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申请号 CN201710196295.8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7385652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8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发明人 上道和也;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编织起底部不厚且编织宽度方向上难以扩展的针织物。编织分离横列 纱线 圈列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起底线圈列10(工序A)。将起底线圈列10分为由从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观察时由第奇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和由第偶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将任一方的组规定为第一组G1,将另一方的组规定为在后工序中与第一组G1的背面侧交叉的第二组G2,使第一组G1和第二组G2在编织宽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使起底线圈列10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形成由第一组G1和第二组G2构成的起底部2(工序B)。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针织物具备起底部,使用具有相对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机,在编织结束后从针织物除去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而编织所述起底部,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
进行如下工序:
工序A,编织在所述第一针床及所述第二针床中的至少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起底线圈列;及
工序B,将所述起底线圈列分成从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观察时由第奇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和由第偶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将任一方的组规定为第一组,将另一方的组规定为在后工序中与所述第一组的背面侧交叉的第二组,使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在编织宽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使所述起底线圈列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形成由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构成的所述起底部;
开始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在设所述基底针织物部为罗纹组织时,
在构成所述起底部的所述第一组的纵行方向上接续而编织所述罗纹组织的表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针床和所述第二针床分别钩挂有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状态时,编织在所述第一针床及所述第二针床中的任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所述起底部,然后编织在另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所述起底部,由此将在所述第一针床形成的所述起底部和在所述第二针床形成的所述起底部连接成筒状,
然后,将所述第一针床侧的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和所述第二针床侧的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编织成筒状。
4.一种针织物,是具备起底部、及在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基底针织物部的针织物,其中,
所述起底部通过由多个线圈构成的起底线圈列构成,
从所述起底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观察时,所述起底线圈列中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而成的单元排列多个,由此形成所述起底部。

说明书全文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具备通过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起底部的针织物,所述针织物具备沿利用分离横列纱构成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连续编织的起底部。

背景技术

[0002] 在使用横机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在横机的针床上使用分离横列纱编织分离横列纱线圈列,沿该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连续编织起底部。在起底部的编织中,使用与分离横列纱不同的针织纱。在该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而编织作为针织物的本体的基底针织物部。通过编织起底部,能够不使基底针织物部的线圈脱散地编织基底针织物部。在此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作为用于编织起底部的起点而编织,在编织针织物结束后从针织物取下。即,在完成的针织物中,起底部成为针织物的始端。
[0003] 作为编织起底部的技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在前后的针床呈锯齿状地编织线圈,对由该锯齿状的线圈构成的线圈列进行袋状编织,形成起底部。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94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现有的起底部具有通过二层状态的袋状编织而编织的部分,因此与基底针织物部相比起底部容易变厚。另外,由于通过袋状编织编织的部分而起底部难以收缩,因此在使基底针织物部成为罗纹组织等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容易收缩的编织组织的情况下,基底针织物部的起底部侧容易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
