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置

申请号 CN201580011248.0 申请日 2015-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6103171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4
申请人 洋马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木村智行; 山东义幸;
摘要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维持 发动机 1的外周部的换气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性,且能提高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性的发动机装置。本 发明 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 氧 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所述发动机装置设置有一端侧与发动机1相连结的多个支脚体(82、84、86),和与多个支脚体(82、84、86)相连结的支承座(87)。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配置在支承座(87)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装置,包括将发动机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和将所述发动机的废气中的氮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借助尿素混合管使所述第2壳体与所述第1壳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装置设置有一端侧与所述发动机相连结的多个支脚体和与所述多个支脚体相连结的支承座,将所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配置在所述支承座上,
在固定于所述支承座的定位体与同所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相连结的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平坦的废气出口面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支承座固定于所述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所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的支承框架体,借助所述多个支脚体将所述支承座以大致平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所述支承框架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侧,借助所述支承框架体将所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以横倒姿势配置在所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侧,并且在所述第1壳体与第2壳体之间,在所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上表面侧配置所述尿素混合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壳体或第2壳体的下表面侧的所述支承座形成通气口,利用所述多个支脚体之间的空间和通气口,在所述发动机与各壳体之间形成空气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支承框架体将所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排气净化单元,并且将所述排气净化单元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支承框架体将所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排气净化单元,另一方面使所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相连结,将所述废气出口管兼用为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支承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多个支脚体的上端侧与俯视呈矩形的支承座的下表面侧相连结,借助所述多个支脚体将所述支承座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所述支承框架体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座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的俯视呈矩形的缸盖前部的左侧表面、右侧表面以及所述缸盖后部的背面的3个方向上,分别紧固所述多个支脚体的下端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抵接的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延伸设置有所述支承座的一部分,使所述支承座的一部分从上方与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抵接,将所述支承座紧固于所述废气出口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支承座的侧表面与所述多个支脚体中的任一个支脚体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所述支承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多个支脚体中的任意另一个支脚体的上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借助至少3具以上的支脚体将所述支承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并且使所述支承座的侧壁内表面与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所述支承座的顶壁下表面与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的上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使所述支承座的侧壁与抵接于所述支承座的顶壁下表面的所述支脚体的侧表面之间分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紧固螺栓从上表面方向拧装到所述支承座和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上,另一方面将紧固螺栓从侧表面方向拧装到所述支承座和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借助装设在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的螺栓,将所述支承座从上表面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废气出口管上。

说明书全文

发动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农业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或建筑机械(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装载机)等作业车辆中的柴油发动机等发动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搭载有废气净化装置的发动机装置,该废气净化装置将废气中所含的颗粒状物质(烟、微粒)或废气中所含的氮化物质(NOx)等去除。

背景技术

[0002] 在拖拉机或轮式装载机等的作业车辆中,为了使配置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发动机的维护作业高效化,在用于覆盖发动机的发动机罩的后部配置开闭支轴,使发动机罩绕该开闭支轴转动。另外,一直公知如下技术:在柴油发动机的排气路径中设置内设有煤烟过滤器(柴油微粒过滤器)的壳体(以下称为DPF壳体)和内设有尿素选择还原型SCR催化剂的壳体(以下称为SCR壳体)来作为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后处理装置),将废气导入到DPF壳体和SCR壳体中,对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4420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1505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04394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77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 在如专利文献1~3那样以与发动机分开的方式组装DPF壳体和SCR壳体的情况下,从发动机供给到DPF壳体或SCR壳体中的废气的温度下降,柴油微粒过滤器的再生或选择催化剂还原作用等的化学反应容易不完全,所以存在需要将SCR壳体内的废气的温度维持成高温的特殊的装置等的问题。另外,也有如专利文献3那样将DPF壳体和SCR壳体安装在平行的2根底座框架上,将2根底座框架紧固于设置对象物,从而安装DPF壳体和SCR壳体的技术,但需要平(平坦)地形成设置对象物的安装面,存在因底座框架等的安装零件的加工误差等而不易将DPF壳体和SCR壳体的支承姿势支承为规定姿势等的问题。
[0011] 另一方面,在如专利文献4那样以靠近发动机的方式组装DPF壳体和SCR壳体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减少从发动机供给到SCR壳体中的废气的温度下降而易于将SCR壳体内的废气的温度维持为高温,但需要在发动机的侧面确保SCR壳体用的设置空间,存在不易紧凑地构成发动机室,并且不能紧凑地支承DPF壳体或SCR壳体等的问题等。另外,还有如下问题:在大小受到制约的发动机室内,不能提高DPF壳体或SCR壳体等的组装作业性或维护作业性等的问题等。
[0012] 那么,本发明想要提供一种对上述这些现状进行研究后实施了改善的发动机装置。
[0013]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发动机装置包括将发动机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和将上述发动机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借助尿素混合管使上述第2壳体与上述第1壳体相连接,上述发动机装置设置有一端侧与上述发动机相连结的多个支脚体和与上述多个支脚体相连结的支承座,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配置在上述支承座上。
[0015]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发动机装置具有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的支承框架体,借助上述多个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以大致水平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框架体固定安装在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侧,借助上述支承框架体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以横倒姿势配置在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侧,并且在上述第1壳体与第2壳体之间,在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上表面侧配置有上述尿素混合管。
[0016]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第1壳体或第2壳体的下表面侧的上述支承座形成通气口,利用上述多个支脚体之间的空间和通气口,在上述发动机与各壳体之间形成空气通路。
