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系统 / 车轮 / 驱动轮 /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和联合收割机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和联合收割机

阅读:473发布:2023-03-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和联合收割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联合收割机 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系和底盘 机架 ,所述行走轮系包括多个支重轮、上托轮、下托轮、 驱动轮 和张紧轮,所述底盘机架其左右两侧下方连有固定行走轮系的支重梁,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设置在支重梁前端外侧上方,下托轮设置在支重梁中央外侧,3个支重轮设置在下托轮的前方,3个支重轮设置在下托轮的后方,上托轮设置在支重梁上方外侧,张紧轮设置在支重梁的后端外侧。本 发明 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受 力 均匀、行驶平稳。,下面是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和联合收割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系和底盘机架,所述行走轮系包括多个支重轮、上托轮、下托轮、驱动轮和张紧轮,所述底盘机架其左右两侧下方连有固定行走轮系的支重梁,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设置在支重梁前端外侧上方,下托轮设置在支重梁中央外侧,所述支重轮包括在所述支重梁上从靠近所述驱动轮一侧依次排列的第一支重轮、第二支重轮、第三支重轮、第四支重轮、第五支重轮、第六支重轮,3个支重轮设置在下托轮的前方,3个支重轮设置在下托轮的后方,上托轮设置在支重梁上方外侧,位于第四与第五支重轮轴心的中间,张紧轮设置在支重梁的后端外侧,行走轮系前进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在同一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支重梁由两平行同截面的上方管和下方管上下焊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支重轮、下托轮均固定在支重梁的下方管上,且轴线垂直于所述下方管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托轮的安装轴心与第二至第五支重轮轴心位于同一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张紧轮的轮缘最低点比其前的支重轮的轮缘最低点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重轮与第二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1,第二支重轮与第三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2,第三支重轮与下托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水平L3,下托轮与第四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4,第四支重轮与第五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5,第五支重轮与第六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6,其相互间关系如下:L3等于L4,L3或L4小于L6,L3或L4大于L1或L2或L5。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六支重轮的安装轴心位置比第二至第五支重轮的安装轴心位置高3~8mm。
8.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的行走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和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用于执行联合收割机的行走动作,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联合收割机就是其中的一种。联合收割机能够一次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各种对应的农作物成品或半成品。
