部而配置在所述前端侧,相对于所述支承面的凹陷量为所述前端侧被卡合部能够进入的凹陷量,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包括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前端侧卡合部的区域、及包括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前端侧被卡合部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支承面而呈凸状或凹状的卡合部,
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而呈凹状或凸状且供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卡合部具有在所述销轴线方向上长的第一卡合部和与所述支承面平行且在与所述销轴线垂直的方向上长的第二卡合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卡合部,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被卡合部具有在所述销轴线方向上长且供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和与所述被支承面平行且在与所述销轴线垂直的方向上长并供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卡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配置在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内的所述销之间的内衬,所述槽接触构件在所述被支承面的与所述前端侧相反的基端侧形成有与所述被支承面相邻且朝向所述基端侧的基端面,
所述内衬具有:与所述被支承面和所述支承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相接的内衬主体;及相对于所述内衬主体而折弯且与所述基端面相对的移动限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外周侧形成有与所述销插通孔连通、直径比所述销插通孔的直径大且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配置在所述凹部内并抑制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存在的流体向外周侧的流出的密封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是圆柱状的孔,
所述销的所述插通部呈能够插通于所述销插通孔的圆柱状,
所述槽插入部具有:将圆柱状的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延长而形成的周面即侧周面;及相比将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延长形成的假想外周面而位于内侧并安装所述槽接触构件的面,
在所述槽插入部安装有所述槽接触构件时,所述槽接触构件相比所述假想外周面而位于所述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配置在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内的所述销之间的内衬。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外周侧形成有与所述销插通孔连通并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定位装置具备将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凹部的开口闭塞的盖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构件形成有多个所述位置限制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在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以所述爪部为基准而在与所述一方的构件的所述位置限制凹部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变形辅助凹部。
17.一种旋转机械,具备:
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
所述外侧构件;
所述内侧构件;及
转子,配置在所述内侧构件的内周侧,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转子是蒸汽涡轮转子。
19.一种定位方法,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且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定位,其中,
所述定位方法执行如下工序:
准备工序,准备具有销和槽接触构件的定位装置,该销进入到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销插通孔和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内,该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的槽侧面相接;
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将在所述销组装了所述槽接触构件后的调整完销进行装配;及定位装置安装工序,使所述调整完销进入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及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槽内,
在由所述准备工序准备的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构件组装工序,所述构件组装工序使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而与所述位置限制凹部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定位方法,其中,
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凹部形成工序,所述凹部形成工序在所述一方的构件上在不同于第一位置限制凹部的位置形成作为位置限制凹部的第二位置限制凹部,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凹部是在由所述准备工序准备的所述一方的构件上已经形成的位置限制凹部,在所述构件组装工序中,使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在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前已经形成的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凹部和由所述凹部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凹部中的一方的位置限制凹部。
21.一种定位方法,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且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定位,其中,
所述定位方法执行如下工序:
准备工序,准备具有销和槽接触构件的定位装置,该销进入到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销插通孔和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内,该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的槽侧面相接;
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将在所述销组装有所述槽接触构件的调整完销进行装配;及定位装置安装工序,使所述调整完销进入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及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槽内,
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
凹部形成工序,在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及
构件组装工序,使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而与所述位置限制凹部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中,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多个内衬,
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从多个所述内衬之中选定任一个内衬的内衬选定工序,在所述构件组装工序中,在所述销与所述槽接触构件之间配置由所述内衬选定工序选定了的所述内衬,使所述槽接触构件隔着所述内衬而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槽接触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中,
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调整所述槽接触构件的厚度的厚度调整工序,所述构件组装工序在所述厚度调整工序之后执行。

说明书全文

定位装置、具备该定位装置的旋转机械、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并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具备该定位装置的旋转机械、及定位方法。
[0002] 本申请基于在2015年2月19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5-030418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0003] 蒸汽涡轮燃气轮机压缩机等旋转机械具备转子轴、壳体等外侧构件、内侧构件。外侧构件以转子轴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内侧构件配置在该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并以转子轴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在这样的旋转机械中,针对相对于外侧构件的相对位置确定的转子轴,为了使内侧构件的相对位置对合而有时会使用定位装置。
[0004] 作为这样的定位装置,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该定位装置具备径向销、内衬螺栓。径向销进入到作为外侧构件的机室的销插通孔和作为内侧构件的叶片环的槽内。内衬配置在径向销的前端部与槽的槽侧面之间。螺栓将内衬固定于径向销的前端部。在内衬形成有与槽侧面相接的槽接触面和与径向销的前端部接触的销接触面。此外,在该内衬形成有螺纹插通孔和螺栓头收纳凹部。螺纹插通孔从槽接触面朝向销接触面贯通,供螺栓的螺纹部插通。螺栓头收纳凹部与螺纹插通孔连通并收纳螺栓的螺栓头部。
[0005] 在先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0171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的定位装置如前所述具备:径向销;内衬,形成有螺纹插通孔、螺栓头部收纳凹部等;及螺栓,将该内衬固定于径向销。对于包括这样的定位装置在内的所有装置,希望削减构成装置的零件个数。
[0010]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零件个数的定位装置、具备该定位装置的旋转机械、及定位方法。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一形态的定位装置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且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定位,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销,进入到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销插通孔和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内;及槽接触构件,安装于所述销,并与所述槽的槽侧面相接,在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在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形成有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而与所述位置限制凹部相接的爪部。
[0013] 在该定位装置中,在使销与槽接触构件相对之后,使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使该一部分作为爪部并进入一方的构件的位置限制凹部而与位置限制凹部接触。其结果是,能限制销与槽接触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在该定位装置中,不需要用于将与内侧构件的槽的槽侧面相接的构件固定于销的螺栓等构件,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0014]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二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销具有向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插通的插通部和进入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槽内的槽插入部,所述插通部呈以销轴线为中心而在与所述销轴线平行的销轴线方向上长的柱状,所述槽插入部形成在作为所述插通部的所述销轴线方向中的一方侧的前端侧,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与所述销轴线平行的支承面,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与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支承面相对的被支承面。