[0017]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上述支承框架体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排气净化单元,并且将上述排气净化单元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支承座。
[0018]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上述支承框架体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排气净化单元,另一方面使上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与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相连结,将上述废气出口管兼用为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支承构件。
[0019]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使多个支脚体的上端侧与俯视呈矩形的支承座的下表面侧相连结,借助上述多个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框架体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述支承座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侧。
[0020] 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将上述多个支脚体的下端侧分别紧固在上述发动机的俯视呈矩形的缸盖前部的左侧表面、右侧表面以及上述缸盖后部的背面的3个方向上。
[0021] 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在与上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抵接的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延伸设置有上述支承座的一部分,使上述支承座的一部分从上方与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抵接,将上述支承座紧固于上述废气出口管。
[0022] 技术方案9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使上述支承座的侧表面与上述多个支脚体中的任一个支脚体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上述支承座的下表面与上述多个支脚体中的任意另一个支脚体的上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
[0023] 技术方案10的发明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借助至少3具(日文:3体)以上的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设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并且使上述支承座的侧壁内表面与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的上表面与上述支承座的顶壁下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使上述支承座的侧壁与抵接于上述支承座的顶壁下表面的上述支脚体侧表面之间分开。
[0024] 技术方案11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从上表面方向将紧固螺栓拧装到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上,另一方面从侧表面方向将紧固螺栓拧装到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上。
[0025] 技术方案1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借助装设(日文:埴設)在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的螺栓,将上述支承座从上述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方向固定安装在上述废气出口管上。
[0026] 发明效果
[0027] 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发动机装置包括将发动机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和将上述发动机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借助尿素混合管使上述第2壳体与上述第1壳体相连接,上述发动机装置设置有一端侧与上述发动机相连结的多个支脚体和与上述多个支脚体相连结的支承座,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配置在上述支承座上,所以能够分成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支承部(支承座)、以及对上述支承部(支承座)进行支承的支柱部(多个支脚体),构成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支承构造,能在上述多个支脚体间确保冷却通路,良好地维持发动机外周部的换气性能,并且能够减少上述发动机的附设零件与上述第1壳体或与第2壳体的干涉,提高上述发动机的组装作业性,且能提高上述发动机的维护作业性。
[0028] 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上述发动机装置具有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的支承框架体,借助上述多个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以大致水平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框架体固定安装在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侧,借助上述支承框架体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以横倒姿势配置在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侧,并且在上述第1壳体与第2壳体之间,在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上表面侧配置有上述尿素混合管,所以利用上述支承座与上述支承框架体的结合或分离,能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组装为一体或者分解,并且能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以小体积紧凑地支承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另外,能够借助上述支承框架体利用简单的组装作业将上述第1壳体与第2壳体的安装间隔维持为恒定,简化上述各壳体间的尿素混合管等的废气配管构造。
[0029]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上述第1壳体或第2壳体的下表面侧的上述支承座形成通气口,利用上述多个支脚体之间的空间和通气口,在上述发动机与各壳体之间形成空气通路,所以能够容易地抑制与上述第1壳体或第2壳体相对的上述发动机外周部的温度的上升,提高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的附设零件的耐久性等。
[0030] 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利用上述支承框架体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排气净化单元,并且将上述排气净化单元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支承座,所以能在上述发动机的组装工序中的最终附近的组装工序中,将上述各壳体简单地组装到上述发动机上,并且能在上述发动机的维护作业或修理作业等中,从上述发动机上简单地卸下上述排气净化单元体。另外,例如能将上述发动机和上述排气净化单元以分离的状态利用输送用托盘等进行包装,有效地收纳在输送用集装箱的内部,能将上述发动机和上述排气净化单元高效地包装到输送用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内,从而能够降低从上述发动机或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的组装场所到作业车辆等的搭载场所的输送成本。
[0031] 采用技术方案5的发明,利用上述支承框架体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排气净化单元,另一方面使上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与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相连结,将上述废气出口管兼用为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支承构件,所以能以将上述排气净化单元安装到上述发动机的外周侧的构造利用高刚性的上述废气出口管支承上述排气净化单元,能够容易地确保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支承强度,并且能在上述发动机的维护作业或修理作业等中,相对于上述发动机简单地拆装上述排气净化单元。
[0032] 采用技术方案6的发明,使多个支脚体的上端侧与俯视呈矩形的支承座的下表面侧相连结,借助上述多个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框架体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述支承座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侧,所以能够利用上述多个支脚体和上述废气出口管支承上述排气净化单元,容易地确保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支承强度,因此能够简单地简化上述多个支脚体等的支承构造。另外,能够借助上述多个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配置在与上述发动机的外周面分开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少与上述发动机的附设零件的干涉,提高上述发动机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提高上述发动机的维护作业性。
[0033] 采用技术方案7的发明,将上述多个支脚体的下端侧分别紧固在上述发动机的俯视呈矩形的缸盖前部的左侧表面、右侧表面以及上述缸盖后部的背面的3个方向上,所以能将上述缸盖的外周部作为固定部来支承上述排气净化单元,几乎不必进行上述发动机主体侧的变更就能将排气净化单元组装到上述发动机上。另外,在发动机组装工厂等中,能将上述支脚体兼用作动机吊起配件安装座,利用链滑车等将上述发动机吊起而容易地移动到保管场所或组装场所。
[0034] 采用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与上述第1壳体的废气入口管抵接的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延伸设置有上述支承座的一部分,使上述支承座的一部分从上方与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抵接,将上述支承座紧固于上述废气出口管,所以能形成上述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作为上述排气净化单元和上述支承座两者的安装基准。即,能够利用上述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分别决定上述排气净化单元或上述支承座的安装位置(高度或水平度等),所以能在发动机组装工厂等中,在将上述支承座紧固于上述废气出口管(发动机)后,将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紧固于上述支承座。在将上述排气净化单元设置到上述发动机上时,能够简单地消除上述排气净化单元或上述支承座的加工尺寸误差等,提高上述排气净化单元的组装作业性。
