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摩擦材料 / 扭矩波动吸收装置

扭矩波动吸收装置

阅读:913发布:2022-11-23

专利汇可以提供扭矩波动吸收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扭矩 波动 吸收装置,其吸收扭矩的突然波动,同时抑制摩擦滑动表面上的 载荷 损失并抑制摩擦不均匀分布。该装置包括:第一板构件(18b),第二板构件(12),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一板构件偏移的 位置 ;中间板构件(14),设置在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并具有与第二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滚动元件(16),设置为在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之间滚动;及弹性构件(19),使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能相对于彼此旋转。中间板构件(14)和第一板构件(18b)具有位于至少一个滚动元件(16)在上面滚动的表面上的作用部(14a、18g),该作用部(14a、18g)借助中间板构件(14)与第一板构件(18b)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将中间板构件(14)抵靠第二板构件(12) 挤压 。,下面是扭矩波动吸收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包括:
第一板构件;
第二板构件,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一板构件偏移的位置处;
中间板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
滚动元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中间板构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之间滚动;以及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其允许所述中间板构件和所述第一板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其中 所述中间板构件和所述第一板构件具有位于一表面上的作用部,至少一个所述滚动元件在所述表面上滚动,所述作用部借助所述中间板构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将所述中间板构件抵靠或朝向所述第二板构件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板构件不被抵靠或朝向所述第二板构件挤压时,所述中间板构件和所述第一板构件被设置为彼此接触或者彼此具有预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元件呈球形、圆柱形或截头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包括形成为如下形状的凹部:所述凹部的深度在中心处是最大的,并且随着沿周向与所述中心的距离的增加,所述凹部的深度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为如下形状:
所述凹部的宽度在所述中心处最大,并且随着沿周向与所述中心的距离的增加,所述凹部的宽度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弯曲的表面或平坦的倾斜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倾斜表面的倾斜不小于5度且不大于40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倾斜表面被形成为使得在沿周向的向前侧与向后侧之间,所述倾斜角是不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根据所述中间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的相对速度或相对加速度而发生变形,以使所述中间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元件和所述作用部以相等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三个或更多的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构件与所述中间板构件之间的摩擦滑动部中设有脂或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设有密封构件,用以密封所述第二板构件与所述中间板构件之间的摩擦滑动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蝶形弹簧锥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或锥形弹簧在其一端提供与所述第一板构件的加压接触,并且在其另一端提供与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加压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构件或所述中间板构件的摩擦滑动部上设有摩擦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第三板构件,所述第三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一起旋转,并且所述第三板构件被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一板构件朝向与所述第二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三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第三板构件,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一起旋转,并且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一板构件朝向与所述第二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 置;第二中间板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三板构件之间,并具有与所述第三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滚动元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之间滚动,其中,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使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和所述第一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具有第二作用部,当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在供所述第二滚动元件于其上滚动的表面上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第二作用部将所述中间板构件抵靠所述第二板构件挤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第四板构件,所述第四板构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所述第四板构件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二板构件朝向与所述第一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第四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第五板构件,所述第五板构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所述第五板构件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三板构件朝向与所述第一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五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四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第六板构件,所述第六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所述第六板构件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四板构件朝向与所述第二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第六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四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第七板构件,所述第七板构件与所述第三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所述第三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所述第七板构件设置在沿轴向从所述第五板构件朝向与所述第三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第七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五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板构件与所述第四板构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板构件与所 述中间板构件之间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板构件与所述第四板构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板构件与所述中间板构件之间的距离。