[0008]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能够编织起底部不厚且难以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的针织物。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物,其具备薄且难以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的起底部。
[0009] 本说明书中,“表面侧”是指在针织物的使用时成为针织物的表面的一侧,“背面侧”是指在针织物的使用时成为针织物的背面的一侧。例如,在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筒的外侧为“表面侧”,筒的内侧为“背面侧”。另外,“表面线圈”是指在从表面侧观察针织物时从背面侧朝向表面侧从旧线圈抽出的线圈,“背面线圈”是指在从表面侧观察针织物时从表面侧朝向背面侧从旧线圈抽出的线圈。
[0010]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使用具有相对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机,在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编织起底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是如下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进行以下的工序A、工序B而形成所述起底部,开始在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
[0011] ·工序A,编织在所述第一针床及所述第二针床中的至少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起底线圈列。
[0012] ·工序B,将所述起底线圈列分成从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观察时由第奇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和由第偶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将任一方的组规定为第一组,将另一方的组规定为在后工序中与所述第一组的背面侧交叉的第二组,使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在编织宽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使所述起底线圈列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形成由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构成的所述起底部。
[0013] 在此处,作为使第一组和第二组在编织宽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步骤,能够举出如下的步骤。以下的例示均是在一方的针床上形成钩挂于一方的针床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起底部的例子。
[0014] ·在一方的针床上编织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起底线圈列,不使第一组从一方的针床移动,使第二组经由另一方的针床,向一方的针床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移动。
[0015] ·设定为将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起底线圈列钩挂于另一方的针床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向一方的针床按照第一组、第二组的顺序使其移动。此时,使第一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向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另一端侧)偏移,使第二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一端侧)偏移。
[0016] ·从起底线圈列钩挂于另一方的针床的状态开始,向一方的针床按照第一组、第二组的顺序使其移动。此时,不使第一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变化,使第二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向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偏移。
[0017] ·从起底线圈列钩挂于另一方的针床的状态开始,向一方的针床按照第一组、第二组的顺序使其移动。此时,使第一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向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偏移,不使第二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变化。
[0018] ·从起底线圈列钩挂于另一方的针床的状态开始,向一方的针床按照第一组、第二组的顺序使其移动。此时,使第一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向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另一端侧)偏移,使第二组的编织宽度方向的钩挂位置向与第一组相同的方向相比第一组较大地偏移或较小地偏移。
[0019] 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举出如下方式:在设所述基底针织物部为罗纹组织时,在构成所述起底部的所述第一组的纵行方向上接续而编织所述罗纹组织的表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
[0020] 例如,在设基底针织物部为1×1的罗纹组织或1×3的罗纹组织的情况下,能够以罗纹组织的全部表面线圈在第一组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方式进行编织。在设基底针织物部为2×2的罗纹组织或2×3的罗纹组织、3×1的罗纹组织的情况下,不管选择由第奇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和由第偶数个线圈构成的组中的哪一个,罗纹组织的表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都在第一组的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