[0035] 采用技术方案9的发明,使上述支承座的侧表面与上述多个支脚体中的任一个支脚体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上述支承座的下表面与上述多个支脚体中的任意另一个支脚体的上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所以即使相对于上述多个支脚体在上述支承座的固定位置上产生加工误差,也能容易地调节上述多个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的安装位置。不修正上述多个支脚体或上述支承座等的形状就能简单地执行将上述多个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连结的螺栓紧固作业等,提高上述多个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的安装作业性。
[0036] 采用技术方案10的发明,借助至少3具以上的支脚体将上述支承座设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并且使上述支承座的侧壁内表面与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的上表面与上述支承座的顶壁下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使上述支承座的侧壁与抵接于上述支承座的顶壁下表面的上述支脚体的侧表面之间分开,所以利用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上表面与上述支承座下表面的紧固,能够容易地吸收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侧表面与上述支承座侧表面的紧固误差(加工尺寸误差)。能够省掉对上述支脚体或上述支承座的加工尺寸误差进行修正的加工时间和劳力,简化上述支脚体与支承座的紧固作业。
[0037] 采用技术方案11的发明,将紧固螺栓从至少1具以上的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方向拧装到上述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上,另一方面将紧固螺栓从至少2具以上的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的侧表面方向拧装到上述支脚体和上述支承座上,所以能够借助上述紧固螺栓将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左右任一方的侧表面和前后任一方的侧表面固定安装在至少3具以上的支脚体上。即,从与上述多个支脚体的数量相同的安装方向将上述支脚体和支承座紧固,所以能够容易地吸收上述各支脚体或上述支承座的加工尺寸误差,并且能够容易地提高上述各支脚体与上述支承座的连结刚性。另外,能将上述支承座形成为易于供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载置的矩形,并且能够利用上述支承座容易地覆盖上述发动机的矩形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座充分利用为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盖,将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载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侧。
[0038] 采用技术方案12的发明,借助装设在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侧的螺栓,将上述支承座从上述废气出口管的上表面方向固定安装在上述废气出口管上,所以能以上述废气出口管为基准使上述支承座与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等的废气净化装置相连结,通过上述支承座的简单的连结位置的调节等,能够容易地消除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等废气净化装置的组装尺寸误差,提高上述第1壳体和第2壳体等废气净化装置的组装作业性。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柴油发动机的左视图。
[0040] 图2是上述柴油发动机的右视图。
[0041] 图3是上述柴油发动机的主视图。
[0042] 图4是上述柴油发动机的后视图。
[0043] 图5是上述柴油发动机的俯视图。
[0044] 图6是上述柴油发动机的正面立体图。
[0045] 图7是上述柴油发动机的背面立体图。
[0046] 图8是废气净化单元体的仰视说明图。
[0047] 图9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正面立体分解图。
[0048] 图10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背面立体分解图。
[0049] 图11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右侧立体分解图。
[0050] 图12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左侧立体分解图。
[0051] 图13是搭载有柴油发动机的拖拉机的左视图。
[0052] 图14是上述拖拉机的俯视图。
[0053] 图15是废气净化单元体的支承座部的背面剖视图。
[0054] 图16是上述支承座部的支脚体部的背面剖视图。
[0055] 图17是上述支承座部的壳体安装框架体部的背面剖视图。
[0056] 图18是将第1壳体的一部分分解后的背面立体图。
[0057] 图19是将第1壳体的一部分分解后的拆装说明图。
[0058] 图20是搭载有柴油发动机的作业车辆的侧视图。
[0059] 图21是上述作业车辆的俯视图。
[0060] 图22是废气净化单元体的主视图。
[0061] 图23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后视图。
[0062] 图24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左视图。
[0063] 图25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右视图。
[0064] 图26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俯视图。
[0065] 图27是上述废气净化单元体的仰视图。
[0066] 图28是支承座的俯视图。
[0067] 图29是上述支承座的俯剖视图。
[0068] 图30是从背面侧观察柴油发动机上部而得到的左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以下,基于附图(图1~图12)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柴油发动机1的设置有排气歧管6的左视图,图2是柴油发动机1的设置有进气歧管3的右视图,图3是柴油发动机1的设置有冷却风扇24的主视图。另外,将设置有排气歧管6的一侧称为柴油发动机1的左侧表面,将设置有进气歧管3的一侧称为柴油发动机1的右侧表面,将设置有冷却风扇24的一侧称为柴油发动机1的正面。参照图1~图8对柴油发动机1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
[0070] 如图1~图7所示,在柴油发动机1的缸盖2的一侧表面配置有进气歧管3。缸盖2载置在内置有发动机输出轴4(曲轴)和活塞(省略图示)的缸体5上。在缸盖2的另一侧表面配置有排气歧管6。使发动机输出轴4的前端和后端从缸体5的正面和背面突出。
[0071] 如图1~图7所示,在缸体5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飞轮外壳8。在飞轮外壳8内设置有飞轮9。在发动机输出轴4的后端侧轴支承有飞轮9。经由飞轮9将柴油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此外,在缸体5的下表面上配置有机油盘11。
[0072]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在进气歧管3配置有引入再循环用的废气的废气再循环装置(EGR)15。空气滤清器16(参照图13)与进气歧管3相连接。利用空气滤清器16除尘并净化了的外部空气被输送到进气歧管3中,并被供给到柴油发动机1的各缸中。
[0073] 采用上述的结构,从柴油发动机1排出到排气歧管6中的废气的一部分经由废气再循环装置15从进气歧管3回流到柴油发动机1的各缸内,从而使柴油发动机1的燃烧温度下降,减少来自柴油发动机1的氮氧化物(NOx)的排出量,并且降低柴油发动机1的油耗。
[0074] 另外,柴油发动机1具有使冷却水在缸体5内和散热器19(参照图13)循环的冷却水21。在柴油发动机1的设置有冷却风扇24的一侧配置有冷却水泵21。借助V形带22等使冷却水泵21及冷却风扇24与发动机输出轴4相连结,对冷却水泵21及冷却风扇24进行驱动。从冷却水泵21经由废气再循环装置15的EGR冷却器18将冷却水送入到缸体5内,另一方面利用冷却风扇24的风将柴油发动机1冷却。
[0075] 如图1~图8所示,作为用于将从上述柴油发动机1的各缸排出的废气净化的废气净化装置27(排气净化单元),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作为柴油微粒过滤器(DPF)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作为尿素选择催化剂还原(SCR)系统的第2壳体29。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作为DPF壳体的第1壳体28内设有氧化催化器30和煤烟过滤器31。在作为SCR壳体的第2壳体29内设有尿素选择催化剂还原用的SCR催化剂32和氧化催化器33。
[0076] 从柴油发动机1的各缸排出到排气歧管6中的废气经由废气净化装置27等被放出到外部。利用废气净化装置27减少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一氧化(CO)、碳化氢(HC)、颗粒状物质(PM)和氮氧化物质(NOx)。
[0077] 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构成为俯视看沿与柴油发动机1的输出轴(曲轴)4交叉的正交方向较长地延伸的长条圆筒形状(参照图3~图5)。在第1壳体28的筒状两侧(废气移动方向一端侧与废气移动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引入废气的DPF入口管34和排出废气的DPF出口管35。同样,在第2壳体29的两侧(废气移动方向一端侧与废气移动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引入废气的SCR入口管36和排出废气的SCR出口管37。
[0078] 另外,在排气歧管6的废气出口配置有将空气强制性地送入到柴油发动机1中的增压器38,和用螺栓紧固于排气歧管6的废气出口管7。使DPF入口管34借助增压器38和废气出口管7与排气歧管6连通,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导入到第1壳体28内,另一方面使SCR入口管36借助尿素混合管39与DPF出口管35连接,将第1壳体28的废气导入到第2壳体29内。而且,利用进行螺栓紧固的DPF出口侧凸缘体41,将DPF出口管35与尿素混合管39连接为能够拆装。另外,利用SCR入口侧凸缘体40将SCR入口管36与尿素混合管39连接为能够拆装。
[0079] 如图2所示,柴油发动机1的多缸量的各喷射器(省略图示)具有与图13(图14)所示的燃料箱45连接的燃料泵42和共轨43。在缸盖2的设置有进气歧管3的一侧配置有共轨43和燃料过滤器44,在进气歧管3下方的缸体5上配置有燃料泵42。另外,上述各喷射器具有电磁开闭控制型的燃料喷射(省略图示)。
[0080] 将燃料箱45内的燃料经由燃料过滤器44吸入到燃料泵42内,另一方面使共轨43与燃料泵42的排出侧相连接,使圆筒状的共轨43分别与柴油发动机1的各喷射器相连接。另外,从燃料泵42加压输送到共轨43中的燃料中的多余量返回到燃料箱45中,高压的燃料暂时存积在共轨43内,共轨43内的高压燃料被供给到柴油发动机1的各缸(cylinder)的内部。
[0081] 采用上述的结构,利用燃料泵42将上述燃料箱45的燃料加压输送到共轨43中,高压的燃料被蓄积在共轨43中,并且分别对上述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阀进行开闭控制,从而将共轨43内的高压的燃料喷射到柴油发动机1的各缸内。即,通过对上述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阀进行电子控制,能够高精度地控制燃料的喷射压力、喷射正时和喷射时长(喷射量)。因而,能够减少从柴油发动机1排出的氮氧化物(NOx)。