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板构件与所述第五板构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三板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之间的距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板构件与所述第五板构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三板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之间的距离。
25.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构件设置在驱动侧,而所述第二板构件设置在从动侧。
26.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构件设置在从动侧,而所述第二板构件设置在驱动侧。
27.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包括渐缩形部。
28.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构件在其沿轴向的一个侧表面上具有所述作用部,并且在其沿轴向的另一个侧表面上具有所述摩擦滑动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沿周向收缩。

说明书全文

扭矩波动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当两板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产生强大的摩擦阻来吸收扭矩的突然波动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扭矩波动吸收装置例如设置在发动机与减速齿轮单元之间的动力传输路径中,以吸收(抑制)发动机与减速齿轮单元之间的扭矩波动。多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之中的一种包括:阻尼部(机构),其当受到扭矩波动时承受扭转运动,并且通过由设置在驱动板与从动板之间的盘簧施加的弹性力吸收(抑制)扭矩波动;以及滞后部(机构),其借助设置在驱动板与从动板之间的推力构件(摩擦构件)施加的摩擦力(滞后扭矩)吸收(抑制)扭矩波动。在现有技术的一些扭矩波动吸收装置中,滞后部(机构)借助在驱动板与从动板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产生巨大的摩擦阻力来吸收扭矩的突然波动。
[0003] 例如,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该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在驱动板与从动板相对于彼此旋转时,通过提高包含在处于一对L形推力板(其不能相对于从动圆盘旋转)之间的空间中的粘性流体的压力,以便使推力板与从动圆盘形成加压接触,从而产生滑动阻力,从而吸收扭矩的突然波动。
[0004] 专利文献2披露了一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具有渐缩形的力转换部,其中楔形部被驱动以滑入渐缩形部与圆柱形部之间的空间中,以产生挤压设置在内周和外周上的圆柱形部的载荷,从而借助该载荷推压摩擦构件抵靠圆柱形部,并且产生摩擦阻力(制动力)。 [0005] 【专利文献1】
[0006] 公开号为6-147273A的日本未审查公开专利。
[0007] 【专利文献2】
[0008] 公开号为10343063A(图15-图17)的德国专利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技术问题
[0010] 上述专利文献1和2中所披露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援引被结合到本申请中。以下描述的分析由本实用新型给出。
[0011] 专利文献1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问题在于,因为使用粘性流体,由温度导致的滞后的变化很大。
[0012] 专利文献2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问题在于,用作力转化部的渐缩形部中的摩擦滑动运动导致圆柱形部的摩擦滑动表面上的载荷的损失,因此减小了滑动扭矩。专利文献2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问题还在于,制动所受的影响关于旋转轴线不对称,因此轴承受到不均匀分布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可使轴承变形或损坏。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该扭矩波动吸收装置能够吸收扭矩的突然波动,同时抑制摩擦滑动表面上的载荷损失,并且抑制不均匀的摩擦的分布。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其通过当两块板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产生巨大的摩擦阻力,而吸收扭矩的突然波动。该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包括:第一板构件;第二板构件,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一板构件偏移的位置处;中间板构件,设置在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并且具有与第二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滚动元件(本体),设置为能够在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之间滚动;以及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其允许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具有位于一表面上的作用部(acting section),至少一个滚动元件在该表面上滚动,这些作用部借助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将中间板构件抵靠第二板构件挤压。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被总结如下,然而这些有益效果不具有限定的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当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在滞后部(机构)中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不使用粘性流体来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因此能够产生更少地受到温度(改变)的影响的滞后扭矩。而且由于在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 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滚动元件在一个或多个作用部上滚动,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摩擦损失较小)中间板构件的惯性力,在滞后部(机构)中能够产生滞后扭矩。由此,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的惯性能够降低,并且该装置能够被制造得更加紧凑。此外,当滚动元件以相等的间隔沿周向设置时,中间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摩擦表面上的压力能够均匀地分布,使得滞后扭矩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处均匀地产生,从而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部分切除的平面图;
[0017]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沿图1中的线X-X’的剖视图;
