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办公及商业设备 / 书写工具 / 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

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

阅读:932发布:2021-12-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原料、挑拣分级、清洗、划口、糖炒、出锅、剥壳、修整、分级、检查、减菌、沥 水 、速冻、 包装 、金属探测、入库贮存、原料出库、解冻、清洗、沥水、挑拣、验料、提升机提升、多头称自动称重、封口、x光机检测、重量选别机复重、检袋、摆盘、杀菌、点数、装筐、标识、入库、保温、测漏、擦袋、品检、复重、装箱、再复重、封箱和成品入库。本发明采用领先二十一世纪含气加工技术,瞬间高温杀菌处理,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产品的原有色泽及 风 味,并且可以常温保存、 货架期 长;包装精巧,便于携带,是礼尚往来,居家旅游的最佳礼品。,下面是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原料、挑拣分级、清洗、划口、糖炒、出锅、剥壳、修整、分级、检查、减菌、沥、速冻、包装、金属探测、入库贮存、原料出库、解冻、清洗、沥水、挑拣、验料、提升机提升、多头称自动称重、封口、x光机检测、重量选别机复重、检袋、摆盘、杀菌、点数、装筐、标识、入库、保温、测漏、擦袋、品检、复重、装箱、复重、封箱和成品入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原料要求为:无虫口、霉烂,无杂物(如编织绳、麻纤维、塑料袋等),粒度大小均匀,原料粒度一般为 110-130粒/kg、130-150粒/kg;
清洗:挑拣分级后的原料要求清洗干净外面的泥沙等杂质,去除浮果,用清水冲洗、沥净栗子表面水分,沥水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划口:清洗好的原料用不锈刀沿栗子平面中间划一道1cm长的口子,注意不要伤及栗肉,以划破硬壳为原则;
糖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备好物料:海沙、糖稀、板栗;
糖稀:水的重量比例是2:1,配比后搅拌均匀后使用,砂子:栗子的重量比例是25:20;
(2)设备:先检查炒锅能否正常使用及做好一些常规检查;
(3)点火:确认设备正常后将沙子投入锅内点火;
(4)炒制:
A.确认沙子的温度达到200℃,将原料投入;
B.将机开着大火炒5分钟左右,从原料投入到出锅过程中需要加入糖稀2-3次,量要少,勤加入,炒制5分钟后将风机关闭,加强成熟度确认检查,并不断品尝成熟度,成熟度
6-7成熟;
炒制时间在7分钟左右;
C.海沙一日清洗一次,先过筛后清洗,糖稀要1小时均匀的搅拌1次;
D.洗过的沙子要每天加入沙子以此来补充破碎的沙子;
出锅:等确定板栗栗肉熟度达到6-7成熟时出锅;
剥壳:出锅后的栗子过秤后及时发料,用手不感觉烫手时趁热去掉外壳,如果发料不及时造成积压或剥壳速度太慢使栗子变凉,则去壳时内层红衣不易去掉,且破碎增多,剥壳工具可以用板栗刀,剥壳时刀不要伤及栗肉,因气温偏高,剥壳时注意案面及工器具卫生,并及时交料,必须上午下午各交一次;
挑拣、修整分级:剥壳工序把料交给挑拣工序进行挑拣、修整分级;
修整要求:病斑全部用平面修整,不能用“V”型修整,不能修成A 品或B品的可用“V”型修整;
A品为一级品:栗仁形状完整,表面无病斑、黑点、黑芽、海沙、红衣,允许有一处直径小于6mm、刀痕较浅的平面修整存在;
B品为二级品:栗仁形状保持栗仁的2/3,要求修整干净,栗仁表面无病斑、红衣等;
C品:破碎及形状小于2/3的栗仁;要求修整干净,栗仁表面无病斑、红衣等;
分级时一定要注意杂质海沙操作台随时保持干净;
检查:分级后按成品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无病斑、无杂质,形状符合各个级别的要求;
C品及时入精加工冻结间暂存,暂存时间不得超过8h,暂存温度0-5℃;
减菌:速冻前,先用清水清洗,再用98±2℃的热水漂烫10-15秒钟;用臭水冷却至物料中心温度15℃以下;
沥水:产品经冷却后防止冷冻后开裂需要进行沥水,沥水半小时左右进行上料速冻;
速冻:单体冻结速冻温度-30℃,速冻前A品、B品单独速冻,冻透为准,出料后进行挑拣,挑出病斑、碎瓣及杂质等;
包装:速冻后一、二级品单独包装,装箱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包装要求见成品质量标准,不同规格,标识单独存放,入库要及时,不得超过20箱,包装间温度0-7℃;
金属探测:成品必须过金属探测器,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大包装在称重前过金属探测器,小包装在封口后过探测器;
生产过程中每隔半小时用标准探测进行检测,以保证探测器灵敏;
入库贮存:
(1)库温:-18- -20℃;
(2)库存成品不同规格、不同产品单独存放,每一天加工的数量不得有错误,要求:码垛整齐,标识做到卡与物一致,书写要规范;
原料出库:检查规格、重量、级别是否与标识上的一致,确认合格后,入车间;
注意外包装不可进入车间,以防造成交叉污染;原料随出随入,出库到装袋时间控制在
2小时;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核对所需原料与出库原料是否一致,核对内容包括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包装形式等,出现不一致情况应及时核对换料;并且对于原料的品质进行口感品尝,不同加工日期的原料必须进行品尝,并填写品尝记录;
⑵出库原料标识是否齐全,不齐全的应及时与内容物核对,出现不一致情况应及时更换原料;
⑶运输过程中,所有内外包装不得打开;
⑷原料用纸箱盛放时,纸箱不允许进入车间,可以在缓冲间内打开后,立即清出车间,内包装不得在缓冲间打开,以防造成交叉污染;
⑸开袋时扎口绳、标识卡及开袋用刀必须有专用容器盛放,不得乱放;
⑹及时检查原料的糖度及成熟度;
⑺及时检查原料的口感及各种质量指标杂质、均匀度、病斑、水粒状况等;
⑻做好投放原料检查记录,每投一次料必须检查一次,记录一次;
解冻:将栗仁倒在热水解冻线的暂存台上,然后根据多头称的加工能进行解冻,原则上要求,放料均匀,单层解冻,解冻的温度为50℃,时间为40秒钟,解冻后中间无心,及时填写《解冻记录》;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1)、漂烫线为加热管电加热,加热前,必须用水将加热管全部浸没,防止加热管干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设定后参数后,加热管缓慢升温,由于加热管距离表面较近,而温度的感应探头在底部,表面温度和实际的温度存在偏差,所以在加热过程中,要经常搅动,使产品受热均匀,同时,配置温度计,对于表面的温度进行测定;
(3)、当多头称故障时,应第一时间,停止解冻,但是同时要将已经在漂烫池的产品全部转出,防止热烫的时间过程,影响产品的口感,以及多头称的速度;
(4)、注意设备的卫生,防止设备存在卫生的死,而影响产品品质;
(5)、沥水传送带落差较高,产品应做好防护,防止因落差造成产品的破碎,影响产品出成率;
挑拣:挑拣出杂质、病斑、死果、混级粒,挑拣后质量标准按照《产品质量包装要求》的规定执行;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1)班长应让员工明确挑拣标准,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通过现场的有效培训、教育与检查,保证正品中不混有次品,次品中不混有正品;
(2)挑拣过程中注意传送带的卫生,对传送带栗渣必须及时清理;尤其在做A品、B品混装的产品时,同时特别注意海沙、头发等杂质的挑拣,保证每小时对传送带进行擦洗消毒;
(3)挑拣人员必须戴用酒精消毒的手套,并定期检查手套的数量、卫生、破损情况;手套破损片、丢失了,须彻底追查;及时填写《乳胶手套使用记录》;
验料:对于挑拣后的产品进行验料,主要由挑选台最后两名工人负责,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停止传送带,并进行返工,合格产品进行直接进入提升机;
