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天然或化学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 一种下销棒、吸风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

一种下销棒、吸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

申请号 CN202111208143.8 申请日 2021-10-18 公开(公告)号 CN113718378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徐州天虹时代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友常; 路东;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下销棒、吸 风 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其中,下销棒为管状结构,下销棒具有内腔,下销棒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进风口位于下销棒靠近 纤维 须条的一侧,以在下销棒与套设在下销棒外侧的带孔下皮圈之间形成 负压 区域。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在纤维须条从上皮圈与下皮圈之间的皮圈钳口向前伸出之时,能够对扩散纤维进行集聚,减少由于不受控制的纤维在前罗拉钳口处打弯、凸出形成的条干不匀、飞花、纱疵等不良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下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销棒为管状结构,所述下销棒具有内腔,所述下销棒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下销棒靠近纤维须条的一侧,以在所述下销棒与套设在所述下销棒外侧的带孔下皮圈之间形成负压区域;
所述下销棒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卡架,所述卡架用于插入带有卡槽的支架上;
所述下销棒靠近纤维须条的一侧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平面用于与带孔下皮圈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平面与带孔下皮圈之间形成所述负压区域,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沿所述下销棒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销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下销棒的同一侧。
4.一种吸风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下销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孔下皮圈,所述带孔下皮圈套设于所述下销棒外侧,所述带孔下皮圈上设有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带孔下皮圈的环形方向间隔分布。
5.一种皮圈牵伸机构,包括沿纤维须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后部组件、中部组件和前部组件,所述后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后罗拉和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后皮辊,所述中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中罗拉以及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中皮辊、上皮圈、上销、隔距,所述前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前罗拉和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前皮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组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位于纤维须条的第一侧。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下销棒、吸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销棒、吸风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皮圈牵伸机构是一种主要的纺纱牵伸机构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应用量稳定增长,如细纱机、粗纱机、涡流纺纱机等都包含有皮圈牵伸机构。
[0003] 皮圈牵伸机构通常包括沿纤维须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后部组件、中部组件和前部组件,后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后罗拉和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后皮辊,中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中罗拉、下销棒、下皮圈以及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中皮辊、上皮圈、上销、隔距,前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前罗拉和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前皮辊。其中,中罗拉和下销棒位于下皮圈的内侧,中罗拉用于带动下皮圈旋转,下销棒用于张紧下皮圈。
[0004] 当纤维须条从上皮圈与下皮圈之间的皮圈钳口向前伸出时,会出现纤维须条外缘的浮游纤维扩散的不良现象,这些向两侧扩散的纤维在进入前罗拉与前皮辊之间时容易出现弯曲,造成纱线条干不匀、飞花、纱疵增多等不良现象。
[0005] 因此,如何在纤维须条从上皮圈与下皮圈之间的皮圈钳口向前伸出之时,对扩散纤维进行集聚,减少甚至消除纤维须条外缘浮游纤维的扩散,保证纤维须条的紧密程度,使其条干均匀,减少飞花、纱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销棒、吸风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用于在纤维须条从上皮圈与下皮圈之间的皮圈钳口向前伸出之时,对扩散纤维进行集聚。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销棒,所述下销棒为管状结构,所述下销棒具有内腔,所述下销棒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下销棒靠近纤维须条的一侧,以在所述下销棒与套设在所述下销棒外侧的带孔下皮圈之间形成负压区域。
[0009] 优选地,所述内腔沿所述下销棒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
[0010]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下销棒的同一侧。
[0011] 优选地,所述下销棒靠近纤维须条的一侧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平面用于与带孔下皮圈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平面与带孔下皮圈之间形成所述负压区域,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0012] 优选地,所述下销棒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卡架,所述卡架用于插入带有卡槽的支架上。
[0013]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吸风组件,包括上述的下销棒,还包括带孔下皮圈,所述带孔下皮圈套设于所述下销棒外侧,所述带孔下皮圈上设有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带孔下皮圈的环形方向间隔分布。