[0018] 图3A和图3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沿图1中的线Y-Y’的剖视图;
[0019]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0]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1]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2]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3]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4]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沿图8的周向的线Z-Z’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模式,然而,这些所披露的模式不具有限制性的意图。对于所提到的元件/部 件的附图标记仅用于更好地理解附图示出的参照的模式,而非用于限制的目的。应注意的是,单数形式同样可表示复数的形式,单数形式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不是被限制为单数。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包括: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第二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2),设置在从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沿轴向偏移的位置处;中间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4),设置在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与第二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2)之间,并且具有与第二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2)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滚动元件(图3A和图3B中的16),设置为能够在中间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4)与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之间滚动;以及弹性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9),其使中间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4)和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中间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4)和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具有作用部(图3A和图3B中的14a、18g),当中间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4)与第一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8b)在滚动元件(图3A和图3B中的16)于其上滚动的一表面上相对于彼此旋转时,这些作用部将中间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4)抵靠第二板构件(图3A和图3B中的12)挤压(模式1)。更具体而言,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在一表面上具有作用部,至少一个滚动元件在上述表面上滚动,这些作用部借助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之间的相对的旋转而将中间板构件抵靠或朝向第二板构件挤压。
[0027] 以下模式也是可能的。
[0028] 优选地,当中间板构件不挤压第二板构件时,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被设置为彼此接触,或者彼此具有预定的距离(模式2)。
[0029] 滚动元件呈球形、圆柱形或者截头圆锥形(模式3)。
[0030] 该作用部包括(或者是)形成为一定形状的凹部:该凹部的深度在中心处是最大的,并且随着沿周向与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该凹部的深度减小(模式4)。
[0031] 该凹部形成为如下形状:其宽度在该中心处最大,并且随着沿周向与该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该凹部的宽度减小(模式5)。
[0032] 该凹部具有弯曲的或平坦的倾斜表面(模式6)。
[0033] 凹部的倾斜表面的倾斜不小于5度且不大于40度(模式7)。
[0034] 凹部的倾斜表面被形成为,使得在沿周向向前侧与向后侧之间,该倾斜角是不同的(模式8)。
[0035] 优选地,弹性构件根据中间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相对速度或相对加速度而发生挠曲,以使中间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模式9)。
[0036] 优选地,滚动元件和作用部沿周缘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在三个或更多的位置(模式10)。
[0037] 优选地,在第二板构件与中间板构件之间的摩擦滑动部中设有脂或油(模式11)。 [0038] 优选地,在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包括(或设置有)密封构件,用以密封第二板构件与中间板构件之间的摩擦滑动部(模式12)。
[0039] 优选地,密封构件包括(或者,是)蝶形(锥形)弹簧,该蝶形弹簧在其一端提供与第一板构件的加压接触,并且在其另一端提供与第二板构件的加压接触(模式13)。 [0040] 优选地,在第二板构件或中间板构件的摩擦滑动部上设有摩擦材料(模式14)。 [0041] 优选地,设有第三板构件,其与第二板构件一起旋转,并且被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一板构件朝向与第二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并且该第三板构件具有与第一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模式15)。
[0042] 优选地,设有第三板构件,其与第二板构件一起旋转,并且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一板构件朝向与第二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第二中间板构件,设置在第一板构件与第三板构件之间,并具有与第三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滚动元件,设置为能够在第二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之间滚动。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使第二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第二中间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具有第二作用部,当第二中间板构件与第一板构件在第二滚动元件于其上滚动的表面上相对于彼此旋转时,这些第二作用部将中间板构件抵靠第二板构件挤压(模式16)。
[0043] 优选地,设有第四板构件,其与第一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 时与第一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被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二板构件朝向与第一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并且第四板构件具有与第二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模式17)。
[0044] 优选地,设有第五板构件,其与第一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第一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被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三板构件朝向与第一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并且第五板构件具有与第四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模式18)。