[0015]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三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插通部的所述前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支承面的一侧且随着从所述支承面远离而逐渐朝向所述前端侧的锥形接受面,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与所述插通部的锥形接受面进行面接触的锥形接触面。
[0016] 在该定位装置中,在销的插通部的前端侧形成有随着从支承面远离而逐渐朝向前端侧的锥形接受面,在槽接触构件形成有与该锥形接受面进行面接触的锥形接触面。因此,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限制槽接触构件相对于销的向销轴线方向上的与前端侧相反的基端侧的相对移动。而且,在该定位装置中,也能够限制向从销的支承面远离的一侧的槽接触构件的相对移动。由此,在该定位装置中,与由位置限制凹部及进入该位置限制凹部的爪部产生的槽接触构件相对于销的相对移动限制相辅相成,能够进一步限制槽接触构件相对于销的相对移动。
[0017] 销的支承面经由槽接触构件的被支承面而接受来自内侧构件的。因此,支承面的面积及被支承面的面积为了耐受从内侧构件接受的力而优选较大。在该定位装置中,在销的支承面及槽接触构件的被支承面中无需形成供螺栓插入的螺栓孔。因此,在该定位装置中,与形成螺栓孔的情况相比,不用改变销的支承面及槽接触构件的被支承面的宽度等而能够增大这些面的面积。
[0018]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四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或第三形态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所述槽插入部的表面中的与所述槽接触构件的表面相对的相对面;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表面中的除了所述相对面之外的露出面;及所述相对面与所述露出面所成的,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所述槽接触构件的表面中的与所述销的表面相对的相对面;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表面中的除了所述相对面之外的露出面;及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相对面与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露出面所成的角,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包括所述角的区域。
[0019] 在该定位装置中,由于在一方的构件的角形成位置限制凹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位置限制凹部。
[0020]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五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四形态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露出面具有形成在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前端侧且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露出面具有形成在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前端侧且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包括所述前端面与所述相对面所成的角的区域。
[0021] 在该定位装置中,通过位置限制凹部和进入该位置限制凹部的爪部,能够将槽接触构件的移动主要在其前端侧进行限制。而且,如前所述,通过在销的插通部的前端侧换言之在销的槽插入部的基端侧形成的锥形接受面和与该锥形接受面进行面接触的槽接触构件的锥形接触面,能够将槽接触构件的移动主要在其基端侧进行限制。由此,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在槽接触构件的前端侧和基端侧这两方,限制槽接触构件相对于销的相对移动。
[0022]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六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四或第五形态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对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进行划定的凹面构成假想圆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该假想圆柱以相对于所述一方的构件的所述相对面和所述露出面这双方倾斜的假想轴为中心。
[0023] 在该定位装置中,使圆柱形状的工具沿着相对于一方的构件的相对面和露出面这双方倾斜的方向直线性地移动,由此能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由此,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容易地形成位置限制凹部。此外,在该定位装置中,容易使销的爪部遍及位置限制凹部的大范围地紧贴,而且,能够使基于销的爪部的槽接触构件的位置限制方向为各种方向。
[0024]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七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至第六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第一被卡合部,该第一被卡合部形成在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前端侧且从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向与所述前端侧相反的基端侧延伸,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而呈凸状,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形成在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前端侧且从朝向所述前端侧的前端面向所述基端侧延伸,相对于所述支承面而呈凹状,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具有:基端侧被卡合部,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的突出量为规定突出量;及前端侧被卡合部,相比所述基端侧被卡合部而配置在所述前端侧,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的突出量比所述规定突出量大,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基端侧卡合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面的凹陷量为所述基端侧被卡合部能够进入的规定凹陷量;及前端侧卡合部,相比所述基端侧卡合部而配置在所述前端侧,相对于所述支承面的凹陷量为所述前端侧被卡合部能够进入的凹陷量,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包括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前端侧卡合部的区域、及包括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前端侧被卡合部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
[0025]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八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至第六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槽插入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支承面而呈凸状或凹状的卡合部,在所述槽接触构件形成有相对于所述被支承面而呈凹状或凸状且供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0026] 在该定位装置中,通过槽插入部的卡合部与槽接触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能够限制槽接触构件相对于销的相对移动。而且,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在销中的规定的位置容易且准确地安装槽接触构件。此外,从内侧构件的槽及外侧构件的销插通孔拔出销时,能够减少槽接触构件的残留在槽内的残留可能性。
[0027]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九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八形态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卡合部具有在所述销轴线方向上长的第一卡合部和与所述支承面平行且在与所述销轴线垂直的方向上长的第二卡合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卡合部,所述槽接触构件的所述被卡合部具有在所述销轴线方向上长且供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和与所述被支承面平行且在与所述销轴线垂直的方向上长并供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卡合部。
[0028]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至第九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配置在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内的所述销之间的内衬,所述槽接触构件在所述被支承面的所述基端侧形成有与所述被支承面相邻且朝向所述基端侧的基端面,所述内衬具有:与所述被支承面和所述支承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相接的内衬主体;及相对于所述内衬主体而折弯且与所述基端面相对的移动限制部。
[0029] 在该定位装置中,内衬的移动限制部与槽接触构件的基端面相对,因此能够限制内衬相对于槽接触构件的向前端侧的相对移动。由此,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限制内衬向前端侧的脱落。
[0030]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一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至第十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外周侧形成有与所述销插通孔连通、直径比所述销插通孔的直径大且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配置在所述凹部内并抑制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存在的流体向外周侧的流出的密封构件。
[0031] 在该定位装置中,即便是在内部流动有流体的旋转机械中,也能够抑制流体从外侧构件的销插通孔向外部的流出。
[0032]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二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二至第十一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是圆柱状的孔,所述销的所述插通部呈能够插通于所述销插通孔的圆柱状,所述槽插入部具有:将圆柱状的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延长而形成的周面即侧周面;及相比将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延长形成的假想外周面而位于内侧并安装所述槽接触构件的面,在所述槽插入部安装有所述槽接触构件时,所述槽接触构件相比所述假想外周面而位于所述内侧。
[0033] 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将在槽插通部固定有槽接触构件的销容易地插入圆柱形状的销插入孔。
[0034]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三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一至第九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具备配置在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内的所述销之间的内衬。
[0035]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四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一至第十三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外周侧形成有与所述销插通孔连通并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定位装置具备将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凹部的开口闭塞的盖构件。