[0021] 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举出如下方式:在所述第一针床和所述第二针床分别钩挂有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状态时,编织在所述第一针床及所述第二针床中的任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所述起底部,然后编织在另一方的针床上钩挂的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所述起底部,由此将在所述第一针床形成的所述起底部和在所述第二针床形成的所述起底部连接成筒状。该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针床侧的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和所述第二针床侧的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编织成筒状。
[0022] 本发明的针织物是具备起底部、及所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基底针织物部的针织物,所述起底部通过由多个线圈构成的起底线圈列构成,从所述起底线圈列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观察时,所述起底线圈列中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而成的单元排列多个,由此形成所述起底部。
[0023] 【发明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编织起底部时不需要进行袋状编织,能够使起底部较薄。另外,不具有通过袋状编织而编织的部分的起底部如后述的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各针织纱连接成8字状而形成,因此伸缩性优异。伸缩性优异的起底部伴随着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收缩而收缩,因此基底针织物部的起底部侧难以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
[0025] 在从表面侧观察针织物时在编织宽度方向上表面线圈和背面线圈按照规定的图案重复的罗纹组织中,在编织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表面线圈与背面线圈的边界处形成基于前后差的凹凸。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使第一组和第二组相对移动,使第一组的线圈与第二组的线圈的表面侧交叉,因此第一组的线圈相比第二组的线圈向针织物的表面侧突出,在第一组的线圈与第二组的线圈之间形成凹凸。因此,在以罗纹组织编织基底针织物部的情况下,在第一组的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而编织罗纹组织的表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由此成为沿着罗纹组织的凹凸的起底部,起底部漂亮地完成。
[0026] 在编织筒状的基底针织物部的情况下,起底部也编织成筒状。通过利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该筒状的起底部,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的基底针织物部的始端部(存在起底部的端部)扩展成喇叭状的情况。
[0027] 本发明的针织物具备按照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起底部。通过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起底部薄,且在编织宽度方向上难以扩展,因此具备这样的起底部的本发明的针织物美观程度良好。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0029] 图2是包括按照图1的编织工序图编织的起底部在内的针织物的线圈图。
[0030] 图3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0031] 【标号说明】
[0032] 100针织物
[0033] 1分离横列纱线圈列
[0034] 2起底部 20单元 21第一线圈列 22第二线圈列
[0035] 3基底针织物部
[0036] 10起底线圈列 G1第一组 G2第二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实施方式1>
[0038] 实施方式1中,说明使用四针床横机编织筒状的起底部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编织中使用的横机也可以是两针床横机,起底部也可以不是筒状。
[0039] 图1是用于编织起底部的编织工序图。图1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倒三符号表示给纱口9,FD表示下侧前针床,FU表示上侧前针床,BD表示下侧后针床,BU表示上侧后针床。大写字母表示织针的位置。另外,图中的箭头表示线圈的移动,在各编织工序中实际进行编织动作的部分由粗线表示。
[0040] S0中,示出在FD的织针A~L和BD的织针A~L上分别钩挂有利用分离横列纱编织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1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编织在BD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起底部2(参照S3)。
[0041] S1中,使钩挂于BD(一方的针床)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向相对的FU(另一方的针床)移动后,使给纱口9向纸面右侧移动,编织在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起底线圈列10(相当于工序A)。为了形成起底部2而编织的线圈列仅是该起底线圈列10,在该S1以后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袋状编织。起底线圈列10的针织纱是与分离横列纱不同的针织纱。在此处,在BD编织起底线圈列10后,也可以使起底线圈列10向FU移动。但是,起底线圈列10的线圈在后工序中移动多次,因此根据减轻施加于起底线圈列10的线圈的负担的意图,优选如S1所示使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向FU移动后编织起底线圈列10。
[0042] 在S1之后进行S2时,在概念上将起底线圈列10分为二个组。具体而言,将起底线圈列10分为从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纸面左侧)观察时由第奇数个线圈构成的组、和由第偶数个线圈构成的组。本例中,将由钩挂于FU的织针A、C、E、G、I、K的第奇数个线圈构成的组规定为第一组G1,将由钩挂于FU的织针B、D、F、H、J、L的第偶数个线圈构成的组规定为第二组G2。第二组G2在后工序中与从第一组G1的BD侧观察的背面侧交叉。
[0043] S2中,使钩挂于FU的织针A、C、E、G、I、K的第一组G1向BD的织针B、D、F、H、J、L移动(工序B的一部分)。即,使第一组G1的线圈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右侧)移动一针的量。
[0044] S3中,通过使第一组G1和第二组G2在编织宽度方向上相对移动,而使起底线圈列10中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工序B的剩余部分)。