[0003] 联合收割机的各工序是在其行走过程中自动完成的,因此,通常的联合收割机都具有一定的行走机构,按联合收割机的行走机构的类型来划分,通常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其中轮式行走机构主要用于旱田中作业,履带式行走机构主要用于田中作业。就履带式行走机构而言,由于水田里有较多的积水,承压能低,因此,具有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负荷重,冲击大,支重轮非常容易损坏,且维修困难。
[0004] 在现有技术中,CN101070080A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行走装置,其上部轮体(上托轮)在支重轮的正上方,这种设置方式极大的削弱了支重梁的强度,造成支重梁受力过大,同时,该技术方案中没有设置下托轮,联合收割机在通过田埂或凸起物时会对支重梁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影响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的寿命。
[0005]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领域需要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行走装置,其履带行走装置增加的接地面积可以减少收割机在水田下陷性,延长了支重轮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系和底盘机架,所述行走轮系包括多个支重轮、上托轮、下托轮、驱动轮和张紧轮,所述底盘机架其左右两侧下方连有固定行走轮系的支重梁,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设置在支重梁前端外侧上方,下托轮设置在支重梁中央外侧,3个支重轮设置在下托轮的前方,3个支重轮设置在下托轮的后方,上托轮设置在支重梁上方外侧,张紧轮设置在支重梁的后端外侧,行走轮系前进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在同一平面上。。
[0007] 优选所述行走装置其支重梁由两平行同截面方管上下焊合而成。
[0008] 优选所述行走装置由前往后第一支重轮与第二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1,第二支重轮与第三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2,第三支重轮与下托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水平L3,下托轮与第四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4,第四支重轮与第五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5,第五支重轮与第六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6,其相互间关系如下:L3等于L4,L3或L4小于L6,L3或L4大于L1或L2或L5。
[0009] 优选所述第一支重轮的安装轴心位置比第二至第五支重轮的安装轴心位置高2~5mm。
[0010] 优选所述第六支重轮的安装轴心位置比第二至第五支重轮的安装轴心位置高3~8mm。
[0011] 优选所述上托轮其轴心垂线在第4与第5个支重轮轴心的中间。
[0012] 优选所述张紧轮的轮缘最低点比其前的支重轮的轮缘最低点高。
[0013]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有如上所述的行走装置。
[0014]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上托轮位于两个支重轮中间,降低了支重梁上支重轮安装位置这点的作用力,提高支重梁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下托轮位于两个支重轮之间,缓解了收割机在过田埂或凸起物时对支重梁的冲击力;第一个支重轮和最后一个支重轮离地距离比其余的支重轮离地距离大,提高了收割机在过田埂或凸起物的通过性能;增加了一个支重轮,有原来的五个增加到6个,增加了履带与地面的接地面积,从而提高了水田的通过性。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联合收割机的整机侧面示意图。
[0016] 图2为联合收割机的整机俯视示意图。
[0017] 图3为割台的示意图。
