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生物 / 哺乳动物 / 有蹄类动物 / 马科动物 / / / 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912发布:2023-02-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产 纤维 素酶菌液、聚乙烯醇、2~4wt%CaCl2溶液、海藻酸钠、2~5wt%NaOH溶液、干姜粉、丝瓜藤、燕麦粉、鱼骨粉、 水 葫芦、茶叶渣、 棕榈油 、 腐殖质 土、 麦芽汁 、干荷叶、 蹄 角 粉和适量的水;原料来源于茶叶渣、大蒜秸秆、干姜粉等具有一定抗虫害作用的 植物 秸秆,同时其自身富含 纤维素 ,水葫芦近年来一直是湖泊中的危害,这里磨浆之后可运用与培养基,是一种很好的利用,利用高产纤维素酶菌的作用,可以完美实现对纤维素丰富的原料进行利用,优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收益。,下面是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产纤维素酶菌液10~15、聚乙烯醇2~3、2~4wt%CaCl2溶液8~12、海藻酸钠0.2~0.4、2~5wt%NaOH溶液25 40、干姜粉10 15、丝瓜藤20 25、燕麦粉10 16、鱼骨粉5 10、葫芦30 45、茶叶渣20~ ~ ~ ~ ~ ~
30、棕榈油4 8、腐殖质土20 25、大蒜秸秆20 30、麦芽汁15 25、干荷叶5 10、粉8 14和~ ~ ~ ~ ~ ~ ~
适量的水;
所述高产纤维素酶菌液是以秸秆类物质15 20g/L、小麦面粉4 7 g/L、尿素10 15 g/L、~ ~ ~
(NH4)2SO4 10 12 g/L、NH4NO35 8 g/L的营养液为培养基,加热使小麦面粉糊化,然后接种比~ ~
例为5 8:1的里氏木霉菌和黑曲霉菌原种,在30 35℃温度下培养140 150h,摇床转速180~ ~ ~ ~
200r/min,并且检测的孢子悬浮液浓度达到1.5 2.0×107个/mL,完成扩大培养后的菌液。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混合丝瓜藤、大蒜秸秆,喷洒2 5wt%NaOH溶液并用塑料薄膜捂制保温6 10h,完成后~ ~
漂洗2 3遍,加入茶叶渣、棕榈油、腐殖质土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放入高压蒸汽灭~
菌锅中蒸煮60 70min,完成后粉碎成渣料;
~
(2)将高产纤维素酶菌液与3 5倍其重量倍的水混合稀释,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
钠,搅拌混匀,均匀喷洒到(1)所述的渣料上,经过吸附后附着在渣料表面;
(3)待(2)完成后,迅速将2~4wt%CaCl2溶液缓慢浇注至培养基上,静置3~4h交联固化,最后适当补加水至含水量60 65%后即可。
~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养基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菌一般包括子实体和菌丝体,由真核生物构成,真菌在营养充足、个体不受制定约束等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个体会快速繁殖,形成数量上的大幅提升,但是当真菌数量提高到一定数量上,就形成了有真菌组成的菌丝体,菌丝体密集彼此受到制约,指向性的形成子实体原基,是由菌丝体密集而成,以后产生孢子的有性繁殖器官,而菌丝体是由一根根管状细胞构成,起到吸收养分的作用,呈现绒毛状,分枝发达。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一般提供真核微生物生长必需的氮源、源、、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以碳源和氮源消耗最为严重,水分一般保持在60%左右,通气并且保证供充足,不需要光照,温度要求在24 28℃为~最宜,因此,一般常常看到食用菌培养基用塑料薄膜包裹或覆盖,目的在于防止水分蒸发并且维持一定的温度。
[0003] 现阶段的食用菌培养基最主要的问题是:培养基使用次数少,很多培养基使用2次甚至1次以后便会遗弃,原因在于;培养基的养分很难维持下一次新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主要是氮源和碳源不足,而如此做很大的造成人工量的增加,原料的使用量提高,额外的资源消耗提高,同时检验抛弃的食用菌培养基发现,培养基中还残留有大量的营养成分,真核微生物利用的培养基的养分主要来源是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糖、淀粉及少量的低分子的维生素,而真菌由于功能的不同,极少可以利用原料为木屑、籽壳、稻壳、玉米芯等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原料,造成培养基废弃料中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纤维素成分,如何利用这部分营养,可以大大提高食用菌培养基的使用次数,减少额外投资成本。
