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化学 / 醋酸 / 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阅读:10发布:2024-02-2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同 多酸 前躯体组装锰和 铜 为杂 原子 的多酸材料,本 发明 涉及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材料。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利用钨酸钠为钨源的方法在制备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时技术 瓶颈 ,而提供一种具有更高效制备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设计与研制材料的化学式为[(Hbipy)2(H2bipy)MW12O40] ,M为Cu或Mn。方法:利用同多钨酸、氯化锰或 硝酸 铜、4,4′‑联吡啶和偏 钒 酸铵原料间的 水 热反应。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下面是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其特征在于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化学式为:[(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 =90, =101.396(5),=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
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 =90, =103.179(5),=90,a =11.498(5) Å,b =
12.090(5) Å,c =17.257(5)Å,Z =2。
2.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化合物(1)和(2)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制备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将同多钨酸、氯化锰或硝酸铜、4,4′-联吡啶有机配体和偏酸铵溶解到去离子中,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pH值调节至2.59和2.45,得到pH值为2.59和2.45反应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氯化锰或硝酸铜的摩尔比为0.1:(0.2 1.0);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4,4'-联吡啶的摩尔比0.1:(0.1 0.5);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偏钒酸铵的摩尔比0.1:(0.1 0.5);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 mmol: (15 20)mL;
~
二、制备将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再在160℃下反应4天,冷却降温至室温得到红色多面体状晶体即为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步骤二中所述的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化学式为: [(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 =90,b =101.396(5),g =90,a =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 =90,b =103.179(5),g =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金属锰盐为氯化锰、硫酸锰和醋酸锰;金属铜盐为氯化铜、硝酸铜和硫酸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金属锰盐和金属铜盐的摩尔比分别为0.1:1.7和0.1: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4,4'-联吡啶的摩尔比分别为0.1: 0.4和0.1:
0.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偏钒酸铵的摩尔比分别为0.1:0.3和0.1:0.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 mmol: 
15m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为Keggin型钨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2.59和2.45是使用1mol/L 2mol/~
L 的HCl溶液和1mol/L 2mol/L的NaOH溶液调节得到的。
~
10.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其特征在于区别于以往多数直接向反应体系中引入杂多酸的中心原子为P、Si、B等原子而导致形成的结构中杂多酸的中心原子不是Cu、Mn等特殊原子,而本发明所制备的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Mn或Cu作为多酸的中心原子,最终形成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背景技术

[0002]多酸(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是多金属酸盐的简称,是一类由前过渡金属通过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的无机氧簇材料,分为杂多酸(中心杂原子一般为Si、P、B、Al、Co、Ge、As等)和同多酸。它是当代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固体酸催化剂相比,多酸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催化的化学反应条件一般较温和,本身毒性小,催化副产物少等特点而成为一种新型绿色催化剂而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并且多酸具有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质,且其可调性的组成元素使其自身的氧化还原电势易于控制,使得多酸在催化,光化学,电传感器,防腐材料以及医药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及应用。
[0003] 但多酸因易于团聚而使比表面积降低而限制其应用。为克服这个缺点,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多酸固定在某一多孔载体上,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形成负载型多酸催化剂。因此利用配位聚合物结构可调控的特性,把多酸单元引入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中,合成一系列多酸基微孔复合型晶态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多酸的比表面积而保存多酸的催化性能。
[0004] 相对于直接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杂多酸,间接的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多酸前驱体更能得到具有新颖中心原子的杂多酸。而且通过调研大量文献发现,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多酸前驱体而形成新颖中心原子的杂多酸仍鲜有报道。进一步,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尚未被制备。因此设计与制备此类材料即非常有趣也充满挑战,是目前多酸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方法采用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同多酸前躯体,而提供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
[0006] 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的化学式为: [(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 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90,b=101.396(5),g=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90,b=103.179(5),g=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0007] 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制备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将同多钨酸、金属锰盐和金属铜盐、4,4'-联吡啶和偏酸铵溶解到蒸馏中,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pH值调节至2.59和2.45,得到pH值为
2.59和2.45反应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金属锰盐或金属铜盐的摩尔比为0.1:(0.2 1.0);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4,4’-联吡啶的摩尔比0.1:(0.1 0.5);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偏钒酸铵的摩尔比0.1:(0.1 0.5);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 mmol: (15 20)mL;
~
二、制备将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再在160℃下反应4天,冷却降温至室温得到红色多面体状晶体即为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
所述的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化学式为: [(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 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90,b=101.396(5),g=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90,b=103.179(5),g=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实施例一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 1为Mn,2为Cu,3为C,4为W,5为N,6为O;