[0018] 图4为喂入装置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0019] 图5为脱粒装置的示意图。
[0020] 图6为谷粒清选装置的示意图。
[0021] 图7为碎草装置的示意图。
[0022] 图8为卸粮装置示意图。
[0023] 图9为行走装置整体示意图。
[0024]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行走装置轮系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5] 图11为支重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见附图1、2,联合收割机整体可以分为割台1、喂入输送装置2、脱粒分离装置3、谷物清选装置4、粉碎排草装置5、集粮卸粮装置6、行走装置7和其它辅助装置8。
[0027] 参见附图2、3,割台1用于拨动水稻、大(小)麦等农作物,并将秸杆底部切断,使切断的农作物倒入联合收割机,将其聚拢并输送至喂入口,其主要包括割台机架11、拨禾轮12、割刀13、割台搅龙14、分禾器15和割台传动16,割台机架作为割台的主架,支承整个割台各功能部件,由左右墙板、割台底板、刀梁、上下横梁组成,拨禾轮将水稻、大(小)麦等作物拨向割台,便于切割器切割,拨禾轮由拨禾杆、幅盘、拨禾轮轴、偏心调节、拨禾轮传动轴、防缠罩、张紧组合、可调皮带轮、拨禾轮撑杆组成;幅盘安装在拨禾轮轴两端,幅盘圆周安装有拨禾杆,左侧安装有防缠罩,右侧安装有半圆盘,拨禾轮撑杆内装有拨禾轮传动轴,拨禾轮传动轴右侧装有可调皮带轮,拨禾轮的传动靠张紧组合张紧,割刀用于将水稻、大(小)麦等作物秸杆底部切断,便于作物能够喂入,由动刀条、护刃器、压刃器、刀梁、助运板组成;切割器安装在割台前横梁,动刀条上安装有刀片与助运板,动刀条安装在护刃器内,压刃器压住动刀条,护刃器安装在刀梁上,割台搅龙用于将水稻、大(小)麦等作物在搅龙作用下将其聚拢并输送至喂入口,由割台搅龙轴、搅龙盖、搅龙筒体、高度调节机构、偏心调节机构、伸缩机构等组成,搅龙门盖安装在搅龙筒体检修安装口,割台搅龙轴安装在搅龙筒体内,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割台左、右墙板外侧,偏心调节机构安装在割台右侧,连接搅龙轴右端,伸缩机构安装在搅龙筒体内,连接搅龙轴,搅龙门盖位置;分禾器用于将待切割作物和不切割作物分开,由内分禾杆、外分禾杆和分禾板组成;内分禾杆安装在分禾板割台内侧,外分禾杆安装在分禾板割台外侧;割台传动用于由过桥将动力传送给连杆,连杆通过偏心轮使摆杆摆动,最后驱动割刀作左右往复运动,由摆杆(摆环机构)、连杆、和过桥等组成;连杆上轴承座部位与过桥上的偏心相连接,其另一端向前,与摆杆连接。
[0028] 拨禾轮12安装在割台机架11的上横梁上,割刀13安装在割台机架11的前横梁上,分禾器15安装在割台机架11的左右墙板的前侧,割台搅龙14安装在割台机架11左右墙板的中间,割台传动16位于割台机架11左墙板的外侧与左后侧。
[0029] 参见附图4,喂入输送装置2又可以称为输送槽,用于将农作物输送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分离口,其主要包括输送链21、主动滚筒22、被动滚筒23、输送槽24。输送链用于通过链条带动刮板将割台搅龙输送至输送槽口的作物输送至输送槽与脱粒机架连接部位,由链条、刮板组成,刮板折弯背向安装在输送链条上;主动滚筒通过输送主动轴输入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输送链,由输送主动轴、防缠半套等组成;输出主动轴穿过输送槽后部的两个轴承座,两个防缠半套抱箍住输出主动轴并位于输送槽两墙板内侧;被动滚筒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使其在输送槽内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达到张紧输送链的效果,由被动轴、被动筒体、调节张紧机构等组成;被动滚筒由被动轴穿过被动筒体,被动轴两侧安装两个侧臂,调节张紧机构安装在输送槽进口端,并被固定在输送槽左右墙板内壁;输送槽用于连接割台与脱粒部件,将作物从割台喂入口运输至脱粒部,并承载整个割台及自身,由输送槽体和盖板等组成;输送槽体由左右墙板和上下底板四个主要部件焊合而成,并由两个盖板分别安装在其上底板前后两个部位。
[0030] 输送链21安装在输送槽24内,主动滚筒22安装在输送槽24左右墙板的上方,被动滚筒23通过左右侧臂支撑在输送槽24下方。