[0036] 在该定位装置中,能够防止销从销插通孔的脱落。
[0037]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五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十四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构件形成有多个所述位置限制凹部。
[0038] 在该定位装置中,使另一方的构件的爪部分别进入形成于一方的构件的多个位置限制凹部,由此能够进一步限制销与槽接触构件的相对移动。而且,在该定位装置中,在销安装有槽接触构件时,将多个位置限制凹部中的任一个作为预备的位置限制凹部,不使爪部进入而预先残留,由此从销拆卸槽接触构件,再次向销安装槽接触构件时,能够利用预备的位置限制凹部。
[0039]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六形态的定位装置以所述第一至第十五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为基础,其中,在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以所述爪部为基准而在与所述一方的构件的所述位置限制凹部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变形辅助凹部。
[0040] 在该定位装置中,利用冲头等工具使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时,能够容易地使冲头等工具抵接于与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相邻的位置,能够容易地使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
[0041]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七形态的旋转机械具备:所述第一至第十六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外侧构件;所述内侧构件;及转子,配置在所述内侧构件的内周侧,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
[0042]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八形态的旋转机械以所述第十七形态的所述旋转机械为基础,所述转子是蒸汽涡轮转子。即,所述旋转机械也可以是蒸汽涡轮。
[0043]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十九形态的定位方法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且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定位,其中,所述定位方法执行如下工序:准备工序,准备具有销和槽接触构件的定位装置,该销进入到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销插通孔和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内,该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的槽侧面相接;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将在所述销组装了所述槽接触构件后的调整完销进行装配;及定位装置安装工序,使所述调整完销进入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及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槽内,在由所述准备工序准备的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构件组装工序,所述构件组装工序使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而与所述位置限制凹部接触。
[0044] 在该定位方法中,在构件组装工序中,使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使该一部分作为爪部并进入一方的构件的位置限制凹部而与位置限制凹部接触。其结果是,能限制销与槽接触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在该定位方法中,作为定位装置的零件,不需要用于将与内侧构件的槽的槽侧面相接的构件固定于销的螺栓等构件,能够减少利用准备工序准备的零件个数。
[0045]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二十形态的定位方法以所述第十九形态的所述定位方法为基础,其中,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凹部形成工序,所述凹部形成工序在所述一方的构件形成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在所述构件组装工序中,使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在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前已经形成的所述位置限制凹部和由所述凹部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位置限制凹部中的一方的位置限制凹部。
[0046]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二十一形态的定位方法相对于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外侧构件,将配置在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且以轴线为中心而沿周向延伸的内侧构件定位,其中,所述定位方法执行如下工序:准备工序,准备具有销和槽接触构件的定位装置,该销进入到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销插通孔和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内,该槽接触构件与所述槽的槽侧面相接;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将在所述销组装有所述槽接触构件的调整完销进行装配;及定位装置安装工序,使所述调整完销进入所述外侧构件的所述销插通孔及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槽内,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凹部形成工序,在所述销和所述槽接触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的与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方向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及构件组装工序,使所述槽接触构件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而与所述位置限制凹部接触。
[0047] 在该定位方法中,也是在构件组装工序中,使另一方的构件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将该一部分作为爪部并进入一方的构件的位置限制凹部而与位置限制凹部接触。其结果是,能限制销与槽接触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在该定位方法中,作为定位装置的零件,不需要用于将与内侧构件的槽的槽侧面相接的构件固定于销的螺栓等构件,能够减少利用准备工序而准备的零件个数。
[0048]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二十二形态的定位方法以所述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方法为基础,其中,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多个内衬,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从多个所述内衬之中选定任一个内衬的内衬选定工序,在所述构件组装工序中,在所述销与所述槽接触构件之间配置由所述内衬选定工序选定了的所述内衬,使所述槽接触构件隔着所述内衬而与所述销相对,使所述槽接触构件的一部分作为爪部发生塑性变形并进入所述位置限制凹部。
[0049]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的作为第二十三形态的定位方法以所述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形态中的任一所述定位方法为基础,其中,所述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包括调整所述槽接触构件的厚度的厚度调整工序,所述构件组装工序在所述厚度调整工序之后执行。
[0050] 发明效果
[0051]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能够减少定位装置的零件个数。附图说明
[0052]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械的剖视图。
[0053]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整体侧视图。
[0054]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0055]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0056]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销的立体图。
[0057]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槽接触构件的立体图。
[0058]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槽接触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0059]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60] 图9是图8的IX向视图。
[0061] 图10是图8的X向视图。
[0062]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装配过程中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63]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装配完成后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64]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装配完成后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65]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的次序的流程图
[0066]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的说明图(其1)。
[0067]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的说明图(其2)。
[0068]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的说明图(其3)。
[0069] 图1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临时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70] 图1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调整完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71] 图2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0072] 图2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73] 图2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平面。
[0074]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定位方法的次序的流程图。
[0075]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定位方法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的详细次序的流程图。
[0076]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定位方法的次序的流程图。
[0077] 图2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定位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78] 图2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定位装置的整体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79]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定位装置及具备该定位装置的旋转机械的一实施方式、及定位装置的变形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80] “实施方式”
[0081] 首先,关于本发明的定位装置及具备该定位装置的旋转机械的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19进行说明。