[0004] 纤维素占全球植物干重的30 50%,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属于一种链状的高分子聚合物,一般很难自动降解或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目前普遍认为,完全降解纤维素至少需要3中功能不同但又互补的纤维素酶的3组: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纤维二糖酶。在他们协同的作用下才能将纤维素水解至葡萄糖,但是纤维素酶的显著缺点在于,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差、寿命短并且单一酶活性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了提高食用菌培养基的利用效率,促进纤维素的分解利用,发明一种高效利用、持续提供养分并且可多次使用的食用菌培养基,具体是通过以下的方法实现的: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产纤维素酶菌液10 15、聚乙烯醇2 3、2 4wt%CaCl2溶液8 12、海藻酸钠0.2 0.4、2 5wt%NaOH溶~ ~ ~ ~ ~ ~
液25 40、干姜粉10 15、丝瓜藤20 25、燕麦粉10 16、鱼骨粉5 10、水葫芦30 45、茶叶渣20~ ~ ~ ~ ~ ~ ~
30、棕榈油4 8、腐殖质土20 25、大蒜秸秆20 30、麦芽汁15 25、干荷叶5 10、粉8 14和~ ~ ~ ~ ~ ~
适量的水;
所述高产纤维素酶菌液是以秸秆类物质15 20g/L、小麦面粉4 7 g/L、尿素10 15 g/L、~ ~ ~
(NH4)2SO4 10 12 g/L、NH4NO35 8 g/L的营养液为培养基,加热使小麦面粉糊化,然后接种比~ ~
例为5 8:1的里氏木霉菌和黑曲霉菌原种,在30 35℃温度下培养140 150h,摇床转速180~ ~ ~ ~
200r/min,并且检测的孢子悬浮液浓度达到1.5 2.0×107个/mL,完成扩大培养后的菌液。
~
[0006] 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丝瓜藤、大蒜秸秆,喷洒2 5wt%NaOH溶液并用塑料薄膜捂制保温6 10h,完成后~ ~
漂洗2 3遍,加入茶叶渣、棕榈油、腐殖质土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放入高压蒸汽灭~
菌锅中蒸煮60 70min,完成后粉碎成渣料;
~
(2)将高产纤维素酶菌液与3 5倍其重量倍的水混合稀释,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
钠,搅拌混匀,均匀喷洒到(1)所述的渣料上,经过吸附后附着在渣料表面;
(3)待(2)完成后,迅速将2~4wt%CaCl2溶液缓慢浇注至培养基上,静置3~4h交联固化,最后适当补加水至含水量60 65%后即可。
~
[0007] 根据背景技术中现阶段食用菌培养基出现的问题和本发明的只要思路,这里利用能够生长代谢出纤维素酶的细菌与食用菌培养基结合的方法,实现培养基中纤维素的利用,实现培养基营养利用最大化,直接将酶制品运用于培养基不利于酶的效果发挥,纤维素酶本身寿命短、存在的稳定性差,同时加入的酶对纤维素的分解属于即时效应,很难长时间对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进行水解,如果提供一种长时间缓慢降解纤维素,不断有序的提供食用菌所需的养分是最优选择。
[0008] 发明经过不断重复尝试和多年经验的积累,得出使用里氏木霉为产纤维素酶的主要微生物为最佳,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黑曲霉,可以更加完善的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两者之间的比例在5 8:1之间,可以很好的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类,发明从实验室保藏的菌种母种~中选取两种优良的菌种原种,然后经过扩大培养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液混合液,菌液混合液必须满足的条件是,适于两种菌种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经过多次反复的正交试验得出培育的最适条件为:秸秆类物质15~20g/L、小麦面粉4~7 g/L、尿素10~15 g/L、(NH4)
2SO410~12 g/L、NH4NO35~8 g/L,pH为5.0~6.0,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0~35℃,培养时间140~
150h,摇床转速180r/min,完成扩大培养后的孢子悬浮液浓度达到1.5 2.0×107个/mL,其~
中的氮源类物质还可以选择尿素、氯化铵等代替,对于菌种产纤维素酶都具有促进作用。