提升机提升:物料进入提升机后,提升机等待多头称的信号,调整“振动调节器”,调节振动器振动大小,使物料落在白色料槽内,料不得超过料槽的1/3,同时,将开关调整至“手动”状态,点击“点动”,然后将开关调整为“自动”,设备自动运行;
本工序注意问题:
(1)、关机时,将“振动调节器”调至最小,清除白色料槽内的物料,待物料排出后,将料斗的物料清出;
(2)、料斗每小时清理一次,并喷酒精进行消毒;
多头称自动计量: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包装;
本工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开机前检查,主要检查以下项目:
确认在机器上卖弄或者周围有无工具或者与操作无关的物品;
确认主正盘是否安装好,有无松动;
确认主正盘是否接触到放射槽;
确认放射槽是否互相接触;
确认预存斗、计量斗和定时斗是否安装好,有无松动;
确认集合导槽是否安装好;
G、确定后面的放料开关是否处于“OFF”状态,运行时放料开关必须处于闭合状态;
(2)打开主电源开关,使指针指向“ON”;
(3)点击屏幕上开关,使开关处于“ON”状态;
(4)点击“5商品设定编辑选择”,根据物料种类和规格选择“商品代号”,点击“ ”或者“ ”键,调整出预设参数;
(5)选定“商品代码”后,点击“退出”,回到主菜单;
(6)点击“1零点调整”,进入“零点调整界面”,点击选定“ALL WH”,点击“WH零点调整”,调零后,按“退出”键,返回主菜单(注意:调零时架台不能晃动);
(7)每个月进行一次精确度的校正,具体操作步骤为:进入操作界面,调整用户级别,进入级别3安装调试模式,进入“称量基校正”,零点调整后挂上厂家配置的专用200g砝码,点击开始,调整完成后退出;
(8)、点击“运转”,进入开始界面,点击“开始”,设备进入使用状态;
若发生故障时,多头称报警,屏幕提示“故障排除”,检查原因后,并且排除故障后,点击“排除故障”,此次计量结果不准确需要排出,同时故障排除后,多头称设置默认进入“停止”状态,需要重新点击“开始”,然后多头称进入工作状态,否则出现空包;
(9)加工结束后,商品需要排出,采用以下方法:
A、打开多头称的放料开关;
B、返回“主菜单”,点击“斗全开”,进入界面后,点击选定“DF”“RF”“PH”“WH”“DTH”,点击开始,进行放料;
放料完成后,点击“停止”,同时,关闭“放料开关”;
(10)、关机时,先将界面返回至主菜单,关闭屏幕“开关”,关闭电源;
注意:
加工过程中,需要更换包装规格时,需要注意:
由小规格换大规格时:打开“主菜单”进入“6斗全开”,选定“DTH”,点击开始,打开放料开关,放出已经计量好的物料,然后关闭放料开关即可更换参数;
由大规格换小规格产品时:打开“主菜单”进入“6斗全开”,选定“PH”“WH”“DTH”,打开放料开关,点击开始,放出已经计量好的物料,然后关闭放料开关即可更换参数;
给袋式包装机封口:
具体设备操作如下:
打开制氮机,待压力达到0.8Mpa时,打开给袋式包装机的电源(供袋装置下面红色旋钮),将指针旋转至“ON”状态;
打开电源后,(点开急停开关),按“POWED ON”(通电开关)
根据提示密码,输入密码:“1111”,点“ENT”(回车键);
选择操作语言界面,点击“中国语”,进入中文操作界面,显示“主菜单”;
点击“4操作开关显示”,点击打开“加热器”、“充氮气”、“落料信号”、“下部开口”4个开关,使开关指向“ON”状态,不同的包装物封口的温度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温度为
170-200度,根据包装袋的材质,调整具体的温度参数,每天由质检员对设备进行参数确认,班中2小时进行一次破坏性试验;
点击屏幕左下角“主菜单”,选择“12、夹袋爪宽度调节”,点击“调节电机”,使指针指向“ON”状态;
返回主菜单,点击“3选择产品”,根据包装的物料和规格选择不同的名称,选定后返回主菜单,进入“操作开关显示”界面;
若新建新品种时需要点击“主菜单”,点击“6灌装速度计数设置”,调整生产速度和温度后,返回主菜单,进入 “12、夹袋爪宽度调节”,根据包装袋的宽度调整爪距,一般情况下,要求爪距等同于袋子有效宽度(除边封以外的宽度);
检查“空气调节”的压力是否达到0.6Mpa,以及“氮气调节阀”的压力是否达到
0.2Mpa,若没有达到或者超出,需要通知维修进行调整;
同时,确认“多头称”、“提升机”、“喷码机”、“传送带”、“x光机”“重量选别机”等附属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是否设置完成,完成后,打打开“吸袋开关”,至“SUPPLY ON”,打开“DRIVING ON”(启动),设备运行;
本工序注意问题:
(1)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维修工进行调试,调整合适的参数后,方可进行生产,主要根据袋型的不同调整夹带爪的宽带;
(2)上袋时,一律背面朝上,防止打码出现位置偏差,同时,对于空白产品,需要擦码后,上包装机,防止双码现象出现;
(3)注意检查吸盘等易损件,防止因吸盘破损影响开袋效果;
(4)三边封的包装袋,一般情况下,底部开袋处于关闭状态;
(5)每次生产时,预先运行100袋左右,检查其开袋情况、封口情况,以及计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防止因设备调整不好,造成产品次品过高,无异常后方可大批量生产;
(6)质检员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封口情况,并填写《封口检查记录》;
打码:打码采用多米诺喷码机,其和封口机相配套,在运行前进行调试,主要调整其位置和内容,并经过质检、生产等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填写《打码确认单》,然后设备方可运行;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打码前,将不合格袋彻底挑拣干净,对有砂眼、针眼、印刷问题、大小不一致等不合格品必须认真挑出;
⑵打码前调好字体,使其大小一致,字迹清晰、位置准确、规范打码,打码袋与袋间字体大小保持一致、清晰、规范;
⑶打码前必须仔细核对打码工作单,根据打码工作单的要求认真确认;
⑷打码时要调好袋子方向,保证袋子的分页准确,位置准确;
x光机检测:所有的产品需要过x光机,并每小时校正,填写《x光机检查记录》,不同的产品在过x光机时,需要预先设定参数,具体操作如下:
旋转“红色电源开关”至打开状态;
将“设备开关”,旋转至“ON”状态;
按屏幕上的“商品选择,”进入“商品选择界面”,选择已设定的产品即;
对于选定的产品,需要调整感度,点击“菜单选项”,输入密码“1”,点“OK”,进入菜单选项;
点“感应设定”,根据提示完成操作,3次放置标准产品,记录设定值,点击“运行”即可;
设定完成后,可使用设备自带“磁珠”、“不锈钢”“玻璃”进行校正,每小时校正一次;
运行时,手不能深入设备探照区,防止x线辐射,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使用前检查,防辐射条,检查是否有破损,防止x线辐射,若发现破损,及时进行更换;
重量选别:采用重量选别机进行复重,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下限,只允许出现正公差,重量不符者自动剔除,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开关”,用100g砝码进行校对,若发现显示数值与实际不符,需要调整灵敏度;
灵敏度校正;
在“菜单”画面中点“书本”键,进入“6保养”进入“2灵敏度校准”,选定按“确认”键,选定“1200g”点“确认”键”,移除所有产品点击“归0”键;
稍等片刻,屏幕显示“现在零点设定 等待”然后屏幕提示“放入主产品、输入其重量,”输入“100”点确认键,放入100g砝码,点击“确认”键;
稍后片刻,提示“移除主产品”,将砝码从称量传送带上拿下,然后按“归零”键;
稍后片刻,提示“灵敏度校正完毕”画面,点击退出即可完成灵敏度校正;
点击“1-2”,选择相应的程序,即可使用;
点击运行,即可进入正常操作;
本工序注意事项:
设备使用前,要先观察设备不能与周围产品接触;
所有新产品在使用前,由生产、质检对于新产品的参数进行设置,主要是调整产品的长度(对角线长度),防止因长度设置错误,影响设备的运行;
剔除器优先剔除外来信号——异物(来自x光机),默认为有异物的往北面剔除,重量不符的往南面剔除(根据现有车间布局),凡是异物剔除的产品,需要二次过x光机,重量不符的产品,可以通过电子称称量后进行处理;