[0082]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械是蒸汽涡轮。如图1所示,该蒸汽涡轮具备转子(蒸汽涡轮转子)1、叶片环5、机室10、定位装置20。转子1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旋转。叶片环5配置在转子1的外周侧,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而呈环状。机室10配置在叶片环5的外周侧,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而呈环状。定位装置20确定叶片环5相对于机室10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旋转轴线Ar延伸的方向称为轴向Da,将以旋转轴线Ar为基准的径向仅称为径向Dr,将相对于旋转轴线Ar的周向仅称为周向Dc。而且,将与旋转轴线Ar垂直且平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Dh,将与旋转轴线Ar垂直且铅垂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Dv。
[0083] 转子1具有: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而沿轴向Da延伸的转子轴2;沿周向Dc排列而固定于转子轴2的多个动叶片3。在环状的叶片环5,在叶片环5的内周侧且比转子1的动叶片3靠上游侧的位置设有沿周向Dc排列的多个静叶片9。在蒸汽涡轮中,转子轴2的外周侧与环状的叶片环5的内周侧之间的筒状的空间,换言之,配置动叶片3及静叶片9的空间成为蒸汽流路。环状的叶片环5以旋转轴线Ar为基准而具有上侧的上半叶片环6x和下侧的下半叶片环6y。上半叶片环6x及下半叶片环6y以旋转轴线Ar为基准而呈半圆弧状,在周向Dc的端部利用螺栓等而相互连接。而且,环状的机室10也以旋转轴线Ar为基准而具有上侧的上半机室11x和下侧的下半机室11y。上半机室11x及下半机室11y也以旋转轴线Ar为基准而呈半圆弧状,在周向Dc的端部利用螺栓等而相互连接。
[0084] 在下半机室11y的周向Dc的端部形成有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凹陷的槽18。而且,在下半叶片环6y的周向Dc的端部设有朝向外周侧突出的突起19,该突起19与槽18嵌合。通过突起19与槽18的嵌合,下半叶片环6y被限制成相对于下半机室11y在上下方向Dv及轴向Da上不能相对移动。此外,在下半机室11y的内周面,遍及周向Dc的整周地形成有朝向内周侧突出的突起(未图示)。而且,在下半叶片环6y的外周面,遍及周向Dc的整周地形成有朝向内周侧凹陷的槽部(未图示)。所述突起与所述槽部遍及整周地嵌合。由此,下半叶片环6y被限制成相对于下半机室11y在轴向Da上不能相对移动。而且,周向的嵌合部在上半机室11x和上半叶片环6x中也同样地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未安设定位装置20的时点,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能够在左右方向Dh上移动。而且,在未安设定位装置20的时点,上半叶片环6x也相对于上半机室11x能够在左右方向Dh上移动。
[008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半叶片环6x及下半叶片环6y分别构成内侧构件,上半机室11x及下半机室11y分别构成外侧构件。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将上半叶片环6x及下半叶片环6y仅称为半叶片环6,将上半机室11x及下半机室11y仅称为半机室11。
[0086] 作为定位装置20,存在确定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相对位置的下侧的定位装置20和确定上半叶片环6x相对于上半机室11x的相对位置的上侧的定位装置20。上侧的定位装置20与下侧的定位装置20为同一构造。因此,以下,主要说明下侧的定位装置
20。
[0087] 如图2~图4所示,在半机室11形成有: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贯通的圆柱状的销插通孔12;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凹陷且与销插通孔12连通的凸缘收纳凹部13。凸缘收纳凹部13的内径尺寸比销插通孔12的内径尺寸大。在该凸缘收纳凹部13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14。销插通孔12从该凸缘收纳凹部13的底面向半机室11的内周侧贯通。
[0088] 在半叶片环6,在与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在径向Dr上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凹陷的销槽7。如图2及图4所示,该销槽7利用形成于半叶片环6的槽底面8c及形成于半叶片环6且在左右方向Dh上彼此相对的一对槽侧面8来划定。
[0089] 如图1所示,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及凸缘收纳凹部13、半叶片环6的销槽7都与旋转轴线Ar相交,并形成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铅垂线Lv上。
[0090] 如图2~图4所示,定位装置20具备销21、槽接触构件41、内衬61、密封件75、销按压螺钉81(盖构件)、防松脱用具85。销21进入到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及半叶片环6的销槽7内。槽接触构件41与销槽7的槽侧面8相接。内衬61配置在槽接触构件41与销槽7内的销21之间。密封件75将销21与半机室11之间密封。销按压螺钉81与销21的头相接。防松脱用具85限制销按压螺钉81的松脱。槽接触构件41具有与销槽7的一对槽侧面8中的第一槽侧面8a相接的第一槽接触构件41a和与销槽7的一对槽侧面8中的第二槽侧面8b相接的第二槽接触构件41b。
[0091]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销21具有:向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插通的圆柱状的插通部22;在插通部22的两端中的一方的端部形成的槽插入部23;在插通部22的另一方的端部形成的头部凸缘31。在此,将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中心轴线称为销轴线Ap,将该销轴线Ap延伸的方向称为销轴线方向Dp。而且,在销轴线方向Dp上将相对于插通部22而形成槽插入部23的一侧称为前端侧,在销轴线方向Dp上将相对于插通部22而形成头部凸缘31的一侧称为基端侧。
[0092] 在槽插入部23形成有侧周面23c、一对支承面24、前端面27。侧周面23c是将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延长而形成的面。一对支承面24相比将插通部22的外周面延长而形成的假想外周面而位于内侧。前端面27形成于槽插入部23的前端侧且朝向前端侧。假想外周面是沿着销轴线方向Dp将插通部22的外周面延长而形成的假想的面。一对支承面
24都是相比假想外周面而位于内侧,且在与销轴线Ap垂直的方向上相互朝向相反的方向。
一对支承面24的相互间隔尺寸即槽插入部厚度尺寸Wd的尺寸比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直径尺寸小。在一对支承面24上分别形成有朝向另一方的支承面24侧凹陷的一对第一卡合凹部
25(卡合部、第一卡合部)25及第二卡合凹部(卡合部、第二卡合部)26。第一卡合凹部25在销轴线方向Dp上较长地形成。第一卡合凹部25在与销轴线方向Dp垂直且沿着支承面24的方向上空出彼此的间隔而形成于支承面24。该第一卡合凹部25具有:相对于支承面24的凹陷量为规定凹陷量的基端侧卡合部25a;及相比基端侧卡合部25a而配置在前端侧的前端侧卡合部25b。前端侧卡合部25b的凹陷量随着朝向前端侧而从基端侧卡合部25a的规定凹陷量逐渐变大。第二卡合凹部26在与销轴线方向Dp垂直且沿着支承面24的方向上较长地形成。该第二卡合凹部26形成在支承面24的基端侧的位置。支承面24具有: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之间的主支承面24a;以第一卡合凹部25为基准而与主支承面24a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24b。
[0093] 在包括一对支承面24中的一方的支承面24与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进而包括一对支承面24中的另一方的支承面24与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有变形辅助凹部35。变形辅助凹部35具有第一辅助凹部35a和第二辅助凹部35b。第一辅助凹部35a靠近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中的一方的第一卡合凹部25且形成在包括支承面24与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第二辅助凹部35b靠近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中的另一方的第一卡合凹部25且形成在包括支承面24与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
[0094] 槽插入部23的表面中的与槽接触构件41的表面相对的相对面是如下面:包括主支承面24a、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面、对第二卡合凹部26进行划定的面。另一方面,槽插入部23的表面中的与槽接触构件41的表面不相对的露出面是前端面27、侧周面23c、外表面24b。
[0095] 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直径尺寸与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的内径尺寸实质上相同。在该插通部22的前端侧形成有随着远离支承面24而逐渐朝向前端侧的锥形接受面29。
[0096] 头部凸缘31以销轴线Ap为中心而呈圆板状。头部凸缘31的直径尺寸比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直径尺寸及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的内径尺寸大,且比半机室11的凸缘收纳凹部13的内径尺寸小。在头部凸缘31的设置插通部22一侧的面上,以销轴线Ap为中心而形成有环状的密封槽32。前述的密封件75呈环状,该密封件75的一部分进入密封槽32。
[0097] 如图2所示,销按压螺钉81(盖构件)具有:螺纹部82,形成有与在半机室11的凸缘收纳凹部13形成的内螺纹14能够螺合的外螺纹;及螺钉头部83,形成于螺纹部82的端部。螺钉头部83呈六角柱状,能够供扳手等工具卡合。
[0098] 防松脱用具85具有防松脱螺钉86和金属线88。防松脱螺钉86能够螺合于半机室11的与销插通孔12相邻的防松脱螺纹孔15。金属线88将销按压螺钉81的螺钉头部83与防松脱螺钉86的螺钉头部87连结。金属线88可以将销按压螺钉81的螺钉头部83与防松脱螺钉86的螺钉头部87分别直接连结,但也可以经由向各螺钉81、86的螺钉头部83、87嵌入的销21而与螺钉头部83、87连结。
[0099] 第一槽接触构件41a及第二槽接触构件41b相互为同一形状。因此,以下,仅说明第一槽接触构件41a。如图4及图6~图10所示,在第一槽接触构件41a形成有槽接触面42、被支承面43、前端面47、一对侧面48、基端面51、锥形接触面52、第一锥形面44a、一对第二锥形面44b。槽接触面42与销槽7的第一槽侧面8a相接。被支承面43相对于槽接触面42朝向的方向而朝向相反侧。前端面47形成于第一槽接触构件41a的前端侧且朝向前端侧。一对侧面48相互朝向相反的一侧。基端面51形成于第一槽接触构件41a的基端侧且朝向基端侧。锥形接触面52与销21的锥形接受面29进行面接触。第一锥形面44a与槽接触面42相连。一对第二锥形面44b与槽接触面42相连。
[0100] 如图6、图9及图10所示,在第一槽接触构件41a中,在将第一槽接触构件41a固定于销21的槽插入部23的状态下,一对侧面48在与销轴线方向Dp垂直且沿着槽接触面42的方向即槽接触构件宽度方向Daw上设置在彼此相反的一侧。前端面47是与第一锥形面44a、第二锥形面44b、一对侧面48及被支承面43相邻的面。如图6及图8所示,基端面51是与被支承面43的基端侧缘相连且随着从该被支承面43向槽接触面42侧远离而朝向基端侧的锥形面。锥形接触面52是与槽接触面42的基端侧缘相连且随着从槽接触面42向被支承面43侧远离而逐渐朝向基端侧的锥形面。换言之,该锥形接触面52是随着从被支承面43向槽接触面42侧远离而朝向前端侧的锥形面。第一锥形面44a以随着从槽接触面42朝向前端侧而逐渐接近被支承面43的方式相对于槽接触面42倾斜。如图6、图9及图10所示,一对第二锥形面44b分别在第一槽接触构件41a中在槽接触构件宽度方向Daw上设置在彼此相反的一侧。一对第二锥形面44b以随着从槽接触面42接近被支承面43而逐渐远离对方侧的第二锥形面44b的方式相对于槽接触面42倾斜。
[0101] 如图4、图6、图8~图10所示,在被支承面43形成有两个第一被卡合凸部(被卡合部、第一被卡合部)45、第二被卡合凸部(被卡合部、第二被卡合部)46。第一被卡合凸部45向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嵌入。第二被卡合凸部46向销21的第二卡合凹部26嵌入。两个第一被卡合凸部45与销21的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同样,空出彼此的间隔而形成一对。该第一被卡合凸部45具有:相对于被支承面43的突出量为规定突出量的基端侧被卡合部45a;及相比基端侧被卡合部45a而配置在前端侧的前端侧被卡合部45b。前端侧被卡合部45b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其突出量从基端侧被卡合部45a的规定突出量逐渐变大。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基端侧被卡合部45a进入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的基端侧卡合部25a。而且,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前端侧被卡合部45b进入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的前端侧卡合部25b。在第一被卡合凸部45形成有在槽接触构件宽度方向Daw上相互朝向相反的一侧的一对凸侧面。第一槽接触构件41a的侧面48的一部分构成一对凸侧面中的一方的凸侧面。一对凸侧面中的另一方的凸侧面构成凸内侧面48a。第二被卡合凸部46的销轴线方向Dp的宽度比销21的第二卡合凹部26的销轴线方向Dp的宽度稍窄。因此,即使槽接触构件41的第二被卡合凸部46嵌入于销
