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元件和设备 / 电致变色电极 / 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阅读:50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显示面板 、多区域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子 像素 ,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 电极 、 发光层 和第二电极; 电致变色 器件, 电致变色器件 与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 电压 切换显示面板的透光率。通过将电致变色器件与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在子像素发光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该显示面板下方设置的感光器件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下面是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所述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切换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材料层、第一控制电极以及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受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在其两端施加的电压控制电致变色材料层改变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底;
所述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与所述像素电路的栅极层,或源、漏电极层、或电源走线层或电容极板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使用的电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无机电致变色材料;
其中,所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选自三化钨、氧化铱、氧化钼和中空的金合金纳米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选自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四硫富瓦烯、紫罗精类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所述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透光电极;
其中,所述透光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或氧化铟锌、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锡、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由一个图形单元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单元组成;
所述图形单元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或矩形。
7.一种多区域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电极;
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若干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第二发光层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区域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透光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开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子像素的数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第二子像素的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区域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子像素;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透过所述显示面板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
当所述感光器件工作时,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为透明状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为非透明状态。

说明书全文

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显示装置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幕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屏幕上方需要安装摄像头、传感器、听筒等元件,因此现有技术中屏幕上方通常会预留一部分区域用于安装上述元件,例如苹果手机iphoneX的前刘海区域,影响了屏幕的整体一致性,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全面屏的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所述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切换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率。电致变色器件在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
[0005]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材料层、第一控制电极以及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受所述第一控制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在其两端施加的电压控制电致变色材料层改变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通过把第二控制电极与第一电极设置为联用或者共用,能够简化控制电致变色器件工作的方式,实现电致变色器件在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以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此外,还能够简化工艺,节约成本。
[0006]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底;所述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设置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
[0007]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极与所述像素电路的栅极层,或源、漏电极层、或电源走线层或电容极板层同层设置。第一控制电极与像素电路的栅极层,或源、漏电极层、或电源走线层或电容极板层可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简化工艺过程。
[0008]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使用的电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其中,所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选自三化钨、氧化铱、氧化钼和中空的金合金纳米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选自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四硫富瓦烯、紫罗精类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9]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极、所述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透光电极;其中,所述透光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或氧化铟锌、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锡、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锌。能够增加该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保证设置于其下方的感光器件正常工作。
[0010]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由一个图形单元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单元组成;所述图形单元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或矩形。从而消除或者减弱了衍射光造成的重影及彩边等图像失真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下方的摄像头等感光器件感知图像的清晰度,使得设置于显示面板后下方的感光元件能够获得清晰、真实的图像,实现了全面屏显示。
[0011]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区域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电极;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若干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第二发光层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电致变色器件在第一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第一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此外,该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可为不透光显示区,能够保证显示画面的质量,提高显示效果。
[0012]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透光率。
[0013]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开口面积。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0014]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子像素的数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第二子像素的数目。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0015]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一显示区的像素电路层可用于设置电致变色器件,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同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0016]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可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过渡区,减小第一显示区(即透明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即非透明显示区)的显示亮度的差异,提高显示画面的均一性。