[0045] 优选地,设有第六板构件,其与第二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第二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被设置在沿轴向从第四板构件朝向与第二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并且第六板构件具有与第四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模式19)。
[0046] 优选地,设有第七板构件,其与第三板构件一起旋转,或者在旋转的同时与第三板构件保持游隙,并且被设置在沿轴向从第五板构件朝向与第三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偏移的位置,并且第七板构件具有与第五板构件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模式20)。
[0047] 优选地,第六板构件与第四板构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第二板构件与中间板构件之间的距离(模式21)。
[0048] 优选地,第七板构件与第五板构件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第三板构件与第二中间板构件之间的距离(模式22)。
[0049] 第一板构件可设置在驱动侧,而第二板构件可设置在从动侧(模式23)。 [0050] 第一板构件可设置在从动侧,而第二板构件可设置在驱动侧(模式24)。 [0051] 该作用部可包括渐缩形部(模式25)。
[0052] 该中间板构件可在其沿轴向的一个侧表面上具有作用部,并且在其沿轴向的另一个侧表面上具有摩擦滑动表面(模式26)。
[0053] 该弹性构件可沿周向收缩(模式27)。
[0054]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0055]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部分切除的平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沿图1中的 线X-X’的剖视图。图3A和图3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沿图1中的线Y-Y’的剖视图。在图3A和图3B中,飞轮10和板构件28被省略。
[0056] 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未示出)的输出轴(未示出)上,并且吸收(抑制)由发动机(未示出)和减速齿轮单元(未示出)产生的扭矩波动。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包括:阻尼部(机构),其具有扭矩缓冲功能,并且吸收(抑制)通过盘簧25、26施加的弹性力的扭矩波动,上述盘簧设置在法兰部18b(驱动板)与侧板12、13(从动板)之间;以及滞后部(机构),其借助推力构件14、15(摩擦构件)施加的摩擦力(滞后扭矩)来吸收(抑制)扭矩波动,上述推力构件设置在法兰部18b(驱动板)与侧板12、13(从动板)之间。虽然,在此情况下,法兰部18b作为驱动板使用,而侧板12、13作为从动板使用;或者,法兰部18b可作为从动板使用,而侧板12、13可作为驱动板使用。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包括飞轮10、铆钉11、侧板12、13、推力板14、15、滚动元件16、17、毂构件18、盘簧19、制动器销20、蝶形(圆锥形)弹簧(环锥形弹簧)21、22、支座构件23、24、盘簧(阻尼弹簧)25、26、轴承27、板构件28、惯性本体29、板构件31以及螺钉32。
[0057] 飞轮10是连接到旋转构件的环形构件(例如,减速齿轮单元的输入轴,未示出),上述旋转构件设置在从动侧。飞轮10与惯性本体29具有预定的距离,并且飞轮10设置在环形惯性本体29的内周(即,径向内部)一侧。飞轮10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位于靠近外周的位置的板构件28的侧面上突出,同时侧板12、13借助突出部上的铆钉11而被紧固,以与侧板12、13一起旋转。飞轮10在滞后部(机构)的附近与侧板12接触,在滞后部(机构)处,推力板14和侧板12彼此一起进行摩擦滑动运动。飞轮10具有通孔10a,通孔10a在靠近内周的部分沿轴向穿过飞轮10。通孔10a是用于在其中插入螺栓33的孔,螺栓33用于将毂构件18紧固在驱动侧上的旋转构件(未示出)上。具有位于内周的端部上的圆柱形部的飞轮10与位于该内周上或者沿圆柱形部的轴向的末端处的轴承27可滑动地接触,并且被设置为能够通过轴承27而与毂构件18进行相对旋转。
[0058] 铆钉11是用于将侧板12、13紧固在飞轮10上的使侧板12、13的外周 部彼此重合的部分上的构件。
[0059] 侧板12是环形板构件,其主要设置在朝向法兰部18b的飞轮10侧偏移的位置,并且形成阻尼部(机构)和滞后部(机构)。侧板12设置在外周部中的飞轮10与侧板13之间,并且借助铆钉11(其可由螺栓替换)与侧板13一起紧固到飞轮10上。侧板12形成为位于到内周部的法兰部18b具有预定的距离的位置。当推力板14在滞后部(机构)中挤压飞轮10时,侧板12与推力板14形成能够进行摩擦滑动运动的加压接触,并且在与压力接触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与飞轮10形成接触。摩擦材料可设置在侧板12的摩擦滑动表面上。侧板12被敲紧(staked)并捻缝,并且在滞后部(机构)的内周侧上紧固到制动器销20的端部上。侧板12在内周侧上具有用于容纳盘簧25、26的多个窗口12a;在内周侧处,侧板12被敲紧并捻缝,并且紧固到制动器销20的端部上。窗口12a与支座构件23、24形成可释放地接触,支座构件23、24支撑盘簧25、26的端部。
[0060] 侧板13是环形板构件,其主要设置在朝向法兰部18b的板构件28侧偏移的位置,并且形成阻尼部(机构)和滞后部(机构)。侧板13设置在外周部中的侧板13的板构件28侧上,并且借助铆钉11(其可由螺栓替换)与侧板12一起紧固到飞轮10上。侧板13形成为位于到内周部的法兰部18b具有预定的距离的位置。当推力板15在滞后部(机构)中挤压板构件28时,侧板13与推力板15形成能够进行摩擦滑动运动的加压接触。摩擦材料可设置在侧板13的摩擦滑动表面上。侧板13被敲紧和捻缝,并且在滞后部(机构)的内周侧上被紧固到制动器销20的另一端部上。侧板13具有多个窗口12a,用于借助制动器销20在敲紧和捻缝的部分的内周侧上容纳盘簧25、26。窗口12a与支座构件23、24形成可释放地接触,支座构件23、24支撑盘簧25、26的端部。
[0061] 推力板14是环形板构件,其设置在法兰部18b与侧板12之间,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推力板14被插入,以能够经由法兰部18b的凹槽18e中的滚动元件16沿轴向移动,并且沿径向设置在到凹槽18e的表面预定的距离(游隙)处。推力板14具有凹部14a,凹部14a在对应于法兰部18b的凹部18g的位置处部分地容纳滚动元件(滚轴)16。凹部14a充当滚动元件16的滚动表面。凹部14a形成为当推力板14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 转时,根据通过经由滚动元件16与带有凹部18g的法兰部18b的相互作用的相对速度或相对加速度,借助推力板14与法兰部18b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将推力板14抵靠侧板12挤压,从而借助推力载荷而在推力板14与侧板12之间产生滞后。凹部14a以这样的形状形成,使得其深度和宽度在中心处是最大的,同时这些参数随着沿周向到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从而使凹部变得更浅,并且使凹部间隙变得更窄。凹部14a的表面包括(或者,是)倾斜的表面或者弯曲形状的(例如,具有5到40度的角度)的渐缩形部(例如,单一的曲率半径的形状,或随着沿周向到凹部的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的曲率半径的形状)。凹部14a是关于沿径向经过凹部14a的中心的线,沿周向在两侧上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对称的形状。推力板14可总是与侧板12接触,或者当其不被推挤时,与位于与侧板12具有一定距离处(具有0到2mm的游隙)。也就是说,推力板14在其沿轴向的法兰部18b侧的表面上(即,在其沿图3A中的上下方向的下表面上)具有凹部14a,并且推力板14在其沿轴向的侧板12侧的表面上(即,在其沿图3A的上下方向中的上表面上)具有摩擦滑动表面,该摩擦滑动表面能够在侧板12上滑动。推力板14可具有在摩擦滑动表面上提供的摩擦材料(未示出)。推力板14具有多个窗口14b,用于在对应于法兰部18b的窗口18d的位置处容纳盘簧19。窗口14b允许与盘簧19的端部可释放地接触。