21的第二卡合凹部26,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也能够沿销轴线方向Dp稍微相对移动。
[0102] 如前所述,第二槽接触构件41b是与第一槽接触构件41a相同的形状。但是,第二槽接触构件41b的槽接触面42与销槽7的第二槽侧面8b相接。
[0103] 在包括一对第一被卡合凸部45中的一方的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凸内侧面48a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有第一位置限制凹部55a。进而,在包括另一方的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凸内侧面48a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有第二位置限制凹部55b。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第一位置限制凹部55a及第二位置限制凹部55b总称为位置限制凹部55。位置限制凹部55使圆柱形状的工具沿着相对于前端面47和凸内侧面48a这双方倾斜的方向移动而形成。因此,如图7所示,对位置限制凹部55进行划定的凹面构成以与被支承面43平行且相对于前端面47和凸内侧面48a这双方倾斜的假想轴为中心的假想圆柱Cv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销21的第一辅助凹部35a及第二辅助凹部35b也使圆柱形状的工具沿着相对于销21的前端面27和支承面24这双方倾斜的方向移动而形成。因此,对第一辅助凹部35a及第二辅助凹部35b进行划定的凹面也构成以相对于销21的前端面27和支承面24这双方倾斜的假想轴为中心的假想圆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
[010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圆柱形状的工具直线性地移动而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及变形辅助凹部35,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及变形辅助凹部35。
[010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包括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凸内侧面48a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有位置限制凹部5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确保形成该位置限制凹部55的区域,并且如后所述,使销21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并作为爪部37进入位置限制凹部
55时,为了确保位置限制凹部55周围的强度而使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前端侧被卡合部45b的突出量大于基端侧被卡合部45a的突出量。
[0106] 槽接触构件41的表面中的与销21的表面相对的相对面是包括被支承面43、形成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面、对第二被卡合凸部46进行划定的面、基端面51、锥形接触面52的面。另一方面,槽接触构件41的表面中的不与销21的表面相对的露出面是包括前端面47、一对侧面48、第一锥形面44a、第二锥形面44b的面。但是,一对侧面48中的形成第一被卡合凸部
45的凸侧面的部分是相对面,不是露出面。
[0107] 如图4、图9及图13所示,内衬61形成矩形的板状或片状。该内衬61具有:与销21的支承面24及/或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相接的内衬主体62;与内衬主体62的基端侧缘相连的移动限制部65。在内衬主体62形成有供槽接触构件41的第二被卡合凸部46插通的凸插通部63。移动限制部65相对于内衬主体62而折弯。该移动限制部65与槽接触构件41的基端面51相对。
[0108] 内衬61的在销轴线方向Dp上彼此相对的一对边的长度尺寸L1(参照图9)比销21的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的相互间隔尺寸及槽接触构件41的一对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相互间隔尺寸稍小。由此,在将该内衬61配置于销21的槽插入部23与槽接触构件41之间时,可以在避开槽插入部23的卡合部25、26及槽接触构件41的被卡合部45、46的位置配置该内衬6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衬61难以固定于销21,在定位装置20的拆卸时,从销21能够容易地拆卸内衬61。
[0109] 如图18及图19所示,销槽7的第一槽侧面8a与第二槽侧面8b的间隔尺寸即槽宽尺寸Wc大于将第一槽接触构件41a的槽接触面42与被支承面43的间隔尺寸即槽接触构件厚度尺寸Wp、第二槽接触构件41b的槽接触面42与被支承面43的间隔尺寸即槽接触构件厚度尺寸Wp、及槽插入部23的槽插入部厚度尺寸Wd相加而得到的尺寸。内衬61存在其厚度尺寸互不相同的多个种类的内衬61。例如,厚度为0.05mm、0.1mm、0.2mm、0.3mm的内衬61分别存在多片。
[0110] 接下来,关于使用了以上说明的定位装置20的半叶片环6的定位方法,使用图1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位在新设置蒸汽涡轮时、蒸汽涡轮的构成零件即叶片环5的换装施工时等进行。而且,以下,使用定位装置20,说明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定位方法。
[0111] 首先,准备以上说明的定位装置20(S0:准备工序)。即,准备构成定位装置20的销21、内衬61、槽接触构件41、密封件75、销按压螺钉81、防松脱用具85。此时,准备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内衬61。
[0112] 在实质性的定位作业开始前,将下半叶片环6y从下半机室11y拆卸。而且,转子1未支承于在下半机室11y设置的轴承部(未图示)。
[0113] 在实质性的定位作业开始时,首先,通过起重机等悬吊下半叶片环6y,将该下半叶片环6y收纳在下半机室11y内。在该过程中,如图15所示,使用具有临时销21a的临时定位装置20a,进行左右方向Dh上的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临时定位(S1:临时定位工序)。
[0114] 如图18所示,临时定位装置20a的临时销21a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20的销21;一对槽接触构件41;及一对规定厚度的规定内衬61a。这种情况下,一对规定内衬61a的规定厚度中,将该一对规定内衬61a的厚度尺寸Wo、一对槽接触构件41的槽接触构件厚度尺寸Wp、销21的槽插入部23的槽插入部厚度尺寸Wd相加而得到的尺寸是与销槽7的槽宽尺寸Wc实质上一致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临时销21a也可以是具有向半机室11的销插通孔12插通的圆柱状的插通部22和在插通部22的端部形成的槽插入部,且该槽插入部的厚度尺寸与销槽7的槽宽尺寸Wc实质上一致的结构。即,在此使用的临时销21a只要进入销槽7的部分的厚度尺寸与销槽7的槽宽尺寸Wc实质上相同即可,可以为任意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临时定位装置20a也优选由准备工序(S0)预先准备。
[0115] 接下来,如图16所示,使用起重机等,将转子1配置于下半机室11y(S2:转子配置工序)。在该过程中,转子1支承于在下半机室11y设置的轴承部(未图示),转子1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左右方向Dh的相对位置确定。
[0116] 接下来,计测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转子1或下半机室11y的左右方向Dh的偏离量(S3:偏离计测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子1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左右方向Dh的相对位置确定的关系上,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转子1的左右方向Dh的偏离量与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左右方向Dh的偏离量相同。
[0117] 接下来,选定与利用偏离计测工序(S3)计测到的偏离量对应的厚度的内衬61,将该内衬61向销21安装(S4:调整完销装配工序)。在该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中,首先,从多个内衬61中选定任一个内衬61(S41:内衬选定工序)。在内衬选定工序(S41)中,例如图18所示,利用临时销21a临时定位后的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在左右方向Dh上的偏离量为a。此时,作为临时销21a的构成要素的一对规定内衬61a的厚度尺寸都为Wo。为了修正该偏离量a,如图19所示,只要是一对内衬61中的一方的内衬61的厚度尺寸W1为(Wo-a)且另一方的内衬61的厚度尺寸W2为(Wo+a)即可。因此,从由准备工序(S0)预先准备的多个内衬61中,选定厚度尺寸W1为(Wo-a)的内衬61和厚度尺寸W2为(Wo+a)的内衬61。需要说明的是,厚度尺寸W1为(Wo-a)的内衬61、厚度尺寸W2为(Wo+a)的内衬61都无需为一片内衬61,也可以由多片内衬61构成。
[0118] 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中,在内衬选定工序(S41)后,将选定了的内衬安装于槽接触构件41之后,将槽接触构件41安装于销21(S42:构件组装工序)。在该构件组装工序(S42)中,首先,如图4及图13所示,使选定了的内衬61的内衬主体62与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相对,并使该内衬61的移动限制部65与槽接触构件41的基端面51相对。接下来,使槽接触构件41的第二被卡合凸部46插通于该内衬61的凸插通部63。接下来,使槽接触构件41的第一被卡合凸部45进入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并使槽接触构件41的第二被卡合凸部46进入销21的第二卡合凹部26。接下来,使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基端侧稍微相对移动,使槽接触构件41的锥形接触面52与销21的锥形接受面29进行面接触。接下来,如图11及图12所示,使冲头等工具T的前端进入销21的变形辅助凹部35,利用锤子等敲打该工具T,在销
21的一部分使变形辅助凹部35与接近的槽接触构件41的位置限制凹部55之间的部分36向该位置限制凹部55侧发生塑性变形。销21的该部分36通过塑性变形,作为爪部37而进入位置限制凹部55,遍及对位置限制凹部55进行划定的凹面的大范围而紧贴。即,槽接触构件41的位置限制凹部55利用销21的一部分36铆接
[0119] 以上,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结束,将选定了的内衬及槽接触构件41安装于销21。这样,安装有选定了的内衬61及槽接触构件41的销21成为调整完销21b。
[0120] 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结束的阶段,槽接触构件41的锥形接触面52与销21的锥形接受面29进行面接触。因此,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而向基端侧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而且,销21的爪部37进入槽接触构件41的位置限制凹部55,因此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前端侧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在该阶段,槽接触构件41的基端部侧的锥形接触面52与销
21的锥形接受面29进行面接触,并且销21的爪部37进入槽接触构件41的前端部侧的位置限制凹部55。因此,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从销21的支承面24分离的一侧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此外,在该阶段,槽接触构件41的第一被卡合凸部45进入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因此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槽接触构件宽度方向Daw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由此,在该阶段,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全部的方向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换言之,在该阶段,槽接触构件41固定于销21。
[0121] 如以上所述,槽接触构件41的锥形接触面52与销21的锥形接受面29进行面接触,由此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基端侧的相对移动及向从销21的支承面24分离的一侧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而且,槽接触构件41的锥形接触面52及销21的锥形接受面29都为锥形面,因此能够限制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的相对移动,并且也能够应对内衬61的厚度变更。