[0082] 接下来,参照图13~图14对搭载有上述柴油发动机1的拖拉机51进行说明。作为图13~图14所示的作业车辆的拖拉机51安装有未图示的耕耘作业机械等,构成为进行在农田里耕作的耕耘作业等。图13是农作业用拖拉机的侧视图,图14是该拖拉机的俯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朝向拖拉机的前进方向的左侧简称为左侧,同样将朝向前进方向的右侧简称为右侧。
[0083] 如图13~图14所示,作为作业车辆的农作业用拖拉机51利用左右一对的前车轮53和左右一对的后车轮54支承行驶机体52,将上述柴油发动机1搭载在行驶机体52的前部,通过利用柴油发动机1驱动后车轮54及前车轮53,进行前进或后退行驶。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及左右侧表面侧被能够开闭的发动机罩56覆盖。
[0084] 另外,在上述行驶机体52的上面中发动机罩56的后方设置有供驾驶者搭乘的驾驶室57。在该驾驶室57的内部设置有供驾驶者落座的驾驶座58和作为转向部件的方向盘59等操纵设备。另外,在驾驶室57的左右外侧部设置有供驾驶者上车或下车的左右1对踏板60,在比该踏板60靠内侧且比驾驶室57的底部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将燃料供给到柴油发动机1中的燃料箱45。
[0085] 另外,上述行驶机体52具有用于使来自柴油发动机1的输出变速而传递到后车轮54(前车轮53)的变速箱体61。未图示的耕耘作业机械等借助下连杆62、上连杆63以及升降臂64等以能够升降移动的方式与变速箱体61的后部相连结。此外,在变速箱体61的后侧表面上设置有对上述耕耘作业机械等进行驱动的PTO轴65。另外,拖拉机51的行驶机体52由柴油发动机1、变速箱体61、以及连结该柴油发动机1和变速箱体61的离合器壳体66等构成。
[0086] 此外,参照图1~图12、图15~图17和图22~图27对上述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如图9~图12、图15~图17和图22~图27所示,在缸盖2的前表面中右侧部具有下端侧被螺栓81紧固的前部支脚体82,在缸盖2的左侧表面中前侧角部具有下端侧被螺栓83紧固的侧部支脚体84,在缸盖2的后表面具有下端侧被螺栓85紧固的后部支脚体86,在缸盖2上竖立设置有各支脚体82、84、86。具有通过钣金加工形成的矩形的支承座87,利用螺栓88将支承座87的侧表面以及上表面侧紧固到各支脚体82、84、86的上端侧。另外,将平板状的定位体89焊接固定在与废气出口管7相对设置的支承座87的上表面上,使定位体89的平板状下表面的一部分与朝上开口的废气出口管7的平坦的废气出口面7a的一部分进行面接触,利用定位螺栓90将定位体89紧固于废气出口管7。利用废气出口管7与定位体89的面接触,相对于柴油发动机1将支承座87的上表面构成为大致水平。另外,在将废气出口管7装入柴油发动机1时,或在将支承座87安装于柴油发动机1之前,将定位螺栓90的下端侧拧装于废气出口管7,从废气出口面7a朝上地竖立设置定位螺栓90。
[0087] 如图11~图12和图15~图17所示,作为使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平行配置的夹持体,具有一对的左壳体固定体95及右壳体固定体96和4条紧固带97。利用左右的紧固带97将第1壳体28固定安装在左壳体固定体95及右壳体固定体96的后侧载置部,并且利用左右的紧固带97将第2壳体29固定安装在左壳体固定体95及右壳体固定体96的前侧载置部。因而,将在左右方向上长条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平行地配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所以第1壳体28位于柴油发动机1上表面的后侧,第2壳体29位于柴油发动机1上表面的前侧。
[0088] 如图9~图12和图17所示,利用螺栓99将前后支承框架体98以能调节安装位置(支承姿势)的方式紧固在左壳体固定体95以及右壳体固定体96的前后端部,将左壳体固定体95、右壳体固定体96和前后支承框架体98连结为四方框状,借助紧固带97将第1壳体28和第
2壳体29固定安装在左壳体固定体95、右壳体固定体96和前后支承框架体98上,构成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另外,将支承框架体98的螺栓通孔的内径尺寸形成为比螺栓99的外径尺寸大,将螺栓99动配合插入到支承框架体98的螺栓通孔内,在固定安装壳体固定体95、96和支承框架体98时,一边将支承框架体98与壳体固定体95、96的连结姿势支承为规定姿势,一边将螺栓99拧装到壳体固定体95、96上,利用螺栓99将支承框架体98紧固到壳体固定体95、96上。
[0089] 另外,利用螺栓92将左右的悬挂构件91紧固在左壳体固定体95的前端侧和右壳体固定体96的后端侧,将左右的悬挂构件91配置在左右壳体固定体95、96和前后支承框架体98的四方框的对角线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大致水平的支承座87的上表面竖立设置前后的临时固定螺栓体93,在与左右的悬挂构件91的对角线配置相反的一侧的对角线位置配置前后的临时固定螺栓体93。即,将左右的悬挂构件91和前后的临时固定螺栓体93分配配置在左右壳体固定体95、96和前后支承框架体98的四方框的顶角部。
[0090] 接下来,对将废气净化装置27(排气净化单元)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的组装次序进行说明。如图9~图12所示,首先组装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利用螺栓99将端面为L形状的钣金制的一对支承框架体98紧固在左壳体固定体(夹持体)95和右壳体固定体(夹持体)96的各两端部。在紧固螺栓99时,一边利用各支承框架体98的螺栓孔与螺栓99的松动对各壳体固定体95、96与各支承框架体98的连结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左壳体固定体95的上表面高度与右壳体固定体96的上表面高度处于同一平面,一边紧固螺栓99而将各壳体固定体95、96和各支承框架体98连结为四方框状。
[0091] 接着,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沿规定方向(平行)载置在各壳体固定体95、96的上表面侧的朝上凹状支承部,将DPF出口侧凸缘体41螺栓紧固到DPF出口管35上,并且借助SCR入口侧凸缘体40将尿素混合管39的另一端侧螺栓紧固到SCR入口管36上,将第1壳体28、第2壳体29和尿素混合管39结合为一体。并且,将各为2条的紧固带97以半圈状分别安装到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的各上表面侧,将各紧固带97的下端侧螺栓紧固到各壳体固定体95、96上,并且利用螺栓92将悬挂构件91紧固到各壳体固定体95、96上,完成废气净化装置
27的组装。另外,在进行SCR入口侧凸缘体40的螺栓紧固时,也将传感器支架112螺栓紧固到SCR入口侧凸缘体40上,将压力差传感器111安装到传感器支架112上。
[0092] 另一方面,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线(发动机组装场所)的最终组装工序附近,利用螺栓81、83、85将前部支脚体82、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的各下端侧紧固到组装作业大致结束了的柴油发动机1的缸盖2上,并在缸盖2上竖立设置各支脚体82、84、86。接着,将支承座87载置在各支脚体82、84、86的上端侧,使定位体89的下表面与废气出口管7的废气出口面7a进行面接触,在将支承座87的上表面支承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下,利用螺栓88将支承座87紧固到各支脚体82、84、86上,将支承座87以水平姿势固定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
[0093] 此外,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工序的最终附近的作业场所,借助悬挂构件91将以上述方式完成了组装的废气净化装置27悬挂于未图示的装卸装置(吊车或链滑车),输送到以上述方式组装有支承座87的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并且借助前后的临时固定螺栓体93将前后支承框架体98从上方侧载置到支承座87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上,利用螺栓100将前后支承框架体98紧固到支承座87上,使废气净化装置27(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与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合体,完成将废气净化装置27组装在柴油发动机1上的组装作业。
[0094] 另外,在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之间与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平行地配置有尿素混合管39。借助支承座87的上表面将第1壳体28、第2壳体29和尿素混合管39支承在比冷却风扇24的冷却风路(图1所示的护罩101)高的位置,并且利用第2壳体29封闭尿素混合管39的前侧。防止冷却风扇24的冷却风等使尿素混合管39内的废气温度下降,而使供给到尿素混合管39内的尿素水结晶化。另外,供给到尿素混合管39内的尿素水作为混合在从第1壳体28到第2壳体29的废气中。
[0095] 如图1~图12所示,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该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中,具有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的壳体固定体95、96,将悬挂构件91固定安装在壳体固定体95、96上。因而,在利用壳体固定体95、96将上述各壳体28、29作为废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单元)27组装为一体的状态下,能够借助悬挂构件91将废气净化装置27悬挂支承于装卸装置等。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等拆装废气净化装置27的组装分解作业中,能够容易地处理作为大重量零件的废气净化装置27。
[0096] 如图1~图12所示,将尿素混合管39连结在利用上述壳体固定体95、96固定安装为一体的上述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之间,形成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并且,使一对悬挂构件91相对配置在废气净化装置27的外周侧中俯视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外周侧的位置。因而,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工序中最终附近的组装工序中,能够将废气净化装置27简单地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并且在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或修理作业等中,能从柴油发动机1上简单地卸下废气净化装置27。
[0097] 如图1~图12所示,借助多个支脚体82、84、86使支承座87的下表面侧与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相连结,将支承座87配置到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将壳体固定体95、96能拆装地固定安装在支承座87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侧。因而,能够容易地减少与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附设零件等的干涉,并且能够简单地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性或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性等。另一方面,如图7~图12和图15~图17所示,在第1壳体28或第2壳体29的下表面侧的支承座87上形成有通气口87a,利用多个支脚体82、84、86之间的空间和通气口87a在柴油发动机1与各壳体28、29之间形成空气通路94,所以能够容易地抑制与第1壳体28或第2壳体29的下表面侧相对的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外周部的温度的上升,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附设零件(传感器电气配线等)的耐久性等。