每半小时对产品重量进行抽查,并填写《固形物装罐记录》;
检袋:重量选别后有专人检查封口质量,将斜封、封口线在撕裂口上或下、封口线起皱的、漏打码的以及袋子本身有质量问题的都要挑出,放在专盛放次品的筐中,并及时做好处理,废袋应集中放在一起,最好设有专门收集箱或桶;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通过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提高其责任心,将砂眼、热合差、打皱的必须挑干净;
⑵挑出的次品袋必须集中存放,及时处理,并做好标识;
摆盘:摆盘时需要首先检查杀菌盘是否有毛刺,检查后方可使用;接过上工序的产品,经检查合格再摆盘,入锅前进行全面清点,查出数量并做好记录;
摆盘时打码朝上,并且要求单层码放,不能彼此重叠,以免杀菌不足;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摆盘时注意检查是否有不合格品混入、混锅次、打码不清,二次封口有气泡等;
⑵注意点清袋数,前后数据是否相符;
⑶打码面必须朝上;
杀菌:摆好盘后进行杀菌,杀菌公式视具体情况而定,杀菌之前先检查水是否是软化水,是否有水锈,杀菌锅是否正常运转,确认正常后杀菌,并有专人负责做好杀菌记录,内容要求认真、详细;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注意杀菌卡不得混用;
⑵杀菌前逐一检查水、汽、电、卡、、气是否正常;
⑶气包内冷却水状况;
安全阀状态;
⑸自动记录纸状态;
⑹锅体内部水垢状况;
⑺各气体连接处牢固程度;
⑻F值是否需要检测,每更换加工品种先测F值;
⑼减压阀的工作状态;
⑽杀菌过程中各温度、压力参数是否正常;
⑾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记录;
⑿发现任何异常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汇报;
⒀未杀菌与杀菌标识必须合理使用;
罐头食品每锅抽3袋,按照热力分布冷点图进行抽样,1袋保温、1袋留样、1袋感官;
装筐:擦净袋的成品装入干净周转筐内,成品袋固定数量,点数必须准确无误,每筐放合格证写明标识;
标识:要注明数量、班次、生产日期、锅次、检验人、规格等;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装卸产品时不得野蛮操作而出现磨码、划伤袋体等不良现象,必须轻拿轻放;
⑵擦袋要彻底,否则水分大量残留,影响下一工序;
⑶点数要准,不得混锅次装筐,次品袋必须挑出来;
⑷使用干净筐盛料;
⑸杀菌异常的产品应单独标识、存放并记录;
入库保温:装筐后的成品先入库并做出明显标识、入库记录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应单独隔离存放;并注意每天观察成品袋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查明原因,保温时间7-10天,温度36±1℃;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入库时标识要明确;
⑵出入库数据记录详细;
⑶注意经常检查卫生,注意经常检查“三防”设施;
出库:按照早入早出的顺序出库,核对每锅数据同入库数据的符合情况,并详细做好出库记录,不符合的要查找原因;
擦袋:出库后成品袋应先把袋体上可能存在的污物、水斑等擦净,并对每袋进行检查有无漏气、封口不良、胀袋等不良现象,并复查数量;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擦袋要干净,不得留有水斑、污物;
⑵擦袋时应轻轻擦拭,以擦干净为目的,不要弄碎栗仁;
品检:在装箱之前,要对所有需装箱的产品逐袋进行检查,看有无标识不清,袋体不净、破损、涨袋、封口不良等不合格品挑拣出;
复重:对挑拣后的成品袋逐袋进行复重,将重量不符的挑拣出;
装箱:装箱前确认纸箱打印的标识是否清晰正确,确认合格后在进行装箱;严格按照产品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1)封箱时按照标准封箱,注意不是透明的胶带不要压住箱子的任何标注;PP带也同样注意此事项;
(2)打印前先确认打印要求,避免标识打印错误;
(3)打印要清晰,字体大小要一致,标识打印要平直、位置恰当,严禁出现标识打印不清楚或倾斜;
(4)装箱时数据要准确,关键是培养员工良好的注意力;
(5)箱体必须复重,不够重的必须重新检查,复重要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要生产完后统一复重,避免序号无法排列;
复重:包装后的成品箱在入库前逐箱进行过称,检查是否有多装少装现象;
入库:入库后成品箱做好标识。

说明书全文

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种补养治病的保健品。
[0004] 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
[0005]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0006] 栗子的用法很多,可用来加熬汤食用,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补肾气、壮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干栗子数颗,也可用鲜栗子煨熟食用,用于老人肾虚;跌打损伤、淤血肿痛时,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状,涂于患处。须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0007] 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做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0008] 栗树坚果栗子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被广泛应用作为食品。在南欧中世纪时是居住在森林中居民食物中的主要水化合物来源。
[0009] 栗木非常坚固耐久,不容易被腐蚀颜色发黑,有美丽的花纹,是非常好的装饰和家具用材。但由于栗树生长缓慢,大尺寸的栗木非常昂贵。栗树皮可以提炼单宁酸和栲胶,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树叶可以饲养柞蚕。
[0010] 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滞气,糖尿病患者应少吃或者不吃,因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
[0011] 作为食品,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损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窝头,据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作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0012] 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用。《本草纲目》 :“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栗治肾虚,腰腿无,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泻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曾写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淀粉质可提供高热量,而有助维持正常心跳规律,纤维素则能强化肠道,保持排泄系统正常运作。