[0122] 另外,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结束的阶段,内衬主体62夹在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与销21的支承面24之间。因此,内衬61向从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分离的一侧的相对移动、及向从销21的支承面24分离的一侧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在该阶段,内衬61的移动限制部65与槽接触构件41的基端面51接触。因此,内衬61相对于槽接触构件41及销21而向前端侧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此外,在该阶段,内衬61配置在槽接触构件41的一对第一被卡合凸部45之间。因此,内衬61相对于槽接触构件41及销21而向槽接触构件宽度方向Daw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由此,在该阶段,内衬61相对于槽接触构件41及销21向全部的方向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换言之,在该阶段,内衬固定于槽接触构件41及销21。
[0123] 在销21的槽插入部23固定有内衬61及槽接触构件41的状态下,该槽接触构件41相比将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外周面延长而形成的前述的假想外周面而位于内侧。
[0124] 接下来,利用起重机等将临时定位的下半叶片环6y临时保持为能够沿左右方向Dh移动(S5:临时保持工序)。
[0125] 接下来,如图17所示,将对下半叶片环6y进行临时定位的临时定位装置20a从该下半叶片环6y及下半机室11y拆卸(S6:临时定位解除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临时保持工序(S5)也可以在该临时定位解除工序(S6)的执行后进行。
[0126] 接下来,如图17所示,取代临时定位装置20a而将调整完定位装置20b向下半叶片环6y及下半机室11y安装(S7:定位装置安装工序)。该调整完定位装置20b是包括前述的调整完销21b的定位装置20。在该调整完定位装置20b的安装中,首先,使调整完销21b进入下半机室11y的销插通孔12、下半叶片环6y的销槽7。此时,在销21的密封槽32预先放入密封件75。
[0127] 如前所述,在销21的槽插入部23形成有将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延长而形成的侧周面23c。而且,在销21的槽插入部23固定有内衬61及槽接触构件41的状态下,该槽接触构件41相比将圆柱状的插通部22的外周面延长而形成的前述的假想外周面而位于内侧。此外,在槽接触构件41的前端侧形成有第一锥形面44a。因此,能够容易地使调整完销21b进入下半机室11y的销插通孔12及下半叶片环6y的销槽7。
[0128] 接下来,如图2及图3所示,向与下半机室11y的销插通孔12连通的凸缘收纳凹部13拧入销按压螺钉81。当该销按压螺钉81被拧入后,销按压螺钉81的前端与调整完销21b的头部凸缘31相接。即,下半机室11y的凸缘收纳凹部13的开口由销按压螺钉81(盖构件)闭塞,调整完销21b利用销按压螺钉81防止从销插通孔12松脱。接下来,向销按压螺钉81安装防松脱用具85。在该防松脱用具85的安装中,向半机室11的防松脱螺纹孔15拧入防松脱螺钉86。该防松脱螺钉86的螺钉头部87与销按压螺钉81的螺钉头部83利用金属线88连结,限制销按压螺钉81的松脱方向的旋转。
[0129] 然后,解除下半机室11y的由起重机等进行的临时保持(S8:临时保持解除工序)。
[0130] 以上,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左右方向Dh的定位完成。
[013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在偏离计测工序(S3)后且下半叶片环6y的临时保持工序(S5)之前,执行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6)。然而,只要是偏离计测工序(S3)后且定位装置安装工序(S7)之前即可,什么时候执行该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6)都可以。而且,以上记载为在调整完销21b及销按压螺钉81的安装后,立即执行防松脱用具85的安装。然而,该防松脱用具85的安装也可以在蒸汽涡轮的基本的装配完成之后进行。
[0132] 以上是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定位方法的说明,但是上半叶片环6x相对于上半机室11x的定位也与以上的定位方法的次序基本上相同。但是,这种情况下,不执行前述的转子配置工序(S2)。具体而言,首先,以使上半机室11x的内表面朝向上方的方式进行临时固定,相对于该上半机室11x,使用临时定位装置20a将上半叶片环6x进行临时定位(S1:临时定位工序)。接下来,计测上半叶片环6x相对于上半机室11x的左右方向Dh的偏离量(S3:偏离计测工序)。以下,与下半叶片环6y相对于下半机室11y的定位方法同样,执行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等。然后,将临时定位装置20a拆卸,并从上半机室11x拆卸上半叶片环6x。然后,将上半叶片环6x、上半机室11x、调整完定位装置20b组装于下半叶片环6y及下半机室11y。
[0133]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销21的一部分36发生塑性变形,作为爪部37而进入槽接触构件41的位置限制凹部55,通过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接触来限制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的相对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20中,不需要用于将与销槽7的槽侧面8相接的构件固定于销21的螺栓等,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0134] 销21的支承面24经由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从半叶片环6接受左右方向Dh的力。因此,支承面24的面积及被支承面43的面积为了耐受从半叶片环6接受的力而优选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销21的支承面24及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中,不需要形成供螺栓插入的螺栓孔。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20中,与形成螺栓孔的情况相比,不改变销21的支承面24及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的宽度等而能够增大这些面24、43的面积。
[013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槽接触构件41与销21的槽插入部23之间夹入内衬61,因此能抑制内衬61与蒸汽的接触,能够抑制内衬61的腐蚀
[01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销21的槽插入部23形成第一卡合凹部25及第二卡合凹部26,在槽接触构件41形成第一被卡合凸部45及第二被卡合凸部46。因此,能够将槽接触构件41容易且准确地安装在销21中的规定的位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在销轴线方向Dp上长且相互空出间隔地形成于销21的槽插入部23,进入于此的一对第一被卡合凸部45在销轴线方向Dp上长且相互空出间隔地形成于槽接触构件41。内衬61配置在一对第一卡合凹部25及一对第一被卡合凸部45之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从内衬6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蒸汽的接触。
[0137] 在销槽7的壁面与槽接触构件41固定的状态下,当将销21从销槽7拔出时,销21的爪部37等破损,槽接触构件41可能会残留在销槽7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凹部26及第二被卡合凸部46都在与销轴线方向Dp垂直的方向上较长地形成,因此在使销21沿销轴线方向Dp移动时,槽接触构件41与销21一起沿销轴线方向Dp移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销21从销槽7及销插通孔12拆卸时,能够减少槽接触构件41的残留在销槽7内的残留可能性。
[013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销21的头部凸缘31与半机室11的凸缘收纳凹部13的底面之间配置密封件75,因此能够抑制机室10内的蒸汽经由机室10的销插通孔12向外部的流出。
[0139]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在销21中塑性变形的一部分36相邻地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当利用冲头等工具T使销21的一部分36发生塑性变形时,能够容易地使冲头等工具T抵接于与销21的一部分36相邻的位置,能够容易地使销21的一部分36发生塑性变形。这样,变形辅助凹部35是用于利用冲头等工具T容易地使销21的一部分36发生塑性变形的结构,因此该变形辅助凹部35并非必须。
[01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变形辅助凹部35进行划定的凹面构成假想圆柱Cv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圆柱状或圆锥形状的冲头等工具T沿着该凹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位置限制凹部55进行划定的凹面也构成假想圆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因此容易使销21的爪部37遍及该凹面的大范围而紧贴,而且,能够使基于销21的爪部37的槽接触构件41的位置限制方向为各种方向。
[01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与销插通孔12连通的凸缘收纳凹部13拧入销按压螺钉81,因此能够防止销21从销插通孔12的脱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插通于销插通孔12的销21拆卸时,将销按压螺钉81松脱而将该销按压螺钉81拆卸,由此能够简单地拆卸销2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防松脱用具85限制该销按压螺钉81的松脱,因此能够抑制与销按压螺钉81的脱落相伴的销21的脱落。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销21的头或销按压螺钉
81的螺纹部82在半机室11内使用冲头等进行铆接。
[0142] “爪部及位置限制凹部的变形例”
[0143] 接下来,说明以上说明的定位装置中的爪部及位置限制凹部的各种变形例。
[0144]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位置限制凹部55形成在包括槽接触构件41的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凸内侧面48a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爪部37使在销2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相对的一部分36变形。然而,位置限制凹部及爪部也可以形成在其他的区域。
[0145] 具体而言,如图20所示,也可以在包括槽接触构件41的侧面48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c。这种情况下,在销21中使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c相对的一部分36c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c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c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c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c。
[0146] 另外,也可以在槽接触构件41中的包括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突出面48c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d。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突出面48c是与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的凹底面25d相对的面。这种情况下,在销21中使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d相对的一部分36d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d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d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d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d。
[0147] 另外,也可以在槽接触构件41中的包括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突出面48c和该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凸内侧面48a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e。此外,也可以在槽接触构件41中的包括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突出面48c和该槽接触构件41的侧面48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f。在这些情况下,也在销21中使与位置限制凹部55e、55f相对的一部分36e、36f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e、36f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e、36f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e、55f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e、35f。