[0031] 参见附图5可知,脱粒分离装置3包括喂入筒31、脱粒滚筒32、顶盖33、分离筛34、脱粒传动箱35、脱粒机架36,喂入筒用于将输送槽运输过来的作物送入脱粒滚筒,由锥筒、螺旋叶片焊合而成;喂入筒安装在脱粒滚筒前端靠近割台输送槽,螺旋叶片均布在锥筒的圆周上;脱粒滚筒用于将喂入筒输送过来的作物在旋转的作用下使籽粒和秸秆脱离,由幅盘、脱粒齿杆、防缠圆盘和滚筒主轴组成;脱粒滚筒安装在脱粒上机架前、后墙板之间,连接喂入筒,防缠圆盘安装在滚筒主轴的两端,中间安装幅盘,幅盘圆周安装有脱粒齿杆;顶盖用于封闭脱粒滚筒,防止抛洒,安装于顶盖的导草板起到导向作物的作用,使作物顺利往后输送,同时起到改变作物导向速度的作用,由导草板、气撑杆、耐磨板、盖体、铰链机构和调节机构等组成;耐磨板安装在盖体内部左右两侧,导草板安装在盖体内部顶上,调节机构安装在盖体外部顶上,气撑杆安装在盖体外部后方,铰链机构安装在盖体外部左侧;分离筛用于辅助滚筒脱粒,同时使籽粒和秸秆分离,由纵向筛条、弧形筛条等组成;纵向筛条、弧形筛条交错焊合而成,安装于脱粒滚筒下方;脱粒传动箱用于传递动力,传动转速,改变方向,当作物堵塞时,可以让输送槽反转,及时吐出,由箱体输入轴、锥齿轮、联动机构、花键轴、反向轴等组成;输入轴安装在箱体的左侧,反向轴安装在箱体的右侧,联动机构安装在反向轴上,锥齿轮、花键轴安装在中间。
[0032] 脱粒传动箱35安装在脱粒机架36的前方,喂入筒31与脱粒滚筒32相连,安装在脱粒机架36前后墙板中间,顶盖33安装在喂入筒31与脱粒滚筒32的上方,分离筛34安装在喂入筒31与脱粒滚筒32下方,脱粒滚筒32轴与脱粒传动箱35连接。在工作时,由脱粒传动箱35带动喂入筒31将脱粒分离口的农作物喂入至转动的脱粒滚筒32,脱粒传动箱35驱动脱粒滚筒32旋转打击籽粒,使籽粒脱粒、籽粒或短的秸秆,在顶盖33与分离筛34的配合下,通过分离筛34掉落进谷物清选内,实现了作物籽粒与杂余与秸杆的分离,并将秸杆排出脱粒机架36,使籽粒与杂余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长的秸秆通过顶盖33上的导草板导到粉碎排草部。
[0033] 如附图6所示,谷物清选装置4主要包括清选机架46、清选机41、振动筛42、收集器43、输送搅龙44、中间传动45,清选风机产生风力使谷物、杂余进行分离,使秸秆吹出机体外,由蜗壳、叶轮、风机轴、可调带轮、风向板等组成;风机轴上装有叶轮,叶轮安装在蜗壳内,可调带轮安装在风机轴的左边,风向板安装在出风口前方;振动筛用于将籽粒、杂余进行振动分离,由筛框、筛片、编织筛、逐稿板、偏心轴链轮、偏心块等组成;筛片安装在筛框内,逐稿板焊接在筛框前方,编织筛安装在筛框底部,偏心轴安装在筛框的后方,链轮安装在偏心轴的左侧,偏心块安装在链轮上;收集器用于收集风力清选、振动清选后的籽粒,由滑谷板、回收板等组成;滑谷板安装在分离筛的前下方,回收板安装在振动筛的下方;输送搅龙用于将收集的籽粒输送至集粮箱或将籽粒抛洒至清选机架内实现二次复脱清选,由输送搅龙、复脱装置、锥齿轮箱、复脱搅龙等组成;输送搅龙安装在收集器内,复脱搅龙安装在复脱装置内,锥齿轮箱安装在输送搅龙的右后侧;中间传动用于将柴油机输出的动力传动输出,由输入装置、输出装置、中间轴、张紧装置等组成;输入装置安装在中间轴的右侧,输出装置安装在中间轴的左侧,张紧装置安装在输出装置的后方;清选机架支承整个清选机构,便于清选机构的维修,由上框架、检修窗等组成;在上框架内部的前方,检修窗位于上框架左右墙板上。
[0034] 由附图1、2、7可见,粉碎排草装置5主要包括粉碎机架51、粉碎滚筒52、粉碎传动53、扩散装置54,粉碎机架起到支撑整个粉碎排草和防护罩的作用,由粉碎框、铰链机构、定刀座等组成;铰链机构安装在粉碎框的左侧,定刀座安装在粉碎框内;粉碎滚筒通过自身的旋转,将秸秆切碎,由粉碎刀、滚筒轴、筒体、防缠圈等组成;滚筒轴安装在筒体内,粉碎刀安装在筒体上,防缠圈安装在筒体两侧;粉碎传动将来自于清选部分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粉碎滚筒,由输入装置、张紧装置等组成;输入装置位于脱粒机架左后侧,张紧装置位于粉碎滚筒左侧前方;扩散装置将粉碎好的作物秸秆,扩散导向至指定路径,由扩散板、调节机构组成;调节机构安装在粉碎机架内,粉碎滚筒下方,扩散板安装在粉碎框架内壁。
[0035] 粉碎滚筒52安装在粉碎机架51左右墙板内侧,扩散装置54安装在粉碎滚筒52的下方,粉碎传动53连接粉碎滚筒52和动力驱动部件。在工作时,粉碎传动53将动力传给粉碎滚筒52,使粉碎滚筒52做旋转运动,由脱粒分离、谷物清选排出的秸杆、杂余下落至粉碎机架51,安装在粉碎滚筒52上的粉碎到与粉碎机架上定刀座对秸秆进行切碎,沿扩散装置54将秸秆均匀的撒落到田间。
[0036] 如附图2、8中所示,集粮卸粮装置6主要包括粮箱61、卸粮搅龙62、卸粮传动箱63,粮箱收集谷物清选过来的籽粒,通过粮仓底部的水平搅龙将其运送至卸粮搅龙,由粮箱壳体、水平搅龙、紧装置、粮箱回转装置、分散摆动机构等组成;水平搅龙安装在粮箱壳体内部下方,分散摆动机构安装在粮箱壳体内水平搅龙上方,粮箱回转装置安装在粮箱壳体后侧,锁紧装置安装在粮箱壳体前侧;卸粮搅龙将粮箱内水平搅龙输送过来的籽粒输送并排出至指定位置,由搅龙筒体、搅龙回转座、升运搅龙、换向齿轮箱等组成;升运搅龙安装在搅龙筒体内,搅龙回转座安装在搅龙筒体下方,换向齿轮箱安装在搅龙筒体底部与粮箱内水平搅龙连接处;卸粮传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粮箱内水平搅龙以及卸粮搅龙,达到卸粮的目的,由箱体、偏心套、振动机构、输入轴、输出轴等组成;输入轴安装在箱体内朝左,输出轴安装在箱体内朝后,偏心套安装在粮箱内与输出轴通过花键套连接,振动机构安装在偏心套上。