[0062] 推力板15是设置在法兰部18b与侧板13之间的环形构件,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推力板15被插入,以便能够经由法兰部18b的凹槽18f中的滚动元件17沿轴向移动,并且设置在沿着其径向到凹槽18f的表面预定的距离(游隙)处。推力板15具有凹部15a,凹部15a在对应于法兰部18b的凹部18h的位置处部分地容纳滚动元件17。凹部15a充当滚动元件17的滚动表面。凹部15a形成为当推力板15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根据通过经由滚动元件17与带有凹部18h的法兰部18b的相互作用的相对速度或相对加速度,借助推力板15与法兰部18b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将推力板15抵靠侧板13挤压,从而借助施加的推力载荷而在推力板15与侧板13之间产生滞后。凹部15a以这样的形状形成,使得其深度和宽度在中心处是最大的,并且随着到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从而使凹部间隙朝向其周缘变得更浅和更窄。凹部15a的表面包括(或者,是)倾斜的表面或者弯曲 形状的(例如,具有5到40度的角度)的渐缩形部(例如,单一的曲率半径的形状,或随着沿周向到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的曲率半径的形状)。凹部15a是关于沿径向经过凹部15a的中心的线,沿周向在两侧上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对称的形状。凹部15a的形状可相似于(或等于)凹部14a的形状。推力板15可总是与侧板13接触,或者当其不被推挤时,位于与侧板
13具有一定距离处(例如,约0到2mm的游隙)。也就是说,推力板15在其沿轴向的法兰部
18b侧的表面上(即,在其沿图3A中的上下方向的上表面上)具有凹部15a,并且推力板15在其沿轴向的侧板13侧的表面上(即,在其沿图3A的上下方向中的下表面上)具有摩擦滑动表面,该摩擦滑动表面能够在侧板13上滑动。推力板15可具有设在摩擦滑动表面上的摩擦材料(未示出)。推力板15具有多个窗口15b,每个窗口15b用于在对应于法兰部18b的窗口18d的位置处容纳盘簧(或弹簧)19。窗口15b允许与盘簧19的端部可释放地接触。 [0063] 滚动元件16是在法兰部18b的凹部18g与推力板14的凹部14a之间(横跨法兰部18b的凹部18g与推力板14的凹部14a)的空间中滚动的构件,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
滚动元件16可以是球形的(还可以具有圆柱形或截头圆锥形),但是还可形成为对应于凹部
18g、14a的形状的圆柱形。当推力板14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滚动元件16向法兰部18b的凹部18g的前方(或后方)移动到(倚靠在)倾斜的表面上,并且向推力板14的凹部14a的后方(或前方)移动到(倚靠在)倾斜的表面上,以将推力板14抵靠侧板12挤压。
在图1中示出的构造中,四个滚动元件16沿周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虽然沿周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至少三个滚动元件16就足够了。
[0064] 滚动元件17是在法兰部18b的凹部18h与推力板15的凹部15a之间的空间中滚动的构件,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滚动元件17可以是球形的(还可以呈圆柱形或截头圆锥形),但是还可形成为对应于凹部18h、15a的形状的圆柱形。当推力板15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滚动元件17向法兰部18b的凹部18h的前方(或后方)移动到(倚靠在)倾斜的表面上,并且向推力板15的凹部15a的后方(或前方)移动到(倚靠在)倾斜的表面上,以将推力板15抵靠侧板13挤压。在图1中示出的构造中,四 个滚动元件17沿周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虽然沿周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至少三个滚动元件17就足够了。 [0065] 毂构件18是连接到设置在驱动侧上的旋转构件(例如,发动机的输出轴,未示出)的环形板构件,并且形成阻尼器部(机构)和滞后部(机构)。毂构件18在其内周部上具有圆柱形毂部18a。毂部18a在其飞轮10侧的外周面上被设置为能够经由轴承27与飞轮10进行相对的旋转。毂构件18具有法兰(部)18b,法兰(部)18b从毂部18a的外周面上的预定位置朝向外周径向地延伸。
[0066] 法兰部18b在毂部18a的附近与其飞轮10侧的表面上的轴承27形成滑动接触。法兰部18b借助螺钉32被紧固到板构件31和板构件28上,并且与板构件31和板构件28配合而旋转。法兰部18b具有用于通过其插入螺栓33的通孔,螺栓33用于在驱动侧处紧固到旋转构件上。法兰部18b具有多个窗口18c,用于容纳在用于螺栓3的通孔的外周侧上的盘簧25、26。窗口18c与支座构件23、24可释放地接触,支座构件23、24支撑盘簧35、
36的端部。在窗口18c中,设置在侧板12、13之间的制动器销20的杆部被插入以便在盘簧
25、26的外周侧上沿周向可移动预定的长度。法兰部18b具有对应于推力板14、15的凹槽
18e、18f,推力板14、15在窗口18c的径向外周侧上的部分中形成。推力板14被插入,从而能够经由凹槽18e中的滚动元件16沿轴向移动,并且推力板14沿径向设置有预定的间隙(游隙)。凹槽18e具有凹部18g,凹部18g在对应于推力板14的凹部14a的位置处部分地容纳滚动元件16。凹部18g形成为,当推力板14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通过推力板14的凹部14a与滚动元件16的相互作用,借助推力板14与法兰部18b之间的相对旋转,将推力板14抵靠侧板12挤压。凹部18g以一定的形状形成,使得其深度和宽度在中心处是最大的,并且随着到中心的周缘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以朝向周缘端部变得更浅和更窄。
凹部18g的表面包括(或者,是)倾斜的表面或者弯曲形状的(例如,具有5到40度的角度)的渐缩形部(例如,单一的曲率半径的形状,或随着到中心的周缘距离增加而增加的曲率半径的形状)。凹部18g是关于沿径向经过凹部18g的中心的径向线,沿周向在两侧上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对称的形状。推力板15被插入,从而能够经由凹槽18f中的滚动元件17沿轴向移 动,并且推力板15借助沿径向的预定的间隙(游隙)设置。凹槽18f具有凹部18h,凹部
18h在对应于推力板15的凹部15a的位置处部分地容纳滚动元件17。凹部18h形成为,当推力板15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通过推力板15的凹部15a与滚动元件16的相互作用,借助推力板15与法兰部18b之间的相对旋转,将推力板15抵靠侧板13挤压。凹部
18h以一定的形状形成,使得其深度和宽度在中心处是最大的,并且随着沿周向到中心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以变得更浅和更窄。凹部18h的表面包括(或者,是)倾斜的表面或者弯曲形状的(例如,具有5到40度的角度)的渐缩形部(例如,单一的曲率半径的形状,或随着沿周向到的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的曲率半径的形状)。凹部18h是关于沿径向经过凹部18h的中心的线,沿周向在两侧上具有相同的形状的对称的形状。凹部18g、18h的形状相似于凹部14a、15a的形状。法兰部18b具有多个窗口18d,每个窗口用于在凹槽18e、18f的预定的位置处容纳盘簧19。窗口18d与盘簧19的端部可释放地接触。
[0067] 盘簧19是形成滞后部(机构)的弹性构件(或者弹性本体)。盘簧19允许法兰部18b和推力板14、15相对于彼此旋转。盘簧19容纳在法兰部18b中形成的窗口18d、14b、
15b中,并且在盘簧19的两端与沿窗口18d、14b、15b的周向的端部直接地或间接地可释放地接触。当法兰部18b和推力板14、15相对于彼此旋转以补偿法兰部18b与推力板14、15之间的旋转差异时,盘簧19沿周向收缩(即,沿图3A和图3B中的平方向收缩)。盘簧19设定为当法兰部18b与推力板14、15之间的相对的角加速度增加到超过预定的值时挠曲。 [0068] 制动器销20是在到彼此给定的距离处被紧固侧板12、13,并且沿周向调节盘簧
25、26的挠曲的构件。侧板12被敲紧和捻缝,被紧固到制动器销20的一端上,而侧板13被敲紧和捻缝,并且被紧固到另一端上,同时制动器销20具有直径大于敲紧部的直径的侧板
12、13之间的杆部。制动器销20的杆部通过法兰部18b的窗口18c插入,并且能够在窗口
18c中沿周向移动。
[0069] 蝶形(圆锥形)弹簧21是密封构件,其密封法兰部18b的凹槽18e和窗口18c的多个位置处的滞后部(机构)中的侧板12、13之间的空间。当 在侧板12、13之间的空间中,在推力板14、15与侧板12、13之间的摩擦滑动部中设有脂或油时,蝶形(圆锥形)弹簧21是有效的。蝶形(圆锥形)弹簧21与其内周的端部上的侧板12形成压力接触,并且与其外周的端部上的法兰部18b形成压力接触。
[0070] 蝶形(圆锥形)弹簧22是密封构件,其密封法兰部18b的凹槽18f和窗口18c的多个位置处的滞后部(机构)中的侧板12、13之间的特定空间。当脂或油设置在侧板12、13之间的空间中的推力板14、15与侧板12、13之间的摩擦滑动部中时,蝶形(圆锥形)弹簧22是有效的。蝶形(圆锥形)弹簧22与其内周的端部上的侧板13形成压力接触,并且与其径向外周的端部上的法兰部18b形成压力接触。
[0071] 支座构件23、24构成阻尼器部(机构)。支座构件23、24容纳在侧板12、13和法兰部18b中形成的窗口12a、13a、18c中,并且设置在盘簧25、26的端部与窗口12a、13a、18c之间。
[0072] 盘簧25、26构成阻尼器部(机构),并且由可弹性(弹性)材料(阻尼构件)形成。盘簧25、26容纳在侧板12、13和法兰部18b中形成的窗口12a、13a;18c中,并且与(由)设置在窗口的两侧上的支座构件23、24形成接触(保持)。当侧板12、13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盘簧25、26收缩,从而吸收由侧板12、13与毂构件18之间旋转的差异导致的扭矩波动。盘簧26是设置在盘簧25的内周侧上的较小的直径的盘簧。