[0098] 如图1~图12所示,在柴油发动机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扇24,并且将支承座87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高度形成为比冷却风扇24的上部高度高。因而,能使上述冷却风扇24的风移动到支承座87的下表面侧,适当地维持柴油发动机1的空冷效率,并且能够防止冷却风扇24的风使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的温度下降,将废气净化装置27维持为规定温度以上而提高排气净化效率。
[0099] 如图1~图12所示,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该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中,利用作为夹持体的壳体固定体95、96、紧固带97以及支承框架体98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废气净化装置27,并且借助壳体固定体95、96、紧固带97以及支承框架体98将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能拆装地支承在柴油发动机上。因而,能将柴油发动机1和废气净化装置27一体地构成为同一振动构造,不必将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排气连结部等防振连结,能够低成本地构成柴油发动机1和废气净化装置27中的废气排出路径。另外,能在与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场所不同的场所预先组装废气净化装置27,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的最终工程附近将废气净化装置27载置在柴油发动机1上,从而能够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性。
[0100] 如图1~图12所示,将支承座87大致水平地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借助支承框架体98将壳体固定体95、96固定安装在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借助壳体固定体95、96以及紧固带97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以横倒姿势支承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并且在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之间将尿素混合管39支承在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的上表面侧。因而,通过支承座87与支承框架体98的结合分离,能够简单地组装分解废气净化装置
27,并且能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以小体积紧凑地支承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另外,能够借助壳体固定体95、96以及紧固带97将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安装间隔维持为恒定,简化上述各壳体28、29间的尿素混合管39等的废气配管构造。
[0101] 如图9~图12所示,将多个支脚体82、84、86的下端侧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的缸盖2的外周面上,并且将大致水平的支承座87能拆装地连结于多个支脚体82、84、86的上端侧,借助支承座87将废气净化装置27载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因而,能将多个支脚体82、84、86与支承座87的连结部拆装,卸下支承座87,使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大幅开放,从而能够简单地执行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维护作业等,并且能够借助多个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牢固地连结于缸盖2,将废气净化装置27高刚性地支承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
[0102] 如图1~图7所示,能够借助支承座87将废气净化装置27支承在柴油发动机1的输出轴4的芯线方向的宽度内,并且能使交叉于柴油发动机1的输出轴4的芯线的方向与上述第1壳体28或第2壳体29的废气移动方向一致。因而,通过使上述第1壳体28的废气入口朝向柴油发动机1的排气歧管6侧,能将废气净化装置27支承为第2壳体29的废气出口朝向柴油发动机1的进气歧管3侧的姿势。能将从柴油发动机1的排气歧管6到第2壳体29的废气出口的废气路径形成为较短,将废气净化装置27紧凑地载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
[0103] 另一方面,如图13~图14所示,在驾驶室57的前表面中驾驶室57的右侧角部的前表面竖立设置有后尾管78,使后尾管78的下端侧朝向发动机罩56的内部延伸设置,使后尾管78的下端侧借助波纹管状挠性管79与SCR出口管37相连接,将利用第2壳体29净化了的废气从后尾管78朝向驾驶室57的上方排出。利用挠性管79的连接来减少从柴油发动机1侧传递到后尾管78侧的机械振动。另外,在驾驶室57的前表面中与配置有后尾管78的右侧部相反的一侧的发动机罩56的左侧部设置有尿素水箱71。即,在发动机罩56的后部的右侧部配置有后尾管78,而在发动机罩56的后部的左侧部分配配置有尿素水箱71。另外,如图13~图14的假想线所示,在具有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侧的后尾管78a的构造中,能使后尾管78与SCR出口管37连结为一体,省略挠性管79。
[0104] 此外,将尿素水箱71搭载在发动机罩56的左侧后部的行驶机体52(驾驶室57的底部框架等)上。在驾驶室57的左侧的前表面下部相邻地设置有燃料箱45的注油口46和尿素水箱71的注水口72。在驾驶者的上下车频度较低的驾驶室57右侧的前表面配置后尾管78,而在驾驶者的上下车频度较高的驾驶室57左侧的前表面配置注油口46和注水口72。另外,驾驶室57构成为从左侧或右侧的任一方都能供驾驶者乘坐到驾驶座58上或从驾驶座58上下来。
[0105] 另外,如图3~图5和图14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对尿素水箱71内的尿素水溶液进行加压输送的尿素水喷射泵73、对尿素水喷射泵73进行驱动的电动机74、和借助尿素水喷射管75与尿素水喷射泵73相连接的尿素水喷嘴76。借助喷射台座77将尿素水喷嘴76安装到尿素混合管39上,从尿素水喷嘴76将尿素水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喷出到尿素混合管39的内部。
[0106] 采用上述的结构,利用第1壳体28内的氧化催化器30以及煤烟过滤器31减少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碳化氢(HC)。接着,在尿素混合管39的内部,来自尿素水喷嘴7的尿素水与来自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混合。并且,利用第2壳体29内的SCR催化剂32和氧化催化器33减少将尿素水作为氨混合了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NOx),将该氮氧化物质从后尾管78放出到机外。
[0107] 如图1~图12和图15所示,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使上述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该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中,具有从柴油发动机1突出设置的支脚体82、84、86和固定安装在支脚体82、84、86上的支承座87,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安装在支承座87的平面上。因而,能够利用后安装作业(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工序的最终附近)借助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简单地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中,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以适当的姿势支承在柴油发动机1的支承座87上,并且能够提高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拆装作业性等。
[0108] 如图1~图12和图15所示,在使支承座87的平面(定位体89的底面)与柴油发动机1的外侧表面中废气出口部(废气出口管7)的水平面(废气出口面7a)进行面接触,借助柴油发动机1的外侧的水平面(废气出口面7a)和支承座87的平面(定位体89的底面)使支承座87与柴油发动机1的外侧表面接合,而将上述支承座87固定在支脚体82、84、86上时,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处于大致水平。因而,能够利用废气出口管7(废气出口部)与支承座87的连结简单地决定支承座87的安装角度,并且能够利用高刚性的钣金构造构成支承座87来容易地确保安装强度。例如能够提高相对于柴油发动机1水平地形成支承座87的安装角度的组装作业性等。
[0109] 如图1~图12和图15所示,将定位体89与支承座87固定安装为一体,使定位体89与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部(废气出口管7)的开口面(废气出口面7a)进行面接触,借助定位体89使上述支承座87与柴油发动机1侧接合,从而使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处于大致水平。因而,在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了支承座87后,能够通过焊接加工等连结支承座87和定位体89,使定位体89的下表面能与支承座87的上表面高精度地平行。不必特别准备支承座87的连结夹具,利用柴油发动机1侧与定位体89的面接触就能大致水平地形成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由于设置定位体89来作为支承座87的连结夹具,所以在未准备支承座87的连结夹具的柴油发动机1的修理场所等,也能简单地执行上述支承座87的拆装作业。
[0110] 如图1~图12和图15所示,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一体地构成为排气净化单元(废气净化装置27),将排气净化单元(废气净化装置27)一体地安装在下表面侧固定安装在支脚体82、84、86上的上述支承座87的平坦的上表面侧,或从上述支承座87的平坦的上表面侧卸下排气净化单元。因而,能够将上述各壳体28、29作为单一零件进行拆装,提高上述各壳体28、29的组装分解作业性或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性等。
[0111] 如图1~图8所示,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中,一体地固定安装柴油发动机1、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使柴油发动机1、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能够一体地摆振。因而,能够将柴油发动机1、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构成为同一振动构造,不必将柴油发动机1与第1壳体28间的排气通路或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间的排气通路防振连结,能以低成本构成柴油发动机1与第2壳体29之间的废气路径构造。即,不必将例如波纹状的挠性管或耐热性橡胶软管等防振构件连接在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之间的废气路径中,所以能以低成本构成柴油发动机1与第2壳体29之间的废气路径构造等。