[0037] 卸粮传动箱63安装在粮箱61前侧下端,与粮箱61内的水平搅龙连接,卸粮搅龙62安装在粮箱61后侧下端,与粮箱61内水平搅龙连接。粮箱61把卸粮搅龙62中升运搅龙中的粮食进行储存,由卸粮传动箱63将动力传递给粮箱61内的水平搅龙,将粮箱61内的谷物输至卸粮搅龙62,并由卸粮搅龙62输送至指定地点。
[0038] 如附图2、9可见,其它辅助装置8主要包括防护罩81和照明系统82,其中防护罩81包括割台防护罩、输送槽罩壳、脱粒机罩壳、清选机罩壳、滚筒后罩壳、卸粮防护板816、排草口罩壳等,用于对操纵人员及机器起到保护作用;照明系统82让操纵人员可以在黑夜进行联合收割机的正常操作,并指示联合收割机机器的宽度。
[0039] 行走装置7主要包括底盘机架71、行走轮系72、动力系统73、液压系统74、电气系统76、操控台75,行走轮系72安装在底盘机架71的支重梁上,动力系统73中的柴油机安装在底盘机架71的前横梁和中横梁上,动力系统73中的变速箱安装在底盘机架71的支承座上,动力系统73中的消声器安装在底盘机架71的中下方,液压系统74以及操控台75安装在底盘机架71前端,其中底盘机架71、行走轮系72和操控台75大部分由Q235-A制成,链轮为45锻
[0040] 参见附图10-11,行走轮系72包括驱动轮728、张紧轮723、支重轮722、上托轮724、下托轮725,驱动轮728设置在支重梁713前端外侧上方,将变速箱737传递过来的动力传给履带721,下托轮725设置在支重梁713中央外侧,支重梁713由两个方管713a和713b焊接而成,下托轮725安装在支重梁713的下方管713a上,支重轮722安装在支重梁713的下方管713a上,3个支重轮722a、722b、722c设置在下托轮725的前方,前导轨726g安装在上述三个支重轮722的下方,3个支重轮722d、722e、722f设置在下托轮725的后方,后导轨726h安装在上述三个支重轮722的下方,上托轮724设置在支重梁713的上方管713b的上方外侧,位于第
4与第5个支重轮轴心的中间,用于承接履带721因自重下挂,张紧轮723设置在支重梁713的后端外侧,行走轮系前进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在同一平面上,张紧轮723通过张紧机构727是其固定在行走机架上,张紧轮723轮缘的最低点高于前面任一支重轮722轮缘的最低点,履带721包覆在驱动轮728、导轨726、支重轮722、张紧轮723和上托轮724的外侧,张紧机构727沿着支重梁713的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张紧或松开履带721。
[0041] 由前往后第一支重轮722a与第二支重轮722b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1,第二支重轮722b与第三支重轮722c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2,第三支重轮与下托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水平L3,下托轮与第四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4,第四支重轮与第五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5,第五支重轮与第六支重轮的轴心水平距离为L6,其相互间关系如下:L1等于L2,L3等于L4,L3或L4小于L6,L3或L4大于L1或L2或L5。
[0042] 如图11所示,H1为第一支重轮722a的轴心到下方管713a下底面的垂直距离。下托轮725与支重轮722b、722c、722d、722e的安装轴心在同一平面上,H2即为他们的安装轴心到下方管713b下底面的垂直距离。H3为第六支重轮722a的安装轴心到下方管713b下底面的垂直距离,其相互间关系如下:H3大于H2约3-8mm,H1等于H2,或H1大于H2约2-4mm。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动叉车驱动轮 2020-05-12 51
一种驱动轮护壳 2020-05-13 468
驱动轮轭 2020-05-11 780
可变直径驱动轮 2020-05-13 893
驱动轮装置 2020-05-12 203
驱动轮组件 2020-05-12 807
驱动轮组件 2020-05-12 785
可变直径驱动轮 2020-05-12 569
减速驱动轮 2020-05-12 313
驱动轮装置 2020-05-11 51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