[0148] 另外,也可以在包括槽接触构件41的被支承面43与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g。这种情况下,在销21中使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g相对的一部分36g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g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g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g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g。
[0149] 在此,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的位置限制凹部55、55c~55g都形成在包括槽接触构件41的表面中的与销21相对的相对面与除了该相对面之外的露出面所成的角的区域。然而,位置限制凹部也可以不形成在包括槽接触构件41的相对面与露出面所成的角的区域。
[0150] 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在槽接触构件41的侧面48中,也可以在与销21的外表面24b相对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h。这种情况下,使销21的外表面24b的一部分、销2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h相对的一部分36h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h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h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h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h。
[0151] 另外,在槽接触构件41的侧面48中,也可以在与销21中的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凹侧面25c相对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i。这种情况下,使销21的槽插入部23的侧周面23c的一部分、销2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i相对的一部分36i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i作为爪部。这种情况下,当使槽接触构件41的第一被卡合凸部45进入销21的第一卡合凹部25时,无法观察销21的位置限制凹部55i。因此,优选在销2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i相对的一部分36i预先标注某些标记。
[0152] 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各变形例中的位置限制凹部55、55c~55i及爪部的组都可以为多个。而且,在设置多个组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各变形例之中,将一变形例等所示的组与其他的变形例所示的组进行组合。
[0153] 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各变形例中的位置限制凹部55、55c~55i都形成在槽接触构件41侧。而且,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各变形例中的爪部是使销21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的结构。然而,也可以将位置限制凹部形成在销21侧,使槽接触构件41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而将其作为爪部。
[0154] 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也可以在包括销21中的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一对凹侧面25c中的一方的凹侧面25c与销21的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j。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的一方的凹侧面25c是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一对凹侧面
25c中的、槽插入部23的侧周面23c侧的凹侧面。这种情况下,在包括槽接触构件41的侧面48与槽接触构件41的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使槽接触构件4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j相对的一部分36j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j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j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j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j。
[0155] 另外,也可以在包括销21的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一对凹侧面25c中的另一方的凹侧面25c与销21的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k。这种情况下,在槽接触构件41中的包括第一被卡合凸部45的凸内侧面48a与槽接触构件41的前端面47所成的角的区域,使槽接触构件4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k相对的一部分36k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k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k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k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k。
[0156] 另外,也可以在包括销21的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凹底面25d和另一方的凹侧面25c与销21的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m。此外,也可以在包括销21的对第一卡合凹部25进行划定的凹底面25d和一方的凹侧面25c与销21的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n。这些情况下,使槽接触构件41中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m、55n相对的一部分36m、36n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m、36n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m、36n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m、55n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m、
35n。
[0157] 另外,也可以在包括销21的支承面24与前端面27所成的角的区域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p。这种情况下,在槽接触构件41的前端面47的部分,使与该位置限制凹部55p相对的一部分36p发生塑性变形而将该一部分36p作为爪部。而且,也可以是以该一部分36p为基准而在位置限制凹部55p的相反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p。
[0158] 在销21侧形成位置限制凹部的上述各变形例中的位置限制凹部55j、55k、55m、55n、55p与爪部的组都可以为多个。而且,在设置多个组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上述各变形例中将一变形例等所示的组与其他的变形例所示的组进行组合。此外,也可以将在销21侧形成有位置限制凹部的一变形例所示的组与在槽接触构件41侧形成有位置限制凹部的一变形例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组进行组合。
[0159] “定位方法的第一变形例”
[0160] 关于以上说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一变形例,按照图23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0161] 在本变形例的定位方法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同样,执行准备工序(S0a)、临时定位工序(S1)、转子配置工序(S2)、偏离计测工序(S3)、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a)、下半叶片环的临时保持工序(S5)、临时定位解除工序(S6)、定位装置安装工序(S7)、临时保持解除工序(S8)。但是,本变形例的定位方法中的准备工序(S0a)及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a)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中的准备工序(S0)、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不同。
[0162] 在本变形例的准备工序(S0a)中,也准备构成定位装置20的销21、内衬61、槽接触构件41、密封件75、销按压螺钉81、防松脱用具85。但是,在利用本变形例的准备工序(S0a)准备的销21未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在槽接触构件41未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
[0163] 在本变形例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a)中,首先,在销21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并在槽接触构件41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S40:凹部形成工序)。接下来,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同样,执行内衬选定工序(S41)及构件组装工序(S42)。
[0164] 在销21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的作业、在槽接触构件41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的作业是在蒸汽涡轮的装配现场等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的作业。因此,也可以如本变形例那样,在准备工序(S0a)中,准备未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的销21及未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的槽接触构件41,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a)中,形成这些凹部35、55。
[016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在凹部形成工序(S40)后执行内衬选定工序(S41),但是也可以在内衬选定工序(S41)后执行凹部形成工序(S40)。即,凹部形成工序(S40)只要在构件组装工序(S42)之前即可,在哪个阶段进行都可以。
[0166]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是在销21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并在槽接触构件41侧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的例子。然而,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槽接触构件41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并在销21侧形成位置限制凹部。
[0167] “定位方法的第二变形例”
[0168] 关于以上说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二变形例,按照图2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0169] 本变形例的定位方法是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中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进行了变形的方法,关于其他的工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相同。
[0170] 在本变形例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b)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同样,执行内衬选定工序(S41)、构件组装工序(S42)。