[0017]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多区域显示面板;透过所述显示面板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当所述感光器件工作时,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为透明状态;当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为非透明状态。
[0018] 通过将电致变色器件与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切换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在子像素发光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该显示面板下方设置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设置有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的多区域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的多区域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0] 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电子设备上,需要在设置显示面板的一侧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光显示区,将感光组件设置在透光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0031] 为保证透光显示区的显示效果,透光显示区的膜层结构需要满足预定的透光性能,当透光率满足集成的感光组件的要求时,则透光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存无法满足要求。
[0032]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多区域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3] 图1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设置有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的多区域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的多区域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0034]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
[0035] 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子像素,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器件与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电致变色器件两端的电压切换显示面板的透光率。电致变色器件在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
[0036] 具体参见参见图1-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13;发光器件层13包括若干子像素21,子像素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21a、发光层21b和第二电极21c;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致变色器件14,电致变色器件14与第一电极21a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电致变色器件14两端的电压切换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可以理解的是,电致变色器件14与阵列结构层12的至少一层膜层结构同层设置。其中阵列结构层12可包括若干个像素电路,用于驱动该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通过将电致变色器件14与第一电极21a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电致变色器件14两端的电压切换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实现在第一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第一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
[0037]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基底;发光器件层设置于基底上,电致变色器件设置于基底和发光器件层之间。具体参加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1,电致变色器件14设置于基底11和发光器件层13之间。其中,基底11可以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缓冲层。衬底可以采用玻璃、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透光材料制成;缓冲层可以是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其材料可以采用氮化(SiNx)、氧化硅(SiOx)或氮氧化硅等材料制成。
[0038] 发光器件层13包括若干子像素21,子像素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21a、发光层21b和第二电极21c。其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为阳极、另一个为阴极。本文中,以第一电极是阳极、第二电极是阴极为例进行说明。
[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透光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锡、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为半透半反电极,使得形成的子像素的显示效果更佳。第二电极包括第一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上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一透光导电层、第二透光导电层可以是ITO、IZO等,第二电极也可以减薄的金属层,例如是由镁/银材质制成。
[0040] 发光层(Emitting Layer,EML),根据EML发光的颜色的不同,可以将形成的子像素根据颜色不同分为多种。在一个示例中,子像素包括发红光的子像素、发绿光的子像素以及发蓝光的子像素,当然在其它示例中不限于此。根据发光层的设计需要,发光层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 Layer,EIL)或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中的至少一种。
[0041] 继续参照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致变色器件14,电致变色器件14与第一电极21a联用或者共用控制电极,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施加电致变色器件14两端的电压切换显示面板的透光率。该电致变色器件14在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
[0042]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器件14包括电致变色材料层142、第一控制电极141以及第二控制电极143,电致变色材料层142受第一控制电极141和第二控制电极143在其两端施加的电压控制电致变色材料层142改变透光率;其中,第二控制电极143与第一电极21a联用或者共用。电致变色材料层142设置于第一控制电极141和所述第二控制电极143之间,通过第一控制电极141和第二控制电极143控制电致变色材料层142两端的电压,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得切换。其中,第二控制电极143与第一电极21a联用或者共用,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同时给第一电极和第二控制电极供电,能够减少显示面板得膜层结构,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此外还能够简化工艺,节约成本。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二电极和第一控制电极连接到同一电源上,即实现同时给电,则可实现同时控制子像素和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即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在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控制为不透光状态,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效果,而在子像素不发光时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
[0043] 可以理解的是,电致变色器件是指电致变色材料得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控制电极以及设置于两控制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材料层,电致变色器件工作时,在两控制电极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电致变色材料在电压作用下颜色发生变化。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器件还可包括设置于两控制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其中,电解质层则由特殊材料的导电材料组成,如包含有高氯酸锂、高氯酸钠等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离子存储层在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发生变化时起到存储相应的反离子,保持整个体系电荷平衡的作用,离子存储层可以是一种与电致变色材料变色性能相反的电致变色材料,这样可以起到颜色叠加或互补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电致变色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常规的技术手段,其结构可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0044]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使用的电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选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选自三氧化钨、氧化铱、氧化钼和中空的金银合金纳米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选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选自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四硫富瓦烯、紫罗精类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上述材料均为颜色双向可逆的电致变色材料。当不加电压时,电致变色材料为透明态。当加电压时,电致变色材料变色为不透明态,当导致变色的电压消除之后,电致变色材料再次恢复透明状态。
[0045]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极、第二控制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透光电极;其中,透光电极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锡、或掺杂银的氧化铟锌。能够进一步增加该显示面板透光率,保证设置于其下的感光器件正常工作。