[0112] 如图1~图10所示,在柴油发动机1的缸盖2上竖立设置有多个支脚体82、84、86,使支承座87与多个支脚体82、84、86的上端侧相连结,借助大致水平的支承座87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因而,能使支承座87简单地与柴油发动机1的附设零件分开。另外,能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一体地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上,简化各壳体28、29的废气配管,并且能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高刚性地固定安装在缸盖2上。而且,通过多个支脚体82、84、86与支承座87的连结部的调节,能够吸收支承座87等安装零件的加工误差等,容易地修正支承座87的安装倾斜角度等,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支承为规定姿势。能够容易地提高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的组装作业性。
[0113] 如图1~图8所示,在柴油发动机1的设置有排气歧管6的一侧配置有第1壳体28的DPF入口管34,以第1壳体28内的废气能沿与柴油发动机1的输出轴芯线交叉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第1壳体28,并且在第1壳体28的侧面中设置有柴油发动机1的冷却风扇24的一侧的侧面并列设置第2壳体29。因而,能使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靠近地紧凑地配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另一方面能在冷却风扇24与第1壳体28之间夹设第2壳体29,减少由冷却风扇24的风导致的第1壳体28的温度下降。另外,将用于将废气从第1壳体28供给到第2壳体29中的尿素混合管39支承在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之间,能够将第2壳体29夹在冷却风扇
24与尿素混合管39之间,也能减少由冷却风扇24的风导致的尿素混合管39的温度下降。
[0114] 如图1~图8、图13和图14所示,作业车辆在内设有柴油发动机1的发动机罩56的后方配置有运转驾驶室57,在运转驾驶室57的前部与柴油发动机1的后部之间设置有废气净化用的尿素水箱71。因而,能够利用柴油发动机1等的排热来对尿素水箱71进行加温,将尿素水箱71内的尿素水溶液温度维持为规定以上,防止第2壳体29的废气净化能力在寒冷地区等下降。能将尿素水箱71的供水口72配置为靠近运转驾驶室57的驾驶者上下车部,在驾驶者上下车场所容易地执行向尿素水箱71的尿素水溶液供水作业,能够提高废气净化用的尿素水溶液的补给作业性。
[0115] 如图1~图12和图17所示,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使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中,具有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的多个壳体固定体95、96和将多个壳体固定体95、96固定安装的支承框架体98,将壳体固定体95、96与支承框架体98连结为能够调节安装角度(安装位置),能够相对于柴油发动机1的安装面调节第1壳体28的废气入口部34的姿势,所以在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形成为单元而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时,通过调节壳体固定体95、96与支承框架体98的安装角度(安装位置),能使作为第1壳体28的废气入口部的DPF入口管34的连结面容易地接合于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面7a。能够简化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安装定位作业。即,能够提高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拆装作业性等,简化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或维护作业。
[0116] 如图1~图12所示,利用上述各壳体28、29、壳体固定体95、96和支承框架体98形成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并且将多个支脚体82、84、86的下端侧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的缸盖2的外侧表面上,使支承框架体98与多个支脚体82、84、86的上端侧相连结。因而,能够通过废气净化装置27的拆装简单地执行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维护作业等。能够借助上述多个支脚体82、84、86将支承框架体98牢固地连结于缸盖2,将废气净化装置27高刚性地支承于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等,并且能够容易地减少与柴油发动机1的附设零件的干涉。
[0117] 图1~图12所示,借助多个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框架体98固定安装在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因而,在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或修理作业等中,能从柴油发动机1上简单地卸下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简化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维护作业等。
[0118] 如图1~图12和图15所示,使支承座87的下表面侧的一部分与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面7a的一部分进行面接触,以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面7a为基准将支承座87以水平姿势固定在柴油发动机1上。因而,能够通过钣金加工低成本地构成高刚性构造的支承座87,并且能够容易地简化将支承框架体98组装到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的组装时的定位作业,使支承座87容易地以规定的支承姿势连结于柴油发动机1。
[0119] 接着,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具有压力差传感器111,用于检测第1壳体28的内部中煤烟过滤器31的废气引入侧(上游侧)的废气压力与废气排出侧(下游侧)的废气压力的差。将传感器支架112的一端侧用螺栓紧固到SCR入口侧凸缘体40上,使传感器支架112的另一端侧从SCR入口侧凸缘体40朝向第1壳体28的上表面侧突出设置,将压力差传感器111固定安装在传感器支架112的另一端侧。借助传感器支架112将压力差传感器111配置在第1壳体
28的上侧。另外,使合成橡胶制的上游侧传感器配管113和下游侧传感器配管114的一端侧分别连接于压力差传感器111。使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上述各传感器配管113、114的另一端侧分别连接于第1壳体28中的煤烟过滤器3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0120] 另外,发动机装置具有对柴油氧化催化器30的废气引入侧的排气温度进行检测的上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15,和对柴油氧化催化器30的废气排出侧的排气温度进行检测的下游侧气体温度传感器116,利用压力差传感器111检测煤烟过滤器31的流入侧的废气压力与煤烟过滤器31的流出侧的废气压力的差(废气的压力差),并且利用各温度传感器115、116检测煤烟过滤器31的废气引入侧的柴油氧化催化器30部的废气温度。即,被煤烟过滤器
31捕集到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残留量与废气的压力差成比例,所以当残留在煤烟过滤器31中的颗粒状物质的量增加到规定以上时,基于压力差传感器111的检测结果执行使煤烟过滤器31的颗粒状物质量减少的煤烟过滤器再生控制(例如使废气温度上升的柴油发动机1的燃料喷射控制或进气控制)。
[0121] 接着,参照图18和图19对第1壳体28的组装分解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8和图19所示,利用设置有DPF入口管34的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和设置有DPF出口管35的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形成第1壳体28。在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内设有氧化催化器30,并且在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内筒122b内设有煤烟过滤器31,在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外筒122c内设有内筒122b的废气引入侧,使内筒122b的废气排出侧从外筒122c突出。
[0122] 另外,将内筒122b的废气排出侧以能够出入排气引入侧壳体121的方式插入到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内,利用螺栓123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的壳体凸缘体121a和外筒122c的壳体凸缘体122a紧固为能够分离,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和排气排出侧壳体122连结为能够拆装。另一方面,将作为排气出口管的DPF出口管35设置在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外筒122c)上,沿与第1壳体28的废气移动方向交叉的放射方向(与第1壳体28的圆筒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DPF出口管35的废气出口侧。此外,用于连结尿素混合管39和DPF出口管35的DPF出口侧凸缘体41由DPF出口管35的废气出口侧端部的出口管凸缘41a和尿素混合管39的废气入口侧端部的混合管凸缘41b形成,并且使出口管凸缘41a位于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外筒122c)的圆筒形外周面的外侧。
[0123] 即,在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外侧中的与废气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侧延伸设置DPF出口管35,在脱离了沿废气移动方向分离的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分离轨迹的位置配置尿素混合管39与DPF出口管35的连结部(DPF出口侧凸缘体41)。利用螺栓124将混合管凸缘41b紧固到出口管凸缘41a上,使尿素混合管39的一端侧与DPF出口管35相连结,并且借助SCR入口侧凸缘体40使尿素混合管39的另一端侧与SCR入口管36相连结,将DPF出口管35、尿素混合管39和SCR入口管36固定为一体。
[0124] 采用上述的结构,当煤烟过滤器31的颗粒状物质的残留量(压力差传感器111的检测值等)增加到能够进行再生控制的范围以上时,卸下螺栓123而解除各壳体凸缘体121a、122a的紧固,并且在卸下螺栓124而解除了出口管凸缘41a与混合管凸缘41b的紧固时,能使排气排出侧壳体122与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分开。使排气排出侧壳体122沿第1壳体28的圆筒形轴心线方向(废气移动方向)与排气引入侧壳体121背离,从排气引入侧壳体121中拔出内筒122b,将第1壳体28拆装分解。接着,从内筒122b中取出煤烟过滤器31,进行人为地去除煤烟过滤器31的颗粒状物质的第1壳体28的维护作业。