[0013] 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0014] 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经常生食可治腰腿无力,果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可治皮肤炎症;花能治疗瘰疡和腹泻,根治疝气。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
[0015] 栗实有三怕:一是怕热,二是怕干,三是怕冻。贮藏主要有下列方法:一、沙藏法:在室外挖沟(窖)贮放。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宽1米、深60厘米、长不限的沟,整平后,沟底铺一层湿沙(含水量30—35%),放一层板栗,依次层积,每层沙和板栗厚约5—6厘米。最上一层沙距坑面10厘米为止。坑内可插秫秸把通风,最后封土成屋脊形,防雨水下渗。
[0016] 二、带苞贮藏:选排水良好的场地,地面铺10厘米厚的沙子,将苞果露天堆放。堆的大小可不等,但最高不超过1米,过高容易发热。堆上用秫秆盖好。注意检查,如堆内发热或干燥,可适当泼水,降温保湿。这种贮藏法简便省工,贮藏期长,可保持到次年3—4月,但带苞贮藏的栗子易发芽。如有象鼻虫危害的苞果不易采用此法,因堆藏湿度高,有利于象鼻虫活动。
[0017] 三、塑料薄膜帐或薄膜袋贮藏:采用正常成熟的栗果,经发汗与散热1个月后,即可采用薄膜帐或打洞薄膜袋贮藏。薄膜袋可以放在竹笼、纸筐或木箱里。为防止发霉,装袋前要洗果,并用500倍的托布津溶液浸果几分钟,晾干后装袋。薄膜袋的容量以25公斤为宜,薄膜厚度0.05毫米,袋两侧各打上直径为2厘米的小洞,洞距为5厘米。如采用不打洞袋,则要随时翻检,以利通风和散水气。在气温高,袋内湿度过大时,更应勤加检查,减少腐烂发芽和失重降低。
[0018] 如何克服板栗不易贮藏的缺陷,提供一种板栗自动化加工方法,为大众提供一种方便的板栗食品,必将造福于群众。

发明内容

[0019]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领先二十一世纪含气加工技术,瞬间高温杀菌处理,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产品的原有色泽及风味,并且可以常温保存、货架期长;包装精巧,便于携带,是礼尚往来,居家旅游的最佳礼品。
[0020]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原料、挑拣分级、清洗、划口、糖炒、出锅、剥壳、修整、分级、检查、减菌、沥水、速冻、包装、金属探测、入库贮存、原料出库、解冻、清洗、沥水、挑拣、验料、提升机提升、多头称自动称重、封口、x光机检测、重量选别机复重、检袋、摆盘、杀菌、点数、装筐、标识、入库、保温、测漏、擦袋、品检、复重、装箱、再复重、封箱和成品入库。
[0021] 原料要求为:无虫口、霉烂,无杂物(如编织绳、麻纤维、塑料袋等),粒度大小均匀,原料粒度一般为 110-130粒/kg、130-150粒/kg;清洗:挑拣分级后的原料要求清洗干净外面的泥沙等杂质,去除浮果,用清水冲洗、沥净栗子表面水分,沥水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划口:清洗好的原料用不锈刀沿栗子平面中间划一道1cm长的口子,注意不要伤及栗肉,以划破硬壳为原则;
糖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备好物料:海沙、糖稀、板栗;
糖稀:水的重量比例是2:1,配比后搅拌均匀后使用,砂子:栗子的重量比例是25:20;
(2)设备:先检查炒锅能否正常使用及做好一些常规检查;
(3)点火:确认设备正常后将沙子投入锅内点火;
(4)炒制:
A.确认沙子的温度达到200℃,将原料投入;
B.将风机开着大火炒5分钟左右,从原料投入到出锅过程中需要加入糖稀2-3次,量要少,勤加入,炒制5分钟后将风机关闭,加强成熟度确认检查,并不断品尝成熟度,成熟度
6-7成熟;
炒制时间在7分钟左右;
C.海沙一日清洗一次,先过筛后清洗,糖稀要1小时均匀的搅拌1次;
D.洗过的沙子要每天加入沙子以此来补充破碎的沙子;
出锅:等确定板栗栗肉熟度达到6-7成熟时出锅;
剥壳:出锅后的栗子过秤后及时发料,用手不感觉烫手时趁热去掉外壳,如果发料不及时造成积压或剥壳速度太慢使栗子变凉,则去壳时内层红衣不易去掉,且破碎增多,剥壳工具可以用板栗刀,剥壳时刀不要伤及栗肉,因气温偏高,剥壳时注意案面及工器具卫生,并及时交料,必须上午下午各交一次;
挑拣、修整分级:剥壳工序把料交给挑拣工序进行挑拣、修整分级;
修整要求:病斑全部用平面修整,不能用“V”型修整,不能修成A 品或B品的可用“V”型修整;
A品为一级品:栗仁形状完整,表面无病斑、黑点、黑芽、海沙、红衣,允许有一处直径小于6mm、刀痕较浅的平面修整存在;
B品为二级品:栗仁形状保持栗仁的2/3,要求修整干净,栗仁表面无病斑、红衣等。
[0022] C品:破碎及形状小于2/3的栗仁;要求修整干净,栗仁表面无病斑、红衣等;分级时一定要注意杂质海沙操作台随时保持干净;
检查:分级后按成品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无病斑、无杂质,形状符合各个级别的要求;
C品及时入精加工冻结间暂存,暂存时间不得超过8h,暂存温度0-5℃;
减菌:速冻前,先用清水清洗,再用98±2℃的热水漂烫10-15秒钟;用臭水冷却至物料中心温度15℃以下;
沥水:产品经冷却后防止冷冻后开裂需要进行沥水,沥水半小时左右进行上料速冻;
速冻:单体冻结速冻温度-30℃,速冻前A品、B品单独速冻,冻透为准,出料后进行挑拣,挑出病斑、碎瓣及杂质等;
包装:速冻后一、二级品单独包装,装箱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包装要求见成品质量标准,不同规格,标识单独存放,入库要及时,不得超过20箱,包装间温度0-7℃;
金属探测:成品必须过金属探测器,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大包装在称重前过金属探测器,小包装在封口后过探测器;
生产过程中每隔半小时用标准探测进行检测,以保证探测器灵敏;
入库贮存:
(1)库温:-18- -20℃;
(2)库存成品不同规格、不同产品单独存放,每一天加工的数量不得有错误,要求:码垛整齐,标识做到卡与物一致,书写要规范;
原料出库:检查规格、重量、级别是否与标识上的一致,确认合格后,入车间;
注意外包装不可进入车间,以防造成交叉污染;原料随出随入,出库到装袋时间控制在
2小时;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核对所需原料与出库原料是否一致,核对内容包括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包装形式等,出现不一致情况应及时核对换料;并且对于原料的品质进行口感品尝,不同加工日期的原料必须进行品尝,并填写品尝记录;
⑵出库原料标识是否齐全,不齐全的应及时与内容物核对,出现不一致情况应及时更换原料;
⑶运输过程中,所有内外包装不得打开;
⑷原料用纸箱盛放时,纸箱不允许进入车间,可以在缓冲间内打开后,立即清出车间,内包装不得在缓冲间打开,以防造成交叉污染;
⑸开袋时扎口绳、标识卡及开袋用刀必须有专用容器盛放,不得乱放;
⑹及时检查原料的糖度及成熟度;
⑺及时检查原料的口感及各种质量指标杂质、均匀度、病斑、水粒状况等;
⑻做好投放原料检查记录,每投一次料必须检查一次,记录一次;
解冻:将栗仁倒在热水解冻线的暂存台上,然后根据多头称的加工能力进行解冻,原则上要求,放料均匀,单层解冻,解冻的温度为50℃,时间为40秒钟,解冻后中间无心,及时填写《解冻记录》;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1)、漂烫线为加热管电加热,加热前,必须用水将加热管全部浸没,防止加热管干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设定后参数后,加热管缓慢升温,由于加热管距离表面较近,而温度的感应探头在底部,表面温度和实际的温度存在偏差,所以在加热过程中,要经常搅动,使产品受热均匀,同时,配置温度计,对于表面的温度进行测定;
(3)、当多头称故障时,应第一时间,停止解冻,但是同时要将已经在漂烫池的产品全部转出,防止热烫的时间过程,影响产品的口感,以及多头称的速度;
(4)、注意设备的卫生,防止设备存在卫生的死,而影响产品品质;
(5)、沥水传送带落差较高,产品应做好防护,防止因落差造成产品的破碎,影响产品出成率;