图2为实施例一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结构的2维超分子结构形成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红外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一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形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工艺参数及工艺路线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案,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仅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应当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价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应用需求,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09]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化学式为: [(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90,b=101.396(5),g=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90,b=103.179(5),g=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0010] 本实施方式的晶体材料,在其晶体结构中,易于调控而实现可控的晶体工程。相对的,由于柔性配体其构象自由,进一步,从而更易形成结构多样的化合物。
[0011]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为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化合物(1)和(2)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制备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将同多钨酸、金属锰盐和金属铜盐、4,4'-联吡啶和偏钒酸铵溶解到蒸馏水中,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pH值调节至2.59和2.45,得到pH值为
2.59和2.45反应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金属锰盐或金属铜盐的摩尔比为0.1:(0.2 1.0);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4,4’-联吡啶的摩尔比0.1:(0.1 0.5);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偏钒酸铵的摩尔比0.1:(0.1 0.5);
~
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 mmol: (15 20)mL;
~
二、制备将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再在160℃下反应4天,冷却降温至室温得到红色多面体块状晶体即为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
所述的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化学式为:[(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 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90,b=101.396(5),g=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90,b=103.179(5),g=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具有如下特点: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法,利用同多酸前驱体,4,4'-联吡啶有机配体、氯化锰或硝酸铜和偏钒酸铵成功制备了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形成了具有Mn和Cu作为中心杂原子的多酸,而且多酸无机结构单元通过与配体以氢键相结合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0013]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杂原子的多酸材料。
[0014]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金属锰和铜盐为氯化锰、硫酸锰或醋酸锰;金属铜盐为氯化铜、硝酸铜或醋酸铜。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15]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金属锰和铜盐的摩尔比为0.1:1.7和0.1:0.4 。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相同。
[0016]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4,4'-联吡啶的摩尔比为0.1: 0.4和0.10.3 。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四之一相同。
[0017]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与偏钒酸铵的摩尔比0.1:0.3和0.1:0.4。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之一相同。
[0018]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 mmol: 20m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之一相同。
[0019]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同多钨酸为同多酸。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之一相同。
[0020]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2.59和2.45是使用1mol/L 2mol/L的HCl溶液和1mol/L 2mol/L 的~ ~NaOH溶液调节得到的。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八五之一相同。
[0021] 采用以下试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一、本试验的一种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化学式为: [(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 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90,b=101.396(5),g=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90,b=103.179(5),g=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试验二、制备如试验一所述的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制备pH值为2.59和2.45 的反应液:将0.1mmol的同多钨酸盐、1.7mmol的金属锰盐或0.4mmol的金属铜盐、0.4mmol或0.3mmol的4,4'-联吡啶和偏钒酸铵溶解到13mL的蒸馏水中,得到反应液,然后将反应液的pH值使用2mol/L 的HCl溶液2mol/L 的NaOH溶液调节至
2.59和2.45,得到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
二、制备将pH值为2.59和2.45的反应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再在160℃下反应4天,冷却降温至室温得到红色多面体块状晶体即为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
所述的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化学式为[(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其中,bipy为
4,4'-联吡啶;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 和P2(1)/n;1的单胞参数为a=90,b=101.396(5),g=90,a =15.362(5) Å,b =18.114(5) Å ,c=20.955(5)Å,Z = 4;2的单胞参数为a=90,b=103.179(5),g=90,a =11.498(5) Å,b =12.090(5) Å,c =17.257(5)Å,Z =2。
[0022] 本试验所述的具有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产率为44%和36%(按W计算)。
[0023] 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X-单晶衍射结构解析数据见表1,所用仪器为布鲁克公司的ApexII 单晶衍射仪;表一为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X-单晶衍射结构解析数据。
[0024] 通过表1可知,实施例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化学式为[(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2),分子式为C30H24MnW12N6O45和C20H16CuW12N4O42,实施例一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具有金属有机超分子道结构特征的2维超分子结构,目前报道少有这种稳定的连接方式。
[0025] 表1R1=∑║Fo│─│Fc║/∑│Fo│. bwR2={∑[w(Fo2─Fc2)2]/∑[w(Fo2)2]}1/2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Hbipy)2(H2bipy)MnW12O40 (1)和[(H2bipy)2CuW12O40] (2)的单胞是:化合物1有一个聚多负离子[MnW12O40]6-与三个单质子化bipy有机配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一个超分子。可将氧原子分为三类:端氧原子Od、桥氧原子Ob、中心氧原子Oc,W−O 键距离在 1.545Å 范围内。所有的 W原子都具有{WO6}八面体,W–O 键长根据氧的配位情况分成三组:W−Ob、W−Oc和W−Od。
[0026] 化合物2有一个聚多阴离子[CuW12O40]6-与两个单质子化bipy有机配体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一个超分子。可将氧原子分为三类:端氧原子Od、桥氧原子Ob、中心氧原子Oc, Cu−O 键距离在 1.536-1.622 Å范围内。所有的 W原子都具有{WO6}八面体,W–O 键长根据氧的配位情况分成三组:W−Ob、W−Oc和W−Od。
[0027] 图1为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 1为Mn,2为Cu,3为C,4为W,5为N,6为O;图2为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结构的2维超分子结构形成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利用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的红外光谱图;从图3可知,化合物1中的多酸特征峰分别在1066,936,815,674cm−1处出现的特征峰,此可归结于典型Keggin阴离子的ʋ(Mn–O),ʋ(W–Od),ʋ(W-Ob–W)和ʋ(W–Oc–W);
化合物2中的多酸特征峰分别在1056,936,804,664 cm−1处出现的特征峰,此可归结为典型Keggin阴离子的ʋ(Cu–O),ʋ(W–Od)、ʋ(W–Ob–W)和ʋ(W–Oc–W);而在1100−1700cm-1范围内的谱带则是有机配体的特征振动吸收峰,化合物1谱图中从1218到1610 cm−1的峰,化合物2谱图中从1227到1620 cm−1的峰。
[0028] 综上,本发明运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利用多酸前驱体、bipy有机配体制备了同多酸前躯体组装锰和铜为中心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超分子晶态材料。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