[0073] 轴承27是支撑毂构件18和飞轮10的毂部18a的构件,以相对于彼此可旋转。轴承27设置为还允许毂构件18的法兰部18b与飞轮10之间的相对旋转。
[0074] 板构件28是主要的环形板构件。板构件28借助螺钉32与板构件31被紧固到内周上的毂构件18的法兰部18b上。板构件28具有惯性构件29,惯性构件29利用焊接或相似的工艺紧固在该板构件的外周上。
[0075] 惯性本体29是圆柱形或环形构件,其给予驱动侧上的旋转构件(未示出)惯性。惯性本体29以预定的距离(间隙)设置在侧板12、13和飞轮10的外周侧上,并且利用焊接或者相似的工艺紧固在板构件28的外周上。惯性本体29还具有在其外周上形成的齿轮,用于与连接到启动器达的齿轮啮合
[0076] 板构件31是辅助的环形板构件,用于借助螺钉32将板构件28紧固到法兰部18b上。
[0077] 螺钉32是用于将板构件28、31紧固到毂构件18的法兰部18b上的构件。 [0078] 螺栓33是用于将毂构件18紧固到驱动侧上的旋转构件(未示出)的构件。螺栓穿过毂构件18和板构件28、32中形成的通孔,并且拧入驱动侧上的旋转构件中。 [0079]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滞后部(机构)的操作。
[0080] 参照图3A,在侧板12、13与毂构件18之间没有扭转运动的情况下,盘簧19不收缩,并且滚动元件16、17设置在凹部14a、15a、18g、18h的中心的较深的位置处。由此,推力板14、15不挤压侧板12、13,并且因此推力板14、15与侧板12、13之间的摩擦力(滞后扭矩)不被放大(即,保持较小值)。
[0081] 参照图3B,在侧板12、13与毂构件18之间产生扭转运动的情况下,盘簧19由于推力板14、15的惯性而收缩,并且滚动元件16、17向凹部18g、18h的前方(或后方)移动到倾斜表面上,并且向凹部14a、15a的后方(或前方)移动到倾斜的表面上,以将推力板14、15抵靠侧板12、13挤压,从而导致推力板14、15借助与(相对于)侧板12、13的摩擦移动(滑动)。滚动元件16、17还向凹部18g、18h的前方(或后方)移动到倾斜表面的较浅位置,并且向凹部14a、15a的后方(或前方)移动到倾斜表面的较浅位置,以借助更大的力将推力板14、15抵靠侧板12、13挤压,使得推力板14、15与侧板12、13之间的摩擦力(滞后扭矩)被放大。
在滚动元件16、17向凹部18g、18h的前方(或后方)移动到倾斜表面上,并且向凹部14a、15a的后方(或前方)移动到倾斜表面上期间,推力板14、15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同时滚动元件16、17滚动,并且因此推力板14、15与法兰部18b之间的摩擦损失较小。 [0082] 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当法兰部18b(驱动板)和侧板12、13(从动板)在滞后部(机构)中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由于粘性流体不用于产生较大摩擦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的滞后扭矩能够产生。
[0083] 当推力板14、15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由于滚动元件16、17在凹部14a、15a、18g、18h的倾斜表面上滚动,滞后扭矩能够通过有效地(具有更小的摩擦损失)利用推力板14、15的惯性力在滞后部(机构)中产生。结果,法兰部18b(驱动板)和侧板12、
13(从动板)的惯性能够下降,并且装置能够更紧凑地被制造。
[0084] 此外,由于滚动元件16、17沿周向以相等的间隔设置,推力板14、15和侧板12、13之间的摩擦表面上的压力均匀地分布,使得滞后扭矩在不同的位置均匀地产生,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85] 此外,由于当推力板14、15和法兰部18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推力板14、15挤压沿轴向设置的侧板12、13,飞轮10与轴承27形成均一的接触,使得飞轮10与轴承27之间的摩擦表面均匀地磨损,因此减小轴承27上的负担。
[0086]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0087]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4对应于沿图1中的线Y-Y’的截面的一部分(滚动元件16的周围)。
[0088]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推力板(图3A和图3B中的14、15)的凹部(图3A和图3B中的14a、15a)和法兰部(图3A和图3B中的18b)的凹部(图3A和图3B中的18g、18h)的表面具有弯曲的形状,虽然在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推力板14、15的凹部14c、15c和法兰部18b的凹部18i、18j的表面具有平的渐缩形(倾斜的)的形状(或者平锥部)。在其他方面,该构造相似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构造。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当能够实现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似的效果时,在推力板14、15与侧板12、13之间产生摩擦力(滞后扭矩)的式样能够根据设计和说明书设定。
[0089] 【第三示范性实施例】
[0090]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5对应于沿图1中的线Y-Y’的截面的一部分(滚动元件16的周围)。
[0091]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推力板(图3A和图3B中的14、15)的凹部(图3A和图3B中的14a、15a)和法兰部(图3A和图3B中的18b)的凹部(图3A和图3B中的18g、18h)的表面相对于沿径向经过凹部(图3A和图3B中的14a、15a、18g、18h)的中心(最深的部分)的径向线,在沿周向的两侧上是具有相同形状的对称形状,虽然在第三示范性实施例中,推力板14、15的凹部14d、15d和法兰部18b的凹部18k、18l的表面相对于沿径向经过凹部14d、15d、18k、18l的中心(最深的部分)的径向线,沿周向在两侧上是具有不同形状的不对称的形状(向前方的形状和向后方的形状是不同的)。凹部14d、15d向前方(朝向图5中的右手边)从中心具有陡峭的倾斜(或陡峭的渐缩形),并且向后方(朝向图5中的左手边)从中心具有缓和的倾斜(或者缓和的锥形)。另一方面,凹部18k、18l向前方(朝向图5中的右手边)从中心具有缓和的倾斜(或缓和的渐缩形),并且向后方(朝向图5中的左手边)从中心具有陡峭的倾斜(或者陡峭的渐缩形)。凹部14d的形状与凹部18k的形状(关于滚动元件16的中心)点对称。并且凹部15d的形状与凹部18l的形状(关于滚动元件17的中心)点对称.在其他方面,该构造相似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构造。凹部14d、15d、18k、18l的倾斜表面不限制到弯曲的形状,并且可以是平锥表面。
[0092] 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虽然能够实现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似的效果,在推力板14、15与侧板12、13之间产生摩擦力(滞后扭矩)的式样能够根据设计和说明书设定。 [0093] 【第四示范性实施例】
[0094]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对应于沿图1中的线Y-Y’的截面。
[0095]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推力板(图3A和图3B中的14、15)设置在法兰部(图3A和图3B中的18b)与侧板(图3A和图3B中的12)之间,以及法兰部(图3A和图3B中的18b)与侧板(图3A和图3B中的13)之间,虽然在第四示范性实施例中,推力板15仅设置在法兰部18b与侧板13之间的一侧上。滚动元件17仅设置在法兰部18b的凹部18h与推力板15 的凹部15a之间。侧板12侧的法兰部18b的表面中没有凹部(图3A和图3B中的18g)。摩擦材料可设置在侧板12侧的法兰部18b的表面上,或者侧板12的表面上。能够容纳在侧板12、13之间的盘簧34容置在窗口18d、15b中,窗口18d、15b分别在法兰部18b和推力板15中形成。当法兰部18b与推力板15之间的相对的角加速度增加到超过预定值时,盘簧
34设定为沿周向变形或收缩(即,沿图6中的水平方向挠曲或收缩)。当推力板(对应于图3A和图3B的15)仅设置在法兰部18b与侧板14之间的一侧上时,还可采用这样的构造。而且,保持器48可设置为保持法兰部18b与推力板15之间的滚动元件17(相同的保持器48应用到其他示范性实施例)。
[0096] 根据第四示范性实施例,虽然能够实现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似的效果,沿轴向的长度(厚度)能够比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更小,因此能够使装置更加紧凑。 [0097] 【第五示范性实施例】
[0098]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7对应于沿图1中的线Y-Y’的截面。