挑拣:挑拣出杂质、病斑、死果、混级粒,挑拣后质量标准按照《产品质量包装要求》的规定执行;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1)班长应让员工明确挑拣标准,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通过现场的有效培训、教育与检查,保证正品中不混有次品,次品中不混有正品;
(2)挑拣过程中注意传送带的卫生,对传送带栗渣必须及时清理;尤其在做A品、B品混装的产品时,同时特别注意海沙、头发等杂质的挑拣,保证每小时对传送带进行擦洗消毒;
(3)挑拣人员必须戴用酒精消毒的手套,并定期检查手套的数量、卫生、破损情况。手套破损片、丢失了,须彻底追查。及时填写《乳胶手套使用记录》;
验料:对于挑拣后的产品进行验料,主要由挑选台最后两名工人负责,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停止传送带,并进行返工,合格产品进行直接进入提升机;
提升机提升:物料进入提升机后,提升机等待多头称的信号,调整“振动调节器”,调节振动器振动大小,使物料落在白色料槽内,料不得超过料槽的1/3,同时,将开关调整至“手动”状态,点击“点动”,然后将开关调整为“自动”,设备自动运行;
本工序注意问题:
(1)、关机时,将“振动调节器”调至最小,清除白色料槽内的物料,待物料排出后,将料斗的物料清出;
(2)、料斗每小时清理一次,并喷酒精进行消毒;
多头称自动计量: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包装;
本工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开机前检查,主要检查以下项目:
A、 确认在机器上卖弄或者周围有无工具或者与操作无关的物品;
B、 确认主正盘是否安装好,有无松动;
C、 确认主正盘是否接触到放射槽;
D、 确认放射槽是否互相接触;
E、 确认预存斗、计量斗和定时斗是否安装好,有无松动;
F、 确认集合导槽是否安装好;
G、确定后面的放料开关是否处于“OFF”状态,运行时放料开关必须处于闭合状态;
(2)打开主电源开关,使指针指向“ON”;
(3)点击屏幕上开关,使开关处于“ON”状态;
(4)点击“5商品设定编辑选择”,根据物料种类和规格选择“商品代号”,点击“ ”或者“ ”键,调整出预设参数;
(5)选定“商品代码”后,点击“退出”,回到主菜单;
(6)点击“1零点调整”,进入“零点调整界面”,点击选定“ALL WH”,点击“WH零点调整”,调零后,按“退出”键,返回主菜单(注意:调零时架台不能晃动);
(7)每个月进行一次精确度的校正,具体操作步骤为:进入操作界面,调整用户级别,进入级别3安装调试模式,进入“称量基校正”,零点调整后挂上厂家配置的专用200g砝码,点击开始,调整完成后退出;
(8)、点击“运转”,进入开始界面,点击“开始”,设备进入使用状态;
若发生故障时,多头称报警,屏幕提示“故障排除”,检查原因后,并且排除故障后,点击“排除故障”,此次计量结果不准确需要排出,同时故障排除后,多头称设置默认进入“停止”状态,需要重新点击“开始”,然后多头称进入工作状态,否则出现空包;
(9)加工结束后,商品需要排出,采用以下方法:
A、打开多头称的放料开关;
B、返回“主菜单”,点击“斗全开”,进入界面后,点击选定“DF”“RF”“PH”“WH”“DTH”,点击开始,进行放料;
放料完成后,点击“停止”,同时,关闭“放料开关”;
(10)、关机时,先将界面返回至主菜单,关闭屏幕“开关”,关闭电源;
注意:
加工过程中,需要更换包装规格时,需要注意:
A、由小规格换大规格时:打开“主菜单”进入“6斗全开”,选定“DTH”,点击开始,打开放料开关,放出已经计量好的物料,然后关闭放料开关即可更换参数;
B、由大规格换小规格产品时:打开“主菜单”进入“6斗全开”,选定“PH”“WH”“DTH”,打开放料开关,点击开始,放出已经计量好的物料,然后关闭放料开关即可更换参数;
给袋式包装机封口:
具体设备操作如下:
A.打开制氮机,待压力达到0.8Mpa时,打开给袋式包装机的电源(供袋装置下面红色旋钮),将指针旋转至“ON”状态;
B.打开电源后,(点开急停开关),按“POWED ON”(通电开关)
C.根据提示密码,输入密码:“1111”,点“ENT”(回车键);
D.选择操作语言界面,点击“中国语”,进入中文操作界面,显示“主菜单”;
E.点击“4操作开关显示”,点击打开“加热器”、“充氮气”、“落料信号”、“下部开口”4个开关,使开关指向“ON”状态,不同的包装物封口的温度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温度为
170-200度,根据包装袋的材质,调整具体的温度参数,每天由质检员对设备进行参数确认,班中2小时进行一次破坏性试验;
F.点击屏幕左下角“主菜单”,选择“12、夹袋爪宽度调节”,点击“调节电机”,使指针指向“ON”状态;
G. 返回主菜单,点击“3选择产品”,根据包装的物料和规格选择不同的名称,选定后返回主菜单,进入“操作开关显示”界面;
若新建新品种时需要点击“主菜单”,点击“6灌装速度计数设置”,调整生产速度和温度后,返回主菜单,进入 “12、夹袋爪宽度调节”,根据包装袋的宽度调整爪距,一般情况下,要求爪距等同于袋子有效宽度(除边封以外的宽度);
H.检查“空气调节”的压力是否达到0.6Mpa,以及“氮气调节阀”的压力是否达到
0.2Mpa,若没有达到或者超出,需要通知维修进行调整;
I.同时,确认“多头称”、“提升机”、“喷码机”、“传送带”、“x光机”“重量选别机”等附属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是否设置完成,完成后,打打开“吸袋开关”,至“SUPPLY ON”,打开“DRIVING ON”(启动),设备运行;
本工序注意问题:
(1)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维修工进行调试,调整合适的参数后,方可进行生产,主要根据袋型的不同调整夹带爪的宽带;
(2)上袋时,一律背面朝上,防止打码出现位置偏差,同时,对于空白产品,需要擦码后,上包装机,防止双码现象出现;
(3)注意检查吸盘等易损件,防止因吸盘破损影响开袋效果;
(4)三边封的包装袋,一般情况下,底部开袋处于关闭状态;
(5)每次生产时,预先运行100袋左右,检查其开袋情况、封口情况,以及计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防止因设备调整不好,造成产品次品过高,无异常后方可大批量生产;
(6)质检员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封口情况,并填写《封口检查记录》;
打码:打码采用多米诺喷码机,其和封口机相配套,在运行前进行调试,主要调整其位置和内容,并经过质检、生产等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填写《打码确认单》,然后设备方可运行;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打码前,将不合格袋彻底挑拣干净,对有砂眼、针眼、印刷问题、大小不一致等不合格品必须认真挑出;
⑵打码前调好字体,使其大小一致,字迹清晰、位置准确、规范打码,打码袋与袋间字体大小保持一致、清晰、规范;
⑶打码前必须仔细核对打码工作单,根据打码工作单的要求认真确认;
⑷打码时要调好袋子方向,保证袋子的分页准确,位置准确;
x光机检测:所有的产品需要过x光机,并每小时校正,填写《x光机检查记录》,不同的产品在过x光机时,需要预先设定参数,具体操作如下:
A.旋转“红色电源开关”至打开状态;
B.将“设备开关”,旋转至“ON”状态;
C.按屏幕上的“商品选择,”进入“商品选择界面”,选择已设定的产品即;
a)对于选定的产品,需要调整感度,点击“菜单选项”,输入密码“1”,点“OK”,进入菜单选项
D.点“感应设定”,根据提示完成操作,3次放置标准产品,记录设定值,点击“运行”即可;
E.设定完成后,可使用设备自带“磁珠”、“不锈钢”“玻璃”进行校正,每小时校正一次;
(1)运行时,手不能深入设备探照区,防止x线辐射,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2)使用前检查,防辐射条,检查是否有破损,防止x线辐射,若发现破损,及时进行更换;
重量选别:采用重量选别机进行复重,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下限,只允许出现正公差,重量不符者自动剔除,具体操作如下:
A.打开“开关”,用100g砝码进行校对,若发现显示数值与实际不符,需要调整灵敏度;