[001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皮圈牵伸机构,包括沿纤维须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后部组件、中部组件和前部组件,所述后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后罗拉和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后皮辊,所述中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中罗拉以及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中皮辊、上皮圈、上销、隔距块,所述前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第一侧的前罗拉和位于纤维须条第二侧的前皮辊,所述中部组件还包括上述的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位于纤维须条的第一侧。
[0015]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 纤维须条从带孔下皮圈与上皮圈之间的皮圈钳口向前输出时,纤维须条外缘的纤维由于牵伸的原因有趋于分散的趋势。由于带孔皮带外侧的空气经过带孔皮带上的通孔被吸入该负压区域,纤维须条经过通孔时,纤维须条上趋于分散的外缘纤维被向内的风压控制,外缘纤维能够贴附于纤维须条主体,从而纤维须条在进入前罗拉钳口前能够很好的集聚,减少由于不受控制的纤维在前罗拉钳口处打弯、凸出形成的条干不匀、飞花、纱疵等不良现象。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施例下销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下销棒截取部分结构后的透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施例皮圈牵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中结构的透视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1‑下销棒;101‑内腔;102‑进风口;103‑出风口;104‑第一平面;105‑第二平面;106‑负压区域;107‑卡架;108‑带孔下皮圈;2‑带孔下皮圈;21‑通孔;3‑后罗拉;4‑后皮辊;5‑中罗拉;6‑中皮辊;7‑上皮圈;8‑上销;9‑隔距块;10‑前罗拉;11‑前皮辊;
12‑皮圈钳口;13‑纤维须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销棒、吸风组件及皮圈牵伸机构,用于在纤维须条从上皮圈与下皮圈之间的皮圈钳口向前伸出之时,对扩散纤维进行集聚。
[0025]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销棒1,其为管状结构,且具有内腔101。下销棒1上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出风口103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进风口
102位于下销棒1靠近纤维须条13的一侧,以在下销棒1与套设在下销棒1外侧的带孔下皮圈
2之间形成负压区域106。
[0027] 该下销棒1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 将出风口103与吸气装置相连后,吸气装置工作,对内腔101内的气体进行抽吸,使内腔101内形成负压。下销棒1与带孔下皮圈2之间的区域和内腔101通过进风口102连通,使该区域内的空气被抽吸至内腔101,从而在下销棒1与带孔下皮圈2之间形成负压区域106。由于带孔皮带上设有通孔21,带孔皮带外侧的空气经过该通孔21被吸入该负压区域106。
[0029] 纤维须条13从带孔下皮圈2与上皮圈7之间的皮圈钳口12向前输出时,纤维须条13外缘的纤维由于牵伸的原因有趋于分散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由于带孔皮带外侧的空气经过带孔皮带上的通孔21被吸入该负压区域106,纤维须条13经过通孔21时,纤维须条13上趋于分散的外缘纤维被向内的风压控制,外缘纤维能够贴附于纤维须条13主体,从而纤维须条13在进入前罗拉10钳口前能够很好的集聚,减少由于不受控制的纤维在前罗拉10钳口处打弯、凸出形成的条干不匀、飞花、纱疵等不良现象。
[0030] 本实施例中,下销棒1横截面的外轮廓为三形,下销棒1横截面的内轮廓(即内腔101的轮廓)也为三角形。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选择其它轮廓形状。
[0031] 本实施例中,内腔101沿下销棒1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即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均位于下销棒1两端之间的部分。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出风口103设置于下销棒1的一端,只要出风口103能够连接吸气装置即可。
[0032] 吸气装置可以包括吸气和吸气管,吸气管的一端与吸气泵的进气端相连,吸气管的另一端与下销棒1上的出风口103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选择其它类型的吸气装置,只要能对内腔101的气体进行抽吸即可。
[0033]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位于下销棒1的同一侧。具体的,下销棒1靠近纤维须条13的一侧具有第一平面104和第二平面105,第一平面104和第二平面105具有高度差,第一平面104用于与带孔下皮圈2滑动接触,第二平面105与带孔下皮圈2之间形成负压区域106,进风口102位于第二平面105上。
[0034] 为了便于下销棒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下销棒1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卡架107,卡架107用于插入带有卡槽的支架上。
[0035]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风组件,包括上述的下销棒1,还包括与其组合使用的带孔下皮圈2。带孔下皮圈2套设于下销棒1外侧,带孔下皮圈2上设有通孔21,多个通孔21沿带孔下皮圈2的环形方向间隔分布。
[0036]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不带通孔21的下皮圈和不具有吸风功能的下销棒组合使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下销棒1具有吸风功能,并将下皮圈更换为带孔下皮圈2。这样,在纤维须条13经过通孔21时,纤维须条13上趋于分散的外缘纤维被向内的风压控制,外缘纤维能够贴附于纤维须条13主体,从而纤维须条13在进入前罗拉10钳口前能够很好的集聚,减少由于不受控制的纤维在前罗拉10钳口处打弯、凸出形成的条干不匀、飞花、纱疵等不良现象。
[0037]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皮圈牵伸机构,包括沿纤维须条13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后部组件、中部组件和前部组件,后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13第一侧的后罗拉3和位于纤维须条13第二侧的后皮辊4,中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13第一侧的中罗拉5以及位于纤维须条13第二侧的中皮辊6、上皮圈7、上销8、隔距块9,前部组件包括位于纤维须条13第一侧的前罗拉10和位于纤维须条13第二侧的前皮辊11。
[0038] 此外,中部组件还包括上述的吸风组件,吸风组件位于纤维须条13的第一侧。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吸风组件,本实施例的皮圈牵伸机构同样能够起到上文所述的集聚纤维须条13的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0039]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