[0046]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在基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由一个图形单元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单元组成;图形单元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或矩形。从而消除或者减弱了衍射光造成的重影及彩边等图像失真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下方的摄像头等感光器件感知图像的清晰度,使得设置于显示面板后下方的感光元件能够获得清晰、真实的图像,实现了全面屏显示。可以理解,第一电极的形状可为如图4所示的圆形,或者如图5所示的椭圆形,或者如图6所示的哑铃形,第一电极还可以由其它各处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构成。由于光在穿过狭缝、小孔或者圆盘之类的障碍物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传播,从而偏离原来的直线传播,这种现象称之为衍射。衍射过程中,衍射条纹的分布会受到障碍物尺寸的影像,例如狭缝的宽度、小孔的尺寸等,具有相同宽度的位置处产生的衍射条纹的位置一致,从而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衍射效应。通过将第一电极形状改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哑铃形,可以确保光线经过阳极层时,在阳极的不同宽度位置处能够产生具有不同位置以及扩散方向的衍射条纹,从而弱化衍射效应,进而确保摄像头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下方时,拍照得到的图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局限于把第一电极在第一基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为由一个图形单元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单元组成,其中,该图形单元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或矩形,发光结构或者第一控制电极在第一基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或矩形,能够进一步减弱衍射。
[0048]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平坦化层128以及像素限定层129,像素电路形成薄膜晶体管各膜层,如在基底11上形成半导体层(P-Si)121、位于半导体层121上的栅极绝缘层122、位于栅极绝缘层122上方的电容绝缘层125、位于电容绝缘层125上方的层间介质层126、位于层间介质层126上方的钝化层127,位于钝化层127上方的平坦化层128、位于平坦化层上128上的像素限定层129。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TFT)中的源极124a、漏极124b和栅极123,栅极123位于栅极绝缘层122和电容绝缘层125之间,源极124a和漏极124b与半导体层121接触。像素电路的电容包括第一极板(未示出)和第二极板(未示出),第一极板位于电容绝缘层125和层间介质层126之间,第二极板位于栅极绝缘层122和电容绝缘层125之间。
[0049]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路;其中,第一控制电极与像素电路的栅极层,或源、漏电极层、或电源走线层或电容极板层同层设置。能够简化工艺,节约成本,且减少走线,提高该显示区的透光率。
[0050] 继续参见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电路的漏极与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连接走线,该连接走线通过过孔连接像素电路的漏极与第一电极,通过像素电路驱动子像素发光显示。其中,第一控制电极与连接走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即在过孔的内部涂覆绝缘材料层,防止第一电极和第一控制电极短路,即防止第二控制电极与第一控制电极短路。
[0051]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区域显示面板,参见图7所示,该多区域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101的形状可是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滴型,第二显示区102可以完全包围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也可以部分包围第一显示区101,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多区域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显示区103,第三显示区103与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邻接。可选的,第三显示区
103可以为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的过渡显示区。可选地,第一显示区10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102的透光率,或者第一显示区101的透光率大于第三显示区103的透光率,第三显示区103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102的透光率,第三显示区103作为第一显示区
101和第二显示区102之间的过渡显示区,能够弱化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的显示亮度差异,增强显示的均一性。
[0052] 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多区域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为可透光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电致变色器件,第一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第一发光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联用或者共用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电极;电致变色器件在第一子像素发光的同时被设置为不透光状态,用于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在第一子像素不发光时被设置为透光状态,用于使外界光通过,使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光线,实现拍照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显示区对应设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可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相同,能够利用电致变色器件的加电压变色的特性,实现显示面板透光率可调的功能,进而能够实现在保证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的感光效果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53] 可选的,第一显示区的显示面板在透光状态时的透光率大于等于15%。为确保第一显示区的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大于15%,甚至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大于8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大于90%。
[0054] 第二显示区包括若干第二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第二发光层和第四电极,第二发光层设置于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可选的,第四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成一面电极。第二显示区可为非透光显示区,保证显示画面的质量。
[0055]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基底,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二基底,其中第二基底和第一基底可均为透光基底,可选地,第二基底与第一基底可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材料的选择可以上述实施例中的基底的材料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56]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子像素的透光率。
[0057]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子像素的开口面积。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0058]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子像素的数目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第二子像素的数目。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0059]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由于对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要求较高,需要使第一显示区中的不透光面积尽可能小,因此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选用结构简单的驱动电路结构,如1T电路、2T1C电路或3T1C电路等,在此并不限定。而第二显示区对显示要求较高,因此第二显示区102对应的第二像素电路选用相对于第一像素电路结构较为复杂的驱动电路结构,如7T1C电路、7T2C电路或9T1C电路等,在此并不限定。
[0060]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第一显示区的对应像素电路的膜层可用于设置电致变色器件,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电致变色器件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可是实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可调。当第一显示区的显示画面时,电致变色器件为不透明状态,能够减弱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减小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等的差异;当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的感光器件,如摄像头等工作时,电致变色器件为透明状态,则感光器件可透过第一显示区的显示面板接收或收集光线,实现感光的功能。
[0061]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多区域显示面板;透过显示面板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当感光器件工作时,电致变色材料层为透明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电致变色材料层为非透明状态。可以理解的是,该显示设备可以仅有一个显示区,对应设置设置有电致变色器件的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区,下方设置有感光器件的显示区对应设置有电致变色器件的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全面屏显示,提高屏占比。
[0062]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感光器件可以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中的至少一种。
[0063] 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视机、显示器、掌上电脑、ipod、数码相机、导航仪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0064]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