B.灵敏度校正;
C.在“菜单”画面中点“书本”键,进入“6保养”进入“2灵敏度校准”,选定按“确认”键,选定“1200g”点“确认”键”,移除所有产品点击“归0”键;
D.稍等片刻,屏幕显示“现在零点设定 等待”然后屏幕提示“放入主产品、输入其重量,”输入“100”点确认键,放入100g砝码,点击“确认”键;
E.稍后片刻,提示“移除主产品”,将砝码从称量传送带上拿下,然后按“归零”键;
F.稍后片刻,提示“灵敏度校正完毕”画面,点击退出即可完成灵敏度校正;
G.点击“1-2”,选择相应的程序,即可使用;
H.点击运行,即可进入正常操作;
本工序注意事项:
(1)设备使用前,要先观察设备不能与周围产品接触;
(2)所有新产品在使用前,由生产、质检对于新产品的参数进行设置,主要是调整产品的长度(对角线长度),防止因长度设置错误,影响设备的运行;
(3)剔除器优先剔除外来信号——异物(来自x光机),默认为有异物的往北面剔除,重量不符的往南面剔除(根据现有车间布局),凡是异物剔除的产品,需要二次过x光机,重量不符的产品,可以通过电子称称量后进行处理;
(4)每半小时对产品重量进行抽查,并填写《固形物装罐记录》;
检袋:重量选别后有专人检查封口质量,将斜封、封口线在撕裂口上或下、封口线起皱的、漏打码的以及袋子本身有质量问题的都要挑出,放在专盛放次品的筐中,并及时做好处理,废袋应集中放在一起,最好设有专门收集箱或桶;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通过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提高其责任心,将砂眼、热合差、打皱的必须挑干净;
⑵挑出的次品袋必须集中存放,及时处理,并做好标识;
摆盘:摆盘时需要首先检查杀菌盘是否有毛刺,检查后方可使用;接过上工序的产品,经检查合格再摆盘,入锅前进行全面清点,查出数量并做好记录。摆盘时打码朝上,并且要求单层码放,不能彼此重叠,以免杀菌不足;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摆盘时注意检查是否有不合格品混入、混锅次、打码不清,二次封口有气泡等;
⑵注意点清袋数,前后数据是否相符;
⑶打码面必须朝上;
杀菌:摆好盘后进行杀菌,杀菌公式视具体情况而定,杀菌之前先检查水是否是软化水,是否有水锈,杀菌锅是否正常运转,确认正常后杀菌,并有专人负责做好杀菌记录,内容要求认真、详细;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注意杀菌卡不得混用;
⑵杀菌前逐一检查水、汽、电、卡、、气是否正常;
⑶气包内冷却水状况;
安全阀状态;
⑸自动记录纸状态;
⑹锅体内部水垢状况;
⑺各气体连接处牢固程度;
⑻F值是否需要检测,每更换加工品种先测F值;
⑼减压阀的工作状态;
⑽杀菌过程中各温度、压力参数是否正常;
⑾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记录;
⑿发现任何异常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汇报;
⒀未杀菌与杀菌标识必须合理使用;
罐头食品每锅抽3袋,按照热力分布冷点图进行抽样,1袋保温、1袋留样、1袋感官;
装筐:擦净袋的成品装入干净周转筐内,成品袋固定数量,点数必须准确无误,每筐放合格证写明标识;
标识:要注明数量、班次、生产日期、锅次、检验人、规格等;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装卸产品时不得野蛮操作而出现磨码、划伤袋体等不良现象,必须轻拿轻放;
⑵擦袋要彻底,否则水分大量残留,影响下一工序;
⑶点数要准,不得混锅次装筐,次品袋必须挑出来;
⑷使用干净筐盛料;
⑸杀菌异常的产品应单独标识、存放并记录;
入库保温:装筐后的成品先入库并做出明显标识、入库记录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应单独隔离存放;并注意每天观察成品袋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查明原因,保温时间7-10天,温度36±1℃;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入库时标识要明确;
⑵出入库数据记录详细;
⑶注意经常检查卫生,注意经常检查“三防”设施;
出库:按照早入早出的顺序出库,核对每锅数据同入库数据的符合情况,并详细做好出库记录,不符合的要查找原因;
擦袋:出库后成品袋应先把袋体上可能存在的污物、水斑等擦净,并对每袋进行检查有无漏气、封口不良、胀袋等不良现象,并复查数量;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擦袋要干净,不得留有水斑、污物;
⑵擦袋时应轻轻擦拭,以擦干净为目的,不要弄碎栗仁;
品检:在装箱之前,要对所有需装箱的产品逐袋进行检查,看有无标识不清,袋体不净、破损、涨袋、封口不良等不合格品挑拣出;
复重:对挑拣后的成品袋逐袋进行复重,将重量不符的挑拣出;
装箱:装箱前确认纸箱打印的标识是否清晰正确,确认合格后在进行装箱;严格按照产品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1)封箱时按照标准封箱,注意不是透明的胶带不要压住箱子的任何标注;PP带也同样注意此事项;
(2)打印前先确认打印要求,避免标识打印错误;
(3)打印要清晰,字体大小要一致,标识打印要平直、位置恰当,严禁出现标识打印不清楚或倾斜;
(4)装箱时数据要准确,关键是培养员工良好的注意力;
(5)箱体必须复重,不够重的必须重新检查,复重要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要生产完后统一复重,避免序号无法排列;
复重:包装后的成品箱在入库前逐箱进行过称,检查是否有多装少装现象;
入库:入库后成品箱做好标识。
[0023] 本发明精选河北、天津、唐山等地的优质板栗,采用领先二十一世纪含气加工技术,瞬间高温杀菌处理,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产品的原有色泽及风味,生产的栗子相当的柔软,而且不添加糖精,甜而不腻,并且可以常温保存、货架期长;包装精巧,便于携带,是礼尚往来,居家旅游的最佳礼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气甘栗自动化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原料、挑拣分级、清洗、划口、糖炒、出锅、剥壳、修整、分级、检查、减菌、沥水、速冻、包装、金属探测、入库贮存、原料出库、解冻、清洗、沥水、挑拣、验料、提升机提升、多头称自动称重、封口、x光机检测、重量选别机复重、检袋、摆盘、杀菌、点数、装筐、标识、入库、保温、测漏、擦袋、品检、复重、装箱、再复重、封箱和成品入库。
[0025] 原料要求为:无虫口、霉烂,无杂物(如编织绳、麻纤维、塑料袋等),粒度大小均匀,原料粒度一般为 110-130粒/kg、130-150粒/kg;清洗:挑拣分级后的原料要求清洗干净外面的泥沙等杂质,去除浮果,用清水冲洗、沥净栗子表面水分,沥水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划口:清洗好的原料用不锈钢刀沿栗子平面中间划一道1cm长的口子,注意不要伤及栗肉,以划破硬壳为原则;
糖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备好物料:海沙、糖稀、板栗;
糖稀:水的重量比例是2:1,配比后搅拌均匀后使用,砂子:栗子的重量比例是25:20;
(2)设备:先检查炒锅能否正常使用及做好一些常规检查;
(3)点火:确认设备正常后将沙子投入锅内点火;
(4)炒制:
A.确认沙子的温度达到200℃,将原料投入;
B.将风机开着大火炒5分钟左右,从原料投入到出锅过程中需要加入糖稀2-3次,量要少,勤加入,炒制5分钟后将风机关闭,加强成熟度确认检查,并不断品尝成熟度,成熟度
6-7成熟;
炒制时间在7分钟左右;
C.海沙一日清洗一次,先过筛后清洗,糖稀要1小时均匀的搅拌1次;
D.洗过的沙子要每天加入沙子以此来补充破碎的沙子;
出锅:等确定板栗栗肉熟度达到6-7成熟时出锅;
剥壳:出锅后的栗子过秤后及时发料,用手不感觉烫手时趁热去掉外壳,如果发料不及时造成积压或剥壳速度太慢使栗子变凉,则去壳时内层红衣不易去掉,且破碎增多,剥壳工具可以用板栗刀,剥壳时刀不要伤及栗肉,因气温偏高,剥壳时注意案面及工器具卫生,并及时交料,必须上午下午各交一次;