[0099] 在第四示范性实施例中,滚动元件(图6中的17)设置在法兰部(图6中的18b)的凹部(图6中的18h)与推力板(图6中的15)的凹部(图6中的15a)之间,使得推力板(图6中的15)与侧板(图6中的13)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并且盘簧(图6中的34)容置在窗口(图6中的18d、15b)中,该窗口在法兰部(图6中的18b)和推力板(图6中的15)中形成。 [0100] 现在,在第五示范性实施例中,凹部13c在推力板15侧的侧板13的表面中形成,凹部15e在侧板13侧的推力板15的表面中形成,滚动元件17设置在侧板13的凹部13c与推力板15的凹部15e之间(横跨侧板13的凹部13c与推力板15的凹部15e),使得推力板15和法兰部18b承受摩擦滑动运动,并且盘簧35分别容置在窗口13b、15b中,上述窗口在侧板13和推力板15中形成。凹部13和凹部15分别包括渐缩形部。侧板12侧的法兰部18b的表面充当与侧板12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摩擦材料可设置在侧板12侧的法兰部
18b的摩擦滑动表面上,或者侧板12的摩擦滑动表面上。摩 擦材料可设置在推力板15侧的法兰部18b的摩擦滑动表面上,或者推力板15的摩擦滑动表面上。推力板15具有沿轴向位于其侧板13侧的表面上(即,沿图7中的上下方向的下侧表面上)的凹部15e,以及沿轴向位于其法兰部18b侧的表面上(即,沿图7中的上下方向的上侧表面上)的摩擦滑动表面。
推力板15可总是与法兰部18b形成接触,或者当其不被推挤时,位于到法兰部18b一定距离(例如,约0到2mm的游隙)处。盘簧35设定为,当侧板13与推力板15之间的相对的角加速度增加到超过预定值时,沿周向挠曲或收缩(即,沿图7中的水平方向挠曲或收缩)。 [0101] 根据第五示范性实施例,在能够实现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似的效果的同时,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情况相似,沿轴向的长度(厚度)能够制造得比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更小,因此能够使装置更加紧凑。
[0102] 【第六示范性实施例】
[0103]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的构造的沿图8的周向的线Z-Z’的部分剖视图。图8对应于沿图1中的线X-X’的截面的一部分。
[0104]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具有这样的构造,法兰部(图2和图3A、图3B中的18b)、推力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4、15)、滚动元件(图2和图3A、图3B中的16、17)以及盘簧(图2和图3A、图3B中的19)设置在两个侧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2、13)之间,同时推力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4、15)和侧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2、13)能够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在第六示范性实施例中,除了法兰部18b之外,推力板14、15、滚动元件16、17和盘簧19、板构件43、44和板构件45、46也设置在两个侧板41、42之间,同时推力板14、15和板构件43、44能够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并且板构件45、46能够与板构件43、44和侧板41、42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在其他方面,该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似。
[0105] 推力板14是环形板构件,其设置在法兰部18b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之间,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推力板14可总是与(外部辅助)板构 件43接触,或者当其不被推挤时,位于到(外部辅助)板构件43一定距离(例如,约0到2mm的游隙)处。推力板14具有:凹部14a,位于沿轴向的其法兰部18b侧的侧表面上(即,沿图8中的水平方向的其左侧表面上);以及摩擦滑动表面,其能够在其沿轴向的板构件43侧的侧表面上的板构件43上(即,沿图8中的水平方向的其右侧表面上)滑动。推力板14可具有摩擦材料(未示出),上述摩擦材料设置在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配合的摩擦滑动表面上。在其他方面,推力板14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推力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4)的构造相似。
[0106] 推力板15是环形构件,其设置在法兰部18b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4之间,并且组成滞后部(机构)。推力板15可总是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4接触,或者当其不被推挤时,位于到(外部辅助)板构件44具有一定距离(例如,约0到2mm的游隙)处。推力板15具有:凹部15a,位于其沿轴向的法兰部18b侧的侧表面上(即,沿图8中的水平方向的其右侧表面上);以及摩擦滑动表面,其能够在沿轴向的板构件44侧的其侧表面上的板构件44上(即,沿图8中的水平方向的其左侧表面上)滑动。推力板15可具有摩擦材料(未示出),上述摩擦材料设置在具有(外部辅助)板构件44的摩擦滑动表面上。在其他方面,推力板15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推力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5)的构造相似。
[0107] 滚动元件16、17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滚动元件(图2和图3A、图3B中的16、17)的构造相似。
[0108] (延伸)板构件45借助凹槽18f、18e的内周侧上的部分中的铆钉47而被紧固到侧板42侧上的法兰部18b的表面上,同时(延伸)板构件46被紧固到法兰部18b的相反的表面上,即侧板43侧上。在其他方面,法兰部18b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法兰部(图2和图3A、图3B中的18b)的构造相似。
[0109] 盘簧19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盘簧(图2和图3A、图3B中的19)的构造相似。
[0110] 侧板41是环形板构件,其主要设置在法兰部18b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侧上,并且形成阻尼器部(机构)和滞后部(机构)。侧板41设置在(外部辅助)板构件43与外周区域中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 之间,并且借助铆钉(其对应于图2中的11,可由螺栓替代)与侧板42和(外部辅助)板构件43、44一起被紧固到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上。侧板41形成为位于到内周区域中的(外部辅助)板构件43预定的距离处。当推力板14被抵靠滞后部(机构)中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侧挤压时,由于(外部辅助)板构件43和(延伸)板构件45也被挤压,因此侧板41与(延伸)板构件45形成能够进行摩擦滑动运动的加压接触,并且与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形成接触,该飞轮处于与制造压力接触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摩擦材料可设置在侧板41的摩擦滑动表面上。在其他方面,侧板41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侧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2)的构造相似。 [0111] 侧板42是环形板构件,其主要设置在法兰部18b的板构件(其对应于图2中的28)侧上,并且形成阻尼器部(机构)和滞后部(机构)。侧板42设置在外周区域中的(外部辅助)板构件44的板构件(其对应于图2中的28)侧上,并且借助铆钉(其对应于图2中的11,可由螺栓替代)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44和侧板42一起被紧固到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
10)上。侧板42形成为位于到内周区域中的(外部辅助)板构件44预定的距离处。当推力板15被抵靠滞后部(机构)中的板构件28挤压时,由于(外部辅助)板构件44和(延伸)板构件46也被挤压,侧板42与(延伸)板构件46形成能够进行摩擦滑动运动的加压接触。摩擦材料可设置在侧板42的摩擦滑动表面上。在其他方面,侧板42的构造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侧板(图2和图3A、图3B中的13)的构造相似。