[0171] 在本变形例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b)中,然后,进行在销21是否牢固地安装内衬61及槽接触构件41,进而一对槽接触构件41的槽接触面42的相互间隔是否成为适当的尺寸的组装确认(S43:组装确认工序)。如果在该组装确认工序(S43)中能够确认到组装良好(OK),则进入下半叶片环的临时保持工序(S5)。
[0172] 另一方面,如果在该组装确认工序(S43)中未能确认到组装良好(OK),则将利用构件组装工序(S42)装配的调整完销21b分解(S44:分解工序)。在调整完销21b的分解中,使用冲头或錾刀等工具将通过塑性变形而形成的爪部37切断,使槽接触构件41从销21分离。
[0173] 在分解工序(S44)之后,在槽接触构件41中与先形成的位置限制凹部55不同的位置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并在销21中与新形成的位置限制凹部55相邻的位置形成新的变形辅助凹部35(S40b:凹部形成工序)。接下来,根据需要而执行了内衬选定工序(S41b)之后,执行构件组装工序(S42b)。在该构件组装工序(S42b)中,使槽接触构件41中与新形成的位置限制凹部55相对的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将该部分作为爪部而使该爪部进入销21中新形成的位置限制凹部55。
[0174] 在该构件组装工序(S42b)后,再次执行组装确认工序(S43),如果在该组装确认工序(S43)中能够确认到组装良好(OK),则进入下半叶片环的临时保持工序(S5)。
[017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在凹部形成工序(S40b)后执行内衬选定工序(S41b),但也可以在内衬选定工序(S41b)后执行凹部形成工序(S40b)。即,凹部形成工序(S40b)只要在构件组装工序(S42b)之前即可,在哪个阶段进行都可以。而且,在准备工序(S0)中,如果预先准备了形成有预备的位置限制凹部55的槽接触构件41和形成有预备的变形辅助凹部35的销21,则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b)中不需要执行凹部形成工序(S40b)。
[0176]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是在销21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35并在槽接触构件41侧形成位置限制凹部55的例子。然而,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槽接触构件41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并在销21侧形成位置限制凹部。
[0177] “定位方法的第三变形例”
[0178] 关于以上说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三变形例,按照图25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0179] 在本变形例的定位方法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同样,执行准备工序(S0c)、临时定位工序(S1)、转子配置工序(S2)、偏离计测工序(S3)、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c)、下半叶片环的临时保持工序(S5)、临时定位解除工序(S6)、定位装置安装工序(S7)、临时保持解除工序(S8)。但是,本变形例的定位方法中的准备工序(S0c)及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c)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方法中的准备工序(S0)、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不同。
[0180] 在本变形例的准备工序(S0c)中,准备槽接触构件41、密封件75、销按压螺钉81、防松脱用具85。另一方面,在本变形例的准备工序(S0c)中,不准备内衬61。
[0181] 在本变形例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c)中,将槽接触构件41的厚度调整成与利用偏离计测工序(S3)计测到的偏离量对应的厚度(S41c:厚度调整工序)。在此,槽接触构件41的厚度是槽接触构件41的槽接触面42与被支承面43的间隔。在该厚度调整工序(S41c)中,基本上,切削槽接触构件41的槽接触面42来调整厚度。因此,在准备工序(S0c)中准备的槽接触构件41的厚度比以使用内衬61的情况为前提的槽接触构件41的厚度厚。
[0182] 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c)中,在厚度调整工序(S41c)后,执行构件组装工序(S42c)。在该构件组装工序(S42c)中,在销21的槽插入部23与槽接触构件41之间未配置内衬61,将槽接触构件41安装于销21。以上,调整完销装配工序(S4c)完成。
[0183]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各变形例中,使用槽接触构件41作为按压内衬61的内衬按压件。然而,在本变形例中,使用槽接触构件41作为内衬。如本变形例那样使用槽接触构件41作为内衬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定位装置的零件个数。但是,在使用槽接触构件41作为内衬的情况下,需要在装配蒸汽涡轮的现场等执行厚度调整工序(S41c),因此在现场等的劳力和时间增加。因此,将槽接触构件41使用作为内衬按压件还是使用作为内衬优选将零件个数的减少和在现场等的劳力和时间的增加进行比较考量来决定。
[0184]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如本变形例那样将槽接触构件41使用作为内衬的情况下,也可以如第一变形例那样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中执行凹部形成工序(S40)。而且,即使在将槽接触构件41使用作为内衬的情况下,也可以如第二变形例那样利用调整完销装配工序进行组装确认工序(S43)、之后的分解工序(S44)等,但是,这种情况下,第二变形例的调整完销装配工序中的内衬选定工序(S41、S41b)取代厚度调整工序。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槽接触构件41侧形成变形辅助凹部,在销21侧形成位置限制凹部。
[0185] “其他的变形例”
[018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销21的卡合部(第一卡合凹部25、第二卡合凹部26)为凹部且槽接触构件41的被卡合部(第一被卡合凸部45、第二被卡合凸部46)为凸部。然而,也可以反之,销21的卡合部为凸部且槽接触构件41的被卡合部为凹部。
[018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销21形成有两个第一卡合凹部25,在槽接触构件41形成有两个第一被卡合凸部45。然而,第一卡合凹部25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不存在。而且,第一被卡合凸部45对应于第一卡合凹部25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不存在。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卡合凹部26及第二被卡合凸部46也可以不存在。
[0188]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内衬61的凸插通部63是形成于内衬61的孔。然而,该凸插通部63只要能够供槽接触构件41的第二被卡合凸部46插通即可,不需要为孔。例如,凸插通部63也可以是形成于内衬61的切口。而且,如前所述,在省略了槽接触构件41的第二被卡合凸部
46的情况下,在内衬61无需形成该凸插通部63。
[018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槽接触构件41a与销21的槽插入部23之间、第二槽接触构件41b与销21的槽插入部23之间分别配置内衬61。然而,根据利用前述的偏离计测工序(S3)计测到的左右方向Dh的偏离量,也可以在第一槽接触构件41a与销21的槽插入部23之间和第二槽接触构件41b与销21的槽插入部23之间中的仅一方之间配置内衬61。
[01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销21从销插通孔12的脱落而使用销按压螺钉81。然而,也可以不使用该销按压螺钉81而将销21的头焊接于半机室11。
[019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销21的前端侧形成锥形接受面29,在槽接触构件41的基端侧形成锥形接触面52。上述锥形接受面29及锥形接触面52起到限制槽接触构件41相对于销21向基端侧的相对移动并限制向从销21的支承面24分离的一侧的相对移动的作用。然而,也可以在销不形成锥形接受面且在槽接触构件不形成锥形接触面。
[0192] 这种情况下,如图26所示,例如,在槽接触构件41x的基端侧形成有朝向基端侧且将槽接触面42与被支承面43连结的基端面51x。该基端面51x可以是与槽接触构件41x的槽接触面42及被支承面43垂直的面,但也可以是倾斜的面或具有凹凸的面。另一方面,在销21x的插通部22x的前端侧形成轴向移动限制面28x及分离移动限制面29x。轴向移动限制面
28x是朝向前端侧且与槽接触构件41x的基端面51x相对的面。分离移动限制面29x是在与销轴线Ap交叉的方向上朝向槽插入部23侧,且与槽接触构件41x的槽接触面42相对的面。销
21x的插通部22x的分离移动限制面29x与销21x的槽插入部23的支承面24之间的间隔尺寸比槽接触构件41x的槽接触面42与被支承面43之间的间隔尺寸大。如以上所述,通过构成槽接触构件41x及销21x,在槽接触构件41x的基端面51x与销21x的轴向移动限制面28x的关系上,能够限制槽接触构件41x相对于销21x向基端侧的相对移动。此外,在槽接触构件41x的槽接触面42与销21x的分离移动限制面29x的关系上,能够限制槽接触构件41x向从销21x的支承面24分离的一侧的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中,销21x的分离移动限制面29x与槽接触构件41x的槽接触面42相对。然而,槽接触构件41x的基端面51x存在沿轴向凸出的部分的情况下,销21x的分离移动限制面29x也可以与槽接触构件41x的凸出的部分相对。
[0193]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半机室11形成的销插通孔12是从半机室11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贯通的孔。然而,如图27所示,销插通孔12y只要从半机室11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凹陷即可,也可以不贯通半机室11。这种情况下,在销21y的插通部22y未形成头部凸缘。而且,这种情况下,销轴向Dp上的插通部22y的长度与销插通孔12y的深度相同或比销插通孔12y的深度稍长。这样,如果销插通孔12y未贯通半机室11,则不需要考虑从半机室11的内周侧向外周侧的流体的泄漏、销21y的脱落。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在销插通孔12y未贯通半机室11的情况下,在图14、图23及图25说明的定位方法中,转子配置工序(S2)在定位装置安装工序(S7)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在使销21y从半机室11的内周侧进入销插通孔12y的关系上,如果配置转子1,则无法使销21y进入销插通孔12y。
[0194] 上述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20确定作为内侧构件的半叶片环6相对于作为外侧构件的半机室11的相对位置。然而,本发明没有限定于此,只要是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而沿周向Dc延伸的外侧构件即可,该外侧构件不需要为半机室11,而且,同样,只要是配置在外侧构件的内周侧并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而沿周向Dc延伸的内侧构件即可,该内侧构件不需要为半叶片环6。而且,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蒸汽涡轮以外的燃气轮机或压缩机等其他的旋转机械。
[0196]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能够减小定位装置的零件个数。
[0197] 标号说明
[0198] 1:转子(蒸汽涡轮转子),2:转子轴,3:动叶片,5:叶片环,6:半叶片环(内侧构件),6x:上半叶片环(内侧构件),6y:下半叶片环(内侧构件),7:销槽,8:槽侧面,8a:第一槽侧面,8b:第二槽侧面,9:静叶片,10:机室,11:半机室(外侧构件),11x:上半机室(外侧构件),
11y:下半机室(外侧构件),12:销插通孔,13:凸缘收纳凹部,14:内螺纹,20:定位装置,20a:
临时定位装置,20b:调整完定位装置,21、21x、21y:销,21a:临时销,21b:调整完销,22、22x、
22y:插通部,23:槽插入部,23c:侧周面,24:支承面,24a:主支承面,25:第一卡合凹部(卡合部、第一卡合部),25a:基端侧卡合部,25b:前端侧卡合部,26:第二卡合凹部(卡合部、第二卡合部),27:前端面,28x:轴向移动限制面,29:锥形接受面,29x:分离移动限制面,31:头部凸缘,32:密封槽,35、35c、35d、35e、35f、35g、35i、35j、35k、35m、35n、35p:变形辅助凹部,
35a:第一辅助凹部,35b:第二辅助凹部,36、36c、36d、36e、36f、36g、36h、36i、36j、36k、36m、
36n、36p:一部分,41:槽接触构件,41a:第一槽接触构件,41b:第二槽接触构件,42:槽接触面,43:被支承面,44a:第一锥形面,44b:第二锥形面,45:第一被卡合凸部(被卡合部、第一被卡合部),46:第二被卡合凸部(被卡合部、第二被卡合部),47:前端面,48:侧面,48a:凸内侧面,51:基端面,52:锥形接触面,55、55c、55d、55e、55f、55g、55i、55j、55k、55m、55n、55p:
位置限制凹部,61:内衬,61a:规定内衬,62:内衬主体,63:凸插通部,65:移动限制部,75:密封件,81:销按压螺钉(盖构件),82:螺纹部,83:螺钉头部,85:防松脱用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