[0125] 另外,在卸下螺栓123而解除了各壳体凸缘体121a、122a的紧固时,借助DPF入口管34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支承于废气出口管7,并且在卸下螺栓124而解除了出口管凸缘41a与混合管凸缘41b的紧固时,借助SCR入口侧凸缘体40将尿素混合管39支承于第2壳体29。因而,在煤烟过滤器31的维护(过滤再生)作业中,仅将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卸下,不必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或尿素混合管39等卸下,所以与需要进行排气引入侧壳体121或尿素混合管
39等的分解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少煤烟过滤器31的维护工时。
[0126] 如图1~图7、图18和图19所示,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具有将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该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中,将第1壳体28分开形成为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和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在将上述排气引入侧壳体121支承在发动机1侧的状态下,能使排气排出侧壳体122与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分离。因而,在第1壳体28的内部的维护作业中,不必卸下整个第1壳体28,能够简单地减少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第1壳体)的内部的维护作业所需的拆装零件数,容易将内设在排气排出侧壳体122中的煤烟过滤器31等卸下,能够减少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内部或煤烟过滤器31的清洁工时等。
[0127] 如图1~图7、图18和图19所示,具有使尿素混合管39与第1壳体28相连结的作为排气出口管的DPF出口管35,在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外侧中与废气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侧延伸设置DPF出口管35,在脱离了沿废气移动方向分离的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分离轨迹的位置上配置尿素混合管39与DPF出口管35的连结部(DPF出口侧凸缘体41)。因而,通过使尿素混合管39与DPF出口管35的连结部的紧固螺栓等脱离来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与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连结解除,能使排气排出侧壳体122沿第1壳体28的排气移动方向滑动而容易地与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分离。
[0128] 如图1~图7、图18和图19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作为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的夹持体的壳体固定体95、96及紧固带97,和作为将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的夹持体的壳体固定体95、96及紧固带97,利用上述各壳体固定体95、96及紧固带97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因而,通过将固定安装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和第2壳体29的紧固带97卸下,能够简单地拆装排气排出侧壳体122。在对排气排出侧壳体122的内部进行维护时,不必进行将排气引入侧壳体121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的紧固带97的拆装作业,能够提高排气排出侧壳体
122的内部的维护(煤烟过滤器的清洁)作业性。
[0129] 如图1、图9~图12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为一体的上述各壳体固定体95、96及紧固带97,和安装上述各壳体固定体95、96的支承座87,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竖立设置有多个支脚体82、84、86,使支承座87连结于柴油发动机1的排气歧管6和多个支脚体82、84、86。因而,通过支脚体82、84、86与支承座87的连结部的调节,能够吸收支承座87等安装零件的加工误差等,容易地修正支承座87的安装倾斜角度等,简单地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支承为规定姿势,并且能将支承座87支承为与柴油发动机1的附设零件分开而消除彼此的干涉。能够容易地提高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的组装作业性。
[0130] 接下来,参照图20和图21对装载有上述柴油发动机1的滑动转向装载机(日文:スキッドステアローダ)151进行说明。作为图20和图21所示的作业车辆的滑动转向装载机151安装有后述的装载装置152来进行装载作业。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朝向滑动转向装载机151的前进方向的左侧简称为左侧,将同样朝向前进方向的右侧简称为右侧。在该滑动转向装载机151上安装有左右的行驶履带部154。另外,在滑动转向装载机151的行驶履带部54的上方配置有能够开闭的发动机罩155。在发动机罩155内收容有柴油发动机1。在发动机罩155的内部的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部上载置固定有上述第1壳体28以及第2壳体29。
[0131] 借助防振构件等将上述柴油发动机1支承在滑动转向装载机151所具有的行驶机体156上。在发动机罩155的前方配置有供驾驶者搭乘的驾驶室157,在该驾驶室157的内部具有方向盘158以及驾驶座159等。另外,具有被柴油发动机1驱动的装载作业液压泵装置160和对左右的行驶履带部154进行驱动的行驶变速装置161。将来自柴油发动机1的动力经由行驶变速装置161传递到左右的行驶履带部154。乘坐在驾驶座159上的驾驶者能够借助方向盘158等操作部进行滑动转向装载机151的行驶操作等。
[0132] 另外,装载装置152包括配置在行驶机体156的左右两侧的装载支柱162、以能上下摆动的方式连结于各装载支柱162的上端的左右一对的升降臂163、和以能上下摆动的方式连结于左右升降臂163的前端部的铲斗164。
[0133] 在各装载支柱162与对应于各装载支柱162的升降臂163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升降臂163上下摆动的升降缸166。在左右升降臂163与铲斗164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铲斗164上下摆动的铲斗液压缸168。在该情况下,驾驶座159的驾驶者通过操作装载杆(省略图示),来控制装载作业液压泵装置160的液压力,从而使升降缸166、铲斗液压缸168进行伸缩工作,使升降臂163、铲斗164上下摆动,执行装载作业。另外,上述尿素水箱71内设在发动机罩155的前侧上部。另外,与冷却风扇24相对配置的上述散热器19内设在发动机罩155的后部。
[0134] 如图1~图12、图15~图19和图22~图27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发动机装置中,设置有一端侧与柴油发动机1相连结的多个前部、侧部以及后部的各支脚体82、84、86,和与多个支脚体82、84、86相连结的支承座87,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配置在支承座87上。因而,能够分成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的支承部(支承座87)、和对上述支承部(支承座87)进行支承的支柱部(前部、侧部以及后部的各支脚体82、84、86),构成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的支承构造,所以能在前部、侧部以及后部的各支脚体82、84、86间确保冷却风通路,良好地维持柴油发动机1的外周部的换气性能,并且能够减少柴油发动机1的附设零件与上述第1壳体28或与第2壳体29的干涉,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作业性,且能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性。
[0135] 如图1~图12和图15~图19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的支承框架体98,借助多个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大致水平地固定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支承框架体98固定安装在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借助支承框架体98将圆筒形状的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以横倒姿势配置在支承座87的上表面侧,并且在并列状的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29之间,在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的上表面侧平行地配置尿素混合管39。因而,能够利用支承座87与支承框架体98的结合分离,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组装为一体或分解开,并且,能将上述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以小体积紧凑地支承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另外,借助支承框架体98利用简单的组装作业将第1壳体28与第2壳体
29的安装间隔维持为恒定,简化上述各壳体28、29间的尿素混合管39等的废气配管构造。
[0136] 如图7~图12和图15~图17所示,在第1壳体28或第2壳体29的下表面侧的支承座87中形成通气口87a,利用前部、侧部以及后部的各支脚体82、84、86之间的空间和通气口
87a,在柴油发动机1与各壳体间形成空气通路94。因而,能够容易地抑制与第1壳体28或第2壳体29相对的柴油发动机1的外周部的温度上升,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的附设零件的耐久性等。
[0137] 如图1~图12和图22~图27所示,利用上述支承框架体98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并且将废气净化装置27能拆装地支承在支承座87上。因而,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工序中最终附近的组装工序中,能将上述各壳体28、29简单地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并且能在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或修理作业等中,从柴油发动机1上简单地卸下废气净化装置27。另外,例如能将柴油发动机1和废气净化装置27以分离的状态利用输送用托盘等以小体积进行包装,有效地多段层叠收纳在输送用集装箱的内部,将柴油发动机1和废气净化装置27高效地包装到输送用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内,能够降低从组装柴油发动机1或废气净化装置27的作业场所(组装工厂)向搭载于作业车辆(拖拉机51或滑动转向装载机151)的作业场所(组装工厂)输送的输送成本等。
[0138] 接着,如图11、图12、图15~图17、图28和图29所示,将废气出口管7兼用作废气净化装置27的支承构件,将废气净化装置27支承于高刚性的废气出口管7,将废气净化装置27安装到柴油发动机1的外周侧(上表面侧)。利用螺栓81将前部支脚体82的下端侧紧固到柴油发动机1的俯视呈矩形的缸盖2前部的左侧表面角部,利用螺栓83将侧部支脚体84的下端侧紧固到缸盖2前部的右侧表面角部,利用螺栓85将后部支脚体86的下端侧紧固到缸盖2后部的背面上。