[0112] (外部辅助)板构件43是环形板构件,其通常设置在法兰部18b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侧上,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外部辅助)板构件43通常设置在外周部中的侧板41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4之间,并且借助铆钉(其对应于图2中的11,可由螺栓替代),与侧板42、(外部辅助)板构件44以及侧板41一起被紧固到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上。(外部辅助)板构件43形成为位于到内周部中的法兰部18b预定的距离处。当推力板14被抵靠或者朝向滞后部(机构)中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侧挤压时,(外部辅助)板构件43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推力板14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并且当更强力地挤压推力板14时,(外部辅 助)板构件43变形以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延伸)板构件
45进行摩擦滑动运动。摩擦材料可设置在(外部辅助)板构件43的摩擦滑动表面上。虽然(外部辅助)板构件43在图8中示出为借助铆钉(对应于图2中的11)被紧固到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上,(外部辅助)板构件43还可沿旋转方向与侧板41保持有游隙,以使其容易从摩擦滑动的状态拉出。
[0113] (外部辅助)板构件44是环形板构件,其通常设置在法兰部18b的板构件(其对应于图2中的28)侧上,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外部辅助)板构件44通常设置在外周部中的侧板42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之间,并且借助铆钉(其对应于图2中的11,可由螺栓替代),与侧板42、(外部辅助)板构件43以及侧板41一起被紧固到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上。(外部辅助)板构件44形成为位于到内周部中的法兰部18b预定的距离处。当推力板15被朝向滞后部(机构)中的板构件(其对应于图2中的28)侧挤压时,(外部辅助)板构件44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推力板15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并且当更强力地挤压推力板
15时,(外部辅助)板构件44变形以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延伸)板构件46进行摩擦滑动运动。摩擦材料可设置在(外部辅助)板构件44的摩擦滑动表面上。虽然(外部辅助)板构件44在图8中示出为借助铆钉(对应于图2中的11)被紧固到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上,(外部辅助)板构件44还可沿旋转方向与侧板42保持有游隙,以使其容易从摩擦滑动的状态拉出。
[0114] (法兰部18b的)(延伸)板构件45是环形板构件,其通常设置在法兰部18b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侧上,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延伸)板构件45借助内周部的铆钉47与(延伸)板构件46一起被紧固到法兰部18b上。(延伸)板构件45具有在侧板41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之间延伸的外周部,并且位于到侧板41和(外部辅助)板构件43预定的距离处。当推力板14被朝向滞后部(机构)中的飞轮(其对应于图2中的10)挤压时,(延伸)板构件45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并且当更强力地挤压推力板14时,(延伸)板构件45变形以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侧板41进行摩擦滑动运动。摩擦材料可设置在(延伸)板构件45的摩擦滑动表面上。虽然(延伸)板构 件45在图8中示出为借助铆钉47紧固到法兰18a上,(延伸)板构件45还可沿旋转方向与法兰部18b保持有游隙,以使其容易从摩擦滑动的状态拉出。
[0115] (延伸)板构件46是环形板构件,其通常设置在法兰部18b的板构件(其对应于图2中的28)侧上,并且形成滞后部(机构)。(延伸)板构件46借助铆钉47与(延伸)板构件45一起被紧固到法兰部18b上。(延伸)板构件46具有在侧板42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4之间延伸的外周部,并且位于到侧板42和板构件44预定的距离处。当推力板15被朝向滞后部(机构)中的板构件(其对应于图2中的28)侧挤压时,(延伸)板构件46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4进行摩擦滑动运动,并且当更强力地挤压推力板15时,(延伸)板构件46变形以形成加压接触,从而能够与侧板42进行摩擦滑动运动。摩擦材料可设置在(延伸)板构件46的摩擦滑动表面上。虽然(延伸)板构件46在图8中示出为借助铆钉47紧固到法兰18a上,(延伸)板构件46还可沿旋转方向与法兰部18b保持有游隙,以使其容易从摩擦滑动的状态拉出。
[0116] 铆钉47是用于将(延伸)板构件45、46紧固到其内周部上的法兰部18b上的构件。 [0117] 优选地,当推力板14不被朝向侧板41挤压时,在侧板41与(延伸)板构件45之间具有距离D2,当推力板14不被朝向侧板41挤压时,在推力板14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3之间的具有距离D1,设定距离D2大于距离D1(参照图9)。这是用于能够通过以逐级方式摩擦滑动而使制动生效。与之相似地,优选地,当推力板15不被朝向侧板42挤压时,在侧板42与(延伸)板构件46之间具有一距离(其对应于D2),当推力板15不被朝向侧板42挤压时,在推力板15与(外部辅助)板构件44之间的具有另一距离(其对应于D1),设定上述一距离(其对应于D2)大于上述另一距离(其对应于D1)。
[0118] 根据第六示范性实施例,在能够实现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似的效果的同时,能够通过以逐级方式摩擦的滑动来实现制动。
[0119]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公开内容(包括权利要求书和附图)的范围内,可以基于基本的技术概念而对模式或示范性实施例做出更改和变型。而且, 多种公开的元件能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或者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选择。换言之,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够根据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技术理念的全部公开内容并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构思出的任何变型和更改。
[0120] 【附图标记】
[0121] 10 飞轮
[0122] 10a 通孔
[0123] 11 铆钉
[0124] 12 侧板(第二板构件)
[0125] 12a 窗口
[0126] 13 侧板(第二板构件)
[0127] 13a、13b 窗口
[0128] 13c 凹部(作用部)
[0129] 14、15 推力板(中间板构件)
[0130] 14a、15a 凹部(作用部)
[0131] 14b、15b 窗口
[0132] 14c、15c 凹部(作用部)
[0133] 14d、15d 凹部(作用部)
[0134] 15e 凹部(作用部)
[0135] 16 滚动元件
[0136] 17 滚动元件(第二滚动元件)
[0137] 18 毂构件(第一板构件)
[0138] 18a 毂部
[0139] 18b (毂构件的)法兰部(第一板构件)
[0140] 18c、18d 窗口
[0141] 18e、18f 凹槽
[0142] 18g、18h 凹部(作用部)
[0143] 18i、18j 凹部(作用部)
[0144] 18k、18l 凹部(作用部)
[0145] 19 盘簧(弹性构件)
[0146] 20 制动器销
[0147] 21、22 蝶形(圆锥形)弹簧(密封构件)
[0148] 23、24 支座构件
[0149] 25、26 盘簧(阻尼机构)
[0150] 27 轴承
[0151] 28 板构件
[0152] 29 惯性本体
[0153] 31 板构件(中心环形)
[0154] 32 螺钉
[0155] 33 螺栓
[0156] 34、35 盘簧(弹性构件)
[0157] 41 侧板(第六板构件)
[0158] 42 侧板(第七板构件)
[0159] 43 (外部辅助)侧板(第二板构件)
[0160] 44 (外部辅助)侧板(第三板构件)
[0161] 45 (延伸)板构件(第四板构件)
[0162] 46 (延伸)板构件(第五板构件)
[0163] 47 铆钉
[0164] 48 保持器薄板(用于滚动元件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