[0009] 但是如果直接将产纤维素酶的菌液加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实际的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培养基属于一种立体结构,不同于平面培养基,它的主要作用还是提供真核微生物营养,长出子实体,而添加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液属于液态,需要一定的附着固定剂才可以包覆在食用菌培养基原料上,同时还要有计划的移植外援菌种的数量,促使食用菌成为主导菌种,防止外援微生物对于养分的过分利用,始终保持外援菌产纤维素酶的菌种保持在一定的数量级上,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对食用菌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进行水解,产生的糖类可以供食用菌的生长所利用,由于这是不断产生纤维素酶,所以,这种供求关系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这就可以比较彻底的利用食用菌培养基的原料,减少浪费现象。
[0010] 发明对于应用高产纤维素酶应用与食用菌培养基的具体做法,先对食用菌培养基进行预处理,比如通过高温蒸煮和液的浸泡可以打破纤维素分子的结晶结构和保护层,使原料变得蓬松,更加容易被纤维素酶作用,这一阶段不仅可以使纤维素的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还可以杀菌,提高培养基料温,对于如何发挥产纤维素酶菌的最大功能,发明模拟细胞固定化包埋技术的原理,即保持微生物非常好的活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吸收营养过后过分的繁殖扩增,影响食用菌的营养利用情况,具体是将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液中加入海藻酸钠和固定剂聚乙烯醇,混匀后浇注到成品的培养基上,然后快速再浇注一层氯化溶液,钙离子和海藻酸钠反应,交联耦合,形成多维网格结构,成为一种凝胶类物质包裹在培养基大颗粒的表面,属于一种多孔型膜层,然后在聚乙烯醇的固化作用下固定,聚乙烯醇具有固定效果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膜层不仅富集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同时属于一种保水性膜层,对于食用菌的培养来说,更易被菌丝体攀附。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原料来源于茶叶渣、大蒜秸秆、干姜粉等具有一定抗虫害作用的植物秸秆,同时其自身富含纤维素,水葫芦近年来一直是湖泊中的危害,这里磨浆之后可运用与培养基,是一种很好的利用,利用高产纤维素酶菌的作用,可以完美实现对纤维素丰富的原料进行利用,优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高产纤维素酶菌液12、聚乙烯醇2、2~4wt%CaCl2溶液9、海藻酸钠0.3、2~5wt%NaOH溶液30、干姜粉12、丝瓜藤24、燕麦粉12、鱼骨粉8、水葫芦40、茶叶渣26、棕榈油5、腐殖质土22、大蒜秸秆
25、麦芽汁18、干荷叶9、蹄角粉12和适量的水;
所述高产纤维素酶菌液是以秸秆类物质16g/L、小麦面粉6 g/L、尿素12g/L、(NH4)2SO4 
10 g/L、NH4NO36 g/L的营养液为培养基,加热使小麦面粉糊化,然后接种比例为5~8:1的里氏木霉菌和黑曲霉菌原种,在30 35℃温度下培养140 150h,摇床转速180 200r/min,并且~ ~ ~
检测的孢子悬浮液浓度达到1.5 2.0×107个/mL,完成扩大培养后的菌液。
~
[0013] 一种防病虫害的营养型猴头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丝瓜藤、大蒜秸秆,喷洒2 5wt%NaOH溶液并用塑料薄膜捂制保温6 10h,完成后~ ~
漂洗2 3遍,加入茶叶渣、棕榈油、腐殖质土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放入高压蒸汽灭~
菌锅中蒸煮60 70min,完成后粉碎成渣料;
~
(2)将高产纤维素酶菌液与3 5倍其重量倍的水混合稀释,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
钠,搅拌混匀,均匀喷洒到(1)所述的渣料上,经过吸附后附着在渣料表面;
(3)待(2)完成后,迅速将2 4wt%CaCl2溶液缓慢浇注至培养基上,静置3 4h交联固化,~ ~
最后适当补加水至含水量60 65%后即可。
~
[0014] 使用本发明的食用菌培养料培养猴头菇,使用方法和平时一样,后期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以往的猴头菇培养料使用情况,本发明的培养料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猴头菇成活率和产量都有所提升。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马蹄削皮机 2020-05-11 174
红焖猪蹄 2020-05-13 321
捆蹄杀菌消毒系统 2020-05-11 886
蹄浴池 2020-05-13 519
一种捆蹄及其制作方法 2020-05-11 822
爬行蹄 2020-05-12 236
一种绿色环保的马蹄种植箱 2020-05-12 321
一种素捆蹄及其制备方法 2020-05-12 726
一种捆蹄切片机 2020-05-11 406
一种小型马蹄分选机 2020-05-13 48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