具体而言,使钩挂于FU的织针B、D、F、H、J、L的第二组G2向BD的织针A、C、E、G、I、K移动。即,使第二组G2的线圈向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移动一针的量。通过该S3,起底线圈列10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和第偶数个线圈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位置调换,第奇数个线圈与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通过该相邻的线圈交叉后的第一组G1和第二组G2而形成起底部
2。
[0045] 在S3结束后,本次相对于钩挂于FD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编织起底部2。具体而言,将FD、FU看作一方的针床,将BD、BU看作另一方的针床,进行与S1~S3同样的编织。
[0046] 通过以上说明的编织,编织连接成筒状的起底部2。以后,编织在起底部2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基底针织物部。本例中,将基底针织物部设为2×2的罗纹组织。在设定基底针织物部为罗纹组织的情况下,优选将罗纹组织的表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以在第一组G1的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方式编织。
[0047] 图2示出具备按照图1的编织工序图编织的起底部2的针织物100的线圈图。图2中,示出从筒状的针织物100的外侧(表面侧)观察筒状的针织物100中的、包括图1的S3所示的起底部2在内的部分的状态,从纸面内部侧朝向近前侧从旧线圈抽出的线圈为表面线圈,从近前侧朝向内部侧从旧线圈抽出的线圈为背面线圈。图2中的大写字母与图1的织针的位置对应。图2(A)是刚编织后的针织物100的线圈图,在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的纵行方向上编织起底部2,在该起底部2的纵行方向上编织由2×2的罗纹组织构成的基底针织物部3。
[0048] 若从图2(A)的状态将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从起底部2取下,则如图2(B)所示,起底部2的线圈变形,最终如图2(C)所示,以不会使基底针织物部3脱散的方式,起底部2的线圈在基底针织物部3的沉降弧的位置缠绕。起底部2通过由多个线圈构成的起底线圈列10构成。具体而言,从起底线圈列10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纸面右侧)观察时,起底线圈列10中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图1的第一组G1的线圈)与第偶数个线圈(图1的第二组G2的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构成的单元20排列多个,由此形成起底部2。起底线圈列10由一根针织纱编织,因此相邻的各单元20由针织纱连接。即使拆去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起底部2也能不脱散地保持,其原因是因为构成起底部2的起底线圈列10中的相邻的第奇数个线圈与第偶数个线圈交叉,该交叉的线圈彼此缠绕。如果与本例不同地,起底线圈列10的相邻的线圈不交叉而不缠绕,则拆去分离横列纱线圈列1后起底线圈列10会直线状地脱散。
[0049] 如图2(C)所示,本例的起底部2较薄地织成,不会显眼,因此针织物100的美观程度提高。另外,起底部2在伸缩性方面优异,因此即使筒状的基底针织物部3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收缩,伴随着基底针织物部3的收缩而起底部2也收缩,因此基底针织物部3的起底部2侧难以呈喇叭状扩展。在此处,图2的线圈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为了使起底部2的各线圈清楚而将各线圈放大表示,但实际上各线圈成为比图示的状态收缩的状态。
[0050] 如图2所示,在构成基底针织物部3的2×2的罗纹组织中,在织针A、D、E、H、I、L编织的线圈为表面线圈,在织针B、C、F、G、J、K编织的线圈为背面线圈。在表面线圈与背面线圈的边界(织针A-B、C-D、E-F、G-H、I-J、K-L的边界)形成凹凸。另一方面,起底部2的第一组G1的线圈相比第二组G2的线圈向针织物100的表面侧突出,在第一组G1的线圈与第二组G2的线圈之间形成凹凸。本例的罗纹组织的表面线圈中,在织针D、H、L编织的表面线圈与第一组G1的线圈连续地编织,因此在织针C-D、G-H、K-L的边界处罗纹组织的凹凸与起底部2的凹凸对齐,起底部2能漂亮地织成。在此处,如果将基底针织物部3设定为由与第一组G1连续的表面线圈和与第二组G2连续的背面线圈构成的1×1的罗纹组织,则罗纹组织的凹凸与起底部2的凹凸完全一致,起底部2能非常漂亮地织成。
[0051] 在此处,实施方式1中,在设N为1以上的自然数时,使第2N-1个(第奇数个)线圈与第2N个(第偶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但也可以使第2N个(第偶数个)线圈和第2N+1个(第奇数个)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
[0052] 另外,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图1的S0之后,在FD和BD上编织连接成筒状的一对起底线圈列10后,进行BD(或FD)的起底线圈列10的相邻的线圈的调换,然后进行FD(或BD)的起底线圈列10的相邻的线圈的调换。
[0053] <实施方式2>
[0054] 也能够将实施方式1的起底线圈列10分成多次进行编织。例如,在图1的S1中,从给纱口9供给针织纱,在BU的织针A、C、E、G、I、K上编织第一线圈列。接着,从给纱口9供给针织纱,或从不同于给纱口9的给纱口供给针织纱,在织针B、D、F、H、J、L上编织第二线圈列。如果设第一线圈列为第一组G1,设第二线圈列为第二组G2,则能够将这些第一线圈列和第二线圈列合起来的线圈列看作是起底线圈列10,因此以后进行S2、S3即可。
[0055] 图3示出实施方式2的针织物100的线圈图。在该图3中,不同于图2,从背面侧(筒的内侧)观察针织物100。如图3所示,通过第一线圈列21的线圈和第二线圈列22的线圈在编织宽度方向上交叉,能够形成第一线圈列21和第二线圈列22缠绕而不会脱散的起底部2。本例的情况下,通过相邻的第一线圈列21的线圈和第二线圈列22的线圈,形成起底部2的一个单元20。该起底部2与现有的起底部相比较薄,但仍然是牢固的起底部2。
[0056] 本例中,使基底针织物部3由1×1的罗纹组织构成,沿第一组G1的线圈的纵行方向编织表面线圈,沿第二组G2的线圈的纵行方向编织背面线圈。因此,罗纹组织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凹凸与起底部2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凹凸完全一致,因此起底部2的附近漂亮地织成。需要说明的是,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针织物100的图,因此从纸面近前侧朝向内部侧从旧线圈抽出的线圈是表面线圈,从内部侧朝向近前侧从旧线圈抽出的线圈是背面线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