[0139] 即,将前部支脚体82、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的下端侧分别紧固在柴油发动机1的俯视呈矩形的缸盖2前部的左侧表面、右侧表面和缸盖2后部的背面的3个方向上,使多个支脚体(前部支脚体82、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的上端侧与俯视呈矩形的支承座87的下表面侧相连结,借助上述各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配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将支承框架体98能拆装地固定安装在支承座87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侧,将废气净化装置27载置在支承座87的上表面上。
[0140] 另外,如图15和图28等所示,在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的废气出口面7a上延伸设置支承座87的一部分(定位体89),朝下开口的第1壳体28的废气入口管(DPF入口管34)从上方与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的废气出口面7a抵接,另一方面使定位体89(支承座87的一部分)的下表面侧从上方与该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的废气出口面7a抵接,利用埋入在废气出口面7a中的定位螺栓90和螺母将支承座87紧固到废气出口管7上。
[0141] 如图11、图12、图15~图17、图28和图29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发动机装置中,利用支承框架体98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作为排气净化单元的废气净化装置27,另一方面使作为第1壳体28的废气入口管的DPF入口管34与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管7相连结,将废气出口管7兼用作废气净化装置27的支承构件。因而,能以将废气净化装置安装在柴油发动机1的外周侧的构造利用高刚性的废气出口管34支承废气净化装置27,容易地确保废气净化装置27的支承强度,并且能在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或修理作业等中,相对于柴油发动机1简单地拆装废气净化装置27。
[0142] 如图11、图12、图28和图29所示,使前部、侧部以及后部的各支脚体82、84、86的上端侧与俯视呈矩形的支承座87的下表面侧相连结,借助上述各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配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将支承框架体98能拆装地固定安装在支承座87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侧。因而,能够利用上述各支脚体82、84、86和废气出口管7支承废气净化装置27,容易地确保废气净化装置27的支承强度,并且能够简单地简化上述各支脚体82、84、86等支承构造。另外,由于能够借助上述各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配置在与柴油发动机1的外周面分开的位置上,所以能够减少与柴油发动机1的附设零件的干涉,提高柴油发动机
1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提高柴油发动机1的维护作业性。
[0143] 如图11、图12、图28和图29所示,将上述各支脚体82、84、86的下端侧分别紧固在柴油发动机1的俯视呈矩形的缸盖2的前部的左侧表面、右侧表面和缸盖2的后部的背面的3个方向上。因而,能将缸盖2的外周部作为固定部对废气净化装置27进行支承,几乎不必进行柴油发动机1主体侧的变更就能将废气净化装置27组装到柴油发动机1上。另外,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工厂等中,能将支脚体82、84、86兼用作动力机吊起配件安装座,利用链滑车等将柴油发动机1吊起而容易地移动到保管场所或组装场所。
[0144] 如图15~图17、图28和图29所示,在与第1壳体28的DPF入口管34(废气入口管)抵接的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延伸设置支承座的一部分,使支承座87的一部分从上方与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抵接,将支承座87紧固到废气出口管7上。因而,能形成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作为废气净化装置27与支承座87两者的安装基准。即,能够利用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分别决定废气净化装置27或支承座87的安装位置(高度或水平度等),所以在柴油发动机1的组装工厂等中,在将上述支承座87紧固到废气出口管7(柴油发动机1)上后,能将废气净化装置27紧固到支承座87上。在将废气净化装置27设置在柴油发动机1上时,能够简单地消除废气净化装置27或支承座87的加工尺寸误差等,提高废气净化装置27的组装作业性。
[0145] 接着,如图9~图12、图15~图17和图28~图30所示,使支承座87的左侧壁87b以及后侧壁87c的各内表面,与至少2具以上的侧部支脚体84的左侧表面以及后部支脚体86的后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至少1具以上的前部支脚体82的上表面与支承座87的顶壁87d的下表面抵接并利用螺栓88进行紧固,并且在抵接于支承座87的顶壁87d下表面的前部支脚体82前侧表面与支承座87的前侧壁87e内表面之间以及前部支脚体82右侧表面与右侧壁87f内表面之间形成安装位置调节间隙82a、82b,使它们的相对面分开。
[0146] 即,将紧固螺栓88从前部支脚体82和支承座87的上表面方向拧装到前部支脚体82和支承座87上,将紧固螺栓88从侧部支脚体84和支承座的左侧表面方向拧装到侧部支脚体84和支承座上,将紧固螺栓88从后部支脚体86和支承座87的后侧表面方向拧装到后部支脚体86和支承座87上。另外,借助装设在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废气出口面7a)的定位螺栓90和定位螺母90a将支承座87从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方向固定安装在废气出口管7上。而且,借助装设在废气出口面7a上的螺栓80和螺母80a将与废气出口管7相连结的DPF入口管34从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方向固定安装在废气出口管7上。
[0147] 如图9~图12、图15~图17和图28~图30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去除的第1壳体28,和将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质去除的第2壳体29,借助尿素混合管39使第2壳体29与第1壳体28相连接,在发动机装置中,具有供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配置的支承座87,借助多个支脚体(前部支脚体82、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将支承座87设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并且使支承座87的侧表面与上述各支脚体82、84、86中的任一方的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的各侧表面抵接并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支承座87的下表面与上述各支脚体82、84、86中的任意另一方的前部支脚体
82的上表面抵接并进行紧固。因而,即使相对于上述各支脚体82、84、86在支承座87的固定位置上产生了加工误差,也能容易地调节上述各支脚体82、84、86与支承座87的安装位置。
不修正上述各支脚体82、84、86或支承座87等的形状,就能简单地执行将上述各支脚体82、
84、86与支承座87连结的螺栓88的紧固作业等,能够提高上述各支脚体82、84、86与支承座
87的安装作业性。
[0148] 如图9~图12、图15~图17和图28~图30所示,发动机装置具有供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配置的支承座,借助至少3具以上的上述各支脚体82、84、86将支承座87设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并且使支承座87的左侧壁87b和后侧壁87c的内表面与至少2具以上的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的各侧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另一方面使至少1具以上的前部支脚体82的上表面与支承座87的顶壁87d的下表面抵接而进行紧固,使与支承座87的顶壁87d下表面抵接的前部支脚体82的前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与上述支承座87的前侧壁87e和右侧壁87f之间隔着间隙82a、82b分开。因而,能够通过至少1具以上的前部支脚体82的上表面与支承座87的下表面的紧固,容易地吸收至少2具以上的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的各侧表面与支承座87的侧表面的紧固误差(加工尺寸误差)。能够省掉对上述各支脚体82、84、86或支承座87的加工尺寸误差进行修正的加工时间和劳力,简化上述各支脚体82、
84、86与支承座87的紧固作业。
[0149] 如图9~图12和图28~图30所示,将紧固螺栓88从至少1具以上的前部支脚体82和支承座87的上表面方向拧装到前部支脚体82和支承座87上,另一方面将紧固螺栓88从至少2具以上的侧部支脚体84、后部支脚体86和支承座87的侧表面方向拧装到侧部支脚体84、后部支脚体86和支承座87上。因而,能够借助紧固螺栓88将支承座87的上表面、左右任一方的侧表面和前后任一方的侧表面固定安装在至少3具以上的前部支脚体82、侧部支脚体84和后部支脚体86上。即,从与上述各支脚体82、84、86的数量相同的安装方向将上述各支脚体
82、84、86与支承座87紧固,所以能够容易地吸收上述各支脚体82、84、86或支承座87的加工尺寸误差,并且能够容易地提高上述各支脚体82、84、86与支承座87的连结刚性。另外,能够将支承座87形成为易于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载置的矩形,并且能够利用支承座87容易地覆盖柴油发动机1的矩形上表面侧,从而能将支承座87活用为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盖而将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载置在柴油发动机1的上表面侧。
[0150] 如图9、图15和图28~图30所示,借助装设在柴油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侧的定位螺栓90,将形成为支承座87的一部分的定位体89从废气出口管7的上表面方向固定安装在废气出口管7上。因而,能以废气出口管7为基准连结支承座87与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等废气净化装置27,通过支承座87的简单的连结位置的调节等,能够容易地消除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等废气净化装置27的组装尺寸误差,提高第1壳体28和第2壳体29等废气净化装置27的组装作业性。
[0151] 附图标记说明
[0152] 1、柴油发动机;2、缸盖;7、废气出口管;27、废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单元);28、第1壳体;29、第2壳体;34、DPF入口管(废气入口管);39、尿素混合管;82、前部支脚体;84、侧部支脚体;86、后部支脚体;87、支承座;87a、通气口;88、螺栓;89、定位体(支承座的一部分);90、定位螺栓;94、空气通路;98、支承框架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