挑拣、修整分级:剥壳工序把料交给挑拣工序进行挑拣、修整分级;
修整要求:病斑全部用平面修整,不能用“V”型修整,不能修成A 品或B品的可用“V”型修整;
A品为一级品:栗仁形状完整,表面无病斑、黑点、黑芽、海沙、红衣,允许有一处直径小于6mm、刀痕较浅的平面修整存在;
B品为二级品:栗仁形状保持栗仁的2/3,要求修整干净,栗仁表面无病斑、红衣等。
[0026] C品:破碎及形状小于2/3的栗仁;要求修整干净,栗仁表面无病斑、红衣等;分级时一定要注意杂质海沙操作台随时保持干净;
检查:分级后按成品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无病斑、无杂质,形状符合各个级别的要求;
C品及时入精加工冻结间暂存,暂存时间不得超过8h,暂存温度0-5℃;
减菌:速冻前,先用清水清洗,再用98±2℃的热水漂烫10-15秒钟;用臭氧水冷却至物料中心温度15℃以下;
沥水:产品经冷却后防止冷冻后开裂需要进行沥水,沥水半小时左右进行上料速冻;
速冻:单体冻结速冻温度-30℃,速冻前A品、B品单独速冻,冻透为准,出料后进行挑拣,挑出病斑、碎瓣及杂质等;
包装:速冻后一、二级品单独包装,装箱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包装要求见成品质量标准,不同规格,标识单独存放,入库要及时,不得超过20箱,包装间温度0-7℃;
金属探测:成品必须过金属探测器,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大包装在称重前过金属探测器,小包装在封口后过探测器;
生产过程中每隔半小时用标准探测块进行检测,以保证探测器灵敏;
入库贮存:
(1)库温:-18- -20℃;
(2)库存成品不同规格、不同产品单独存放,每一天加工的数量不得有错误,要求:码垛整齐,标识做到卡与物一致,书写要规范;
原料出库:检查规格、重量、级别是否与标识上的一致,确认合格后,入车间;
注意外包装不可进入车间,以防造成交叉污染;原料随出随入,出库到装袋时间控制在
2小时;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核对所需原料与出库原料是否一致,核对内容包括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包装形式等,出现不一致情况应及时核对换料;并且对于原料的品质进行口感品尝,不同加工日期的原料必须进行品尝,并填写品尝记录;
⑵出库原料标识是否齐全,不齐全的应及时与内容物核对,出现不一致情况应及时更换原料;
⑶运输过程中,所有内外包装不得打开;
⑷原料用纸箱盛放时,纸箱不允许进入车间,可以在缓冲间内打开后,立即清出车间,内包装不得在缓冲间打开,以防造成交叉污染;
⑸开袋时扎口绳、标识卡及开袋用刀必须有专用容器盛放,不得乱放;
⑹及时检查原料的糖度及成熟度;
⑺及时检查原料的口感及各种质量指标杂质、均匀度、病斑、水粒状况等;
⑻做好投放原料检查记录,每投一次料必须检查一次,记录一次;
解冻:将栗仁倒在热水解冻线的暂存台上,然后根据多头称的加工能力进行解冻,原则上要求,放料均匀,单层解冻,解冻的温度为50℃,时间为40秒钟,解冻后中间无冰心,及时填写《解冻记录》;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1)、漂烫线为加热管电加热,加热前,必须用水将加热管全部浸没,防止加热管干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设定后参数后,加热管缓慢升温,由于加热管距离表面较近,而温度的感应探头在底部,表面温度和实际的温度存在偏差,所以在加热过程中,要经常搅动,使产品受热均匀,同时,配置温度计,对于表面的温度进行测定;
(3)、当多头称故障时,应第一时间,停止解冻,但是同时要将已经在漂烫池的产品全部转出,防止热烫的时间过程,影响产品的口感,以及多头称的速度;
(4)、注意设备的卫生,防止设备存在卫生的死角,而影响产品品质;
(5)、沥水传送带落差较高,产品应做好防护,防止因落差造成产品的破碎,影响产品出成率;
挑拣:挑拣出杂质、病斑、死果、混级粒,挑拣后质量标准按照《产品质量包装要求》的规定执行;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1)班长应让员工明确挑拣标准,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通过现场的有效培训、教育与检查,保证正品中不混有次品,次品中不混有正品;
(2)挑拣过程中注意传送带的卫生,对传送带栗渣必须及时清理;尤其在做A品、B品混装的产品时,同时特别注意海沙、头发等杂质的挑拣,保证每小时对传送带进行擦洗消毒;
(3)挑拣人员必须戴用酒精消毒的手套,并定期检查手套的数量、卫生、破损情况。手套破损片、丢失了,须彻底追查。及时填写《乳胶手套使用记录》;
验料:对于挑拣后的产品进行验料,主要由挑选台最后两名工人负责,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停止传送带,并进行返工,合格产品进行直接进入提升机;
提升机提升:物料进入提升机后,提升机等待多头称的信号,调整“振动调节器”,调节振动器振动大小,使物料落在白色料槽内,料不得超过料槽的1/3,同时,将开关调整至“手动”状态,点击“点动”,然后将开关调整为“自动”,设备自动运行;
本工序注意问题:
(1)、关机时,将“振动调节器”调至最小,清除白色料槽内的物料,待物料排出后,将料斗的物料清出;
(2)、料斗每小时清理一次,并喷酒精进行消毒;
多头称自动计量: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包装;
本工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开机前检查,主要检查以下项目:
G、 确认在机器上卖弄或者周围有无工具或者与操作无关的物品;
H、 确认主正盘是否安装好,有无松动;
I、确认主正盘是否接触到放射槽;
J、确认放射槽是否互相接触;
K、 确认预存斗、计量斗和定时斗是否安装好,有无松动;
L、确认集合导槽是否安装好;
G、确定后面的放料开关是否处于“OFF”状态,运行时放料开关必须处于闭合状态;
(2)打开主电源开关,使指针指向“ON”;
(3)点击屏幕上开关,使开关处于“ON”状态;
(4)点击“5商品设定编辑选择”,根据物料种类和规格选择“商品代号”,点击“ ”或者“ ”键,调整出预设参数;
(5)选定“商品代码”后,点击“退出”,回到主菜单;
(6)点击“1零点调整”,进入“零点调整界面”,点击选定“ALL WH”,点击“WH零点调整”,调零后,按“退出”键,返回主菜单(注意:调零时架台不能晃动);
(7)每个月进行一次精确度的校正,具体操作步骤为:进入操作界面,调整用户级别,进入级别3安装调试模式,进入“称量基校正”,零点调整后挂上厂家配置的专用200g砝码,点击开始,调整完成后退出;
(8)、点击“运转”,进入开始界面,点击“开始”,设备进入使用状态;
若发生故障时,多头称报警,屏幕提示“故障排除”,检查原因后,并且排除故障后,点击“排除故障”,此次计量结果不准确需要排出,同时故障排除后,多头称设置默认进入“停止”状态,需要重新点击“开始”,然后多头称进入工作状态,否则出现空包;
(9)加工结束后,商品需要排出,采用以下方法:
A、打开多头称的放料开关;
B、返回“主菜单”,点击“斗全开”,进入界面后,点击选定“DF”“RF”“PH”“WH”“DTH”,点击开始,进行放料;
放料完成后,点击“停止”,同时,关闭“放料开关”;
(10)、关机时,先将界面返回至主菜单,关闭屏幕“开关”,关闭电源;
注意:
加工过程中,需要更换包装规格时,需要注意:
C、由小规格换大规格时:打开“主菜单”进入“6斗全开”,选定“DTH”,点击开始,打开放料开关,放出已经计量好的物料,然后关闭放料开关即可更换参数;
D、由大规格换小规格产品时:打开“主菜单”进入“6斗全开”,选定“PH”“WH”“DTH”,打开放料开关,点击开始,放出已经计量好的物料,然后关闭放料开关即可更换参数;
给袋式包装机封口:
具体设备操作如下:
J.打开制氮机,待压力达到0.8Mpa时,打开给袋式包装机的电源(供袋装置下面红色旋钮),将指针旋转至“ON”状态;
K.打开电源后,(点开急停开关),按“POWED ON”(通电开关)
L.根据提示密码,输入密码:“1111”,点“ENT”(回车键);
M.选择操作语言界面,点击“中国语”,进入中文操作界面,显示“主菜单”;
N.点击“4操作开关显示”,点击打开“加热器”、“充氮气”、“落料信号”、“下部开口”4个开关,使开关指向“ON”状态,不同的包装物封口的温度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温度为
170-200度,根据包装袋的材质,调整具体的温度参数,每天由质检员对设备进行参数确认,班中2小时进行一次破坏性试验;
O.点击屏幕左下角“主菜单”,选择“12、夹袋爪宽度调节”,点击“调节电机”,使指针指向“ON”状态;
P.返回主菜单,点击“3选择产品”,根据包装的物料和规格选择不同的名称,选定后返回主菜单,进入“操作开关显示”界面;
若新建新品种时需要点击“主菜单”,点击“6灌装速度计数设置”,调整生产速度和温度后,返回主菜单,进入 “12、夹袋爪宽度调节”,根据包装袋的宽度调整爪距,一般情况下,要求爪距等同于袋子有效宽度(除边封以外的宽度);
Q.检查“空气调节阀”的压力是否达到0.6Mpa,以及“氮气调节阀”的压力是否达到
0.2Mpa,若没有达到或者超出,需要通知维修进行调整;
R.同时,确认“多头称”、“提升机”、“喷码机”、“传送带”、“x光机”“重量选别机”等附属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是否设置完成,完成后,打打开“吸袋开关”,至“SUPPLY ON”,打开“DRIVING ON”(启动),设备运行;
本工序注意问题:
(1)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维修工进行调试,调整合适的参数后,方可进行生产,主要根据袋型的不同调整夹带爪的宽带;
(2)上袋时,一律背面朝上,防止打码出现位置偏差,同时,对于空白产品,需要擦码后,上包装机,防止双码现象出现;
(3)注意检查吸盘等易损件,防止因吸盘破损影响开袋效果;
(4)三边封的包装袋,一般情况下,底部开袋处于关闭状态;
(5)每次生产时,预先运行100袋左右,检查其开袋情况、封口情况,以及计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防止因设备调整不好,造成产品次品过高,无异常后方可大批量生产;
(6)质检员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封口情况,并填写《封口检查记录》;
打码:打码采用多米诺喷码机,其和封口机相配套,在运行前进行调试,主要调整其位置和内容,并经过质检、生产等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填写《打码确认单》,然后设备方可运行;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打码前,将不合格袋彻底挑拣干净,对有砂眼、针眼、印刷问题、大小不一致等不合格品必须认真挑出;
⑵打码前调好字体,使其大小一致,字迹清晰、位置准确、规范打码,打码袋与袋间字体大小保持一致、清晰、规范;
⑶打码前必须仔细核对打码工作单,根据打码工作单的要求认真确认;
⑷打码时要调好袋子方向,保证袋子的分页准确,位置准确;
x光机检测:所有的产品需要过x光机,并每小时校正,填写《x光机检查记录》,不同的产品在过x光机时,需要预先设定参数,具体操作如下:
F.旋转“红色电源开关”至打开状态;
G.将“设备开关”,旋转至“ON”状态;
H.按屏幕上的“商品选择,”进入“商品选择界面”,选择已设定的产品即;
a)对于选定的产品,需要调整感度,点击“菜单选项”,输入密码“1”,点“OK”,进入菜单选项
I.点“感应设定”,根据提示完成操作,3次放置标准产品,记录设定值,点击“运行”即可;
J.设定完成后,可使用设备自带“磁珠”、“不锈钢”“玻璃”进行校正,每小时校正一次;
(3)运行时,手不能深入设备探照区,防止x线辐射,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4)使用前检查,防辐射条,检查是否有破损,防止x线辐射,若发现破损,及时进行更换;
重量选别:采用重量选别机进行复重,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下限,只允许出现正公差,重量不符者自动剔除,具体操作如下:
I.打开“开关”,用100g砝码进行校对,若发现显示数值与实际不符,需要调整灵敏度;
J.灵敏度校正;
K.在“菜单”画面中点“书本”键,进入“6保养”进入“2灵敏度校准”,选定按“确认”键,选定“1200g”点“确认”键”,移除所有产品点击“归0”键;
L.稍等片刻,屏幕显示“现在零点设定 等待”然后屏幕提示“放入主产品、输入其重量,”输入“100”点确认键,放入100g砝码,点击“确认”键;
M.稍后片刻,提示“移除主产品”,将砝码从称量传送带上拿下,然后按“归零”键;
N.稍后片刻,提示“灵敏度校正完毕”画面,点击退出即可完成灵敏度校正;
O.点击“1-2”,选择相应的程序,即可使用;
P.点击运行,即可进入正常操作;
本工序注意事项:
(5)设备使用前,要先观察设备不能与周围产品接触;
(6)所有新产品在使用前,由生产、质检对于新产品的参数进行设置,主要是调整产品的长度(对角线长度),防止因长度设置错误,影响设备的运行;
(7)剔除器优先剔除外来信号——异物(来自x光机),默认为有异物的往北面剔除,重量不符的往南面剔除(根据现有车间布局),凡是异物剔除的产品,需要二次过x光机,重量不符的产品,可以通过电子称称量后进行处理;
(8)每半小时对产品重量进行抽查,并填写《固形物装罐记录》;
检袋:重量选别后有专人检查封口质量,将斜封、封口线在撕裂口上或下、封口线起皱的、漏打码的以及袋子本身有质量问题的都要挑出,放在专门盛放次品的筐中,并及时做好处理,废袋应集中放在一起,最好设有专门收集箱或桶;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通过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提高其责任心,将砂眼、热合差、打皱的必须挑干净;
⑵挑出的次品袋必须集中存放,及时处理,并做好标识;
摆盘:摆盘时需要首先检查杀菌盘是否有毛刺,检查后方可使用;接过上工序的产品,经检查合格再摆盘,入锅前进行全面清点,查出数量并做好记录。摆盘时打码朝上,并且要求单层码放,不能彼此重叠,以免杀菌不足;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摆盘时注意检查是否有不合格品混入、混锅次、打码不清,二次封口有气泡等;
⑵注意点清袋数,前后数据是否相符;
⑶打码面必须朝上;
杀菌:摆好盘后进行杀菌,杀菌公式视具体情况而定,杀菌之前先检查水是否是软化水,是否有水锈,杀菌锅是否正常运转,确认正常后杀菌,并有专人负责做好杀菌记录,内容要求认真、详细;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注意杀菌卡不得混用;
⑵杀菌前逐一检查水、汽、电、卡、泵、气是否正常;
⑶气包内冷却水状况;
⑷安全阀状态;
⑸自动记录纸状态;
⑹锅体内部水垢状况;
⑺各气体连接处牢固程度;
⑻F值是否需要检测,每更换加工品种先测F值;
⑼减压阀的工作状态;
⑽杀菌过程中各温度、压力参数是否正常;
⑾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记录;
⑿发现任何异常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汇报;
⒀未杀菌与杀菌标识必须合理使用;
罐头食品每锅抽3袋,按照热力分布冷点图进行抽样,1袋保温、1袋留样、1袋感官;
装筐:擦净袋的成品装入干净周转筐内,成品袋固定数量,点数必须准确无误,每筐放合格证写明标识;
标识:要注明数量、班次、生产日期、锅次、检验人、规格等;
本工序需注意的问题:
⑴装卸产品时不得野蛮操作而出现磨码、划伤袋体等不良现象,必须轻拿轻放;
⑵擦袋要彻底,否则水分大量残留,影响下一工序;
⑶点数要准,不得混锅次装筐,次品袋必须挑出来;
⑷使用干净筐盛料;
⑸杀菌异常的产品应单独标识、存放并记录;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书写工具 2020-05-11 992
书写工具 2020-05-11 433
书写工具 2020-05-11 122
书写工具 2020-05-13 400
书写工具 2020-05-13 271
书写工具 2020-05-13 625
书写工具 2020-05-13 184
书写工具 2020-05-13 647
书写工具 2020-05-14 755
书写工具 2020-05-14 64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